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转税类税法[1]
- 格式:ppt
- 大小:453.00 KB
- 文档页数:26
高级经济师考试考点:流转税类及主要税种实用1篇高级经济师考试考点:流转税类及主要税种 1(1)增值税增值税是以商品生产流通各环节或提供劳务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税。
由于它的课税对象是增值额而非商品或劳务的全部价值,避免了各流转环节的重复征税,因而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税种。
也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税种。
在我国目前分税制下,增值税是中央、地方的共享税种之一。
①增值税的类型。
增值税可以按不同的标志进行分类,其中,以扣除项目中对外购固定资产的处理方式为标志,可将增值税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消费型增值税,指对购入的固定资产价值当年一次性扣除,即允许扣除购入固定资产中所含的税款,这样从全社会来看,全部生产资料都不课税,课税对象仅限于消费资料,故称为“消费型”;二是收入型增值税,即允许扣除固定资产折旧中的所含税款,从全社会来看,课税对象相当于国民收入,故称为“收入型”增值税;三是生产型增值税,即对购入的固定资产价值不作任何扣除,从全社会来看,课税对象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故称为“生产型”增值税。
显然,这三种对固定资产价值扣除的不同处理方法,使三种不同类型增值税税基所包括的范围大不一样,生产型增值税税基最大,收入型增值税次之,消费型增值税最小。
②__和征税范围。
所有从事生产和销售商品,提供加工和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与个人都是增值税的__。
又分为一般__和小规模__,后者主要指从事货物生产销售或提供应税劳务、年应税额在100万元以下,或从事批发或零售、年应税额在180万元以下的单位和个人。
增值税的征税范围为销售货物、提供应税劳务(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进口货物因此,整个工业生产(包括加工、修理、修配、公共事业中的水、气、电、热的销售)商业批发、商业零售、货物进口等都属于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③税率。
增值税的基本税率为17%,另有一档低税率为13%,主要适用于粮油制品、公__品、书报杂志、农业生产资料等的销售和进口。
注册会计师《税法》考试难点重点解析——流转税篇【摘要】对于注册会计师税法考试,笔者认为:除了多看书,多总结之外,还应把一些难点的知识点理解并掌握。
本文针对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流转税制体系中重点、难点进行阐述。
注册会计师考试已经走过了十几个年头,其考试的难度是有目共睹的。
许多科目的历年通过率仅在10%左右,当然《税法》科目也不例外。
《税法》这一科目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知识点繁多而且零碎,而且在考试过程中往往将一些有联系的知识点结合起来出题,增大了试题的难度。
一、混合销售与兼营行为区分及税务处理(一)混合销售与兼营行为的区分税法中是如下规定的:“同一项销售行为既包括销售货物又包括提供非应税劳务,为混合销售行为;纳税人的经营范围既包括销售货物和应税劳务又包括提供非应税劳务,为兼营行为”。
为了便于大家对以上内容进行理解,作如下解析:混合销售与兼营行为的区分是税务处理的前提,所以两者划分非常重要,在区分两项行为时,首先,一定要判定纳税人的应税行为是否既涉及应征增值税的征税项目又涉及营业税的应税项目。
如果有两项应税项目发生,则可能为混合销售或兼营行为。
我们就需要以下列标准进行判定:一是两项目是否存在从属、伴随、并列等关系;二是两项应税项目的收款人、付款人哪一个经常为一人等。
如果两项应税行为存在从属和伴随关系,且付款人为一人,这种行为我们就称它为混合销售行为,比如饭店提供餐饮服务并销售烟酒饮料,建筑企业包工包料提供建筑劳务,商场销售家电并负责送货和安装等;如果两项应税行为存在并列关系,收款人往往为一人,两者无从属、伴随关系,是并列关系,我们称他为兼营行为,比如商场销售家电、服装等货物,并且设有餐饮区、娱乐区,则为兼营行为。
(二)混合销售与兼营行为的税务处理混合销售与兼营行为税务处理存在差异1混合销售行为税务处理混合销售行为处理原则是“经营主业”原则,只征收一种税。
在经营主业的划分上主要是考核年货物销售额与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营业额占全部销售额与营业额合计的比例。
2015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内部资料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知识点:税收的分类● 详细描述:1.按征税对象分类,可将全部税收划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和行为税五种类型。
(1)流转税流转税是指以货物或劳务的流转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收。
我国现行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等都属于流转税类。
(2)所得税所得税也称收益税,是指以纳税人的各种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一类税收。
现阶段,我国所得税类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3)财产税财产税是以纳税人所拥有或支配的特定财产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收。
我国现行的房产税、契税、车船税等属于财产税类。
(4)资源税资源税是以自然资源和某些社会资源作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收。
我国现行的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属于此类。
(5)行为税行为税也称特定目的税,是指国家为了实现特定目的,以纳税人的某些特定行为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收。
车辆购置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属于此类税收。
