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原理与设备试题
- 格式:pdf
- 大小:1.10 MB
- 文档页数:6
制冷原理与设备复习1、蒸发器内制冷剂的汽化过程是蒸发吗?答:不是蒸发而是沸腾。
2. 制冷剂在通过节流元件时压力降低,温度也大幅下降,可以认为节流过程近似为绝热过程,那么制冷剂降温时的热量传给了谁?答:制冷剂在达到膨胀阀时,一般是高压(Pk )的过冷液。
当制冷剂在通过膨胀阀的狭窄通道时,由于阻力,压力由高压(Pk )降低到低压(P0)。
这个变化是在瞬间形成的,制冷剂即没有热的收受,也没有功的收受,在能量上并没有什么变化,制冷剂的焓值保持一定。
由焓定义pv u h +=:通过膨胀阀压力有明显下降,但焓值保持不变,所以压力P 的变小,比容v 就有相应的增大,为此一部分制冷剂液体变为蒸汽(闪发气体)。
液体变为蒸汽时需要得到蒸发潜热,但在膨胀阀中,制冷剂不与外部发生热量交换,所以制冷剂蒸发所需的热量只能取自本身,其结果是制冷剂温度下降。
3、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包括哪些过程?试用p —h 图和T —S 图表示并说明制冷剂在循环中压力变化情况、集态变化情况以及对外界交换情况。
4、单位制冷量、单位功耗、单位冷凝热的意义?并简单解释单位容积制冷量、单位容积功耗、理论制冷系数、热力完善度。
5、液体过冷和吸气过热时对制冷循环各有何影响?试作回热循环的简要流程图并在p —h 图上表示其相应的位置;同时和与基本循环相比较。
回热循环的理论制冷系数增大或减小?试分析其增大的条件。
6、作图表示回热器的热平衡和传热温差。
7、熟悉回热循环的热力计算。
8、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有哪些假设条件?9、在单级制冷基本循环中理论和实际有哪些不同?解释指示效率、机械效率以及输气系数;解释指示功率、轴功率。
冷凝器热负荷包括哪些内容?何为活塞式和螺杆式压缩机理论输气量以及如何计算?10、解释实际制冷系数(m i s ηηεε0=);和单位轴功率制冷量。
答:单位轴功率制冷量又叫制冷机性能系数(COP ):COP P Q ==e 0轴功率制冷量(开启式压缩机)压缩机电功率制冷量=COP (封闭式压缩机)11、若制冷压缩机已给定(Vh q ),则影响质量流量、制冷量(Q0)及轴功率的因素有哪些?12、解释最大功率及其压缩比。
制冷设备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制冷系统中,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状态是()。
A. 液态B. 气态C. 气液混合态D. 固态答案:C2. 制冷压缩机的主要功能是()。
A. 压缩制冷剂B. 降低制冷剂温度C. 提高制冷剂压力D. 吸收制冷剂热量答案:A3. 制冷系统中,冷凝器的主要作用是()。
A. 降低制冷剂温度B. 提高制冷剂压力C. 释放制冷剂热量D. 吸收制冷剂热量答案:C4. 制冷系统中,膨胀阀的主要作用是()。
A. 控制制冷剂流量B. 提高制冷剂压力C. 降低制冷剂温度D. 吸收制冷剂热量答案:A5. 制冷系统中,干燥过滤器的主要作用是()。
A. 控制制冷剂流量B. 过滤制冷剂中的杂质C. 提高制冷剂压力D. 吸收制冷剂热量答案:B6. 制冷系统中,电磁阀的主要作用是()。
A. 控制制冷剂流量B. 过滤制冷剂中的杂质C. 调节制冷剂压力D. 吸收制冷剂热量答案:A7. 制冷系统中,热力膨胀阀的主要作用是()。
A. 控制制冷剂流量B. 过滤制冷剂中的杂质C. 调节制冷剂压力D. 吸收制冷剂热量答案:A8. 制冷系统中,油分离器的主要作用是()。
A. 控制制冷剂流量B. 过滤制冷剂中的杂质C. 分离制冷剂和润滑油D. 吸收制冷剂热量答案:C9. 制冷系统中,气液分离器的主要作用是()。
A. 控制制冷剂流量B. 过滤制冷剂中的杂质C. 分离制冷剂中的气液D. 吸收制冷剂热量答案:C10. 制冷系统中,储液器的主要作用是()。
A. 控制制冷剂流量B. 过滤制冷剂中的杂质C. 储存制冷剂D. 吸收制冷剂热量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制冷系统中,下列哪些部件属于节流装置()。
A. 膨胀阀B. 电磁阀C. 热力膨胀阀D. 油分离器答案:A, C12. 制冷系统中,下列哪些部件属于压力控制装置()。
A. 压力控制器B. 电磁阀C. 油分离器D. 储液器答案:A13. 制冷系统中,下列哪些部件属于温度控制装置()。
