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注井节点分析及治理技术推广与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2.33 MB
- 文档页数:17
欠注井治理技术对策研究摘要:大老爷府油田属低孔低渗油田,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单井注入压力在逐年上升,经常出现注不进、欠注情况。
经过分析研究发现地层污染、水质不合格、注水泵压力低、水井出砂、井间干扰等是其水井欠注的主要原因,针对不同原因采取了解堵、改善水质、提压增注等技术措施,对欠注井进行治理,解决了水井欠注及注不进的问题,确保了单井注水方案的有效落实,进而不断提高油田开发水平。
关键词:注水井欠注治理一、油田基本概况大老爷府油田位于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坳陷东南坡,华子井阶地的中南部,属构造因素控制形成的低渗透油气藏。
油田开发目的层系为高台子油层和扶余油层,是典型的低阻低渗油气藏,本身无自然产能,必须采取压裂投产,砂岩内均质性较强。
注水井吸水能力差,随着注水时间的延长,油田经常出现注水井欠注甚至注不进现象,导致油层压力保持水平低,油井产量下降较快,严重制约了周围油井产能的有效发挥,急需形成治理欠注井的相关技术对策。
二、欠注原因分析通过注水,补充地层能量,提高地层压力,从而达到提高单井产液量、产油量目的,进而提高整个油田的采出程度。
要想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使各注水井达到配注量,满足地质需求。
因此,围绕着水井欠注的问题,我们展开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经过研究,我们发现水井欠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地层污染结垢,导致注水井欠注水井转注的初期,由于注入的浅层水与深层的地下水不配伍、与储层的岩石矿物不配伍等原因,易引起沉淀、粘土矿物膨胀、分散、运移,在近井地带形成一个致密带,降低地层渗透率,进而降低地层的吸水率,严重时,可导致地层不吸水。
另外,注入条件如流速、温度、压力的变化等原因也会影响注水效率的提高。
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油气层中的粘士矿物可以引起水敏、速敏、碱敏、酸敏和水锁等储层损害问题。
也就是说,油气层中的粘土矿物与不配伍的外界流体接触时,可发生水化膨胀和分散运移,堵塞渗流通道,使储层的渗透率大大降低,严重时可以堵死储层。
欠注水井原因分析与配套治理措施作者:程燕马强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36期[摘要]通过剖析油田欠注水井的成因,完善应用成熟的增注技术,推广应用新的治理手段,形成具有区块特色的技术系列,取得明显效果。
针对注水井油藏物性、注入水水质、作业过程、注入方式等因素引起的油层堵塞等各类伤害,应用了盐酸、土酸、有机土酸、缓速酸、氟硼酸等增注工艺,同时加强日常监控,进行综合治理。
[关键词]欠注;增注;油层堵塞;治理措施中图分类号:U41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6-0359-021 欠注水井分析(1)油藏注采井网不合适。
注采井距过大,由于渗流阻力大,注水井的能量扩散不出去,在注水井附近蹩成高压区,使得注水量很快降低;而生产井因注水井太远,难以见到效果,产量迅速降低。
所以,井网不合理,注采井距偏大是造成注水压力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2)污水井水质不达标。
采油厂回注污水,注入水中悬浮固体含量、SRB和平均腐蚀率等指标严重超标,这是造成油田欠注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连续回注不合格污水,地层注水压力上升,吸水指数下降等现象日益突出。
