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物理(人教版+西部)一轮复习备考:第十一单元+磁场(教师用卷) (1)
- 格式:doc
- 大小:401.50 KB
- 文档页数:8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卷一26、(1)特点:以军事征服为基础;分封对象主要是本族的王孙公子和姻亲功臣。
作用:推动了其他民族的社会变革;加强了有效的统治;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共同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
(2)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中央设立了三公九卿制;地方上推行了郡县制度;地方的郡守和县令皆由皇帝直接任免。
这样将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中央权力集中到皇帝,最终皇帝掌握全国一切大权。
(3)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的地位;推行“附益之法”,使诸侯王只能衣食租税,不得参与政事。
27、(1)地位:居于全国经济重心地位,号称“天府之国”。
(2)原因:关中地区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关中地区土地肥沃;郑国渠的兴修;关中地区交通便利,商业发达;秦国的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制,推动了关中地区经济的发展。
(3)影响:为秦的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为秦汉乃至后世在此长期定都奠定了基础;为关中地区长期作为中国古代的经济和政治中心创造了条件。
28、(1)不同:汉初采取“和亲”式的消极防御,而汉武帝时实行军事上的积极进攻。
原因:汉初国力衰微,无力对抗匈奴;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具备了军事打击的条件。
(2)管辖:在河西走廊一带设郡;修筑长城;派兵戍守;移民屯田。
(3)丝绸之路开辟后,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益频繁,中原的铸铁、开渠、凿井技术和丝织品以及金属工具等远传西域;西域的马匹、葡萄及其他农作物也传入到了中原地区;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印度佛教由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国的造纸术也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亚再传到欧洲的。
29、(1)核心内容是“仁”,以爱人之心协调社会与人际关系。
政治思想:要使天下安定,以“德”和“礼”来治理国家。
(2)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目的:加强中央集权,以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影响:儒家思想在政治上占据了统治地位,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导地位。
(3)会让全球掀起新一轮学习儒家学说的高潮。
全国100所名校2024学年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空间内有一水平向右的电场E,现有一带电量为q的小球以初速度为v0向右上抛出,已知33mgEq,求小球落地点距离抛出点的最远距离()A.2vgB.22vgC.23vgD.22vg2、一开口向下导热均匀直玻璃管,通过细绳悬挂在天花板上,玻璃管下端浸没在固定水银槽中,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h,下列情况中能使细绳拉力增大的是()A.大气压强增加B.环境温度升高C.向水银槽内注入水银D.略微增加细绳长度,使玻璃管位置相对水银槽下移3、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数十颗卫星构成,目前已经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相关服务。
设想其中一颗人造卫星在发射过程中,原来在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在点变轨后进入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轨道与在轨道运行比较,卫星在点的加速度不同B.在轨道与在轨道运行比较,卫星在点的动量不同C.卫星在轨道的任何位置都具有相同加速度D.卫星在轨道的任何位置都具有相同动能4、如图所示,木块a的上表面是水平的,将木块b置于a上,让a、b一起沿固定的光滑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在上滑的过程中()A.a对b的弹力做负功B.a对b的摩擦力为零C.a对b的摩擦力水平向左D.a和b的总机械能减少5、小朋友队和大人队拔河比赛,小朋友队人数多,重心低,手握绳的位置低,A、B两点间绳倾斜,其余绳不一定水平,此可以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
相持阶段两队都静止,两队的总质量相等,脚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篇一: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全国百所名校单元考试示范卷地理卷参考答案(一~十)(高中新课标r必修2)(一)1.b由图可知,a的人口增长模式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属于传统型。
2.图a第一阶段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生长率低,符合原始型特征。
3.bⅱ阶段,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属现代型,将会出现劳动力不足、社会保障负担沉重等问题。