制冷原理及设备期末考试过控专业制冷原理与设备循环思考题与练习题1. 蒸⽓压缩制冷循环系统主要由哪些部件组成,各有何作⽤?2. 蒸发器内制冷剂的汽化过程是蒸发吗?3. 制冷剂在蒸⽓压缩制冷循环中,热⼒状态是如何变化的?4. 制冷剂在通过节流元件时压⼒降低,温度也⼤幅下降,可以认为节流过程近似为绝热过程,那么制冷剂降温时的热量传给了谁?5. 制冷剂在制冷循环中扮演了什么⾓⾊?6. 单级蒸⽓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有哪些假设条件?7. 试画出单级蒸⽓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的lg p-h图,并说明图中各过程线的含义。
8. 已知R22的压⼒为0.1MPa,温度为10℃。
求该状态下R22的⽐焓、⽐熵和⽐体积。
9.10. R717为制冷剂,试求其⼯作时理论循环的性能指标。
11. ⼀台单级蒸⽓压缩式制冷机,⼯作在⾼温热源温度为40℃,低温热源温度为-20℃下,试求分别⽤R134a和R22⼯作时,理论循环的性能指标。
12. 有⼀单级蒸⽓压缩式制冷循环⽤于空调,假定为理论制冷循环,⼯作条件如下:蒸发温度t0=5℃,冷凝温度t k=40℃,制冷剂为R134a。
空调房间需要的制冷量是3kW,试求:该理论制冷循环的单位质量制冷量q0、制冷剂质量流量q m、理论⽐功w0、压缩机消耗的理论功率P0、制冷系数ε0和冷凝器热负荷Q k。
13. 单级蒸⽓压缩式制冷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有何区别?14. 什么叫有效过热?什么叫有害过热?有效过热对哪些制冷剂有利,对哪些制冷剂有利?15. 什么是回热循环?它对制冷循环有何影响?16. 压缩机吸⽓管道中的热交换和压⼒损失对制冷循环有何影响?17. 试分析蒸发温度升⾼、冷凝温度降低时,对制冷循环的影响。
18. 制冷⼯况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台制冷机如果不说明⼯况,其制冷量是没有意义的?制冷剂与载冷剂思考题1. 制冷剂的作⽤是什么?2. 按ASHRAE的规定制冷剂是怎样分类的?3. 什么是共沸制冷剂?4. ⽆机化合物制冷剂的命名是怎样的?5. 选择制冷剂时有哪些要求?6. 家⽤的冰箱、空调⽤什么制冷剂?7. 常⽤制冷剂有哪些?它们的⼯作温度、⼯作压⼒怎样?8. 为什么国际上提出对R11、R12、Rll3等制冷剂限制使⽤?9. 试述R12、R22、R717、R123、R134a的主要性质。
填空题1.制冷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将被冷却物的热量移向周围环境介质,使其低于环境介质的温度,并在所需时间内维持一定的低温。
2.制冷是一个逆向传热过程,要实现必须满足热力学第二定律。
3.最简单的制冷机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四个部件并依次用管道连成封闭的系统所组成。
4.蒸气压缩式制冷以消耗机械功为补偿条件,借助制冷剂的气化(相变)将热量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环境介质。
恒温热源间的理想制冷循环是由绝热膨胀、吸热膨胀、绝热压缩、放热压缩,四个过程组成的逆向循环。
已知氨制冷剂进行理论制冷循环(如图),其状态点参数如下:状态点温度绝对压力(Mpa)比焓(比熵比容KJ/KG)140.4975 1466.4 5.5695 0.25153 286.7 1.5554 1628 5.5695 --- 340 1.5554 390.64 1.6446 ---440.4975161.6KJ/Kg390.64,制冷系数为----6.66 。
---其单位质量制冷剂的压缩机耗功率为5.吸收式制冷以消耗热能为补偿条件,借助制冷剂的气化将热量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环境介质。
6.小型氟利昂空调装置一般不单独设回热器,而是将供液管与吸气管包扎在一起,起到回热效果。
7.节流前液体制冷剂的过冷会使循环的单位质量制冷量增大;单位理论压缩功不变。
8.制冷机的工作参数,即蒸发温度、冷凝温度、过热温度、过冷温度,常称为制冷机的运行工况。
9.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对压缩比的要求主要有压缩比:≥ 3 和不宜过大。
10.空调用制冷系统中使用的制冷剂可分为无机化合物、碳氮化合物、氟利昂混合溶液三类。
