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COLAB电镀污水(连续式处理)内电解处理法
- 格式:docx
- 大小:33.91 KB
- 文档页数:2
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电镀废水处理技术是一种对电镀行业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的技术。
它是为了减少电镀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而研发的一种技术。
电镀废水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离子、有机物等,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将会对周围的土壤、水源和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危害人类健康。
因此,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至关重要。
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1. 化学沉淀法:这是一种通过向废水中加入化学沉淀剂,使废水中的有害物质与沉淀剂反应生成沉淀物而达到净化目的的方法。
常用的化学沉淀剂有氢氧化钙、氢氧化铁等。
这种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但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较差。
2. 吸附法: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改性沸石等。
这种方法可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但吸附剂的再生和废弃物处理比较麻烦。
3. 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利用膜的选择性通透性,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通过膜的分离效果去除的方法。
常用的膜有微滤膜、超滤膜、逆渗透膜等。
这种方法可以去除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但需要提供一定的压力或应用电场。
4.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将废水通过生物反应器,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对废水进行降解有害物质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但对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较差。
除了上述的处理方法外,还有一些辅助处理技术,如电解技术、氧化技术等。
这些技术可以与主要处理技术相结合,提高废水处理效果。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电镀废水处理技术适用于不同的废水处理情况。
在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时,需要根据废水的成分和水质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此外,电镀废水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成本问题。
一些高效的废水处理技术,如膜分离法和氧化技术,对设备和能源的要求较高,增加了处理成本。
其次,处理后的废水排放标准和环境保护要求不同。
电解法处理污水的方法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电解法作为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通过电化学反应来降解有机物和去除污染物。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解法处理污水的原理、设备以及操作步骤。
二、原理电解法处理污水的原理是利用电流通过电解槽中的电解质溶液,产生电化学反应来降解有机物和去除污染物。
在电解过程中,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有机物在阳极上被氧化分解,形成氧化产物,同时阳极还产生氯气等氧化性物质。
而阴极上的还原反应可以产生氢气等还原性物质。
通过这些反应,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污染物可以被有效降解和去除。
三、设备电解法处理污水的设备主要包括电解槽、电源、电极和控制系统等。
电解槽通常由非导电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能。
电极一般采用钛板或铅板,阳极和阴极分别安装在电解槽的两侧。
电源提供所需的电流和电压。
控制系统可以监测和调节电解过程中的参数,如电流密度、电解时间等。
四、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清洗电解槽和电极,确保设备表面干净无污染物。
2. 加入污水:将待处理的污水加入电解槽中,注意控制污水的流量和浓度。
3. 调节电流密度:根据污水的性质和处理要求,调节电源输出的电流密度。
通常情况下,较高的电流密度可以提高处理效率,但也会增加能耗和设备磨损。
4. 开始电解:打开电源,开始电解过程。
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合适的电解时间。
5. 监测参数:在电解过程中,及时监测和记录关键参数,如电流密度、电解时间、溶液温度等。
6. 分离产物:经过一定时间的电解处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污染物被降解和去除。
