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的节能途径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市政建筑给排水的节能途径简述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城市内高层建筑物及人口数量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城市基础建设面临很大压力,一些城市逐渐出现用水困难等现象,甚至不得不采取限时、限量的供水措施,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当前社会一直倡导绿色节能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工程建设的重点目标,加强市政给排水的节能设计,能够有效解决居民用水困难的问题,缓解城市供水压力,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应用,让市政给排水系统更好的服务于现代化社会发展的整体需求。
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市政建筑给排水的节能途径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市政建筑;给排水;节能途径1 节能技术在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重要性目前,从我国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人均水资源水平相比于世界人口的人均水平还较为落后,由于水资源至关重要,是公认的关键资源之一。
鉴于我国当前的落后现象,必须从各方面加强保护水资源,切实做好可持续发展策略。
市政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从给排水工程入手,开展节能设计,是促进节水节能目标的有效策略。
当下,我国已经发布了很多政策,如果要进一步推动节水节能措施,促进在市政给排水中的应用,就应该加强政策的落实和监管,与此同时,引入更多的节能技术,通过科学的手段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在市政给排水工作中,设计是建设施工的第一步,所以相关单位应该贯彻落实“节约用水”的原则,将节能措施科学的应用到给排水设计中来,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促进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这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能源节约都具有重要意义。
2 给排水设计的常见问题2.1 环保节能意识较为薄弱市政给排水的设计重点主要集中于给水与排水系统的功能性建设,而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节能节水意识较为薄弱。
所以,传统的市政给排水系统应用过程中,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比如:在传统供暖给排水的设计过程中,由于缺乏节能环保意识,管线设计较为杂乱,这就导致在使用过程中热水浪费较为严重。
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节能措施近年来,节能减排成为全球热议的话题,对于建筑领域尤为重要。
在给排水工程施工中,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不仅有助于减少能源消耗,还能降低环境污染。
本文将探讨在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可采取的节能措施。
一、合理选择材料1. 使用节能型水泵:在给排水系统中,水泵的能耗是最主要的部分。
选择低能耗的水泵可以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
目前市场上有许多高效的节能型水泵可供选择,采用这些水泵可以实现节能效果。
2. 选用优质绝缘材料:在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合理选择绝缘材料可以减少能量的传递损失。
优质绝缘材料能够提供良好的隔热效果,减少热量散失,降低能源消耗。
二、优化管道布局1. 最短路径设计:在给排水工程施工中,通过优化管道布局,可以减少管道长度,降低阻力,从而减少能量损失和泵的工作强度。
合理设计最短路径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消耗。
2. 设计合理的管径:在给排水系统设计中,应根据实际需求确定管道的合理直径。
管径过大会导致能量损失,而管径过小会增加流动阻力。
合理选择管径可以减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支持系统节能措施1. 采用智能控制技术:在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合理利用自动控制系统可以降低能耗。
通过采用智能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供水压力、流量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和精确控制,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2. 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在给水系统中,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可以替代传统的热水供应方式,减少能源消耗。
太阳能热水系统通过吸收太阳能转换为热能,提供热水供应,同时降低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四、施工过程节能措施1. 合理利用自然光照:在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合理利用自然光照可以降低照明能源的消耗。
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尽量减少使用人工照明,利用自然光照,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2. 合理规划工艺流程:在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合理规划工艺流程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
通过合理规划施工顺序和施工流程,可以减少材料和人力资源的浪费,从而降低施工能耗。
