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项目立项申报书
- 格式:doc
- 大小:544.50 KB
- 文档页数:2
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项目立项1 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项目立项书填报单位东方小学党支时间 2015.3 部
项目名称以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为途径,创建学习型党组织
项目责任人赵坤单位及职务东方小学党支部书记
项目完成时2015年底
间
学校地处偏远,党员干部学习意识学习途径需
要加强、创新。
学校党支部结合学校实际,以校本可行性培训和校本教研为途径,切实加强基层带头人的
学习培训,加强学习型党组织的创建,提升基层队分析伍素质,提高工作能力,,内增素质,外树形象,加大
师德培训,充分分发挥党员骨干的模范带头作
用,努力为学生服务,办人民满意教育。
主要一、加强学习,创新形式,(讲座、学习、交流展示、党内容课、骨干引领)力求实效。
二、开展校本培训,校本教研,营造学习氛围
三、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切实提高党员教师业务
能力
四、跨校教研,加强校际间的交流学习。
主要加强党员教师的党性认识,坚定党员信念,提高师目标德修养和业务能力,创办高水平教师队伍。
2015年底
进度
安排
推进一、强化责任,抓制度,促成效。
措施二、加强队伍建设,突出项目建设
三、学习培训,提升能力
四、以活动为依托,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供平
台。
本地
党组织
意见
上级
党委
审核
意见
注:填写不下可另附页。
武阳镇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探索型项目申报书一、项目名称:武阳镇党建、“三送”、扶贫、新农村建设四位一体项目化管理模式。
二、项目所属领域:农村基层党建。
三、项目实施单位:武阳镇党委主办,下洲村党支部承办。
四、项目拟实施时限:1年(20XX年1-12月)。
五、项目背景:1、实施四位一体项目化管理有共同的工作目标作基础。
基层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围绕科学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科学发展”,其落脚点是“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
“三送”把服务农村产业发展作为核心任务,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服务保持”三管齐下,发展壮大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发展。
新一轮扶贫开发是国家“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点工作,其总体目标是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由上述可以看出,基层党建、“三送”、扶贫、新农村建设四项工作的目标基本相同,都是为了发展农村经济,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2、实施四位一体项目化管理的积极意义。
一是有利于整合工作队伍。
把党建、“三送”、扶贫、新农村建设四支队伍整合在一起,可以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有利于实现经费互补。
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化是当前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主流,而制约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化的瓶颈主要是经费紧缺问题。
“三送”、扶贫、新农村建设等工作均有一定的项目资金或经费,可以弥补党建工作项目化经费紧缺的不足。
三是有利于提高工作成效。
把党建、“三送”、扶贫、新农村建设等工作以项目的方式来抓,以项目的模式来管理,更容易取得成效。
3、项目实施地下洲村的基本情况。
该村位于武阳镇的东南部,有耕地面积790亩,山林面积1100亩,总人口1650人,总户数330户。
该村现有村干部4名,党员34名,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23名。
该村以种植水稻、脐橙、烟叶等农作物为主,其中脐橙种植面积达360多亩。
党建项目立项申请书(最新版)项目名称探索和建立党代表服务基层的新机制类别申报单位责任人目标要求发挥党代表工作室的党代表在上情下达、下情上传、服务民生等服务基层方面的作用,拓宽党代表发挥作用的渠道。
完成时限4月至12月主要措施一、开展党代表课题调研活动。
结合本镇工作的情况,开展党代表调研实践活动,适时提出调研课题,供党代表们有重点地开展调查研讨工作。
今年我们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态文明村建设、教育创强等工作实际,及时提出相关调研走访主题,通过代表们走村入户,广泛宣传,及时引导,一方面达到教育、引导和示范作用,一方面为相关工作的推进提供了第一手材料,拓宽了下情上传和上情下达的渠道,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为党委的工作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增强党代表的使命感,使群众有了依托感,进一步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
二、开展党代表基层党建视察活动。
结合我镇党建工作重点,组织熟悉党建业务、热心党务活动、善于捕捉剖析问题的党代表组成基层党建观察组,深入全镇各村、两新党组织视察基层党建工作动态,协助破解工作难点,督促落实各项党建工作任务。
通过活动增强代表的民主意识、角色意识和监督意识,提高代表素质,夯实履职行职权基础。
三、开展党代表双联双带活动。
开展党代表和基层党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双联双带活动,即一名党代表工作室的党代表联系带动一个基层单位党组织或联系带动一名入党积极分子。
按照因人制宜、自愿协商、发挥优势、注重实效的原则,每个党代表都确定各自的联系对象。
党代表通过为联系单位发展出谋划策、为入党积极分子解决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的问题,树立党代表的良好形象,扩大党代表活动的社会影响,建立党代表的威信,使广大普通党员群众认识到党代表的作用。
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增强党代表的荣誉感、责任感。
联系人联系电话。
