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1
七年级下册历史绩优学案思维构建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绩优学案思维构建知识梳理:第1课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一、隋朝的建立与“开皇之治”。
1.隋的建立与统一(1)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杨坚,都城—长安,年号—开皇。
(2)统一:时间—589年灭陈,意义—结束分裂局面,南北重归统一。
2.开皇之治(1)措施:改革政权机构,重视选拔人才(废除九品中正制,分科举人),大力发展农业,减轻赋税徭役,倡导节俭。
(2)影响:形成了国家富庶,社会繁荣的局面,史称“开皇之治”。
二、贞观之治1.隋的灭亡与唐的建立: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唐高祖),建立唐朝。
2.贞观之治:开创者—唐太宗李世民(年号贞观)(1)措施:①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他任用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和魏征等在三省六部中担任要职②轻徭薄役,减轻农民负担;③简法轻刑,修订法律,制定了《贞观律》;④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⑤实行恩威并施的政策,改善民族关系,唐太宗被各族首领共同拥戴为“天可汗”。
(2)结果:由于唐太宗推行开明务实的政策,贞观年间出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的局面,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3)影响:“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辉煌的政绩使唐太宗成为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
第2课走向全盛的唐朝一、女皇武则天1.称帝:690年,改国号为周。
2.措施:(1)打击唐朝皇室和其他贵族集团,多方招揽人才,提拔姚崇、宋璟。
(2)亲自组织编写农书,颁行全国,指导农业生产。
(3)鼓励兴修水利、栽桑养蚕。
(4)允许关中等地的无业人口迁到地广人稀的地方去。
(5)减免赋税和徭役。
(6)把土地开垦、粮食生产情况作为考查地方官员的重要依据。
3.影响: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二、开元盛世:开创者—唐玄宗李隆基1.措施:(1)任用贤能,亲自考核县令。
(2)发展生产,鼓励开荒,兴修水利,整理财政,清理土地和户口。
6.1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一、学习目标1、记住:隋朝建立和统一的时间;隋唐两朝的建立者和都城所在地。
2、列举隋文帝和唐太宗治理国家的主要措施,并分析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3、比较隋朝与秦朝的相似之处。
4、评价唐太宗的功绩。
5、(学生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1、“贞观之治”2、(学生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难点1、唐太宗治理国家的政策2、“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3、(学生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学习方法阅读法、讨论法、图表法、圈点批注法四、学习准备教科书、中国历史地图册一、隋统一全国与“开皇之治”1、隋朝的建立:_____年, ______夺取北周政权,建立以_____为都城的隋朝。
2、隋朝的统一:_____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其意义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隋文帝为了巩固其统治所采取的一系列的措施(盛世“开皇之治”出现的原因):(1)政治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经济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这些措施使隋朝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国家富庶、社会繁荣的盛世局面,史称“开皇之治”。
二、“贞观之治”1、唐朝的建立:_____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2、_____年,__ _____ 登上皇帝宝座,成为唐朝第二个皇帝,他就是唐太宗,唐太宗以贞观为年号,他统治的时期被称为“”。
3、唐太宗采取以下政策治理国家(盛世“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政治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济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制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育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民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疑自学了本课的内容,你还有什么疑感吗?请写出来和同学们讨论一下吧!自探一、绘制三省六部示意图:二、为什么说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评价唐太宗)自测一、选择题1、隋文帝的年号是()A、开皇B、武德C、贞观D、大业2、隋朝和唐朝均建都()A、长安B、洛阳C、晋阳D、江都二、列举本课的盛世局面。
第一课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1、知识与能力:记住隋统一全国的时间,唐太宗的某某和年号,隋唐两朝的都城;了解“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理解“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概述隋文帝及唐太宗治理国家的措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探寻“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唐太宗的评价,让学生学习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隋朝的统一,使学生认识国家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引导学生探寻“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领悟国家统一以及正确的方略、政策是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的重要前提;通过对唐太宗的评价使学生认识他在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帮助学生初步树立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2重点难点重点:“贞观之治”。
难点:唐太宗治理国家的政策;“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
3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1、复习所学朝代主线导入: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东魏—北齐↗北魏↘西魏—北周——隋朝↘宋、齐、梁、陈2、讲述昭陵昭陵,是某某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