(3)储层敏感性强。
在注水开发过程中,由于存在着各种敏感性而造成油藏伤害,势必会影响到地层有效吸水。
如注水过程中由于水敏、速敏等均可以使得油藏的粘土矿物发生膨胀和运移,从而造成新的堵塞。
使得注水压力升高或注不进水。
(3)作业过程中造成的伤害作业过程中,在实施某项中间工序时,所加入的外来入井液与地层不配伍,引起地层结垢、粘土膨胀、微小固体颗粒堵塞注水层引起地层不吸水等现象时有发生,此外,酸化、压裂措施中,酸液使用不当,排液不彻底等会对油层造成伤害。
(4)注入水与地层水不配伍引起的地层伤害注入水与地层水不配伍或者注入水中含有可以产生沉淀的不稳定盐类,由于注入过程中温度、压力和配比的变化,使得沉淀物在油藏内和井筒中析出,从而造成堵塞,这种情况在采油厂注清水、注污水井中都存在。
浅谈欠平衡钻井工艺技术现状以及应用前景分析发布时间:2021-04-15T15:35:44.980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2期作者:常东山[导读] 欠平衡钻并是国际上90年代初再次兴起的提高勘探开发效益的钻井新技术。
常东山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公司西南钻井分公司,四川成都,610051摘要欠平衡钻并是国际上90年代初再次兴起的提高勘探开发效益的钻井新技术。
我国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近几年来在油、气田勘探开发方面已有一些单位进行了技术研究和现场试验.并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文中介绍欠平衡钻并的基本概念、条件、优点;实现欠平衡钻井的主要方法、关键技术;欠平衡钻井主要装备及其作用;国内外欠平衡钻井现状和技术水平关键词:欠平衡钻井钻井液工艺技术设备欠平衡钻井的基本概念有多种表述,无论哪种表述都应包含以下两个主要内容:第一,井筒藏柱压力一定要小于所钻储层的孔隙压力;第二,地层流体一定要有控制地流人井筒。
因此,地层流体在储层压力下向井筒连续流动所进行的有控制的钻井,叫做欠平衡钻井。
欠平衡钻井技术是在勘探开发难度日益增加,国际石油市场激烈竞争的条件下应运而生的。
应用该技术解决了许多困难和复杂的勘探开发问题,提高了产量、降低了成本.正在成为继水平井技术之后的第二个钻井技术发展热点。
1欠平衡钻井的优点在常规过平衡或近平衡钻井中,钻井液除具携带岩屑、稳定井壁、冷却钻头等作用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平衡地层压力,防止地层流体进入井筒。
而欠平衡钻井则有意识地改变井底循环压力,使其低于产层压力,当继续钻进时,这个欠平衡压力使产层流体流入井筒,从而避免了流体潺失和降低地层伤害1.1减少地层伤害欠平衡钻井过程中,驱使钻井液中的固相和液相进入产层的正压差消除了.因此,减少了固相与液相侵入产层近井地带造成的地层伤害。
尤其在钻水平井井段时,产层长时间被浸泡在钻井液中.欠平衡钻井更能较好地保护产层。
如果钻遇储层能量较低的衰竭油气藏时,井筒周围一旦发生伤害.这些伤害是不易消除的,而欠平衡钻井技术则是非常好的保护技术。
水井解堵技术在欠注井中的应用摘要:目前欢西油田注水区块存在各种原因导致的欠注井有35口,日欠注量为2060方。
采用常规酸化解堵效果不理想,针对这一情况,在分析油层堵塞原因的基础上,引进二氧化氯解堵技术。
在严格的室内实验和矿场试验的情况下,证明了二氧化氯作为一种强氧化性可以有效地解除高分子聚合物、细菌、硫化亚铁等造成的堵塞,从而降低注水压力,提高水井注入量。
该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字:欢西油田水井欠注二氧化氯解堵前言目前欢西油田已进入开发中后期,由于前期向地层回注污水,以及某些增产、增注措施的影响,注水井井下状况变差,地层污染堵塞类型呈现复杂化、多样化,不仅存在碳酸盐垢、粘土颗粒无机物堵塞以及胶质、沥青质有机物堵塞,而且还会存在硫酸盐还原菌(SRB)、腐生菌(TGB)以及高分子聚合物等的污染堵塞[1]。
欠注井逐年增加,影响区块产量。
