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忆江南人教五线谱版
- 格式:docx
- 大小:22.54 KB
- 文档页数:4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忆江南》教学设计 (2)一. 教材分析《忆江南》是一首四年级音乐教材中的歌曲,选自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
这首歌曲以江南水乡为题材,歌词优美,旋律简洁,富有地方特色。
歌曲共两个乐段,第一乐段描绘了江南的美丽景色,第二乐段表达了人们对江南的怀念之情。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江南的风光,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唱歌。
但部分学生对五线谱的掌握还不够熟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五线谱的训练。
此外,学生对江南地区的了解有限,因此在教学导入环节,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江南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忆江南》的歌词和旋律。
2.培养学生用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的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江南风光的美丽,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4.巩固五线谱知识,提高识谱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难点:五线谱的识谱能力,尤其是高音区的音符识别。
2.教学重点:歌曲《忆江南》的歌词和旋律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进入江南水乡的美景之中,激发学习兴趣。
2.采用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学生跟唱,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
3.采用分组练习法,让学生分组演唱,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采用问答法,引导学生思考江南的特点,加深对江南风光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件,展示江南水乡的美景。
2.准备五线谱教材,让学生进行识谱练习。
3.准备钢琴,用于教学示范和伴奏。
4.准备歌词卡片,方便学生跟唱和记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江南水乡的美景,引导学生欣赏。
教师简要介绍江南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出示歌词卡片,让学生跟读歌词,熟悉歌词内容。
然后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唱。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歌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针对五线谱中的高音区,重点辅导学生识别和演唱。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忆江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忆江南》这首歌选自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材。
这是一首富有江南特色的歌曲,歌词描绘了江南美景,旋律优美动听。
歌曲采用了五线谱记谱,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初步掌握了五线谱的基础知识,但这首歌的节奏和音准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进一步练习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兴趣,他们也学会了五线谱的基本知识。
但是,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在音准、节奏和唱腔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此外,学生们的音乐基础参差不齐,有的学生音乐素质较好,而有的学生则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全体学生,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忆江南》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用正确的音准和节奏演唱这首歌曲。
2.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使他们能够欣赏江南风格的音乐。
3.提高学生对五线谱的识谱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阅读五线谱。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歌曲《忆江南》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用正确的音准和节奏演唱这首歌曲。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和音准,特别是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演唱。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示范法,教师先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模仿。
2.使用图谱法,让学生通过观察五线谱,理解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运用分组练习法,让学生分组演唱,互相纠正和指正。
4.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江南风景的视频,让学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江南音乐的魅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江南风景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美景,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视频中的音乐,激发他们对江南音乐的好奇心。
2.教授歌词:教师先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模仿。
然后,教师逐句教授歌词,让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
3.教授旋律:教师运用图谱法,让学生观察五线谱,理解歌曲的旋律。
同时,教师指导学生演唱旋律,帮助他们掌握音准和节奏。
