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体育社会问题的治理(一)
- 格式:docx
- 大小:13.12 KB
- 文档页数:2
试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必要性和基本要求作者:张莉李贽来源:《法制与社会》2015年第11期摘要建国以来长期实行的高度集中的社会治理方式实现了社会稳定,但也存在许多弊端。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结合实际,在探索新型社会治理方式上取得一定成效,但我国在社会治理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
如何加快转变社会治理方式,推动社会创新治理,已经成为既十分紧迫又需要长期努力的战略任务。
关键词社会治理管理方式管理体制作者简介:张莉,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检察院助理检察员、博士;李贽,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副教授、博士后,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理论。
中图分类号:D9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4-182-02社会治理,简单来说就是相关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运用国家的政治工具,例如法律、法规、政策等,直接或间接地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以及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和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
社会治理方式主要指政府机构或社会组织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社会治理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方法、途径和手段。
当前,进一步转变社会治理方式,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已经成为既十分紧迫又需要长期努力的战略任务。
一、我国传统社会治理方式的弊端建国以来,利用高度集中的单一社会控制来维持社会秩序的社会治理格局是我国长期采用的一种方式。
这种管理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社会稳定,但事实上却窒息了社会创造活力。
(一)社会治理方式呈现僵化状态长期以来,政府部门的一些行政执法人员习惯运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对运用法律手段和思想教育的手段进行社会治理比较陌生,进而使得地方相关政府部门与群众之间的关系易于出现紧张局面。
同时,有些领导干部不能认真听取民众的批评意见,拒绝与群众进行有效沟通,甚至采取打击报复等手段,极大地损害政府形象,大大降低了政府公信力。
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改革模式、问题与对策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National Single Sports Associations,NSSAs)在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模式、问题与对策。
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负责组织和管理各类单项体育赛事,还承担着培养体育人才、推广体育文化等重要任务。
然而,随着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在改革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本文首先概述了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改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然后分析了当前改革的主要模式,包括市场化改革、社会化改革和法治化改革等。
接着,本文深入探讨了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管理机制不健全、资源配置不合理、市场化程度不高、法律法规不完善等。
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以期为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的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改革模式分析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以下简称“单项协会”)在我国体育事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改革模式的选择与实施直接影响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进程。
近年来,我国单项协会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改革模式的角度出发,对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的改革进行深入分析。
市场化改革模式。
市场化改革是我国单项协会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
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推动单项协会的市场化运作,增强其自我造血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市场化程度较高、具有较好市场前景的单项协会。