常规酸化仅能解除绝大部分无机物对地层造成的渗透性损害,但对高分子聚合物、生物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对地层的堵塞,效果较差。
在具体分析油层堵塞原因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解堵工艺技术,引进二氧化氯解堵工艺,进行现场试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欠注区块概况目前锦州油田稀油注水区块存在各种原因导致的欠注井有35口,日欠注量为2060m3。
中-低渗区块锦98(杜)、锦2-6-9(杜)的水井普遍存在欠注现象,主要由油层堵塞所致,堵塞原因复杂多样。
两个区块大部分水井都直接表现为井压高,注入量达不到配注要求。
因此切实有效地解堵技术是恢复地层吸水能力的关键。
二、地层堵塞原因分析造成地层堵塞的原因主要有:1.钻井液固相颗粒侵入造成的孔隙机械堵塞;2.修井液与地层流体不配伍产生乳化堵塞;3.砂岩中某些粘土矿物(蒙脱石膨胀性最大、伊利石/绿泥石次之、高岭石几乎不膨胀)水化(地层水、外来水)膨胀、水化分散、运移堵塞油层孔隙[2];4.油井注水过程中,注入水中细菌群落、硫化物与原油中重质组分的混合物会造成地层堵塞[3];5.压井、水力压裂、酸化、高聚物驱油和调剖堵水等措施处理过程中,进入地层的可交联、可膨胀的高聚物也容易堵塞地层6.地层和井柱设备、管线常被腐蚀垢堵塞;7.因注入速度,转抽时压差的突然增大等导致速敏矿物剥蚀、运移产生的沉淀堵塞油层。
分析注水井欠注层治理方法注水效果作为影响油田稳定产出的关键性要素,这就要求对油田中的异常注水井采取治理措施,改善油田的配套设施,挖掘油田的剩余开发潜力。
本文主要通过对注水井欠注成因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注水井欠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工艺策略,以解决欠注井的欠注问题,实现油层的高效开发。
标签:注水井;欠注;治理方法油田的稳定产出以及最终的采收率大多经由注水井通过对油层注水来实现地层压力的补充和保持,并且,实际注水量需要根据幽静的产出状况以及地层的压力变化等因素来进行制定,具有严格的注水量要求,这是因为注水过多或者过少都会影响到油田的开发。
因此,为了有效解决注水井的欠注问题,必须对注水井欠注的成因进行分析,并依据欠注层形成的不同因素,而采用相应的措施对油田注水井的欠注问题加以治理,达成注水井的有效注水目标。
1 注水井欠注的原因1.1采油井自身出现故障在对注水井进行注水实现油田开发的过程中,当采油井自身的生产参数过低,因机杆泵出现故障致使油井产液量受到限制,从而促使采油井的流压升高,注水压增长产生憋压,这就会增加油层的渗流阻力,使得油层的渗透吸水能力大幅度降低,致使注水井欠注问题的发生。
1.2油层污染在注水井的注水作业中由于常会带入其他杂物的进入,比如,油泥、结垢、铁锈等物质进入到地层从而致使注水井出现污染或堵塞。
此外,在采用洗井液对注水井进行清洗作业时,由于洗井液和地层的流体并不匹配,致使地层中所蕴含的矿物出现沉淀、结垢、膨胀等状况造成注水井的堵塞和污染。
1.3层间矛盾就油层流体自身的渗流特点而言,具备渗透率高、孔隙大、厚度大等特点的油层,其渗流阻力较小,吸水力较强;与之相反,具备渗透率低、孔隙小、厚度薄等贴点的油层,其渗流阻力较大,吸水力较弱。
由于油层在吸水力方面的差异,致使不同油层间呈现出相互干扰的状态,此原因是注水井出现欠注问题的主要原因。
2 注水井欠注层的治理方法2.1地面工艺的治理方法目前,针对注水井欠注的问题,就地面操作而言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来进行注水井的欠注层问题的相关治理:①站内提压法。
低渗透油田欠注井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作者:宋晓霞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8年第16期[摘要]乾安油田是一个低渗透、低粘度、裂缝发育的构造岩性油藏,随着油田开发历程的延长,各种措施对油层造成污染、注水井井况日益变差,导致注水井注入压力逐年升高,吸水能力逐渐下降,油层压力保持水平低。
