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经济指标大全
- 格式:doc
- 大小:109.50 KB
- 文档页数:10
长沙某住宅单方造价经济指标长沙作为湖南省的省会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住宅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住宅建设中,单方造价经济指标是评估住宅建设成本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下面是对长沙住宅单方造价经济指标的详细阐述。
一、概述单方造价是指住宅建设中单位面积的工程造价,也是测算住宅建设成本和经济效益的指标。
单方造价的计算包括了土地、建筑材料、施工工艺和劳动力成本等多个方面。
二、土地成本在长沙市,土地成本是影响单方造价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城市用地紧张,土地供应不足,土地价格逐年攀升。
因此,在住宅建设中,土地成本在总造价中占有相当比重。
三、建筑材料成本建筑材料成本是指住宅建设中所用的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
在长沙市,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建筑材料的价格相对较低。
同时,长沙附近地区的许多矿产资源丰富,如砂石、水泥等,使得建筑材料的成本较为低廉。
四、施工工艺成本施工工艺成本是指住宅建设中所涉及到的各种工艺和施工方法的成本。
长沙市的建筑施工业发达,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和工艺技术。
同时,长沙市在建筑工程管理上也较为规范,可以有效控制施工工艺成本,保证住宅单方造价的合理。
五、劳动力成本劳动力成本是指建筑工人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等费用。
在长沙市,由于人口众多,建筑工人较为充足,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
这使得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能够有效控制住宅单方造价。
六、经济效益分析通过对长沙住宅单方造价经济指标的分析,可以明显看出,在长沙市的建设环境下,住宅单方造价较为经济。
同时,随着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市用地价格和建筑材料价格可能继续上涨,但由于长沙市有较为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建筑施工业较为发达,对单方造价的影响相对较小。
因此,可以预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长沙住宅单方造价仍然较为经济。
七、建议针对长沙住宅单方造价经济指标,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优化土地供应机制,加大土地供应量,以降低住宅建设中的土地成本。
住宅楼各技术经济指标一、协议方信息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技术经济指标定义与范围1、技术经济指标是指反映住宅楼建设、运营和管理等方面的量化数据和经济参数。
11 包括但不限于建筑规模、建筑面积、建筑高度、户型设计、建筑结构、建筑材料、设备设施等技术指标。
12 以及建设成本、销售价格、租金收益、运营成本、投资回报率等经济指标。
三、建筑规模指标1、总建筑面积:指住宅楼地上和地下建筑面积之和。
11 其中地上建筑面积包括住宅建筑面积、配套公建建筑面积等。
12 地下建筑面积包括地下车库、设备用房等。
2、总户数:指住宅楼内规划的居住户数。
21 应明确不同户型的户数分布。
3、建筑层数:指住宅楼地上和地下的楼层数。
31 包括标准层数量和特殊楼层(如顶层、底层)的设计。
四、建筑面积指标1、套内建筑面积:指住宅户内可供使用的空间面积。
11 包括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等功能空间的面积。
12 应明确各功能空间的最小面积要求。
2、公摊建筑面积:指住宅楼内公共部分的建筑面积分摊到每户的面积。
21 包括楼梯间、电梯间、走廊、公共门厅等。
3、阳台建筑面积:指阳台的投影面积。
31 封闭阳台按全面积计算,未封闭阳台按半面积计算。
五、建筑高度指标1、建筑总高度:从室外地坪到建筑物屋顶的高度。
11 应符合当地的规划和建筑规范要求。
2、层高:指住宅楼层内的净高。
21 标准层层高应满足居住舒适度的要求。
六、户型设计指标1、户型种类:包括一居室、二居室、三居室等不同户型。
11 每种户型的比例应根据市场需求和项目定位确定。
2、户型面积段:明确不同户型的面积范围。
21 例如一居室面积在 50 70 平方米,二居室面积在 70 100 平方米等。
3、户型朝向:考虑采光和通风,明确各户型的主要朝向。
31 尽量保证多数户型有良好的朝向。
