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行业营改增政策详解
- 格式:ppt
- 大小:2.00 MB
- 文档页数:35
一、企业所得税规定1.不是所有餐饮发票都是“业务招待费”,实务判断标准,如餐饮发票招待的对象是“企业以外的人员”时,计入“业务招待费”,如餐饮发票招待的对象不是“企业以外的人员”时,就不要计入“业务招待费”,需要按照实际发生入账。
2.餐饮发票可以计入“职工福利费”,如发生逢年过节等员工聚餐。
3.餐饮发票可以计入“工会经费”,如发生逢年过节等退休员工聚餐或工会组织的聚餐。
4.餐饮发票可以计入“职工教育经费”,如培训过程中发生的餐费。
(北京国税口径认为不计入职工教育经费,计入管理费用等费用其他科目)5.餐饮发票可以计入“差旅费”,员工出差期间发生的餐饮费用取得的餐饮发票。
需要关注的是:(1)差旅费补助不需要发票,出差补助合并的工资薪金缴纳个税,不超过当地规定标准不缴纳个税,超过标准就超过部分缴纳个税。
(2)出差过程中,宴请客户的餐饮发应计入“业务招待费”。
6.餐饮发票可以计入“会议费”,如会议费中发生的餐费。
7.误餐补助:不需要餐饮发票。
财税字[1995]82号:国税发[1994]89号文件规定不征税的误餐补助,是指按财政部门规定,个人因公在城区、郊区工作,不能在工作单位或返回就餐,确实需要在外就餐的,根据实际误餐顿数,按规定的标准领取的误餐费。
一些单位以误餐补助名义发给职工的补贴、津贴,应当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
二、营改增后餐饮发票的形式1.自营改增后,5月份开始,餐饮服务可以开具的发票为国税局提供的通用定额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需要提醒发票监制章为“国家税务总局监制”。
通用定额发票为手撕发票,各地规格并不统一,也属于增值税普通发票。
增值税普通发票为机打发票,全部联次应一次打印,内容完全一致,发票上要有规范的企业发票专用章(注意不要遮挡金额),票面信息真实、齐全。
2.餐饮费不能抵扣进项税额(1)实务中,尽量不要取得餐饮费专票,需要提醒的是,不能抵扣并不代表不能开专票。
(2)取得餐饮费增值税专用发票,一般纳税人为了防止滞留票,建议先认证后进项税额转出。
餐饮住宿服务业营改增热点问题解答(xiexiebang推荐)第一篇:餐饮住宿服务业营改增热点问题解答(xiexiebang推荐)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1、5月1日营改增后,旅店业和饮食业纳税人销售非现场消费的食品,是否还可以继续按(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17号)的规定,属于不经常发生增值税应税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令第50号)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可以选择按小规模纳税人缴纳增值税?答: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17号文继续有效,属于不经常发生增值税应税行为的企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令第50号)第二十九条的规定:纳税人销售非现场消费的食品可以选择按小规模纳税人缴纳增值税;但如果兼营现场消费的纳税人,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万,也需要进行一般纳税人登记。
2、某公司提供餐饮服务未达标,但外卖销售自己制作的月饼等收入超过50万,这种情况是否需要认定一般纳税人?答:按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17号的规定,属于不经常发生增值税应税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令第50号)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可以选择按小规模纳税人缴纳增值税。
二、征税范围1、酒店业应按照哪个税目缴纳增值税?答:根据财税〔2016〕36号文件《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注释》,餐饮住宿服务,包括餐饮服务和住宿服务。
(1)餐饮服务,是指通过同时提供饮食和饮食场所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饮食消费服务的业务活动。
(2)住宿服务,是指提供住宿场所及配套服务等的活动。
包括宾馆、旅馆、旅社、度假村和其他经营性住宿场所提供的住宿服务。
2、如何界定“餐饮服务”和“饮食外卖服务”?答:提供了饮食,同时提供配套服务(例如饮食场地、传菜、分餐等),属于餐饮服务。
3、如何界定“住宿服务”和“不动产出租”?答:在提供了住宿场所的同时,提供配套服务(例如房间清洁、住宿安保等),属于住宿服务;不同时提供配套服务的,属于不动产经营租赁。
营改增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营改增是指将原先的营业税和增值税两个税种合并为增值税一种税种的改革措施。
为了进一步推进营改增政策的顺利实施,制定了《营改增实施细则》,该细则对营改增政策的具体操作进行了详细规定。
二、纳税人范围根据《营改增实施细则》,适合营改增政策的纳税人范围主要包括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组织。
企业指的是依法设立的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指的是依法注册的个体经营者,其他组织指的是非营利组织、事业单位等。
三、税率调整根据《营改增实施细则》,营改增政策下的增值税税率主要分为普通税率和简易税率。