4.B图a中老年人比例大,青少年比例小,自然增长率低;在图B中,儿童的比例很大,自然增长率很高。
5.a甲国老年人比重过大,该国面临的最大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国内缺乏青壮年劳力、国防兵力不足、社会上用于养老保险的费用过高、青壮年负担过重等问题。
6.深圳是一个经济发达、人口变化大的移民城市,这主要是由于人口迁移频繁且数量巨大。
7.d深圳形成于改革开放之后,是一座移民城市,迁入人口大多比较年轻,使其人口年龄结构很年轻,所以死亡率很低。
8、根据图中的数据,印度目前的人口从1951的3亿8000万增加到2022的11亿,增加了7亿2000万,增加了两倍以上。
根据标题“印度人口在八年内从10亿增加到11亿”的含义,年增长率超过1%,应该处于高增长阶段。
从图中可以看出,印度的人口增长率正在逐步加快,每年的人口净增长率呈上升趋势。
9.c可用排除法,人口增长快,劳动力充足,但由于人口多,消耗也多,积累较少;印度没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故②错。
10.D根据材料描述,华北地区人口迁移的原因是华北地区的干旱降低了华北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
11.b华北男性人口大批移民东北,华北青壮年男性人口明显少于相同年龄段的女性人口,又因为清末我国人口出生率高,所以相对来说儿童的比例大,因此b图正确。
12.图D中的移民人口主要为20-29岁。
这部分人口属于劳动力,人口迁移最有可能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
13.a图中甲为0~4岁的儿童,儿童的迁移主要与父母的迁移有关;图中乙为20~29岁的青年人口,与甲的关联性最强。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物理卷(三)高考第一轮总复习用卷(新课标)第三单元牛顿运动定律(90分钟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经研究发现,汽车加速度的变化情况将影响乘客的舒适度,即车加速或者减速的加速度越小,车内的乘客就会感觉越舒适;车加速或减速的加速度越大,乘客就感觉越不舒适.若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来表示加速度变化的快慢,则该物理量的单位是( ) A.m/s B.m/s2C.m/s3D.m2/s2.下列对运动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急刹车时,车上的乘客由于惯性一样大,所以倾倒的方向都相同B.质量大的物体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是由于物体的质量大,惯性也就大的缘故C.在拉力作用下,车能匀速前进;撤去拉力,小车会停下来,所以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向上抛出的物体,由于惯性,所以向上运动,以后由于重力作用,惯性变小,所以速度也越来越小3.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下列有关说法符合物理学发展事实的是( )A..亚里士多德提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快,是没有事实依据凭空猜想出来的B.牛顿通过大量的实验验证了牛顿第一定律的正确性C.伽利略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惯性定律D.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推理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4.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最后踏板的过程可以简化为下述模型:运动员从高处落到处于自然状态的跳板上,随跳板一同向下做变速运动到达最低点,然后随跳板反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达到最低点后运动员能被弹起,是因为跳板对他的作用力大于他对跳板的作用力B.运动员与跳板接触的全过程中既有超重状态又有失重状态C.达到最低点后运动员能被弹起,是因为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D.运动员把跳板压到最低点时,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5.为了节省能量,某商场安装了智能化的电动扶梯,无人乘行时,扶梯运转得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恰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如图所示.则在顾客乘扶梯上楼的整个过程中,该顾客( )A.始终受到三个力的作用B.始终处于超重状态C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左下方,再竖直向下D.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右下方,再竖直向下6.直升机悬停在空中向地面投放装有救灾物资的箱子,如图所示,设投放初速度为零,箱子所受的空气阻力与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运动过程中箱子始终保持图示姿态,则在箱子下落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箱内货物对箱子底部始终没有压力B.箱子刚从飞机上投下时,箱内货物受到的支持力最大C.若下落距离足够长,箱内货物有可能不受底部支持力而“飘起来”D.箱子接近地面时,箱内货物受到的支持力比刚投下时大7.如图甲所示,用n条相同材料制成的橡皮条彼此平行地沿水平方向拉一质量为m的物块,改变橡皮条条数进行多次实验,保证每次橡皮条的伸长量均相同,则物块的加速度a与所用橡皮条的数目n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将水平面换成更为粗糙的水平面,再重复做这个实验,则图乙中直线与水平轴线间的夹角将( )A.变小B.不变C.变大D.