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大物期末练习题
- 格式:ppt
- 大小:900.00 KB
- 文档页数:33
大学物理—近代物理_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下列哪个表述是对的?答案:具有适合能量的电子、中子、以及X射线入射单晶时都能产生相同的衍射图样。
2.下列关于氢原子中电子能级的表述中哪个是对的?答案:基态电子的轨道角动量为零。
3.泡利不相容原理:答案:表明在原子中,任何两个电子不能具有完全相同的量子数集即四个量子数。
4.要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受激发后能发射莱曼系(由激发态跃迁到基态发射的各谱线组成的谱线系)的最长波长的谱线,至少应向基态氢原子提供的能量是答案:10.2 eV。
5.已知二质点A、B静止质量均为m0,若质点A静止,质点B以6m0c²的动能A运动,碰撞后合成一粒子,无能量释放。
求:合成粒子的运动质量m为答案:6.光谱系中谱线的频率(如氢原子的巴尔末系)答案:高频和低频都有一个限制。
7.已知在运动参照系(S')中观察静止参照系(S)中的米尺(固有长度为1m)和时钟的一小时分别为0.8m和1.25小时,反过来,在S中观察S'中的米尺和时钟的一小时分别为答案:0.8m,1.25小时。
8.由量子力学可知,在一维无限深方势阱中的粒子可以有若干能态。
如果势阱两边之间的宽度缓慢地减小至某一较小的宽度,则答案:相邻能级间的能量差增加。
9.已知一单色光照射在钠表面上,测得光电子的最大动能是1.2 eV,而钠的红限波长是540 nm,那么入射光的波长是答案:355 nm。
10.设想做“追光实验”,即乘坐一列以速度u运动的火车追赶一束向前运动的闪光。
在火车上观测,闪光速度的大小为答案:c11.一宇航员要到离地球为10光年的星球去旅行。
如果宇航员希望把这路程缩短为8光年,则他所乘的火箭相对于地球的速度应为答案:0.6c12.下列表述中哪个是正确的?答案:氢原子中电子状态的轨道量子数总比这个态的主量子数小。
13.答案:14.直接证实了电子自旋存在的最早的实验之一是答案:斯特恩 - 盖拉赫实验。
2019年大学物理期末考试题库300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根据气体动理论,单原子理想气体的温度正比于 ( )(A )气体的体积;(B )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C )气体分子的平均动量;(D )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
2.平面简谐波)35sin(4y t x ππ+=与下面哪列波相干可形成驻波? ( )(A ))2325(2sin 4x t y +=π; (B ))2325(2sin 4x t y -=π; (C ))2325(2sin 4y t x +=π; (D ))2325(2sin 4y t x -=π。
3.在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波源不动时,波源的振动周期与波动的周期在数值上是不同的;(B )波源振动的速度与波速相同;(C )在波传播方向上,任一质点的振动位相总是比波源的位相滞后;(D )在波传播方向上,任一质点的振动位相总是比波源的位相超前。
4.在单缝衍射实验中,缝宽a =0.2mm ,透镜焦距f =0.4m ,入射光波长λ=500nm ,则在距离中央亮纹中心位置2mm 处是亮纹还是暗纹?从这个位置看上去可以把波阵面分为几个半波带? ( )(A) 亮纹,3个半波带; (B) 亮纹,4个半波带;(C) 暗纹,3个半波带; (D) 暗纹,4个半波带。
5.电荷分布在有限空间内,则任意两点P 1、P 2之间的电势差取决于 ( )(A) 从P 1移到P 2的试探电荷电量的大小;(B) P 1和P 2处电场强度的大小;(C) 试探电荷由P 1移到P 2的路径;(D) 由P 1移到P 2电场力对单位正电荷所作的功。
6.一束光强为I 0的自然光,相继通过三个偏振片P 1、P 2、P 3后出射光强为I 0 /8。
已知P 1和P 3的偏振化方向相互垂直。
若以入射光线为轴旋转P 2,要使出射光强为零,P 2至少应转过的角度是 ( )(A) 30°; (B) 45°; (C) 60°; (D) 90°。
大学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一、大学物理期末选择题复习 1.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位矢r 的端点处,对其速度的大小有四种意见,即 (1)t r d d ; (2)dt r d ; (3)t s d d ; (4)22d d d d ⎪⎭⎫ ⎝⎛+⎪⎭⎫ ⎝⎛t y t x . 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A) 只有(1)(2)正确 (B) 只有(2)正确(C) 只有(2)(3)正确 (D) 只有(3)(4)正确答案D2.静电场中高斯面上各点的电场强度是由:( )(A) 高斯面内的电荷决定的 (B) 高斯面外的电荷决定的(C) 空间所有电荷决定的 (D) 高斯面内的电荷的代数和决定的答案C3.一带电粒子垂直射入均匀磁场中,如果粒子的质量增加为原来的2倍,入射速度也增加为原来的2倍,而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增大为原来的4倍,则通过粒子运动轨道所围面积的磁通量增大为原来的:( )(A) 2倍 (B) 4倍 (C) 0.5倍 (D) 1倍答案B4.