普通税率适合于普通纳税人,税率为16%;简易税率适合于小规模纳税人,税率为3%。
四、计税方法根据《营改增实施细则》,营改增政策下的计税方法主要有进项税额抵扣法和差额征税法。
进项税额抵扣法是指纳税人将购买货物、接受服务等支出所支付的增值税作为进项税额,在销售货物、提供服务等收入中抵扣掉,只需纳税人按差额征税;差额征税法是指纳税人按照销售货物、提供服务等收入减去购买货物、接受服务等支出所得的差额计算应纳税额。
五、税务登记根据《营改增实施细则》,纳税人需要进行税务登记,才干享受营改增政策带来的税收优惠。
纳税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办理普通纳税人登记或者小规模纳税人登记。
六、发票管理根据《营改增实施细则》,纳税人在营改增政策下需要按照规定开具发票。
发票开具要求包括发票种类、内容、格式等方面的规定,纳税人需要按照规定及时、准确地开具发票。
七、税务申报根据《营改增实施细则》,纳税人需要按照规定进行税务申报。
申报内容包括纳税人的销售收入、进项税额、应纳税额等信息,纳税人需要根据规定的时间和方式进行申报。
八、税务检查根据《营改增实施细则》,税务部门有权对纳税人进行税务检查。
税务检查的内容包括纳税人的账务凭证、发票等税务相关材料,纳税人需要配合税务部门的检查工作。
九、税收优惠政策根据《营改增实施细则》,营改增政策下的纳税人可以享受一些税收优惠政策。
国家税务总局货物和劳务司孔庆凯为你解读“住宿餐饮业营改增”国务税务总局货物劳务司处长、博士孔庆凯对“住宿餐饮业营改增”进行了政策解读,以下是他的演讲内容:各位代表上午好!从5月1号开始生活服务业将要实现营改增,征收机关也由各地的税务局改成国税机关。
离5月1号只有10天的时间,我也刚刚开完会,工作量非常的巨大,这次面临的事情是史无前例的多,之前我们改革走的4年,这次我们初步统计,4个行业的营改增是1100万户,这个数字是非常庞大的,所以我们面临非常大的工作压力。
我分两块跟大家讲一下,我们改革的四个行业里面的生活服务业中的餐饮和政策服务的变化。
以前国税给我提了一些问题,大概有7个方面的问题,我给大家有一个回应。
第一,跟大家介绍一下餐饮和住宿两个行业,增值税的政策是上来状况。
增值税是经营者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现的税。
和营业税最大的区别是,营业税是按照你的营业收入的全额来征的,比如说你收了100块钱,税率是5%,你有100块钱收入要收5块钱的营业税。
增值税有一点不同,比如说你税率是6%,因为我们这个行业税率都是6%,这样的话你拿到10 0块钱先乘以6%,然后再乘以0.6%,同时你可以抵扣净项税额。
包括你餐饮里面租房子、买房子、买农产品、酒水,如果能拿到商业发票,在上面注明税金,算出来以后才是你的应纳税额。
像酒店的住宿费收入,你的进项就是这些,包括你买楼、买不动产、办公的费用、酒店日用品的支出,如果能拿到专业发票都可以抵税的。
它和营业税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跟你流转的环节有关。
流转环节越多,对税影响越大,增值税最大程度的扣除你的进项,跟你的环节无关,你无论是货物也好,服务也好,你的货物从生产到流通到消费,你经过几个环节,对整个税,国家政府从你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征的税都是一样多的。
但是营业税不一样,环节越多税负越重这就是我们营改增最能够解决的一个大的问题,或者说增值税的制度优势。
我们税制从1954年开始用,增值税从它问世以来,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对消费行为征税的禁止之一。
餐饮企业外卖食品收入增值税纳税政策有重大调整(老会计人的经验)案例概况湖南吉祥餐饮公司营改增后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6年5月份取得送货上门的外卖餐饮收入46万元,如何确认该公司2016年5月外卖餐饮收入的销项税额?税务分析一、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旅店业和饮食业纳税人销售食品有关税收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62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旅店业和饮食业纳税人销售非现场消费食品增值税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17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金融房地产开发教育辅助服务等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6〕140号)。
二、实务分析(一)营改增前纳税人提供非现场消费的食品可选择按小规模纳税人缴纳增值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旅店业和饮食业纳税人销售食品有关税收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62号)规定,旅店业和饮食业纳税人销售非现场消费的食品应当缴纳增值税,不缴纳营业税。
旅店业和饮食业纳税人发生上述应税行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令第50号)第二十九条规定的,可选择按照小规模纳税人缴纳增值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旅店业和饮食业纳税人销售非现场消费食品增值税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17号)规定,自2013年5月1日起,旅店业和饮食业纳税人销售非现场消费的食品,属于不经常发生增值税应税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令第50号)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可以选择按小规模纳税人缴纳增值税。