然而,市场化改革也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资金压力加大等挑战,需要单项协会具备较强的市场意识和经营能力。
政府引导改革模式。
政府引导改革模式强调政府在单项协会改革中的主导作用,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等手段推动单项协会的改革与发展。
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市场化程度较低、需要政府扶持的单项协会。
然而,政府引导改革也可能导致单项协会对政府的依赖性增强,缺乏自主创新和市场竞争的动力。
147作者简介:娄捧捧(1998—),男,汉族,河南开封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新时代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现状、现实困境与推进路径娄捧捧 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 江岚 武汉体育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摘要:新时代体育社会组织的深化发展和有序成长,是推动我国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通过综合运用传统的文献信息资料方法和逻辑分析方法,研究了当前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的基本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推进路径。
研究认为:新时代的体育社会组织有着良好的成长氛围,也有许多发展的机会,目前体育社会组织具有发展迅速、重要性高和改革效果好等特点。
但是在新时代我国体育社会组织中,依然存在着自身建设管理能力不强、与政府的关系界定模糊、体育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
所以,在此基础上提出新时代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推进路径为强化自身建设、明确伙伴关系与完善体育人才管理与培养机制。
关键词:体育社会组织;新时代;发展现状;推进路径党的十九大的报告明确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进入新的时代,这也正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历史和方位[1]。
新时代,新变化,群众对于体育运动的参与热情和要求也与日俱增。
体育社会组织既作为满足大众各种体育需求的主力军,也是促进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主体,进行体育社会组织改革是必要的。
一方面,体育社会组织的成长环境得到改善,体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政府部门实现了“管办分离”,政府角色从“管理体育”转变为“服务体育”,体育社会组织独立发展体育的积极性提高。
另一方面,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机遇增多,《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则已经是明确指出提到国家要积极加快推进基层体育相关社会企业组织的专项改革发展,重点扶持基层体育社会组织的建设[2],《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也是明确指出提到国家要加快进行基层体育相关社会企业组织的整体建设工程,稳步加快推进我国体育行业协会与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政策脱钩等所提出的政策要求[3],进一步为国家加快努力促进我国体育行业社会组织团体的体制改革和健康发展而努力提供了强大政策资金支持。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同样受到各种社会问题的侵蚀和腐化。
体育社会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千扰了社会秩序、妨碍了人们生活、影响了社会安定,并使体育的发展背离原有的精神和正常轨道。
体育社会问题不仅危害社会秩序,同时对体育的健康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而引起了我国人民群众、政府和体育理论工作者的关注。
特别是我国的某些典型的体育社会问题愈演愈烈,引起了全社会公开喊“打”的呼声,甚至在全国人大会议和全国政协会议上,部分代表形成提案,要求国家司法机关立法予以惩处。
在本文中,第一部分是对体育社会问题的界定。
体育社会问题是我国体育社会学界中使用得多而定义不确定的概念之一,长期以来存在着各种不确定的说法,并且和体育违规行为及其它社会问题存在混淆。
本部分通过对“体育社会问题”概念的辨析,明确提出了自己的界定观点,同时指明了体育社会问题的两重属性。
第二部分是对我国当前存在的主要的体育社会问题的阐述,并且对体育社会问题的危害作了分析和归纳。
因现存的体育社会问题种类繁多,并且旧的问题的解决伴随着新的问题产生,这要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地去摸索和发现。
第三部分是对我国体育社会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只有找到病根,才好对症下药。
我国体育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体育本身具有的工具性和竞争性;有宏观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的原因;有微观的个人主观故意原因;有综观的社会或个人的不合理的价值取向原因。
第四部分是对我国体育社会问题的治理提出探讨,阐述了治理的必要性、方式、手段和基本要求,特别着重分析了治理体育社会问题的两个基本点:改革体育体制、完善体育法制。
考虑到某些体育社会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阐明了对体育社会问题的治理,应分为控制和解决两种途径。
对于我国的体育社会问题不能文过饰非,也不能视而不见,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研究它,结合全社会的力量,有条不紊地解决或控制它。
