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HPTN传输设备板卡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57.00 KB
- 文档页数:3
SDH设备硬件总体介绍一、实验目的通过对SDH传输设备实物的讲解,让学生对OPTIX155/622、OPTIX155/622H和OPTIX 2500+设备具体硬件有个大致的了解。
二、实验器材1、OPTIX 155/622设备3套。
2、OPTIX 2500+设备3套3、OPTIX155H设备10套4、维护用终端35台。
三、实验内容说明对实物和终端分组进行现场讲解。
四、实验步骤系统硬件介绍:1、本实验平台为华为公司最新一代SDH光传输设备,采用多ADM技术,根据不同的配置需求,可以同时提供E1、64K语音、10M/100M、34M/45M等多种接口,满足现代通信网对复杂组网的需求。
根据实际需要和配置,目前提供E1、64K语音、10M/100M三种接口。
2、实验终端通过局域网(LAN)采用SEVER/CLIENT方式和光传输网元通讯,并完成对网元业务的设置、数据修改、监视等来达到用户管理的目的。
3、本实验平台提供三种传输设备,OPTIX 155/622、OPTIX155/622H和OPTIX2500+,OPTIX 155/622传输速率为155M和622M、OPTIX155/622H传输速率为155M, OPTIX2500+传输速率为为155M和2.5G。
(一)、OPTIX 155/622设备介绍OPTIX155/622网元外形如图一所示:OptiX 155/622设备由机柜、子架、风机盒以及若干可选插入式电路板等构成,可灵活配置为终端复用器(TM)、分插复用器(ADM)、再生中继器(REG)。
系统可配置为STM-1单系统或双系统、STM-4单系统或双系统、两者的混合系统,并可实现由STM-1向STM-4的在线升级,又可以通过调整配置以满足网络灵活逐级扩容的需求。
本传输实验平台采用三套OPTIX 155/622 SDH光传输设备,因每个传输设备(也简称网元)硬件配置基本都一样,所以只需介绍其中一个即可。
PDH 、SDH 、MSTP 、ASON/PTN 、OTN技术介绍第一部分:PDH 准同步数字系列(1) PCM30/32路 即E1 欧洲和我国采用此标准 (2) PCM24/路 即T1 北美采用此标准 一、 E1和T1PCM 脉冲调制,对模拟信号采样,8000个样值每S ,每个样值8bit ,所以一个话路的速率为64kbps 。
E1有32个时隙,TS0用来同步,TS16用来传送信令,其中30路用来传话音信号的,32个话路的速率为2.048Mbps ,即PCM 基群,也叫一次群。
…,他们的速率是四倍关系。
T1的采样与E1相同,只是有24个话路,其速率为64kbps*24 = 1.544Mbps 四个一次群复用为一个二次群,当然一个二次群的速率比四个一次群的速率总和还要多一些,用于同步的码元。
四个二次群复用为一个三次群,依次类推。
E1=2.048、E2=8.448、E3=34.368Mbps ……二、 在传送网上传送时,现在的PDH 体制中,只有1.5Mbit/s 和2Mbit/s 速率的信号是同步的,其他速率的信号都是异步的,需要通过码速的调整来匹配和容纳时钟的差异。
由于PDH 采用异步复用方式,那么就导致当低速信号复用到高速信号时,其在高速信号的帧结构中的位置没规律性和固定性。
也就是说在高速信号中不能确认低速信号的位置,而这一点正是能否从高速信号中直接分/插出低速信号的关键所在。
所以在传送过程中,难于从高次群信号中直接分出低次群甚至基群的信号,也就是说四次群必须先分接为三次群,而不能直接分接为一次群,这就使得在对中继站上、下话路时,需要进行多级的复用分接,使得上下话路不方便,而且较多的接口对于信号的损伤非常大。
使得提取的时钟出现不一致。
也增加了设备的复杂性,降低了效率和可靠性。
又存在多个制式,接口不统一,这就促成了PDH 发展为SDH ——数字同步系列。
此部分介绍了PDH 中的E1,和PDH 组网的缺陷。
SDH、PTN2种光纤传输技术对比分析通信系统最重要的就是光传输系统,选择什么样的光传输技术决定了通信系统的传输带宽和传输模式,也决定了整条信息化的传输带宽和信息传输模式。
随着以视频联网监控业务为主的业务推动,目前主流的SDH系统也渐渐不容易满足其要求了,且SDH技术发展到如今已经不能满足电信网络业务IP化和网络扁平化的发展趋势,已经到了其生命力的末期,而替代的光传输技术比较多,目前主流光传输技术有SDH/MSTP、PTN等,这些技术各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现在就对上述技术做一对比分析,以选择最适合通信系统使用的技术。
1、SDH/MSTP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是目前干线光传输系统和接入网系统应用最多的技术。
SDH以电路交换为核心,将复接、线路传输及交换功能融为一体、并由统一网管系统操作的综合信息传送网络。
最初SDH只为其他系统设备提供TDM业务,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业务需要,同时需要承载TDM、ATM、IP等业务,MSTP(Multi-Service Transfer Platform,多业务传送平台)技术就诞生了。
SDH/MSTP系统提供155M、622M、2.5G、10G等光纤传输速度,提供常用的各种业务接口。
SDH/MSTP技术具有如下特点:➢技术成熟,设备应用广泛,系统稳定可靠;➢能够支持E1、IP、ATM等多种业务接入,业务传输安全可靠;➢系统高可靠性和自愈保护恢复功能;➢网络管理功能强大;➢系统可以平滑升级、扩容。
但SDH/MSTP技术也有如下一些不足:➢承载效率低下,大量带宽被系统浪费掉;➢不能对基于以太网的用户提供多等级具有质量保障的服务,服务类型属于面向非连接,不能提供端到端的质量保障;➢每个MSTP设备的以太网处理板卡需要对每个业务进行MAC地址查询,随着环路上的节点增加,查询MAC地址表速度下降,处理性能明显下降。
➢端口带宽不能动态分配,对视频监控业务承载能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