xxxxxx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党建项目立项申请书项目名称:中国梦下加强大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申请人:所在党支部:联系电话:电子信箱:一、项目设立的背景及必要性党的十八大指出:“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党的十八大号召广大党员,要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才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现实的情况是,在高校党建工作中一直十分重视大学生党员的发展环节,却在面对大学生党员后期教育时缺乏好的工作思路、宣传载体、教育模式、考核机制。
当前部分高校学生党员在加入党组织后并未树立明确的党员主体意识,从而导致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力度不强,老好人思想占主导地位,缺乏应有的觉悟,对于发生在身边的重大问题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不能发挥党员应有的积极作用,一些学生党员不能明确党员的基本义务,对党的理论知识学习远远不够,导致其思想觉悟有所降低,不能起到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个别党员甚至在入党后出现思想倒退现象,前紧后松,表现不出党员的先进性。
个别党支部开展民主学习会较少,考察党员思想汇报不及时,讨论预备党员转正的支部大会流于形式,对党员发展后的表现分析不全面,对学生党员后期培养不够重视。
因此,开展加强大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很有必要。
二、项目开展目的1.提升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水平,促进其健康成长,使其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模范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2.发挥大学生党员在学校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确保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3.号召广大大学生党员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真抓实干,同心同德,众智众为,关注学校的管理以及校风和学风建设。
三、项目具体思路1.成立课题组,明确分工,确定研究的党员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前期调查,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相关资料的学习,进行研究准备。
黑水县“冰山彩林”党建项目立项申报书瓦钵乡党组织“强乡兴村”项目申报书瓦钵乡党组织2015年3月瓦比乡党建项目基本情况申报单位:中共瓦钵乡党委申报时间:2015年3月项目名称:“强乡兴村”承办单位:目录第一章总论1.1瓦钵乡党组织简介瓦钵乡位于黑水县东南边缘,平均海拔2900米,幅员83平方公里。
全乡共有720户、2673人,劳动力1530人,耕地面积4445亩,退耕还林3820亩。
瓦钵乡现辖6个村,15个村民小组。
有8个党支部,其中1个机关支部、1个先锋支部和6个农村党支部,共有党员142名,流动党员62名。
1.2项目概况1.2.1项目名称强乡兴村1.2.2项目实施主体(党组织和党组织书记)中共瓦钵乡党委,党组书记:苏拉让波1.2.3项目实施地点瓦钵乡全乡1.2.4项目实施内容根据州、县委的统一部署,我乡各支部紧紧围绕深入实施“强乡兴村”战略,建设“六强乡镇”“六兴村寨”这一主题,全面落实州、县委在”软乡弱村”集中整顿提出的基层党建工作各项任务,以解决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为重点,以强力推进“六强乡镇”、实施“强乡兴村”战略为主线,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核心,以提升乡村班子能力、壮大优化党员队伍、健全基层组织建设的体制机制为关键,按照“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的工作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为努力建设“六强乡镇”“六兴村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3立项依据与范围1.3.1立项依据(1)关于印发《2015年基层党建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黑委办发〔2015〕3号)(2)关于印发《2015年城市党建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黑委办发〔2015〕4号)(3)关于印发《黑水县软乡弱村集中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黑委组发〔2015〕18号)(4) 关于印发《黑水县2015年度组织工作要点》的通知(黑委组发〔2015〕21号)(5)关于印发《黑水县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黑委组发〔2015〕24号)1.3.2项目实施范围瓦钵乡所辖地区1.4项目实施目的为进一步调动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积极性,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形式,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拓宽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途径,建立健全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xx镇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项目申请书时间:2010-06-22 22:04:11 来源:xx村委会网站作者:xx村委会xx镇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项目申请书项目名称:综合推进党建工作示范点支部名称:xx镇xx村党支部书记名称:梁炳华通讯地址:xx镇xx村xx大道13号联系电话:申请日期:2010年5月14日项目名称:综合推进党建工作示范点起止时间:2009年4月-2010年7月申请金额:党组织名称:xx镇xx村党支部成立时间:1956年党员人数:85人下属分支(小组):党小组5个基本情况介绍及党组织近年来的主要或表彰情况:我村位于xx市xx区xx镇西北部,现有常住人口2700多人,党员85人。
经支部换届、第三届村委会选举后,实现了支村“两委”100%交叉任职。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村支部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团结支部全体党员在以梁炳华书记为核心的党支部周围,大力支持我村的各项建设。