2.按征收管理的分工体系分类,可分为工商税类、关税类。
(1)工商税类工商税类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管理,是我国现行税制的主体部分。
(2)关税类关税类是国家授权海关对出入关境的货物和物品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收中央地方共享税。
(1)中央税中央税是指由中央政府征收和管理使用或者地方政府征税后全部划解中央,由中央所有和支配的税收。
消费税(含进口环节由海关代征的部分)、关税、车辆购置税、海关代征的进口环节增值税等为中央税。
(2)地方税地方税是由地方政府征收、管理和支配的一类税收。
地方税主要包括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税、契税等。
(3)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是指税收收入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按比例分享的税收。
如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
4.按照计税标准不同分类,可分为从价税、从量税和复合税。
(1)从价税从价税是以课税对象的价格作为计税依据,一般实行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税收负担比较合理。
我国流转税法的概念和类型
流转税法是指调整以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税法的统称。
流转税法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税法。
流转税法的类型包括:
1. 增值税: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2. 消费税:消费税是以消费品的流转额作为课税对象的各种税收的统称。
3. 营业税:营业税是对在中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所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税。
4. 关税:关税是指一国海关根据该国法律规定,对通过其关境的进出口货物征收的一种税收。
这些税法的主要作用是对商品和劳务的流转环节进行征税,以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并对经济活动进行调节和管理。
不同类型的税法针对不同的课税对象和税率进行规定,以实现国家的税收政策目标。
流转税制度一、重点导读本章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四个税种的有关法律规定,是历年考试的重点,特别易出计算题、综合题。
学习增值税应对增值税原理有一个正确理解:增值税是在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环节才征收,在交消费税的同时,仍然要交增值税。
消费税与增值税的区别在于:消费税为价内税、增值税为价外税,消费税的大多数应税消费品只在单一环节征收,而增值税则各环节普遍征收。
营业税与增值税的征收范围相互排斥。
关税是对进出我国国境或关境的货物、物品征收的税种,海关负责征收。
本章基本内容有:二、考试重点、难点分析本章是税收法律制度的重点,是历年考试中税法部分分值集中的章节,题型涉及选择、判断和计算分析题,此章每年至少设有一道计算分析题。
本章重点内容是:增值税的特征、主要课税制度、计算缴纳、发票使用管理;消费税的征税的范围,应纳税额计算;营业税的税目、税率以及应纳税范围,应纳税额计算;营业税的税目、税率以及应纳税额计算;关税的纳税义务人、征税范围、计税依据和方法以及关税优惠政策等问题。
熟练掌握各类税种的计算方法。
本章难点在于:混合销售行为、兼营行为确定征收增值税、营业税的规定,计算增值税时可从销项税额中扣除的进项税额的项目等,必须真正理解,熟练掌握。
(一)流转税概述流转税是以商品生产、商品交换过程中发生的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一类税收。
我国现行税制中属于流转税的税种主要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和关税四种。
(二)增值税1、征税范围。
凡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均属增值税的征税范围,除此之外,下列特殊行为也属于征税范围:(1)视同销售货物行为,如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分配给股东或无偿赠送他人;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或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
(2)混合销售行为,指从事货物生产、批发或零售的企业以及前述业务为主并兼营非应税劳务的企业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货物,应当征收增值税。
我国现行税收制度的分类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按最基本的征税对象分类,可将全部税收种类划分为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财产税类、资源税类和行为税类五种类型。
(1)流转税类——以流转额为课税对象(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等)。
(2)所得税类(收益税)——以各种所得额为课税对象(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3)财产税类——以纳税人所拥有或支配的财产数量或者财产价值为课税对象(房产税、契税、车船税、船舶吨税等)。
(4)资源税类——以自然资源和某些社会资源为征税对象(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
(5)行为税类——以纳税人的某些特定行为为课税对象(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车辆购置税等)。
一、增值税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征收。
