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消费
- 格式:wps
- 大小:51.50 KB
- 文档页数:3
正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
每一次出行,我们都会在消费上有所支出。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旅游经历,对旅游消费进行一次总结。
一、交通费用交通费用是旅游消费中占比最大的部分。
一般来说,我们出行会选择飞机、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
以飞机为例,往返一次的费用大约在1000-3000元之间;火车则相对便宜,硬卧和硬座价格在200-600元不等;汽车的费用取决于距离,短途出行可能在100-200元左右,长途则可能达到数百元。
二、住宿费用住宿费用也是旅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个人需求,可以选择经济型酒店、快捷酒店、民宿等。
经济型酒店的价格一般在200-400元/晚,快捷酒店在300-600元/晚,民宿价格则因地区和品质而异,一般在200-800元/晚。
三、餐饮费用餐饮费用在旅游消费中占比相对较小。
一般来说,游客可以选择当地特色餐馆、快餐店、小吃摊等。
在特色餐馆品尝美食,人均消费可能在50-200元;快餐店和小吃摊则更便宜,人均消费在20-100元。
四、景点门票费用景点门票费用是旅游消费中的一大开销。
不同景点的门票价格差异较大,一般在50-300元之间。
一些热门景点如故宫、长城等,门票价格较高,可能需要数百元。
五、购物费用购物费用因人而异,有些游客喜欢在旅游过程中购买纪念品、特产等,这部分费用可能占旅游消费的较大比例。
一般来说,购物费用在100-1000元之间。
六、其他费用除了以上费用,旅游过程中还可能产生其他费用,如旅游保险、导游费用、景点讲解费用等。
这些费用相对较少,一般在100-500元之间。
总结:旅游消费是一项综合性的开销,需要我们提前做好预算规划。
在出行前,要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和旅游需求,合理分配各项费用。
同时,要注重旅游过程中的消费理性,避免过度消费。
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旅游之旅更加愉快、轻松。
旅游经济知识:旅游消费与旅游体验研究旅游经济知识:旅游消费与旅游体验研究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消费和旅游体验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旅游产业链中,旅游消费和旅游体验是旅游企业核心经营项目之一,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旅游消费和旅游体验两个方面,对旅游经济的相关知识进行探讨,以期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一、旅游消费旅游消费是旅游活动中最直接的表现。
旅游消费指的是游客在旅游时所进行的消费行为,包括交通费、住宿费、餐饮费、娱乐费等。
旅游消费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产业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旅游消费的类型根据旅游消费的不同内容和范围,可以将旅游消费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交通消费:指旅游中的公共交通费用,例如飞机、火车、公交车等。
(2)住宿消费:指旅游中的住宿费用,包括酒店、旅馆、民宿等。
(3)餐饮消费:指旅游中的餐饮费用,包括早餐、午餐、晚餐等。
(4)门票消费:指游客在旅游过程中需要购买的门票,例如景点门票、博物馆门票等。
(5)娱乐消费:指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进行的娱乐消费,例如游乐园门票、演出门票等。
2.旅游消费的特点旅游消费具有一些特点,对于旅游业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1)非必需性:旅游消费是一种非必需性的消费行为,游客可选择是否进行此项消费。
(2)弹性:旅游消费具有一定的弹性,游客可根据自身条件和需求选择不同档次的旅游消费。
(3)普遍性:旅游消费属于普遍性需求,旅游产业可以适应不同层次和需求的游客进行旅游消费。
(4)季节性:旅游消费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别是与自然景观相关的旅游活动更为明显。
(5)区域性:旅游消费具有区域性,游客在不同的地区进行旅游消费会受到不同的影响。
3.旅游消费的影响旅游消费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
(1)刺激经济增长:旅游消费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能够促进国家经济增长。
(2)增加就业机会:旅游业的开展能够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特别是在旅游消费领域,能够创造各种职业机会。
旅游消费名词解释
旅游消费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花费的费用,包括机票、酒店住宿、交通、餐饮、旅游活动等。
旅游消费的高低取决于旅游者的个人需求和预算,同时也受到旅游季节、地理位置、旅游类型等因素的限制。
机票是旅游消费中最常见的一项支出,指的是从旅游者的出发地到目的地的机票费用。
