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解决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11.87 MB
  • 文档页数:14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4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解决方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1.

2.技术文件

2.1. 项目技术方案

1.1.1.技术文件

1.1.1.1.项目背景

1、政府重视、是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重视是建设养老服务体系的基础条件,“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才能有效地推动养老事业发展。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政府的高

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各地有的成立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领导小组,有的将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有的将养老机构建设、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和目标考核责任内容,同时,出台优惠政策,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使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强势推进,蓬勃开展。

2、居家养老是构建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的核心内容,处于基础地位

居家养老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服务形式。它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是我国发展社区服务,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的过程中,国家从出台政策、建立机构、明确任务入手,大力推进居家养老,确立了居家养老在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

3、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是构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载体

社区是社会与家庭的中间纽带,老年人居住在社区、生活在社区,加强社区服务网络建设,对于改善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支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在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的进程中,通过建设和整合社区服务设施、培育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中介组织、建立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等,可以极大提升了社区为老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1.1.1.

2.项目概述

1. 项目简介

有效整合通讯网络、智能呼叫、互联网等科技手段,以信息化、智能化呼叫救助服务平台为支撑,以“建设信息化、智能化呼叫服务及智慧养老服务中心”为基础,以“建立老年人信息数据库”为核心,以“提供紧急救援、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关怀、增值服务”为基本服务内容,以社区为依托,有效“整合社会服务资源”为服务主体,建立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打造真正意义上的“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2. 建设目标

为政府构建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提供信息化支撑;为老龄人群提供完

善的居家养老服务及保障。

为政府建设以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智能管理平台为基础,利用一键呼叫终端,为老年人提供紧急救援、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关怀等服务。同时,此养老服务智能管理平台可以整合社区周边资源,为周边及全市能够提供养老相关服务的商家提供加盟合作的平台。

老人及其子女通过养老服务智能管理平台APP查看老人基本资料、健康档案、健康报告以及老人定位等信息。方便老人查看自己的资料,同时为子女了解关心父母提供多种方式,增加了子女与父母之间的沟通。

通过对全区老年人基本情况、特殊老年群体等相关信心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对老年人的情况进行合理划分,提供相应的养老服务方案及应急措施。

1.1.1.3.需求分析

1. 行业现状

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12亿,占总人口的15.5%。到2015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21亿,约占总人口的16%;2020年老年群体将达到2.43亿,约占总人口的18%。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超过4亿,届时每3人中就会有一个老年人。之后我国老年人群体将长期保持在4亿左右,占总人口的1/3上下。

老龄化威胁下,养老成为社会重任。然而当前我国养老产业刚刚起步,尚未形成完整、健全的产业链与产品类型标准体系;养老金收支不平衡、发放困难等问题出现;养老服务长期处于落后发展阶段。以养老服务中的养老床位数量为例,2014年我国养老床位551.4万张,2015年养老床位上升至669.8万张,以“十二五”规划目标作为参考,养老床位缺口超过300多万张。

严峻的养老形势下,从2013年起,政策不断向养老产业倾斜。

2013年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号召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2013年12月,《关于开展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发布,提出从完善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模式,拓宽民间资本参与渠道等方面推动养老服务发展。

2015年《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国家开发银行关于开发性金融支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以及2016年的《关于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相继出台,金融与养老产业融合的形式受到政策肯定,养老产业在资金助力下进入发展快车道。

养老产业模式分析:居家养老VS机构养老VS社区养老

目前全球主流的养老模式有三类,分别是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在我国,居家养老(也称传统养老)是主流,在三类养老模式中的占比达96%,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比例极小,分别为1%和3%。

三类养老模式各有优缺点。比如传统居家养老成本较低,但设施不齐全,没有专为老年人服务的网点;机构养老设施齐全,安全性较高,但成本较高,且自由度与隐私难保障;社区养老因政府介入,所以成本较低、自由程度高,但目前服务对象覆盖面不广,所提供的服务也有限。

从多地发布的养老规划来看,未来传统居家养老比例将有所降低,机构养老比例保持3%不变,社区养老将从现在的1%上升至7%,成为政府关注的重点,预计其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劣势有望在未来快速改善。

2. 天津市居家养老内容项目及模式

本市推出的居家养老服务目前有十大特色,每个老人都可以按需求找到适合自己的形式。

一是政府购买服务。运用财政补贴办法,为困难老年群体购买服务。

二是日间照料服务。就是依托社区(村)养老服务设施,为居住在家、白天无人看护的老年人开展日间照料服务。全市已完成老年日间照料中心395个,社区(村)老年日间照料服务站405个。其中395个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由市财政给予每个30-50万元不等的一次性建设补贴,2012年度财政补贴一次性建设经费4480万元;405个老年日间照料服务站,由福利彩票公益金给予每个3万元一次性补贴。实现了全市每个街、乡镇各建有一处老年日间照料服务设施。

三是老年助餐服务。积极推进社区老年食堂建设。

四是托老服务。总结和平区和宝坻区建设托老所经验,探索为子女临时不在身边、需要日托或整托老年人提供看护服务模式。

五是市场有偿服务。对经济条件较好、需要提供家政服务的老年人,由所在社区的养老服务机构或家政服务组织就近、就便安排服务人员,提供所需服务,一般服务价格略低于市场价格,既解决了老人的实际困难,同时又解决了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

六是互助服务。就是利用部分孤寡老人有闲置房屋的特点,由低龄健康老人与空巢、独居老人结对子,或若干邻里老人结成互助小组,互相帮助,实现“白天有人照料,夜间有人陪伴”。在社区(村)探索老年人互助服务。

七是协议服务。社区组织发动驻区单位,与社区困难老人签订承包服务协议,定人、定时、定内容开展服务。河西区、红桥区等多个区县还为本区空巢老人、困难老人安装爱心门铃,与楼栋长或邻里签订帮扶协议,结成帮扶对子,“一助一”“一帮一”,老人有困难通过爱心门铃求助解决。

八是养老机构延伸服务。鼓励养老机构发挥专业优势,根据居家老年人的需求,提供专业化、入户服务,创新服务方式。为居住在家、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提供服务。和平区劲松养老院、南开区望园养老院等一批民办养老机构入户为老年人开展护理、康复等服务项目。2012年全市选择4家养老机构作为试点,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