七、建筑结构指标1、结构形式: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
建筑工程常用经济指标一、常见的基础常识12墙一个平方需要64块标准砖18墙一个平方需要96块标准砖24墙一个平方需要128块标准砖37墙一个平方需为192块标准砖49墙一个平方需为256块标准砖计算公式:单位立方米240墙砖用量1/(0.24*0.12*0.6)单位立方米370墙砖用量1/(0.37*0.12*0.6)空心24墙一个平方需要80多块标准砖二、普通住宅建筑混凝土用量和用钢量:1、多层砌体住宅:钢筋30KG/m2砼0.3—0.33m3/m22、多层框架钢筋38—42KG/m2砼0.33—0.35m3/m23、小高层11—12层钢筋50—52KG/m2砼0.35m3/m24、高层17—18层钢筋54—60KG/m2砼0.36m3/m25、高层30层H=94米钢筋65—75KG/m2砼0.42—0.47m3/m26、高层酒店式公寓28层H=90米钢筋65—70KG/m2砼0.38—0.42m3/m27 、别墅混凝土用量和用钢量介于多层砌体住宅和高层11—12层之间以上数据按抗震7度区规则结构设计三、普通多层住宅楼施工预算经济指标1、室外门窗(不包括单元门、防盗门)面积占建筑面积0.20—0.242、模版面积占建筑面积2.2左右3、室外抹灰面积占建筑面积0.4~0.8左右4、室内抹灰面积占建筑面积3.8左右四、施工功效1、一个抹灰工一天抹灰在35平米2、一个砖工一天砌红砖1000—1800块3、一个砖工一天砌空心砖800—1000块4、瓷砖15平米5、刮大白第一遍300平米/天,第二遍180平米/天,第三遍压光90平米/天五、基础数据1、混凝土重量2500KG/m32、钢筋每延米重量0.00617*d*d3、干砂子重量1500KG/m3,湿砂重量1700KG/m34、石子重量2200KG/m35、一立方米红砖525块左右(分墙厚)6 、一立方米空心砖175块左右7、筛一方干净砂需1.3方普通砂六、其他数据1、一般多层砌体住宅:钢筋25-30KG/m2,其中经济适用房为16--18KG/m2.2、一般多层砌体住宅,室外抹灰面积占建筑面积0.5--0.7。
各类型建筑物经济指标、消耗量一览表类型经济指标(单位:元/平方米)桩基土建塑钢门窗栏杆强电弱电给排水消防喷淋通风空调电梯智能化小计多层住宅(6层以下)0.00465.0045.0015.0021.608.5015.600.000.000.003.50574.20小高层住宅(12层以下)55.00510.0050.0012.0025.0011.0018.0015.006.0035.008.00745.00高层住宅(12层以上,带地下车库)80.00550.0048.0012.0032.0013.0020.0025.008.0050.0012.00850.00商住楼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商铺40.00520.0035.0018.0035.0018.0020.0035.0015.0030.0010.00地下一层,地上12层以上商住楼(含二~四层裙楼)50.00515.0038.0015.0026.0020.0019.0026.0018.0032.0010.00769.00别墅单体0.00450.0045.0030.0015.008.0015.000.000.00 2.00 565.00联体0.00 440.00 42.00 30.00 15.00 8.00 15.00 0.00 0.00 0.00 2.00 552.00幼儿园二~四层0.00 470.00 50.00 30.00 12.0015.0012.000.000.006.00600.00会所二~四层0.00480.0045.0026.0015.005.0016.0015.000.000.006.00608.00中、小学校6层以下综合楼45.0045.0025.0025.0020.0015.0030.000.0016.0010.00761.006层以上综合楼55.00710.0048.0023.0025.0020.0015.0035.000.0020.0010.00961.00广场地下车库590.00 10.00 15.00 30.00 20.00 12.00 35.00 35.00 0.00 10.00 797.00备注:1、以上经济指标为毛坯房的指标,视单栋具体情况填写;2、以上经济指标按2005年武汉市建筑物经济指标填写;3、以上建筑物类型只作代表,如有未详尽处,可在空格内加以填充。
住宅经济指标大全1.住宅销售指标-住宅销售额:住宅销售额是指其中一段时间内住宅销售的总金额。
-新建住宅销售面积:新建住宅销售面积是指其中一段时间内新建住宅的销售面积。
-二手住宅成交量:二手住宅成交量是指其中一段时间内二手住宅的成交量。
-住宅销售周期:住宅销售周期是指从住宅上市到成交所需要的时间。
2.房价指标-住宅平均价格:住宅平均价格是指其中一段时间内住宅的平均价格。
-房地产价格指数(房价指数):房价指数是用于衡量房地产市场价格变动趋势的指标。
-房租指数:房租指数是用于衡量租金价格变动趋势的指标。
-房价收入比:房价收入比是指购房者购买一套房屋所需支付的金额与购买者个人年收入之比。
3.房地产投资指标-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是指其中一段时间内用于房地产开发的投资金额。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是指其中一段时间内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的增长速度。
