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4.24 MB
- 文档页数:53
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送家里人出门后,庆龄一个人回到房间里,________等候着。
她一会儿拿起一本书看,一会儿又坐到琴凳上弹钢琴,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
可是,直到全家人吃过午饭回来,小珍也没有来。
妈妈________说:“我的女儿一个人在家,该多没意思啊!”庆龄仰起脸回答道:“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
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心疼地伤心地耐心地着急地①送家里人出门后,庆龄一个人回到房间里,________等候着。
②妈妈________说:“我的女儿一个人在家,该多没意思啊!”(2)从哪句话可以看出庆龄“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用“________”画出来。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文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4)你喜欢庆龄还是小珍?为什么?【答案】(1)耐心地;心疼地(2)她一会儿拿起一本书看,一会儿又坐到琴凳上弹钢琴,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
(3)自己在家,缺少家人的陪伴是很没有意思,但是“我”为自己能够信守诺言而感到心安。
(4)我喜欢宋庆龄,因为她言而有信。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阅读短文主要分四个小题:(1)考查选择合适的词语,选择的是恰当的形容词。
通过联系课文上下文内容的理解答案不难选出。
(2)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直接可以从原文找到。
(3)联系生活实际,对文段中句子的理解。
这就要学会换位思考,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回答。
(4)是对文中人物的评价,你喜欢那个人物以及原因。
做这题要注意回答的完整,不能只答喜欢谁,要写出理由切能结合文中的具体内容来谈。
故答案为:(1)耐心地、心疼地;(2)她一会儿拿起一本书看,一会儿又坐到琴凳上弹钢琴,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
(3)自己在家,缺少家人的陪伴是很没有意思,但是“我”为自己能够信守诺言而感到心安。
(4)我喜欢宋庆龄,因为她言而有信。
【精品】长春版四年级下语文5-1颐和园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书写1.我是拼写小能手。
二、填空题2.字典宝宝。
“辉”字按部首查字法,查()部。
去掉部首还有()画。
“痕”字按音序查字法,音序(),音节是(),第六笔是()。
3.巧识双胞胎兄弟。
(组词)皇()杆()辉()煌()竿()挥()慢()狮()痕()漫()师()狠()4.词语美容师。
()的树丛()的琉璃瓦()的宫墙()的堤岸()的杨柳()的园林()的狮子()的姿势5.读句子,说说这些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1)这就是著名的长廊,有3里长。
这长廊分成一间一间的,一共有273间。
()(2)一座八角的宝塔形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3)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6.课内回顾。
(1)课文移步换景,作者按照的顺序记叙。
(2)按课文叙述的顺序填空。
长廊——()——()——()——()。
、三、信息匹配7.知音乐园。
(在下列读音正确的字下面画“——”)长廊(lǎng láng)槛(jiàn kǎn)画舫(fáng fǎng)栏杆(gǎn gān)四、句型转换8.句子变变脸。
颐和园,不愧为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
改为感叹句:改为反问句:缩句:改为双重否定句:五、排序题9.乱句重组按时间顺序来清理句序组成段落。
()下午,我们来到“毛主席纪念堂”。
()不由想起了毛主席的诗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我们瞻仰了毛主席遗容。
()我们看到毛主席安卧在万花丛中。
()然后,大家举手宣誓:“向英雄们学习。
”()清晨,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前。
()今年清明节,我们过得很有意义。
()把自已亲手编的花圈恭恭敬敬地放在碑座上。
()夕阳西下,我们满怀激情离开了天安门广场。
六、现代文阅读课内阅读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一望,颐和园的景色尽收眼底。
学生自主学习《颐和园》的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学习目标:了解颐和园的基本信息,包括其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激发学生对颐和园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2 教学内容:教师简要介绍颐和园的背景和历史。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颐和园的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1.3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颐和园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做笔记并回答问题。
第二章:颐和园的建筑特点2.1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描述颐和园的建筑特点,包括园林布局、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
2.2 教学内容:教师讲解颐和园的建筑特点,包括园林布局、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阅读教材,了解颐和园的建筑特点。
2.3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颐和园的建筑特点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有关颐和园建筑特点的问题。
第三章:颐和园的艺术价值3.1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颐和园的艺术价值,包括园林景观、建筑装饰和文物收藏。
3.2 教学内容:教师讲解颐和园的艺术价值,包括园林景观、建筑装饰和文物收藏。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阅读教材,了解颐和园的艺术价值。
3.3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颐和园的艺术价值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有关颐和园艺术价值的问题。
第四章:颐和园的历史变迁4.1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了解颐和园的历史变迁,包括其建造、修缮和变迁过程。
4.2 教学内容:教师讲解颐和园的历史变迁,包括其建造、修缮和变迁过程。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阅读教材,了解颐和园的历史变迁。
4.3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颐和园的历史变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有关颐和园历史变迁的问题。
第五章:颐和园的保护与传承5.1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颐和园的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包括其保护措施和传承方式。
5.2 教学内容:教师讲解颐和园的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包括其保护措施和传承方式。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阅读教材,了解颐和园的保护与传承。
xx年6月英语四级翻译练习试题及解析颐和园xx年6月英语四级翻译练习试题及解析:颐和园以下是带来的xx年6月英语四级翻译练习试题及解析:颐和园,欢送阅读。
颐和园(the Summer Palace)位于北京市西北部的`海淀区,距北京市中心15公里。
它是中国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皇家园林。
颐和园有著名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cultural landscape),因此它也一直被公认为是“皇家园林博物馆”。
顾和园始建于1750年,作为一座豪华的皇家花园供皇室成员休息和娱乐。
清朝末期,颐和园成为了皇家成员的主要居住地。
它位列世界遗产(the World Heritage Sites)目录,也是中国第一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之一。
The Summer Palace is situated in the HaidianDistrict,northwest of Beijing City,15 kilometers from central Beijing.It is the largest and most well-preserved royal park in China.It also has long been recognized as “the Museum of Royal Gardens”with famous natural view and cultural landscape.The construction started in 1750 as a luxurious royal garden for royal families to rest and entertain.It became the main residence of royal members in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It not only ranks amongst the World Heritage Sites but also is one of the first national AAAAA tourist spots in China.1.它也一直被公认为是“皇家园林博物馆”:该句的主语是it,谓语是be recognized。