综上所述,在给排水工程施工中,采取适当的节能措施能够有效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
建筑给水排水节能途径探讨摘要:建筑节能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国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给排水业有着长足的进步,在充分满足用户用水的要求时,我们也需要考虑对水资源的节约和对能源的节约。
本文介绍了建筑给水排水节水的重要性,分析了建筑给排水节能现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建筑给水排水节能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建筑给水排水重要性节能途径中图分类号:s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国内尤其是水资源短缺现象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国内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则应在加强能源建设的同时还应最大限度的提高现有能源的利用效率,而仅相对于水资源而言,虽缺水现象日益严峻,但浪费水的现象依然存在,而从水资源利用角度而言,其利用水平较低,节水潜力很大,尤其随着近年来用水量的逐步增加节水节能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建筑给水排水节水的重要性众所周知,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丰富的国家, 水资源总量为2. 8×10 m3, 居世界第六位, 但是分摊到每个人身上, 人均水量仅为2. 4×10 am. 仅是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名列第110位. 加上降雨地域、时间上分布不均匀, 水污染日益严重,供水能力不足等原因, 全国仍有三分之二城市不同程度缺水, 这将严重影响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随着近年来城市建筑业突飞猛进发展, 在城市总用水量中, 建筑内部用水的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加, 水资源短缺问题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 如何加强节水节能的科学管理, 全面开展节水工作,采用节水设备, 搞好污水处理及污水回用, 保护生态环境,是当前给水排水设计的重点.二、建筑给排水节能现状存在的问题在我国城市供水中,一些城市供水能力不足,城市水厂发展滞后于住宅和公共建筑发展,加之管道老化、承压能力下降。
管理不善,全国多数城市的自来水管网存在跑、冒、滴、漏等现象,致使水的损失率达15%~20%。
浅析建筑给排水的节能途径摘要:我国目前的供水形式相对完善,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用水的舒适度。
但仍应在考虑有效的节约水资源。
城市建设中对建筑给排水设计和施工中对水资源进行有效的处理达到节水节能的目的。
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一,节能方面;二,新能源利用方面。
通过这两方面的分析能够有效的解释建筑给排水的节能。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节能途径1导言建筑物的给排水是我们实现节能的一个重要的措施,在实际的应用中使用范围极广。
在给排水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合理并且科学的进行设计有效的提升建筑物的节能效果。
给排水在设计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利用三方面的能源来实现给排水系统的供给。
第一方面是太阳能的有效利用,当太阳能不能满足整栋建筑物供热水需求是还可以考虑空气动能和太阳能合用的方式等;第二方面是回收的部分能源,比如非饮用热水可以设计回水系统等;第三方面是合理利用管网余压。
在实际的使用中,我们要尽量的使用节水型的生活卫生器具。
2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节能重要实际意义关于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节能重要实际意义的阐述和分析,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叙述。
第一个方面是建筑给排水工程节能是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后盾和需要。
第二个方面是建筑给排水工程节能是从我国的环境保护方面进行出发的举措。
第三个方面是建筑给排水工程节能是不断提升我国人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
下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2.1意义一:在建筑行业蒸蒸日上的今天,建筑节水工程是趋势。
能源的节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建筑节水工程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能源节约举措,这一举措会对水资源进行很大程度上的节约,为我国的水资源节约贡献力量。
2.2意义二:建筑节水节能对环境保护方面有重大意义。
环境保护的宗旨就是要实现大自然和人类的和平共处。
我们节水节能本身就是对大自然的一种保护,会推动自然界的平衡,给人类带来好处,因此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是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的。
2.3意义三:建筑给排水工程节能是显示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瞄国团圈汪团丽|’'UIU丽NU磊.-'J而咖。
d Pm d岫建筑给排水节能途径探讨‘’建筑技术黄娟‘周恒五金桥2(I、福建省石油化学工业设计院广州分院,广东广州5106202、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27)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给排水行业也不断进步着.在充分满足用户用水的要求时,我们也需要考虑对水资源的节约和对能源的节约。
