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研究开发与进入壁垒理论述评
- 格式:pdf
- 大小:373.16 KB
- 文档页数:5
产业组织理论中的进入壁垒理论在产业组织理论中,所谓进入是指在某一产业内出现了新的企业,该企业开始生产某一现有市场上原有产品的替代品。
新的企业或是新设立的企业,或是原来其他产业的企业进入新的产业领域。
一个产业存在的经济利润(超额利润)为新企业提供了进入这一产业的经济激励,而新企业进入这一产业,必将会对该产业内在位企业形成竞争,并会遇到相对于在位企业更加不利的因素,这些因素构成了进入壁垒。
进入壁垒是非完全竟争市场结构存在的根本条件,是影响市场结构、市场绩效的重要因素。
自贝恩(Bain,l949 )的开创性研究以来,进入壁垒一直是产业组织理论所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不同产业组织学派的学者从不同的出发点对进入壁垒分别做了深入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在我国市场经济日臻成熟的今天,对进入壁垒理论进行分析无疑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进入壁垒定义及演进在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基于不同的理论主张和分析方法,相继形成了三个主要的理论学派:结构主义学派、效率学派和新产业组织学派。
各个学派在进入壁垒的含义和进入壁垒的影响因素上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因此形成了不同的观点。
[1]进入壁垒概念的提出始于二战后传统的产业组织学的研究。
结构主义学派代表人物贝恩认为,进入壁垒是潜在竞争的前提,而潜在竟争会比现实竞争威胁性更强。
当时相关研究的重点是对在位企业之间竞争的研究,贝恩首次把进入壁垒纳入了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范畴,他对进入壁垒做了开创性的定义,进入壁垒(Barriers to Entry)是“和潜在进入者相比,市场中现有企业所享有的优势。
这些优势是通过现有企业可以持久的维持高于竞争水平的价格而没有导致新企业的进入反映出来的”[2]。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贝恩把进入壁垒看作是在位企业保持长期高价格的因素,从而进入壁垒的任何因素都通过高价格水平反映出来。
贝恩认识到了在位企业和潜在企业之间竞争的重要性,但对进入壁垒的定义仍是站在了在位企业的角度来讲的。
行业市场进入壁垒分析评估市场准入难度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进入新的行业市场对企业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市场准入难度常常是一道坚实的壁垒,企业首先需要进行行业市场进入壁垒的分析,以评估所面临的挑战和准入难度。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行业市场进入壁垒进行分析和评估。
一、法律法规壁垒在进入某个行业市场之前,企业必须理解并遵守该领域的法律法规壁垒。
不同行业对准入的规定可能不同,包括行业准入条件、专业资质认证、许可证申请等。
同时,行业监管机构对市场的监管也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
企业需要了解并满足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以确保在市场中的合法地位。
二、技术壁垒一些行业市场进入壁垒主要集中在技术领域。
技术壁垒是指行业内存在的技术难题和专有技术,使得新进入者难以与已有企业竞争。
例如,高科技行业通常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实力,对新进入者来说是一个较高的门槛。
此外,一些行业还与科学研究、专利技术等相关,需要新进入者具备相应的技术实力和专有技术。
三、资金壁垒进入新的行业市场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也是一个常见的壁垒。
许多行业存在着昂贵的设备、技术和物资需求,新进入者往往需要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
此外,资金壁垒还可表现为市场营销活动、品牌建设、广告推广等方面的高成本。
相对于已有规模的企业,新进入者在这些方面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四、品牌壁垒品牌壁垒是一种由行业内老牌企业积累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
在某些行业,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非常高,他们更倾向于购买知名品牌的产品或服务。
因此,新进入者在市场准入阶段需要进行大量的品牌推广和建设,以建立自己的品牌声誉和影响力。
这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五、渠道壁垒行业市场中的渠道壁垒主要指与供应链和分销渠道相关的问题。
一些行业市场的供应链较为复杂且成熟,企业需要与供应商和分销商建立合作关系。
然而,已有企业通常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供应链网络,并与供应商和分销商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对于新的进入者来说,要与已有渠道竞争并获得合作伙伴的信任并不容易。
市场市场进入壁垒调研市场进入壁垒调研一、背景分析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在进入新市场时面临着各种壁垒。
