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人间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6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爱的人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爱的人间》是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表达了对人间美好情感的赞美。
歌曲为C大调,2/4拍子,结构简洁,旋律易于掌握。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歌曲中的情感表达还不够理解,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
此外,学生的歌唱能力参差不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学会演唱《爱的人间》。
2.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歌词,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3.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4.学会用歌声赞美人间美好,传递正能量。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旋律掌握。
2.歌曲中情感的表达。
3.学会用歌声赞美人间美好。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为学生树立榜样。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歌词,感受歌曲情感。
3.练习法:学生反复练习,掌握歌曲旋律。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演唱,相互借鉴,提高歌唱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歌词、旋律、图片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教学示范等。
3.乐器:钢琴、吉他等,辅助教学。
4.教学用具:乐谱、歌谱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爱的人间》歌曲,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歌谱,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节奏和音准。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相互借鉴,提高歌唱能力。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用歌声赞美人间美好?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
6.小结(3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情感表达。
7.家庭作业(2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为家人演唱《爱的人间》,感受歌曲的魅力。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爱的人间》教案一. 教材分析《爱的人间》是一首富有感染力和鼓舞人心的歌曲,选自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
这首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展现了人间大爱的美好情感。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培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善于模仿和表现,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充分表现自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爱的人间》的曲调和歌词。
2.培养学生用优美的歌声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高音部分和节奏。
2.情感的表达和演唱技巧。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模仿。
2.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心得。
3.情感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美好情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爱的人间》的乐谱和歌词。
2.准备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3.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爱的人间》,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乐谱,让学生了解歌曲的结构和旋律。
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发音和音准。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别教授歌曲的高音部分和节奏,让学生反复练习。
对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纠正。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心得。
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和鼓励。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表现歌曲中的美好情感。
学生相互展示,分享自己的感受。
6.小结(3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唱多练,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7.家庭作业(2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爱的人间》,第二天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爱的人间》教案一. 教材分析《爱的人间》是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感人的歌词展现了人间大爱的主题,让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感受到爱的力量,培养他们的爱心和同情心。
歌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节奏明快,旋律简洁,易于学生掌握;第二部分节奏稍复杂,旋律起伏较大,需要学生仔细体会和把握。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表现手法和基本技巧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情感的把握和歌曲的处理还需要加强。
在学习本首歌曲时,学生应注重对歌曲情感的理解,以及对旋律的准确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能够流畅地演唱。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3.教育学生关爱他人,体验人间大爱的美好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歌曲情感的把握和表现。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讲解法:教师对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情感进行讲解。
3.练习法:学生反复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评价、交流。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图片、音乐片段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音乐片段。
3.钢琴:伴奏演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爱的人间》,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的歌词,让学生跟读歌词,注意歌词的韵律和节奏。
接着,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引导学生注意音准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节奏和旋律。
在演唱过程中,教师适时停下来,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让学生分组演唱,相互评价、交流。