一、我国转型期体育社会问题成因分析目前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体育社会问题众多,导致体育社会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也较为复杂,综合分析产生的原因,可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进行探索[1]。
一、体育社会问题概念的界定一直以来,我国众多学者对体育社会问题的本质认识不一,对体育社会问题概念的理解也存在着差异,导致一些研究领域的不确定,所提出的对策建议也缺乏针对性。
为此,体育社会问题概念的界定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问题之一。
体育社会问题又叫体育违规问题,它是指在体育行为或与体育有关的活动中出现的违规违纪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愈加密切,体育内部本身以及外部关系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体育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社会现象,已经深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层次。
体育社会问题“引起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失调,影响社会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破坏社会正常运行,妨碍社会协调发展”,因而,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
对体育社会问题的研究,无疑是体育工作者特别是体育社会学工作者的一大重要职责。
二、体育社会问题的分类1.依体育社会问题发生、发展的趋势或可能性分类。
一类是必发性的,指体育社会变迁或社会发展过程中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确定不移的,在一定条件下不可避免的社会失调。
这类体育社会问题是在一定社会历史阶段或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必然要产生的。
另一类是偶发性的,指体育社会变迁或社会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不移的、不可避免的,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社会失调,这类体育社会问题的产生没有必然规律性,是或然性,可能产生的。
2.依体育社会问题产生的主导性或主要原因分类。
毫无疑问,任何体育社会问题的成因都是多元性的,大都是一果多因现象,但任何体育社会问题的多元成因中,一般相对又有一个决定某一社会问题现象发生的主导性或主要原因。
如果暂且撇开非主导性的其它原因从相对主导性原因上分析和解释体育社会问题的产生即可形成社会问题的一种分类及诸种类型。
三、体育社会问题的影响和危害1.竞技体育中产生的“滥用违禁药物”问题。
虽然,目前对于什么是“兴奋剂”,什么是“补剂”存在争论。
但是,科学已证明了某些药物在提高人体运动能力的同时,严重地威胁着人体健康,因而被列为“禁药”。
1、社会分层,社会中人们被区分为高低有序,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2、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3、生活方式,指人们在某种价值观的指导下,各种生活活动形式。
一、 B 不是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
A、马林诺夫斯基B、马克斯·韦伯C、奥古斯特·孔德(1—5BBAAD6—10DBCAC,11—15CCCDB,16—20AACCD)1—10abc。
BC。
ABC。
BD。
ABCD。
ABCD。
AC。
ABCD。
ABCD。
ABCD。
1√2错3√4√5错6错7√8√9对10错1、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学与体育社会科学的区别是什么?体育社会学的性质是介于体育科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它既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又是体育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它要将社会学的理论成果和实证的研究方法充分运用于解释体育现象,又要从本质上把握体育的特征、功能、手段、途径。
体育社会学、体育社会科学、社会体育学是三个不同的概念。
“体育社会科学”是有关体育的社会科学群的总称,它包括体育经济学、体育伦理学以及体育社会学等。
“社会体育学”又称“群众体育学”,是有关职工、农民、居民体育活动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
2、体育运动如何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1)提高生活品味的体育消费。
(2)体育运动充实了生活时间。
(3)体育运动是快速生活节奏的心理调节器。
(4)体育运动扩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
3、体育休闲的特点和社会功能有哪些?特点(1)竞技回归本原的游戏性(2)积极有效的健身性(3)回归自然的娱乐性(4)活动内容的广泛适应性?社会功能(1)健康功能(2)社会功能(3)社会控制功能(4)经济功能4、体育群体的特征有哪些?(1)以体育为共同目标。
(2)以体育实践为共同的基本活动方式。
(3)成员对某种体育活动项目或某种体育手段具有强烈而稳定的兴趣。
(4)开展对外的竞赛活动。
(5)内部具有分工或分层。
《体育社会学》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1.社会学的本质特征:基于群体性视角,用社会群体和文化视野去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可以深化我们对社会的认识,超越我们基于个人观察,个人生活经验,个人习惯和尝试,我们更容易捕捉到社会背后的真相,运行规律和法则。
