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地理框架系统外业数据采集技术设计书
- 格式:doc
- 大小:323.00 KB
- 文档页数:10
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受控状态:受控发布日期:实施日期:一、总则1、目的与意义为保证本公司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统一测绘技术标准采用和测绘成果格式的一致性,使工作做到质量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故特根据现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和行业技术规范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适用于我公司承接的所有地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
3、技术依据1)《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2)《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3)《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1015—2007;4)《地籍调查规程》TD/T 1001-2012;5)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其他相关技术规范。
4、技术路线1)收集资料:收集项目区已有各类控制点资料、现状图、行政区划图及影像图等资料。
2)实地踏勘:对项目区的已有国家大地点、勘测范围、权属情况、地形地貌、主要村庄及交通状况进行踏勘,并充分了解当地气候、通讯、供电等情况。
3)技术设计:对前期所收集资料和踏勘情况进行整理分析,依据行业规程规范及本项目的特殊要求编制技术设计书。
4)人员培训:按照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依据本项目涉及的规程规范对参与本项目的所有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技术培训。
5)控制测量:在项目区内分级合理布设控制点,平面控制用静态GPS观测,高程控制使用电子水准仪观测。
6)碎部测量:采用RTK配合全站仪的方法进行数据采集。
7)建立数据库:采用MAPGIS、ArcGIS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编辑入库。
8)总结报告:对本项目勘测过程及成果进行分析总结。
9)质量检查:在作业过程中,依据公司质量保证体系对每道工序进行严格检查。
10)验收提交:经甲方验收合格后,将成果提交甲方。
二、地理信息系统建设1、数学基础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或1954北京坐标系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3)投影方式:高斯—克吕格投影3度带2、系统基础采用相关项目要求的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系统需集影像、权属调查成果、土地利用数据、基本农田划定等数据。
密级:工程编号:数字南宁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地名地址数据采集与建库专业技术设计书星球伟业测绘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1月数字南宁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地名地址数据采集与建库专业技术设计书项目承担单位(盖章):设计负责人:审核意见:主要设计人:审核人:年月日年月日批准单位(盖章):审批意见:审批人:年月日目录1项目情况 (1)1.1项目来源 (1)1.2工作内容 (1)2已有资料情况 (2)3作业依据与基本规定 (3)3.1作业依据 (3)3.2基本规定 (3)3.3成图精度 (3)4技术方案 (4)4.1生产流程 (4)4.2技术路线 (4)4.3地名地址外业采集 (6)4.3.1地名地址外业采集内容 (6)4.3.2信息数据的采集方法 (6)4.3.3信息数据注意事项 (6)4.3.4地名在图上的定位原则 (7)4.3.5数据采集常见问题处理 (8)4.3.6阶段成果提交 (8)4.4数据入库 (8)4.4.1总体要求 (8)4.4.2结构化地名地址描述 (9)4.4.3地名/地址代码编码规则 (9)4.4.4地名/地址分类代码 (10)4.4.5几何表达基本规则 (11)4.4.6空间要素分层 (12)4.4.7地名/地址数据的属性结构 (12)4.5数据检查 (15)4.5.1数据检查程序 (15)4.5.2数据检查比例 (16)4.5.3数据检查内容 (16)4.6项目组织 (18)4.6.1作业前准备 (18)4.6.2工作周期、人员投入及组织结构 (18)4.6.3软、硬件配备 (19)5成果提交 (19)附件1:术语和定义 (20)附件2:兴趣点分类与编码 (22)附件3:基础地理信息要素代码表 (29)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012-5858网址:11项目情况1.1项目来源数字南宁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是根据南宁市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采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及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软硬件条件和信息资源数据的基础上,建立全市权威的、统一的、现势性强的地理空间框架,为面向国土、城市规划、城市管理、旅游等领域开展应用提供基础地理信息平台。
地理信息系统相关书籍
1.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哇哦,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了解地球奥秘的大门哟!比如,通过它你能知道城市里每一条街道的布局,是不是很神奇?
2. 《地理信息系统实战指南》!嘿,这可真是个宝书呢!就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指引你在地理数据的海洋中畅游。
像帮助我们绘制出精确的土地利用图,超厉害的!