随后,教师挑选几组学生进行表演,对他们的演唱进行点评和鼓励。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对歌曲主题的理解,以及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关爱他人。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爱的人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爱的人间》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音乐审美能力,同时也能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理解和感悟。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乐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但同时,部分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还不够扎实,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爱的人间》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熟练地演唱。
2.通过对歌曲的分析,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高音部分旋律较难演唱,需要学生反复练习。
2.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演唱。
2.讲解法:教师讲解音乐理论知识,学生听讲并实践。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4.创作法:学生创作歌曲,展示自己的才华。
六. 教学准备1.教材:《爱的人间》歌曲谱子。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伴奏。
3.投影仪:展示PPT。
4.乐器:钢琴、吉他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爱的人间》,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妙。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作者,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爱的人间》,教唱旋律和歌词。
重点指导学生演唱歌曲的高音部分,让学生体会音乐的魅力。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和演唱技巧。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曲演唱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演唱水平。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歌曲的主题和内涵,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然后教师简要讲解音乐理论知识,如旋律、节奏等,让学生运用到实际演唱中。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爱的人间》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爱的人间》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词优美,旋律悠扬,表达了对人间大爱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歌曲的节奏欢快,富有感染力,适合学生们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们可以感受到音乐的美的力量,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学会了识谱、唱歌和简单的音乐欣赏。
然而,对于一些音乐技巧和情感表达的掌握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音乐水平,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掌握歌曲《爱的人间》的歌词和旋律,学会正确的演唱技巧。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爱的人间》的歌词和旋律的掌握。
2.教学难点:歌曲中一些音乐技巧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分组合作法、启发式教学法和情感教学法等。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设备、钢琴、音响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幅美丽的画卷作为导入,画卷中展示了一个充满爱意的人间。
让学生观察画卷,引导他们思考画卷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2.新课教学:讲解歌曲《爱的人间》的背景和歌词含义,让学生了解歌曲所表达的对人间大爱的赞美。
接着,教唱歌曲,让学生跟随老师学唱,注意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演唱技巧。
3.歌曲欣赏:让学生欣赏歌曲《爱的人间》,引导他们感受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情感。
在欣赏过程中,可以邀请学生谈谈自己对歌曲的感受。
4.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名组长。
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歌曲练习,组长负责指导组员,纠正发音和音准。
5.课堂展示:邀请各小组进行歌曲展示,其他学生担任评委,对展示的小组进行评价。
歌曲《爱的人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歌曲《爱的人间》,感受歌曲的美感。
2.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对人间大爱的理解和感悟。
3. 通过对歌曲的学唱,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唱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爱的人间》的词曲介绍。
2. 歌曲的旋律分析和演唱技巧。
3. 合唱部分的编排和练习。
三、教学重点:1. 歌曲《爱的人间》的词曲特点。
2. 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表现力。
3. 合唱部分的协调和统一。
四、教学难点:1. 歌曲的高音部分演唱。
2. 合唱部分的节奏和音准。
3. 歌曲的情感表达。
五、教学准备:1. 准备歌曲《爱的人间》的歌谱。
2. 准备录音机或音响设备,以便播放歌曲。
3. 准备合唱用的麦克风和音响设备。
4. 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和参考书籍。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歌曲《爱的人间》,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歌曲介绍:向学生介绍歌曲《爱的人间》的词曲作者,以及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主题。
3. 旋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如音域、节奏、旋律线条等。
4. 歌词解析:解读歌曲中的歌词,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5. 演唱技巧指导:教授学生正确的演唱姿势、呼吸方法、音准把握等演唱技巧。
6. 合唱编排:根据学生的嗓音条件,进行合唱部分的编排,并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7. 合练:将学生分成小组或全体合唱,进行合练,注意调整音准、节奏和音色等方面的协调。
8. 表演展示: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展示,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自己,提升自信。
七、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示范,引导学生跟随学习。
2. 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歌曲的词曲特点、演唱技巧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演唱,提高自己的音乐表现力和合唱能力。
4.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意识。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进步情况。
《爱的人间》
孤山西街小学李全斌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感受残疾人自尊自强的精神,主动关心、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知识目标:了解残疾人的世界,从中知道自己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能力目标:学生能用自然和谐的声音表现歌曲丰富的情感。
教学重点:
用柔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
通过听、朗诵、唱、动的等音乐活动,体验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的美好情感,
懂得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
教学难点:
能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后十六分音符、附点、休止符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等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课前游戏
1、游戏:同学面对面站好比起眼睛,闭上眼睛互摸对方,转身试着走两步
说感受
师:我们请同学说说刚才我们做的几个动作后,你有什么感受?
