尪痹中医护理的方案23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3.47 MB
- 文档页数:23
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试行)一、常见证候要点 1.风湿痹阻证:肢体关节疼痛、重着,或有肿胀,痛处游走不定, 关节屈伸不利,舌淡红苔白腻。
2.寒湿痹阻证:肢体关节冷痛,肿胀、屈伸不利,局部畏寒,得寒痛剧,得热痛减,舌胖,舌质淡暗,苔白腻或白滑。
3.湿热痹阻证:关节肿痛,触之灼热或有热感,口渴不欲饮,烦闷不安,或有发热,舌质红,苔黄腻。
4.痰瘀痹阻证:关节肿痛日久不消,晨僵,屈伸不利,关节周围或皮下结节,舌暗紫,苔白厚或厚腻。
5.气血两虚证:关节肌肉酸痛无力,活动后加剧,或肢体麻木,肌肉萎缩,关节变形;少气乏力,自汗,心悸,头晕目眩,面黄少华,舌淡苔薄白。
6.肝肾不足证:关节肌肉疼痛,肿大或僵硬变形,屈伸不利,腰膝酸软无力,关节发凉,畏寒喜暖,舌红,苔白薄。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晨僵 1.观察晨僵持续的时间、1/ 17程度及受累关节。
2.注意防寒保暖,必要时配戴手套、护膝、袜套、护腕等。
3.晨起用力握拳再松开,交替进行 50~100 次(手关节锻炼前先温水浸泡);床上行膝关节屈伸练习 30 次。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双膝眼、曲池、肩髃、阿是穴等穴。
5.遵医嘱艾灸:悬灸阿是穴。
6.遵医嘱中药泡洗。
7.遵医嘱中药离子导入。
8.遵医嘱中药熏洗。
(二)关节肿痛 1.观察疼痛性质、部位、程度、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
2.疼痛剧烈的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受损关节保持功能位。
3.局部保暖并在关节处加护套。
4.勿持重物,可使用辅助工具,减轻对受累关节的负重。
5.遵医嘱穴位贴敷:取阿是穴。
局部皮肤色红,禁止穴位贴敷。
6.遵医嘱中药离子导入。
7.遵医嘱中药药浴。
(三)关节畸形 1.做好安全评估,如日常生活能力、跌倒/坠床等,防止跌倒或其他意外事件发生。
2.遵医嘱艾灸:取阿是穴。
3.遵医嘱中药泡洗。
4.遵医嘱中药离子导入。
5.遵医嘱穴位贴敷:取阿是穴。
(四)疲乏无力 1.急性期多卧床休息,恢复期适量活动,防止劳累,减少弯腰、爬高、下蹲等动作。
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风湿痹阻:肢体关节疼痛、重着,或有肿胀,痛处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舌淡红,苔白腻。
(二)寒湿痹阻:肢体关节冷痛,肿胀、屈伸不利,局部畏寒,得寒痛剧,得热痛减,舌胖,舌质暗淡,苔白腻或白滑。
(三)湿热痹阻:关节肿痛,触之灼热或有热感,口渴不欲饮,烦闷不安,或有发热,舌质红,苔黄腻。
(四)痰瘀痹阻:关节肿痛日久不消,晨僵,屈伸不利,关节周围或皮下结节,舌暗紫,苔白厚或厚腻。
(五)气血两虚:关节肌肉酸痛无力,活动后加剧,或肢体麻木,肌肉萎缩,关节变形;少气乏力,自汗、心悸、头晕目眩,面黄少华,舌淡苔薄白。
(六)肝肾不足:关节肌肉疼痛,肿大或僵硬变形,屈伸不利,腰膝酸软无力,关节发凉,畏寒喜暖,舌红,苔白薄。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晨僵1.观察晨僵持续的时间、程度及受累关节。
2.注意防寒保暖,必要时配戴手套、护膝、袜套、护腕等。
3.晨起用力握拳再松开,交替进行50~100次(手关节锻炼前先温水浸泡);床上行膝关节屈伸练习30次。
4.遵医嘱艾条灸:灸阿是穴。
5.遵医嘱中药塌渍。
6.遵医嘱中医定向透药。
7.遵医嘱耳穴压豆。
(二)关节肿痛1.观察疼痛性质、部位、程度、持续时间与体位关系,做好疼痛评分。
2.疼痛剧烈的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受损关节保持功能位。
3.局部保暖并在关节处加护套。
4.勿持重物,可使用辅助工具,减轻对受累关节的负重。
5.遵医嘱穴位贴敷:取阿是穴。
局部皮肤过敏者禁止贴敷。
6.遵医嘱中药塌渍。
7.遵医嘱中医定向透药。
8.遵医嘱艾条灸:灸阿是穴.(三)关节畸形1.做好安全评估,如日常生活能力、跌倒/坠床等,防止跌倒或其他意外事件发生。
2.遵医嘱艾条灸:取阿是穴。
3.遵医嘱中医定向透药。
5.遵医嘱给予穴位贴敷:取阿是穴。
(四)疲乏无力1.急性期多卧床休息,恢复期适量活动,防止劳累,减少弯腰、爬高、下蹲等动作。
2.遵医嘱艾条灸:取足三里、关元、气海等穴。
尪痹(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1.风湿痹阻证:肢体关节疼痛、重着,或有肿胀,痛处游走不定, 关节屈伸不利,舌淡红苔白腻。
2.寒湿痹阻证:肢体关节冷痛,肿胀、屈伸不利,局部畏寒,得寒痛剧,得热痛减,舌胖,舌质淡暗,苔白腻或白滑。
3.湿热痹阻证:关节肿痛,触之灼热或有热感,口渴不欲饮,烦闷不安,或有发热,舌质红,苔黄腻。
4.痰瘀痹阻证:关节肿痛日久不消,晨僵,屈伸不利,关节周围或皮下结节,舌暗紫,苔白厚或厚腻。
5.气血两虚证:关节肌肉酸痛无力,活动后加剧,或肢体麻木,肌肉萎缩,关节变形;少气乏力,自汗,心悸,头晕目眩,面黄少华,舌淡苔薄白。