图为四个带电粒子在O点沿相同方向垂直于磁力线射入均匀磁场后的偏转轨迹的照片. 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轨迹所对应的四个粒子的质量相等,电量大小也相等,则其中动能最大的带负电的粒子的轨迹是( )(A) Oa (B) Ob(C) Oc (D) Od答案C5.某电场的电力线分布情况如图所示.一负电荷从M 点移到N 点.有人根据这个图作出下列几点结论,其中哪点是正确的? ( )(A )电场强度E M >E N (B )电势U M >U N(C )电势能W M <W N (D )电场力的功A>0答案D6.两根长度相同的细导线分别多层密绕在半径为R 和r 的两个长直圆筒上形成两个螺线管,两个螺线管的长度相同,R =2r ,螺线管通过的电流相同为I ,螺线管中的磁感强度大小B R 、B r 满足( )(A ) r R B B 2=(B ) r R B B =(C ) r R B B =2(D )r R B B 4=答案C7. 一段路面水平的公路,转弯处轨道半径为R ,汽车轮胎与路面间的摩擦因数为μ,要使汽车不致于发生侧向打滑,汽车在该处的行驶速率( )(A gR μ(B gR μ (C gR μ(D )还应由汽车的质量m 决定答案 C8. 对质点组有以下几种说法:(1)质点组总动量的改变与内力无关;(2)质点组总动能的改变与内力无关;(3)质点组机械能的改变与保守内力无关。
大学物理—振动、波动与光学_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为使屏上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大,可以采取的办法是()参考答案:使两缝的间距变小2.一水平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总能量为E,如果简谐振动振幅增加为原来的2倍,重物的质量增为原来的4倍,则它的总能量变为参考答案:4E3.一简谐振动曲线如图所示.则振动周期是【图片】参考答案:2.40s4.波长λ=500nm(1nm=10-9nm)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宽度a=0.25mm的单缝上,单缝后面放置一凸透镜,在凸透镜的焦平面上放置一屏幕,用以观测衍射条纹。
今测得屏幕上中央明条纹一侧第三个暗条纹和另一侧第三个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d=12mm,则凸透镜的焦距f为()参考答案:1 m5.在如图所示的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若将单缝沿透镜光轴方向向透镜平移,则屏幕上的衍射条纹()。
【图片】参考答案:不发生变化6.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在媒质质元从平衡位置运动到最大位移处的过程中:参考答案:它把自己的能量传给相邻的一段质元,其能量逐渐减小.7.图①表示t=0时的余弦波的波形图,波沿x轴正向传播;图②为一余弦振动曲线.则图①中所表示的x=0处振动的初位相与图②所表示的振动的初位相【图片】参考答案:依次分别为π/2与-π/28.一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若t时刻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则在t+T /4时刻x轴上的1、2、3三点的振动位移分别是【图片】参考答案:-A,0,A9.一平面余弦波在t=0时刻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则O点的振动初位相f为:【图片】参考答案:p /210.S1和S2是波长均为【图片】的两个相干波的波源,相距3【图片】/4,S1的位相比S2超前π/2.若两波单独传播时,在过S1和S2的直线上各点的强度相同,不随距离变化,且两波的强度都是I0,则在S1、S2连线上S1外侧和S2外侧各点,合成波的强度分别是4I0,011.一列机械横波在t时刻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则该时刻能量为最大值的媒质质元的位置是:【图片】【图片】参考答案:a,c,e,g.12.在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若减小波长,其他条件不变,则中央明条纹()。
1 某质点的运动学方程 x=6+3t-5t 3 ,那么该质点作〔D 〕 ( A 〕匀加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为正值 ( B 〕匀加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为负值 ( C 〕变加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为正值 ( D 〕变加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为负值2 一作直线运动的物体 ,其速度 v x 与时间t 的关系曲线如图示。
设t 1t 2时间内合力作功为 A 1 , t 2t 3时间内合力作功为2, t 3 t 4时间内合力作功为3 ,那么下述正确都为A A ( C 〕〔A 〕A 10,A 2 0,A 30 u〔 B 〕A 1 0 ,A 2 0 ,A 03〔 C 〕A 1 0 ,A 2 0, A3〔D 〕A 1 0, A 2 0,A 30tot 13 关于静摩擦力作功 ,指出下述正确者 〔 C 〕( A 〕物体相互作用时 ,在任何情况下 ,每个静摩擦力都不作功。