4.住宅空置率指标-住宅空置率:住宅空置率是指其中一段时间内空置的住房单位占总住房单位的比例。
5.住宅供求关系指标-住宅库存量:住宅库存量是指其中一段时间内市场上尚未售出的住宅单位数量。
-住宅供应量:住宅供应量是指其中一段时间内新增建成的住宅单位数量。
-住宅需求量:住宅需求量是指其中一段时间内购房者的购房需求数量。
6.住宅贷款指标-住房贷款余额:住房贷款余额是指其中一段时间内购房者尚未偿还的住房贷款金额。
-住房按揭贷款利率:住房按揭贷款利率是指购房者贷款购房时所支付的利率。
7.住宅市场调控指标-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是指政府采取的措施来调整住房市场的发展。
-住宅交易税:住宅交易税是指购房者在购买房屋时需要缴纳的税费。
以上所列指标只是住宅经济指标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其他的指标可以用来反映住宅经济的表现。
这些住宅经济指标在政府决策、房地产开发商决策、购房者决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观察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住宅市场的发展趋势,为相关方面的决策提供依据。
建筑经济指标大全建筑经济技术指标常见词汇整理与计算方法建筑经济技术指标常见词汇整理与计算方法(1)容积率:即规划地块内各类总建筑面积与地块面积之比计算公式为: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土地面积容积率可根据需要制定上限与下限.容积率的下限是保证地块开发的效益,防止无效益或低效益开发造成土地的浪费。
容积率上限防止过渡开发带来的城市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
容积率还可以根据建筑用途的不同,分为全部建筑容积率,公共建筑容积率,住宅建筑容积率等。
建筑总楼板面积与建筑基地面积的比值,与建蔽率为不同概念。
例如:在1万平方米的建筑基地上,建有单楼层5千平方米,共两层楼的建筑,则容积率为100%,建蔽率为50%。
公式: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与占地面积不同)(2)建筑密度:即规划地块内各建筑基底占地面积与地块面积之比,计算公式:建筑密度=建筑基底占地面积/地块面积(3)绿化率,亦称绿地率:指的是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规划地块面积的比率,计算公式:绿地率=绿地面积/土地面积绿地率通常以下限控制。
这里的绿地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道路红线内的绿地),不包括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
公共绿地内占地面积不大于百分之一的雕塑、水池、亭榭等绿化小品建筑可视为绿地。
(4)建筑物占地面积:以外墙(底层勒脚以上)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构筑物占地面积以占地轮廓计算,但不包括铁路、道路,围墙及管线。
(5)总建筑面积:指在建设用地范围内单栋或多栋建筑物地面以上及地面以下各层建筑面积之总和。
以上所提到的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是指项目用地红线范围内的土地面积,一般包括建设区内的道路面积、绿地面积、建筑物(构筑物)所占面积、运动场地等等。
规定建筑物应距离城市道路或用地红线的程度,多层一般不小于退让5m,高层退让不小于10M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建筑密度是指在具体“宗地”内建筑物基底面积与宗地面积之比。
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
房地产经济技术指标1、城市居住区:一般称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 50000 人)相对应,配建有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2、居住小区:一般称小区,是被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7000~15000 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要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3、居住组团:一般称组团,指一般被小区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 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4、居住区用地: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等四项用地的总称。