本文主要探讨了几种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水节能的途径。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绿色建筑成为当前建设领域的热点,也是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其核心包括节.水、节能、节地、节材及建筑智能化等。
因此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应特别考虑节水与节能。
采用以下措施能达到技能的目的。
1充分利用市政给水管网水压,采用分区给水高层建筑给水系统设计中常采用二次加压给水方式.将管网进水直接引入跫l=水池中,水泵将水抽到水箱或打到水罐中,再向给水系统供水。
目前很多二次加压设计不但没有合理利用市政管网的余压.反而将余压变成了负压,造成电能的浪费,能耗增加。
因此,设计中应合理利用市政管网的余压,.采用分区供水的方式以减少二次加压的能耗,高层建筑下部几层直接采用市给水管网供水。
’上部采用水箱供水或水泵加压供水,上下阀门进行连接。
平时分区供水,市政管网发生事故时,将常闭阀门阀门打开,由水箱或水泵加压供水,在节能的同时可以兼顾供水的安全性。
这样既不浪费市政管网余压造成能耗增加又不至于使低楼层管网压力过高带来生活不便及用水浪费。
2合理选用水泵。
采用无负压供水设备高层建筑通常采用水泵水箱联合供水方式,由水泵将水提升到高位水箱,再向下供水。
为防止一些用水点超压,需设置减压装置,造成不必要的能耗,而且由于电机的启动非常频繁,也会造成电能的大量浪费。
要使水泵机组节能硅著,主要措施有:(1)选用高效率节能的水泵。
一般而言,要尽可能选用效率较高的离心泵。
(2)要注意水泵的大小搭配。
因为一般离心泵运行的高效区流量范围较窄,而建筑内每日每时用水量随用水人数、气候、生活规律等多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用水量很不均匀。
建筑给水排水中节能途径探讨摘要:建筑的给水排水能耗量虽然在建筑能耗中占少数,但是提高其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其使用能耗,不仅有利于完善设计系统效率,还有利于节约用水,保护环境,因此针对建筑给水排水节能的相关途径进行探讨在当今社会中有着重大的意义。
本文主要阐述了当前我国针对建筑给水排水节能所设立的规范和标准,并且对于建筑给水排水中节能途径进行了深入的地探讨。
关键字:建筑给水排水规范标准节能途径探讨建筑的节能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主要国策。
建筑给水排水节能[1]指的是在建筑物的设计、规划、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及使用的过程中,实施建筑节能的标准,采用节能型的工艺、建筑技术、设备、材料及产品,增强保温隔热性能及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能耗系统的运行管理,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环境质量及建筑物给排水功能的前提下,降低给水排水系统能耗量。
建筑的给水排水能耗量虽然在建筑能耗中占少数,但是提高其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其使用能耗,不仅有利于完善设计系统效率,还有利于节约用水,保护环境。
所以,关注建筑给水排水节能的相关途径,对于研究建筑节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当前我国针对建筑给水排水节能所设立的规范和标准针对建筑给水排水进行节能设计的主要依据及标准如下[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建设部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1-621-2005(北京地方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107-2004 (上海地方标准)、《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95、《住宅设计标准》dgj08-20-2007 (上海地方标准)、《住宅建筑节能检测评估标准》dg/tj08-801-2004(上海地方标准)、《建筑给水排水与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gb50242-200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城市污水回用设计规范》cecs61-1994、《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200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 等。
浅谈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水节能措施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水资源日渐稀缺。
新形势下对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技术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生态环境;水资源;节水节能0引言建筑给水排水系统是保障城镇居民生活的重要系统,是保障水环境质量的必须设施,是绿色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利用水资源,对水资源进行可再生和持续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方面,是城镇节水节能的关键组成环节。
本文就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如何做好节水节能进行浅析。
1节水减排,源头治理现阶段,我国水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严峻。
污水管网错接混接,生活污水直排雨水管道、沟渠的情况尚有,污水直排导致水体黑臭,水环境污染,水生态破坏。
节水等于减少污水排水量,同时节水更是减少污水处理水量。
根据清华大学统计数据,城镇污水处理厂平均能耗0.30KWh/m³,1度电=0.997kg“二氧化碳”=0.272kg“碳”;而1kg标准煤=2.493kg“二氧化碳”=0.68kg“碳”。
节水减排,就等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节水亦是节能。
2建筑给排水中的节水设计建筑给排水设计中,需充分考虑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制定水资源利用方案,统筹利用各种水资源。