2.体育社会学概念:是一门把体育这种社会文化现象作为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整体,运用社会学的研究视角,研究体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体育与人的社会行为,社会观念的关系以及体育运动的结构,功能,发展动力和制约的因素,用以推动体育和社会合理发展的社会学的分支学科。
3.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体育社会现象(社会,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人与社会的关系)4.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范畴:研究体育的社会结构,特点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研究体育社会学的理论和体育社会问题。
不同体育形态的研究。
5.体育社会现象的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的产物,体育社会现象独立于人而存在体育社会现象具有影响力和强制性,体育社会现象必须与体育活动密切联系,体育社会现象文化的一种6.体育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学科的引进恢复阶段(1978-1985)学科的组织加强阶段(1986-1989)学科的独立发展阶段(1990一至今)7.从四个理论看体育体育运动:功能论:强调对于整体社会稳定的贡献冲突论:应该如何权衡运动员文化教育与运动训练互动论:将焦点置于运动界的特殊规范,价值观和需求是如何塑造我们日常的社会行为女性主义:参与者观看比赛如何强化了男性与女性在更大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8.体育社会现象专门化:体育社会现象的专门化是指在体育运动脱离对其他社会活动的依存,附属关系,逐步形成独立体系的过程中,体育社会现象也被分离出来,成为一种专门的社会现象9.体育社会现象扩大化:指的是随着体育的繁荣发展,体育社会现象的迅速积累,占有更多的社会时间,占据更大的社会空间,发出更多的社会信息,因此也对人类社会产生更为强烈的影响。
(1)人们对体育的需求迅速增长(2)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出现,加速了体育文化,体育教育的普及(3)体育场地设施实现了社区化,体育管理实现了社团化,与此同时,体育生活化观念被确立起来(4)竞技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吸引和造就了大量的欣赏者,爱好者和体育迷竞技体育的这种独特的文化魅力,是任何其他活动所不能取代的(5)经济的全球化推动了体育的国际化发展,奥林匹克运动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奥林匹克的教育价值,文化价值的开发吸引了大量青少年儿童(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批发展中国家开始参与国际竞技活动10.体育社会现象复杂化:指的是体育社会现象出现多元化,多样性,各种利益关系出现错综复杂因素的过程(1)体育社会现象的复杂化是由于体育运动的政治化倾向(2)经济活动的介入和干预,使体育社会现象加速商业化(3)体育社会现象的复杂化,还在于体育与大众传播媒介的结合日益紧密(4)体育社会问题的困扰是体育社会现象复杂化的重要表现(5)针对体育社会现象日趋复杂的现实,很多国家和国际体育组织开始推行体育体制改革11.体育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命题(1)体育服从社会大系统并为社会大系统的稳定发展贡献力量(2)体育必须和社会协调发展(3)体育内部各领域也必须实现协调发展12.社会分层:指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因社会资源占有不同而产生的层化或差异现象,尤其是建立在法律法规基础上的制度化的社会差异体系13.体育与社会分层的关系:(1)社会分层影响体育参与(2)体育参与促进阶层再造(3)体育领域的几种分层形式:运动项目的社会阶层,体育参与的职业分层,参与方式与程度分层14.社会流动:指人们地位位置的变化,更准确地说,它包括个人或群体在社会分层结构中位置的变化和在地理空间结构中位置的变化两个方面,当然社会学更注重研究前者即社会地位高低的变化15.体育流动的方式:垂直流动与水平流动自然流动与非自然流动体育的职业流动16.体育的社会控制体系:合法性控制合理性控制17.体育社会控制的机构:体育的行政机构体育的事业企业机构体育的社会团体18.体育社团的性质:民间性,非营利性,互益性,同类相聚性19.体育社会团体的功能:代表群体参与政治活动协助政府体育部门完成某些政府职能成员发展20.体育社团的种类:竞技运动类社团,社会体育类社团,体育科学学术社团,体育观众社团,体育娱乐享受社团,体育经济型社团21.我国体育社团存在的基本特征:(1)体育社团的整体基础薄弱(2)体育社团的官民二重性:1民间与政府对社团的双向推动2民间与政府的组织交叉3服务与管理功能的错位22.体育运动与政治具有同一性:体育运动与政治追求目标的同一性,体育运动与政治外在形式的同一性,体育运动和政治还具有结构的同一性,体育运动和政治具有功能的同一性23.社会化及其理论:社会化是伴随人一生的社会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获得社会身份,学习对有效融入社会十分重要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方式。
体育运动概论第一章体育本质及其发生、发展与人的本质、人的发展息息相关。
主要表现在:1.人的生存和劳动是体育产生的首要前提2.体育有目的的改造人的自然本质3.体育是有目的地人的身心发育、发展过程的特殊因素体育的基本内容是人的身体活动,仅仅是合理的身体活动,而并不是所有的身体活动。
合理的身体活动:是指按照人体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和运动的客观规律性,甚至针对某个对象的实际情况,专门构成并运用为“身体练习”的身体活动。
体育的价值特征1.价值表现的长期性体现在身体能力、运动技能和健康之中。