酒店住宿是旅游消费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旅馆、酒店、度假村等不同类型的住宿设施。
交通费用也是旅游消费中的一部分,包括出租车、地铁、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的费用。
餐饮费用也是旅游消费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包括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吃的正餐和小吃。
旅游活动的费用也包含在旅游消费中,包括导游、景点门票、自由活动等费用。
除了费用之外,旅游消费还包括其他一些方面,如旅游体验、旅游安全、旅游保险等。
旅游者在选择旅游活动时,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选择适合自己的旅游体验。
同时,旅游者也需要在旅游活动中注意旅游安全,保障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旅游消费是旅游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高低取决于旅游者的个人需求和预算,同时也受到旅游季节、地理位置、旅游类型等因素的限制。
通过选择适当的旅游活动和合理的预算,旅游者可以获得一次愉快的旅游体验。
旅游行业的旅游消费与旅游支出旅游行业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球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旅游行业的成功与否,不仅仅取决于旅游者的数量和游览目的地的吸引力,还取决于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消费行为以及他们的旅游支出情况。
本文将就旅游行业的旅游消费与旅游支出进行详细探讨,旨在揭示其对旅游行业的重要性。
旅游消费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对各种旅游产品和服务所产生的消费行为。
旅游消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直接消费,即旅游者直接购买和享受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如机票、酒店住宿费用、餐饮费用、门票等;二是间接消费,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间接产生的消费,如购物、交通费用、通讯费用等。
旅游消费行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多元化:旅游消费可涉及到各个领域,旅游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不同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如观光旅游、文化旅游、休闲度假等。
2. 购买决策周期短:与其他消费不同,旅游消费的决策时间相对较短。
旅游者通常在做好旅行准备后,会在短时间内做出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购买决策。
3. 消费尺度大:旅游消费通常涉及到较大的费用支出,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往往需要支付包括交通、住宿、餐饮、门票等方面的费用。
旅游支出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对旅游产品和服务所产生的费用支出。
旅游支出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交通费用:旅游者在旅游中产生的交通费用,包括机票、火车票、长途汽车票等。
2. 住宿费用: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停留期间的住宿费用,可以选择酒店、度假村、民宿等不同类型的住宿方式。
3. 餐饮费用: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餐饮费用,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需求选择不同的餐馆和食品。
4. 门票费用:旅游者在游览景点时需要支付的门票费用。
5. 购物费用: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可能会购买纪念品、特色商品和礼品等,产生购物费用。
旅游支出的金额大小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旅游目的地的消费水平、旅游者的消费能力、旅游季节等。
例如,一些热门旅游城市的消费水平往往较高,旅游者在这些城市的旅游支出相对较多。
10旅游消费性质与特点旅游消费是指人们在旅游活动中所进行的各种消费行为,它是指在旅游活动中,为满足旅游目的而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支出。
旅游消费具有以下性质与特点。
一、弹性性质:旅游消费相对于其他消费形式来说是具有较强的弹性性质的。
旅游消费是人们根据需求自愿选择参与其中的,对旅游消费的敏感度比较高,受经济因素的影响较大。
人们对于旅游消费在价格、质量等方面都会进行比较,能够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和兴趣来做出选择。
二、刚性性质:旅游消费是一种不可取代的特殊消费形式,它具有一定的刚性需求。
旅游消费不同于其他商品和服务的消费,它是人们追求休闲和娱乐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人们对于品味生活、追求精神享受的表达。