有条件的情况下,使用非传统水源,开源节水,如建筑中水、雨水回收利用。
建筑中水是各种排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生活、市政、环境等范围内利用的非饮用水。
雨水回收系统雨水收集应优先收集屋面雨水,不宜收集机动车道路等污染严重的下垫面上的雨水。
屋面雨水水质污染较少,并且集水效率高,是雨水收集的首选。
广场、路面特别是机动车道雨水相对较脏,不宜收集。
绿地上的雨水收集效率非常低,不经济。
污废水、雨水经处理后利用,既可节省水资源,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又可以减少污水排放量,是防治水污染、缓解水资源不足的重要途径。
建筑生活饮用水用水点水质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的要求,生活饮用水水箱间、给水泵房配备门禁、摄像等安防设施,门禁可采用密码、指纹等身份识别安全技术,并设入侵报警装置以保障泵房安全。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措施运用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措施是至关重要的,可以有效减少能源的消耗并降低环境污染。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建筑给排水节能措施。
1. 优化建筑结构和朝向:合理设计建筑的结构和朝向,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减少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系统的需求。
还可以通过遮阳、保温等手段降低能耗。
2. 智能节水系统:安装智能节水系统可以降低水资源的消耗。
该系统可以通过感应器和控制阀门实现对给排水设备的智能控制,确保水的使用量和流量符合实际需求,并及时检测和修复漏水等问题。
3. 热回收利用:在给排水系统中设置热回收装置,可以将废水中的热量回收利用,例如通过热交换器将洗澡水中的热量转移到供暖水中,从而减少供暖系统的能耗。
4. 雨水利用系统:建筑中的雨水可以进行收集和利用,例如用于冲厕、灌溉等。
通过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和滞留池,可以减少对自来水的需求,从而降低能源消耗。
5. 高效节水设备:安装高效节水设备,例如节水龙头、淋浴器和冲水阀,可以减少给排水系统中的用水量。
还可以在冲厕时使用低流量的冲水器,并采用低流量的喷淋系统来节省用水。
6. 高效节能泵站:合理设计泵站和管道系统,选用高效节能的泵和阀门,可以降低泵站系统的能耗。
在泵站运行过程中,采用变频器等控制设备,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调节泵的转速,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7. 进一步完善排水与节能技术:如采用水封、消音等新型技术使得排水系统功能更加完善,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场景需求,提高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措施应当综合考虑建筑特点、功能需求和环境要求,通过合理选择设备、系统和工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新技术,以实现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
只有在节能意识下更加注重给排水设计,才能够为建筑节能与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浅谈建筑给排水的节能途径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给排水技术也有着长足的进步。
在满足用户用水要求的同时,我们也要求在工作中对水资源和能源进行节约。
本文结合我国水资源匮乏的严峻形势,结合建筑给排水的相关知识,提出一些给水排水节能的途径建议,减少资源的隐形浪费,节约用水。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节能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 (2013)22-0124-01
近年来,我国城市生活用水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而水源水质却逐年下降,这无疑给城市给水和污水排放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给水排水节约节能技术的广泛应用迫在眉睫。
1.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的重要意义
1.1 建筑给排水节能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水是地球的血液,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
面对缺水的现状,节约用水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建筑用水更是任重而道远。
水源短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建筑从建材生产、建筑施工直到建筑物的使用,无时不在消耗着水源,因此在建筑给排水中推广节能技术势在必行。
1.2 建筑给排水节能是环境保护的需要
提倡建筑给排水节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也是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
1.3 建筑给排水节能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追求更加舒适的建筑生活环境,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是建立在满足合理舒适要求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减少水耗,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满足建筑给谁排水节能设计的要求。
2.给水排水的节能途径
2.1 合理利用市政管网余压
虽然每个城市市政给水管网压力可能不同,但普遍在0.2~
0.4mpa之间,五层以内的建筑的供水压力一般是能够满足的。
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城市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小高层、高层,甚至超高层建筑,这些建筑的楼层远远多于五层,故必须采用二次加压技术来实现建筑供水。