11.制冷剂氨的代号为R717,其中7 表示无机化合物,17 表示分子量(17);水的制冷剂代号为R718 。
12.制冷剂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可以用ODP破换臭氧层潜能和GWP温室效应潜能两个指标表示。
13.根据工作原理,制冷压缩机的型式有容积式制冷压缩机和离心式制冷压缩机两大类。
《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一、判断题(71)1.湿蒸气的干度×越大,湿蒸气距干饱和的距离越远。
( )2.制冷剂蒸气的压力和温度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
( )3.低温热源的温度越低,高温热源的温度越高,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就越大。
( )4.同一工质的汽化潜热随压力的升高而变小。
( ) 5.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参数。
( ) 6.系统从某一状态出发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又回到初态,这种封闭的热力过程称为热力循环。
()7.为了克服局部阻力而消耗的单位质量流体机械能,称为沿程损失。
( )8.工程上用雷诺数来判别流体的流态,当Re<2000时为紊流。
( )9.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沿管径向分成许多流层,中心处流速最大,管壁处流速为零。
( )10.表压力代表流体内某点处的实际压力。
( ) 11.流体的沿程损失与管段的长度成正比,也称为长度损失。
( )12.使冷热两种流体直接接触进行换热的换热器称为混合式换热器。
( )14.氟利昂中的氟是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罪魁祸首。
( )15.混合制冷剂有共沸溶液和非共沸溶液之分。
( )16.氟利昂的特性是化学性质稳定,不会燃烧爆炸,不腐蚀金属.不溶于油。
( )17.《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在2030年停用过渡性物质HCFC。
( )18.二元溶液的定压汽化过程是降温过程,而其定压冷凝过程是升温过程。
( )19.工质中对沸点低的物质称作吸收剂,沸点高的物质称作制冷剂。
( )20.盐水的凝固温度随其盐的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
( )21.R12属于CFC类物质,R22属于HCFC类物质,R134a 属于HFC类物质。
( )22.CFC类、HCFC类物质对大气臭氧层均有破坏作用,而HFC类物质对大气臭氧层没有破坏作用。
( ) 23.市场上出售的所谓“无氟冰箱”就是没有采用氟利昂作为制冷剂的冰箱。
( )24.R134a的热力性质与R12很接近,在使用R12的制冷装置中,可使用R134a替代R12而不需对原设备作任何改动。
制冷原理与设备复习题绪论一、填空:1、人工制冷温度范围的划分为:环境温度~-153.35为普通冷冻;-153.35℃~-268.92℃为低温冷冻;-268.92℃~接近0k为超低温冷冻。
2、人工制冷的方法包括(相变制冷)(气体绝热膨胀制冷)(气体涡流制冷)(热电制冷)几种。
3、蒸汽制冷包括(单级压缩蒸气制冷)(两级压缩蒸气制冷)(复叠式制冷循环)三种。
三、问答:制冷原理与设备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制冷原理的主要内容:1.从热力学的观点来分析和研究制冷循环的理论和应用;2.介绍制冷剂、载冷剂及润滑油等的性质及应用。
3.介绍制冷机器、换热器、各种辅助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作用、型号表示等。
第一章制冷的热力学基础一、填空:1、lp-h图上有压强、温度、比焓、_比熵、干度、比体积_六个状态参数。
2、一个最简单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由_压缩机_、__蒸发器_、_节流阀、_冷凝器___几大件组成。
3、一个最简单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由_绝热压缩、_等压吸热_、_等压放热_、__绝热节流_几个过程组成。
