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自查表
- 格式:docx
- 大小:20.23 KB
- 文档页数:7
食品安全自查表(一)自查项目序号自查情况自查不符合项说明原辅料进货验查1.1 原辅料存放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1.2 专库管理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1.3 标签标识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1.4 索证索要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1.5 制度具备情况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1.6 现场记录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生产过程控制2.1 厂区环境清洁卫生状况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2.2 更衣室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2.3生产加工场所清洁卫生状况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2.4生产加工设施、设备清洁卫生状况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2.5企业必备生产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和清洗消毒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2.6 生产投料记录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2.7生产加工过程中关键控制点的控制记录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2.8生产中人流、物流交叉污染情况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2.9原料、半成品、成品交叉污染情况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2.10 设备、设施运行情况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2.11 现场人员卫生防护情况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2.12 回收食品处置情况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食品安全自查表自查项目序号自查情况自查不符合项说明出厂检验现场检查3.1检验室仪器设备、化学试剂情况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3.2应具备相应能力的检验员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3.3出厂销售成品是否具有出厂检验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3.4自行出厂检验企业实验室是否具有测量比对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3.5 委托检验情况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3.6 成品留样情况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3.7 成品存放是否符合要求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产品标识标注情况4.1 食品标识标注项目齐全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食品销售台帐情况5.1名称、数量、生产日期/批号、检验合格证号、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销售日期、出货日期、地点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不安全食品召回6.1通知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6.2 召回产品处理记录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6.3 整改措施的落实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6.4 召回处理报告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食品安全自查表自查项目序号自查情况自查不符合项说明管理制度与记录7.1 不合格品处理记录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7.2 执行备案收录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7.3 从业人员管理记录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7.4 委托加工包装标识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7.5 消费者投诉处理及记录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7.6收集风险监测及评估信息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7.7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记录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自查结论自查人员签名:自查日期:企业负责人签名:年月日(章)。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表一、企业资质与人员管理1、企业是否依法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并在有效期内。
2、许可证上的许可范围是否与实际生产经营的食品种类相符。
3、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否对食品安全工作全面负责,是否明确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及其职责。
4、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从业人员是否取得健康证明,并在有效期内。
5、企业是否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并有培训记录。
二、食品原材料采购1、是否建立了食品原材料采购索证索票制度,采购的食品原材料是否有合法的购货凭证。
2、采购的食品原材料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是否有检验报告或合格证明。
3、是否对供应商进行了资质审查和评估,并定期更新供应商名单。
4、食品原材料的储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过期、变质的原材料。
三、食品生产加工过程1、生产加工场所的环境是否整洁卫生,是否有积水、垃圾等。
2、生产加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是否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3、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是否有专人管理、专柜存放、专用台账记录。
4、是否按照生产工艺和标准进行生产加工,是否存在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行为。
5、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是否得到有效控制,是否有相应的监控记录。
四、食品包装与标识1、食品包装材料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是否无毒、无害、无污染。
2、食品包装上的标识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是否标注了食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成分表、生产许可证编号等信息。