《忆江南》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江南地区的音乐风格,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通过学习《忆江南》这首歌曲,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演唱技巧。
3.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江南地区音乐风格的特点2. 《忆江南》歌曲的结构、旋律、节奏及演唱技巧3. 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三、教学重点:1. 江南地区音乐风格的特点2. 《忆江南》歌曲的演唱技巧3. 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四、教学难点:1. 江南地区音乐风格的特点2. 《忆江南》歌曲的演唱技巧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视频等资料2. 音乐教材或乐谱3. 教学设备(如音响、话筒等)4. 学生分组,准备合唱或独唱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课件、视频等资料,让学生对江南地区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讲解:讲解江南地区音乐风格的特点,分析《忆江南》歌曲的结构、旋律、节奏等。
3. 演唱技巧指导:教授学生正确的呼吸、发音、音准等演唱技巧,进行分组练习或独唱展示。
4. 文化内涵讲解:讲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练习《忆江南》歌曲,提高演唱水平。
2. 调查家乡或其他地区的音乐风格,下节课分享。
八、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演唱技巧掌握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回家练习的成果,了解学生对歌曲的掌握程度。
3. 分享环节:评价学生对家乡或其他地区音乐风格的分享,了解学生对音乐文化的了解程度。
九、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江南地区音乐风格的特点和《忆江南》歌曲的演唱技巧。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十、拓展活动: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音乐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欣赏和表演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忆江南》说课稿 (2)一. 教材分析《忆江南》是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的一首五线谱歌曲。
这首歌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歌词简洁优美,旋律悠扬动听。
歌曲采用了我国传统的五声宫调式,节奏流畅,富有特色。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五线谱阅读和民间音乐风格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忆江南》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音准演唱这首歌曲。
2.培养学生对五线谱的阅读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通过学习《忆江南》,使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心情,增强对音乐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五线谱的阅读:让学生能够正确识别五线谱,掌握音高和节奏。
2.歌曲的演唱:培养学生用正确的姿势和音准演唱歌曲。
3.民间音乐风格的把握:使学生了解我国民间音乐的特点,能够欣赏和理解《忆江南》的音乐风格。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江南水乡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练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运用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让学生跟随模仿,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
4.运用对比法,让学生欣赏不同版本的《忆江南》,分析其音乐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展示江南水乡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感受江南的美景,激发学习兴趣。
2.讲解五线谱:教授五线谱的基本知识,让学生能够识别音高和节奏。
3.学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忆江南》,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4.分组练习: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交流、讨论,提高演唱技巧。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忆江南》教案一. 教材分析《忆江南》这首歌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周璇创作的一首歌曲,它以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描绘了人们对江南水乡的美好回忆。
歌词中运用了许多形象的描绘,如“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等,让学生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感受到江南的美好风光。
歌曲为2/4拍,节奏明快,旋律简洁,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和节奏有一定的认识和感知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听、唱、动等方式积极参与,但在音乐表现和情感传达方面还需要加强指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用正确的音准和节奏演唱《忆江南》。
2.通过对歌词的理解,培养学生对江南风光的热爱和向往。
3.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情感传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和音准。
2.歌曲的情感表达和音乐表现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聆听、演唱、讲解、讨论、示范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忆江南》的五线谱和乐谱。