在07年、08年先后荣获“广东省文明村”、“全省民主法治村”、“xx市A级省卫生村”“全国绿色小康村”、“广东省生态示范村”、“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09年1月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村镇”称号。
所在村居现状与背景分析:此前,我村支部在党组织生活、党务公开、党员联系村务、长效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的创新,对于强化支部在农村管理工作上的核心领导地位,发挥党员积极性,保持良好的干群关系、党群关系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直以来,我支部在党建工作方面不断发现问题、分析总结、探索创新。
在09年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活动中,我支部收集、整理了党员及群众对我村日常工作的评价及建议,分析总结得出党员及群众迫切要求全体工作人员提高办事效率,纠正以往对待难点问题“一拖再拖”的散漫作风,打造一支实干高效的干部队伍。
为此,支部在整个综合推进党建工作过程中,侧重点在于整顿内部干部队伍,加强党内监督和党务公开,由内而外、系统地推进综合党建示范点建设工程。
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项目立项申报书附件一: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探索型项目申报表申报单位(盖章):时间:2012年3 月15 日项目名称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机制申报所属领域流动党员项目实施单位项目拟实施时限2012.3.25 —2012.12.3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人们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劳动力在产业间项目背景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趋频繁,流动的党员越来越多,流动的范围越来越广。
为了贯彻落实“适应新形势、探索党员管理工作新机制”的要求,与时俱进地做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探索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使流动党员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依托流动党员服务中心,以《流动党员活动证》为纽带,推行服务承诺制,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中,用党组织的真情关怀,吸引流动党员主动办证、亮证,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新机制。
研究的主要内容一、五大服务承诺就业指导。
免费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
政策咨询。
免费为流动党员提供人事、劳动、工商、税务等方面政策咨询服务。
权益维护。
根据诉求,协调司法等部门提供法律援助,维护流动党员合法权益。
项目社会保障。
协调用工单位为流动党员办理养老、工伤、生育、医疗等社会保障。
设计与基本思路困难帮扶。
对特困流动党员实行生活、创业、家庭困难救助。
二、主要措施1、搭建服务平台。
一是建立镇、村流动党员服务中心站,形成服务网络。
抓好中心的规范化建设,落实阵地、人员、经费。
实行流动党员出入登记制度。
二是成立关怀理事会,为流动党员提供思想、工作、生活关怀服务,切实解决“流出党员外出之忧、流入党员居家之难”。
2、规范服务制度。
一是服务承诺制度;二是分类教育制度;三是持证管理制度。
3、拓宽服务方式。
立足主动服务、真情服务流动党员,采取三种不同方式提供服务。
一是代理服务。
服务站点都提供证照代办服务。
二是上门服务。
服务站点上门送政策、送信息、送书籍。
三是专人服务。
xxxxxx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党建项目立项申请书项目名称:中国梦下加强大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申请人:所在党支部:联系:电子信箱:一、项目设立的背景及必要性党的十八大指出:“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党的十八大号召广阔党员,要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才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现实的情况是,在高校党建工作中一直十分重视大学生党员的发展环节,却在面对大学生党员后期教育时缺乏好的工作思路、宣传载体、教育模式、考核机制。
当前部分高校学生党员在加入党组织后并未树立明确的党员主体意识,从而导致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力度不强,老好人思想占主导地位,缺乏应有的觉悟,对于发生在身边的重大问题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不能发挥党员应有的积极作用,一些学生党员不能明确党员的基本义务,对党的理论知识学习远远不够,导致其思想觉悟有所降低,不能起到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个别党员甚至在入党后出现思想倒退现象,前紧后松,表现不出党员的先进性。
个别党支部开展民主学习会较少,考察党员思想汇报不及时,讨论预备党员转正的支部大会流于形式,对党员发展后的表现分析不全面,对学生党员后期培养不够重视。
因此,开展加强大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很有必要。
二、项目开展目的1.提升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水平,促进其健康成长,使其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模范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2.发挥大学生党员在学校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确保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3.号召广阔大学生党员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真抓实干,同心同德,众智众为,关注学校的管理以及校风和学风建设。
三、项目具体思路1.成立课题组,明确分工,确定研究的党员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前期调查,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相关资料的学习,进行研究准备。
编号
北京高校优秀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项目
申请书
项目名称
实施单位