3. 《地理信息系统入门教程》!哈哈,这可是初学者的好朋友呀!好比是踏上地理信息系统之旅的第一级台阶。
想想看,从对它一无所知到逐渐掌握,多有成就感!
4. 《精通地理信息系统》!哇塞,读了它简直就像拥有了超能力!可以像侦探一样从海量数据中发现隐藏的信息,比如找出最适合建公园的地点,酷不酷?
5. 《地理信息系统案例分析》!咦,这本书就像是一个装满精彩故事的宝库!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案例,让你感受到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力量。
就像那次运用它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太牛了!
6.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手册》!哟呵,这可是技术控们的必备呀!如同一个随时能提供帮助的工具箱。
当你遇到难题时,总能在里面找到答案,类似于解决数据偏差的妙招!
7. 《有趣的地理信息系统》!哈哈,这本书可有意思啦!好比是一场充满惊喜的冒险。
你会惊叹原来地理信息系统还能这么好玩,像用它来制作有趣的地图!
总之,这些地理信息系统相关的书籍都超棒,能让你深入了解这个神奇的领域,赶紧去读吧!。
测绘与地理信息工程作业指导书第1章绪论 (2)1.1 测绘与地理信息工程概述 (2)1.2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 (3)1.3 测绘与地理信息工程的应用领域 (3)第2章测量学基础知识 (4)2.1 测量学基本概念 (4)2.2 测量坐标系与基准面 (4)2.3 测量误差与精度分析 (4)第3章地图学基础 (5)3.1 地图的基本概念 (5)3.2 地图的表示方法 (5)3.2.1 图形符号法 (5)3.2.2 注记法 (5)3.2.3 色彩法 (5)3.3 地图投影与制图综合 (6)3.3.1 地图投影 (6)3.3.2 制图综合 (6)第4章全球定位系统(GPS) (6)4.1 GPS概述 (6)4.2 GPS定位原理 (6)4.3 GPS测量与数据处理 (7)第5章遥感技术与应用 (7)5.1 遥感基本概念 (7)5.2 遥感传感器与数据获取 (8)5.3 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 (8)第6章地理信息系统(GIS) (9)6.1 GIS的基本组成 (9)6.1.1 硬件设施 (9)6.1.2 软件系统 (9)6.1.3 数据 (9)6.1.4 人员与组织 (9)6.2 GIS数据结构与管理 (9)6.2.1 空间数据结构 (9)6.2.2 属性数据结构 (10)6.2.3 空间数据管理 (10)6.3 GIS空间分析与应用 (10)6.3.1 空间分析 (10)6.3.2 应用领域 (10)第7章工程测量 (11)7.1 工程测量的基本任务 (11)7.2 控制测量与地形测量 (11)7.2.1 控制测量 (11)7.2.2 地形测量 (11)7.3 线路测量与施工测量 (11)7.3.1 线路测量 (11)7.3.2 施工测量 (12)第8章摄影测量与激光雷达 (12)8.1 摄影测量基本原理 (12)8.1.1 像片几何关系 (12)8.1.2 摄影测量坐标系统 (12)8.1.3 摄影测量基本公式 (12)8.2 数字摄影测量与激光雷达技术 (13)8.2.1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 (13)8.2.2 激光雷达技术 (13)8.3 摄影测量与激光雷达应用案例 (13)8.3.1 摄影测量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13)8.3.2 激光雷达在林业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13)8.3.3 摄影测量与激光雷达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13)8.3.4 摄影测量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13)8.3.5 激光雷达在电力线路巡检中的应用 (13)第9章不动产测绘 (14)9.1 不动产测绘概述 (14)9.2 不动产测绘的基本方法 (14)9.2.1 地面测量方法 (14)9.2.2 航空摄影测量方法 (14)9.2.3 地理信息系统(GIS)方法 (14)9.3 不动产测绘成果与信息化管理 (15)9.3.1 不动产测绘成果 (15)9.3.2 信息化管理 (15)第10章测绘与地理信息工程实践 (15)10.1 实践项目概述 (15)10.2 实践项目实施步骤 (15)10.2.1 项目准备 (15)10.2.2 数据采集 (16)10.2.3 数据处理 (16)10.2.4 地理信息系统建立与应用 (16)10.3 实践成果评价与总结 (16)10.3.1 实践成果评价 (16)10.3.2 实践总结 (16)第1章绪论1.1 测绘与地理信息工程概述测绘与地理信息工程是一门集地理学、测绘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知识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技术设计书1. 引言本技术设计书旨在详细描述XX勘测定界项目的测量和测绘工作,并提供相关技术指导。