与水平面的材料有关8如图所示,一条足够长的浅色水平传送带自左向右匀速运行,现将一个木炭包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的最左端,木炭包在传送带上将会留下一段黑色的径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黑色的径迹将出现在木炭包的左侧B.其他因素不变,木炭包的质量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C.其他因素不变,传送带运动的速度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D.其他因素不变,木炭包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9.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接触弹簧并将弹簧压缩至最低点(形变在弹性限度内),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又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该过程中弹簧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时刻小球的速度最大B t2时刻小球的速度最大C t l~t2这段时间内,小球的加速度一直增大D.t1~t2这段时间内,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10.质量为0.3 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图中两条直线分别表示物体受水平拉力和不受水平拉力两种情况下的v-t图象.已知拉力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g取10m/s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图线1表示的是物体不受拉力时的运动情况B.图线2表示物体的加速度为0. 83 m/s2C.物体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为0.2 ND.水平拉力的大小为0.3 N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60分)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5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1.(6分)冬奥会期间,某探究小组为了测量运动员的滑雪板在水平雪面上正常滑行时,板面与雪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他利用数码相机的连拍功能,得到了一张运动员的组合照片,如图所示,已知滑雪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是160 cm ,相机的连拍周期是1.0s ,g 取10 m/s 2,则:(1)运动员滑行的加速度大小为 m/s 2. (2)板面与雪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为 . 12.(9分)图甲所示为“用DIS 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A 为带有位移传感器发射器的小车,B 为若干规格相同的钩码.实验中,用钩码的重力大小替代小车所受拉力大小,摩擦阻力不计,(1)为了研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中应该保持 不变.(2)改变钩码的个数N ,测得相应的小车加速度,数据见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纸中画出小车的加速度a 与钩码个数N 的关系图线。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一、语文(满分100分)I. 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璀璨(cuǐ càn)沙砾(shā lì)瑕疵(xī cī)B. 氛围(fēn wéi)感慨(gǎn kǎi)竣工(jùn gōng)C. 惬意(qiè yì)憧憬(chōng jǐng)涵养(hán yǎng)D. 沉湎(chén miǎn)沙滩(shā tān)沮丧(jǔ sàng)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部电影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让人拍案叫绝。
B. 老师在课堂上耐心讲解,同学们洗耳恭听,收获颇丰。
C. 比赛过程中,他发挥失常,最终名落孙山。
D. 在艰苦的环境中,他们齐心协力,共度难关。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老师要求大家平时多读、多写、多思考。
B.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C. 在这条街道上,沿途可以看到许多风格各异的建筑。
D. 老师告诉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II. 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4. 古诗文名句默写(1)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2)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3)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夜发清溪向三峡》)(4)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5)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III. 阅读理解(共30分)(一)文言文阅读(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5题。
