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用药的禁忌,注意事项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4
孕妇用药禁忌,孕妇用药注意事项本文告诉大家孕妇用药禁忌和孕妇用药注意事项,这是孕早期的时候大家都应该注意的问题。
属于孕妇最为常见的孕妇怀孕知识之一。
把它放在这里来将也是因为它的重要性。
我们知道现在的女性多半社会关系比较复杂,而且娱乐项目比较多。
难免感染几率就比较大,生病的几率也比较大。
一旦生病就需要药品。
这个时候就要注意孕妇用药注意事项了。
暖子孕育网在这告诉广大孕妇,既然怀孕了,就一定不要乱吃药哦。
因为那或许对你和你的宝宝产生负面的影响哦。
为了确保你和您的宝宝能够健康成长,请仔细阅读我们为你专门提供的这篇孕妇用药禁忌,孕妇用药注意事项吧。
孕妇用药后,多数药物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孕早期胎儿各器官尚未发育健全,功能还不完善或者没有功能,不能很好地对药物进行分解代谢,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容易在体内蓄积,引起中毒,胎儿往往招架不住某些药物的“打击”,甚至影响各个器官的发育,导致畸形。
因此,这一时期孕妇用药要特别小心,如果必须用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一些“久经考验”的对胎儿没有影响的药物。
孕期用药对胚胎,胎儿可能产生的损害包括:流产、大小结构上的异常,生长发育迟缓,视听缺陷及行为异常等。
胎儿的药物反应与孕妇所用药物的作用、剂量、给药时间、胎盘通透性有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药物作用的器官或组织,以及胎儿发育的成熟度。
据报道,2%的婴儿重要器官畸形和2%的次要器官畸形与怀孕3~8周用药有关。
怀孕时,不论服用何种药物,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胎儿,其中包括阿司匹林这种用途很广的药物。
服用阿司匹林会容易出血,因为阿司匹林会改变血液中血小板的功能,而血小板是促使血液凝固的重要因子.因此,如果怀孕期间出血或当你已经接近分娩,服用此药更要特别注意。
1960年,西方许多国家应用“反应停”治疗妊娠反应.这种药对早孕反应有奇迹般的效力,但出生的婴儿很多却是海豹样短肢畸形;服药者竟有80%惨遭不幸.这起人间悲剧持续了两年。
孕期用药禁忌孕妇在怀孕期间用药不当,将会导致胎儿发育异常,严重的还会致残致畸,因此准妈妈要特别注意,孕期用药禁忌有哪些呢?本文是店铺整理孕期用药禁忌的资料,仅供参考。
孕期用药禁忌中药方面:妊娠期应用中药禁忌,从药物的性能来说,主要是忌活血破气、滑利攻下、芳香渗透、大热有毒之品。
1、活血破气类:桃仁、红花、三棱、莪术、泽兰、苏木、刘寄奴、益母草、牛漆、水蛭、虻虫、乳香、没药等等。
因“血活”可使血液循环加速,“迫血随气行”,气乱则无力固胎。
2、滑利攻下类:滑石、冬葵子、甘遂、大戟、芫花、薏苡根、巴豆、牵牛子、木通等。
此类药物多具通利小便、泻下通府的作用。
有伤阴耗气之弊。
阴伤则胎失所养,气耗则胎失固摄,胎儿易下坠。
3、大辛大热类:附子、肉桂、川乌、草乌等,这些药物辛热而燥,辛热走窜迫血妄行,燥能伤津,对胎儿不利,且多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有堕胎之弊。
4、芳香渗透类:如麝香、草果、丁香、降香等,多辛温香躁,有疏通气机的作用。
气行则血行,以致迫胎外出。
5、有毒之品:如水银、朱砂之类,有直接伤胎、腐胎的作用,当严禁使用。
西药方面:1、激素类药物。
尤其是性激素易引起胎儿器官畸形。
乙烯雌酚可使女婴男性化、男婴女性化;孕酮、睾丸酮类激素可使女婴男性化。
肾上腺皮质激素也可引起胎儿各种畸形。
2、各种镇吐药。
怀孕早期由于反应性呕吐,如服用镇吐药也有致畸的危险。
这类药包括异丙嗪、氯丙嗪、三氟拉嗪、氯苯甲嗪等,可致胎儿心脏发育受阻而患先天性心脏病。
3、解热镇痛药。
这类药可致胎儿软骨发育不全、脑积水、畸形足和先天性心脏病、智商和注意力较同龄人低,同时令胎儿的神经系统和肾脏也受到影响。
这类药包括阿司匹林、安乃近、非那西丁,以及含有此类成份的复方制剂。
4、抗生素类药。
如四环素可致胎儿畸形、牙齿变黄,还能引起先天性白内障、长骨发育不全。
链霉素和卡那霉素可致先天性耳聋、肾脏受损。
氯霉素可致胎儿骨骼机能抑制,致使新生儿肺出血。
5、抗肿瘤药。
妇产科用药指南范文一、孕前用药1.叶酸:孕前及孕早期服用叶酸可以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剂量为每天0.4毫克。
孕前3个月开始服用,直到孕早期结束。
2.预防性抗生素:妊娠前有感染倾向或存在慢性感染的妇女,可以在怀孕前进行感染治疗,以预防感染对胚胎的不良影响。
二、孕期用药1.孕期呕吐:在缓解孕妇呕吐的用药中,可以使用多潘立酮、维生素B6、片剂或各种中成药如复方川乌胶囊等。