所属高校
填表日期
填表说明
一、填写《申请书》前,请详细阅读本说明。
二、封面编号申请单位不填,由北京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领导小组高校工作组办公室根据评估后的项目排序填写。
三、表中所列“项目类别”根据选项填写,封面填文字,表中填代号。
四、表中所列“项目负责人”应为项目实施的实际负责人,只填一人。
五、表中“项目经费”一项,如该项目已获得经费,如实填写经费数
额;如该项已申请经费但未拨付,如实填写经费预算数额。
六、申请书中第三和四项,按照组织层级填写,每级党组织审核后须
提出意见并加盖公章。
七、申请书用A4纸打印,一式两份,双面打印。
八、递交申请书可同时附该项目相关支撑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领导批
示、实施方案、媒体(刊物)宣传报道材料。
一、项目基本情况
二、项目描述
三、申报单位党组织意见
四、学校党委审核意见
五、评审组意见
六、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审批意见。
附件一:
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探索型项目申报表
申报单位(盖章):时间:2012年3 月15 日项目名称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机制
申报所属领域流动党员
项目实施单位项目拟实施时限2012.3.25 —2012.12.3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人们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劳动力在产业间
项目背景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趋频繁,流动的党员越来越多,流动的范围越来越广。
为了贯
彻落实“适应新形势、探索党员管理工作新机制”的要求,与时俱进地做好流动党
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探索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使流动党员能充分
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依托流动党员服务中心,以《流动党员活动证》为纽带,推行服务承诺制,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中,用党组织的真情关怀,吸引流动党员主动办证、亮证,构建
城乡一体化的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新机制。
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五大服务承诺
就业指导。
免费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
政策咨询。
免费为流动党员提供人事、劳动、工商、税务等方面政策咨询服务。
权益维护。
根据诉求,协调司法等部门提供法律援助,维护流动党员合法权益。
项目
社会保障。
协调用工单位为流动党员办理养老、工伤、生育、医疗等社会保障。
设计
与基本思路
困难帮扶。
对特困流动党员实行生活、创业、家庭困难救助。
二、主要措施
1、搭建服务平台。
一是建立镇、村流动党员服务中心站,形成服务网络。
抓好
中心的规范化建设,落实阵地、人员、经费。
实行流动党员出入登记制度。
二是成
立关怀理事会,为流动党员提供思想、工作、生活关怀服务,切实解决“流出党员
外出之忧、流入党员居家之难”。
2、规范服务制度。
一是服务承诺制度;二是分类教育制度;三是持证管理制度。
3、拓宽服务方式。
立足主动服务、真情服务流动党员,采取三种不同方式提供
服务。
一是代理服务。
服务站点都提供证照代办服务。
二是上门服务。
服务站点上
门送政策、送信息、送书籍。
三是专人服务。
安排在家党员与流出党员、本地党员
与流入党员开展“一联一”服务。
4、健全服务机制。
推行服务承诺的过程中,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中,实行“四
结合”。
一是服务与持证管理相结合。
承诺的五项服务,流动党员凭《流动党员活动
证》享受。
二是服务与教育相结合。
抓好流动党员分类教育工作,实现教育和服务
相互促进。
三是服务与发挥党员作用相结合。
开展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树立典型,
营造氛围。
四是服务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相结合。
鼓励和引导非公企业招收流动党
员,既解决流动党员就业问题,又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促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
1、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得到进一步提升,更好地在全镇推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2、促进流动党员所在非公企业开展党建工作
预期
3、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特点,吸引流动党员回家乡创业、帮扶、带头致富,发挥党效果
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我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4、更好地履行流动党员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5、推动我镇党建工作往更高水平发展。
1、建立健全工作网络。
一是构建镇、村流动党员管理网络;二是建立镇村流动党员
服务中心和村党支部领导下的关怀理事会。
2、建立健全工作制度。
一是建立流动党员登记制度;二是建立流动党员联系制度;
实施计划与工作措施
三是建立流动党员目标管理制度;四是建立党员服务管理制度。
3、建立健全承诺服务体系。
一是着力营造环境;二是努力提供保障;三是积极打造
平台;四是积极吸收外来流动党员参加所在地党组织的党员代表会议,切实保障流动党员的权利。
4、成立由党委书记为组长,党群书记为常务副组长的领导小组,纳入基层党建工作
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和指导。
强化流动党员领导小组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定期通报和研究创新项目工作。
5、加强对创新项目工作的督促检查。
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并形成总结上
报县委组织部验收。
项目领办领导责任主体
(第一责任人)(责任直接单位)
县委组织部
审核意见
注:该表申报项目,主要是针对基层党建工作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拟从点上进行创新探索的党建工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