根据需要,可以采用沉淀、过滤等方法将产物分离。
7. 处理产物:处理分离得到的产物,如氧化产物可以进一步处理或处置,而还原产物如氢气可以回收利用。
8. 清洗设备:处理结束后,对设备进行清洗和消毒,以确保下次使用的安全和卫生。
五、实例以某工业企业废水处理为例,使用电解法处理污水的效果如下:1. 污水处理前,废水中COD浓度为1000mg/L,氨氮浓度为200mg/L。
SICOLAB电镀废水治理设计规范(含铬废水)电解处理法一、电解法处理含铬废水时,六价铬离子浓度不宜大于100mg/L,pH值宜为4.0~6.5。
二、电解法处理含铬废水宜采用连续式,且可采用图1的基本工艺流程。
图1电解法处理含铬废水的基本工艺流程三、电解槽宜采用竖流式双极性电极,并应对槽体、电极板框等采取防腐和绝缘措施;电解槽和电源设备应可靠接地。
四、极板的材料可采用普通碳素钢钢板,其厚度宜为3mm~5mm,极板间净距可为5mm~10mm。
五、还原1g六价铬离子的铁极板消耗量可按4g~5g计算。
六、电解槽的电极电路应设置电流换向装置。
七、电解槽应按废水设计流量和废水中六价铬浓度选择,亦可按本规范附录C的规定设计。
八、用纯水作漂洗水的含铬废水,宜在废水进入电解槽前投加氯化钠,投入量宜为0.5g/L。
九、电解槽电能消耗值,当含六价铬浓度小于50mg/L时,处理每立方米废水应小于1.1kW·h;当含六价铬浓度在50mg/L~100mg/L时,处理每立方米废水应控制在1.1kW·h~2.5kW·h。
十、电解槽采用的最高直流电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特低电压(ELV)限值》GB/T 3805中有关直流(无波纹)的稳态电压限值的规定。
十一、电解槽的整流器选用时,应在计算的总电流和总电压值基础上增加30%~50%的备用量。
十二、电解法处理含铬废水应设置固液分离装置,当采用沉淀池作为固液分离装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沉淀前废水的pH值宜为7~9。
2 污泥体积可按处理废水体积的5%~10%计算。
十三、当废水中六价铬离子浓度为100mg/L时,处理每立方米废水所产生的污泥干重可按1kg计算。
电解法处理污水的方法概述:电解法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通过电解过程中产生的化学反应,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或者沉淀,从而实现对污水的净化和处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解法处理污水的原理、设备和操作步骤。
一、原理:电解法处理污水的原理基于电解过程中的电化学反应。
当直流电流通过电解池中的电解质溶液时,阳极和阴极上会发生不同的反应。
1. 阳极反应:在阳极上,水份子会发生氧化反应,产生氧气和氧化性物质,如氯气、臭氧等。
这些氧化性物质能够氧化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使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或者沉淀。
2. 阴极反应:在阴极上,水份子会发生还原反应,产生氢气和还原性物质,如氢气、氢氧化物等。
这些还原性物质能够还原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使其转化为无害的沉淀或者还原为金属。
通过阳极和阴极上的反应,电解法能够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从而实现对污水的处理和净化。
二、设备:电解法处理污水的主要设备包括电解池、电源、阳极和阴极等。
1. 电解池:电解池是进行电解反应的主要装置,普通采用槽式结构,内部份为阳极和阴极两个电极室。
电解池的材质普通选用耐酸碱腐蚀的材料,如钛、不锈钢等。
2. 电源:电源是为电解池提供直流电流的装置,普通采用整流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电源的电流和电压可根据处理污水的需求进行调节。
3. 阳极和阴极:阳极和阴极是电解池中的两个电极,普通选用不同的材料。
阳极常用的材料有钛、铂、铅等,阴极常用的材料有钢、铁等。
阳极和阴极的选材要考虑其耐腐蚀性和导电性能。
三、操作步骤:电解法处理污水的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工作:将电解池清洗干净,确保电解池内部无杂质和污染物。
检查电源和电极的连接是否良好。
2. 调节电流和电压:根据处理污水的需求,调节电源的电流和电压。
普通情况下,较高的电流和电压能够提高处理效率,但也会增加能耗和设备损耗。
3. 加入电解质:根据污水的性质和处理要求,向电解池中加入适量的电解质溶液。
SICOLAB电镀废水治理设计规范(基本规定)一、镀件用水清洗时,应选用清洗效率高、用水量少和能回用镀件带出液的清洗工艺。
二、电镀工艺的设计宜采用低浓度镀液,并应采取减少镀液带出量的措施。
镀件单位面积的镀液带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当无试验条件时,可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确定。
三、回收槽或第一级清洗槽的清洗水水质应符合电镀工艺要求。
当回收槽内主要金属离子浓度达到回用程度时,宜补入镀槽回用。
当回用液对镀液质量产生影响时,应采用过滤、离子交换等方法净化后再回用。
四、末级清洗槽中主要的金属离子允许浓度宜根据电镀工艺要求确定,亦可采用下列数据:1 中间镀层清洗为 5mg/L~10mg/L 。
2 最终镀层清洗为 20mg/L~50mg/L。
五、当电镀槽镀液蒸发量与清洗用水量相平衡时,宜采用自然封闭循环工艺流程;当蒸发量小于清洗用水量时,可采用强制封闭循环工艺流程。
镀液蒸发量宜通过试验确定。
六、镀件预处理的清洗,宜采用串联清洗工艺流程,其酸洗清洗水可复用于碱洗清洗水。
七、废液不应直接进入废水处理系统。
八、含氰废水、含铬废水、含有价金属的废水应分质分管排至废水处理站处理。
九、含氰废水严禁与酸性废水混合。
十、废水与投加的化学药剂混合、反应时,应进行搅拌。
搅拌方式可采用机械、水力或空气。