6.肝肾不足证:关节肌肉疼痛,肿大或僵硬变形,屈伸不利,腰膝酸软无力,关节发凉,畏寒喜暖,舌红,苔白薄。
二、常见症状/ 证候施护(一)晨僵1.观察晨僵持续的时间、程度及受累关节。
2.注意防寒保暖,必要时配戴手套、护膝、袜套、护腕等。
3.晨起用力握拳再松开,交替进行50〜100次(手关节锻炼前先温水浸泡);床上行膝关节屈伸练习30次。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双膝眼、曲池、肩髃、阿是穴等穴。
5.遵医嘱艾灸:悬灸阿是穴。
6.遵医嘱中药熏洗。
1.观察疼痛性质、部位、程度、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
2.疼痛剧烈的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受损关节保持功能位。
3.局部保暖并在关节处加护套。
4.勿持重物,可使用辅助工具,减轻对受累关节的负重。
5.遵医嘱穴位贴敷:取阿是穴。
局部皮肤色红,禁止穴位贴敷。
6.遵医嘱中药热奄包(三)关节畸形1.做好安全评估,如日常生活能力、跌倒/坠床等,防止跌倒或其他意外事件发生。
2.遵医嘱艾灸:取阿是穴。
3.遵医嘱中药熏洗。
4.遵医嘱中药离子导入。
5.遵医嘱穴位贴敷:取阿是穴。
(四)疲乏无力急性期多卧床休息,恢复期适量活动,防止劳累,减少弯腰、爬高、下蹲等动作。
遵医嘱艾灸:取足三里、关元、气海等穴。
遵医嘱穴位贴敷:取肾俞、脾俞、足三里等穴。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内服中药:风寒湿痹者中药宜温服;热痹者中药宜偏凉服(其他详见附录1)。
目•痹症概述•痹症护理的重要性•痹症护理的方法与技巧•痹症患者的自我管理与家庭护理•痹症护理的挑战与未来发展01痹症概述定义痹症是指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肌肉、关节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者关节红肿、屈伸不利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分类根据病因和症状的不同,痹症可以分为行痹、痛痹、着痹、热痹等多种类型。
定义与分类病因与症状病因痹症的病因多与正气虚弱、卫外不固有关,常常由于过度劳累、情志不畅、起居不慎等因素诱发。
症状痹症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重着、麻木,或者关节红肿、屈伸不利等。
疼痛常呈游走性或定处性,疼痛性质多为刺痛、胀痛、酸痛等。
此外,还可能出现发热、恶寒、汗出等症状。
诊断与治疗诊断痹症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结果。
医生会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综合分析病情,以确定痹症的类型和程度。
治疗痹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中药汤剂、中成药等;非药物治疗则包括针灸、推拿、拔罐等。
此外,患者还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以利于康复。
02痹症护理的重要性123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心理状态良好的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增强治疗信心。
减轻疼痛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缓解痹症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促进活动能力适当的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恢复活动能力,避免长期卧床导致的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预防并发症预防感染通过保持皮肤清洁和伤口护理,可以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控制病情发展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控制痹症的病情发展,避免进一步恶化。
降低复发风险通过规律的治疗和护理,可以降低痹症复发的风险。
适当的护理措施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状况。
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恢复日常生活能力通过康复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稳定性和活动范围。
通过有效的护理和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重返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