欠注井数逐年增加,严重影响油田开发效果。
通过攻关一系列欠注井治理技术,解决了单井欠注问题,保持了地层能量,改善了油田开发效果。
[关键词]注水井;注入压力;欠注井治理技术中图分类号:S8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6-0388-010 引言乾安油田所辖各区块属于低渗透油田,油层吸水能力差,同时由于回注污水水质复杂,污染井筒及近井地带,造成注水井欠注现象严重,注水量下降,严重影响注水工作的正常进行。
通过分析欠注原因,采取一系列针对性技术措施实施治理,使得欠注井数大幅度减少,注水量得到恢复,地层压力逐渐上升,改善了油田开发效果。
1 欠注井治理技术路线1.1 总体技术思路针对乾安油田存在的欠注井通过原因分析,归为井筒污染、近井地带污染、储层物性差、系统压力低、井况差等五方面原因。
1.2 治理技术路线针对以上欠注原因,制订了以下治理技术对策:(1)采取洗井返吐、连续油管管冲等措施治理井筒原因欠注;(2)采取降压增注措施治理近井地带污染欠注;(3)采取压裂改造治理储层物性差欠注;(4)采取安装增注泵增注治理末端干压低欠注;(5)采取替代井转注治理井况恶化、大修不成欠注。
2 欠注井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2.1 井筒污染治理技术研究针对注水管柱堵塞等,采取洗井返吐、连续油管管冲等技术措施,能够有效治理井筒原因造成的欠注,该技术具有效率高(平均1天处理1口欠注井)的特点,适合临时或短期欠注井。
2.2 近井地带堵塞治理技术研究针对近井地带堵塞,采取高能气体压裂、连续液动负压解堵、理化法解堵等多种解堵措施实施治理。
曲堤油田注水井欠注机理分析下步对策摘要:本文从曲堤油田目前注水现状入手,针对曲堤油田目前欠注日益突出的问题,从地面、井筒、地层以及水井日常管理等方面分析了曲堤油田欠注机理。
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以提高曲堤油田水井注水效果。
关键词:欠注;井况;层间差异;水井管理曲堤油田区域构造位于济阳坳陷惠民凹陷南斜坡的曲堤地垒式鼻状构造上,总面积约200 平方千米,截至2005 年实际探明地质储量2735.1 万吨,全部动用,标定采收率22.4%,可采储量614 万吨。
曲堤油田主要形成油藏类型:断块层状油藏和构造-岩性油藏,储层在纵向上主要分布在馆三段、沙三段、沙四上中段和沙四下段。
储层岩性以河流相沉积的砂岩为主,同一断块内层间物性差异大,不同断块间储层物性差异更大。
地层水水型主要为CaCl2 型、MgCl2 型,矿化度10335 ~46896mg/l。
根据地层测试的压力、温度资料,油藏压力系数1.0左右,地温梯度3.0 左右,属于常温常压系统。
一、曲堤油田注水概况曲堤油田1995 年投入开发,1996 年开始注水开发。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注水矛盾突出,水驱开采难度增大,驱油效果差,水井欠注问题日益突出。
截止目前,曲堤油田共油注水井119 口,开井105 口,日注水量3603 方。
目前,曲堤油田共有欠注井39 口,对应油井79 口,日欠注量844 方,导致水井欠注原因主要有地面因素、井筒因素以及地层因素。
二、欠注井欠注机理分析1 地面因素1.1 低渗区块注水压力达不到启动压力导致的欠注。
部分低渗区块由于物性条件较差,注水启动压力较高,曲堤油田注水站的泵压一般15MPa 左右,无法达到低渗区块的注水要求,因此导致欠注。
1.2 干线腐蚀结垢污染导致井口水质不达标。
普通钢质管线,存在腐蚀、结垢现象,存在沿程二次污染,影响了整体注水效果。
管线内壁的腐蚀产物、垢,管壁上的污油是主要污染物。
低渗油藏注水井欠注原因分析及增注措施1. 引言1.1 研究背景低渗油藏是指渗透率较低的油藏,其开发复杂度较高。
在低渗油藏的开发过程中,注水是一种常用的增产方法。