了解市场进入壁垒对企业制定正确的市场进入策略至关重要。
本调研旨在深入分析市场进入壁垒的类型、原因及对策,为企业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供参考。
二、市场进入壁垒类型分析1.法律和政策壁垒:包括政府管制、准入门槛、外资限制等。
这些壁垒通常由国家政府制定,旨在保护本国企业和市场利益。
2.技术壁垒:指的是某些行业或市场对高新技术或专业技能的需求,对于缺乏相关技术或专业知识的企业来说,进入市场将面临较大困难。
3.品牌壁垒:市场上已有知名品牌的竞争对手将企业进入市场的难度增加,消费者对于新品牌的接受度较低。
4.市场壁垒:市场需求饱和、竞争激烈、市场份额集中度高等因素,使得新企业进入市场难度增加。
5.文化壁垒: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会对企业的市场进入造成一定影响,包括消费习惯、价值观等。
三、市场进入壁垒原因分析1.保护本国企业和市场利益:国家政府通过设立法律和政策壁垒来保护本国企业和市场免受外国竞争的冲击。
2.技术壁垒:某些行业或市场对于高新技术或专业技能的需求,使得企业需要具备相关技术或专业知识才能进入市场。
3.品牌壁垒:知名品牌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认知度和美誉度,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熟悉的品牌产品。
4.市场壁垒:市场需求饱和、竞争激烈、市场份额集中度高等因素,使得新企业难以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
5.文化壁垒: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会对企业的市场进入造成一定影响,企业需要了解并适应当地的消费习惯和价值观。
四、市场进入壁垒对策1.积极应对法律和政策壁垒:了解目标市场的法律和政策要求,与当地政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争取政府支持和政策优惠。
2.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提升企业的技术实力和专业能力,通过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克服技术壁垒。
3.建立自有品牌优势:加大品牌建设和推广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消费者对新品牌的接受度。
行业市场进入壁垒分析评估市场准入难度行业市场进入壁垒分析评估市场准入难度在现代商业环境中,许多行业市场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壁垒,这些壁垒给新进入者带来了困难和挑战。
评估市场准入难度对于公司制定有效的市场进入策略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对行业市场进入壁垒的分析,评估市场准入难度,并探讨如何克服这些难题。
一、技术壁垒技术壁垒是指在某个行业中,现有的公司已经掌握了核心的技术和专利,新进入者需要具备相应的技术才能进入该市场。
这种情况在高科技行业尤为突出。
例如,半导体制造行业对复杂的工艺流程和高精尖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新公司需要投入大量资源才能追赶上领先者。
二、资金壁垒资金壁垒是指市场进入者需要具备充足的资金来支撑公司的发展。
一些行业,如飞机制造和石油勘探,对大量的资本投入有较高的要求。
新进入者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很难在这些行业中竞争。
三、法律壁垒法律壁垒是指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对市场准入者提出的限制。
这些法律可能包括专利保护、行业准入资格和监管要求等。
例如,医药行业对新药的研发、批准和销售都有一系列严格的法律法规要求,这使得新公司需要面对复杂的审批程序和高昂的成本。
四、品牌壁垒品牌壁垒是指市场上存在着一些知名度较高的品牌,新进入者很难与其竞争。
这种情况在消费品行业特别明显。
存在知名品牌的市场通常有着强烈的品牌忠诚度和购买习惯,新公司需要通过建立自己的品牌和积累市场份额来克服这一难题。
五、渠道壁垒渠道壁垒是指市场上存在一些庞大而稳定的渠道,对新进入者形成阻碍。
这些渠道可能包括大型零售商、供应链合作伙伴或互联网平台等。
新公司需要与现有的渠道进行合作,或者发展自己的独立渠道来实现市场准入。
六、市场规模壁垒市场规模壁垒是指市场上已经存在着规模较大的公司,新进入者需要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
这些公司通常具备更多的资源和更高的市场份额,他们可以通过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势来压制新进入者。
新公司需要通过创新和差异化来打破市场规模壁垒,赢得市场份额。
基于博弈论的企业进入壁垒研究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崭新时期。
同时,企业也在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最大难题,而企业的转型升级必须要考虑到行业的进入壁垒和进入阻挠问题。
对于进入壁垒与进入阻挠理论,各个学派研究结论均有所差异,本文主要从产业结构组织理论出发展开研究。
在不同市场类型中,潜在企业如果想要进入市场就必须承担一些在位企业不会承担的成本,在位厂商有意识地利用低价格、过度生产能力设计、“抢占”手段等战略行为来构筑战略性进入壁垒,以保持“蛋糕”的规模和完整性。