当废水含有氰化物或所投加的药剂在反应过程中产生有害气体时,不宜采用空气搅拌。
十一、当废水需要进行过滤时,滤料层的冲洗排水应排入调节池,不得直接排放。
十二、废水中同时含有氰化物和六价铬时,应先处理氰化物,再处理六价铬。
十三、采用离子交换法处理某一镀种的清洗废水时,不应混入其他镀种或地面散水等废水。
当离子交换树脂的洗脱回收液回用于镀槽时,不得混入不同镀液配方的废水。
十四、进入离子交换柱的废水,其悬浮物浓度不应超过 15mg/L,当超过时,在进入离子交换柱前应进行预处理。
电解法处理污水的方法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电解法是其中一种常用的处理方法。
它通过电解过程中产生的化学反应来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下面将详细介绍电解法处理污水的步骤和原理。
1. 污水预处理在进行电解法处理之前,需要对污水进行预处理。
这包括去除悬浮物、沉淀物和油脂等固体杂质,以及调整污水的pH值和温度。
预处理的目的是提高电解效果和延长设备寿命。
2. 电解槽设计电解槽是电解法处理污水的核心设备,其设计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电极材料:常用的电极材料包括铁、铝、钢、铜等。
选择合适的电极材料可以提高电解效果和减少电极的腐蚀。
- 电极罗列方式:电解槽可以采用平行板电解槽、螺旋电解槽等不同的罗列方式。
选择合适的电解槽结构可以提高电解效率。
- 电解槽尺寸:电解槽的尺寸应根据处理污水的流量和污染程度来确定。
较大的电解槽可以提高处理效率,但也会增加设备成本。
3. 电解过程电解过程中,污水被通入电解槽,并通过电极间的电解作用来去除有害物质。
具体步骤如下:- 电解液配置:根据污水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电解液。
常用的电解液包括盐水、硫酸溶液等。
电解液的选择应考虑到成本、效果和环境影响等因素。
- 电解反应:在电解槽中,正极和负极之间形成电场,使污水中的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这些反应可以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物质或者沉淀物,并释放出气体。
- 气体处理: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需要进行处理,以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常用的处理方法包括采集、净化和回收利用。
4. 沉淀和过滤经过电解处理后,污水中的有害物质会转化为沉淀物或者溶解在水中。
为了进一步提高水质,需要进行沉淀和过滤。
这可以通过添加沉淀剂和过滤介质来实现。
沉淀剂可以使有害物质形成沉淀,而过滤介质可以去除悬浮物和弱小颗粒。
5. 水质检测和调整处理后的水质需要进行检测,以确保其符合排放标准。
常用的水质指标包括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PH值等。
电解法处理污水的方法一、介绍电解法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通过电解作用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解法处理污水的原理、设备和操作步骤。
二、原理电解法处理污水的原理是利用电流通过污水中的电解质溶液,产生氧化还原反应。
在电解过程中,阳极产生氧气和氧化剂,如高价氧化物,可以氧化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
阴极则产生氢气和还原剂,如氢气和氢化物,可以还原污水中的氧化物。
通过这种氧化还原反应,污水中的有害物质被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实现了污水的净化。
三、设备电解法处理污水的设备主要包括电解槽、电极、电源和控制系统。
电解槽通常采用玻璃、陶瓷或者塑料材质制成,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电极分为阳极和阴极,常用的材料有铂、钛、铅等。
电源提供稳定的直流电流,控制系统用于调节电流的大小和电解时间。
四、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检查电解槽和电极是否完好,确保电源和控制系统正常工作。
2. 调整电流:根据污水的性质和处理要求,调节电流的大小。
通常情况下,较高的电流可以加快反应速度,但也会增加能耗和设备损耗。
3. 污水处理:将污水注入电解槽中,确保污水与电解质均匀混合。
启动电源,开始电解过程。
根据需要,可以设定电解时间和循环次数。
4. 结果评估:在电解完成后,取出处理后的污水样品进行分析。
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pH值等。
根据分析结果,评估电解法的处理效果。
5. 清洗设备:处理完毕后,及时清洗电解槽和电极,以防止污垢的积累和设备的损坏。
五、案例分析以某化工厂废水处理为例,采用电解法处理污水。
经过实验室测试,确定了适宜的电流和电解时间。
将废水注入电解槽中,启动电源,开始电解过程。
经过一定的电解时间后,取出处理后的污水样品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COD降低了80%,BOD降低了70%,pH值稳定在中性范围内。
这表明电解法对该化工厂废水的处理效果良好。
六、优缺点电解法处理污水具有以下优点:1. 处理效果好:电解法可以有效降低COD和BOD等指标,使污水得到有效净化。
电解法处理污水的方法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
电解法作为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通过电解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提高水质。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解法处理污水的方法。