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工程操作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很多低渗油藏注水井存在欠注问题,即注入水量低于设计值,影响了油藏的开发效果。
低渗油藏注水井欠注问题的存在主要原因包括:地质条件导致的流动通道短、油水界面不明显;注水井位置选取不当,导致不能充分润湿产油层;注水井参数设计不合理,导致水压过低或过高;注水井管网堵塞或漏失严重,影响了注水效果等。
针对低渗油藏注水井欠注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增注措施来提高注水效果和油藏的开发效率。
接下来将对低渗油藏注水井欠注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增注措施,以期解决该问题,提高油田开发效率。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分析低渗油藏注水井欠注的原因,探讨有效的增注措施,提高油藏的开发效率。
通过优化注水井位置、优化注水井参数、采用化学驱等方式,解决低渗油藏注水井欠注问题,提高注水效果和油藏的开发效率。
本研究旨在为解决低渗油藏注水井欠注问题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为油田的高效开发提供有力的保障。
希望通过本研究对低渗油藏注水井欠注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增注措施,为油田管理和生产提供科学的依据。
通过本研究,能够为提高注水井的注水效果和油藏的开发效率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为石油勘探开发工作做出积极的贡献。
2. 正文2.1 低渗油藏注水井欠注原因分析低渗油藏是指储层渗透率较低的油藏,其开发难度较大。
在注水井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欠注现象,即注入到油藏中的水量明显不足。
这种问题通常由以下几个方面原因引起:低渗油藏自身储层特性导致注水效果不佳。
低渗油藏储层孔隙度小、渗透率低,油水运移能力差,容易形成岩心渗透率畴分布不均匀,导致注水井处无法形成有效水驱层,造成欠注现象。
注水井位置选择不当也是导致低渗油藏注水井欠注的主要原因之一。
水井解堵技术在欠注井中的应用摘要:目前欢西油田注水区块存在各种原因导致的欠注井有35口,日欠注量为2060方。
采用常规酸化解堵效果不理想,针对这一情况,在分析油层堵塞原因的基础上,引进二氧化氯解堵技术。
在严格的室内实验和矿场试验的情况下,证明了二氧化氯作为一种强氧化性可以有效地解除高分子聚合物、细菌、硫化亚铁等造成的堵塞,从而降低注水压力,提高水井注入量。
该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字:欢西油田水井欠注二氧化氯解堵前言目前欢西油田已进入开发中后期,由于前期向地层回注污水,以及某些增产、增注措施的影响,注水井井下状况变差,地层污染堵塞类型呈现复杂化、多样化,不仅存在碳酸盐垢、粘土颗粒无机物堵塞以及胶质、沥青质有机物堵塞,而且还会存在硫酸盐还原菌(SRB)、腐生菌(TGB)以及高分子聚合物等的污染堵塞[1]。
欠注井逐年增加,影响区块产量。
常规酸化仅能解除绝大部分无机物对地层造成的渗透性损害,但对高分子聚合物、生物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对地层的堵塞,效果较差。
在具体分析油层堵塞原因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解堵工艺技术,引进二氧化氯解堵工艺,进行现场试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欠注区块概况目前锦州油田稀油注水区块存在各种原因导致的欠注井有35口,日欠注量为2060m3。
中-低渗区块锦98(杜)、锦2-6-9(杜)的水井普遍存在欠注现象,主要由油层堵塞所致,堵塞原因复杂多样。
两个区块大部分水井都直接表现为井压高,注入量达不到配注要求。