2. 项目背景XX勘测定界项目旨在确定特定区域的边界和土地使用情况,为后续规划和开发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和地理信息。
3. 测量工作3.1 测量准备在进行实际测量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获取项目区域的相关地图和文档,并与相关部门和权威机构进行沟通和协调。
3.2 实地测量实地测量是确保测量数据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我们将使用先进的测量设备和技术,如全站仪和差分GPS,以获取高精度的地理数据。
3.3 数据处理与校正所收集的测量数据将进行处理和校正,以消除误差并提高数据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我们将使用专业的测绘软件和算法进行数据处理,并进行必要的校正和修正。
4. 测绘工作4.1 地形测绘地形测绘是该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获取项目区域的地形等高线、地貌特征和地质信息。
我们将采用雷达测量和遥感技术进行地形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4.2 界址测绘界址测绘是确定特定区域边界的关键工作。
我们将按照法律法规和测绘规范要求,使用GPS和测量仪器对区域边界进行精确测量和标记。
4.3 数据整理与图件绘制测绘数据将被整理和归档,并根据要求绘制相应的图件。
我们将确保图件的准确性和清晰度,以方便后续使用和分析。
5. 技术要求在进行测量和测绘工作时,我们将遵循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同时,我们将使用先进的测量和测绘设备,保证数据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6. 安全与质量保障在进行实地工作时,我们将注重安全措施,并根据项目要求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同时,我们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测量和测绘结果的质量和可靠性。
7. 项目进度与费用预算根据测量和测绘工作的复杂性和工作量预估,我们制定了详细的项目进度和费用预算。
这将有助于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可控管理。
8. 总结通过本技术设计书,我们对XX勘测定界项目的测量和测绘工作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描述。
数据采集技术相关书本数据采集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从各种来源收集和获取数据的过程。
数据采集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来获取和分析大量的数据,从而为决策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本文将介绍几本与数据采集技术相关的书籍,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
1. 《数据挖掘:实用机器学习工具和技术》这本书是数据采集技术的入门教材,旨在帮助读者了解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和技术。
书中详细介绍了数据挖掘的过程,包括数据预处理、特征选择、模型构建等内容。
同时,还介绍了一些常用的数据挖掘工具和技术,如分类、聚类、关联规则挖掘等。
通过学习这本书,读者可以初步掌握数据采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2. 《Web数据挖掘:数据采集与数据挖掘方法》这本书介绍了数据采集和数据挖掘在Web环境中的应用。
作者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网络爬虫技术采集Web数据,并介绍了一些常用的数据挖掘算法和技术在Web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一些处理大规模Web数据的方法和工具,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大数据时代的挑战。
3. 《深度学习:原理与算法》这本书主要介绍了深度学习在数据采集和处理中的应用。
作者详细讲解了深度学习的原理和算法,并结合实际案例介绍了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应用。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一些深度学习框架和工具,如TensorFlow、PyTorch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深度学习技术。
