新风系统顶送风与地送风的区别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1
在家装新风这个事情上,有一些消费者,不知道是被某些暖通公司洗脑,还是自己做功课或亲眼所见,觉得只能安装顶送新风,把地送新风说的、想的啥也不是。
不是吗?下面这5大误解,可能就是你用旧知识或想当然地认知造成的误会:误解一:地送风噪音大,静音差有的消费者说,某某公司给我说了,地送风管在地下,弯弯拐拐的,风在风管里面,好比水在水管里,当流水不畅时,就有噪音,这地送风也一样,后期噪音会让你睡不着觉哦。
事实真如此吗?No!要说噪音大,可不是地送风的专享,顶送风也可能存在啊,如果你主机选型好、设计安装得当,它咋可能噪音大呢?!(当然,像上图那样的传统地送新风,可能噪音不会小)误解二:地送风阻力大,效果差有消费者被一些暖通公司销售员洗脑,说地送风用的是扁管,顶送用的圆管,地送风还有那么多弯头、接头,阻力比顶送大多了,后期风都没有,肯定效果差!事实真如此吗?No!要说因为没有风,效果差,地送存在,顶送也可能存在啊。
只要你主机选型得当、设计安装得当,当然,你也愿意多花一点点钱,地送风一样的可以保证充足的风量!(当然,像上图这样的传统地送新风,阻力不可能不大)误解三:地送风清洗难,难维保有消费者想当然地认为,地送风管在地下,后期万一要涉及清洗管道,不方便,不如顶上,想清洗就清洗。
从而导致地送风后期维保不如顶送方便。
事实真如此吗?No!要说地送风清洗维保难,顶送风也可能存在。
传统做法下的地送风管有接头、弯头,传统做法下的顶送风也有接头、弯头啊,并且,万一涉及要破坏面层,地送风破坏地面,顶送风也要破坏顶面啊,不存在哪个更方便的问题吧!(当然,像上图这样的传统地送新风,可能是很难维保清洗)误解四:地送风不环保,不安逸不知道有的消费者听谁说的,顶送风比地送风更环保。
环保是什么决定的?至少由材质本身吧,如果你都用环保的材质,它能不环保吗?(其实,像上图这样的顶送风,也不环保不安逸,还不安全吧?)误解五:地送风循环效果差,装不得不知道有的业主听谁说的,顶送风在上面,循环效果比地送风好多了,说地送风循环不好,通风净化效果差。
上送风和下送风机房精密空调的区别机房精密空调的送风和回风方式有多种,上送风、下送风、上回风、下回风等,针对不同的机房环境和设备要求选择不同的送风方式,来保障机房稳定高效的运行,机房专用空调机送风形式有上送风和下送风。
什么是上送风精密空调?上送风系统在机房顶部安装散风口,冷风从出风口排出对机房内制冷,这种送风方式由于冷风先与空气混合,影响制冷效果,一般适合用在小型机房或是散热量小的机房一般也采用将天花板以上作为静压箱来处理,当有的用户需要接风管是时候,我们希望风管不宜过长,应保证静压消耗小于75Pa,如确实需要较长风管,考虑采用增压风机系统来弥补。
什么是下送风精密空调?下送风在地板上开孔,将地板下作为一个静压箱,在机架下方装有出风口,使经过空气调节的较低温度气体自下而上流过程控机架,将热量带走,精密空调冷风向下排出,将冷风送向机房内设备达到制冷,从而保证程控机在一个适宜的环境温度下工作。
上送风方式的优点:(1)因为通信设备是上走线方式,机房内没设活动地板,空调机组所需加湿给水管、凝结水排管均为明布置,一旦有漏水现象,能快速发现,及时排除,消除引起机房不安全的因素。
(2)机房内没有活动地板,不易积灰,即使房间有灰尘,清理打扫很方便,从而使空调机组的过滤网使用时间长,减少维护管理的工作量。
(3)对于程控交换机房,通信设备一般多是分期分批,逐步安装的,空调设备也是与通信设备同步分批安装,通信电缆上走线的机房有利于空调设备加湿给水管、凝结水排水管的扩容建设。
上送风方式的缺点:(1)上送风的空调送风方式是由机房的上部送到通信设备,与热空气交换后,从机房的下部回到空调机组内。
机房的送风气流组织与空气流动特性相矛盾,从而使得房间最下部温度偏高,不利于通信设备的运行。
(2)根据机房的大小,空调机组送风距离的长短,空调上送风具体形式有所不同。
需要送风距离较短时,可以用消音送风帽的风口直接送到机房内,机房内的气流组织为上侧送风下侧回风方式。
各种空调送风方式区别上送风、下送风方式缺点下送风:空调将冷空气送入地板下,在机架附近的地板上开送风口,冷空气由此送出来冷却机架内的设备。
送风口的位置和数量需要仔细调整。