因此切实有效地解堵技术是恢复地层吸水能力的关键。
二、地层堵塞原因分析造成地层堵塞的原因主要有:1.钻井液固相颗粒侵入造成的孔隙机械堵塞;2.修井液与地层流体不配伍产生乳化堵塞;3.砂岩中某些粘土矿物(蒙脱石膨胀性最大、伊利石/绿泥石次之、高岭石几乎不膨胀)水化(地层水、外来水)膨胀、水化分散、运移堵塞油层孔隙[2];4.油井注水过程中,注入水中细菌群落、硫化物与原油中重质组分的混合物会造成地层堵塞[3];5.压井、水力压裂、酸化、高聚物驱油和调剖堵水等措施处理过程中,进入地层的可交联、可膨胀的高聚物也容易堵塞地层6.地层和井柱设备、管线常被腐蚀垢堵塞;7.因注入速度,转抽时压差的突然增大等导致速敏矿物剥蚀、运移产生的沉淀堵塞油层。
1 注水现状某低渗透油田目前辖水质站1座,注水站8座,注配间3座,配水间5座,低压水由61口水源井(目前有42口水井正常工作)供水,注水流程:注水站(注配间)——配水间—井口。
截止2017年6月,该油田共有欠注井15口,配注合格率99.2%,累计完成注水397.23×104m3,欠注井共计欠注1.08×104m3,欠注率0.27%。
2 引起水井欠注的主要因素2.1 地面注水系统因素注水开发后期,注水量逐年递增,注水站、注配间、注水管道的注水能力不能满足,会引起部分水井欠注。
根据开发资料,2017年下半年起对118口老井及10口转注新井增加注水量共计980 m3/d,导致4座注水站、2座注配间注水能力不足,新增欠注井7口,欠注120 m3/d。
注水管线的腐蚀穿孔导致管线承压能力不足,管内结垢使内径变小压损增大,也是导致水井欠注的原因,井25-12欠注12 m3/d是这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由于加密井原因,井间间距不断缩小,会造成井间干扰,当新井开井或投产时,也会影响老井注水量,影响该油田注水量430 m3/d。
2.2 地层结构因素油气储层中含有较多的黏土矿物,如:伊利石、蒙脱石、绿泥石、高岭石和混合层粘土矿物等,这些矿物可导致水锁、速敏、酸敏、碱敏、水敏等储层损害,使黏土矿物发生膨胀,缩小或堵塞油气的流通孔隙,降低岩层渗透率。
2.3 地层污染 因素在水井注水的初始阶段,原地下水及储层岩石中的矿物质与注入水不配伍,会发生一些物理的或化学的变化,使一些矿物质发生膨胀或形成沉淀,并不断移动,堵塞井筒附近地层通道,使其渗透率及吸水率大大降低,甚至造成地层堵塞。
同时注入水的温度、流速、压力等参数变化也会影响注水效率。
2.4 水质污染 因素水质处理不达标:2005年前,地下水及含油污水未处理达标就注入井口,因水中含有溶解氧,悬浮固体颗粒(或粒径中值过大),各种菌类,油滴等,会导致地层孔隙出现颗粒堵塞或发生氧化反应形成胶体堵塞,降低岩层渗透率。
枣34区块欠注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摘要:针对深层低渗油藏枣34区块注水井高压欠注难题,通过对改油田储层的物性、注入水水质、注入水与地层水配伍性试验进行研究分析,确定了枣34区块储层欠注的主要原因。
结果表明:储层物性差,注入水水质不达标,注入水与地层配伍性差是欠注的主要原因。
基于此,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预防储层损害的措施和手段,改善注水效果,提高注水效率。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欠注,治理对策枣34区块自1999年投入开发,区块内孔二段注过水的井数为18口,单注孔二的井有15口。
大部分注水井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注水压力上升、注入量下降的问题。
投转注初期注水压力12.5~27.2MPa,注水压力上升至30MPa,用时2~36个月,平均用时11个月,对油田后期注水开发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针对枣34区块注水困难问题,分别从储层物性分析、注水水质分析、注入水与地层水配伍性评价等进行分析。