【甲】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物理卷(十)第十单元恒定电流(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选择题部分共1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7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8~10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关于电源电动势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某电路中每通过1C的电荷量,电源提供的电能是2J,那么该电源的电动势为0.5VB.电源的电动势是用来描述电源提供的静电力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C.无论电路中的内电压和外电压如何变化,其电源电动势的大小一定不变D.电源的电动势越大,则电源所能提供的电能也就越多解析:根据E==V=2V,选项A错误;电源的电动势是用来描述非静电力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选项B错误;E=U内+U外,选项C正确;电源所能提供的电能多少与电源的容量等相关,选项D错误.答案:C2.如图所示,电源内阻不能忽略,定值电阻R=10Ω.当开关S闭合时,理想电压表的示数为5V,则R的功率为A.5WB.2.5WC.2WD.由于电源内阻未知,故无法求出R的功率解析:开关S闭合后,由P=得P=2.5W.答案:B3.有一用均匀电阻丝制成的电阻,若截去一段后剩余其总长度的,则剩余的电阻丝的电阻变为原来的A.倍B.n倍C.-倍D.倍-解析:原来的电阻为R=ρ,剩余的电阻丝的电阻R'=ρ,可得R'=R.答案:A4.两个电阻R1和R2的电流I随电压U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其中R1的图线与纵轴的夹角θ1=30°,R2的图线与横轴的夹角θ2=45°.若将R1和R2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则通电后R1和R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P1∶P2等于A.1∶3B.3∶1C.1∶D.∶1解析:在I-U图象中,斜率的倒数表示电阻,即R=,则==,,电流相等,由P=I2R得==, C.答案:C5.在研究微型电动机的性能时,应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当调节滑动变阻器R并控制电动机停止转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0.50A和2.0V.重新调节R并使电动机恢复正常运转,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2.0A和24.0V.则这台电动机正常运转时的输出功率以及一分钟内产生的热量分别为A.32W960JB.16W960JC.32W2880JD.48W2880J解析:电动机停止转动时,电路为纯电阻电路,电动机内阻R==4Ω.正常运转时电动机消耗的总功率P=U'I'=48W,电动机一分钟内产生的热量Q=I'2Rt=22×4×60J=960J,电动机输出功率P'=P-I'2R=32W.答案:A6.图甲所示为某一热敏电阻(电阻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且对温度很敏感)的I-U关系曲线图.在如图乙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9V,灵敏电流表的示数为79mA,定值电阻R1=200Ω,则此时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阻R2的阻值分别为A.5.2V,112ΩB.3.8V,112ΩC.5.2V,153ΩD.3.8V,153Ω解析:根据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可求得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A=45mA,从而得出通过R2和热敏电阻的电流I2=(79-45)mA=34mA.再由图甲所示的I-U关系曲线,读出当通过热敏电阻的电流为34mA时对应的电压值为5.2V.最后求出电阻R2的阻值R2==--Ω=112Ω.答案:A7.氧化锡传感器主要用于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浓度的检测.它的电阻随一氧化碳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氧化锡传感器电阻的倒数与一氧化碳的浓度成正比,不同的一氧化碳浓度对应着传感器的不同电阻值,这样,显示仪表(即图中)的指针就与一氧化碳浓度有了对应关系,观察仪表指针就能判断一氧化碳是否超标.那么,电压表示数U 与一氧化碳浓度C之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U越大,表示C越小,C与U成反比B.U越大,表示C越大,C与U成正比C.U越大,表示C越小,但是C与U不成反比D.U越大,表示C越大,但是C与U不成正比解析:根据题意,有=kC,U=IR=·R=,选项D正确.答案:D8.图示为一导电的电解质溶液,其中导电的为+1价的阳离子和-1价的阴离子,在溶液中取一个横截面S,在t s内通过该横截面的正电荷为n1个,负电荷为n2个,设元电荷为e,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正电荷形成的电流方向为A→B,负电荷形成的电流方向为B→AB.正、负电荷向相反方向运动的原因是因为A、B板间有从A指向B的电场C.电流方向为A→B,电流大小为I=-D.电流方向为A→B,电流大小为I=解析: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等效为反向的正电荷运动;电场的方向为从A指向B.答案:BD9.有四个完全相同的小量程灵敏电流计,分别改装成两个电流表、和两个电压表、.已知电流表的量程大于的量程,电压表的量程大于的量程,改装好后把它们按如图甲所示接入电路,则A.电流表的示数等于电流表的示数B.电压表的示数等于电压表的示数C.电流表的偏转角等于电流表的偏转角D.电压表的偏转角等于电压表的偏转角解析:和、和可以看成如图乙所示的电路,所以、的指针偏角相同,但的量程大于的量程,故的示数大于的示数;流过和的电流相同,故偏角相同,的量程大,故的示数大于的示数.答案:CD10.