上送风:对于上送风方式,不管是有风管和无风管,空调送出的冷空气首先和最热的空气混合,混合后的温热空气来冷却机柜等设备。
下面推荐采用弥漫式送风方式,适合我们的机房项目。
弥漫式送风方式优点(型号为S/M X X DA)冷空气由空调下部送出,在地板平面流动,依据流体力学原理,冷空气分布在机柜的中部和下部,在机柜周围形成冷空气的“包围”,空气受热后上升,在房间内依靠“热动力”流动。
计算机机柜在底部吸入冷空气,计算机或机柜本身的强制通风设备完成空气的循环,受热的空气由机柜上部排出。
我们在机柜上安装回风格栅,使机柜内服务器排除的热风通过服务器机柜上部的风扇吹入到空调回风格栅口回到空调回风口,形成良好的循环。
弥漫式送风空气在机房内的循环方式相对于下送风方式,弥漫式送风方式(也可以用在不需要架空地板的机房),而单位面积的热负荷可提高10%,同时房间层高要求降低,普通房间都可以作为机房使用。
由于机柜被冷空气包围,相对于下送风方式,弥漫式送风方式下机柜的冷却效果更佳。
而对于上送风方式,弥漫式送风方式不需要风管,避免了房间的温度的不均匀的情况的发生,同时可以节能10%-20%,降低空调制冷量需求10%。
弥漫式送风方式的优势·单位面积热负荷提高10%·降低机房建筑层高要求节省安装费用·节省运行费用机组下端增加风箱空调正前方没有障碍物,不影响送风下送风改成前送风的我们将所有空调回风口向上通过镀锌板加保温材料延伸到机房吊顶上,在服务器后部(热通道)上空去掉吊顶膜,更换回风百叶,使吊顶层成为热空气的回风通路。
吊顶热通道改为单排通风格栅新机房4台空调延伸到吊顶空调回风口延伸到吊顶上通过吊顶上回风。
热通道通过吊顶上回风,回风格栅安装在机柜上方对应机柜风扇的位置。
精密空调不同形式送风的影响针对不同的环境,选用不同的空调送风方式是必须的,这样才能物尽其用,最大限度的发挥精密空调的作用,精细空调选用地板送风上回风机组,地板下送风方式是目前数据中心空调制冷送风方式的主要形式,在金融信息中心、企业数据中心、运营商IDC等数据中心中广泛使用。
1地板送风空调系统的原理和形式地板式送风最大的特点就是:改变传统的上送风方式,改变为下送风,达到快速制冷,快速制暖,具有静音,节能,除湿的效果,在应用上,适用于公共交通还是办公环境或者家装,玻璃幕墙建筑,也称为玻璃幕墙空调系统。
1、地板送风空调系统的原理是:由空气处理机组(以下简称空调机)、终端送风机(以下简称送风机)以及活动地板组成。
活动地板下分隔成送风区域和回风区域。
空调机为下送风方式,将空调区域的回风(也可加入新风)经过滤、冷却(或加热)、或加湿、加压处理后,送入地下送风区域,再经各空调区域地板下的若干台送风机向上送出。
通常,每台空调机根据其送风量、制冷量之不同,可以配套8至22台送风机工作。
22、末端工作原理:(1)制热冬季,室温空气经过滤网被贯流风机吸入,与倾斜放置的热交换器中的热水换热后,沿窗向上送入室内。
加热后的气流沿幕墙玻璃垂直向上升起,加热幕墙处冷气流,之后与室内空气混合,在为室内加热的同时,屏蔽了窗边冷气流对室内的侵袭。
(2)制冷夏季,室温空气经过滤网被贯流风机吸入,与倾斜放置的热交换器中的冷水换热后,沿窗向上送入室内。
冷却的气流沿幕墙玻璃向上运动,到达天花板后自然沉降进入房间,与室内空气混合,然后以层流送风方式进入室内。
33、地板送风系统的主要不同在于:它是从地板下部空间送风;供冷时的送风温度较高(一般为17~19 ℃);在同一大空间内可以形成不同的局部气候环境;常见的室内气流组织形式有下送上回、下送下回2种。
风道系统的组成机房专用空调机的风道系统通常由电动机、风机和空气过滤网组成。
1、电动机:电机为安全标准IP54全密封风冷式,并有r级绝缘。
地板送风系统的选择比较摘要:介绍新地中心二期主楼的设计优化过程,确定其空调方案。
关键词:地板送风;零压地板;有压地板;地台风机盘管;内区;外区。