2.高血压疾病:如果妊娠期出现妊高征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以使用甲状腺素类药物、降压药物如甲氧氯普胺、α-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等。
3.肝内胆汁淤积症:这是一种妊娠期特有的胆汁分泌障碍疾病,常使用的药物是乙肝免疫球蛋白和胆汁酸结合剂如草酸巴比妥、乙胺丙酸钠等。
4.维持妊娠:有些妇女如果在先兆流产或习惯性流产等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黄体酮来维持妊娠。
5.抗生素:孕期出现感染时,抗生素的选择应遵循孕妇用药的原则,一般选择对胎儿的影响较小的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药物、阿莫西林等。
6.其他疾病的治疗:根据病情的不同,还可能应用其他药物,如抗心律失常药物、神经性疼痛药物等。
三、分娩期用药1.合理用药:在分娩期,可以根据需要合理使用镇痛药物。
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哌替啶、吗啡等镇痛药物,符合条件的也可以尝试无痛分娩。
2.加速宫缩:如果分娩进展缓慢,可以使用催产素类药物如催产素或者前列腺素类药物进行催产。
3.防治感染:在分娩过程中,有可能感染风险增加,医生可能会根据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或治疗。
四、产后用药1.合理用药:产后可以根据需要使用止血药物、镇痛药物、清宫药物等。
2.母乳喂养:产后哺乳的妇女在使用药物时需要注意是否会对婴儿产生不良影响,尽量选择对胎儿的影响较小的药物。
需要强调的是,妇产科用药指南只是为了提供一些常见的用药指导,具体的用药方案应根据具体病情、患者特点以及医生的判断进行调整。
在用药过程中,医生应充分了解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副作用等信息,以保证药物的安全有效使用。
药品说明书中的禁忌和注意事项药品说明书是为了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药物、避免不良反应而编写的重要文档。
在药品说明书中,禁忌和注意事项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用于提醒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本文将详细介绍药品说明书中禁忌和注意事项的相关内容,以帮助患者正确使用药物,保障用药的安全性。
一、禁忌禁忌是指患者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使用某些药物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或者加重疾病症状,应当禁止使用的情况。
禁忌常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对药物过敏:如果患者对某种药物存在过敏反应,如药物造成过敏性皮疹、呼吸困难等,那么患者在使用该药物时应当避免,以防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
2. 孕妇与哺乳期妇女:在药品说明书中会明确指出哪些药物在怀孕和哺乳期间是禁忌的。
这是因为某些药物可能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利影响,如导致先天性畸形、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等。
3. 严重的肝脏病或肾脏病:某些药物的代谢和排泄主要依靠肝脏或肾脏,如果患者存在严重肝脏疾病或肾脏功能不全,这些药物可能在体内累积而导致不良反应,因此在说明书中会禁止这些患者使用这些药物。
4. 其他禁忌情况:根据药物的特性和作用机制,还可能存在其他禁忌情况,如孩童、老年人、酗酒者等。
这些群体在使用某些药物时需要特别注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二、注意事项除了禁忌情况外,药品说明书中还会详细列举使用药物时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这些注意事项主要是为了在使用药物时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有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用法用量:说明书中会明确说明药物的用法用量,患者应按照规定剂量和频率使用药物,避免过量或者过频使用引发不良反应。
2. 不良反应:说明书中通常会列举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应注意观察自身症状,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或停药。
3. 药物相互作用:某些药物可能会与其他药物、食物或饮品发生相互作用,造成药效增强或减弱,或者引发不良反应。
患者在使用药物时需要注意避免与禁忌的物质同时使用。