5、住宅用地: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含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的总称。
6、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一般称公建用地,是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设施的用地,应包括建筑基底及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建停车场等。
7、道路用地: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非公建配建的居民小汽车、单位通勤车等停放场地。
8、居住区(级)道路:一般用以划分小区的道路。
在城市中通常与城市支路同级。
9、小区(级)路:一般用以划分组团的道路。
10、组团(级)路:上接小区路、下连宅间的道路。
11、宅间小路:住宅建筑之间连接各住宅入口的道路。
12、公共绿地: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游憩绿地,应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它块状带状绿地等。
13、配建设施:与住宅规模或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套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的总称。
14、其它用地:规划范围内除居住区用地以外的各种用地,应包括非直接为本区居民配建的道路用地、其它单位用地、保留的自然村或不可建设用地等。
15、公共活动中心:配套公建相对集中的居住中心、小区中心和组团中心等。
住宅设计经济性指标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计入范围1.单层建筑物不论其高度如何,均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
其建筑面积按建筑物外墙(不含勒脚)结构的外皮围合出的水平面积计算。
2.多层建筑物建筑面积,按各层建筑面积之和计算。
3.同一建筑物如结构、层数不同时,应分别计算建筑面积。
4.室内楼梯间、电梯井、垃圾道、管道等均按建筑物的自然层计算建筑面积。
5.建筑物内设备管道层、贮藏室等层高在2.2 m 以上时,应计算建筑面积。
6.屋面上部有围护结构的楼梯间、水箱用房、电梯机房等,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7.挑空凸窗部分,按其顶盖投影面积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无围护结构的凹阳台、挑阳台,按其水平面积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建筑物间有顶盖的架空走廊,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8.室外楼梯,按自然层投影面积之和计算建筑面积。
9.建筑物内变形缝、沉降缝等,凡缝宽在300 m。
以内者,均依其缝宽按自然层计算建筑面积,并入建筑物建筑面积之内计算。
不计入范围1. 突出外墙的构件、配件、附墙柱、垛、勒脚、台阶、挑雨篷、墙面抹灰厚度、镶贴块材、装饰面等。
2.用于检修、消防等室外爬梯。
3.层高2.2m 以内设备管道层、贮藏室、设计不利用的深基础架空层及吊脚架空层。
4.没有围护结构的屋顶水箱、花架、凉棚等。
5.独立烟囱、烟道、地沟、油(水)罐、气柜、水塔、贮油(水)池、贮仓、栈桥、地下人防通道等构筑物。
6.单层建筑物内分隔单层房间。
7.建筑物内宽度在300 mm 以上的变形缝、沉降缝。
使用面积指每套住宅户型内除墙体厚度外全部净面积的总和(即地毯面积)。
其中包括卧室、起居室、厅、过道、厨房、卫生间、储藏室、壁柜、不吊柜、户内楼梯(按投影面积)、阳台。
斜面屋顶结构的房间,层高低于2.20 米的部分不计入面积。
住宅居住面积指住宅分户门内的卧室和起居室等的净面积的总和。
商品房"套内建筑面积" 指商品房套内各部分建筑面积的总和。
小区总体规划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小区商业地面停车位多少?电梯总数量?1#、2#基底建筑面积,标准层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
1、2#底层商铺建筑面积,地下室面积。
3、4#基底建筑面积,地下室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标准层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
5#楼基底建筑面积,地下室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标准层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