4.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这本书主要介绍了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在数据采集和分析中的应用。
作者详细讲解了数据仓库的概念、架构和设计方法,以及数据挖掘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算法。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一些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工具的使用方法,如SQL Server Analysis Services、RapidMiner等。
通过学习这本书,读者可以全面了解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在数据采集和分析中的作用。
5. 《Python数据分析与挖掘实战》这本书主要介绍了使用Python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外业调查系统app技术开发说明书一、项目概述外业调查系统是一款用于支持地理信息采集和数据录入的移动应用程序,旨在提高外业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数据质量。
该系统提供丰富的地图功能和数据录入功能,可以实时记录野外调查的位置、照片、文本等信息,并将数据上传至服务器进行备份和分析。
二、系统架构1.客户端客户端采用原生移动应用程序开发,支持Android和iOS操作系统。
主要功能包括地图展示、位置定位、数据录入和数据上传等。
2.服务器端服务器端采用分布式架构,包括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
Web服务器用于接收客户端上传的数据并进行存储和管理,数据库服务器负责存储和查询数据。
3.数据库数据库采用关系型数据库,用于存储调查数据和用户信息。
数据库设计主要包括数据表的设计和索引的创建,以提高查询效率。
三、技术实现1.客户端开发技术客户端开发采用Android原生开发和iOS原生开发,使用Java和Objective-C等语言编写代码。
地图功能可以使用开源地图库进行集成,如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
数据录入功能可以使用表单组件进行实现,照片可以使用手机摄像头进行拍摄并上传。
2.服务器端开发技术服务器端开发采用Java语言和Spring框架进行开发。
Web服务器使用Tomcat进行部署,通过HTTP协议接收客户端上传的数据,并进行解析和存储。
数据库采用MySQL,使用JDBC连接数据库进行数据的读写操作。
服务器端还需要实现数据上传和备份功能,可以使用FTP或云服务进行文件上传和存储。
3.数据传输安全为了保障用户数据的安全性,系统使用HTTPS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之间的通信通过SSL加密,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服务器端使用数据库的事务机制,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四、系统功能1.地图展示:用户可以在地图上查看调查地点的分布和重要地理信息。
2.位置定位:用户可以使用手机GPS定位功能获取当前位置,并将位置信息和相关数据上传至服务器。
GPS控制网技术设计方案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鞍山市及周边E级GPS操纵网技术设计书学院、系: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测绘工程2020-2学生姓名:张贺指导教师:宁殿民杨凤芸成绩:2010年12 月31 日名目一、作业目的及任务............................................................................ - 1 -二、测区概况........................................................................................ - 1 -三、测量依据、原那么........................................................................ - 4 -四、技术指标........................................................................................ - 4 -五、技术设计内容步骤........................................................................ - 8 -六、高程操纵的布设...........................................................................- 11 -七、1:500测区地势图测绘................................................................ - 12 -八、工作进程、时刻安排.................................................................. - 12 -九、检查验收...................................................................................... - 13 -十、上交资料...................................................................................... - 13 - 十一、经费预算............................................................................ - 14 -一、作业目的及任务为满足鞍山市及周边的规划设计用图的需要,受鞍山市委市政府〔甲方〕托付,辽宁科技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测绘工程08级学生〔乙方〕承揽1:500、1:2000数字化地势图测量任务。
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班级:同组成员:指导老师:一.任务概述1.目的:①验证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②熟悉仪器构造及使用方法,强化学生的一起操作,外业数据采集和计算机成图能力一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提高野外实践的综合能力,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吃苦耐劳的精神2.要求: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按照测量规范要求完成大比例尺数字测图全过程;实习结束后提交实习报告及相关的测量成果资料3.实习任务:本次实习在泉山校区测量实习基地进行,完成指定区域的1:500数字地形图的测绘任务二.测区情况1.测区位于江苏师范大学泉山校区内,测区内植被数目较多,宿舍教学楼等建筑物较少,篮球场若干,大型的体育馆一个。
测区部分地点的通视效果不好,易被树枝及电线杆遮挡。
2.测区若干道路坡度较大,通视条件差,观测条件一般3.测区环境优美,绿化植被良好。
气温良好,有时偏凉。
三.测区已有资料及其分析1.已有资料:测区内已知四个GPS控制点的平面及高程坐标。
2.资料分析a) 平面已知点是学校在国家三四等平面控制点的基础上加密的精度相当于5″级的控制点,高程控制点是国家二等高程控制点基础上加密的精度相当于四等精度的水准点。
b) GPS 成果表为2008年成果,已知点有一定程度的破坏,或者地表会有轻微下陷,需要先检核数据再使用。
四.技术方案的设计1.技术设计依据:根据图根导线测量技术指标,图根水准测量限差。
2.数字测图方案编号方法:按数字测图编码规定编码根据已有的GPS 控制点选用导线测量1)数据采集A.图根控制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观测):1999年颁布 《城市测量规范》中规定数字化测图平坦开阔地区图根点密度,如下:B 数据采集作业模式选择:草图法C 碎步测量:对点的要求,两相邻点必须通视。
坐标测量的方法是利用全站仪输入已知点和控制点的坐标,自动得出碎步点的坐标,并利用全站仪进行记录。
高程测量方式是利用水准仪,通过三角高程测图比例尺 1:500 1:10001:2000 图根控制点宽度(点数/km^2)64 16 4测量计算得出各控制点的高程。
导航地理框架系统
外业数据采集技术设计书
一、概述
导航地理框架数据是在基础地理数据的基础上经过加工处理生成的面向导航应用的基础地理数据集,主要包括道路网络数据、道路附属设施数据、地名数据及背景数据,导航数据生产商在此基础上添加交通信息与社会经济信息来生产导航地理数据。
结合我省基础地理数据的现状,要对我省基础地理数据的调绘内容作相应的补充,并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地理数据的的资源,以满足导航地理框架数据的要求。
二、导航地理框架数据的构成
道路网络数据:道路网络数据须满足导航应用的基本拓扑需求,能够完整表达道路间的连通关系,同时需要补充部分属性信息以充实基础地理数据中的道路数据;
道路附属设施数据:描述桥梁、隧道、垭口、路堤、路堑、加油站、收费站、高速公路出入口、服务区、车渡渡口、能通车的水闸、水坝等信息;
地名数据:描述了如下信息:
行政区划名称: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地区(地级市、自治州、盟);县(县级市、旗、自治旗、自治县);区(市辖区、县辖区);街道办事处、乡、镇及建制村等。
居民地名称:城市小区、村庄、农场、林场及渔、牧业点等。
企事业单位名称。
交通要素名:空运站、机场名、海港名、内河港口名、渡口名、
铁路车站名、地铁站名等。
纪念地和古迹名:公园、古建筑、纪念地等。
背景数据:背景数据包括行政区划、水系、铁路、居民地、植被。
导航地理框架数据的构成如下图所示:
三、导航地理框架数据外业调绘内容及表达方法
导航地理框架数据要充分利用基础地理数据,但基础地理数据所表达的内容还不能满足导航地理框架数据的要求,为此要在满足我省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要求的前提下,对外业调绘内容作必要的补充。