因此,旅游消费具有一定的刚性需求,人们愿意为了旅游消费花费一定的金钱和时间。
三、多元性质:旅游消费涵盖了很多的领域,从交通、住宿、餐饮到娱乐、购物等,包含了丰富多样的服务项目。
旅游消费的多元性质使得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需求和经济实力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并在旅途中享受多样化的体验和乐趣。
四、不可分性质:旅游消费不可分,即人们在旅行过程中所花费的金钱无法分割开来。
旅游消费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它包括从离家出发、到达目的地、在目的地停留期间、回程等多个环节。
这些环节之间是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的,无法单独计算或进行分割消费。
因此,旅游消费是一个整体,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需求和消费行为。
五、临时性质:旅游消费具有一定的临时性,即旅游活动往往是一次性的、非常规的,与人们日常的消费行为不同。
人们在旅行过程中会花费较多的金钱和时间,而且不是每个人都经常去旅行。
因此,旅游消费具有一定的临时性,是一种与日常生活不同的消费形式。
六、非经常性质:旅游消费是一种非经常性的消费,即人们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的消费行为。
旅游消费是人们为了满足其中一种需求而进行的一次性或偶发的消费,与日常的生活消费形式不同。
人们在旅游中会买一些特殊的商品或享受一些特殊的服务,这些消费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
(一)旅游消费的概念
指人们在旅行游览过程中,通过购买旅游产品来满足个人发展和享受需要的行为和活动。
(二)旅游消费的性质
它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一种较高层次的消费活动,属于个人消费的范畴。
因此,旅游消费具有如下三种基本性质:1、精神性:2、高层次性:3、个人性:
2.旅游消费的特点
(一)综合性:
1、从消费对象看;
2、从消费内容看;
3、从消费层次看;
4、从消费效用看。
(二)劳务性
旅游消费中,服务消费占主导地位。
服务又称劳务,它贯穿于旅游活动的始终(主要包括导游服务、翻译服务、交通服务、住宿服务等等)。
(三)时空统一性
旅游消费与旅游产品的生产(服务)、交换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即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离性。
(四)不可重复性
物质产品可以一次购买,反复消费。
旅游产品只能一次购买,一次消费。
这是由旅游产品的不可转移性和不可储存性决定的。
(五)伸缩性(富有弹性)
1、旅游消费是具有无限性的消费。
2、旅游消费是高层次性的消费。
3、旅游消费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极为敏感多变。
(六)互补性和替代性
旅游消费的综合性使得构成旅游消费对象的各个部分具有互补的性质和可替代的性质。
3.旅游消费在旅游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旅游消费是旅游经济运行的源动力
1、从国民经济运行整体看,消费是生产的目的,而生产决定交换和分配,因而消费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源动力。
2、同理,旅游消费也是旅游经济运行的源动力。
三.旅游消费在旅游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旅游消费是旅游需求得以满足和实现的必要条件
旅游需求有现实与潜在之分。
要想使后者转变为前者,一方面要在生产、交换环节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当条件具备时,关键就在于人们是否愿意和能够立即采取旅游行为(即参与旅游消费)。
三.旅游消费在旅游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旅游消费是旅游产品价值和旅游企业收入实现的过程
1、商品价值的实现,就是耗费在商品中的个别劳动被承认为社会劳动的过程。
只有产品卖出去了,这一过程才算初步完成。
并在消费过程中才算真正完成。
2、同理,旅游产品的消费也是旅游产品价值实现的过程。
从企业角度而言,同时也是旅游企业收入实现的过程。
(四)旅游消费对旅游产品开发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
1、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对生产具有很大反作用(有时甚至是决定作用)。
消费需求的方向、规模和水平直接决定或引导生产的方向、速度和规模。
2、同理,旅游消费对旅游生产的重要环节——产品开发具有很大反作用(有时甚至是决定作用)。
旅游消费是旅游产品的最终检验者,是旅游产品开发的引导者。
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类型的旅游资料(旅游产品及相关消费资料)的数量比例和内在联系。
5.消费结构的分类
(一)旅游消费结构的概念
各种类型的消费资料的数量、质量及比例关系 概念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消费的结构比例 (二)旅游消费结构的分类
功能用途—食、住、行、游、娱、购等消费 需求层次—生存资料消费、享受和发展资料消费 形态—实物消费(物质产品)、劳务消费(服务) 重要性— 基本旅游消费:食、住、行、游