6、7#楼基底建筑面积,地下室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标准层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
8、9#楼楼基底建筑面积,标准层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
8、9#底层商铺建筑面积,地下室面积。
综合楼基底建筑面积,地下室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标准层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
建筑平面设计1、2#楼1层为商铺,2~5层为住宅,每栋楼各?个单元,每个单元一梯户,共?户。
每层建筑面积约?m2,A户型建筑面积在?m2 ,B户型建筑面积在?m2。
2栋楼共计?户。
3、4#楼1~6层为住宅,每栋楼各个单元,每个单元一梯户,共户。
每层建筑面积约为m2,A户型建筑面积在m2 ,B户型建筑面积在m2。
2栋楼共计户。
5#楼1~5层为住宅,每栋楼各个单元,每个单元一梯户,共户。
每层建筑面积约为m2,A户型建筑面积在m2 ,B户型建筑面积在m2。
1栋楼共户。
6、7#楼1~6层为住宅,每栋楼各个单元,每个单元一梯户,共户。
每层建筑面积约为m2,A户型建筑面积在m2。
2栋楼共户。
8、9#楼1层为商铺,2~6层为住宅,每栋楼分个单元,每个单元一梯户,共户。
每层建筑面积约为m2,A户型建筑面积在m2 。
1栋楼共户。
综合楼1层为商铺,2~6层为公寓客房,首层单向布置户临街商铺,标准层双向布置套公寓客房。
建筑剖面设计1#、2#、3#、4#、5#、6#、7#、8#、9#、综合楼室内外高差为m,1#、2#、首层层高,标准层层高m,建筑高度为m。
3#、4#首层层高,标准层层高m,建筑高度为m。
5#首层层高,标准层层高m,建筑高度为m。
6#、7#、首层层高,标准层层高m,建筑高度为m。
建筑经济指标大全建筑经济技术指标常见词汇整理与计算方法建筑经济技术指标常见词汇整理与计算方法(1)容积率:即规划地块内各类总建筑面积与地块面积之比计算公式为: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土地面积容积率可根据需要制定上限与下限.容积率的下限是保证地块开发的效益,防止无效益或低效益开发造成土地的浪费。
容积率上限防止过渡开发带来的城市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
容积率还可以根据建筑用途的不同,分为全部建筑容积率,公共建筑容积率,住宅建筑容积率等。
建筑总楼板面积与建筑基地面积的比值,与建蔽率为不同概念。
例如:在1万平方米的建筑基地上,建有单楼层5千平方米,共两层楼的建筑,则容积率为100%,建蔽率为50%。
公式: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与占地面积不同)(2)建筑密度:即规划地块内各建筑基底占地面积与地块面积之比,计算公式:建筑密度=建筑基底占地面积/地块面积(3)绿化率,亦称绿地率:指的是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规划地块面积的比率,计算公式:绿地率=绿地面积/土地面积绿地率通常以下限控制。
这里的绿地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道路红线内的绿地),不包括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
公共绿地内占地面积不大于百分之一的雕塑、水池、亭榭等绿化小品建筑可视为绿地。
(4)建筑物占地面积:以外墙(底层勒脚以上)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构筑物占地面积以占地轮廓计算,但不包括铁路、道路,围墙及管线。
(5)总建筑面积:指在建设用地范围内单栋或多栋建筑物地面以上及地面以下各层建筑面积之总和。
以上所提到的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是指项目用地红线范围内的土地面积,一般包括建设区内的道路面积、绿地面积、建筑物(构筑物)所占面积、运动场地等等。
规定建筑物应距离城市道路或用地红线的程度,多层一般不小于退让5m,高层退让不小于10M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建筑密度是指在具体“宗地”内建筑物基底面积与宗地面积之比。
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
绿化率也是如此。
绿化率较高,容积率较低,建筑密度一般也就较低,发展商可用于回收资金的面积就越少,而住户就越舒服。
这两个比率决定了这个项目是从人的居住需求角度,还是从纯粹赚钱的角度来设计一个社区。
一个良好的居住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3,绿化率应不低于30%。
但由于受土地成本的限制,并不是所有项目都能做得到。
容积率比净容积率要低50%左右。
这两个指标都是合法的,除特别说明外,说到容积率时一般都是指净容积率。