4、在制冷技术范围内常用的制冷方法有_相变制冷_、__气体绝热膨胀制冷_、_气体涡流制冷_、_热电制冷_几种。
5、气体膨胀有__高压气体经膨胀机膨胀_、_气体经节流阀膨胀_、_绝热放气制冷三种形式。
6、实际气体节流会产生零效应_、热效应_、冷效应_三种效应。
制冷是应用气体节流的_冷_效应。
理想气体节流后温度_不变_。
三、问答:1、分析高低温热源温度变化对逆向卡诺循环制冷系数的影响。
答:制冷系数与低温热源的温度成正比,与高低温热源的温差成反比。
当高低温热源的温度一定时,制冷系数为定值。
制冷系数与制冷剂的性质无关。
2、比较制冷系数和热力完善度的异同。
答:制冷系数与热力完善度的异同:1.两者同为衡量制冷循环经济性的指标;2.两者定义不同。
制冷系数为制冷循环总的制冷量与所消耗的总功之比。
热力完善度为实际循环的制冷系数与工作于相同温度范围内的逆向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之比。
制冷原理及设备试题题库《制冷原理及设备》试题题库 21、液体内部任一点处的静压力与作用面方位无关。
( ? )试题部分 22、为了克服局部阻力而消耗的单位质量流体机械能,称为沿程损失。
一、判断题(是画?,错画Х) ( x )1、在相同的初、终状态下,不可逆过程的变化量大于可逆过程的变化量。
23、不同管径、不同物性的流体的临界流速雷诺数ReC基本相同。
( ? ) ( x )24、工程上用雷诺数ReC来判别流体的流态,Re<2000时为紊流。
( x )2、可逆过程必然是准静过程。
25、传热量的大小与传热温差成正比,与传热热阻成反比。
( ? ) ( ? ) 26、传热有导热、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三种方式。
( ? )3、对于开口系,工质的焓代表了随工质流动而转移的总能量。
( x ) 27、流体静压力的分布与容器的形状、大小有关系。
( x )4、压缩机吸气口的蒸气质量体积小于排气口的蒸气质量体积。
( x ) 28、单位体积流体具有的质量称为流体的重度。
( x )5、湿蒸气的干度x越大,湿蒸气距干饱和蒸气线的距离越远。
( x ) 29、流体密度ρ的倒数就是流体的质量体积υ。
( ? )6、制冷剂蒸气的压力和温度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 x ) 30、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
沿管径向分厂分成许多流层,中心处流速最大,7、低温热源的温度越低,高温热源的温度越高,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越高。
管壁处流速为零。
( ? )( x ) 31、流体内部任一点处各方向的静压力大小不等。
( x )8、等压过程的多变指数n=0。
(? ) 32、流体流层间产生的内摩擦里就是粘滞力。
( ? )9、绝热过程中系统与外界间无热量交换过程中熵的变化量ΔS=0。
(? ) 33、作用于液面的外界压力能等值地在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传递。
10、理想气体的内能与气体的温度、质量体积成正比。
( x ) ( ? )11、热力过程中功的大小与过程所经历的途径无关,只是初、终状态的函数。
制冷设备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制冷循环中,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的状态变化是:A. 液态变为气态B. 气态变为液态C. 液态变为固态D. 固态变为液态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制冷剂的常用分类?A. 氨制冷剂B. 氟利昂制冷剂C. 碳氢制冷剂D. 氧化物制冷剂答案:D3. 制冷系统中,膨胀阀的主要作用是:A. 增加压力B. 降低温度C. 调节流量D. 储存制冷剂答案:C4. 制冷设备中,压缩机的主要功能是:A. 压缩制冷剂B. 储存制冷剂C. 调节温度D. 转换制冷剂状态答案:A5. 制冷系统中,蒸发器的主要作用是:A. 吸收热量B. 释放热量C. 储存热量D. 转换热量答案:A6. 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状态变化是:A. 液态变为气态B. 气态变为液态C. 固态变为液态D. 液态变为固态答案:A7. 制冷系统中,冷凝器的主要作用是:A. 吸收热量B. 释放热量C. 