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外电路接有定值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图中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合上开关S,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R的最左端移到最右端的过程中A.电压表的示数变小B.电流表的示数变小C.R1消耗的功率变小D.R消耗的功率变小解析:P向右移动,R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根据“串反并同”原理知:电流表的示数一定变小,R1消耗的功率一定变小,电压表的示数一定变大,选项B、C正确、A错误;关于R消耗的功率,当R=r+R1时,R上消耗的功率有最大值,故在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R上消耗的功率开始阶段一定增大,选项D错误.答案:BC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非选择题部分共6小题,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1.(6分)如图甲所示,有一内阻未知(约20kΩ~30kΩ)的直流电压表,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想利用一个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测量该电压表的内阻,他从多用电表刻度盘上读出电阻刻度盘的中间值为25.(1)请你将他的实验电路连接起来.(2)他在实验过程中欧姆挡的选择开关应当拨至倍率“×”.(3)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读出欧姆表的指针指在刻度读数为n的位置,则电压表的电阻为.解析:(1)多用电表与直流电压表相连时要注意正负极不要接错.(2)测电阻时应尽量使指针在中间值附近,所以应选“×1K”.(3)电压表的电阻应当是刻度数与倍率的乘积.答案:(1)如图乙所示(2分)(2)1K(2分)(3)1000n(2分)12.(9分)在做测量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的实验时,提供器材如下:待测电源一个;内阻为R V的电压表一个(量程略大于电源的电动势);电阻箱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为了测量得更加准确,用上述器材组成一个串联电路,多次改变电阻箱的电阻R,读出电压表的相应示数U,以为纵坐标,画出与R的关系图线(该图线为一直线)如图甲所示.由图线可得到直线在纵轴上的截距为,直线的斜率为k.(1)在图乙所示的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2)写出E、r的表达式,E=,r=.解析:依题有I=,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R+R V+r),即:=R+,所以:k=,E=.当R=0时,==,r=-R V=-R V=-R V,所以r=-R V.答案:(1)如图丙所示(3分)(2)-R V(每空3分)13.(10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E=6V,r=2Ω,R1=18Ω,R2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要使变阻器获得的电功率最大,则R2的取值应是多大?这时R2的功率是多大?解:将R1和电源(E,r)等效为一新电源,则新电源的电动势E'=E=6V,内阻r'=r+R1=20Ω(2分) R2的功率P2=()2R2=()2(3分)可以看出,当R2=r'=20Ω时,R2有最大功率(2分)即:P2max==W=0.45W.(3分)14.(10分)如图所示,AB、CD为两根平行的相同的均匀电阻丝,在E、F两点用不计电阻的导线连接一电阻R,E、F可在AB、CD上滑动并保持与AB垂直,且相互接触良好.图中的电压表为理想电压表,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都不变,B、D处用电阻不计的导线与电源连接,当E、F处在图示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u1=4.0V,若将E、F向左移动一段距离ΔL=1m后,电压表的示数u2=3.0V,若将E、F向右移动同样的距离ΔL后,则电压表的示数为多少?解:设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电阻丝单位长度电阻为r0,设BE的长度为L,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u1=R(3分)u2=R(3分)u3=R(3分)-得:u3=6V.(1分)15.(12分)甲、乙两根保险丝均用同种材料制成,直径分别为d1=0.5mm和d2=1mm,均可接在220V的照明电路上使用,其额定电流分别为2A和6A.把以上两根保险丝各取长度相等的一段并联接入电路中,求:(1)两段保险丝的电阻之比.(2)该电路正常工作时的最大功率.解:(1)因为甲、乙保险丝的长度相等,材料相同,根据电阻定律R=ρ=ρ(2分)得:=.(2分)(2)当R1和R2并联时,令I1=2A,由I1R1=I2R2得I2=8A>6A,故I1不能取2A(2分)当I2=6A时,由I1R1=I2R2得I1=1.5A<2A(2分)故两者并联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I=I1+I2=7.5A(2分)故该电路正常工作时的最大功率P=UI=220×7.5W=1650W.(2分)16.(13分)图示是“加速度计”的原理图.水平支架A、B固定在待测物体上,小球穿在A、B间的水平光滑金属杆上,将轻质弹簧一端固接于支架A上,另一端与小球相连,其下的滑动臂可在滑动变阻器上自由滑动.随着系统沿AB方向做变速运动,滑块在支架上相对AB中点发生位移,并通过电路转换为电信号从1、2两接线柱输出.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滑动变阻器总阻值R=4r,有效总长度为L.当待测系统静止时,滑动臂P位于滑动变阻器的中点,取A→B方向为正方向.(1)请写出待测物体沿AB方向做变速运动的加速度a与1、2两接线柱间的输出电压U间的关系式.