( B 〕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必定静止。
〔 C 〕彼此以静摩擦力作用的两个物体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所以两个静摩擦力作功之和等 于零 。
4 质点沿半径为 R 的圆周作匀速率运动 ,经过时间 T 转动一圈 ,那么在 2T 的时间内 ,其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别为 〔 B 〕〔A 〕2R,2 R〔B 〕0,2RTT〔D 〕2T〔C 〕0, 0R ,0T5 、质点在恒力F 作用下由静止开场作直线运动 。
在时间t 1内,速率由0增加到 ;在 t 2内,由增加到 2 。
设该力在t 1内,冲量大小为 I 1,所作的功为 A 1;在 t 2内,冲量大小为 I 2,所作的功为A 2,那么〔D 〕A .A 1 A 2;I 1 I 2 B. A 1 A 2; I 1 I 2C. A 1A 2;I 1I 2D. A 1A 2; I 1I 26 如图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 A 和 m B 的物体A 和B 一起在水平面上沿x 轴正向作匀减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大小为 a ,A 与B 间的最大静摩擦系数为 ,那么 A 作用于 B 的静摩擦力 F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D 〕eord 完美格式A 、 mB g,与 x 轴正向相反BB 、 m B g,与 x 轴正向一样 AC 、m B a, 与x 轴正向一样D 、m B a, 与x 轴正向相反x7、 根据瞬时速度矢量的定义 ,及其用直角坐标的表示形式,它的大小可表示为 〔 C 〕 A .drB.dr C.|dxidy j dzk |D. dxdy dz dtdtdtdtdtdtdt dt8 三个质量相等的物体 A 、B 、C 紧靠在一起 ,置于光滑水平面上。
2019年大学物理期末考试题库300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一个转动惯量为J 的圆盘绕一固定轴转动,初角速度为0ω。
设它所受阻力矩与转动角速度成正比M=ωk -(k 为正常数)(1)它的角速度从0ω变为0ω/2所需时间是 ( ) (A) J /2; (B) J /k ; (C) (J /k )ln 2; (D) J /2k 。
(2)在上述过程中阻力矩所作的功为 ( )(A) J 20ω/4; (B) -3J 20ω/8; (C) -J 20ω/4; (D) J 20ω/8。
2.在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波源不动时,波源的振动周期与波动的周期在数值上是不同的; (B )波源振动的速度与波速相同;(C )在波传播方向上,任一质点的振动位相总是比波源的位相滞后; (D )在波传播方向上,任一质点的振动位相总是比波源的位相超前。
3.一个质点作简谐振动,周期为T ,当质点由平衡位置向x 轴正方向运动时,由平衡位置到二分之一最大位移这段路程所需要的最短时间为: ( ) (A )T /4; (B )T /12; (C )T /6; (D )T /8。
4.在单缝衍射实验中,缝宽a =0.2mm ,透镜焦距f =0.4m ,入射光波长λ=500nm ,则在距离中央亮纹中心位置2mm 处是亮纹还是暗纹?从这个位置看上去可以把波阵面分为几个半波带? ( )(A) 亮纹,3个半波带; (B) 亮纹,4个半波带; (C) 暗纹,3个半波带; (D) 暗纹,4个半波带。
5.电荷分布在有限空间内,则任意两点P 1、P 2之间的电势差取决于 ( ) (A) 从P 1移到P 2的试探电荷电量的大小; (B) P 1和P 2处电场强度的大小; (C) 试探电荷由P 1移到P 2的路径;(D) 由P 1移到P 2电场力对单位正电荷所作的功。
6.一束光强为I 0的自然光,相继通过三个偏振片P 1、P 2、P 3后出射光强为I 0 /8。
北京理工大学大二物理专业试题及解析一、 选择题(30分,每题3分)1.一质点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x=Acos(ωt+φ),当时间t=T/4(T 为周期)时,质点的速度为( )(A) -Aωsinφ; (B) Aωsinφ; (C) -Aωcosφ; (D) Aωcosφ 解析:v =dx/dt = -Aωsin (ωt+φ),cos )sin(424/ϕωϕωπA A v T T T t -=+⋅-== ∴选(C)2.一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当其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的大小为振幅的1/4时,其动能为振动总能量的( )(A) 7/6 (B) 9/16 (C) 11/16 (D )13/16 (E) 15/16 解析:,1615)(2212421221221221=-=kA k kA kA mv A ∴选(E )3.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在媒质质元从平衡位置运动到最大位移处的过程中( )(A) 它的动能转换成势能.(B) 它的势能转换成动能.(C) 它从相邻的一段质元获得能量其能量逐渐增大.(D) 它把自己的能量传给相邻的一段质元,其能量逐渐减小. 解析:这里的条件是“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
