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软性印刷电路板v1
- 格式:pdf
- 大小:897.99 KB
- 文档页数:10
电路板材料
电路板材料是一种用于制作电子元器件的基础材料,是电子产品制造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电路板上,各种电子元器件通过导线连接起来,形成电路。
因此,电路板材料对于电子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目前常用的电路板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类:
1. 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FR-4):FR-4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
的电路板材料之一。
它由玻璃纤维布层和环氧树脂粘结剂组成,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能、耐热性和机械强度。
FR-4材料价格相
对较低,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2. 高频电路板材料:对于一些高频电子设备,如无线通信设备、雷达系统等,需要使用具有较好高频性能的电路板材料。
常见的高频材料有PTFE(聚四氟乙烯)和ROGERS等。
这些材料具有低损耗、低介电常数和稳定的高频特性。
3. 金属基电路板材料:金属基电路板主要用于需要散热和有较高功率密度的应用场合,如LED照明、电源模块等。
常用的
金属基材料有铝基板和铜基板,它们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机械强度。
4. 软性电路板材料:软性电路板是一种可弯曲的、薄型的电路板材料,适用于对尺寸和重量要求较高的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
常用的软性电路板材料有聚酰亚胺(PI)和聚酯薄膜。
除了上述材料外,还存在一些特殊的电路板材料,如陶瓷基板、塑料基板等。
这些材料在一些特定的应用领域具有独特的性能优势。
总之,电路板材料是电子产品制造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不同的材料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电子设备和应用场合。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路板材料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以满足不断提升的性能要求。
挠性线路板在不断追求超高速化、超高密度化的电子世界领域里,起着重要作用的就是FPC 。
挠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又称软性电路板(以下简称软板),是以聚脂薄膜或聚酰亚胺为基材,通过蚀刻在铜箔上形成线路而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绝佳挠曲性的印刷电路。
此种电路板可随意弯曲、折迭,重量轻,体积小,散热性好,安装方便,冲破了传统的互连技术概念。
目前,软板在航天、军事、移动通讯、手提电脑、计算机外设、数字相机等领域或产品上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产品特性软板是用柔性的绝缘基材制成的印刷电路,具有许多硬性印刷电路板不具备的优点。
▪ 产品体积小、重量轻,大大缩小装置的体积,适用电子产品向高密度、小型化、轻量化、薄型化、高可靠方向发展的需要。
▪ 具有高度挠曲性,可自由弯曲、卷绕、扭转、折叠,可立体配线,依照空间布局要求任意安排,改变形状,并在三维空间内任意移动和伸缩,从而达到元件装配和导线连接一体化。
▪ 具有优良的电性能,耐高温,耐燃。
化学变化稳定,安定性好,可信赖度高。
▪ 具有更高的装配可靠性,为电路设计提供了方便,并能大幅度降低装配工作量,而且容易保证电路的性能,使整机成本降低。
▪通过使用增强材料的方法增加其强度,以取得附加的机械稳定性。
软硬结合的设计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柔性基材在元件承载能力上的略微不足。