4. 注意事项:根据药物的特性,还有一些特定的注意事项,如需要搅拌均匀后再使用、避免与阳光直接接触、血糖监测等。
妊娠中药用药禁忌
妊娠用药禁忌:某些能损害胎元以致坠胎的药物,妊娠期间应避免应用,称为妊娠用药禁忌。
根据药物对胎元和孕妇损害程度的不同,通常可分禁用和慎用两类。
1、禁用类:大多是毒性较强,或峻泻,破瘀,走窜等药性猛烈的药物,如斑蝥,巴豆,牵牛,大戟,商陆,甘遂,芫花,水蛭,虻虫,干漆,三棱,莪术,麝香之类。
2、慎用类:大多是能祛瘀通经,破气行滞,辛热滑利动胎的药物,如桃仁,红花,牛膝,蒲黄,大黄,芒硝,附子,干姜,肉桂,枳实,冬葵子,瞿麦之类。
不论禁用,慎用的药物,在没有特殊必要时,都应尽量避免使用。
但若遇孕妇患严重疾病,不用上述药物而病不去者,则应抓住主要矛盾,酌情使用,迅速而谨慎的消除病邪,才更有利于母子健康,这就是有故无殒的道理。
妊娠禁忌歌
1、元斑水蛭及虻虫,乌头附子配天雄。
2、野葛水银并巴豆,牛膝薏苡与蜈蚣,三棱芫花代赭麝,大戟蝉蜕黄雌雄,牙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半夏南星与通草,瞿麦干姜桃仁通。
3、硇砂干漆蟹爪甲,地胆茅根都失中。
妊娠期合理用药的指导妊娠期是对一个孕妇来说十分重要的阶段。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不仅要注意饮食和身体健康,还需要谨慎对待药物的使用。
合理用药是保障母婴健康的关键,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妊娠期合理用药的指导。
一、妊娠期用药的原则在妊娠期,药物的使用必须慎重考虑。
原则上,应严格遵循以下几点:1. 遵医嘱:在妊娠期用药前,一定要咨询专业医生。
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健康状况和药物的安全性,给出正确的用药建议。
2. 少用为妙: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使用是最佳原则。
如果孕妇没有明确的症状或疾病,最好避免使用药物,尽量采取非药物治疗方法。
3. 安全性优先:如果药物必须使用,应优先选择对胎儿无害的药物,特别是那些在大规模研究中被证明对胎儿安全的药物。
二、常见情况下的用药指导1. 荨麻疹和过敏反应在妊娠期,荨麻疹和过敏反应是常见的问题。
如果出现轻度症状,可以采用非药物治疗,如冷敷、避免过敏原等。
如果症状加重或持续,可以咨询医生使用一些安全的抗过敏药物,如扑尔敏。
2. 感冒和咳嗽感冒和咳嗽是妊娠期常见的疾病。
在治疗上,首选是非药物疗法,如多休息、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湿润等。
如果病情严重且持续,可以咨询医生使用一些安全的药物,如对胎儿无害的维生素C和温和的止咳药。
3. 消化不良和胃灼热妊娠期常伴随着消化不良和胃灼热等不适症状。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一些非药物治疗方法,如合理饮食和规律作息。
如果症状无法缓解,可以咨询医生使用一些安全的抗酸药和胃药。
4. 腹泻和便秘腹泻和便秘也是妊娠期常见的问题。
对于轻微的腹泻和便秘,可以通过饮食调节和适量运动来缓解。
如果症状加重或持续,可以咨询医生使用一些安全的止泻药和缓解便秘的药物。
5. 治疗特定疾病对于妊娠期患有特定疾病的孕妇,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并按照医嘱服用。
三、潜在风险与注意事项在用药过程中,孕妇和医生都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避免自行用药:在自我感觉不适时,不要随便使用药物,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
关于注射用替加环素的用药禁忌介绍
1、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致畸效应——妊娠分级D级
妊娠妇女服用替加环素可能引起胎儿毒性。
替加环素对大鼠或家兔无致畸作用。
临床前安全性研究发现,14C 标记的替加环素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组织,包括胎儿骨骼结构。
以AUC计算,大鼠和家兔的替加环素暴露量分别处于5倍和1倍于人每日剂量与胎鼠或胎兔体重的轻度减轻以及未成年动物骨骼异常(骨化延迟)相关。
家兔暴露于等同于人类剂量的母体毒性剂量时,死胎的发生率增加。
尚未有在妊娠妇女中进行关于替加环素的、足够的、对照良好的研究。
本品只有在对胎儿的潜在利益超过潜在风险时才可考虑在妊娠期间使用。
(2)哺乳期妇女
应用14C标记的替加环素进行动物研究,结果提示替加环素易于经泌乳大鼠的乳汁分泌。
替加环素口服生物利用度有限,与此一致的是,哺乳小狗经母乳喂养获得的替加环素全身暴露量微乎其微。
尚不清楚本品是否经人乳分泌。
因为许多药物经人乳分泌,所以本品应用于乳母时应谨慎。
3、儿童用药
18岁以下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尚不明确。