被誉为“天下名陵”和世界最大的皇家陵园。
此陵园下埋葬的便是开启“贞观之治”的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
(过渡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隋唐的历史。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一)隋统一全国与“开皇之治”师: 现在请大家阅读教材P2第一目:隋统一全国与“开皇之治”的内容,回答以下的问题:1、隋朝的建立和统一隋朝是哪年建立的?都城在什么地方?隋帝又是如何统一全国的?有什么意义?引导学习概括出“结束了西晋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的局面,开创‘大一统’的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2、隋文帝巩固统一的措施历史上把隋文帝杨坚统治时期叫什么,叫这个名字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原因,隋文帝为了巩固其统治所采取的一系列的措施:①政治方面:改革政权机构,重视选拔人才。
历史说课稿(2)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走向全盛的唐朝我分为六个部分讲解1. 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2. 说教学目标3, 说教学的重点、难点4 说教法5 说学法6 说教学过程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走向全盛的唐朝》是川教版教材初一历史必修第一单元第二个课题。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开皇之治与贞观之治的相关内容,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因此,本课题在本单元中起到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
本框教材承接上一课题贞观之治的形成原因以及对历史的影响,本课题后面是本教材的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这部分内容,所以学好这个课题为学好下一课题打下牢固的基础,是古代历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今后中考的考试重点。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初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一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记住记住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以为女皇帝,唐玄宗是出现的盛世局面——开元盛世;了解武则天和唐玄宗的治国政策和唐朝盛世局面的繁荣景象;理解盛世局面的形成过程和原因。
引导学生归纳武则天、唐玄宗的治国政策,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概括能力。
2.过程和方法通过对唐太宗和唐玄宗治国政策的比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收集整理图片、资料等,培养学生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
对武则天的评价、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对盛世局面形成原因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展示图片、欣赏图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欣赏水平,通过对唐朝盛世局面的学习,认识到中国唐朝在世界上的地位,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说教学的重点、难点本着初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认了一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开元盛世确认为重点的依据是:中国古达总共出现了三个盛世局面,其中开元盛世是在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出现,可见开学盛世在历史中的地位及其重要性。
②建立者:杨坚(隋文帝)
③都城:长安
④统一时间:589年
②统治措施:A、政治方面:改革政权机构,重视选拔人才。
B、经济方面:大力发展农业,减轻赋税徭役,倡导节俭。
②登基时间:626年
③年号:贞观
④统治措施:A、政治方面: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任用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
B、经济方面: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允许实物代替劳役。
C、法制方面:简法轻刑,修订法律。
制定《贞观律》
D、教育方面: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
设国子学、太学。
E、民族政策:恩威并重,改善民族关系。
被称为天可汗。
⑤统治影响:出现了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的局面。
史称“贞观之治”。
奠定了唐朝发展的基础。
⑥评价: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顺应历史潮流,制定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措施,
促成“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他是我国古代杰
出的政治家,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
但是在晚年时候骄傲自满,大兴
土木,劳民伤财。
1、隋朝与秦朝的相似之处有哪些?
(1)建立背景:都是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2)政权特点:都采取新的措施来加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
(3)存在时间:都很短暂,二世而亡;
(4)灭亡原因:都因为统治者的暴政,被农民起义推翻;
(5)大型工程:都修筑了大型工程,长城和大运河;
(6)历史地位: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灭亡教训为后来的统治者借鉴,出现封建社
会的盛世。
1。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教案章节:一、开皇之治【教学目标】1. 了解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后,实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措施。
2. 掌握开皇之治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内容】1. 隋文帝的统一事业:581年,杨坚建立隋朝,589年灭陈,重新统一中国。
2. 政治改革:确立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
3. 经济改革:实行均田制,改革赋税制度。
4. 文化教育:推行科举制度,选拔优秀人才。