非基本旅游消费:购物、医疗、邮电通信
旅游目的—观光型、度假型、商务型、探亲访友型、交流/专业访问型等消费 (三)影响旅游消费结构的因素
旅游者因素 (收入水平→旅游消费水平→旅游消费结构)
构成—年龄、性别、职业、学历、兴趣爱好(青年——游览娱乐消费高;老年——住宿、餐饮、交通消费高;女性——购物比例相对较大)
心理因素 自我中心型:我行我素、抗拒外物 多中心型:广纳外物、大众化 从众心理:随大流 示范效应:引导倾向 旅游供给因素
旅游产品的结构:生产结构→消费结构
观光产品——观光+度假+保健产品
旅游产品的价格:需求弹性大→消费结构
客源地、目的地的宏观环境因素
客源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时间
目的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产品
目的地与客源地的距离:交通消费
(四)合理旅游消费结构的标准
要实现旅游消费多样化—旅游消费内容、旅游活动方式多样(合理化的基本要求) 旅游消费构成部分要保持恰当比例—非基本旅游消费越高越好(合理化的显性指标) 要有利于实现旅游消费市场供需平衡 旅游淡季、温冷点—保持一定的消费规模 旅游旺季、热点—保持与同期供给相适应 要有利于旅游环境的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环境
要有利于促进旅游者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及社会文明的进步 6.我国的旅游消费结构(重点14)
(一)我国的旅游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
基本旅游消费所占比例过大 比例顺序:交通—住宿—餐饮—游览 物质资料消费所占比例过大
低层次观光产品消费所占比例过大——人均支出水平偏低 (二)我国的旅游消费结构优化途径
加强文娱设施建设、开拓有特色高层次的文娱活动
加大对购物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提供有特色高质量的旅游购物产品 开发度假休闲旅游产品、文化旅游及生态旅游产品
完善旅游消费体系和保障体系
7.旅游消费结构的合理化
(一)旅游消费结构合理化的概念
它是指旅游消费结构从不合理状态逐步向合理状态的标准不断逼进的动态过程。
一般而言,在居民收入、闲暇时间一定的前提下,旅游消费结构合理化的内容和标准包括三层涵义:一是发展速度适当;二是内容丰富多彩,方式多种多样;三是消费结构要优化,综合效益较好。
(二)旅游消费结构合理化的要求 1、有利于旅游消费多样化。
2、有利于实现旅游消费市场的供求平衡。
3、有利于旅游资源的保护和旅游消费环境的良性发展。
4、有利于游客身心健康,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
8.如何达到合理的旅游消费结构?在旅游消费多样化的基础上,实现其结构的优化。
附录:
1.为什么要研究旅游消费结构?
1、有助于科学地预测旅游消费的变化趋势。
2、有助于制定旅游经济发展规划。
3、有助于对国民经济中与旅游经济发展有关的部门的发展进行规划和决策。
4、有助于优化旅游经济结构,提高旅游综合效益(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2.游客效用满足最大化
(一)消费者均衡
涵义——消费者从既定收入购买的各种物品消费中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即达到消费效用最大化)从而不再改变其支出方式的最佳消费境界,这就是消费者均衡,又称消费者最大效用均衡。
原则——使每一单位货币所获得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3.研究旅游消费均衡的意义
(一)可以帮助解释旅游者的决策过程。
(二)有利于供给商充分考虑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力求使旅游产品多样化且各具特色。
(三)有利于人们认识各种限制因素对旅游消费决策的影响。
但应该指出,旅游消费者行为理论也有其不足之处:一是游客效用无法准确度量;二是旅游消费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及消费品的数量、种类都是既定的,只能作静态分析,难以解释上述因素的动态变化。
4.旅游消费效果指在游客消费过程中的投入与产出、消耗与成果、消费支出与达到消费目的的效果之间的对比关系。
1、宏观效果与微观效果。
2、直接效果与间接效果。
3、当前效果与长远效果。
5.旅游消费效果的评价原则
(一)旅游产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的一致性。
(二)微观旅游消费效果与宏观旅游消费效果的一致性。
(三)旅游消费效果与生产效果、社会效果的统一性。
6.旅游者消费效果的衡量
旅游者消费的最大满足就是旅游消费效果最直接最优化的体现。
因此,衡量旅游者消费效果,除了要遵循旅游消费效果的评价原则之外,还必须运用旅游消费者最大效用均衡的原理和方法(边际效用分析法,无差异曲线分析法)以及市场营销学中的顾客满意度测量方法等。
8.旅游目的地旅游消费效果的衡量
1、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消费支出可以衡量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消费效果。
2、反映旅游者消费支出的主要指标包括旅游消费总额、人均旅游消费额、旅游消费率和旅游消费构成等.
9.旅游者消费的满意度及其测评
测评程序:
(1)设计测评指标
(2)优化指标结构
(3)选择调查方法
(4)撰写测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