产品分类软板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单面板、双面板及多层板等。
▪ 单面挠性板是在基材的一个面有一层通过化学蚀刻形成的导电图形。
▪ 双面挠性板是在基材的两个面各有一层通过化学蚀刻形成的导电图形。
金属化孔将绝缘材料两面的图形连接起来形成导电通路,以满足挠曲性的设计和使用功能。
▪ 多层挠性板是将三层或更多层的单面挠性电路或双面挠性电路层压在一起,通过钻孔、电镀形成金属化孔,在不同层间形成了导电的通路。
上述产品所采用的材料多以聚酰亚胺覆铜板为主。
此种材料耐热性高、尺寸稳定性好,与兼有机械保护和良好电气绝缘性能的覆盖膜通过热压而成最终产品。
FPC百科名片fpc按键FPC:柔性电路板(柔性PCB): 简称"软板", 又称"柔性线路板", 也称"软性线路板、挠性线路板"或"软性电路板、挠性电路板", 英文是"FPC PCB"或"FPCB,Flexible and Rigid-Flex".目录展开编辑本段FPC构造按照导电铜箔的层数划分,分为单层板、双层板、多层板、双面板等。
单层板的结构:这种结构的柔性板是最简单结构的柔性板。
通常基材+透明胶+铜箔是一套买来的原材料,保护膜+透明胶是另一种买来的原材料。
首先,铜箔要进行刻蚀等工艺处理来得到需要的电路,保护膜要进行钻孔以露出相应的焊盘。
清洗之后再用滚压法把两者结合起来。
然后再在露出的焊盘部分电镀金或锡等进行保护。
这样,大板就做好了。
一般还要冲压成相应形状的小电路板。
也有不用保护膜而直接在铜箔上印阻焊层的,这样成本会低一些,但电路板的机械强度会变差。
除非强度要求不高但价格需要尽量低的场合,最好是应用贴保护膜的方法。
双层板的结构:当电路的线路太复杂、单层板无法布线或需要铜箔以进行接地屏蔽时,就需要选用双层板甚至多层板。
多层板与单层板最典型的差异是增加了过孔结构以便连结各层铜箔。
一般基材+透明胶+铜箔的第一个加工工艺就是制作过孔。
先在基材和铜箔上钻孔,清洗之后镀上一定厚度的铜,过孔就做好了。
之后的制作工艺和单层板几乎一样。
双面板的结构:双面板的两面都有焊盘,主要用于和其他电路板的连接。
虽然它和单层板结构相似,但制作工艺差别很大。
它的原材料是铜箔,保护膜+透明胶。
先要按焊盘位置要求在保护膜上钻孔,再把铜箔贴上,腐蚀出焊盘和引线后再贴上另一个钻好孔的保护膜即可国宏欣FPC网编辑本段简介1、挠性线路板(挠性印制板)挠性线路板(挠性印制板):英文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缩写FPC,俗称软板。
FPC 简介2009年3月31日软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因本身结构重量轻,且可充分利用空间改变FPC 产品机构单面基材依客户设计要求,原材料经工具准备、裁切后进行钻孔,对双面板,经水洗、整孔,通过黑孔在方法镀铜,这样完成了孔金属化,对单面板则不需要上述孔壁镀铜过程。
基材经压膜、曝光、显影刻去除,利用薄膜机将板上的压膜去除,再经表面处理后,然后印刷文字,之后进行冲断、电气下料钻孔黑孔+ 自动镀铜影像转移显影蚀刻去膜清洗贴覆盖膜层压冲孔印刷+烘干表面处理二.钻孔c)孔的尺寸和數量b)DTV四.影像转移a)溫度,速度,壓力c)雙邊位置五.显影b)傳送速度c)噴洒壓力a)化学成份c)噴洒壓力e)表面状况g)温度a)化学成份c)烤箱溫度e)表面狀況八.贴Coverlay b)工作環境a)溫度,時間,壓力b)表面狀況a)位置十一.印刷+烘干a)油墨的附着力b)厚度a)尺寸b)外观a)治具调试十五.目测十六.零件组装十九.抽样检验1.裁切2.钻孔3.1)黑孔折皱压伤2)自动镀铜折皱氧化干膜渣滓干膜偏移折皱气泡显影未净过度显影断短路折皱6.蚀刻+去膜氧化8.贴Coverlay9.层压10.冲孔11.印刷+烘干位置偏移附着力颜色漏印周期12.表面处理镀层厚度折皱氧化烧焦断开尺寸左右对称多冲漏冲14.电测外观16.零件组装17.功能测试零件不良划伤折皱外观折皱残铜19.抽样检验1.零件区因测量时不好抓边,建议设为参考尺寸2.因最外的横PIN靠边,线宽只有0.1mm,满足外型尺寸要求证离成型边有0.15mm距离3.PIN设计成方的,蚀刻时受药水冲击,易变成圆角,建议设计为圆Mark(阴影部分)4.中间处的双面胶宽度过窄(1.5mm),离型纸易脱落,且人工作业比较困难,不好拿.建Thanks a lot for your attention!謝謝各位!!。
什么叫FPC(挠性线路板)?