储存热量D. 转换热量答案:B8. 制冷剂的热传导率通常:A. 低于空气B. 高于空气C. 等于空气D. 与空气无关答案:B9. 制冷设备中,节流装置的作用是:A. 增加压力B. 降低温度C. 调节流量D. 储存制冷剂答案:C10. 制冷循环中,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热量后的状态变化是:A. 液态变为气态B. 气态变为液态C. 固态变为液态D. 液态变为固态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制冷剂的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A. 安全性B. 环境影响C. 经济性D. 制冷效率答案:ABCD12. 制冷系统中,可能存在的故障包括:A. 制冷剂泄漏B. 压缩机故障C. 膨胀阀堵塞D. 电源问题答案:ABCD13. 制冷设备中,影响制冷效率的因素有:A. 制冷剂类型B. 系统设计C. 环境温度D. 设备维护答案:ABCD14. 制冷系统中,以下哪些部件需要定期维护:A. 压缩机B. 冷凝器C. 蒸发器D. 膨胀阀答案:ABCD15. 制冷设备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设备寿命:A. 制冷剂质量B. 设备使用频率C. 环境条件D. 维护保养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制冷剂的充注量过多会导致系统效率降低。
制冷原理与设备循环思考题与练习题及答案 1 / 6 采用回热循环的原因是为了使膨胀阀前液态制冷剂的温度降得更低一点(即增大再冷度),以便减少节流损失,同时又能保证压缩机吸入一定过热度的蒸汽,进行干压缩; 液体再冷是单位质量的制冷能力有所增加,而压缩机的耗功量并未增加因此可以减少节流损失,制冷系数得到提高; 蒸汽过热是用干压缩过程代替压缩机的湿压缩过程,防止压缩机的损坏,采用过热时制冷量和耗功量都有所增加;制冷系数是肯定有所降低的,降低的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冷过程的冷媒的种类。
制冷原理考试题答案 一、 填空 (每空2分,共20分) ⒈ 制冷压缩机、( 冷凝器 )、节流阀和 ( 蒸发器 ),是制冷剂赖以循环制冷所必不可少的机械设备,构成了最基本的制冷系统。 ⒉对制冷剂的热力学方面的选择要求,要求制冷剂的沸点要( 低 ),临界温度要( 高 ),凝固温度要( 低 )。(填高低) ⒊在蒸发压缩式制冷系统中,目前广泛采用的制冷剂有( 氨 ),( 氟利昂 ),和氟利昂的混合溶液等。 ⒋复叠式压缩制冷循环通常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 制冷系统 )组成的多元复叠制冷循环。 ⒌空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主要热力设备有( 空气压缩机 )、冷却器、( 吸热器 )及膨胀器。 二、 名词解释 (每题4分,共20分) ⒈人工制冷。 人工制冷是指用认为的方法(1分)不断地从被冷却系统(物体或空间)排热至环境介质中去(1分),从而使被冷却系统达到比环境介质更低的温度(1分),并在必要长的时间内维持所必要的低温的一门工程技术(1分)。 ⒉共沸溶液类制冷剂 共沸溶液类制冷剂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1分)互溶的单组分制冷剂(1分)在常溫下按一定的质量或容积比相互混合(2分)而成的制冷剂。 ⒊载冷剂 载冷剂是在间接冷却的制冷装置中(1分),完成被冷却系统(物体或空间)的热量传递给制冷剂的中间冷却介质(2分),亦称为第二制冷剂(1分)。
⒋热力完善度 热力完善度是用来表示制冷机循环接近逆卡诺循环循环的程度(2分)。它也是制冷循环制冷原理与设备循环思考题与练习题及答案 2 / 6 的一个技术经济指标(2分)。 ⒌一次节流 一次节流是指向蒸发器供液的制冷剂液体直接由冷凝压力节流至蒸发压力的节流过程. 三 简答 (前两题6分,第三题8分,共20分) ⒈对单级蒸汽压缩制冷理论循环作哪些假设? 理论循环假定: ① 假设进入压缩机的为饱和蒸汽,进入节流阀的为饱和液体;(1分) ② 假设压缩过程是等熵过程,节流过程是等焓过程;(2分) ③ 假设蒸发与冷凝过程无传热温差;(1分) ④ 假设除两大换热器外,系统与外界无热交换;(1分) ⑤ 假设制冷剂无流阻损失。(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