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共4套)
- 格式:doc
- 大小:457.00 KB
- 文档页数:44
统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1)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匀称、美观。(2分)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tínɡ dùn dǔ zhù yóu rú shān bēnɡ dì liè
shuǐ dào yuè jìn shú xī zhèn dònɡ shènɡ yú
三、给下列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薄:A.bó B.báo C.bò
薄弱( ) 薄纸( ) 薄雾( ) 轻薄( )
单薄( ) 薄荷( ) 薄片( ) 薄饼( )
四、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
1.《观潮》一课作者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 )
2.《花牛歌》的作者是刘大白,《秋晚的江上》的作者是徐志摩。( )
3.《走月亮》这篇文章情景交融,描绘了一幅如诗、如梦、如世外桃源般的画卷。( )
4.《走月亮》是以“我和阿妈走月亮”为线索写的。( )
5.《繁星》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热爱星空,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感。( )
五、填空题。(34分)
1.完成下列词语。(4分)
半明半( ) 人声( )沸 风平浪( ) ( )首东望
山( )地裂 ( )天卷地 风号浪( ) 摇摇欲( )
2. 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5分)
(1)走过 (月光闪闪 月影团团)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 (月光闪闪 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
(2)我___ __ (站 躺)在舱面上,_ __ (仰望 凝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_ _ (挂着 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
(3)村道已经 (修理 修补)过,坑坑洼洼的地方已经 (填上 补上)碎石和新土。
(4)渐渐地我的眼睛__ __ (模糊 变亮)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__ __ (飞翔 飞舞)。
(5)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 (平静 宁静)。
3. 根据描述的画面写成语。(4分)
(1)国庆节,街上到处热闹非凡。很多单位敲锣打鼓,庆祝祖国母亲的生日。( )
(2)小明和小红是极好的朋友,课后总是能看到他们头挨着头说着悄悄话。( )
(3)冬天下雪了,一片片雪花悄然飘落在大地上。( )
(4)“轰”的一声,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随着发出的轰鸣声,火箭腾空而起,直插云霄。( )
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缩句)
.
(2)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改为被字句)
.
(3)我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修改病句)
.
5.判断下列句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5分)
(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
(2)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
(3)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 )
(4)哦,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 )
(5)浪潮的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的颤动起来。( )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再回答问题。(11分)
(1)填写正确的关联词语,然后再写一句话。(3分)
. 是倦了, 驮着斜阳回去。
造句: 。
(2)“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这句话运用的
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再写一句拟人句: 。(4分)
(3)《观潮》是按照 、 、 的顺序把钱塘江大潮的景象写得生动具体。读课文《观潮》,我仿佛看到了 。(4分)
六、阅读理解。(20分)
(一)课内阅读。99f
细细的溪水,流着( ),流着( )。灰白色的( )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 作)小船,运(载 裁)许多( )……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 )。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把文章内容补充完整。(3分)
2.把括号里不正确的汉字划去。(1分)
3.作者描写了月光下的哪些景物?(3分)
.
4.你是怎样理解文中“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这句话?(2分)
.