1. 道路网络的调绘
道路网络数据是导航地理框架数据主要的组成部分,在我省1:10000线划图生产中,外业调绘为全要素调绘,即主要道路及凡影像能判准的农村道路都进行了表示。
这基本能满足导航地理框架数据对道路数量的要求,但不能满足导航地理框架数据对道路网络数据处理的要求,为此对道路网络调绘作如下要求:
⑴、对宽度在3米以上的能通行汽车的道路均要表示(城际间的断头路除外)。
⑵、导航地理框架数据要求路段(路段是在路网中具有同一属性、相互独立
且最小的道路图形特征)通过节点(结点是道路交叉口或连接点,交叉口是两条或数条道路的相交处,连接点用于标定道路方向的改变以及同一道路发生属性描述变化(道路铺装材料发生变化)的转折点)建立拓扑关系,因此要求在外业调绘中在两条道路实地交叉的路口及道路铺装材料发生变化的位置用一黑点表示,如下图所示:
⑶、路段同时是有方向的,导航地理框架数据以道路中心线或交通流方向作为基本的建模目标。
交通流方向是指描述车辆上下行关系的路线信息。
如果道路以物理或法定(双黄线)隔离带分离,则路段以隔离带两侧道路的中心线作为基本建模目标,否则路段以道路中心线作为建模目标。
因此在外业调绘中要求:
如果道路没有隔离带(双黄线为法定隔离带),路段以道路中心线按如下形式表达:
表示此路段是没有隔离带的双向通行道路。
如果路段有物理或法定的隔离带分割,路段按如下形式表达:
即要表示出路段的上下行特征。
道路存在隔离带时外业调绘要准确表达出交通流方向,下图是交
通流方向的几种表达方式:
无隔离带道路
含隔离带道路道路中包含隔离带
图1 图2 图3 图1表示没有隔离带的路段交叉时的表示方法,箭头表示交通流方向。
图2表示有隔离带的路段交叉时的表示方法,箭头表示交通流方向。
外业调绘时要求存在隔离带时路段要用带箭头的黑线表示交通流方向。
图中3—5、4—6中间短线表示隔离带断开处距离较小(小于20米)时的表示方法。
如断开距离较大(大于20米)应按下图表示:
中间双箭头表示此段没有隔离带,道路在此为双向通行道路。
导航地理框架系统中隔离带指的是车辆不能越过的物理的或法定的(双黄线)标志,因此要特别注意以双黄线作为隔离带时,双黄线出现断开时交通流的处理方法。
图3表示大部分无隔离带道路中间有一部分出现隔离带时交通流方向表示方法。
内业能准确判定交通流方向时,外业调绘可不绘箭头。
⑷、道路交叉路口中相同方向道路中心线与垂直方向道路中心线
的交点之间的距离小于5米时(下图所示),应在外业注记。
⑸、当交通岛的边长a 大于10米时,被交通岛分流的行车路线需表示出来(外业调绘可放大表示,图c ),当交通岛边长小于或等于10米时,被交通岛分流的行车路线不表示(图b )。
如下图所示:
(a)道路实际情况
(b)当a ≤ 10米
(c)当a>10米
⑹、丁字路口是矩形交通岛时。
当交通岛的边长a 大于10米时,被交通岛分流的行车路线需表示出来,当交通岛边长小于或等于10米时,被交通岛分流的行车路线不表示。
(a)道路实际情况 (b)当a ≤ 10米 (c)当a>10米
⑺、匝道的表示
外业调绘应准确表达匝道与其他道路的连通关系,如一种颜色不能表示其连通关系时,可用多种颜色绘出,但要表示清楚,层次分明。
如影像能准确判定连通关系,外业调绘可不表示其交通流方向。
匝道连通关系的表达可参照下图表示:
⑻、道路其他属性的调绘
道路名称:要求有名称的所有路段都要调绘其名称
道路的技术等级:外业调绘时应调绘公路的技术等级。
道路技术等级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和等外公路,道路的技术等级依照下表进行分类:
管理等级:道路的管理等级不再实地调绘,依照河北道路网最新普查资料进行。
路宽:外业需实地调绘道路的宽度,导航地理框架数据中道路的宽度指的是允许机动车行驶的路面宽度。
此时应注意有隔离带的道路在导航地理框架数据中其实是两条路。
应分别注记宽度。
车道数:外业应调绘交通流方向的车道数。
铺设材料:外业应调绘道路的铺装材料,铺装材料分为四类:沥、砼(水泥)、砾、无。
2. 道路附属设施的调绘
导航地理框架数据需调绘桥梁、隧道、垭口、路堤、路堑、加油站、收费站、高速公路出入口、服务区、车渡渡口、能通车的水闸、水坝等道路附属设施。
在我省1:10000数字线划图生产外业调绘中均已调绘,但为了满足导航地理框架数据对道路附属设施信息的需求需要增加以下调绘内容:
桥梁:桥梁的名称、建筑材料、宽度、长度、载重量、净空高;
隧道:隧道的宽度、净空高;
能通车的水闸、水坝:水闸、水坝类型、建筑材料、宽度、长度、比高。
3. 外业调绘的原则
⑴、导航地理框架数据要显示出其现实性的特点,因此要对新增、变化的道路及其附属设施进行补测,不能准确调绘的要素要进行补测。
⑵、只调绘城际间的加油站。
城市中的加油站不调绘。
⑶、居民地名称的调绘依据我省1:10000数字线划图生产的要求,不再做更为详细的调绘,但要满足导航地理框架系统对数据现实性的要求。
⑷、导航地理框架数据中的背景数据依据我省基础地理数据的内容进行加工处理,外业不再实地调绘。
四、外业成果检查与评价
外业调绘成果是进行导航地理框架数据生产的第一手资料,作业员一定要做到走到、看到、画到。
不应存在侥幸心理,确保采集数据的精确度、完整性、正确性、现实性。
作业处室要对数据进行不少于50%的外业检查,不符合要求的数据须重新采集处理。
各作业单位质检部门对成果进行最终检查验收。
完成采集并经过检查后,对所有作业成果资料进行整理,并移交内业,形成内业作业基础资料。
五、上交资料
1. 外业调绘工作底图
2. 必要的草图、记录手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