但国家没有明文规定开发商只能宣传净容积率,于是,一些开发商就钻法律的空子,将净容积率换算成毛容积率来宣传,购房人弄不明白其中的奥妙,还以为这个小区的容积率真的很低,入住后才发现上当了。
什么是容积率按照《成都市土地使用和建筑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的解释,容积率是地面以上各建筑面积的总和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值。
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直接关系居住的舒适度,容积率越低,居住密度越小,人们的居住舒适度就越高,反之则舒适度越低。
但对于开发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价格中的比例,决定被开发土地的含金量。
因此,容积率越高,开发商的利润就越大。
其他基本词汇,住宅: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公摊面积(一般测绘部门会给出)总建筑面积=所有建筑物的建筑面积的和公摊面积=每户分摊的公共部位的面积(一般由测绘部门给出)公摊系数=公摊面积/建筑面积根据《房产测量规范》房屋实测报告的房屋建筑总面积包括:房屋套内建筑面积和房屋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
建筑高度与层数计算层高建高层计与筑数建筑高度建筑高度指自建筑物散水外缘处的室外地坪至建筑物最高部分的垂直高度。
但下列情况不计入建筑控制高度:屋顶突出物的高度在9米以内,且其水平投影面积之和不超过该建筑物标准层建筑面积的八分之一者。
实心女儿墙高度自墙顶往下小于1.5米者;建筑物屋顶另加构架但不设围合外墙者,构架部分不计入高度。
出檐式平屋顶的建筑高度具有出檐式平屋顶的建筑,其高度为自基地室外地坪起至檐口底面止。
坡屋顶建筑高度坡屋顶建筑物当屋面坡度超过四十五度(含四十五度)时,建筑高度自基地室外地坪至坡屋顶的的二分之一为止;当小于四十五度时,按条规定计算。
场地前道路标高与场地地坪高度不同的建筑高度当场地前道路标高与场地地坪高度不同时,建筑物高度视下述不同情况分别计算:当进行景观和建筑物结构的规划控制时,建筑物高度仍以场地地坪标高为准计算;当进行消防扑救控制时,如路面标高高于场地地坪标高时,则以路面标高为准计算;当建筑物前后立面高度不同时,规划控制高度按建筑物的主出入口中的一面计算,而消防控制则按扑救登高一面计算。
建筑群高度限制建筑群高度限制指一组互相邻近的建筑物中最低与最高建筑物高度的幅度。
建筑群限高指对其中最高建筑物的高度限制。
一栋建筑物有两个以上体量建筑组合的建筑高度一栋建筑物有两个以上体量的建筑组合,其建筑物高度以最高体量的高度计算;特殊造型的建筑高度特殊造型的建筑高度按下列规定计算:薄壳结构与波浪形结构屋顶,建筑物高度自场地地坪至薄壳顶高或波顶高;屋面为球形拱顶,建筑物高度自场地地坪至拱顶最高处;半地下室高出地面的高度半地下室高出地面的高度为由散水边缘处的室外地坪标高至半地下室顶板。
建筑层数计算建筑层数的计算,应按条的规定。
住宅顶层有套内两层的复式套型时,若两层之间为满铺楼板时仍按两层计算,如为部分楼板和部分上空时,按一层计算。
但对消防控制,仍按自然楼层数量计算。
建筑的内各层的层数排列室内设计标高为正负零的楼层,按排列称为一层(建筑设计文件中应按楼层顺序标注建筑层数,不得将一层标注为首层或底层),第一层楼板以上称为二层,按此规则类推至建筑最高层数。
层高不大于2.2米时不计层数。
室内设计标高正负零下面的一层,按排列称为地下一层,地下一层的楼板以下称为地下二层,按此规则类推建筑物地下室最低层数。
室内地面以上的各层之间如设有夹层(见),则该层不计入层数排列,但大型公共建筑内设有中庭者,四周的楼层仍按条的规定排列称呼。
当室内按楼梯休息平台的标高而设置不同标高的楼层时则为错层,其错层的建筑层数,以标高为正负零的楼层(一层)为标准,第二层楼面标高以下的各层建筑层数为一层(不同标高的楼层应分别注明标高),层数的标注方法按此规则类推。
建筑物内电梯层排序建筑物内电梯的楼层排序,应一律遵照的排列。
2:居住区综合规划技术经济指标技术经济指标建设技术经济评价指标技术经济学研究的是从劳动消耗和提高经济效益的观点来评价技术活动。
建筑技术经济就是对建筑产品的技术方案(包括投资方案、工程设计、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和技术政策)进行技术与经济的分析、计算、比较和评价。
从中选出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最优方案,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建筑技术经济评价指标是对设计质量优劣和设计方案的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经济性的评价的项目指标。
由于影响设计方案和设计质量的因素繁多,而且不少因素对方案优劣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建筑技术经济评价指标多以一组指标来评价,这成组的指标也叫指标体系。