Choose and compare underfloor distribution systemByDeng jinliang★,Lu haixinAbstract Presents design optimization process for Xindi Center, determines its air conditioning system.Keywords Underfloor air distribution system, Zero-pressure floor, floor with pressure, underfloor fancoil, inner zone, outer zone★Jiangsu Provincial Architectural D&R institute LTD, Nanjing, China0 引言随着近年高标准办公楼的兴起,地板送风进入人们的视野,与安装在吊顶内的传统方式相比,地板送风具有一些天然的优点。
广义来说,地板送风是指安装在地板下的送风系统。
地板送风较早运用于电信机房等有常年制冷需求的房间,从房间的上部空间回风,经过处理后送入地板下的静压箱,在适当区域开设洞口用于送冷风降温。
这样的地板静压箱称为有压地板。
地板送风运用于办公楼时,产生了几种不同类型,以地板上下的压力差来区分,有零压地板和有压地板之分;以是否采用全空气系统来分,有集中和半集中之分;以地板下的空间高度来分,有高地板和低地板之分。
有压地板由于存在压差,需要妥善处理压差边界的密封和冷桥的局部保温,因而对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有较高的要求。
半集中系统需要在周边区域布置水管,采用地台风机盘管来处理围护结构负荷,因而存在一定的漏水隐忧。
而地板下的空间高度,主要取决于空气流量的大小,至于强、弱电线路占用的高度相对是固定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个人舒适性、通风效率和室内空气品质、能耗、生产率和人员健康等等方面更高的追求,全球对能效更高、智能化程度越高、性能更加显著的空气be限性变的和当今这个行业的时代潮流越来越背道而弛.所以我们需要更多低能耗高通风效率的空气分布系统--------辟如今天我们将要介绍的地板送风系统.系统概述地板送风系统是办公楼和其他商用建筑中房间空调的一种创新系统,地板送风之名源于其利用了架空(可检视)地板体系下的静压箱,通常将处理后的空气通过地板散流器直接送到建筑物使用区(高度达1.8米)。
这里我们还需要提一下现在人们越来越感兴趣的“岗位和个人环境调节系统”,通常能为局部热环境提供不同程度个人控制的送风口取决于它的设计和位置,“岗位和个人环境调节系统”正是基于此定义和发展的。
它允许使用者通过调节送风速度和方向,调节送风温度对局部环境的可感温度进行控制。
通常“岗位和个人环境调节系统”的设计和地板送风系统有关。
我想只有在地板送风系统发展的基础上“岗位和个人环境调节系统”才会有长足的发展。
这里我们主要讨论的也是地板送风系统。
地板送风系统相对于吊顶型系统,最重要的优点体现在供冷工况,暖通空调的设计历史方法一直是通过广为延伸的风道将送风送到位于吊顶的散流器。
处理后的空气都在吊顶高度处送入和排出。
吊顶静压箱一般较高以容纳很大的风道。
回风最常采用不接风道的吊顶静压箱。
通常被认为是混合型空气分布的常规型暖通空调设计,是要促进进风和室内空气完全混合,使所用房间内的全部空气保持在要求的设定温度值,并使通风空气均匀分布。
地板送风系统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⒈含有至少为最少室外新风量的送风经过滤和处理达到要求的温度和湿度,然后由空调器送到地板静压箱,它所流经的风道距离较吊顶型系统短些。
⒉地板静压箱由安装的地板体系组成。
⒊地板静压箱有三种配制方法:⑴有压静压箱。
即集中空调器通过可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的被动型送风格栅/散流器,可调性散流器以及风机动力型末端,让送风途径静压箱送入房间;⑵l零压静压箱。
地出风的优点是什么
第一项、它可以使冷/暖空气定向流动,从而提高中央空调的使用效率,节能效率可高达30%。
第二项、扇形管道高度只有3CM,能轻易的从地面绕过,不会影响木地板和瓷砖的铺设。
第三项、地面出风,顶上回风管道不交叉,由于回风口设于吊顶上,下送上回的气流组织形式,有利于从使用空阀中排除污染物,从而保证工作区较高的换气效率和工作质量。
第四项、建筑物使用底板送风系统不需要较大的顶机空间来容纳送风管路机装置,与传统的上送风相比底板送风系统可降低5%-10%的楼层高度。