因此,不推荐用于18岁以下患者。
4、老年用药在III期临床试验共2514名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中,65岁及以上共664名,75岁及以上共288名。
这些老年患者在总体安全性或疗效上与年轻患者相比无意料之外的差异,但不能除外一些老年患者更容易出现不良事件。
特殊管理药品儿童与孕妇用药管理办法一、引言二、儿童用药管理2.1 儿童用药的注意事项1. 药物剂型适应性:儿童对于不同剂型的药物吸收、代谢和排泄能力可能与成人存在差异,因此需要选择适合儿童的剂型,如可咀嚼片、液体制剂等。
2. 用药剂量的调整:儿童的体重和生理特点不同于成人,用药剂量需要根据其体重、年龄和病情等因素进行调整。
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计算合理的用药剂量。
3. 不良反应的监测:儿童使用药物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往往表现方式与成人不同,需要及时监测并与医生进行沟通,以保障儿童用药的安全性。
2.2 儿童用药的禁忌药品1. 对婴幼儿有中枢神经抑制作用的药物:如镇静剂、麻醉剂等,因其对儿童神经系统发育有潜在影响,应避免使用。
2. 对儿童免疫系统影响较大的药物:如免疫抑制剂、类固醇等,因其可能导致儿童免疫功能受损,应慎用。
3. 存在胚胎毒性和致畸性的药物:如生长激素、某些抗生素等,这类药物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和胚胎发育,应避免使用。
三、孕妇用药管理3.1 孕妇用药的注意事项1. 药物选择的谨慎性:孕妇用药时需特别关注药物的安全性。
避免使用广谱抗生素、某些镇痛药和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的药物等。
建议在孕期咨询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
2. 用药时机的选择:尽量避免在孕早期(特别是前3个月)和孕后期使用药物,因为这两个时期对胚胎和胎儿的药物影响最大。
3. 避免过量用药:孕妇用药时剂量应尽量减少,避免过量用药引起不良反应。
3.2 孕妇用药的禁忌药品1. 胎儿致畸药物:如硝基铜、咪唑类药物等,这些药物可能导致胎儿发育异常,应避免使用。
2. 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影响药物:如苯妥英类抗癫痫药物等,这些药物可能影响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应避免使用。
3. 激素类药物:含有激素成分的药物对孕妇和胎儿有一定影响,应在医生指导下慎用。
四、结论特殊管理药品儿童与孕妇用药的管理办法是为了保障儿童和孕妇用药的安全性。
在给儿童和孕妇使用药物时,需要特别关注其生理特点和潜在风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决策和剂量调整。
孕妇用药注意事项及须知孕妇用药注意事项及须知导语:孕妇孕期里可以用药,但是有些事项和须知是必须要注意的。
下面是由店铺为你整理的孕妇用药注意事项及须知,欢迎大家阅读。
孕妇用药注意事项:1.不可随便使用非处方药,一切用药都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应选择对胚胎、胎儿危害小的药物。
3.应按照最少有效剂量、最短有效疗程使用,避免盲目大剂量、长时间使用,避免联合用药。
4.若非病情必需,尽量避免在妊娠早期用药。
5.如可以局部用药有效的,应避免全身用药。
6.尽量不用“孕产妇慎用”和“孕产妇禁忌”的药。
7.如母亲的疾病使胎儿染病时,应选用胎儿、羊水的药物浓度与母体的药物浓度相接近的的药物,母子同治。
8.应使用多年广泛应用于孕妇的药物,尽量避免使用尚难确定对胚胎、胎儿、新生儿有无不良影响的药物。
9.近临产期或分娩期用药时,要考虑药物通过胎盘而对生产时的胎儿及出生后的新生儿的影响。
孕妇用药须知:准妈妈在怀孕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生病,这样的情况下需要用药来减轻病痛,但是由于怀孕的特殊关系,在用药方面就不能随意,盲目用药可能会影响胎儿的成长,甚至会因此而导致流产。
因此,用药这方面需要注意相关的事项,才对准妈妈健康带来好处。
那么,孕妇用药注意事项有哪些呢?下面我们来具体详细了解。
1、有受孕可能的'妇女用药时,需要注意用药原则。
同时孕妇看病也需要详细告诉医生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应该告诉自己已经怀孕,而任何一位医生都会对育龄的妇女询问月经以及受孕的情况。
2、用药必须有明确的指征和适应症,其实怀孕的女性不能滥用药物,但也不能有病不用药的情况,孕妇患疾病同样也会影响到胎儿的健康,但也不能盲目乱用药物,一定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才能减少带给胎儿健康以及更多的影响。
3、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应尽量不用或少用。