建设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按要求可分为几大类。
1.按指标的范围,可分为综合指标和局部指标。
2按指标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实物(使用价值)指标和货币指标(价值)。
3.按指标的应用,可分为建设指标和使用指标。
4.按指标的性质,可分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
居住区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居住区综合技术经济指标是针对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技术经济评估项目。
技术经济指标项目中每一项都有针对性地评价和反映着某些方面的控制作用和使用意义,每一项都是居住区整体居住水平的反映,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评价、使用评估都要通过这每一项指标来表达。
另外,技术经济指标项目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相互起制约作用。
评价或优化规划方案时,应综合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整体地、综合性地评价和优化。
还有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的评价和优化结果,不仅仅取决于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系列,还要看规划方案的功能合理性,布局创新的科学性,环境质量的保证度等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水平。
也就是说同样的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系列条件下,可能会出现几个方案。
要善于运用这些指标系列,评价出优秀方案。
居住区规划总用地居住区规划总用地范围应根据国家现行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来确定:1.当规划总用地周界为城市道路、居住区(级)道路、小区路或自然分界线时,用地范围划至道路中心线或自然分界线。
2.当规划总用地与其它用地相邻,用地范围划至双方用地的交界处。
底层公建住宅或住宅公建综合楼用地面积底层公建住宅或住宅公建综合楼是集住宅与公共建筑为一体的建筑。
为了方便居民生活,这种建筑处理是居住区规划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
另外临居住区、居住小区的沿街道一侧,为了丰富沿街立面和扩大服务效益,往往沿街兴建底层公建住宅或者住宅公建综合楼。
这种建筑的用地面积既不同于住宅用地,也不同于公建用地,依据国家现行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的有关规定作如下确定:1.按住宅和公建各占该幢建筑总面积的比例分摊用地,并分别计入住宅用地和公建用地;2.底层公建突出于上部住宅或占有专用场院和因公建需要后退红线的用地,均应计入公建用地。
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即道路红线内的绿地),不应包括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
根据国家现行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新区建设绿地率不应低于30%,旧区改造绿地率不宜低于25%。
绿地率是反映居住区园林绿化水平的指标之一,目的是为了能反映绿化的覆盖率,绿地率高,反映绿色植物种植的面积多,在居住区内分布广。
绿化覆盖率不同于绿地率。
绿化覆盖率除绿地面积外,还有树种选择、植物配置形式、树龄等。
绿化覆盖面积是指乔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覆盖面积,按植物的垂直投影测算,但由于各地的居住区的地理位置不同,树种比例树龄结构不同,因而绿化覆盖率只能概略性的估算。
绿地面积绿色植被的生态效应已逐渐被人们认识,人们追求绿色,向往大自然,居住区内的外部环境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绿化、美化居住区外部环境是居住者的追求。
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尽可能扩大绿地面积是设计者的社会责任。
为了相对准确地计算绿地面积,相对统一绿地面积的计算方法,国家现行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特作如下规定:1.宅旁(宅间)绿地面积计算的起止界,绿地边界对宅间路、组团路和小区路算到路边,当小区路设有人行便道时算到便道边,沿居住区路、城市道路则算到红线,距房屋墙脚1.5米,对其它围墙、院墙算到墙脚。
2.道路绿地面积,以道路红线内规划的绿地面积为准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