小结:2016年5月1日以前,旅店业和饮食业纳税人销售非现场消费食品,可以选择按小规模纳税人以3%的征收率缴纳增值税。
(二)营改增后纳税人提供非现场消费的食品按照“餐饮服务”缴纳增值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附件1: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规定:自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称营改增)试点,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等全部营业税纳税人,纳入试点范围,由缴纳营业税改为缴纳增值税。
“营改增政策对餐饮业的影响及对策建议打开文本图片集摘要: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是我国近年来在财政税收方面推行的重要政策。
2022年3月,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自2022年5月1日起,原缴纳营业税的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等企业全部改征增值税。
餐饮业作为生活服务业中重要产业,也在此次改革的范畴之内。
文章通过分析“营改增”对餐饮企业的影响,提出适当建议,以期帮助餐饮企业降低此次改革而产生的风险。
关键词:营改增;餐饮业;影响一、引言为避免营业税重复征税的现状,并降低企业税负,我国政府近年一直大力推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下称“营改增”)的财税政策。
2022年经国务院批准,在上海率先实施营改增试点工作,选取交通运输业、部分现代服务业做为首批试点产业。
随后,由上海市逐步扩展至北京、浙江和安徽等十个省市。
2022年8月1日,将营改增试点政策扩展到其他省市,并陆续将广播影视服务、铁路运输业和邮政业等纳入营改增范畴。
2022年3月,国务院明确提出自2022年5月1日起,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等企业纳入改革范围,不再缴纳营业税,调整为缴纳增值税。
这意味着,至今已试点近五年的营改增改革,将在今年全面收官,营业税将被增值税彻底取代。
餐饮业作为涉及大众消费的普遍服务产业,此后也将不再缴纳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因此,深刻理解“营改增”政策,分析其对餐饮业的影响,并针对影响给出相应对策,对降低餐饮企业纳税风险和促进餐饮企业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二、“营改增”政策内容2022年3月,财政部联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此次全面推开的政策覆盖面涉及2022年改革以来余下的所有营业税纳税人,并将新增不动产纳入抵扣范围。
(一)征税范围和税率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等纳税人此前一直缴纳营业税,由于业务活动较复杂,涉及部门较多等多种原因,所以一直未纳入改革范畴,本次改革将以上纳税人均改征增值税。
营改增:应对营改增——餐饮住宿服务行业(政策更新)一、餐饮住宿服务增值税基本政策规定(一)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的基本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餐饮住宿服务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纳税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单位或个人在境内提供餐饮住宿服务,在境内未设有经营机构的,以购买方为增值税扣缴人。
(二)纳税人分类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可以根据试点情况对年应纳税销售额标准进行调整。
按照营改增的相关规定,应税行为有扣除项目的纳税人,其应税行为年应税销售额按未扣除项目之前的销售额计算。
营改增过渡期间,如果纳税人2015年月营业税应税服务销售额超过或者等于515万元,则需要到税务机关进行一般纳税人的资格登记。
注:515万=500万×(1+3%)(3%是营业税的最低税率)。
(二)餐饮住宿服务的征税范围餐饮服务是指通过同时提供饮食和饮食场所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饮食消费服务业的业务活动。
住宿服务是指提供住宿场地及配套服务等的活动。
包括宾馆、旅馆、旅社、度假村和其他经营性住宿场所提供的住宿服务。
1.区分会所服务与餐饮服务餐饮业日益新颖,传统的大型饭店逐渐向会所转型,该类会所不仅提供餐饮服务,还增加了许多文化高端服务。
如果此类会所提供的是附着在会务安排之中的个性化服务,则属于“现代服务”的范畴。
如果此类会所提供的是会务安排之外的个性化服务,对于其提供的综合性服务,归类为“其他生活服务”。
2.区别住宿和不动产租赁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候难以区分住宿与不动产租赁收入,常见于当前各地盛行的“民宿”。
那民宿究竟是属于住宿还是不动产租赁呢?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住宿服务定义为:提供住宿场所及配套服务等的活动。
