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学原理第五章
- 格式:ppt
- 大小:2.65 MB
- 文档页数:87
1、物质风险因素(有实体物质本身所导致的风险)2、道德风险(不诚实、不正直)3、心里风险(侥幸、过失)4、与风险事故的区别是风险事故是损失的直接原因,而风险因素是损失的间接原因。
1、避免风险2、损失控制3、风险中和4、风险自留5、风险转移1、目的不同:保险的目的是生活的安定;赌博的目的欺诈、获取暴利。
2、动机不同:保险利己利人、转移风险;赌博损人利己、冒险获利3、科学依据不同:保险是以概率论和大数法则位存在和发展的科学依据;赌博完全是以偶然性为依据4、结果不同:保险变危险为安全,赌博是变安全为危险1、社会保险:以国家和政府为主体,采取立法手段筹集基金,对劳动者在永久或暂时丧失劳动能力或失业时给与一定的收入损失补偿,使其说的基本生活保障的一种社会制度。
1、基本职能:分散风险;损失补偿;经济给付(人生保险) ;2、派生职能: 1 防灾防损职能(经验丰富的保险人提供减少损失的方法)2 融资的职能(时差性提供了保险资金运用和投资的可能性)1、投保单:投保人向保险人申请保险的一种书面形式2、暂保单:保险人或保险代理人在正式代理发出保险单以前,出立给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一种临时凭证,表明已经按照保险办理正式手续,只等签订正式保险单。
3、保险凭证:保险人给投保人的一中表明保险契约已经生效的书面证明。
4、保险单:保险人与投保人之间订立保险合同的一种证明文件。
5、保险合同的其他单证形式:背书、批单和赴约等1、保险合同主体变更包括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的变动。
2、在财产保险中,特殊险种(货物运输保险合同) ,可不必得到保险人的许可,保险合同继续有效。
而一般险种相反。
3、在人身保险中,投保人的变更可不经过保险人(以死亡为保险标的要经过被保险人的同意)。
受益人的变更(被保险人和投保人制定下) 不需经过保险人,但是若把被保险人变更为受益人要经过被保险人的同意。
而被保险人的变更属于保险标的的变更,一般要用新保险合同代替旧的保险合同。
第一章风险与风险管理1.什么是风险?风险由哪些要素组成?答:风险是指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
保险理论中的风险,是指损害发生的不确定性。
构成要素:风险因素、风险事故、损害。
2.风险的分类因素有哪几种?答:按性质来分类,分为纯粹风险与投机风险。
按风险对象来分类,分为财产风险、责任风险、信用风险、人身风险。
按风险产生的原因来分类,分为自然风险、社会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
按风险的影响程度分类,分为基本风险和特定风险。
3.纯粹风险与投机风险有何区别?答:⑴概念不同。
纯粹风险是指只有损害机会而无获利可能的风险;投机风险是指既有损害机会又有获利可能的风险。
⑵后果不同。
纯粹风险所导致的后果有两种:损害和无损害;投机风险发生的结果有三种:损害、无损害和收益。
⑶是否具有规律性。
纯粹风险的变化较为规则,有一定的规律性,可以通过大数法则测算;投机风险的变化是不规则的,无规可循。
PS:纯粹风险为可保风险,投机风险为不可保风险。
4.什么是风险管理?如何理解风险管理的基本内涵?答:风险管理是指为实现一定得管理目标和策略,在全面系统及动态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对各种风险管理方法进行选择和组合,制定并监督实施风险管理总体方案的决策体系、方法与过程的总称。
从管理的角度: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一门新兴管理学科----《保险原理与实务》吴小平从决策的角度:风险管理是一个组织或个人用以降低风险的负面影响的决策过程。
风险管理是指人们对各种风险管理的识别、估测、评价、控制和处理的主动行为。
----《保险术语》PS:见书P9-P105.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什么?简述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
答:从三个方面来把握风险管理的目标。
⑴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成本收益原则):通过风险成本最小化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⑵风险管理的损害前目标:通过加强损失控制、事先安排损失融资方式及组织内部积极采取措施抑制风险等风险管理手段,有效地减少风险损害发生的频率及损害程度,减轻经济主体对潜在损害的烦恼和忧虑,从而优化资源配置。
保险学整理第一章:风险与保险1.风险的概念:风险是指在特定的客观情形下,在特定的时期内,某种缺失发生的不确定性。
〔风险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风险缺失组成〕2.风险的分类:要紧考虑如下两种分类。
(1)按风险损害的对象:1〕财产风险:风险的发生导致财产发生毁损或灭失从而使财产所有人遭受缺失的风险。
2〕责任风险:指因个人或团体的疏忽,过失导致他人财产缺失或人身损害,依法应承担民事经济赔偿责任的风险。
3〕人身风险:指人们因早逝,疾病等缘故导致经济缺失的风险。
4〕信用风险:指在经济交往中,权益人因义务人违约而造成的经济缺失风险。
(2)按风险性质:1)纯粹风险:指风险所导致的结果只有两种,即缺失或者无缺失,无获利可能。