地送风新风系统是一种特殊的新风系统,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地板或墙底部的送风口将新风送入室内,同时通过顶部的排风口将室内的污浊空气排出,从而实现室内空气的置换和通风。
具体来说,地送风新风系统通常由送风机、空气处理机组、活动地板以及排风风机等组成。
其中,送风机通过管道与室内的空气分布器相连接,不断将室外新风通过管道送入室内。
空气处理机组则对新风进行过滤、冷却(或加热)、加湿、加压等处理,以满足室内环境对空气品质的要求。
活动地板下分隔成送风区域和回风区域,新风经过处理后,通过送风机送入送风区域,再经过地板上的送风口慢慢上升,形成有组织的气流组织,将室内污浊空气稀释并置换到室外。
地送风新风系统的优势在于,与传统的顶送顶回新风系统相比,地送风方式更容易获得100%的新风,因为室内的空气分布是根据空气的物理属性而设计的,热空气会带着污浊的空气漂浮在房间的顶部,而相对干净的空气会沉淀在房间的下部。
此外,地送风方式还可以通过置换室内空气的方式,减少室内空气的温差,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需要注意的是,地送风新风系统并不适用于所有场所,其适用条件包括污染源与发热源相关的场所、层高不低于2.5m等。
此外,由于地送风系统需要安装在地面下,因此需要考虑地面的承重、防水等问题。
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也需要定期清洁和维护设备,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室内空气质量的安全。
地板送风系统,顾名思义,指的就是从地板送出具有一定初速度的空气,空气在向上运动过程中,与周围空气发生热质交换,起到调节周围环境温度的作用。
与传统送风方式不同,地板送风系统将送风口设置在地面上,在架空地板内布置送风管或者送风静压箱,新风通过地面的送风口进入室内,与室内的空气发生热质交换后,从顶部吊顶的出风口内排出。
地面格栅送风形成下送上回的循环气流组织,能够在小空间内形成不同的局部环境,根据不同使用者要求,较精确控制送风温度和风量。
由于地板送风的回风口设置于吊顶内,气流组织下送上回,有利于从中间排除余热、余湿和一些污染物,使室内空气的PM2.5 处于正常范围之内,从而保证了室内空气的质量和送、回风换气效率。
此外,地板送风系统能耗低,为传统空调能耗的30~40%,有研究显示,在相同送风环境区域内,地板静压箱送风系统的送风温度比传统送风温度高约4℃,这就允许在空气较为干燥的季节里面,采用较高的盘管冷却温度和蒸发器温度,进而提高冷水机组的COP。
与此同时,在装有地板送风系统的房间里,天花板灯具等产生的热量还未到达地面的时候就被排出室外,减小了房间整体冷负荷,也减小了冷水机组的容量。
为了较好的达到地板送风工艺安装要求,我们提前预设了样板层。
经过初步的探索,发现地板风口垂直送风速度直接影响了室内的气流运行轨迹。
当送风速度较小时,气流轨迹类似于普通的置换通风,随着高度的增加,室内气流分为上、下两个分层,上层为气流的混合涡流区,下区为气流“活塞式”作用区;当送风速度较大时,送风口的空气射流速度将引起上、下区空气发生混流,上部空气污染物会被循环到下部区域,从而污染了空气。
扒一扒最近比较流行的地送风新风系统
'地送风'是新风系统的一种送风方式,即地面送风,顶部回风。
根据空气的物理属性,热的空气会带着污浊的空气漂浮在房间的顶部,相对干净的空气会沉淀在房间的下部。
地送风从地板送风,新鲜空气慢慢的上升,然后再有顶部把污浊的空气通过新风机组抽到室外去。
我们在房间的活动大部分的时间属于坐着的,一般在1.3M的空间呼吸新鲜空气,传统的上送风通过顶部送风下来,很难到达我们的呼吸道,但地送风的方式通过置换室内空气的方式很容易得到100%新风。
地送风的出现,是随着新风主机的发展成熟而出现的。
上送风对主机要求极低。
而地送风要求主机高静压(100以上)、高性能、低噪音,送风能力强。
换言之,地送风要求的新风主机价格会更高。
实际上,抛去主机不论,地送风安装材料要比上送风贵20%-40%。
除了价格,地送风另一个令人纠结的问题是扬尘。
向上喷涌的气流带给我们的除了新鲜的空气,还有那些较轻的异物。
灰尘飞舞的景象,恐怕没有人会喜欢。