5. 开皇之治的评价: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单元所学内容,了解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局面。
2. 新课导入:讲述隋文帝杨坚的统一事业。
3. 讲解政治改革:介绍三省六部制的设置及其作用。
4. 讲解经济改革:阐述均田制和赋税制度改革的内容及意义。
5. 讲解文化教育:介绍科举制度的实行及其影响。
6. 评价开皇之治:分析开皇之治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其对后世的影响。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8.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思考开皇之治对后世的影响。
教案章节:二、隋朝的繁荣与衰落【教学目标】1. 了解隋朝时期的社会繁荣现象。
2. 认识隋朝衰落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内容】1. 隋朝的繁荣:开皇之治后的社会经济发展,大运河的开通。
2. 隋朝的衰落:隋炀帝的暴政,农民起义的爆发。
3. 隋朝的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朝灭亡。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开皇之治。
2. 新课导入:讲述隋朝的繁荣现象。
3. 讲解隋朝的繁荣:介绍大运河的开通及其意义。
4. 讲解隋朝的衰落:分析隋炀帝的暴政及其导致的农民起义。
5. 讲解隋朝的灭亡:叙述隋朝的灭亡过程。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思考隋朝繁荣与衰落的原因。
教案章节:三、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教学目标】1. 了解唐朝的建立过程。
2. 掌握贞观之治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第1课从“开皇之治”到“贞观盛世”新手入门1.如果说国家的统一是繁荣与开放的必要前提,那么,唐朝繁荣与开放局面出现的历史前提是A.秦朝建立B.西汉建立C.东汉建立D.隋朝建立2.隋文帝统治时期,国家富庶、社会繁荣,史称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开皇之治D.贞观之治3.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A.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4.为了解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典范,小龙在学校图书馆借了一本《贞观政要》,他是为了探究下列哪一位皇帝的政绩?A.汉武帝 B.唐太宗 C.隋文帝 D.唐高祖5.“开皇之治”、“贞观之治”里的“开皇”和“贞观”皆缘自当时皇帝的A.帝号B.谥号C.年号D.庙号闯关晋级6.唐太宗曾对大臣们说:皇帝的灾难,是自己造成的,皇帝的欲望太盛就会多费财物,多费财物就要加重赋税,加重赋税老百姓就愁苦,老百姓愁苦皇帝就会亡国。
下列哪位皇帝的亡国直接促使唐太宗得出这个道理?A.秦始皇B.陈后主C.隋文帝D.隋炀帝7.虽然民间有“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之说,但纵观中国古代历史的进程,建立大一统国家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下列王朝中,结束政权割据局势、完成国家南北统一却又“短命”的是①秦朝②东汉③西晋④隋朝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8.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提出了“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的观点。
它最适合作为以下哪部电视剧的主人公的台词?A.《汉武大帝》B.《武则天》C.《贞观长歌》D.《三国演义》9.“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唐太宗之所以能够形成这样的思想认识,得益于他A.参加农民战争B.善于任用贤才C.虚心听取意见D.主张合并州县10.历史上往往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
秦隋两朝比较,相似之处包括①建立了大一统的国家②众多制度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③不惜民力、穷兵黩武④短命王朝,仅历二世而亡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11.《贞观长歌》等电视连续剧演绎了唐太宗一幕幕动人的故事。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课前预习单位:乙州丁厂七市润芝学校时间:2022年4月12日创编者:阳芡明【课标要求】1、记住:隋朝建立和统一的时间是;隋唐两朝的建立者和都城所在地。
2、列举隋文帝和唐太宗治理国家的主要措施,并分析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课前预习】教材助读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1.建立:建立时间是,建立者,都城。
2.统一:时间是。
3.繁荣:“开皇之治〞〔1〕皇帝:〔2〕措施:aHY政权机构 b重视选拔人才c大力开展农业 d减轻赋税徭役 e提倡节省〔3〕结果:二、隋朝的灭亡与唐朝的建立〔略〕三、贞观之治1.李世民:2.措施:〔1〕懂为君之道,擅长纳谏〔2〕政治:〔3〕经济:〔4〕法制:〔5〕教育:〔6〕民族关系:3.结果:贞观年间出现经济开展,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的场面,史称“〞。
4.评价唐太宗:【课中探究】1.什么叫开皇之治、贞观之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场面?2.评价唐太宗的功绩?【我的知识网络】写在书上的标题旁【当堂检测】1.隋朝HY队一举灭亡江南的陈朝,完毕分裂场面,统一全国是在〔〕A.581年B.589年C.626年D.618年2.隋文帝时形成国家富庶、社会繁荣的盛世场面,史称〔〕A.“贞观之治〞B.“开皇之治〞 C.“开元盛世〞D.“文景之治〞3.以下哪个朝代和隋朝最相似?〔〕A.秦朝B.汉朝C.晋朝D.唐朝4.以下对隋朝与秦朝相似之处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都是短命王朝 B.都城都在长安 C.都因暴政而亡D.都是统一王朝5.隋文帝的最大业绩是〔〕A.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B.完毕分裂场面,重新统一全国C.HY行政机构,重视选拔人才 D.减轻赋税徭役,大力开展农业6.唐太宗与隋文帝采取的一样措施有〔〕①轻徭薄赋②HY行政机构③虚心纳谏④重视选拔人才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7.中国历史上有一位出色的皇帝,他统治的时期被誉为“贞观之治〞,他是〔〕A.唐太宗 B.唐玄宗 C. 隋文帝 D.隋炀帝8. 创新是一个民族开展的灵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作出了很多创造创造,右图是唐朝时创制的农业消费工具,它叫〔〕A.耧车B.筒车C.水排 D.曲辕犁9.鼓励少数民族贵族子弟到长安读书的是 (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高祖 D.唐太宗10.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的是( )A.杨坚 B.杨广 C.李渊 D.李世民11.唐太宗改善民族关系的政策是( )A.和亲政策 B.封赏政策C.剿杀政策D.恩威并施政策12.夏桀、商纣、周厉王按同一HY归为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