2)投机风险:风险导致的结果有三种,即缺失、无缺失和盈利。
3.风险处理的要紧方法:1〕幸免风险:考虑到风险的存在,主动舍弃或拒绝实施某项可能引起风险缺失的方案。
2〕预防风险:通过对风险的推测,事先有针对性的采取各种技术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降低缺失发生的几率。
3) 抑制风险:在灾难事故发生后,为了阻止灾难的扩大或蔓延减少缺失而采取的技术措施。
4〕自留风险:关于缺失小或者频率低的风险采取自我承担的方式。
5〕转移风险:保险是风险治理中最重要最差不多的技术,是风险治理〔处理〕方法中最有效的手段,因为保险的机制解决了风险治理中碰到的最大难题—风险的不确定性。
保险能够以收取保险费为代价,最大限度地集中尽可能多的风险单位,运用概率统计原理进行推测,将单个风险单位面临的风险的不确定性转化为总体上缺失的相对确定性,实现了风险缺失的均摊。
Ps:风险与保险的关系:(1)风险是保险产生和存在的前提。
(2)风险的进展是保险进展的客观依据。
(3)保险是风险处理传统同时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4)保险经营效益要受风险治理技术的制约。
第二章:保险的职能和运用1.保险的概念:保险是集合具有同类风险的众多单位和个人,以合理运算分担金的形式,实现对少数成员因约定风险事故所导致的经济缺失或由此引起的经济需要进行补偿或给付的行为。
保险学原理第一章风险与保险第一节风险概述、一风险的内涵1.风险是指损失的不确定性。
具有客观性,自然性。
2.风险频率:是指一定数量的标的,在确定的时间发生事故的次数3.损失程度:是指每发生一次事故导致标的的毁损状况,即毁损价值占被毁损标的的全部价值的百分比。
二、风险因素风险因素:是指引起或增加风险事故发生的机会或扩大损失幅度的条件,是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
分类:(1)物质风险因素(2)道德风险因素(3)心理风险因素三、风险事故风险事故:是指使风险的可能成为现实,以致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害的偶发事件风险事故又称风险事件,是导致损失的直接原因,只有通过风险事故的发生,才能引起损失。
四、损失损失:是指非故意的、非计划的和非预期的经济价值的减少。
分类:直接损失:财产本身的损失间接损失:直接损失造成的损失五、风险的特点(1)风险存在的客观性(2)风险存在的普遍性(3)个别风险发生的偶然性(4)大量风险发生的必然性(5)风险的可变性六、危险单位定义:是指一次保险事故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范围。
是保险公司确定其能够承担的最高保险责任的计算基础。
危险单位的划分: 1.地段危险单位位置毗连,费率相同2.以一个投保单位为一个危险单位全部财产按账面价值足额投保3.以一个标的为一个危险单位一个保险标的七、风险的分类1.按风险损害对象(1)财产风险2.按风险损失发生原因(1)自然风险(2)人身风险(2)社会风险(3)责任风险(3)政治风险(4)信用风险(4)经济风险(5)技术风险3按风险性质(1)纯粹风险 4.按风险涉及的范围(1)特定风险(2)投机风险(2)基本风险第二节风险管理一、定义:是指经济单位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并妥善处理风险所致的损失,从而达到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管理活动或行为。
二、风险管理程序1.风险识别:(1)是指对尚未发生的、潜在的和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系统地、连续地进行识别和归类,并分析产生风险事故的原因。
第五章责任保险、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1. 2009.4论2010.7名2011.4名责任保险: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承担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或经过特别约定的合同责任作为保险对象的保险。
属于广义的财产保险范畴。
民事责任包括侵权责任(违反法律规定的民事责任)和违约责任(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
责任保险的法律基础:责任保险是由法律基本原则产生的。
法律基本原则规定个人要对导致他们的任何责任负责,这种损害一般由三种行为造成:一是侵权行为或违法行为,二是违反契约行为,三是犯罪行为。
2011.4多侵权责任的类型:(1)过失责任;(2)故意侵权;(3)含有法定责任的侵权;(4)绝对责任;又称严格责任,如核电站引起的放射性污染损害事故。
2. 2009.4论2011.4简简述责任保险的特点:(1)责任保险的基础是法律制度的完备;(2)责任保险的最终补偿对象是受害人2009.4判;2010.4单雇主责任保险的最终受益人是雇员;责任保险较少发生道德危险;(3)责任保险的保险标的是无形的。
民事损害赔偿责任成立的条件:(1)损害事实的存在;(2)行为的违法性;(3)违法行为和损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4)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简述责任保险中共有条款、特殊规定。
责任保险单同其他保单一样对于承保范围(保险责任)、责任免除、被保险人、责任限额、理赔程序等作了具体规定,同时责任保险单还有赔偿请求人、检视等特殊规定。