增值税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对一般纳税人,就其销售(或进口)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增加值征税,基本税率为17%,低税率为13%,出口货物为0(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对小规模纳税人,实行简易办法计算应纳税额,征收率为3%。
增值税的纳税期限一般为1个月。
另外,根据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的大小,还有1日、3日、5日、10日、15日、1个季度等其他六种应纳税期限,其中1个季度的规定仅适用于小规模纳税人。
纳税人应在次月的1日~15日的征期内申报纳税,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纳税的,可以按次纳税。
二、消费税对在我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
征税范围包括烟、酒和酒精、化妆品、贵重首饰和珠宝玉石等14个税目。
消费税根据税法确定的税目,按照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销售数量分别实行从价定率或从量定额的办法计算应纳税额。
消费税的纳税期限与增值税的纳税期限相同。
对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征收。
应税劳务包括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等7个税目。
营业税按照应税劳务或应税行为的营业额或转让额、销售额依法定的税率计算缴纳。
增值税销项税额=销售额×适用税率含税销售额换算: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小规模纳税人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视同销售货物行为的销售额的确定:对视同销售征税而无销售额的按下列顺序确定其销售额:①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②按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③按组成计税价格确定。
组成计税价格的公式为: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成本利润率为10%征收增值税的货物同时,同时又征收消费税的,其组成计税价格中应加计消费税税额。
其组成计税价格公式为: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消费税税率或: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购进农产品: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农业生产者销售的农业产品,或者向小规模纳税人购买的农产品,准予按照买价和13%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从当期销项税额中扣除。
其进项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买价×扣除率扣除率为13%生产经营过程中支付运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或销售货物以及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支付的运输费用,根据运费结算单据(普通发票)所列运费金额(含建设基金)依7%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准予扣除,但随同运费支付的装卸费、保险费等其他杂费不提计算扣除进项税。
准予扣除的进项税额=运费×扣除率扣除率为7%消费税从价计征:应纳税额=计税价格×消费率进口时的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定额消费税)÷(1-消费税率)委托加工时的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定额消费税)÷(1-消费税率)从量计征:应纳税额=计税数量×消费税额计税数量指销售数量、委托加工收回数量或进口数量。
复合计征:应纳税额=计税价格×消费税率+计税数量×消费税额(1)生产销售应税消费品:纳税人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按照纳税人生产的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计算纳税;没有同类消费品销售价格的,按照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纳税。
流转税包括哪些试题:?答案:流转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
相关阅读:种类税种分类税收制度的主体是税种,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由多个税种组成的税收体系。
在这一体系中各种税既有各自的特点,又存在着多方面的共同点。
因此,有可能从各个不一样的角度对各种税进行分类研究。
按某一种标志,把性质相同的或近似的税种归为一类,而与其他税种相区别,这就是税种分类。
按照不一样的分类标志,税种的分类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一、按征税对象分类征税对象是税法的一个基本要素,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因此,按征税对象的不一样来分类,是税种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分类方法。
按照这个标准,我国税种大体可分为以下五类:1、对流转额的征税对流转额的征税简称流转税,或商品和劳务税。
它是对销售商品或带给劳务的流转额征收的一类税收。
商品交易发生的流转额称为商品流转额。
这个流转额既能够是指商品的实物流转额,也能够是指商品的货币流转额。
商品交易是一种买卖行为,如果税法规定卖方为纳税人,商品流转额即为商品销售数量或销售收入;如果税法规定买方为纳税人,商品流转额即为采购数量或采购支付金额。
非商品流转额是指各种社会服务性行业带给劳务所取得的业务或劳务收入金额。
按销售收入减除物耗后的增值额征收的增值税,也归于流转税一类。
流转税与商品的交换相联系,商品无处不在,又处于不断流动之中,这决定了流转税的征税范围十分广泛;流转税的计征,只问收入有无,而不管经营好坏、成本高低、利润大小;流转税都采用比例税率或定额税率,计算简便,易于征收;流转税形式上由商品生产者或销售者缴纳,但其税款常附着于卖价,易转嫁给消费者负担,而消费者却不直接感到税负的压力。
