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物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7.23 MB
- 文档页数:71
高三生物——精子与卵细胞的产生和受精知识梳理1.精子、卵细胞的产生过程(1)精子的产生:在雄性性腺(睾丸)中有精原细胞,它们的染色体数目与一般的体细胞相同。
它们中的一部分经过染色体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2n),该细胞通过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两个次级精母细胞(n),再通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四个精细胞(n),再经过一系列的形态变化,形成四个精子(n)。
(2)卵细胞的产生:在雌性性腺(卵巢)中有卵原细胞,它们的染色体数目与一般的体细胞相同。
它们中的一部分经过染色体复制,成为初级卵母细胞(2n),该细胞通过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一个较大的次级卵母细胞(n)和一个较小的第一极体(n)。
次级卵母细胞(n)再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一个大的卵细胞(n)和一个小的第二极体(n);第一极体也分裂为两个第二极体。
2.精子、卵细胞的产生过程不同(1)卵细胞的产生经历了两次细胞质的不均等分裂。
(2)卵细胞可由减数分裂直接形成,不需要变形。
(3)一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一个精原细胞能够产生四个精子。
3.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原因(1)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2)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
4.受精(如图)5.减数分裂的意义(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可保持生物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2)减数分裂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可能,有利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进化。
(1)减数分裂中若没有染色体片段的交换,则不利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进化(×)(2)减数分裂中发生均等分裂的细胞有可能是极体(√)(3)高等动物产生精子或卵细胞的过程中,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之间发生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4)正常情况下,在人的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一个细胞中含有的X 染色体条数最多为4条(×)(5)若细胞中含有1 条Y染色体,则可确定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6)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是通过细胞的直接接触完成的(√)(7)受精卵中的染色体和遗传物质均有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8)受精作用实现了基因重组,造成有性生殖后代的多样性(×)(9)受精的实质是精子进入卵细胞中(×)1.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相关曲线图与柱形图(以精子形成为例)(1)甲为精原细胞;乙为初级精母细胞;丙、丁为次级精母细胞;戊为精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