依小编来看,采用哪种方式还是要根据现场具体情况以及装修风格,比如你的房子要做地暖,而又不想做过多的吊顶,可以选择地送风;如果你房屋举架并不高,又不做地暖,就没必要走地送风减少房屋净高。
家用新风送风方式的介绍家用新风系统也被称为房子的呼吸系统,房子也要呼吸,这让我们感到新鲜。
如果把我们房子比如为人体的话,房子就是我们的皮肤,而窗户就是鼻子,由于大气污染严重,我们的呼吸也开始受到影响,所以我们必须健全我们的呼吸系统,也就是要保持一定的呼吸量,同时要经过过滤系统,把有害的气体过滤到体外,从而保证我们生命代谢必须的新鲜氧气。
现在市场上的新风系统品牌繁多,而且效果也不错,对空气的净化率基本都可以达到95%以上,设备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对业内人士来说,有着“三分产品,七分安装”的说法,设计的方案重要性可想而知,除去管道的截面大小及管道内风速的因素,最重要的要数气流组织方式的选择,即送风方式。
家用新风最常见的几种送风方式有顶送顶回,侧送测回,上送下回(顶送下部回),下送上回(下部送顶回),目前很多商家为了安装方便,风口布置不合理,导致气流组织循环差,处理空气效果差,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顶送和地送的优缺点。
1 顶送风:送、排风速度过大时,容易引起噪音;送、排风速度过小、风压不够时,容易引起短路,新风压不下来。
地送风:一般采取下送上排,完全置换通风,不存在新风浪费的情况、效果更好。
相比来说下,顶送风新风系统在效果上比地送风新风系统会差一些,如果在室内,最好是对角送回风,效果会好很多。
2 顶送风:管道可能要穿梁或是穿墙,一般采用上送上排,管路容易交叉。
地送风:地送风一般采用扁形管路,暗埋地面垫层下,走向较为灵活。
在管道铺设方面,施工方面顶送风与地送都没有什么太麻烦的地方,其实顶送风更比地送风好。
本文来源:制冷百科微信公众号。
3 顶送风:各个房间均有管道布置,要想装饰美观,必须吊顶,最小管道直径在75mm。
地送风:地面垫层需增加30mm高度,不需要吊顶。
地送风采用管道较顶送风特殊,价格比较贵些。
最主要的是,如果是地送顶回,还是一样得做吊顶,对比顶送风也没有什么优势可说的,都一样,反而增加了地面厚度。
地送风就是将新风系统的送风管道隐蔽安装在地板下,更好的将风送至指定的区域内,送风口的位置将不再受到吊顶位置的影响。
送风口与吸风口之间的气流路径会完美的形成置换效果。
让这一区域的换气效果达到最佳。
地送风:属于新风系统中的一种,采用新风湖的概念置换新风,把室内的污浊空气全部置换到室外。
与常规送风的区别在于:常规送风方式采用顶送顶回,地送风是地送顶回。
室内的空气分布:根据空气的物理属性,热的空气会带着污浊的空气漂浮在房间的顶部,相对干净的空气会沉淀在房间的下部。
地送风系统常规送风:从顶部送风进来,和室内的污浊空气混合、一部分稀释新风后再在房间内循环,一部分空气直接通过新风机组抽到室外去;地送风:从地板送风,新鲜空气慢慢的上升,然后再有顶部把污浊的空气通过新风机组抽到室外去地送风系统优点1便于建筑物重新装修和现有建筑的翻新改造当用房用途改变,需要重新布置、装修时,设置在活动地板上的送风口易于变动,且地板下部空间可方便电力线路、通讯线路、水管等的重新安装,这可大大地降低重新装修的费用。
地送风系统可以用于建筑物翻新改造,虽然加高地板会遇到楼层高度、楼梯和电梯停靠位置的调整、卫生间地面的抬高等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另外,静压箱的安装过程是一个相对干燥的过程,对其他建筑结构的破坏可以减小到最小。
2 局部气候环境的个人控制采用静压箱送风后,送风口一般与地面平齐设置散流器直接送风至工作岗位。
使用者既能控制风量也能控制出风的方向,很明显地提高了个人的舒适度。
使用静压箱送风使混凝土楼板变成了一个蓄热层,因此减少了温度的波动和峰值冷负荷。
3提高工作区空气品质由于回风口设于吊顶上,下送上回的气流组织形式,有利于从使用空间中排除余热、余湿和污染物,从而保证工作区较高的换气效率和空气质量。
4 节能地送风系统的能耗是传统空调系统能耗的34%。
室内送风口有哪几种
【问题】:室内送风口有哪几种?