FPC是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的简称,又称软性线路板、柔性印刷电路板,挠性线路板,简称软板或FPC,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的特点。
主要使用在手机、笔记本电脑、PDA、数码相机、LCM等很多产品。
FPC软性印制电路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绝佳的可挠性印刷电路。
按照基材和铜箔的结合方式划分,柔性电路板可分为两类:有胶柔性板和无胶柔性板。
其中无胶柔性板的价格比有胶的柔性板要高得多,但是它的柔韧性、铜箔和基材的结合力、焊盘的平面度等参数也比有胶柔性板要好。
所以它一般只用于那些要求很高的场合,如:COF(CHIP ON FLEX,柔性板上贴装裸露芯片,对焊盘平面度要求很高)等。
由于其价格太高,目前在市场上应用的绝大部分柔性板还是有胶的柔性板。
fpc防潮等级
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又称柔性电路板、软性电路板,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绝佳的可挠性印刷电路板。
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弯折性好的特点。
FPC 的防潮等级通常是根据 IPC 标准进行分类的。
IPC 是一个全球性的电子行业协会,制定了各种电子产品的标准和规范。
其中,IPC-6012 标准规定了 FPC 的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包括防潮等级。
根据 IPC-6012 标准,FPC 的防潮等级通常分为以下几个级别:
1. 一级:未进行特殊防潮处理的 FPC。
适用于一般环境下的应用,如室内电子设备。
2. 二级:进行了轻度防潮处理的 FPC。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抗潮湿环境,但不能长时间暴露在高湿度条件下。
3. 三级:进行了中度防潮处理的 FPC。
具有较好的防潮性能,适用于潮湿环境或需要短期暴露在高湿度条件下的应用。
4. 四级:进行了高度防潮处理的 FPC。
具有出色的防潮性能,能够在高湿度环境下长期稳定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防潮等级要求可能因应用领域、客户需求和产品规格而有所不同。
在选择 FPC 时,应根据实际应用环境和要求来确定适当的防潮等级。
此外,FPC 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也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其免受潮湿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以确保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软性印刷电路板简介1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简介以俱挠性之基材制成之印刷电路板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可做3D 立体组装及动态挠曲等优。
2. 基本材料2.1. 铜箔基材COPPER CLAD LAMINATE由铜箔+胶+基材组合而成亦有无胶基材亦即仅铜箔+基材其价格较高在目前应用上较少除非特殊需求。
2.1.1. 铜箔Copper Foil在材料上区分为压延铜(ROLLED ANNEAL Copper Foil)及电解铜(ELECTRO DEPOSITED Copper Foil)两种在特性上来说压延铜之机械特性较佳有挠折性要求时大部分均选用压延铜厚度上则区分为1/2oz (0.7mil) 1oz 2oz 等三种一般均使用1oz。