特别是在怀孕的前三个月若是可以不同的情况下也尽量不要使用药物,这个时期是最危险的时期,更需要注意用药。
由于前三个月胎儿是非常不稳当,而且也是胎儿成型时期,若是盲目乱用药物可能会因此而导致流产,影响到女性健康。
中医妊娠用药禁忌及用药原则
妊娠用药禁忌是指妇女妊娠期间治疗用药的禁忌,凡是对妊娠期的孕妇和胎儿不安全及不利于优生优育的药物均属妊娠禁忌药。
在为数众多的妊娠禁忌药中,不同的药物对妊娠的危害程度有所不同,古代对妊娠禁忌药主要提禁用与忌用,较少提慎用。
近代则多根据临床实际和药物对于胎元损害程度的不同。
一、妊娠禁用药
妊娠禁用药是指毒性强的药、攻邪作用峻猛的药以及堕胎作用较强的药,如巴豆、牵牛子、大戟、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斑整、马钱子、川乌、雄黄、砒石等。
二、妊娠慎用药
妊娠慎用药主要包括活血化瘀药、行气药、攻下导滞药、药性辛热的温里药以及性质滑利之品,如桃仁、红花、牛膝、实、大黄、附子、肉桂、干姜、木通、冬葵子、瞿麦等。
三、妊娠用药原则
1.对于妊娠妇女,凡属于禁用的药物是绝对不能使用的。
2.慎用的药物,可根据病情的需要斟酌使用,但要注意辨证准确,掌握好剂量与疗程,并通过恰当的炮制和配伍,尽量减轻药物对妊娠的危害,做到用药有效而安全。
如《金匮要略》以桂枝茯苓丸治妊娠瘀病、吴又可用承气汤治孕妇时疫见阳明腑实证,
此即《内经》所谓“有故无殒,亦无殒也”的道理。
必须强调的是,除非是临床必用,一般应尽量避免使用此类药物,以防发生意外。
孕妇用药禁忌1孕妇抑郁症用药更需慎重陈小姐,23岁,婚后半年常出现失眠、厌食,消瘦了很多,整天无精打采,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常独自流泪,觉得对不起她婚前的另一个男朋友。
医生诊断她患有抑郁症,给予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和佳静安定治疗,约1个月后病情好转,继续服用阿米替林巩固治疗。
约4个月后她告诉医生,已怀孕2个月了。
她很担心:阿米替林对胎儿有没有影响?可不可以不服药了?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疾病,显然是不主张在治疗期间怀孕的。
由于任何一种抗抑郁药都会很快通过胎盘,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
在美国,没有一种抗抑郁药物通过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的批准可用于孕妇。
凡是考虑在孕期停用或维持使用抗抑郁药物者,在作出决定之前都需要考虑两点:①药物对胎儿的影响;②孕妇的抑郁症若不治疗所带来的危害。
抗抑郁药对胎儿的影响美国FDA根据临床及动物实验资料把药物分为A、B、C、D、X五类,A类在孕妇中使用是最安全的,X类禁用于孕妇,因为这类药物肯定有害于胎儿。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抑郁药,绝大多数是C类。
除此之外,产后出现毒性反应或撤药综合征,这类副作用相对较常见,比如孕期服用三环类抗抑郁药物者,新生儿可出现肠梗阻、敏感、易激惹和癫痫发作。
孕期服用新型抗抑郁药者,新生儿可出现适应困难、呼吸困难、喂养困难、易激惹等,但大多不严重,通常短期内会消失。
有些病人甚至医生担心抗抑郁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在孕期停用抗抑郁药物,仅用安定类药物替代治疗,他们认为安定类药物副作用小,对胎儿更安全些。
其实这种替代治疗方案更不可取,因为大多数安定类药物属D类或X类,对胎儿的影响比抗抑郁药物更大。
孕妇抑郁症用药更需慎重怀孕期间应尽量不服药,但如果孕妇患了抑郁症还能治疗吗?最新研究资料显示,25-44岁育龄女性抑郁症的患病率为10%-20%,并且怀孕与不怀孕的女性患抑郁症的风险是均等的;另一方面,既往有抑郁症病史的妇女在怀孕后产生抑郁的风险增加,尤其是在孕期的头三个月。
用药禁忌的内容
用药禁忌的内容
用药禁忌是指医生或药剂师在为患者提供药物处方时,必须考虑到患者可能面临的不良反应或药物相互作用,并选择不提供处方或告知患者某些药物的使用方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用药禁忌及其相关内容:
1.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这些人群应该避免使用某些药物,因为它们可能会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或者会导致母亲出现不良反应。
2. 对某种药物过敏:如果患者对某种药物过敏,医生或药剂师应该告知患者哪些药物应该避免使用,或者应该采取其他治疗方法。
3. 慢性疾病:某些慢性疾病(如癌症、心脏病和糖尿病等)可能会对某种药物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医生或药剂师应该告知患者哪些药物应该避免使用。