由于以上这些原因,流转税对保证国家及时、稳定、可靠地取得财政收入有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它对调节生产、消费也有必须的作用。
因此,流转税一向是我国的主体税种。
一方面体此刻它的收入在全部税收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一向较大;另一方面体此刻它的调节面比较广泛,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一向比较显著。
税法一、税法的概念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税方面的权利以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税法是国家依法征税、纳税人依法纳税的行为准则,其目的是保障国家利益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税收秩序,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
税法与税收制度密不可分,税法是税收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税收制度则是税法所确定的具体内容。
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税收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
(一)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以后对具体纳税人,既不需要直接偿还,也不付出任何形式的报酬,纳税人从政府支出所获利益通常与其所支付的税款不完全成一一对应的比例关系。
税收的无偿性是相对的,国家收取的税款虽未当时支付对价,但以后会用取得的税款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二)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国家凭借政治权力,通过法律形式对社会产品进行的强制性分配,而非纳税人的一种自愿交纳,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否则会受到法律制裁。
(三)税收的固定性是指税收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对什么征税及其征收比例等税制要素,并保持相对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二、税法的作用(一)税法的社会经济作用1.税法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法律保障;2.税法是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法律手段;3.税法对维护经济秩序具有重要作用;4.税法能有效地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5.税法是维护国家权益,促进国际经济交往的可靠保证。
(二)税法的法律规范作用1.税法的指引作用;2.税法的评价作用;3.税法的强制作用;4.税法的教育作用;5.税法的预测作用。
三、税收法律关系税收法律关系是税法所确认和调整的,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以及各级政府之间,在税收分配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一)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1、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税收法律关系主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与者。
是税收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征税主体是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责的国家行政机关,包括国家各级税务机关、海关和财政机关。
税法种类说明“税收种类”的简称,是指构成一个税种的重要身分有征税对象、纳税人、税目、税率、纳税环节、纳税刻日、缴纳方法、减税、免税及违章处理等。
不合的征税对象和纳税人是一个税种差别于另一个税种的重要标记,也往往是税种名称的由来。
同时,每个税种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感化,其存在依附于必定的客不雅经济前提。
今朝我国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本税、家当税、行动税五大年夜类,供二十多种。
1 城建税(价内税所得税前可扣)纳税义务人:1、缴三税的单位和小我;2、外资企业不交;3、进口不征,出口不退应纳税额=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花费税、营业税×税率(查补三税的同时补、罚,但计税依照不包含三税的罚款和滞纳金)1、市区 7%2、县镇 5%3、其他 1%(记)另:1、代扣代缴以受托方税率为准;2、无固定场合,在经营地缴。
1、免、减三税的同时也免、减城建税2、三税退库,同时退库3、机关办事中间为内部后勤办事所取得的收入,在2005年12月31日前,暂免征4、三峡工程扶植基金,2004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时代,免征(新增)一、纳税环节:同三税(限于内资企业在境内产生的应纳“三税”的环节,不包含出口环节和进口环节)二、纳税地点:1、代扣代缴、代收代缴,在代扣代收地;2、油井地点地;3、管道局地点地;4、经营地2 教诲费附加(价内税所得税前可扣) 1、 3%(记)2、临盆卷烟和烟叶的减半征收1、免、减三税的同时免、减2、三税退库,同时退库3、机关办事中间为内部后勤办事所取得的收入,在2005年12月31日前,暂免征同三税(限于内资企业在境内产生的应纳“三税”的环节,不包含出口环节和进口环节)3 关税(不履行税收征管法)一、征税对象:准许进出境的货色和物品二、纳税义务人:进口货色的收货人、出口货色的发货人、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关税税额=应税进(出)口货色数量×单位完税价格×税率关税完税价格:由海关以该货色的成交价格为差不多审查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