2.准备录音机、音响等播放设备。
3.准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江南风光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对江南风光产生兴趣和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歌曲《忆江南》的背景和作者,让学生初步了解歌曲的意义。
然后,教师展示歌曲的五线谱和乐谱,让学生对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正确的音准和节奏。
在学生熟悉歌曲后,教师可学生进行合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巩固(5分钟)教师可设计一些相关的音乐游戏或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5.拓展(5分钟)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一些与《忆江南》相似的歌曲,让学生进行欣赏和比较,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忆江南》的特点和情感表达,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听、多唱、多感受音乐的美。
忆江南-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中国古典音乐中的江南文化;2.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情感和审美意识;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4.通过学习和演唱,增进学生对中国江南地区的文化、历史和生活方式的了解。
二、教学重点1.理解江南文化;2.演唱《忆江南》。
三、教学难点1.将情感和审美意识表达在音乐中;2.正确掌握歌曲的节奏、音高和发音。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乐器及演唱CD;2.打印歌词及乐谱。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情境教师播放一段演唱《忆江南》的音乐,并给学生介绍一下这首歌的故事背景,让学生体验这首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情境。
2. 学唱歌曲1.先让学生跟着CD练习唱整首歌曲;2.教师给学生讲解歌词的意思,并教授歌曲的节奏、音高和发音;3.分段学唱,逐渐将整首歌曲学会。
3. 听、评、析1.再次播放CD,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2.教师帮助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音调和情感表达;3.通过听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江南文化的了解。
4. 表演展示1.将学生分为若干组,让每组学生练习唱歌;2.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展示,并让其他组评价。
六、教学方法1.听、说、唱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小组合唱的教学方法;3.团队互评的教学方法。
七、学习后的拓展1.将这首歌曲与其他民族音乐进行比较,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和共性;2.进一步了解江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3.带领学生参观一些江南的文化景点,如苏州园林等。
八、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演和学生的评价,了解学生熟练掌握这首歌曲的程度和对江南文化的认识程度,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同时,可以通过测试、问卷等方式进行评价,以检测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九、教育思考1.是否能够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2.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理解自己的情感和审美意识?3.如何加强教学与生活实践的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忆江南》教案 (2)一. 教材分析《忆江南》是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的一首歌曲,采用五线谱记谱。
歌曲以美丽的旋律和简洁的歌词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使人陶醉其中。
这首歌曲旨在让学生感受和理解我国优秀的音乐文化,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唱歌。
他们对于富有节奏感和旋律感的歌曲容易产生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五线谱的识谱能力还不够熟练,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关注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忆江南》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用正确的音准和感情演唱这首歌曲。
2.培养学生对五线谱的识谱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引导学生感受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五线谱的识谱能力2.歌曲中的一些较高音区的演唱3.歌曲情感的把握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老师用正确的音准和感情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老师引导学生一起参与歌曲演唱,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练习法:老师针对学生的弱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
4.情境教学法:老师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营造江南水乡的美好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忆江南》的五线谱和简谱2.准备录音机或音响设备3.准备江南水乡的图片、视频等素材4.准备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展示江南水乡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对江南风光产生兴趣,引出本节课的歌曲《忆江南》。
2.呈现(5分钟)老师出示歌曲的五线谱和简谱,让学生初步认识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操练(10分钟)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识谱、唱准音准。