(二)课外阅读。(11分)
海上生明月
四围都静寂了。太阳也收敛了它最后的光芒。炎热的空气中开始有了凉意。微风掠过了万顷烟波。船像一只大鱼在这汪洋的海上游泳。突然间,一轮红黄色大圆镜似的满月从海上升了起来。这时并没有万丈光芒来护持它。它只是一面明亮的宝镜,而且并没有夺目的光辉。但是青天的一角却被它染成了杏红的颜色。看!天公画出了一幅何等优美的图画!它给人们的印象,要超过所有的人间名作。
这面大圆镜愈往上升便愈缩小,红色也愈淡,不久它到了半天,就成了一轮皓月。这时上面有无际的青天,下面有无涯的碧海,我们这小小的孤舟真可以比作沧海的一粟。不消说,悬挂在天空的月轮月月依然,年年如此。
而我们这些旅客,在这海上却只是暂时的过客罢了。
与晚风、明月为友,这种趣味是不能用文字描写的。可是真正能够做到与晚风、明月为友的,就只有那些以海为家的人!我( )不能以海为家,( )做了一个海上的过客,也是幸事。
上船以来见过几次海上的明月。最难忘的就是最近的一夜。我们吃过午餐后在舱面散步,忽然看见远远的一盏红灯挂在一个石壁上面。这红灯并不亮。后来船走了许久,这盏石壁上的灯还是在原处。难道船没有走么?但是我们明明看见船在走。后来这个闷葫芦终于给打破了。红灯渐渐地大起来,成了一面圆镜,腰间绕着一根黑带。它不断地向上升,突破了黑云,到了半天。我才知道这是一轮明月,先前被我认为石壁的,乃是层层的黑云。
1.仔细阅读短文,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2分)
光辉——( ) 皓月——( )
无际——( ) 兴趣——( )
2.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选择正确的关联词。( )(2分)
A.虽然……但是…… B.即使……也…… C.尽管……可……
3.文中画直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请你照样子仿写一句。 (3分)
.
4.作者从哪些方面对月亮进行了描写?(2分)
.
5.你能写出几句写月亮的诗句吗?(2分)
.
.
七、习作展示。(25分)
从下列题目中选择一个写一篇作文,要求:1.把所写地方的特别之处写出了。2.层次清楚。3.不少于400字。
(1)我的家乡真是个好地方。
(2)我们的小区。
【参考答案】
2020年秋统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匀称、美观。(2分)
略。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tínɡ dùn dǔ zhù yóu rú shān bēnɡ dì liè
停顿 堵住 犹如 山崩地裂
shuǐ dào yuè jìn shú xī zhèn dònɡ shènɡ yú
水稻 跃进 熟悉 震动 剩余
三、给下列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薄:A.bó B.báo C.bò
薄弱(A) 薄纸(B) 薄雾(A) 轻薄(A)
单薄(A) 薄荷(C) 薄片(B) 薄饼(B)
四、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
1.《观潮》一课作者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
2.《花牛歌》的作者是刘大白,《秋晚的江上》的作者是徐志摩。(× )
3.《走月亮》这篇文章情景交融,描绘了一幅如诗、如梦、如世外桃源般的画卷。(√)
4.《走月亮》是以“我和阿妈走月亮”为线索写的。(√)
5.《繁星》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热爱星空,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感。(√)
五、填空题。(34分)
1.完成下列词语。(4分)
半明半(昧) 人声(鼎)沸 风平浪(静) (昂)首东望
山(崩)地裂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摇摇欲(坠)
2. 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5分)
(1)走过 月光闪闪 (月光闪闪
月影团团)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 月影团团 (月光闪闪 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
(2)我___躺__ (站 躺)在舱面上,_仰望__ (仰望 凝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_悬着_ (挂着 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
(3)村道已经 修补 (修理 修补)过,坑坑洼洼的地方已经 填上 (填上
补上)碎石和新土。
(4)渐渐地我的眼睛__模糊__ (模糊 变亮)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__飞舞__ (飞翔 飞舞)。
(5)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 平静 (平静 宁静)。
3. 根据描述的画面写成语。(4分)
(1)国庆节,街上到处热闹非凡。很多单位敲锣打鼓,庆祝祖国母亲的生
日。(锣鼓喧天)
(2)小明和小红是极好的朋友,课后总是能看到他们头挨着头说着悄悄话。(窃窃私语)
(3)冬天下雪了,一片片雪花悄然飘落在大地上。( 悄无声息)
(4)“轰”的一声,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随着发出的轰鸣声,火箭腾空而起,直插云霄。(响彻云霄)
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缩句)
我爱看星星。
(2)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改为被字句)
它们被我认得很熟了。
(3)我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修改病句)
我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或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5.判断下列句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5分)
(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比喻 )
(2)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拟人 )
(3)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 设问 )
(4)哦,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 反问 )
(5)浪潮的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的颤动起来。( 夸张 )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再回答问题。(1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