2.1.2. 基材Substrate在材料上区分为PI (Polymide ) Film 及PET (Polyester) Pilm 两种PI 之价格较高但其耐燃性较佳PET 价格较低但不耐热因此若有焊接需求时大部分均选用PI 材质厚度上则区分为1mil 2mil 两种。
2.1.3. 胶Adhesive胶一般有Acrylic 胶及Expoxy 胶两种最常使用Expoxy 胶厚度上由0.4~1mil 均有一般使用1mil 胶厚2.2. 覆盖膜Coverlay覆盖膜由基材+胶组合而成其基材亦区分为PI 与PET 两种视铜箔基材之材质选用搭配之覆盖膜覆盖膜之胶亦与铜箔基材之胶相同厚度则由0.5~1.4mil。
2.3. 补强材料Stiffener软板上局部区域为了焊接零件或增加补强以便安装而另外压合上去之硬质材料。
2.3.1. 补强胶片区分为PI 及PET 两种材质2.3.2. FR4 为Expoxy 材质2.3.3. 树脂板一般称尿素板补强材料一般均以感压胶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与软板贴合但PI 补强胶片则均使用热熔胶(Thermosetting)压合。
高頻軟性印刷電路板摘要電路板產業中的軟性電路板已成為產業成長的主要推動力,伴隨資通訊行動化的產業與技術趨勢,軟板的發展政方興未艾。
隨者應用產品功能強化及整合,高寬頻及高速的新一代軟板將被期待成為下一波市場成長的主力,可以想像在高階智慧手機及平板電腦等攜帶式電子裝置的推波助瀾下,高頻軟板的需限將逐漸浮上檯面。
本文將就軟板的技術市場趨勢做導入,再從高頻的定義與需求做說明,接著帶出高頻軟板材料的種類與發展,並以高頻軟板應用的重點-阻抗匹配做詳細說明,以強化高頻軟板對材料及製程的相互依存性,最後再將影響高頻訊號傳輸的關鍵要因做陳述。
軟板的高頻化已成為軟板產品與技術的必然,這一趨勢將使軟板由材料、製程及設計端都必須做不同的選擇及思考,對軟板的發展將是重要的里程碑,也是軟板產業及業者必須要面對的重要議題,希望本文可以提供大家一個深入此一議題的開端,及早對高頻軟板做佈局與準備。
前言這些年來隨著資通訊行動化及個人化的發展越趨蓬勃,具有輕量薄型的軟性印刷電路板(軟板-FPC)市場與需求遽增,使得原本在電路板產業中屬於寡眾的軟板一夕成為當紅炸子雞,不僅在市場成長比例增加最快,也在整體產業比例由過去的個位數成長到接近20%。
由應用產品的驅動來看,行動通訊的智慧手機及平板電腦已經成為現代人必備工具,恰好這二種終端應用產品使用到的軟板數量最多,一般每支(每台)都會使用超過10塊以上的軟板(圖一及圖二),在這一股成長勢力及風潮帶動下,軟板的榮景將會再持續好一段時間。
圖一軟板在終端電子產品應用的分類(來源:台新投顧2012.09)圖二各類資通訊電子產品使用軟板的狀況(來源:台新投顧2012.09)再由技術發展趨勢來看,隨著終端應用產品的功能整合越來越強、解析度越來要求越高、反應速度必須越來越快、儲存容量越來越大的整體需求下,軟板技術也必須做搭配。
因此,軟板高頻高速化、功能化的趨勢發展越發明顯,但不論軟板技術需求如何演進,軟板薄型化是永遠不變的必要。
亦即,所有的軟板新技術發展都必須考慮與薄型化一起考慮,因為應用產品的薄型永遠是王道,這也緊緊牽動軟板技術的發展動向。
高頻軟板已經是軟板技術的三大趨勢之一,主要在迎合行動通訊電子產品功能的強化及整合,例如,手機整合越來越多的功能,除了一般的聲音及影像功能外,包括照相、藍芽、Wi-Fi、3G上網等,未來包括指紋辨識及各項感測原件的整合進來,使得所需的頻寬是必要增加,當然做為訊號傳輸的軟板高頻高速的需求浮現。
電路訊號傳輸的高頻化,基板材料將是主要的關鍵,於是,低介電與低傳輸損失的軟性基板材料,成為這一波軟板高頻化的主要訴求。
高頻的定義與需求在電路訊號的傳輸領域裏,一般是定義傳輸頻率大於300MHz時稱之為高頻(傳輸波長小於1m的短波)。