体验盲童的感受
师:同学们,请大家闭上眼睛体验一下,如果有一天你的生活中再看不到任何的事物,你会有什么感受?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真是幸运,我们有一双眼睛。
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走进一所特殊学校,去认识一群特殊的孩子,陪伴他们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他们无法看到他们渴望的多彩世界,无法去描绘美丽的画面,他们将双手当作渴求知识的第二双眼睛。
但是,他们向往自然、向往光明的心却从未改变,他们总是用灿烂的笑容面对着整个世界。
二、新歌教学
1、聆听范唱
他们用歌声从远处传来,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聆听,他们用歌声向我们传达了怎样的情感呢?你是怎样听出来的呢?
2、再次聆听范唱
他们的身体受到命运的禁锢,但是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甜蜜、幸福的感觉呢?让我们再次聆听,他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呢?
3、朗读歌词
他们看到了美丽的画面,感受到人们对他们的关爱,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他们心中美丽的画面吧。
4、教师范唱学生在心中默唱
同学们,听到大家这样声情并茂的朗读,老师也不禁受到大家的影响,老师也想唱起来了。
老师也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唱在心里,可以吗?
6、轻声慢速哼唱歌曲
不知老师的歌声有没有感染你们。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歌曲中的情绪有什么变化吗?
那就请大家跟着老师的琴,轻声地唱一唱,试着用声音来表达歌曲中的情感。
7、分段教唱,解决难点
(1、)唱乐段一
对学生唱歌的态度进行评价。
老师唱的有什么不一样?老师是怎样来突出“眼”和“听”的呢?(2、)唱乐段二
此时他们的心中应该是充满了怎样的感情呢?用你们的歌声来告诉我。
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情绪有什么变化吗?
后半部分中他们将爱存在心中,这里我们又该怎样来唱呢?(注意“飘”和“上”节拍要唱足)。
(3、)完整演唱歌曲,注意结尾的三拍休止
同学们,在这首歌曲中用了很多很多的休止符,你们觉得这些休止符代表了什么呢?
这是他们用心在聆听。
我们在唱三拍的休止符的时候可以在心中默数三拍,或者看着老师的手势来唱。
8、用领唱、齐唱等形式演唱歌曲
在听到盲童的歌声时,你会不会冷眼旁观,让他自己去唱呢?
那么你会在什么时候加入到他的演唱中间呢?让我们一起来合作演唱
这首歌。
9、创造活动
这首歌曲有一个意味深长的补充终止,这个终止的后面一句拖得很长很长,你觉得其中有什么用意吗?应该怎样来唱呢?
(补充终止作渐慢渐弱处理,代表无尽的爱心会延绵不绝地传播下去。
)11、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请几位同学来领唱,其他同学看着老师的手势来演唱。
三、拓展与延伸
欣赏《千手观音》
1、观看《千手观音》
身体上的残疾并没有磨灭他们的意志,反而让他们更加坚强,他们同自己的命运顽强地抗争。
还记得舞蹈《千手观音》吗?那些残疾舞者身处于无声的世界中,他们却用曼妙的舞姿,打动了所有的人。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段经典的舞蹈,它到底美在哪里呢?
2、解释《千手观音》所包含的意义。
这个舞蹈用丰富的动态造型将人带入美妙的艺术境界,巧妙地将爱心与帮助的新涵义传达给观众:“只要你心地善良,心中有爱,就会有千只手来帮助你;只要你心地善良,心中有爱,你就会有千只手来帮助他人。
”
四、总结
手语歌曲《爱的奉献》
爱就如同一场春雨,滋润着田地,丰富着河流;爱就如同一颗闪闪的明星,照亮着前行的路人。
爱,不是简单的儿语,不是一时冲动,那是心灵的呼唤,是真情的奉献。
关爱残疾人,并不是给他们以同情,而是用最真诚的心,与他们交流。
就让我们从最基本的做起,学一学他们的语言,用手语告诉所有的人一句最简单的话: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五、唱歌曲《爱的人间》走出教室
让我们将所有的爱,带出课堂,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都能感受到我们的爱,让我们的世界,真正成为“爱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