不动产租赁不包括相关配套服务,但民宿通常在提供住宿场所之外还会提供一些配套服务,因此民宿属于住宿服务项目。
(三)餐饮住宿服务适用的税率和征收率一般纳税人采用6%的税率,小规模纳税人采用3%的征收率。
注意事项一:纳税人兼营销售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适用不同税率或者征收率的,应当分别核算适用不同税率或者征收率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的,从高适用税率。
生活服务业营改增办税指南生活服务业涉及很多行业,包括餐饮、住宿、旅游、美容美发、家政服务等。
在我国,生活服务业税收政策经过一系列调整和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营改增。
营改增是指将原来的营业税改为增值税,这对于生活服务业来说意味着什么呢?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生活服务业营改增办税指南。
首先,对于生活服务业营改增办税指南的第一点,就是要了解增值税的适用范围。
在生活服务业中,一般都是适用简易办法。
简易办法是指按照固定比例征收增值税,比如餐饮业按照5%的税率征收,住宿业按照3%的税率征收。
这样一来,生活服务业经营者就不需要每笔交易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只需按照固定比例计算税款即可。
其次,要了解生活服务业营改增的税务登记和申报程序。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生活服务业纳税人可以选择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身份进行税务登记。
一般纳税人需要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纳税申报,而小规模纳税人则可以按照一定比例简化纳税申报流程。
所以,生活服务业经营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纳税身份,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税务登记和申报。
第三,要了解生活服务业营改增的税务优惠政策。
国家税务总局对于生活服务业纳税人提供了一些税务优惠政策,比如餐饮业可以享受进项税额的全额抵扣,住宿业可以享受免征增值税的政策等。
对于符合条件的纳税人,这些税务优惠政策可以减轻其税收负担,增加其经营利润。
最后,要了解如何合理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
虽然生活服务业营改增后可以按照简易办法计算税款,但是对于一些大额交易,尤其是涉及到与其他行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时,建议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
增值税专用发票具有法律效力,可以作为纳税人报销和税务核查的依据,对于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有保障作用。
综上所述,以上就是一些生活服务业营改增办税指南的重要内容。
随着生活服务业的发展和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相信未来还会出台更多的政策和规定,需要生活服务业经营者时刻关注并及时调整自身的经营方式和办税方式。
河北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全面推开营改增有关政策问题的解答(之一)一、关于我省营改增营业税发票过渡衔接问题《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税收征收管理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 年第23 号)规定:自2016 年5 月1日起,地税机关不再向试点纳税人发放发票。
试点纳税人已领取地税机关印制的发票以及印有本单位名称的发票,可继续使用至2016 年6 月30 日,特殊情况经省国税局确定,可适当延长使用期限,最迟不超过2016 年8 月31 日。
据此,营改增之后,我省营改增试点纳税人已领取地税机关印制的发票以及印有本单位名称的发票,按以下原则掌握:〔一〕试点纳税人已领取的地方税务局监制的景点门票〔含企业冠名发票〕、“河北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专用发票”和“河北省路桥通行费专用发票”可继续使用至2016年8月31日,纳税人应于2016年9月30日前至主管地税机关办理已经开具发票的验票及空白发票的缴销手续。
除上述发票外的其他发票,可继续使用至2016年6月30日,纳税人于2016年7月31日前至主管地税机关办理已经开具发票的验票及空白发票的缴销手续。
〔二〕纳税人确有需要延用地税机关监制发票的,应提供经地税部门确认的发票结存信息,至主管国税机关办税服务厅办理发票延期使用手续。
二、关于营改增后地税机关代开增值税发票范围问题营改增后,地税机关代开增值税发票范围为:〔一〕符合自开增值税普通发票条件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销售其取得的不动产,购买方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可依申请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即月销售额3 万元以上〔或按季纳税的,季销售额9 万元以上〕的小规模纳税人,销售其取得的不动产,地税机关只能为其代开“专用发票”。