本文针对行业进入壁垒与进入阻挠问题提出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的应对策略。
标签:进入壁垒;进入阻挠;在位者;进入者;应对策略一、引言全球经济危机的不规律、频繁性的发生的累积效果导致世界经济进入“大调整”和“大过渡”时期。
这一时代大背景与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因素的最终叠加决定了中国经济进入经济增长速度迅速放缓的新常态时期,并且这种变化表现出与以往周期性调整不一样的现象和规律。
为此,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与调控模式都做出了相应调整。
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的转型升级显得尤为重要。
而对于企业而言,更希望在利益最大化的约束下安全的实现转型升级,以过渡到适合企业生存的稳态环境。
对于已经进入市场竞争中的企业来说,无论处于何种市场形态中,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因为市场瞬息万变,所以存在新的厂商进入己方市场,己方企业亦有可能进入新的市场的情形。
在“游戏场”中,潜在进入者想要进入市场分享“蛋糕”,必然会受到进入壁垒与进入阻挠的抵挡,使得进入者在于在位者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进入壁垒又叫做进入门槛,是指市场中的在位厂商对新入厂商所有有的优势,这种优势又具体表现为对新入厂商的阻力。
新厂商在进入市场时需要承担一些在位厂商不需要承担的成本,该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在位厂商在进入原市场时所必须担负的风险,符合公平性原则。
但是,在位厂商在进入原市场时担负的风险与其进入原市场所获取的高额回报是匹配的,进入壁垒是在位厂商拥有超正常利润的根本源泉。
新企业竞争壁垒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现今,全球经济正处于快速变化和不断发展的阶段,新兴企业面临着愈加激烈的竞争和巨大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竞争壁垒分析报告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新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壁垒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以及应对策略,旨在为新兴企业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竞争壁垒的破解将是新企业成功的关键所在。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本报告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概述报告的内容和目的,以便读者对整篇报告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同时,我们也将介绍文章的结构,给读者提供一份清晰的指引,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整个报告。
接下来是正文部分,我们将在这一部分详细分析新企业竞争壁垒的情况,包括各个要点的具体分析和观点的阐述。
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对竞争壁垒进行分析,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信息和深入的见解。
最后是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正文中提到的各个要点进行总结和归纳,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来强调我们在报告中所得到的重要结论和观点。
这一部分将对整篇报告进行深入的概括和总结,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收尾。
1.3 目的文章的目的是分析新企业竞争壁垒的情况,了解其在市场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新企业制定更有效的竞争策略提供依据。
同时,通过对竞争壁垒的分析,更好地了解行业发展趋势,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同时,也希望通过此报告,为投资者和相关利益相关者提供了解新企业竞争壁垒和行业发展潜力的信息参考,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2.正文2.1 第一个要点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面临着诸多竞争壁垒。
首先,技术壁垒是新企业进入市场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随着科技迅速发展,现有企业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创新,已经构建起了一定的技术优势,并且拥有了一些核心的专利技术。
这使得新企业要在技术上超越现有企业变得非常困难。
其次,资金壁垒也是新企业的一大挑战。
现有企业通过多年的积累,已经拥有了大量的资金实力,可以用于市场推广、产品研发、渠道建设等方面。
行业进入壁垒分析行业进入壁垒是指在某个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特殊的条件或因素,使得新的竞争者难以进入并与现有企业竞争。