4. 药物相互作用:某些药物可能会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或药物失效。
医生或药剂师应该告知患者哪些药物应该避免同时使用。
5. 药物过量:如果患者使用药物过量,可能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医生或药剂师应该尽快为患者提供治疗,并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
除了以上列举的内容,还有许多其他用药禁忌,例如药物的禁忌症、副作用、药物与食物的搭配等。
了解这些用药禁忌可以帮助医生和药剂师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
妊娠期妇女用药注意事项作者:漆静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6期【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6-0007-011 随意用药的危害在妇女妊娠期间,由于孕妇自身的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例如血容量会明显增加,流量流速过快,这样就导致药物分布容积增加,加快了药物的清除效果,所以有许多人认为在孕妇怀孕妊娠期间,应该严禁用药,否则很容易对胎儿造成影响。
甚至出现严重的感染,和脏器疾病时应该终止妊娠再进行治疗。
但其实正常情况下,孕妇患有一般疾病,通过早治疗及时吃药能够减轻病情,对于胎儿并不会造成影响。
尽管孕妇用药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對于胎儿来说并不是全部的害处,因为有许多的疾病对胎儿和孕妇的影响,远远超过了药物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加强合理用药,确保胎儿的药物性治疗效果,这样才能够保证胎儿的正常生长,例如胎儿肝脏发育不完全,肝脏中缺乏葡萄糖以及肝脏解毒功能降低,不能够完全代谢药物,肾脏发育不完全也会造成胎儿的排泄功能受到影响,很容易引发蓄积中毒,如果胎儿的血脑屏障渗透性比较高,药物很容易通过在寻找屏障中聚集,对胎儿的中枢神经造成影响,如果生病之后使用对胎儿器官功能发育不完全,很有可能对胎儿造成影响。
所以药物对胎儿的致畸作用以及潜在的威胁非常的难以预料,一旦有害药物对胎儿造成损伤,则细胞无法修复,甚至还会导致胚胎早期死亡的问题。
在妊娠期妇女用药时,必须要对药物的实际特点进行分析。
在怀孕早期远离药物。
妊娠中晚期应谨慎用药:强的松和可的松可导致胎儿唇裂、腭裂或无脑畸形;降糖灵和胰岛素可导致胎儿唇骨和肢骨畸形。
抗惊厥:可引起胎儿身心发育迟缓、眼距过大、耳、指甲及指骨发育不良。
抗生素可引起胎儿短肢畸形、乳牙发黄、骨发育障碍、先天性耳聋、肾损害、溶血等,做尽可能多的运动。
2 不同妊娠情况下不同的用药方法在怀孕的不同阶段可以使用的药物是不同的,药物对胎儿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孕妇禁用、慎用的药物有哪些药品说明书是药品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 是重要的医疗文件, 是医师、药师开方配药的依据, 具有科学、医学及法律上的意义。
2001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54条明确规定: 药品标签或说明书上必须注明通用名称、成分、规格、生产企业、批准文号、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适应证或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证、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是临床上特殊的用药人群, 掌握药品说明书中标注有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警示语的药品,有利于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在孕妇、哺乳期妇女用药方面, 目前药品说明书上普遍采用禁用、慎用、忌用、忌服、不建议使用、不宜使用、不宜服用、不宜应用、不宜用于、避免使用、避免应用、原则上不用此药、一般不用、暂停哺乳, 以及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 FDA) 妊娠用药分类等说法。
“禁用”是对用药的最严历警告,即禁止使用;“忌用、忌服”说明其不良反应比较明确,发生不良后果的可能性很大, 但因个体差异而不能一概而论, 故用这些词语以示警告;“慎用”是指医师在使用该药时必须小心谨慎, 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若服用后出现不良反应,须立即停止服用,若没有则可继续使用,并不是说不能使用;“避免使用、避免应用、不宜服用、不宜使用、不宜应用、不宜用于”应该是比较严重的警示,如果患者遇到这样的警示,最好选择其它药,以免出现不必要的后果;“原则上不用此药、一般不用”是指该药对孕妇、哺乳期妇女造成的不良后果较大, 在一般情况下不用此药, 只有在需要挽救患者生命危险的情况下才考虑使用;“暂停使用”是指给患者使用药物期间, 要求患者停止哺乳, 以免对婴幼儿造成伤害,停止用药一定时间后,可继续哺乳。