(2)确定该“加速度计”能测量的最大值.解:(1)设待测物体沿AB方向有加速度a,滑块将向左移x,满足kx=ma(2分)回路中的电流I==(2分)而R'=R=(2分)输出电压U=I·-IR'=-(2分)-+.(2分)故有:a=(2)由题意可知:0≤U≤0.8E(1分)结合a与U的表达式,可知加速度计能测量的最大值为.(2分)。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物理卷(十)第十单元恒定电流全国西部(教师用卷)(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选择题部分共10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6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7~10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路中的电流越大,表示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B.在相同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导体中的电流就越大C.导体的通电时间越长,导体中的电流越大D.导体中通过一定的电荷量所用的时间越短,电子速度越大,电流就越大解析:由电流的定义式I=可知,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电流越大,B正确。
答案:B2.粗细均匀的金属环上的A、B、C、D四点把其周长分成四等份,如图所示,当A、B点接入电路中时,圆环消耗的电功率为P。
则当A、D点接入电路中时,圆环消耗的电功率为(电源内阻不计)A.PB.PC.3PD.4P解析:设圆环每段电阻为r,电源电动势为E,则接AB时,P=,当接AD时,R总=r,P'==P,选项B正确。
甲答案:B3.图甲所示为某收音机内一部分电路元件的电路图,各个电阻的阻值都是2 Ω,AC间接一只内阻忽略不计的电流表,若将该部分与收音机的其他电路剥离出来,并在B、C两点间加6 V 的恒定电压,则电流表的示数是A.3 AB.2 AC.1 AD.0乙解析:等效电路如图乙所示,由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I==2 A,所以I A=1 A,选项C正确。
答案:C4.某个由导电介质制成的电阻截面如图所示。
导电介质的电阻率为ρ、半球壳层形状(图中阴影部分)内、外半径分别为a和b。
半径为a、电阻不计的球形电极被嵌入导电介质的球心作为一个引出电极,在导电介质的外层球壳上镀上一层电阻不计的金属膜成为另外一个电极。
设该电阻的阻值为R。
下面给出R的四个表达式中只有一个是合理的,你可能不会求解R,但是你可以通过一定的物理分析,对下列表达式的合理性做出判断。
全国100所名校2024届高三模拟示范卷(四)理科综合物理高频考点试题一、单选题 (共7题)第(1)题某实物投影机有10个相同的强光灯L1~L10(24V/200W)和10个相同的指示灯X1~X10(220V/2W),将其连接在220V交流电源上,电路见图,若工作一段时间后,L2 灯丝烧断,则()A.X1的功率减小,L1的功率增大B.X1的功率增大,L1的功率增大C.X2功率增大,其它指示灯的功率减小D.X2功率减小,其它指示灯的功率增大第(2)题宇宙世界含有大量的未知星体,判断星体的物质组成需要估算该星体的平均密度,现在发射航天器在该星体表面绕球心飞行,假定该星体是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引力常量为,则要估算该星体的平均密度,只需测量出()A.航天器的质量B.航天器的体积C.未知星体的质量D.航天器飞行一周的时间第(3)题如图,虚线圆形区域内、外均分布着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磁感应强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一带电粒子从圆上的点正对圆心入射。
仅改变带电粒子的入射速率,可分别得到图甲和图乙中实线所示的运动轨迹。
则甲、乙两图中粒子的入射速率之比为()A.3B.2C.D.第(4)题中国制造的鹊桥二号中继星自2024年3月20日发射升空,按计划进入24小时周期的环月大椭圆使命轨道后,可以实现月球背面与地球之间的信号传输。
关于鹊桥二号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发射时的速度大于11.2km/sB.从地月转移轨道进入环月轨道需要加速C.进入环月轨道运行后,机械能不守恒D.进入环月轨道运行后,在近月点的速度大于远月点的速度第(5)题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倾斜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逆时针转动,某时刻在传送带上适当的位置放上具有一定初速度的小物块,如图所示。
取沿传送带向下的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图中不可能描述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是( )A.B.C.D.第(6)题景颇族的祖先发明的点火器如图所示,用牛角做套筒,木质推杆前端粘着艾绒.猛推推杆,艾绒即可点燃,对筒内封闭的气体,在压缩过程中 ( )A.气体温度升高,压强不变B.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变大C.气体对外界做正功,其体内能增加D.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内能减少第(7)题如图甲所示是电机的示意图。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物理卷(十一)第十一单元磁场全国西部(教师用卷)(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2分)选择题部分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3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安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电直导线在某处所受安培力的方向跟该处的磁场方向相同B.通电直导线在某处不受安培力的作用,则该处没有磁场C.通电直导线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可以跟导线垂直,也可以不垂直D.通电直导线跟磁场垂直时受到的安培力一定最大解析:安培力的方向一定与磁场垂直,也一定与导线垂直,选项A、C错误;当通电直导线与磁场平行放置时,不受安培力作用,选项B错误。