1、注水井欠注原因分析1.1储层物性分析枣34区块助力油层为孔二油组,油藏埋深2140-2640m,原始地层压力25.06MPa,地层孔隙度主要分布在14-22%之间,平均为18.3%,渗透率主要分布在5-38×10-3μm2之间,平均为15×10-3μm2,属于中孔、常规低渗储层。
主要以原生粒间孔、次生溶孔为主,原生粒间孔主要为三角形及四边形和不规则型,平均孔径在15μm~98.32μm之间,喉道平均宽度13.58μm,孔隙连通性一般。
1.2储层敏感性特征根据枣34区块取芯井进行储层敏感性分析,储层敏感性受内因(岩石骨架颗粒、粘土矿物成分)和外因(空隙结构、流体状态变化)共同影响。
枣34区块总体表现为中等偏强速敏、中等偏强水敏、中等酸敏、弱碱敏、弱应力敏感性。
枣34区块为高矿化度区块。
地层采出水为CaCL2型,pH值为7,总矿化度31234mg/L,CL-浓度为18534mg/L。
根据注入水与地层水的水性质对比,结果显示:水型一致、矿化度相当且注入矿化度远高于临界矿化度,因此,水敏及盐敏对储层造成伤害的潜在风险相对降低。
欠注井酸化增注设计节点分析X周 杨(中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现河采油厂工艺研究所,山东东营 257068) 摘 要:针对欠注井欠注情况日益严重,并且欠注原因也愈发多样化的这一情况,本文从根本上找出欠注原因,采用有针对性酸化增注措施解决欠注井,从而实现现场应用成本的节约。
关键词:欠注井;酸化增注;节点 中图分类号:T E35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03—0082—01 目前针对欠注井目前最经济有效地手段是酸化增注,酸化增注措施的开展,重要的依据是酸化增注设计,通过对设计的节点分析,可以使设计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水井欠注问题。
1 欠注原因分析1.1 水井井史调查通过对注水井投(转)注以来,注水日度数据、历史作业情况、日常管理情况等结合注水管柱分析,掌握水井油压、日注变化,初步判断地层堵塞原因。
1.2 注水水质调查对于欠注井需要调查其注水水质,通过对近年来水质的取样化验,其中固体颗粒及含油量的多少,可以分析水井是否存在结垢等机杂堵塞情况,为下步增注方案提供有利资料。
1.3 油层物性数据及构造位置通过水井地层渗透率、所处砂体构造位置、油水井对应连通情况,确定欠注是否因为地层物性差、注水压力未达到地层启动压力、油水井井距远、连通差(或无对应油井)。
1.4 完井泥浆密度完钻泥浆密度可以反映出地层是否存在泥浆堵塞,较高的泥浆密度会导致钻井泥浆污染地层。
小结:通过对井史、油层数据、构造位置、注水水质、完钻泥浆密度等数据的调查,可以准确判断出地层堵塞类型,根据不同的欠注原因(水质垢类堵塞原因、地层物性差原因、泥浆污染原因、补焊等作业堵塞原因),采用与之对应的增注手段,达到有效地降压增注目的。
2 降压增注对策2.1 酸液配方优化针对水质污染、及补焊、测试导致焊渣或油管内壁垢渣堵塞地层的,可以采取盐酸酸洗或盐酸+土酸酸化的方式解堵。
盐酸反应盐酸与碳酸盐岩胶结物快速反应:方解石:HCl+CaCO 3=CaCl 2+CO 2+H 2O (1)白云石:4HCl+CaMg(CO 3)2=CaCl 2+MgCl 2+CO 2+H 2O2HCl +FeCO 3=FeCl 2+CO 2+H 2O (2)菱铁矿:6HCl+Fe 2O 3=2FeCl 3+H 2O 2HCl+FeS=FeCl 3+H 2O (3)绿泥石:不能全部溶于盐酸,反应后留下氧化硅的水化物残渣。
全方位治理欠注井实践应用浅析作者:李莉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年第14期摘要油田稳产注水先行,本文结合欠注井成因分析,通过强化源头水质、把关井口水质、加强欠注预警、优选适宜的配方工艺等手段全方位治理欠注,从而实现欠注井数的有效控制。