3、食品标签上的内容是否真实、准确、清晰,是否存在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情况。
五、食品储存与运输1、食品仓库是否保持干燥、通风,温度、湿度是否符合要求。
2、食品是否按照分类、分区、离地离墙的要求存放,是否存在混放、积压等情况。
3、食品运输工具是否清洁卫生,是否具备保温、冷藏、冷冻等设施设备,并能正常运行。
4、食品在运输过程中是否采取了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食品受到污染、损坏。
六、食品检验与检测1、是否建立了食品检验检测制度,配备了必要的检验检测设备和人员。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表一、生产过程管理1. 设备卫生a. 生产设备是否干净、整洁,无污垢、异味和霉菌;b. 设备通风状况是否良好,无积尘和异物;c. 设备有无生锈、老化、损坏等现象;d. 是否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清洁。
2. 原料检查a. 原料采购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有无合格检验证书;b. 来源地是否可靠,避免购买过期、变质或带有毒害物质的原料;c. 原料储存是否符合要求,防止温度过高、湿度过大或与有毒物质混存。
3. 加工控制a. 加工人员是否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正确操作和卫生习惯;b. 加工环境是否干净整洁,无害虫和害兽存在;c. 加工过程中是否遵循正确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d. 加工过程中是否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确保产品不受外界污染。
二、产品安全质量1. 产品外观a. 产品外包装是否完整,无破损、变形等情况;b. 包装标签是否齐全、清晰,标注了生产日期、保质期和原料成分。
2. 化学安全a. 产品是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无添加有害物质;b. 检测产品中的化学指标是否合理,如无铅、无苯等。
3. 微生物检测a. 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进行过微生物检测;b. 检测结果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无致病菌和变质迹象。
4. 保质期管理a. 产品的保质期是否明确标注,并参照国家标准进行设置;b. 是否对产品进行定期抽样检测,确保产品在保质期内符合质量要求。
三、库存管理和追溯1. 库存管理a. 是否有合理的仓储管理制度,避免商品过期存放或混存;b. 库存管理人员是否定期对库存进行盘点,及时处理异常产品。
2. 追溯管理a. 是否建立了产品追溯记录,包括进货信息、生产信息和销售信息;b. 是否能够及时准确地查询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库存情况。
四、员工卫生健康1. 健康证明a. 员工是否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明,每年进行定期体检。
2. 个人卫生a. 员工是否按要求穿戴工作服和劳动防护用品;b. 是否定期进行身体清洁和手部消毒。
3. 培训教育a. 是否定期对员工进行食品安全方面的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b. 员工是否理解并遵守卫生操作规程,做到文明生产。
附件2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自查表
学校名称(盖章):
自查人员: 检查时间: 年月日
(本检查评价表一式三份, 由学校加盖公章后, 一份报餐饮监管单位, 一份报教育部门, 一份学校留存)附件3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监督检查表
..2.★项为关键项,违反其中任何一条,该单位现场评定为零分。
3.对不同餐饮服务场所, 允许有合理缺项, 最终得分采用标化分。
标化分=100×实得分/应得分
应得分=100-合理缺项总分。
最后得分: 应得分: 标化分:
检查人员人(签字): 年月日
被监督人(签字): 年月日
(本检查评价表一式三份, 由被监督单位盖章后, 一份监管单位留存, 一份教育部门留存, 一份学校留存)。
社区食堂食品安全自查表1. 食品进货管理- 是否与正规供货商签订了进货合同?- 是否及时收集并保留了食品供应商的营业执照和相关证照?- 是否定期开展食品供应商的安全评估并记录评估结果?- 是否建立了食品质量检验记录,并保留至少三个月?- 是否定期对进货的食品进行抽检?抽检记录是否完整?2. 食材储存管理- 是否对食材进行分类存放,并进行标识?- 是否合理利用存储空间,防止交叉污染?- 是否确保食材存储温度符合要求,并有相应记录?- 是否对容易变质的食材进行有效的保质期管理?- 是否定期检查并清理食材存储区域?3. 食品加工和烹饪操作- 是否明确制定了食品加工和烹饪的操作规程?- 是否规范操作员的穿戴和卫生惯?- 是否对原料进行充分清洗和加工处理?- 是否控制好食品加工的时间和温度?- 是否保留了食品加工和烹饪操作的记录?4. 餐具清洗和消毒- 是否制定了餐具清洗和消毒的操作规程?- 是否使用符合要求的洗碗机和消毒设备?- 是否针对不同类型的餐具采取相应的清洗和消毒方法?- 是否定期对洗碗机和消毒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 是否保留了餐具清洗和消毒的记录?5. 卫生管理- 是否建立了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并明确责任人?- 是否制定了食堂的日常清洁和卫生消毒计划?- 是否保持食堂的通风良好、整洁干净?- 是否制定了废物处理方案,并做好分类和垃圾收集工作?- 是否对食堂员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和操作培训?此食品安全自查表仅供参考,具体根据实际情况酌情调整和完善。
为确保食品安全,社区食堂应加强自查自检工作,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同时,建议社区食堂与相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保持联系,及时掌握最新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法规要求,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健康的饮食服务。
食品安全自查表格模板食品安全自查项目表格环境卫生:检查厨房内墙壁、天花板、门窗等是否有涂层脱落或破损,食品生产经营环节是否整洁。
检查防蝇、防尘、防树设施是否有效。
检查废弃物处理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加工用设施、设备工具是否清洁。
检查食物热加工中心温度是否大于7℃。
结果:检查10℃—6℃存放的食物,烹调后至使用前存放时间是否未超过2小时;存放时间超过2小时的食用前是否经充分加热。
经营过程:检查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工具是否明显区分,存放场所是否分开、不混用。
检查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存放是否存放交叉污染。
专间操作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餐饮具直接使用前是否经过有效清洗消毒。
检查接入口食清洗消毒水池是否与其他用途水池混用。
检查品消毒后餐具是否贮存在清洁专用保洁柜内。
检查从业人员操作时是否穿戴清洁工作帽,专间操作人员是否规范佩戴口罩。
个人卫生:检查从业人员操作时是否有从事与食品加工无关的行为。
检查从业人员是否留长指甲或涂指甲油、戴戒指。
检查从业人员上厕所前是否在厨房内脱去工作服。
检查从业人员是否有取得有效健康合格证而上岗操作健康管理。
检查从业人员是否有有碍食品安全的病症。
检查是否索取销售,工商营业执照、食品流通许可证、卫生食品采购检验检疫合格证明、每批次的检验报告;食品及原料是否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
库房存放:检查食品是否离地隔墙。
检查冷冻、冷藏设施是否能正常运转,贮存温度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食品贮存是否存在生熟混放。
检查食品或原料是否与有毒有害物品存放在一场所。
检查是否生产经营超过保持期食品。
检查是否生产经营违禁食品或腐败变质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