行业进入壁垒的存在可以保障现有企业的利润和市场份额,同时也可以提高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促进行业发展。
行业进入壁垒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自然壁垒,二是策略壁垒。
自然壁垒是指那些由行业自身特点所形成的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资本壁垒。
某些行业的进入需要大量资本投入,例如石油、电力等,资本要求高,导致新进入者难以满足。
其次,技术壁垒。
某些行业技术要求较高,需要掌握核心技术才能进入市场。
例如,半导体制造业需要先进的制造技术和设备,而且技术不断发展,新进入者难以追平领先企业。
再次,规模壁垒。
一些行业有较高的规模经济效益,即产量增加,单位成本下降。
已有企业由于规模优势能够以更低的价格提供产品或服务,新进入者难以与其竞争。
最后,渠道壁垒。
某些行业让步少许新进者进入,其与代理商、分销商和终端用户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新进入者难以打破已有的渠道体系。
策略壁垒是通过企业自己的行动或策略来构建的壁垒。
首先,产品差异化。
已有企业通过不断创新和研发,开发出独特的产品和技术,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这使得新进入者难以以同样的差异化产品进入市场。
其次,品牌影响力。
已有企业通过长期品牌营销和积累,拥有广泛的知名度和消费者信任度,形成品牌竞争优势。
新进入者难以在短期内达到相同的品牌效应。
再次,渠道关系。
已有企业与供应商、代理商、分销商等建立了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形成一定的资源和渠道壁垒。
新进入者在没有足够的供应链和分销网络的情况下,难以与已有企业竞争。
最后,政府规制。
一些行业受到政府的限制和监管,新进入者需要克服更多的法律和监管障碍。
这使得新进入者进入市场更为困难。
综上所述,行业进入壁垒是指企业在进入某个行业时,面临的各种经济和策略上的障碍。
这些障碍使得新进入者难以与已有企业竞争,保护了现有企业的利润和市场份额。
进入壁垒分析报告:市场准入条件和进入壁垒评估进入壁垒分析报告:市场准入条件和进入壁垒评估一、市场准入条件的重要性及影响因素市场准入条件是企业进入某个特定市场所需满足的各种条件和要求。
它直接影响着企业能否成功进入市场、发展壮大以及与其他竞争对手展开竞争的能力。
在市场准入条件的评估中,有一些关键的影响因素需要考虑。
1.1 市场规模和增长潜力市场规模和增长潜力是企业选择进入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
较大的市场规模和潜在的增长前景意味着潜在的利润机会和发展空间,吸引了更多的竞争者。
因此,对于企业来说,了解市场规模和增长潜力是选择进入的关键。
1.2 法律法规与政策环境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是市场准入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国各地区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存在差异,特别是涉及到特定行业的准入条件和限制。
企业需要详细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否则可能面临被拒绝准入或违法行为的风险。
1.3 技术要求与专利保护某些市场对技术要求较高,需要企业具备特定的技术能力才能进入。
此外,专利保护也是进入某些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
某些市场对技术水平较低的企业开放,但如果企业没有相关的专利保护,可能面临技术被侵权、抄袭等风险。
1.4 资金和资源需求进入市场需要一定的资金和资源投入,包括市场调研、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等各个环节。
企业需要评估自身能力和资源,确保有足够的资金和资源支持进入市场的各项活动。
二、不同类型的进入壁垒及其影响除了市场准入条件外,进入壁垒也是影响企业是否能够成功进入市场的因素之一。
不同类型的进入壁垒会对企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2.1 经济壁垒经济壁垒主要指市场上已存在的企业通过规模经济、资金实力等优势而形成的进入壁垒。
这些已存在的企业可以通过规模优势降低成本,并具有更多市场份额和品牌知名度。
对新进入市场的企业来说,要克服这种经济壁垒,可能需要更大的投资、更长的时间和更高的成本。
2.2 技术壁垒技术壁垒是指某些市场要求企业具备特定的技术能力才能成功进入的情况。
行业调查报告市场进入壁垒市场进入壁垒是指在某个行业中,新进入的企业面临着一系列的障碍和限制,从而导致市场竞争变得困难和复杂化。
这些壁垒可以是技术、经济、政府相关的法规以及其他一些因素所造成的。
在进行市场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行业进入壁垒的概念在许多行业中都存在。
本文将会讨论行业调查报告市场进入壁垒这个话题,并就其对市场竞争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技术壁垒是导致市场进入壁垒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某些行业中,技术的复杂性和高度专业化使得新进入者很难达到所需的技术水平。
例如,电子芯片制造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专业知识才能进入市场。
这就导致了市场上只有少数几家大型企业垄断了整个行业,新进企业很难在如此竞争激烈的市场获得立足之地。
其次,经济壁垒也是市场进入壁垒的一个重要因素。
新进企业可能面临着高昂的进入成本和运营成本。
