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的分解组成及应用课件(精选.)
- 格式:ppt
- 大小:1.79 MB
- 文档页数:27
7的组成与分解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数学基础》第五章第一节“数的组成与分解”,主要探讨数字7的组成与分解。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理解数字7可以由哪些基本数字组合而成,并掌握7的分解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字7的组成与分解方法,培养他们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的组成与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
3.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字7的分解方法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数字7的组成与分解的基本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数字卡片、磁性黑板。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PPT展示数字7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生活中与数字7相关的事物,如7个苹果、7个小朋友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回顾数字6的组成与分解。
(2)引入数字7的组成与分解。
3. 例题讲解(1)利用数字卡片,展示7可以由1和6、2和5、3和4、1、2、4这三组数字组合而成。
(2)讲解7的分解方法,如7=1+6、7=2+5等。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尝试分解数字7,并交流分享。
(2)选取几位同学到黑板上展示分解过程,并进行讲解。
(2)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数字7的组成与分解7=1+67=2+57=3+47=1+2+42. 例题及解答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解数字8、9,并说明分解方法。
(2)找出现实生活中与数字7相关的例子,并进行数的组成与分解。
2. 答案:(1)8=1+7、8=2+6、8=3+5、8=4+49=1+8、9=2+7、9=3+6、9=4+5(2)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1)学生对数字7的组成与分解掌握程度。
(2)教学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探索更多数字的组成与分解。
幼儿园大班数学《7分解组成》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幼儿园大班数学》第四章“有趣数字”中,深入学习7分解组成。
详细内容包括:掌握7可以分解为两个数字组合,理解这些组合之间关系,并能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7分解组成,能够熟练地将7拆分成两个数字组合。
2. 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对数字敏感度。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7分解组成灵活运用。
重点:掌握7可以分解为两个数字组合,并能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磁性白板、挂图、PPT课件。
2. 学具:彩泥、小棒、数字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磁性白板展示一张挂图,上面有一辆载有7个苹果小车。
引导幼儿观察,并提出问题:“如何将这7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2. 例题讲解通过PPT课件展示7分解组成,如7=1+6、7=2+5、7=3+4等。
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解分解过程。
3. 随堂练习分组让幼儿用彩泥、小棒等学具进行实践操作,将7个物品拆分成两个数字组合。
邀请几名幼儿上台展示他们分解成果,并对正确组合给予表扬。
5. 游戏巩固组织一个“找朋友”游戏,让幼儿在规定时间内找到能与自己组合成7伙伴。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数字7,旁边列出7所有分解组合。
2. 用不同颜色粉笔标注重点组合,如7=3+4。
七、作业设计(1)用数字贴纸将7拆分成两个数字组合。
(2)列举出生活中可以用7分解组成事物。
2. 答案:(1)7=1+6、7=2+5、7=3+4等。
(2)如7个橘子分给两个人,可以一个人拿3个,另一个人拿4个。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表现,解他们在掌握7分解组成方面困难,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探索其他数字分解组成,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我深知选择合适教学内容对于幼儿学习至关重要。
幼儿园大班数学《7组成与分解》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内容——《7组成与分解》。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详细探讨数字7组成要素,以及如何将数字7分解为不同数,以便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字7运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孩子们能够熟练地掌握数字7组成与分解,提高他们数学运算能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孩子们观察、思考、解决问题能力,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3. 情感目标:培养孩子们合作、分享良好品质,增强他们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数字7分解过程,能够灵活运用不同分解方法。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数字7组成与分解,培养孩子们数学思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磁性黑板、小白板、彩色笔、教学PPT等。
2. 学具:幼儿用数字卡片、画纸、画笔、彩色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将向孩子们展示一个关于数字7故事,引导他们观察故事中数字7出现,让孩子们初步感知数字7魅力。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详细讲解数字7组成与分解,让孩子们解并掌握分解方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数字7组成与分解练习,让孩子们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与分享(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数字7组成:1+6、2+5、3+42. 数字7分解:7=1+6、7=2+5、7=3+4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孩子们回家后,用数字卡片拼出数字7组成与分解,并让家长签字确认。
2. 答案:见板书设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有些孩子在分解数字7时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让孩子们思考如何运用数字7组成与分解来解决问题,例如:在购物时,如何用7元买到心仪商品等。
同时,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字7有趣现象,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深度与清晰度3. 小组讨论与分享互动性4. 作业设计针对性与实用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深度一、实践情景引入我深知实践情景引入是吸引孩子们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关键。
7的组成与分解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数的认识”中的“7的组成与分解”。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数字7的含义,掌握7的拆分与组合,以及运用7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字7的拆分与组合,能熟练地将数字7拆分成两个数的和,以及将两个数组合成数字7。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字7进行简单加减运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字7的拆分与组合,以及运用7进行加减运算。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数字7的拆分与组合,并能运用其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磁性白板、挂图、计数器、PPT课件。
学具:学生用数字卡片、磁性白板、计数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PPT展示7个苹果,引导学生观察并数一数,引出数字7。
2. 新课导入(1)讲解数字7的含义,引导学生认识数字7。
(2)利用数字卡片,展示7的拆分与组合。
3. 例题讲解(1)讲解数字7的拆分,如:7可以拆分为1和6、2和5、3和4。
(2)讲解数字7的组合,如:1和6、2和5、3和4可以组合成7。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动手操作,拆分数字7,并在磁性白板上展示。
(2)让学生组合两个数字,使其结果为7,并在磁性白板上展示。
(2)拓展:运用数字7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六、板书设计1. 数字7的含义2. 数字7的拆分与组合7 = 1 + 67 = 2 + 57 = 3 + 43. 运用数字7进行简单加减运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课后练习第1、2题。
答案:见课后练习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数字7的拆分与组合掌握程度,以及对简单加减运算的运用情况。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数字7进行更多有趣的数学问题。
如:7可以拆分成哪些两个数的和?这些两个数的和又有哪些有趣的性质?等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