【解答】以下介绍具有不同气流走向的送风风口。
(1)顶送风口。
顶送风口是将送风气流从顶部送人室内而设置的送风口。
在冬季这种气流组织形式上部空间的温度比靠近地面空间的温度稍高,热空气比重小,地面冷空气比重大,因而热空气滞留在上部,人将会感到脚部和腿部比较冷而不舒服。
(2)侧送风口。
侧送风口是将气流组织布置在侧向而尽量靠近吊顶的装置,采用帖附式射流可增加气流的射程,侧送风口适宜于深度较大的空调房间。
(3)垂直平行送风口。
垂直平行送风口采用孔板作为送风口垂直向下送风。
这种送风方式是将风送至吊顶内,吊顶变成一个大静压箱,形成一个稳压层,通过布置在吊顶上的孔将空气垂直送下,形成均匀平行气流,流速均匀无扰动,适合洁净式的空调系统。
(4)水平平行送风口。
送风管内被处理的空气先经过高效过滤器再进入静压箱,然后通过垂直于地面安装的孔板送风口送入空调房间内,其气流呈水平平行状流动,另一侧可设孔板回风口。
这种气流组织适用于要求洁净度高的手术室或特殊要求的医用或工艺要求的房间。
新风系统装地送风还是顶送风好?分析的这么透彻,终于不纠结了!在安装新风系统时,我们总会遇到这样的难题:要在梁上打孔,这要是遇到了不规范的施工队,打坏钢筋分分钟让你家变成危房。
钢筋一般在天花板横梁的下部,如果打孔位置选得不对,或是孔开得太大,打断了钢筋,这根梁就废了。
大部分业主因为有这种担忧都不愿意在梁上开孔,而选择过梁器,但这样吊顶就更矮了,本来就不高的层高又被压缩了。
除了开孔和过梁器,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去装新风呢?有!选择地送风新风系统。
什么是地送风新风系统?我们常见的新风系统都是顶送风模式,送风口和排风口都装在吊顶里,空气的置换通过这两个风口来完成,也就是顶送顶回。
地送风模式则是地送顶回的方式,送风口隐蔽安装在地板下,或是墙面较低的位置,排风口装在天花板上,达到空气置换循环的效果。
这也是地送风新风系统能减少梁上打孔的原因,送风口不需要安装在顶上,减少了在梁上打孔,房屋结构更安全。
撇开梁上打孔这点,地送风和顶送风模式之间还有哪些缺点?各有什么优劣之处?飞墨君从下面几个方面来给你分析分析:1.通风效果从空气分层上来讲,二氧化碳比氧气重,分布在下层,大颗粒的灰尘污染物也分布在下层,顶送风模式下空气置换基本在上层进行。
地送风则不同,地送顶回搅动了空气,达到了上下层空气的对流,新鲜空气慢慢上升,有害物质能够更有效地排出去。
第一回合,地送风胜。
2.扬尘地送风搅动空气时,往上升的不仅是新鲜空气,还有落在地面上的灰尘,室内都能扬尘,必须要让家里一尘不染才行。
或许你也可以把送风口安装在踢脚线以上,30公分以下都算是地送风。
第二回合,顶送风胜。
3.家具摆放这一点很简单,家具基本都是摆在地上,在房间的下半部分,家具就是障碍物,多了就影响空气的流通,地送顶回会形成空气死角,顶送顶回则会更加顺畅。
第三回合,顶送风胜。
4.层高影响顶送风安装在天花板上,必须吊顶,要牺牲部分层高,如果过梁,吊顶还要往下降。
地送风用的是扁平管铺设,垫层需要增加30mm的高度,排风口安装在顶上,一样需要吊顶压缩层高,只不过排气管道作用专一,占层高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