有时容易给人模棱两可的感觉, 给安全用药带来隐患表1 标注有“禁用”的药品统计表2标注有“慎用”的药品统计。
孕妇安全用药,准妈妈必须知道!随着人们对药物致畸认识的提高,目前对于孕期的用药非常谨慎。
但另一方面,一些孕妇在孕前就患有某些疾病,或因妊娠引发了某种疾病,需要用药治疗,而拒绝用药也会给母子都带来风险。
孕妇用药如何权衡利弊?孕期如何最大限度地避免用药风险?孕期如何合理使用中药?服用中药时有哪些禁忌?FDA君为大家详细介绍孕妇安全用药一览表。
(包括孕妇用药分级、原则、禁忌、注意事项)一、孕期人体药物代谢的微变化在孕期,孕妇的生理功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她们对药物的吸收和代谢也和其他人有所不同。
比如,胃肠运动减慢,胃内酸度降低,影响药物吸收,特别是对弱酸性的药物吸收会减少。
孕妇的体液总容量增加,再加上胎儿、胎盘的存在,使药物在全身的分布更为广泛,血药浓度会下降。
孕妇血浆白蛋白水平下降,与药物的结合能力下降,游离药物浓度增加,使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升高。
孕妇体内黄体酮、雌二醇等激素水平的升高,可影响药物在肝脏中的代谢(提高或抑制)。
孕早期肾血流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对药物的排泄就相应增加;而孕晚期,由于常处于仰卧体态,再加上有的患者有妊高征,肾功能下降,药物排泄率就可能降低。
在孕期用药,要考虑到孕妇的这些身体功能变化;但也不是说一定要调整药物的剂量,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定。
最需要关注的是,多数药物可被动扩散进入胎盘,到达胎儿体内。
胎儿各种功能尚在发育,代谢慢,排泄慢,可导致药物蓄积,从而可能会带来多种影响。
有研究显示,在所有出生缺陷中,由药物所致的比例大概占3%。
因为不可能进行人体试验,目前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基本上是通过其它动物试验来探索的,并没有人体试验的数据,大多数情况是通过观察某种相关性来判断的。
二、药物对不同孕期胎儿的影响整个孕期都应该关注用药安全问题,但不同的时间段情况有所不同。
超早期(孕2周内),受精卵处于细胞分裂的阶段,药物对胚胎是“全”或“无”的影响。
所谓全,就是有害药物全部或部分破坏胚胎细胞,致使胚胎早期死亡导致流产。
孕期、哺乳期用药禁忌与用药指导王诗源第一部分概述根据近年来研究显示,用药不当不仅会给孕妇造成不同程度的痛苦和损伤,还会危及胚胎、胎儿,可以引起胎儿生长受限,胎儿体表或脏器、器官畸形,甚至会发生流产、死胎、新生儿死亡的不良后果,故这一时期用药需特别谨慎。
只有做到正确给药,遵医嘱或按说明书正确用药,才能保证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安全合理用药。
第二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及重点、难点一、妊娠期妇女安全用药(一)妊娠期用药目的妊娠期用药主要是针对孕妇的治疗需要,对胎儿要考虑的问题是药物可能具有致畸性或其他不良影响。
妊娠期是妇女一生中的特殊时期,应了解这一时期用药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药物对胎儿的影响等,为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近年来,以胎儿为用药目的的胎儿药物治疗学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包括对梅毒的母婴同治、皮质激素防治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二)妊娠期药代动力学1.妊娠期母体药代动力学(1)药物的吸收妊娠时胃酸分泌减少,胃肠活动减弱,使口服药物吸收减慢,达峰时间推后,生物利用度下降。
早孕呕吐也是影响药物吸收的原因。
如需药物快速发挥作用,应当采用注射给药。
妊娠晚期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可能影响皮下或肌肉注射药物的吸收。
(2)药物的分布妊娠期孕妇血浆容积增加约 50% ,体重平均增长 10 ~20kg ,体液总量平均增加 8L ,细胞外液增加约 1.5L 故妊娠期药物分布容积明显增加。
此外,药物还会经胎盘向胎儿分布。
一般而言,用药剂量相同时,孕妇的血药浓度低于非孕妇,这一影响如果没有其他药代动力学变化补偿,则妊娠期药物需要量应高于非妊娠期。
妊娠期虽然生成白蛋白的速度加快,但因血容量增加,使血浆白蛋白浓度降低。
同时,妊娠期很多蛋白结合部位被内泌素等物质所占据,蛋白结合能力下降,使药物游离部分增多,而药物被肝代谢及肾消除量增多,并能经胎盘输送给胎儿,因而在考虑药物作用时,应兼顾血药浓度及游离型和结合型药物的比例。