必须坚持参加体育活动,持之以恒,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2.价值开发的社会性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体育工作,产生有益于人和社会的积极结果,建成健康和谐的社会生活方式。
3.价值取向的群众性努力使体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财富,成为全体人民群众拥有的公共资源,为全面改善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身体素质服务。
体育教学:体育教学需要具备体育教师、学生、体育教材和传播媒介三个基本要素。
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分为教学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检查评定阶段。
体育的社会形态主要有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
体育的社会功能; 是指体育客观具有的、对人和人际关系产生作用,满足于人和社会一定需要的特征。
体育的社会形态和功能的关系:第一,体育的社会形态决定体育的社会功能。
第二,当体育社会形态具有合理的内容和形式时,才能真正体现出社会功能。
体育的现实存在形式: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军事体育、医疗-康复体育和体育赛事等。
体育的基本社会功能1.健身功能2.娱乐功能3.教育功能4.竞技功能5.经济功能6.一般文化功能一般文化功能主要有:美育功能、信息功能、交往功能现代体育表现出以下特点:生活化多样化社会化科学化市场化全球化第二章体育起源有关学说1.本能练习说与环境决定论(瑞士葛罗斯)把体育的起源归入本能,环境决定论认为体育的产生因为环境的原因。
2.精力过剩说(薛斯学说)3.行为复演说与客观反应论(美国斯太雷海尔)体育是人们行为的复演,是生活劳动的重现或再现。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及答案要点地市级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另外,一些特殊的部门如银监会、证监会等会组织专业科目的考试,中公教育也是专业专项设置的。
当前公务员考试申论呈现出灵活性、科学性、具体性的特点,对于广大考生的能力也要求越来越高。
唯有抓住根本,方能应对新形势,化解新问题,为您提供更多帮助!更多针对性问题解决您可以>>>。
以下材料与真题来源于网络与考生回忆,由中公教育收集整理:给定资料:1.某市市政府组织召开了一次专题研讨会,邀请了相关专家及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以“好政策”为话题展开讨论。
以下是与全人员的发言摘要:A:我讲一个关于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治理西湖的事情。
当时,西湖内淤泥壅塞、湖草蔓生,使得西湖容量日渐减少,淡水不敷居民饮用。
苏东皮决心清理淤泥蔓草,他动用数千劳力,费时四个月得以竣工。
工程完毕后,如何处理堆积如山的水草和淤泥又成了难题。
苏东坡实地考察后发现:西湖南北两岸居民顺着蜿蜒的湖边步行到对岸必须绕道数里。
于是他决定用挖出的淤泥修一条直贯南北的路堤。
将湖南分隔为里湖、外湖,大大缩短往返路程,沿堤垂柳和6座拱桥及9个亭子更增加了西湖的美景。
这时,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如何使湖中的恶草不再滋生呢?那就把沿岸部分湖现开垦出来,让农民种菱角增收,条件是必须在自己承包的湖面按期除草。
同时,苏东坡还向朝廷上书,请求向菱角种植户收的税金应确保作为保养湖堤、湖体的专项资金。
……2.某省T县长期存在着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习俗。
各种“随礼”已经成为很多百姓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
鉴此,县政府在反“四风”整治行动中,出台了一个关于办酒席的规定:只有婚、丧、寿三类酒席可办:只有70周岁及以上老人可办寿酒;升学满月等一律不办;办酒席须提前申请。
此举立刻引发社会热议。
下面是一些网友的网上留言:网友1:我表示坚决支持,不明所以的人,你只有到当地上看看,才会了解真实的情况。
成都体育学院考研体育社会学精选模拟题题21简单题1中国老龄化过程的特点?答:绝对规模大;老龄化速度快;在社会发展水平尚低的情况下发生;农村老年人比重大;女性老年人多于男性;与中国的经济改革耦合2什么是体育的社会效益?体育的社会效益包括哪些内容?答:体育的社会效益:是指从社会总体的基本利益来衡量体育运动的效果和收益。
体育社会效益的内容:1、体育运动及其每个组成单位都对社会做出贡献;2、体育的社会效益是所付出的社会代价和取得的社会利益之间的比例关系;3、体育的社会效益是体育政策与社会其他公共政策之间的反映;4、体育的社会效益是以提供某种社会服务的方式显现出来。
例如,表现在:增强人民体质;增进劳动者的健康;增加劳动人口;开辟新兴体育娱乐项目;增加体育社团的人数等。
3体育社团的作用?答:体育社团的存在和发展不仅有其发展体育事业的价值,而且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1、体育社团相对于政治性、经济性、宗教性社团,较少社会背景,较少动用社会资源,成员的覆盖面较宽,因此有较大的社会容量,是社会成员实现社会参与的较好形式。
2、体育社团有利于对人进行团队意识、协作精神等某些社会伦理道德的培养。
体育社团是规范青少年儿童行为,发展群体观念,抑制过分个人欲望的重要手段。
3、体育社团与科学技术、健康卫生、文化艺术等类社团有相似的社会功能,但对成员没有特殊的行业要求和特长要求,而且体育社团的种类很多,层次有别,人们的选择余地很大,因此体育社团有着更强的社会适应性。