3. 简述责任保险的种类。
(1)附加承保的责任保险:把责任保险作为财产保险的组成部分,以附加责任的方式加以承保,不单独签发保单,如建筑或安装工程的第三者责任险。
(2)单独承保的责任险:作为独立险种承保,单独签发保单的责任险,包括公众责任险、产品责任险、雇主责任险和职业责任险。
2015.4多①公众责任险:以被保险人依法承担的公众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
基本类型:场所责任险、电梯责任险、承包人责任险、个人责任险。
期限通常为1年及以下。
第五章人身保险一、名词解释人身保险人寿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健康保险健体保险弱体保险两全保险终身寿险年金保险不可抗辩条款宽限期自杀条款复效条款现金价值变额人寿保险万能人寿保险观望期二、单项选择1. 纯保障性,无储蓄性的险种是(A.定期寿险B.终身寿险C.生存保险D.两全保险2. 两全保险是既可以保障生存又可以保障死亡的险种,若重点在于保障被保险人本人的利益的两全保险是( A.普通两全保险B.期满双赔两全保险C.养老附加定期保险D.联合两全保险3. 人寿保险的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对保险人请求给付保险金的权利自其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不行使而消灭。
A. 2年B.3年C. 4年D. 5年4.人身保险的被保险人(A.可以是法人B.可以是法人和自然人C.只能是具有生命的自然人D. 也包括已死亡的人5.当受益人先于被保险人死亡,保险金由(领取。
A.投保人B.被保险人C.受益人D.被保险人的法定继承人6.意外伤害保险的保险费率主要是根据被保险人的(确定的A.年龄B.职业C.性别D.收入7.我国《保险法》规定,合同约定分期支付保险费,投保人交付首期保费后,除合同另有约定外,投保人超过规定的期限(未支付当期保费的,合同效力终止。
A.30日B.60日C.90日D.180日8.健康保险合同(条款中规定,合同生效一段时间内,保险人才对被保险人因疾病发生的医疗费用履行责任。
A.免赔额B.推迟期C.观察期D.责任期9.人身保险的保险金额一般由(。
A.保险人确定B.被保险人确定C.保险人和投保人协商确定D.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协商确定10.人寿保险的保险标的是(。
A.被保险人的生命B.投保人的生命C.被保险人的生命或身体D.被保险人的身体11.人寿保险采用(,即保险人在各年度均收取数额相等的保险费把被保险人应在若干年负担的保险费的总和,运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平均分摊于各个年度。
A.自然保险费B.均衡保险费C.纯保险费D.总保险费12.按照(,年金保险可以分为定额年金和变额年金。
第一章风险与风险管理单项选择题1、风险的特征不包括〔C〕A、客观性B、不确定性C、主观性D、损失性2、风险躲避的方法不包括〔C〕A、风险躲避B、损失控制C、风险统计D、损失融资3、风险管理程序中最根本和最重要的环节是〔 A 〕A、风险识别B、风险衡量C、风险评价D、风险自留4、风险管理的根本目标是〔 A 〕A、以最小的本钱获得最大的平安保障B、以最小的本钱获得最小的平安保障C、持续经营D、生存目标5、〔 B 〕风险因素是有形因素。
A、道德B、实质C、风纪D、心理6、对于损失概率高、损失程度大的风险应该采用〔 C 〕的风险管理方法。
A、保险B、自留风险C、防止风险D、减少风险判断题1、因为买彩票赢钱可能微乎其微, 99.99%的可能支持福利事业和体育事业了,所以将不会有人购置彩票。
〔×〕2、某一风险的发生具有必然性。
〔×〕3、风险损失的实际本钱包括直接损失本钱和间接损失本钱〔√〕简答题1、请简述风险融资的方法答:为了偿付或冲抵损失而采取的资金融通的措施,称为损失〔或风险〕融资。
其方法主要为风险自留和风险转移1〕风险自留损失由个人或组织的自有资金〔基金〕来支付。
自留风险往往出于三种情况:〔1〕对潜在损失估计缺乏;〔2〕损失金额相对较低,经济上微缺乏道;〔3〕通过对风险和风险管理方法的认真分析,决定全部或局部承当某些风险。
2〕风险转移〔Risk Transfer〕通过一定的方式,将风险从一个主体转移到另一个主体。
风险转移的方式:〔1〕公司组织。
〔独资、合伙与公司〕〔2〕合同安排。
〔即通过合同中的保证条款来转移风险〕〔3〕委托保管。
〔指将个人财产交由他人进行保护、效劳和处理等〕〔4〕担保合同〔5〕套期保值〔6〕购置保险计算题1、投资于某股票,盈利总额为0的概率是80%,盈利总额为2500的概率是20%,请计算投资该股票,期望收益、风险〔方差〕各为多少?答:期望收益=〔〕〔¥0〕+〔〕〔¥2,500〕=¥500方差= 0.8(¥0-¥500)2+0.2 (¥2,500-¥500)2 = ¥1,000,000第二章保险制度单项选择题1、就经济的可行性而言,以下哪些风险适合保险〔C〕A、发生频率高,损失程度大B、发生频率高,损失程度小C、发生频率低,损失程度大D、发生频率低,损失程度小2、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保险人共同承当同一保险责任,同一保险利益,同一保险事故的保险为〔C 〕A、重复保险B、再保险C、共同保险D、综合保险3、既有损失时机又有获利可能的风险是〔 B 〕A、自然风险B、投机风险C、纯粹风险D、财产风险4、投资股市可能面临的风险是( B)。
保险学原理《保险学原理》教学大纲前言随着我国经济与金融业的迅速进展,保险业在金融领域中已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保险学原理》也成为金融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学科。