试管试验证实,妊娠期药物非结合部分增加的常用药有地西泮、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利多卡因、哌替啶、地塞米松、普萘洛尔、水杨酸等。
孕妇不能用的药,医药从业者值得收藏
青霉素:可破坏胎儿红细胞,引起严重黄疸,使胎儿死亡。
链霉素:引起先天性耳聋,骨骼发育畸形。
四环素:致牙釉质形成不全,骨骼、心脏畸形,先天性白内障,肢体短小或缺损(如缺四指),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最严重者可出现脑核性黄疸甚至死亡。
土霉素、强力霉素:使胎儿短肢畸形。
氯霉素:致新生儿血液循环障碍、呼吸功能不全、发绀、腹胀(即“灰婴综合症”)。
如在妊娠末期大量使用,可引起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或胎儿死亡。
卡拉霉素:致耳聋。
红霉素:致先天性白内障、四肢畸形等。
庆大霉素:造成胎儿耳损伤,甚至引起先天性胃血管畸形和多囊肾。
磺胺类药物(以长效磺胺和抗菌增效剂为主):致高胆红素血症、脑核性黄疸、畸形。
海洛因:使胎儿呼吸抑制、死亡。
度冷丁:致新生儿窒息。
吗啡、安侬痛:抑制新生儿呼吸,使新生儿呈戒断样抑制状态,如在分娩前一周服用,可致新生儿痉挛、兴奋和尖锐的哭声。
阿司匹林:致胎儿小、畸形,引起新生儿凝血酶原减少数派而出血及肝脏的解毒功能障碍。
非那西汀和扑热息痛:引起新生儿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消炎痛:引起黄疸和再生障碍性贫血。
巴比妥类:致胎儿心脏先天性畸形、面及手发育迟缓、兔唇、腭裂。
扑痫酮:可胎儿指趾畸形,妊娠后期服用可致胎儿发生窒息、出血及脑损伤。
安眠酮:致畸形。
安定、安宁、利眠宁、导眠能:可致胎儿畸形和女胎男性化。
苯丙酸诺龙:引起腭裂。
胰岛素:引起流产、早产、死产和其它先天性畸形。
黄体酮:使女胎男性化。
可的松和强的松:致胎儿唇裂、腭裂。
可的松还可致胎儿无脑、早产、早死。
孕酮、睾丸酮:引起胎儿外生殖器畸形。
维生素D:大量服用,可致胎儿高钙血症和智能发育迟缓。
维生素K:大量服用,可引起高胆红素血症、核黄疸。
维生素B6:大量服用,可使新生儿产生维生素B6依赖症、抽搐。
维生素B6的衍生物脑复新,在动物实验中引起裂唇,亦应慎用。
多种维生素:如果在妊娠头三个月内服用,婴儿患难与共神经系统缺陷症的危险性高达60%。
丙脒嗪:致胎儿四肢畸形。
抗疟药奎宁、氯化奎啉、乙胺嘧啶:能致脑积水、脑膜膨出、腭裂、肾停止发育或畸形、视网膜损伤。
扑尔敏、敏可静、安其敏、苯海拉明、乘晕宁等抗过敏药:除有潜在的致腭裂、唇裂、缺肢作用外,还可使肝中毒及脑损伤,抑制新生儿呼吸。
氟脲嘧啶、环磷酰胺:可使胎儿四肢、上腭、外鼻、泌尿道畸形,以及死亡。
氨基喋呤:致胎儿无脑、脑积水、脑膜膨出、唇裂、腭裂或四肢畸形。
羟基脲和白消安:致胎儿多发性畸形。
白血宁: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无脑。
6-巯基嘌呤、丙酸睾丸酮、L-门冬酰胺酶:致胎儿畸形。
苯丁酸氮芥:能引起肾、输尿管缺损。
噻替哌、5-氟硫脲嘧啶、丝裂霉素C、秋水仙碱;致胎儿死亡。
如果是在妊
娠第16周后使用这些抗肿瘤药物是比较安全的。
双香豆素类药物:可致胎儿皮肤出血斑、脑障碍、胎盘早剥、骨和颜面畸形、智力低下或胎儿死亡。
华法令:致鼻骨发育异常、畸形。
甲苯磺丁脲(甲糖宁、甲磺丁脲、D860):引起流产、早产,具有催畸作用。
丙硫氧嘧啶、甲硫氧嘧啶、他巴唑、甲亢平、碘化钾:致甲状腺机能低下症、呆小病、骨化延迟、尿道下裂。
双氢克尿噻或环戊氯噻嗪:可引起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
利血平:引起新生儿中毒,出现鼻塞、呼吸道阻塞、甚至因缺氧而死亡。
咖啡因:引起唇腭裂。
乙醚:大量持续使用,可致胎儿死亡。
一切含砷药物:均致胎儿死亡。
多粘菌素E、B及万古霉素:服用时间过长,使孕妇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使孩子在出生后的3年里易患神经——肌肉阻滞、运动失调、眩晕、惊厥及口周感觉异常。
万古霉素还可致婴儿暂时或永久性耳聋。
利福平:致胎儿畸形。
抗真菌类药物两性霉素B、灰黄霉素、制霉菌素、克霉唑:对孕妇的神经系统、造血系统、肝肾功能有严重不良反应。
灰黄霉素还导致流产和畸胎。
氨苯蝶啶(三氨蝶呤):对孕产妇有肝损害、改变血象。
氯噻酮:对胎儿的不良影响。
速尿灵:对孕妇和产妇产生恶心呕吐、腹泻、药疹、瘙痒、视力模糊、体位性低血压甚至水与电解质紊乱。
利尿酸:可引起暂时性听力减退,有时可发展为永久性耳聋。
其他:酒精中毒孕妇娩出的新生儿可呈戒断样抑制状态;酒精可致胎儿多发性畸形。
使用避孕药者应在彻底停药半年以后再孕,方可避免因用药不当而引起的畸形或痴呆儿出生。
以上药物在妊娠期限都要禁用或慎用,非用不可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要做到用药单一、剂量小、时间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