此时,合理利用市政管网压力,采用分区供水方式可以非常有效地减少二次加压的能量消耗。
这样设计还可以避免低楼层管网压力过高带来的生活不便和用水浪费。
2.2 采用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
水池、加压泵、高位水箱等是常规二次供水方式的主要设备,但常规二次供水一直都没能解决二次污染的问题,而且能源消耗相比其他方式也偏大,在新型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已经不是最佳方案,而采用环保性更好、能源消耗更少的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成为首选。
原因主要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
二是对环境的污染更小。
常规二次供水方式是需要将水输送到水池水箱,水在水
池水箱存放过程中,可能会有大量的微生物生长,导致水的污染。
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供水时,水不需要储存,故减少了污染;节能效果突出,传统二次供水方式首先加压将水输送到水池,然后再一次加压进行供水,这样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而采用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进行二次供水,设备的水泵是跟市政管网是直接连接的,可以有效地利用原有市政管网压力供水;节水效果突出。
常规的二次供水方式的水池水箱都是混凝土结构,抗渗防漏性能一般,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跑冒滴漏现象,虽然量不是很大,但日积月累,造成的浪费也是非常惊人的,而且为了防止水的污染,需要定期清理水池水箱,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供水方式基本上不会出现上述的这种情况。
2.3 充分利用清洁能源
采用清洁能源对减收传统能源的消耗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地热、风能以及目前应用最广,技术最成熟的太阳能。
下面详细介绍太阳能在给排水节能中的应用。
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40度以北,日照时间比较充足,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为太阳能的广泛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而且随着太阳能技术的逐渐成熟,其技术成本也得到了相应的下降。
基于以上两个原因,目前太阳能在我国的应用越来越多,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
但在给排水节能设计方面主要是利用太阳能制备生活热水,减少了大量的传统能源的消耗,从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目前太阳能热水器按集热器形式分为两类:平板型和真空管型。
这两类都具有集热效率高、保温性能好、
操作简单维修方便等系列优点,且热水系统可安装在屋顶、墙壁及阳台等位置,十分方便建筑设计。
2.4 采用节水型管材、卫生器具及配水器具
给排水节能设计需要全方位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在水的输送过程中,也可以采取一定得措施进行节能节水,如采用优质管材、阀门。
由于镀锌钢管容易生锈,这样必然会影响水质,而且经过一段时间闲置后,再次使用时会有锈水流出,如果流入到干净的水中,可能导致整个容器里的水的水质不合格,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此外,接头处也是锈蚀的“重灾区”,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不同程度地出现漏水渗水现象,但如果采用新型管材如铝塑复合管、钢塑复合管、pp~r管、pe管、pvc~u管不锈钢管、铜管等,就能够很大程度上杜绝漏水渗水等浪费问题。
2.5其他节能措施配水器具和卫生器具方面也大有可为。
卫生器具及配水器具位于供水系统的最终端,是水的最终使用单元,它的节水性能对给排水系统整体节能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选用节水节能型卫生器具就显得格外重要。
据资料显示,在普通住宅内采用6l左右的小容量水箱可以比9l容量水箱节水12%,办公楼效果更佳,可节水近三分之一;对于厨房、淋浴、盥洗等用水器具的节水则主要从改善给水配件的性能来实现,如采用充气水龙头、脚踏开关淋浴器、节水延时自闭阀等,该类配件均能在不同程度上起到节水节能的功效,并且节能效果和建筑高度成正比,即建筑物越高其节能效果越明显;公共卫生建筑内,传统的定时冲洗对水的浪费极大,目前较为先进的光电数控控制或
红外线作用的器具效果非常突出,值得推广。
对水的节约就可以减少输送水过程中的能源的消耗,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2.5 其他节能措施
建筑给排水设计在节能方面的应用的措施非常多,如采用自动控制计量、发展建筑中水系统、雨水回收利用、在热水管道设计中应尽量采用塑料管材以代替原来的金属管材等措施,对建筑节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 结语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过程中,对环境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各个城市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环境污染的问题。
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也飞速的发展着。
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供水的量和质的要求正不断扩展,同时实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进入良性的水质、水量再生循环也成为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这一切都给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当前节能减排日益成为每个人所要面对的热点问题,作为一名建筑给排水设计人员,需要不断地学习新技术、新材料,使建筑产品更节能、更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