二、电解法处理污水的原理电解法处理污水是利用电解池中的电极,在电解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或者沉淀,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电解法处理污水的主要原理包括电解液的选择、电极的材料选择、电解条件的控制等。
三、电解法处理污水的步骤1. 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电解液和电极材料,并搭建电解池。
2. 污水进入电解池:将待处理的污水通过管道引入电解池中,确保污水均匀分布。
3. 电解反应:通过电源控制电解池中的电极产生电流,触发氧化还原反应。
4. 沉淀处理:根据污水中的污染物特性,选择合适的沉淀剂进行沉淀处理,将沉淀物与水分离。
5. 净化水质:经过沉淀处理后的水体,通过过滤、吸附等方式进一步净化,达到排放标准。
四、电解法处理污水的关键技术1. 电解液的选择:根据污水中的污染物类型和浓度,选择合适的电解液,以促进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
2. 电极材料的选择:根据污水中的污染物特性,选择合适的电极材料,以提高电解效率和耐腐蚀性。
3. 电解条件的控制:包括电流密度、电解时间、电解温度等参数的控制,以达到最佳处理效果。
4. 沉淀剂的选择:根据污水中的污染物特性,选择合适的沉淀剂,以促进沉淀物的形成和分离。
5. 净化水质的方法:通过过滤、吸附、活性炭吸附等方式进一步净化水体,确保达到排放标准。
五、电解法处理污水的优势与应用1. 优势:1) 处理效果好:电解法能够高效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使水质得到有效净化。
2) 操作简单:电解法处理污水的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易于维护。
3) 适应性强:电解法处理污水适合于各种不同类型的污水,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2. 应用:1) 工业废水处理:电解法适合于各种工业废水的处理,如电镀废水、制药废水等。
内电解技术处理电镀混排废水的应用[摘要] 内电解法应用于电镀混排废水处理工程预处理,实践表明内电解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Cu2+、Ni2+及Cr(Ⅵ),出水水质优于二级排放标准或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部分指标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对CN-和COD也有一定的去除作用。
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费用低廉。
[关键词] 内电解电镀1、基本情况电镀废水是电镀行业排放的最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电镀混排废水由于所含污染物质成分复杂,浓度不定,处理达标率一向很低。
某机械厂电镀车间现有电镀铜、电镀镍、电镀铬、镀金和镀银等生产线,其中镀金、镀银在有特殊要求时需要启动氰化电镀。
由于客观原因,部分清洗废水混排,混排废水日排放量35~40m3。
混排废水的原处理工艺以氧化-还原和化学沉淀法为主,但处理效果很不稳定。
2007年底对混排废水处理工艺进行改造,增加了内电解工艺以强化预处理。
经过近两个月的运行,出水水质稳定,处理达标率显著提高,效果良好。
2、内电解技术处理废水的原理一般认为,内电解法处理废水至少通过以下四个作用:2.1 原电池反应[1,2,3,4]内电解技术是以废水为电解质,以铁屑和其它物质(如焦炭、活性炭或者铜等)为电极,利用不同物质之间的电位差形成无数微小的原电池,通过电化学反应,使得污染物质得以消除或降解的方法。
用于处理电镀混排废水时,铸铁屑-焦炭体系原电池电极反应如下:阳极:Fe-2e→Fe2+ EΦ(Fe2+/Fe)=-0.44v (1)Cu2++Fe→Fe2++Cu(2)Ni2++Fe→Fe2++Ni(3)阴极:2H++2e→2[H]→H2 EΦ(H+/H2)=0.00v (4)当水中有足够O2时,阴极上还有如下反应:O2+4H++4e→2H2O (2.3) EΦ(O2/H2O)=1.22v (5)2.2 氧化还原反应[1,2,3]铁是比较活泼的过度金属,在酸性介质中将发生如下反应:Fe+2H+→Fe2++H2(6)Fe2+还能进一步氧化为Fe3+。
SICOLAB电镀污水(连续式处理)内电解处理法
一、内电解法处理含铬废水,废水量大于40m³/d时,宜采用连续式处理工艺。
二、采用连续式处理工艺时,可采用图1的基本工艺流程。
图1连续式内电解法处理含铬废水的基本工艺流程
三、采用连续式处理工艺时,进入处理系统的废水水质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处理系统进水水质(mg/L)
注:pH值无量纲。
四、连续式处理系统在运行期间,应定时向内电解处理设备内通入压缩空气,气压宜为0.3MPa~0.7MPa;通气工作时间宜为1min~3min;脉冲频率宜为0.2/s~0.5/s;通气周期宜为1h~2h;压缩空气强度宜为15L/(㎡·s)~20L/(㎡·s)。
五、内电解设备的铸铁屑应定期进行气、水联合冲洗;气冲洗强度宜为15L/(㎡·s)~20L/(㎡·s);水冲洗强度宜为7L/(㎡·s)~14L/(㎡·s);冲洗时间宜为5min~10min,反冲洗周期宜为16h~32h,亦可通过试验确定。
六、内电解法处理电镀废水,铸铁屑的消耗速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进水的pH值小于或等于5时,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Vt——铁屑消耗速率(g/d);Qd——日处理水量(m³/d);
C1——废水中六价铬离子浓度(mg/L);Ci——废水中铜离子浓度(mg/L);pH——废水进入设备前的pH值。
2 当进水的pH值大于5时,可按下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