答案:D2.在重复奥斯特电流磁效应的实验时,需要考虑减少地磁场对实验的影响,则以下关于奥斯特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电直导线竖直放置时,实验效果最好B.通电直导线沿东西方向水平放置时,实验效果最好C.通电直导线沿南北方向水平放置时,实验效果最好D.只要电流足够大,不管通电直导线怎样放置实验效果都很好解析:由于在地球表面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北、南极指南,所以通电直导线沿南北方向水平放置时,电流在小磁针所在位置的磁场方向为东西方向,此时的效果最好。
答案:C3.科学研究发现,在地球的南极或北极所看到的美丽极光,是由来自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受到地磁场的作用后,与大气分子剧烈碰撞或摩擦所产生的结果,如图所示。
则下列关于地磁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不考虑磁偏角的因素,则地理南极处的磁场方向竖直向下B.若不考虑磁偏角的因素,则地理北极处的磁场方向竖直向上C.在地球赤道表面,小磁针静止时南极指向北的方向D.在地球赤道表面,小磁针静止时南极指向南的方向解析:在不考虑磁偏角的情况下,地球的南极相当于磁体的北极,故该处的磁场方向竖直向上,选项A、B 错误;赤道处的地磁场方向向北,所以小磁针的南极指向南的方向,D正确。
答案:D4.在某磁场区域中画出了如图所示的三条磁感线,则下列关于磁场中a、b两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处没有磁感线,所以a点的磁感应强度B a=0B.a处的磁感应强度小于b处的磁感应强度C.同一通电导线放在a处所受到的安培力比放在b处所受到的安培力大D.同一通电导线放在a处所受到的安培力比放在b处所受到的安培力小解析:画出的磁感线仅为示意图,a处的磁感应强度不为零,选项A错;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选项B正确;安培力的大小除跟该处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以及I、L有关外,还跟导线放置的方向与磁感应强度的方向的夹角有关,C、D错误。
答案:B5.如图甲所示为在科学研究中用来束缚某种粒子的磁场的磁感线分布情况,以图中白点O为坐标原点,沿Z轴正方向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的变化最有可能为图乙中的解析: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以图中白点O为坐标原点,沿Z轴正方向磁感应强度B大小的变化最有可能为C。
答案:C6.关于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受到的洛伦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带电粒子的速度越大,洛伦兹力一定越大B.当带电粒子的速度与磁场方向平行时,洛伦兹力最大C.洛伦兹力的方向可以跟速度方向垂直,也可以不垂直D.洛伦兹力不做功,所以洛伦兹力一定不会改变带电粒子的速度大小解析:当带电粒子的速度与磁场方向平行时,不受洛伦兹力作用,选项A、B错;洛伦兹力的方向既跟速度垂直,也跟磁场垂直,选项C错。
答案:D7.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穿过饱和蒸汽时,在它走过的路径上饱和蒸汽便凝成小液滴,从而显示出粒子的径迹,这是云室的原理,图示是在云室中拍摄的正、负电子运动径迹的照片。
若已知在云室处有方向垂直于照片向内的匀强磁场,图中Oa、Ob、Oc、Od是从O点发出的四个粒子的径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打到a、b点的粒子是正电子B.打到c、d点的粒子是正电子C.打到c点的粒子受到的洛伦兹力最小D.打到d点的粒子受到的洛伦兹力最大解析:根据左手定则可知,打到a、b点的粒子是正电子,选项A正确;根据轨迹图可知,打到c点的粒子的半径最大,速度最大,所以其受到的洛伦兹力最大,选项C、D错误。
答案:A8.如图所示,a、b粒子所带电荷量相同,且均以相等的动能从A点沿相同方向垂直射入磁场。
已知它们在匀强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 a=2r b,重力不计,则A.两粒子都带正电,质量比m a∶m b=4∶1B.两粒子都带负电,质量比m a∶m b=4∶1C.两粒子都带正电,质量比m a∶m b=1∶4D.两粒子都带负电,质量比m a∶m b=1∶4解析:由于q a=q b、E k a=E k b,由动能E k=mv2和粒子旋转半径r=,可得m=,可见m与半径r的平方成正比,故m a∶m b=4∶1,再根据左手定则可知粒子应带负电,选项B正确。
答案:B9.物理学家劳伦斯于1932年发明回旋加速器。
如图所示为一种改进后的回旋加速器示意图,其中盒缝间的加速电场的电场强度恒定,且被限制在A、C板间,带电粒子从P0处由静止释放,并沿电场线方向射入加速电场,经加速后再进入D形盒中的匀强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图中P1、P2、P3分别为带电粒子在磁场做圆周运动三个相邻轨迹的最右边缘的点,对于这种改进后的回旋加速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带电粒子每运动一周就被加速一次B.带电粒子每运动一周就被加速二次C.P1P2=P2P3D.加速粒子的最大速度与D形盒的尺寸有关解析:带电粒子每运动一周就被加速一次,加速电场方向不需要做周期性的变化,选项A正确、B错误;由nqU=m,r n=,解得r n=,由此可知,P1P2≠P2P3,选项C错误;当加速粒子的速度最大时,有=m,选项D正确。