4、体育社团的发展程度,是一个社会体育发展水平、体育社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衡量一个社会结构分化与整合、社会参与程度的重要鉴标之一4体育社团的性质及其具备的条件答:性质:民间性、非营利性、互益性、同类相聚性具备的条件:(1)、一定数量的较为固定的成员(2)、特定的体育目标(3)、明确的行为规范4)、权力结构5)、一定的物质设备(6)、适宜的外部环境(7)、一定的社会承认5、为什么说体育是一种文化呢?答:体育是人类,也只有人类才能创造出来得一种社会活动;体育运动具备文化的各种特征;体育运动不仅有它外在的身体活动形式以及设施、器材等物态体系,而且具有内在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行为规范等6体育社会问题的特点?答:多层面的大多发生在伦理层面、管理层面,但有时也可能上升为法律问题,比一般社会问题有较大的局限性,其危害要小些;寄生于体育文化现象,它的产生与社会的体育价值观念、体育管理水平关系较大;具有很高的公开性7体育社会问题解决的途径?答:建立良好的体育价值取向,抵制不良价值观的误导;建立社会公平的机制,保障人们参与体育的平等权利;着眼于体育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加强宏观调控,实行综合治理;大力发展体育事业与产业,增加社会体育资源;建立社会“安全阀”机制和预警机制8球迷骚乱的特点和危害?答:特点:无预谋过程;发生时具有爆发性危害:1)可能造成小规模的人员斗殴,受伤以及公共体育和其它设施的损坏。
体育文化导刊 2020年10月 第10期 Sports Culture Guide No.10 October 202053我国体育社会组织政策演进特征与展望王志华 卢文云(上海体育学院休闲学院,上海 200438)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我国体育社会组织政策演进特征,并提出未来展望。
我国体育社会组织政策经历了初步建设阶段(1949—1977年)、转型探索阶段(1978—1994年)、法制化阶段(1995—2011年)、改革深入阶段(2012年至今)。
整体演进特征呈现政策理念由总体性控制转向管育并重、政策执行主体从全能型政府走向有限政府、政策工具从单一性演进为多元性、政策客体角色从被管理者到建设者。
未来我国体育社会组织政策制定应完善体育社会组织政策内容体系,强化多元主体参与体育社会组织治理的政策保障,注重政策工具的优化,加大促进体育社会组织自主性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等。
关键词:群众体育;体育政策;体育社会组织;演进特征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 on Sports Social OrganizationPolicy in ChinaWANG Zhi-hua LU Wen-yun(School of Leisure Sport,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 Shanghai 200438)Abstract: 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this paper studied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 on sports organization policy in China. China's sports social organization policy has experienced the initial construction stage (1949-1977), the transformation exploration stage (1978-1994), the legalization stage (1995-2011), and the reform in-depth stage (2012 till n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verall evolution shows that the policy concept has shifted from overall control to equal emphasis on management and cultivation, the subject of policy implement has changed from omnipotent government to limited government, the policy tools have evolved from singleness to diversifi cation, and the role of the policy objects has transformed from the managed to the builder. In the future, the policy formulation of sports social organization in China should improve the content of sports social organization policy, strengthen the policy guarantee for the participation of multiple subjects in the governance of sports social organizations, focus on the optimization of policy tools, and increase the policy support to promote the independent of sports social organizations.Keywords: mass sports; sports policy; sports social organization;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ZDA352)第1作者简介:王志华,男,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全民健身制度。
湖北体育科技Hubei Sports Science 2021年3月第40卷第3期Mar. 2021Vol. 40 No. 3资源依赖理论下体育社会组织资源系统的构建与策略刘璐1,董芹芹2,3(1.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湖北武汉430079;2.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9;3.武汉体育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基于资源依赖视角,对体育社会组织的资源构成要素与中介渠道进行 划分与整合,构建一个内外部资源系统。