对于一些较高音区的部分,老师可以个别辅导,让学生逐步掌握。
4.巩固(5分钟)老师让学生分组演唱,互相交流学习,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5分钟)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其他关于江南水乡的歌曲,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四年级下唱歌课《忆江南》一、教材分析这首歌曲由戴于吾根据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词《忆江南》谱写而成。
《忆江南》是一首描写江南美景的词。
歌曲曲调优美采用江南小调风格委婉细腻,旋律以级进为主,节奏规整。
描绘了江南小桥流水,如诗如画的美景。
歌曲结构为一段体,五个乐句,第五乐句是结束句,为第四乐句的部分旋律的变化重复。
从第二乐句开始采用合唱的方式,使歌曲的表现更为丰富二、教学目标1.能用优美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忆江南》。
2.在学习演唱的同时,了解江南美丽的景色,初步对江南文化有感性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能用优美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忆江南》四、教学难点能用和谐的声音演唱二声部合唱部分五、教学设计1、视频导入:欣赏江南的美丽景色。
2、师:唐代诗人白居易也曾来到江南,他回忆起江南的美丽景色,写下了《忆江南》这首诗,这首诗的诗句正是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歌曲《忆江南》的歌词,让我们有感情第朗诵一下这首诗。
生: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师:这首歌曲的歌词如此优美,你们是不是都迫不及待想要学唱了呢?首先,我们先聆听一边歌曲,然后回答老师,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生:优美抒情的。
师:你们有一双善于聆听的耳朵。
再次聆听,回答老师,从哪里进入二声部(合唱部分)。
生:从第二句进入合唱部分。
3、学习第一声部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声部,请同学们边唱边找一找每一乐句的结束音和下一乐句的开始音之间有什么联系?师:这是我国民间音乐中常用的一种手法,俗称“鱼咬尾”。
运用这种手法是造成歌曲连绵委婉的原因之一,使歌曲更加具有江南的特色。
老师弹琴,学生挥拍完整演唱旋律,注意附点节奏,长音以及九度大跳的演唱。
师:请同学们唱一唱结束句一共有几拍?生:五拍。
师:歌曲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美景的留恋之情。
请同学们再次演唱歌曲,注意气息要平稳,声音音量要小一些,音色柔美抒情一些。
4、学习第二声部师:下面我们学习第二声部,用合唱的形式演唱。
第一课《忆江南》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视、听、唱、动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歌曲的意境美,学会背唱歌曲并初步学习轮唱、合唱歌曲。
2、引导学生参与以小组为单位的创编活动,使每位学生积极投入音乐实践活动。
3、从诗、景、歌、乐、舞等几个方面来让学生感受到江南水乡风光的秀美和江南音乐语言的甜美,激发学生对江南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愉快地演唱歌曲《忆江南》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编活动。
3、指导学生准确演唱一字多音处并学会用优美的声音背唱歌曲。
4、学习用轮唱、合唱等方法来演唱歌曲。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欣赏图片,配放音乐《翠湖春晓》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很美的江南六大古镇风景图,请你欣赏后告诉我,你看到了哪些具有江南特色的景物?感觉怎样?想说些什么?(教师随机与学生互动模仿做各种动作或造型)2 、教师配乐朗诵诗词《忆江南》
师: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晚年回忆江南美景时欣然写下了一首著
名《忆江南》,请大家静静地听老师朗诵一遍。
3、学生配乐朗诵诗词
(二)新授教学
1、教师示范表演唱
师:这么美的诗用朗诵还不足以表达它的美的意境,老师想把它唱出来、跳出来,请说出你的感觉。
[教学效果评价]:教师借助精美的道具和声情并茂的演唱、舞蹈,让学生直接形象地感受歌曲的旋律之美和意境之美。
2、学生再次欣赏歌曲一遍。
3、请学生说说、唱唱自己最喜欢的和最难的一句歌词。
师指导学生个别或集体唱一唱。
4、请学生试着将第一段歌词连起来唱一唱。
5、教师讲解并示范演唱高低八度的两句“忆江南”的唱法,学生模唱。
6、学生唱第二段歌词。
7、请学生为最后一句“忆江南”设计力度记号以表达作者对江南美景的留恋之情或见到江南美景时的激动兴奋之情。
8、请学生完整地背唱歌曲一遍。
9、请学生为歌曲设计速度,情绪,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一遍。
(三)、表现歌曲
1、请学生自主合作创设小桥、垂柳、鲜花等造型和划船、摇橹等动作。
表现歌曲意境。
师:同学们,你能与同学合作用身体动作来表现一些江南景物的造型吗?谁来表现轻拂的垂柳?弯弯的拱桥?轻轻地划船?请你按自己的爱好与同学自由组合创编。
2、师生互动合作表现,自由穿梭在各种“造型”中,边做划船动作边演唱歌曲
[教学效果评价]:通过让学生合作创编、师生互动等音乐活动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与爱好都自主、积极、快乐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激发学生的想象与创造能力,同时将本课推向高潮。
3、教师二度范唱,创新表现歌曲。
师:同学们创编的真好,老师把这首歌也变一变,唱一唱,请你听听里面有哪些不同的演唱形式?(轮唱合唱)
(1)学生学习轮唱歌曲。
(四)、拓宽欣赏
1、欣赏江南丝竹乐《水乡美》
师:今天我们用齐唱轮唱合唱等形式初步学唱了一首很美的江南曲《忆江南》,其实江南的音乐还有很多,有以江南丝竹为代表的器乐作品,有以民歌小调为代表的声乐作品,还有以苏州评弹越剧锡剧等剧种为代表的戏曲作品,今天,老师要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江南丝竹”(出示名词简介)
2、师生共同欣赏一首江南丝竹作品《水乡美》并观看江南丝竹演奏图片。
甜美,请学生思考乐曲的旋律有何特点?
3、师生共同欣赏后总结江南丝竹乐的旋律特点。
4、欣赏江南舞蹈《水乡童谣》《莲湖童趣》的片断。
5、师生共同欣赏后总结江南舞蹈的特点。
(五)、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从诗歌舞等几个方面初步了解了江南的美,知道了我们的江南水乡不仅景美,乐美,而且歌美,舞美。
让我们为生在江南,长在江南而自豪,让我们为使它变得更加美丽而一起努力,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说一声“我爱你,美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