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作业设计1.看拼音写词jiàn zhù tiào wànɡzāi shù dī’àn()()()()jīn bì huī huáng yǐnyǐnyuēyuē cōng yù()()()【答案】建筑眺望栽树堤岸金碧辉煌隐隐约约葱郁【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能够正确、规范书写课本生字表要求掌握的生字。
读准拼音,是正确书写生字的前提。
书写的基本要求有两个:①使用正楷书写。
②书写格式要规范,字型整齐、结构合理、部件正确、笔画标准。
注意形近字和同音字,可根据词语的意思来判定字形是否正确。
书写时要注意字的笔顺。
“眺望”的“眺”不要写成同音字“跳”,“金碧辉煌”的“碧”不要写成形近字“壁”。
2.比一比,再组词。
朗()郎()廊()裁()载()栽()堤()提()匙()【答案】晴朗新郎长廊裁剪记载栽树堤岸提水钥匙【解析】对形近字掌握情况的考查。
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而形近字的含义却不一样。
中国汉字都很形象,偏旁往往就代表字的含义,因而可以根据偏旁来理解字义,正确组词。
注意平时的积累运用,减少错别字。
3. 写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葱郁——()耸立——()游赏——()隐隐约约——()姿态不一——()金碧辉煌——()神清气爽——()反义词:古老——()隐隐约约——()金碧辉煌——()神清气爽——()【答案】近义词:葱郁——葱茏耸立——矗立游赏——玩赏隐隐约约——模模糊糊姿态不一——形态各异金碧辉煌——富丽堂皇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反义词:古老——新潮隐隐约约——清清楚楚金碧辉煌——暗淡无光神清气爽——昏头昏脑【解析】对近义词、反义词积累的考查。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
确定近义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①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去找,如:坚固——牢固。
②从词的意义上去找,即先弄清这个词的意思,然后想一想和它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
颐和园的建筑风格——教案解析。
颐和园的建筑风格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古代宫廷建筑,另一种是园林建筑。
这两种建筑风格各有特点,但却又相互呼应,构成了整座颐和园美轮美奂的风景。
古代宫廷建筑是颐和园的重要建筑元素之一,其建筑风格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风格。
整个建筑群依山傍水,巧妙地融合了自然山水景观和建筑风格,显得恢宏壮观而又巧妙精致。
其中最为经典的建筑是“九龙壁”,该建筑以九只龙为主题,引用了中国传统的龙文化元素,建筑风格典雅华贵,非常符合中国古代皇室宫廷的尊贵气质。
另一种建筑风格是园林建筑,颐和园园林中的园林建筑以“假山、水、墓”为主题,这种建筑风格体现的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高度。
整个园林中的假山马首山、长春山、琼岛逸影等非常具有代表性。
这些假山造型别致、自然,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风韵。
颐和园园林中的水与山相辅相成,在设计上的巧妙使用让这些水景成为整个园林的亮点。
譬如西泠泛舟,玉澜堂、南湖秋浦等水景点,它们自然环境优美,却又独具匠心,给游客带来了自然和艺术的双重享受。
颐和园的建筑风格焕发出古老东方文化和现代西方文化交融的光芒,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园林建筑的最高杰作,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
宝之一。
这种结合了中西文化的风格,不仅折射出颐和园独特的文化价值,也为世界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颐和园》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颐和园》的内容,感受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掌握课文的基本结构,学习描写景物的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颐和园的兴趣。
利用课文朗读、角色扮演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结合实地考察,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体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之情。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掌握课文的基本结构,学习描写景物的技巧。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颐和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景色。
(2)提问:你们对颐和园有什么了解?有哪些印象?2.课文阅读(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验课文中的情感。
3.生字词学习(1)学生自学生字词,查阅字典或询问同学。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解释词义,让学生造句。
4.课文解析(1)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主题。
(2)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讨论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感受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5.拓展活动(1)分组讨论:如果让你写一篇关于颐和园的作文,你会从哪些方面入手?(2)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6.课堂小结(2)强调课后作业的要求。
四、教学反思1.优点:(1)通过图片展示、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了学生对颐和园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氛围。
(2)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3)结合课后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不足:(1)课堂讲解中,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加强课堂管理。
(2)拓展活动中,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颐和园》教案教案:《颐和园》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颐和园》一课为例,主要内容介绍了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景观布局以及其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颐和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景观布局,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景观布局。
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地图、模型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颐和园的美景,引导学生谈论对颐和园的印象,从而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主学习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景观布局等,教师巡回指导。
3. 合作探究(10分钟)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颐和园为例,讲解如何欣赏古建筑、园林景观,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练习题,教师批改并讲解答案。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颐和园历史背景古建筑艺术品景观布局皇家园林自然风光七、作业设计1. 请结合课文内容,简述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景观布局。
2. 谈谈你对颐和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认识。
答案:1. 颐和园是清朝皇家园林,建于昆明湖畔,拥有精美的古建筑、艺术品和自然风光。
2. 颐和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瑰宝。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景观布局,使学生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