关键词欠注井治理洗井酸化中图分类号:TE357.6 文献标识码:A1欠注井成因分析1.1注入水水质不稳定且超标,对油藏造成堵塞伤害,致使注水井污染堵塞问题突出注入水造成油藏堵塞伤害的类型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注入水中携带的悬浮物如泥质、有机物、化学沉淀物、微生物及代谢物等,随注入水注入地层,堵塞流通喉道或形成桥塞,使液流通道受阻,造成欠注;二是沉积在射孔孔眼里,堵塞或减小注入水通道,造成欠注;三是沉积在注水入口剖面形成滤饼,降低渗透率,增加流动阻力和注水压力,导致地层的吸水能力下降,造成欠注。
1.2洗井条件受限,注水井近井堵塞日益严重,有效注水周期缩短注水井随着注水时间及注水量的增加,在近井地带堆积悬浮固体物形成滤饼,导致有效渗透率降低,注水压力升高,因此需要及时通过大排量洗井等措施缓解近井堵塞,延长正常注水周期。
2013年以来由于环保的要求,原来占注水井62.8%的外排洗井已经不允许使用,洗井条件更加受限,只能采用洗井车、回水管线或罐车等方式洗井。
这几种洗井方式无论是排量还是水量,均达不到洗井要求,作用仅仅是排一部分油套环空的脏物。
不仅导致注水井的污染欠注增加,欠注井的治理难度加大,而且机杂的长期累积,会导致注水周期长的水井换管柱时卡管转大修。
1.3注水系统压力低导致大量水井无法正常注水,也使部分欠注井的酸化措施无法正常实施随着注水井逐年增多,原有的注水系统已无法满足现有水井的注水要求,主要表现为现有的增注泵排量不足,打不起压力,致使以前能正常注水的水井,现在欠注,刚投转注的部分水井也因此受到影响无法正常注水。
2全方位治理欠注井2.1提升源头水质,降低污染堵塞井产生机率实施水质等级分类处理,满足不同油藏的注水需求。
油田注水井欠注原因分析及治理技术对策研究发表时间:2020-12-10T07:43:37.216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0年18期作者:张辉[导读] 油田超低渗透油藏水驱采收率一直受注水井欠注问题的影响较大,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综合含水率逐渐升高,开发难度越来越大。
因此针对超低渗透油藏区块存在的高压欠注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合理解决。
针对油田区块存在的高压注水井欠注问题,从区块地层、注入水水质以及地面注水系统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制定科学的整改措施。
通过实施地层有效治理,对欠注井平均注水压力降低和单井日均增注效果明显。
张辉胜利油田纯梁采油厂山东滨州 256600摘要:油田超低渗透油藏水驱采收率一直受注水井欠注问题的影响较大,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综合含水率逐渐升高,开发难度越来越大。
因此针对超低渗透油藏区块存在的高压欠注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合理解决。
针对油田区块存在的高压注水井欠注问题,从区块地层、注入水水质以及地面注水系统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制定科学的整改措施。
通过实施地层有效治理,对欠注井平均注水压力降低和单井日均增注效果明显。
关键词:低渗透油田;注水井;高压欠注;注水系统1注水井欠注原因分析通过对油田区块注入水水质及注水井油层污染情况的调研,详细研究和分析了欠注水井周围的砂层展布和连通状况以及欠注水井的吸水剖面资料,结合该区块地面高压注水系统的运行现状,着重分析了油田区块的油藏物性、油水井多年采取措施等因素,归纳总结出以下因素能够引起低渗透油层注水井高压欠注。
1.1区块地层条件的影响(1)区块地层连通条件不理想。
出现注入层与油井单侧连通现象是受断层遮挡作用的影响,由于注入层与油井的另一侧不连通,这样的注入层吸水能力极差,直接影响注水量。
另外,由于本区块注采井网不够完善或者该地层非均质性特点也会造成注入层的吸水能力差。
(2)油层注采失衡造成高压现象。
伴随区块开发的逐年深入,原油采出量逐渐减少,而油田注采单元的注水量较多,这主要由油井套损被迫关井、油水井化学堵水造成的,从而导致地层的吸水能力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