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厚度越大、层次越多、层次越分明
土壤发育程度越高
02 观察每一层土层的颜色、有机质含量、质地的差异
自然土剖面及特点
有机层:主要组成为枯枝落叶层和部分分解的有机碎屑层 腐殖质层: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 淋溶层:溶解于水的矿物质随水的下渗向下运移,本层矿
物质淋失,颜色较浅 淀积层: 上层土壤淋失的物质在此沉淀、积累、质地黏重、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阅读材料
早期的欧洲殖民者在巴西亚马孙河流 域发现,当地印第安人在一种与自然土壤 迵异的黑色土壤上种植(图5.13)。据研 究,这种黑色土壤是人工土壤,主要成分 是利用农作物秸秆等在一定条件下制作而 等高线地形图成、数的字生地形物图炭。当地人用生物炭改良贫瘠的 土壤,可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土壤形成过程
裸露岩石
裸露的岩石经过 风化作用后,形 成的结构疏松的 风化物称为成土 母质
成土母质
是形成土壤的基 本的原始物质, 是土壤形成的物 质基础和植物矿 物养分元素的最 初来源
原始土壤
从岩石被生物定 居或着生开始, 到高等植物定居 之前所形成的仅 能满足低等植物 繁衍的薄层土壤
成熟土壤
土壤的发育与外 界环境处于动态 平衡,且剖面特 征发育良好的土 壤。物质循环的 强度和广度增大, 腐殖质不断积累, 土壤营养成分不 断增加,土壤肥 力不断提高
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
母质层: 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 母质岩: 坚硬的岩石
耕作土剖面及特点
自然土壤经过人为耕作就变成耕作土壤
耕作层:又称表土层或熟土层,土质疏松,有 机质比例高,颜色较暗。 犁底层:又称亚表土层,土层紧实,颜色较浅, 具有保肥保水作用。
自然土层:未经耕作熟化,不利于作物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