《保险学原理》是保险专业的入门课程,本课程修读对象为金融系本科学生。
该课程旨在使使学生把握保险、保险合同的差不多理论和概念,及实际保险工作中的差不多原则和差不多方法。
最为保险学的知识体系,本课程从保险差不多概念入手,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论述了保险的类别,保险业的进展历史,保险合同的要紧内容,保险运行的差不多原则,保险业经营、保险市场、保险监管等内容。
本课程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基础性,本课程要紧阐述保险学的差不多原理,是学习其他保险专业的基础;二是有用性,本课程的差不多内容与现实保险工作紧密联系,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本课程的先导课程是政治经济学等专业基础课程。
《保险学原理》教学大纲名目教学内容 (1)第一章风险与保险 (1)第二章保险的概述 (1)第三章保险的产生与进展 (2)第四章保险的分类 (3)第五章保险合同 (4)第六章保险运行的差不多原则 (5)第七章保险业经营 (6)第八章保险市场 (7)第九章保险与相关法律 (8)第十章保险业的监督与治理 (8)重点章节 (10)参考书目 (11)课时分配 (12)教学内容第一章保险学概述教学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风险与保险的关系,以及风险治理与保险的关系,从而为整个课程的学习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
内容结构:第一节风险的概念与分类一、风险的概念二、风险的特点三、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缺失四、风险分类第二节风险治理的差不多方法一、风险治理的概念二、风险治理的差不多程序三、风险处理方式及其比较第三节风险效应与风险成本一、风险效应二、风险成本第四节风险治理与保险的关系一、风险治理与保险二、可保风险的条件本章重点(重要问题):风险与可保风险,风险治理的程序和方法第二章保险概述教学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把握保险的定义,了解保险的职能和作用。
《保险学原理》教案大纲保险学院孙蓉编写教案目的和要求《保险学原理》是保险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着重介绍保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什么是保险、保险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保险业的起源与发展,掌握保险合同的相关重要问题及保险的各项重要原则,了解保险运行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规律,把握保险发展的状况,分析思考保险的相关理论及实际问题,理解制定保险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分析保险业发展的方向及策略等,并为学习其他保险专业课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教案基本规划学分:3学分学时:60学时左右(含考试、讨论、辅导等)教案课时安排表:教案思路绪论保险学的特征及研究内容一、教案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介绍保险学的特征和保险学的研究内容。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理解保险学的特征,明确保险学的研究内容,对《保险学原理》这门课程的学习有一个总括的了解。
二、教案的基本内容(一)保险学的特征(二)保险学的研究内容三、复习思考题:1.保险学具有哪些特征?2.保险学研究什么内容?第一章风险与保险一、教案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介绍风险与保险的一些基本理论。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风险、风险管理、可保风险及保险的基本概念,把握纯粹风险与投机风险的区别及可保风险的特征,认识道德风险,了解保险与类似制度的区别,明确保险的职能和作用等。
二、教案的基本内容第一节风险、风险管理与可保风险(一)风险(二)风险管理(三)可保风险与不保风险第二节保险的概念及其与类似制度的比较(一)保险的概念(二)保险与类似制度的比较第三节保险的职能和作用(一)保险的职能(二)保险的作用三、复习思考题:1.什么叫风险?风险由哪些要素组成?2.什么是社会风险?什么是经济风险?3.分析比较纯粹风险与投机风险。
4.什么叫风险管理?5.什么叫可保风险?可保风险具有哪些特征?6.什么叫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是否可以承保?7.你对保险是怎样理解的?8.保险与储蓄、赌博等有何关系?9.保险的职能是什么?保险具有什么作用?第二章保险的起源与发展一、教案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保险产生的基础,介绍世界保险以及我国保险产生和发展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