由于弹性媒质的质元在平衡位置时的形变最大,所以势能动能最大,这时动能也最大;由于弹性媒质的质元在最大位移处时形变最小,所以势能也最小,这时动能也最小。
质元的机械能由最大变到最小的过程中,同时也把该机械能传给相邻的一段质元。
∴选(D )4.如图所示,折射率为n 2、厚度为e 的透明介质薄膜的上方和下方的透明介质的折射率分别为n 1和n 3,已知n 1<n 2<n 3.若用波长为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该薄膜上,则从薄膜上、下两表面反射的光束①与②的光程差是( )(A) 2n 2 e . (B) 2n 2 e - / 2 .(C) 2n 2 e -. (D) 2n 2 e - / (2n 2). 解析:半波损失现象发生在波由波疏媒质到波密媒质的界面的反射现象中。
2024北京理工大附中高二(上)期末物 理(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 分 )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在下列图1所示的四幅图中,正确标明通电直导线所受安培力F 方向的是( )2.带电粒子垂直匀强磁场方向运动时,会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洛伦兹力不改变带电粒子的动能B .洛伦兹力可对带电粒子做功C .洛伦兹力的大小与速度无关D .洛伦兹力方向与带电粒子的速度方向不一定垂直3. 电场中某区域的电场线分布如图2所示,A 、B 是电场中的两点,则( )A .A 点的电势较小B .因为B 点处没有电场线,所以电荷在B 点不受电场力作用C .正电荷在A 点由静止释放,电场线就是它的运动轨迹D .同一负点电荷放在A 点受到的电场力比放在B 点时受到的电场力大4. 如图3所示,线圈A 通过滑动变阻器和开关连接到电源上,线圈B 的两端连到电流计上,把线圈A 装在线圈B 的里面。
实验中观察到,开关闭合瞬间,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则( )A. 开关断开瞬间,电流计指针不偏转B. 开关闭合瞬间,两个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可能同为顺时针或逆时针C. 开关闭合,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D. 开关闭合,向上拔出线圈A 的过程中,线圈B 将对线圈A 产生排斥力5. 如图4,水平面内两导轨间距L =1 m ,处于磁感应强度B =1 T 的匀强磁场中,导轨的左端接有电阻R =3 Ω,长1 m 的导体棒PQ 垂直导轨放置,且与导轨接触良好,以v =4 m/s 的速度向右匀速滑动,导体棒电阻r =1 Ω,导轨的电阻忽略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 点的电势高于Q 点,P 、Q 两点电势差的大小为4 VB .P 点的电势高于Q 点,P 、Q 两点电势差的大小为3 V 图1图2图4 图3C .Q 点的电势高于P 点,P 、Q 两点电势差的大小为4 VD .Q 点的电势高于P 点,P 、Q 两点电势差的大小为3 V6. 下列关于电磁感应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 .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越大,闭合电路中的感应电动势越大B .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为零时,感应电动势一定为零C .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变化越多,闭合电路中的感应电动势越大D .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变化越快,闭合电路中的感应电动势越大7. 一个电流表,刻度盘的每1小格代表1μA ,内阻为R g ,如果把它改装成量程较大的电流表,刻度盘的每一小格代表nμA ,则( )A .给它串联一个电阻,阻值为nR gB .给它串联一个电阻,阻值为(n -1)R gC .给它并联一个电阻,阻值为R g nD .给它并联一个电阻,阻值为R g n -1 8. 在如图5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12V ,内电阻为1.0Ω,电阻R 0为1.5Ω,小型直流电动机M 的内阻为0.5Ω。
课程代号:PHY17016北京理工大学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大学物理I 期末试题A 卷2016年6月28日 14:00 – 16:00班级 学号 姓名 总分 注: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力学与热学,总分60分;第二部分为波动与光学,总分为40分。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可能用到的数据:大气压1 atm = 1.013⨯105 Pa , 万有引力常量 G = 6.67 ⨯ 10–11 N ⋅m 2⋅kg –2 普适气体常量 R = 8.31 J ⋅mol –1⋅K –1, 玻耳兹曼常量 k = 1.38 ⨯ 10–23 J ⋅K –1第一部分一、填空题(共30分,请将答案写在卷面指定的横线上):1.(3分)质量为m 的质点在力作用下运动方程为j i r t B t A ωωcos sin +=,式中A , B , ω 都是正常量。