答案:AD10.如图所示,在虚线所包围的圆形区域内有方向垂直于圆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从磁场边缘的A点沿半径方向射入一束速率不同的质子,这些质子在磁场里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周期相同,但运动时间不同,速率大的运动时间长B.运动半径越大的质子运动时间越短,偏转角越小C.质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均相等D.运动半径不同,运动半径越大的质子向心加速度越大解析:由Bqv=m,可得r=,v越大,则r越大。
周期T==,则周期与运动速度大小无关,运动时间t=T,其中tan=,所以v越大,则r越大、θ越小、t越小,选项A、C错,B正确。
向心加速度a=,r越大,则v越大,a也越大,选项D正确。
答案:BD11.霍尔元件广泛应用于测量和自动控制等领域,霍尔元件一般用半导体材料做成,有的半导体中的载流子(自由电荷)是自由电子,有的半导体中的载流子是空穴(相当于正电荷)。
如图所示为用半导体材料做成的霍尔元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磁感应强度B垂直于霍尔元件的工作面向下,通入电流I的方向如图所示,C、D两侧面会形成电势差。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元件的载流子是自由电子,则D侧面的电势高于C侧面的电势B.若元件的载流子是空穴,则D侧面的电势高于C侧面的电势C.在测地球赤道上方的地磁场强弱时,元件的工作面应保持竖直D.在测地球赤道上方的地磁场强弱时,元件的工作面应保持水平解析:若载流子为自由电子,由左手定则可判断电子受洛伦兹力作用使其偏向C侧面,则C侧面的电势会低于D侧面,选项A正确;若载流子为空穴,根据左手定则,空穴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也是向C侧面聚集,C 侧面的电势会高于D侧面,选项B错误;地球赤道上方的地磁场的方向水平向北,霍尔元件的工作面应保持竖直才能让地磁场垂直其工作面,选项C正确,D错误。
答案:AC12.如图所示,在x轴上方存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在xOy平面内,从原点O处沿与x轴正方向成θ角(0<θ<π)以速率v发射一个带正电的粒子(重力不计)。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v一定,θ越大,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越短B.若v一定,θ越大,则粒子离开磁场的位置距O点越远C.若θ一定,v越大,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角速度越大D.若θ一定,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与v无关解析:由左手定则可知,带正电的粒子向左偏转,若v一定,θ越大,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越短,选项A正确;若v一定,θ等于90°时,粒子离开磁场的位置距O点最远,选项B错误;若θ一定,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与v无关,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角速度也与v无关,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与v无关,选项C 错误、D正确。
答案:AD13.如图所示,在直角三角形AOC的三条边为边界的区域内存在着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已知∠A=60°,边AO的长度为a。
现在O点放置一个可以向各个方向发射某种带负电粒子的粒子源,已知粒子的比荷为,发射的速度大小都为v0,且满足v0=。
粒子发射的方向可由图中速度与边CO的夹角θ表示,不计重力作用,则粒子进入磁场后A.粒子有可能打到A点B.以θ=60°飞入的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最短C.以θ<30°飞入的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的时间都相等D.在AC边界上只有一半区域有粒子射出解析: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r==a,当粒子以θ=0飞入磁场区域时,最终将从AC边的中点射出,随着θ的增大,粒子在AC边上的射出点将向A点靠拢,当θ=60°时,粒子将从A点射出磁场区域,选项A、D正确;粒子的速度大小相等,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轨迹弧长越小,运动时间越短,过O点做AC边的垂线,找出垂足位置,当粒子从该垂足位置射出时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最短,选项B错误;以θ<30°飞入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轨迹圆弧的长度不同,运动时间不相等,选项C错误。
答案:A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8分)非选择题部分共4小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10分)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正、负离子,这些离子随海流做定向运动,如果有磁场能使这些正、负离子向相反方向偏转,便有可能发出电来。
如图所示为一利用海流发电的磁流体发电机原理的示意图,上、下两块金属板M、N水平正对放置,浸没在海水里,金属板相距d=100 m,在金属板之间加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B=0.05 T,方向由南向北,海水从东向西以速度v=5 m/s流过两金属板之间,且将在两板之间形成电势差。
(1)达到稳定状态时,哪块金属板的电势较高?(2)该磁流体发电机产生的电动势E为多大?解:(1)由左手定则得,N板的电势较高。
(3分)(2)当海水中流动的带电离子进入磁场后,将在两板之间形成电势差,当带电离子所受到的电场力F与洛伦兹力f相平衡时达到稳定状态,有:q=qvB(4分)代入有关数据得电动势E=25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