例如,汽车制造业需要大规模的生产设备和供应链网络,这对于新进企业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此外,大公司通常可以通过规模经济获得成本优势,从而降低产品价格,给新进企业带来竞争压力。
在市场调查中,我们还发现政府相关的法规也成为市场进入壁垒的一个重要因素。
政府所制定的行业准入限制、许可证要求以及环境保护标准等都可能对新进企业造成限制。
一些行业需要获得政府的许可才能进入市场,这就使市场的准入门槛大大提高。
政府还可能通过税收政策和监管机构的设立来控制市场竞争,影响行业进入壁垒。
此外,我们还发现市场进入壁垒还与其他一些因素有关。
例如,先占市场地位的企业可能通过建立品牌和客户关系来抵御竞争对手,从而形成市场进入壁垒。
此外,行业成本结构和产业链的复杂性也可能对新进企业造成障碍。
对于市场参与者来说,了解行业市场进入壁垒的原因和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新进企业来说,他们需要评估市场进入壁垒的程度和可行性,从而制定出适合的市场进入策略。
而对于现有企业来说,他们需要了解市场进入壁垒的原因,以便制定出相关的竞争策略。
当然,政府和相关利益相关者也有责任促进市场竞争的公平和公正。
市场进入壁垒问题研究综述一、引言二、市场进入壁垒的类型及其作用三、市场进入壁垒的成因四、市场进入壁垒的影响与反应机制五、应对市场进入壁垒的策略引言市场进入壁垒是商业竞争中的重要概念,泛指已有企业为防止竞争对手进入其市场而设置的一系列障碍,如专利、技术壁垒、资本门槛、政策保护等,既能够保护已有市场参与者的利益,又能够增强行业内竞争的优胜劣汰机制,从而推动整个市场的发展。
本文将深入探讨市场进入壁垒的类型、成因、影响及对策等方面。
一、市场进入壁垒的类型及其作用市场进入壁垒有很多种,常见的有技术壁垒、政策壁垒、资金壁垒、品牌壁垒、网络效应、规模效应等。
技术壁垒是指技术创新和专利的力量,常见于高科技行业。
在这些行业中,开发新技术的成本很高,需要巨额的研发投入和测试费用,因此,成功推出新产品的公司就可以通过专利或技术壁垒保护它们的产品和市场。
政策壁垒通常由政府或行业机构制定的各种规定组成,如关税、进口配额、规定化程度等,要求新进入者必须通过一系列认证和审批程序,才能获得市场准入资格。
资金壁垒是指巨额的进入成本,通常表现为资本门槛高。
这使得新进入者无法轻易涉足该行业,因为它们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或者需要更高的获利水平来支付这种成本。
品牌壁垒是一种通过品牌声誉、良好的声誉以及消费者忠诚度建立的市场进入壁垒。
这种壁垒通常难以清除,因为它需要时间和投资进行建设。
网络效应指的是一种过程,即随着更多的消费者使用某种产品或服务,该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会不断增加,因此,与该产品或服务相冲突的新产品,并没有比先前的产品更有吸引力。
规模效应是一种成本优势,指的是较大规模的生产能够带来更高的效益。
市场领导者的规模效应可以帮助其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并销售更多的产品。
市场进入壁垒的作用是促进市场走向规模效益化,有时也是质量效益化的必要条件之一。
市场进入壁垒的设置也可以刺激行业的创新,帮助企业保持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二、市场进入壁垒的成因1.资本和成本。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企业的研究开发与进入壁垒理论述评
作者:盛文军, 梁跃生, SHENG Wen-jun, LIANG Yue-sheng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浙江,杭州,310001
刊名: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INGBO POLYTECHNIC
年,卷(期):2005,9(1)
被引用次数:1次
1.卡尔顿现代产业组织 1998
2.泰勒尔产业组织 1998
3.卡布尔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 2000
1.李琳从美国ATSC标准再论"专利壁垒"[期刊论文]-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7(7)
2.张杰.洪进.汪凯.ZHANG Jie.HONG Jin.WANG Kai产业创新中的规模问题探讨[期刊论文]-华东经济管理2008,22(2)
3.王明安.杨渺.WANG Ming-an.YIANG Miao隐性知识对企业技术创新研究开发的作用[期刊论文]-桂海论丛2006,22(3)
4.石陆仁企业应对专利壁垒之策略探析[期刊论文]-中国发明与专利2009(10)
5.付丹.傅毓维研究开发(R&D)能力企业内化论分析[期刊论文]-技术经济2006(3)
6.李薇薇国外专利壁垒愈演愈烈,国内企业"小心应对"[期刊论文]-中国石油和化工2005(10)
7.彭勇彩电企业抱团应壁垒[期刊论文]-品牌与标准化2009(5)
8.李宗芳对中国企业专利战略选择的思考[期刊论文]-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1)
9.钟光正中国对外贸易中遭遇的专利壁垒及其对策[期刊论文]-亚太经济2002(4)
10.于文静我国企业应对专利壁垒对策建议[期刊论文]-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4)
1.李丽青企业R&D投入与国家税收政策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6
本文链接:/Periodical_nbzyjsxyxb200501003.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