该力在t 1 = 0到ωπ22=t 这段时间内所做的功为 。
2.(3分)一质量为2kg 的小球A ,以10m/s 的速率在水平光滑的桌面上运动。
在其运动的正前方有一个小球B 正与其同向运动,B 的质量为5kg ,速率为3m/s。
小球A 与小 球B 发生弹性碰撞后,二者质心的速率为 。
3.(3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沿椭圆轨道运动,地球的中心O 为该椭圆的一个焦点。
已知地球半径R = 6378 km ,卫星与地面的最近距离l 1 = 439 km ,与地面的最远距离l 2 = 2384 km 。
若卫星在近地点A 1的速率v 1 = 8.1 km/s ,则卫星在远地点A 2的速率v 2 = ____________________。
4.(3分)刚体做定轴转动,其角加速度β 随角位置θ(取正值)的变化关系为2331θβ+=,若在 θ = 0处的角速度ω0 = 5 rad/s ,则θ = 3 rad 处的角速度ω = 。
5.(4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均匀细圆环可绕通过圆心的固定轴在竖直平面内自由旋转(忽略沿半径的细辐条的质量),在圆环外围沿径向固连一条质量为m ,长度为R 的均匀细杆。
大学物理—力学与热学_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理想气体卡诺循环过程的两条绝热线下的面积大小(图中阴影部分)分别为【图片】和【图片】,则二者的大小关系是:【图片】参考答案:.2.用下列两种方法(1)使高温热源的温度【图片】升高【图片】;(2)使低温热源的温度【图片】降低同样的【图片】值。
分别可使卡诺循环的效率升高【图片】和【图片】,两者相比:参考答案:.3.设高温热源的热力学温度是低温热源的热力学温度的n倍,则理想气体在一次卡诺循环中,传给低温热源的热量是从高温热源吸取的热量的参考答案:倍.4.如图表示的两个卡诺循环,第一个沿ABCDA进行,第二个沿 ABC¢D¢A进行,这两个循环的效率【图片】和【图片】的关系及这两个循环所作的净功【图片】和【图片】的关系是【图片】参考答案:,.5.理想气体经历如图中实线所示的循环过程,两条等体线分别和该循环过程曲线相切于a、c点,两条等温线分别和该循环过程曲线相切于b、d点a、b、c、d将该循环过程分成了ab、bc、cd、da四个阶段,则该四个阶段中从图上可肯定为放热的阶段为【图片】参考答案:cd.6.如图所示,当气缸中的活塞迅速向外移动从而使气体膨胀时,气体所经历的过程【图片】参考答案:不是准静态过程,它不能用 p-V 图上的一条曲线表示.7.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开始时处于压强,体积,温度分别为【图片】,【图片】,【图片】的平衡态,后来变到压强,体积,温度分别为【图片】,【图片】,【图片】的终态.若已知【图片】>【图片】,且【图片】=【图片】,则以下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如果不给定气体所经历的是什么过程,则气体在过程中对外净作功和从外界净吸热的正负皆无法判断.8.气缸内盛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不变而压强增大一倍时,该气体分子的平均碰撞频率【图片】和平均自由程【图片】的变化情况是参考答案:增大一倍而减为原来的一半9.在一封闭容器中盛有1 mol氦气(视为理想气体),这时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自由程仅决定于参考答案:体积 V.10.氦气、氮气、水蒸汽(均视为刚性分子理想气体),它们的摩尔数相同,初始状态相同,若使它们在体积不变情况下吸收相等的热量,则参考答案:它们的温度升高不相同,压强增加不相同.11.如图所示,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沿着图中直线从状态a( 压强p1 = 4 atm,体积V1 = 2 L )变到状态b ( 压强p2 = 2 atm,体积V2 = 4 L ).则在此过程中:【图片】参考答案:气体对外作正功,从外界吸热.12.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某过程后,温度升高了.则根据热力学定律可以断定: (1) 该理想气体系统在此过程中吸了热. (2) 在此过程中外界对该理想气体系统作了正功.(3) 该理想气体系统的内能增加了. (4) 在此过程中理想气体系统既从外界吸了热,又对外作了正功.以上正确的断言是:参考答案:(3).13.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abc平衡过程,则该系统对外作功W,从外界吸收的热量Q和内能的增量【图片】的正负情况如下:【图片】参考答案:>0,Q>0,W>014.一木板可以沿着固定的竖直滑轨无摩擦自由下落,其上挂有一个单摆(单摆的质量远远小于木板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