〔二〕不符合自开增值税普通发票条件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销售其取得的不动产,可依申请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增值税普通发票。
即月销售额3 万元以下〔或按季纳税的,季销售额9 万元以下〕的小规模纳税人,销售其取得的不动产,地税机关可以为其代开“专用发票”或“普通发票”。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26号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营改增试点若干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26号为确保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顺利实施,现将若干税收征管问题公告如下:一、餐饮行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农业生产者自产农产品,可以使用国税机关监制的农产品收购发票,按照现行规定计算抵扣进项税额。
有条件的地区,应积极在餐饮行业推行农产品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部分行业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的通知》(财税〔2012〕38号)有关规定计算抵扣进项税额。
二、个人转让住房,在2016年4月30日前已签订转让合同,2016年5月1日以后办理产权变更事项的,应缴纳增值税,不缴纳营业税。
三、按照现行规定,适用增值税差额征收政策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以差额前的销售额确定是否可以享受3万元(按季纳税9万元)以下免征增值税政策。
四、营改增后,门票、过路(过桥)费发票属于予以保留的票种,自2016年5月1日起,由国税机关监制管理。
原地税机关监制的上述两类发票,可以延用至2016年6月30日。
本公告自2016年5月1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2016年4月26日关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营改增试点若干征管问题的公告》的解读发布日期:2016年04月26日来源: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一、下发公告的背景《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以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税收征收管理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23号)下发以后,各地陆续反映一些需进一步予以明确的问题。
经研究,税务总局制定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营改增试点若干征管问题的公告》,就有关问题予以明确。
二、公告明确的内容(一)明确了餐饮行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农业生产者自产农产品可凭农产品收购发票计算抵扣进项税额。
(二)明确个人转让住房,在2016年5月1日以后办理产权变更事项的,应缴纳增值税,不缴纳营业税。
餐饮业营改增后增值税处理注意事项餐饮业营改增后增值税处理注意事项可以预见,在“营改增”推行到全部行业之后,由于增值税抵扣范围增大,对增值税抵扣凭证的需求将大大增加,因此对于四大行业来说,流转税处理事项,特别是涉及增值税抵扣凭证的涉税处理事项,会比征收营业税时复杂得多,而且不同行业,涉税风险点也不尽相同。
笔者认为,应当根据将要实行“营改增”的各个行业的经营特点,分别分析其未来增值税处理注意事项,以供相关行业纳税人参考。
餐饮业餐饮业是纳入本次“营改增”范围的生活服务业之一,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的定义,餐饮业是指在一定场所,对食物进行现场烹饪、调制,并出售给顾客主要供现场消费的服务活动。
在“营改增”完成前,属于营业税应税服务,税率为5%。
餐饮业通过加工食材向顾客提供餐饮成品,这一业态与咨询、中介等服务业相比,其特点在于直接材料支出是成本中最主要的部分,例如食材、饮料等。
从加工原始材料生产和销售产品的角度看,餐饮业与其他主要借助人力资源完成的服务业不同,反而与制造业有相似之处。
但是由于营业税不能抵扣进项税额,因此餐饮业纳税人在“营改增”之前存在较大的重复纳税,即购入直接材料时实际负担了材料的增值税,但提供服务时又要以包含材料增值税的营业额为计税依据缴纳营业税。
“营改增”后,餐饮业纳税人可以通过取得增值税抵扣凭证而消除重复纳税问题。
如果坊间预测餐饮业增值税税率6%是准确的,则餐饮企业的税负将显著降低。
例如,一家拉面馆每月购买适用13%税率的面粉、油等原材料20万元,购买适用17%税率的酒水、饮料等原材料和燃料10万元,如果不考虑其他成本,该餐馆每月营业额为100万元,“营改增”之前的每月应缴营业税为100×5%=5万元,“营改增”后,每月应缴增值税为100/×6%-〔20/×13%+10/×17%〕=万元,实际税负仅相当于原来的38%。
但在降低税负的同时,“营改增”也使纳税人的流转税和发票管理流程变得更加复杂,具体到餐饮行业,纳税人在将来涉及增值税事项的管理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采购初级农产品时注意进货渠道餐饮企业采购的直接材料如果是初级农产品,则来源渠道不同,可以计算抵扣的进项税额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