目前,该资源系统存在以下问题:1)内部资源短细;2)外部资源失衡。
针对问题结合资源系统提出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策略:1)人力资源:对内部人员进行有效地激励;2)物力资 源:推进服务产品化有形化发展;3)信息资源:坚守组织的使命和互动原则;4)政府资源:依靠良好互动争取 政府支持;5)市场资源:借助组织优势激励企业合作;6)社会资源:协同社会力量增强自身能力。
加快内部资源的催生与挖掘,增强汲取外部资源的能力,以期最大限度地激发体育社会组织自我发展的能力,使其更具 环境适应性,进而提高组织抵御内外部风险的能力,走向转型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体育社会组织;资源系统;资源依赖理论;资源获取中图分类号:G81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83X(2021)03-0195-05Construction and Strategy of Sports Social Organization Resource System Based on Re source Dependence TheoryLIU Lu 1, DONG Qinqin 2'3(1 .Graduate School of Wuhan Sports University , Wuhan Hubei , 430079 ; 2,Sports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enter of Wuhan SportsUniversity , Wuhan Hubei ,430079;3.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hool of Wuhan Sports University , Wuhan Hubei,430079)Abstract : Throug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al analysis ,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resource dependence , this paperdivides and integrates the resource elements and intermediary channels of sports social organizations , and constructs an internal andexternal resource system. At present , the resource system has the following problems , shortage of internal resources and imbalance of external resources.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sports social organizations: 1) human resources: to effectively motivate the internal staff. 2) material resources: to promote the tangible development of service products. 3)information resources: to stick to the mission and interaction principle of the organization. 4) government resources: to rely on good in teraction for government support. 5) market resources: to encourage enterprise cooperation with the help of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s. 6) social resources: to enhance their own ability by cooperating with social forces. Accelerate the birth and excavation of internal re sources ,enhance the ability to absorb external resources, in order to maximize the ability to stimulate the self-development of sportssocial oi^anizations , make them more adaptable to the environment , and then improve the ability of organizations to resist internal andexternal risks , to the road of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Keywords : sports social organization ; resource system ; 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 ; resource acquisition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和改革进 入攻坚阶段,社会组织作为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治理主体收稿日期:2020-12-11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群 众性体育赛事的绩效评价研究” (19D078) □第一作者简介:刘 璐(1996-),女,广东潮州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 体育人文社驴。
试论我国体育社会问题的治理(一)
论文关键词:治理;体育社会问题;控制;解决
论文摘要:体育社会问题的出现和存在,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生活,严重制约着我国体育的发展。
为了维护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需用一系列手段对体育社会问题予以解决和控制。
治理体育社会问题的手段主要包括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纪律手段、社会奥论手段。
一、体育社会问题及危害
体育—这一人类社会活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体育的实际社会效能不仅表现在增强人们体质,同时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国家安定团结、丰富文化生活、培养人们良好的个性心理、促进经济发展、发展国际交往和促进人们之间的友谊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现在出现了一些体育社会问题,不仅影响正常的社会生活,干扰人们生活,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正常运行;同时妨碍体育的正常健康发展,既不利于正确地完成体育的目标,也不能充分发挥体育的各种效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并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治理。
所谓体育社会问题是指:以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社会制度,与体育运动相关联的社会行为、关系、作用和事实,出现病态或失调,危害了正常社会秩序,并影响体育运动正常运行和协调发展,需动用社会力量解决和控制的社会现象。
具体的体育社会问题,有时表现为一种客观行为,如“吹黑哨”、“打假球”、“滥用违禁药物”等等;有时表现为一种客观现象,如“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发展失衡”问题,“我国竞技队伍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以及“‘体育政治化”问题等等。
综合起来说,我国体育社会问题的影响和危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对体育的影响:妨碍体育的公平竞争,站污了体育的形象,_对运动员、教练员及人民群众身心产生危害,导致体育畸形发展。
第二、对社会的危害:干扰人们的生活,严重时能扰乱社会正常运行秩序,甚至引起和激化社会矛盾。
二.体育社会问题的治理
1、治理体育社会问题的必要性。
正因为体育社会问题同时具有两方面的危害和影响,所以要对体育社会问题进行治理。
另外,治理好体育社会问题,对消除体育中不公平竞争现象,维护体育原有的纯洁的精神,促进体育的健康发展,让体育更好地为建设我国的“两个文明”服务,保持稳定的社会秩序,具有现实的意义。
同时,我国的某些体育社会问题几近“疯狂”,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
如前段闹得沸沸扬扬的“黑哨”事件,但是我就是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要“捂着盖子”,不敢揭开。
当我们为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而欢呼时,又有谁知道正是中国的这种“国粹”—“假球”、“黑哨”,耽误了我国足球运动多少时间。
2、治理体育社会问题的手段。
①行政手段。
因为目前我国政府是利用行政力量来对体育实施宏观调控,那么治理体育社会问题就少不了要通过使用行政手段。
采用行政手段治理体育社会问题,是通过制定体育的方针、政策、调拨体育经费、任免体育官员、审批体育社会团体、开展重大体育活动,以及通过对各种体育理论的选择和评价,组织研究体育的发展战略,编制体育的规划和计划来实现。
②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在治理体育社会问题中起着主导性和规定性的作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各体育社团的群众团体法等。
它具有明显的强制性、稳定性和不可违背性,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定:“在体育竞赛中严禁使用禁用的药物和方法,禁用药物检测机构应当对禁用的药物和方法进行检查”,“在体育竞赛中使用禁用的药物和方法的,体育社会团体按照章程规定给予处罚;对国家工作人员中直接负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
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这是对解决“滥用违禁药物”问题的直接写照。
在运用法律手段对体育社会问题进行治理的过程中,应注意两点:其一,具体针对某些问题的法律条文,随着这类具体问题的解决而自动失效,对于这些条文要予以扬弃。
其二,对可预见性的新的体育社会问题,应通过立法的手段提前予以控制,以避免这类问题的进一步发展和恶化。
③纪律手段。
纪律是国家机关或社会团体为自己的成员规定的行为准则,与法律不同的是,因各组织的性质、目标不同,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纪律,所以纪律有多样性的特点。
纪律是法律的辅助手段,也具有强制性和不可违背性。
纪律手段在治理行为性体育社会问题中起着重要作用。
④社会舆论手段。
社会舆论可以督促某些现象性体育社会问题的解决,特别是对一些行为性体育社会问题具有控制作用。
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社会行为的导向。
社会舆论往往暗示出特定社会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以体育这一特定社会现象作为一个社会层面,它的基本价值规范是“更快、更高、更强”,基本行为准则是“公平竞争”。
这正是社会舆论一直关注和监督足球运动中的“假球”问题和“黑哨”问题的原因。
其二是社会行为的约束。
社会舆论是一种公意,反映大多数人的意见,对少数人的与众不同的言行,特别是越轨行为具有压力。
如“吹黑哨”、“打假球”等是少数人的行为,这些人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往往会改变或放弃自己原来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