高頻訊號傳輸需求的動力有以下幾個原因:1.原屬軍事用途的高頻通訊頻道,部分讓給民用(1990‘s),使遠距高頻通訊、導航、醫療、運輸、交通等迅速發展;2.高保密、高傳輸品質使行動通訊往高頻化發展,高劃質、高傳輸容量使衛星、微波及光纖通訊高頻化;3.計算機技術處理能力增加,訊號記憶容量增大,訊號傳送高速化需求迫切。
電子產品的高速高頻化,對於傳輸電路的特性上產生很大的變化。
高頻電路的需求內涵就是傳輸訊號的速度及品質。
而影響這二項的主要因素是傳輸材料的電氣特性,亦即材料的介電常數(Dielectric constant)與介電損失(Dielectric loss),我們由以下的電氣訊號傳輸公式來說明:V=K×C/(Dk)1/2Td=L×(Dk)1/2/CTransmission Loss=K×f×(Dk)1/2× tanδ其中V:訊號傳輸速度;T d:訊號傳輸延遲;C:光速;K:常數;Dk:介電常數(Dielectric constant);tanδ:介電損失(Df,Dielectric loss),以高速傳輸來說,若要提高訊號傳速度,必須要有低的材料介電常數;同理,若要降低訊號傳輸的延遲,也一樣要藉由低介電常數的材料來達成。
若以訊號傳輸的品質而言,要有優質的訊號傳輸損失特性,就必須有低的訊號傳輸損失,就必須要有低的材料介電常數及介電損失。
一般來說在資訊傳輸應用領域,需要高速的計算處理,介電常數是主要的考量,使用較低介電常數的材料可以達成需求;屬於較高頻(GHz)的通訊應用領域,考慮的是訊號傳輸的品質,所以要同時考慮材料的介電常數及介電損失。
我們以訊號傳輸延遲為例,選擇一般FR-4基材(Dk約在4.5)及對比的低介電常數材料(Dk<3.0)做比較,由圖三的示意圖來看,FR-4基板其訊號延遲的時間較低介電基板材料每inch多30ps,若是傳輸線的長度是5 inches,則總體訊號的延遲將多出150ps,這對於講求高速傳輸的電子行動裝置而言,將是一個很大的訊號言持現象。
圖四則是不同的介電材料基板與訊號傳輸損失的相關圖示,其中PTFE(Teflon,鐵氟龍)因同時具有低介電特性(Dk約為2.0,Df約為0.002),所以此種基材的電路板將會具有最低的訊號傳輸損失,尤其是在高頻(>5GHz)下的傳輸損失比較更會有明顯的差異。
圖中的Epoxy基板就是傳統所謂的FR-4基板,因具有較高的介電特性(Dk約為4.5,Df約為0.02),當然呈現出較高的訊號傳輸損失。
因為基板材料的介電常數與介電損失是影響訊號傳輸速度與品質的重要因 素,在此再將這二種材料電氣特性稍做一簡單說明:介電常數(Dk)-電極間充以某種物質為介質時的電容與同樣結構以真空為介質時的電容比值。
當介電常數大時,表示介質儲存電能能力大,電路中訊號傳輸速度會下降。
介電損失(Df)-介電材料在交流電場的作用下,由於發熱而引起的能量損耗。
一般介電損失是和介電常數成正比的。
圖三 不同介電基板的訊號傳輸延遲比較(來源:工研院電光所)圖四 不同介電基板材料訊號傳輸損失的比較高頻軟板技術與材料上節中將影響高頻訊號傳輸的要因與材料電氣特性做了說明,本節將以軟板為主題,闡述一下在軟板產業裡關於軟板材料與技術對於高頻的對應與發展。
現今最常被拿來做為解決軟板高頻訊號傳輸的軟板材料是液晶高分子材料(Liquid crystalline polymer),原因無它,就是因為LCP具有高頻傳輸所需的低介電常數(Dk=2.9)及低介電損失(Df=0.001-0.002)。
除了具備高頻訊號傳輸的優異電氣特性外,LCP同時也其低吸濕性(吸濕率約為0.01-0.02%,只有一般軟板基材PI的1/10)而使其具有良好的基板高可靠性,過去被認為有機會取代PI,但近年來在市場的能見度依然有限,但近來高頻傳輸的需求浮現,LCP成為軟板基材的呼聲似乎又再起。
2010 JPCA Show Japan Gore-Tex這家公司竟然以LCP軟板材料榮獲展出大賞,推敲原因是近來環保綠色當道,加上節能減碳議題正紅,LCP因屬於熱可塑型材料,可以使用後加熱回收使用(當然其回收效率及成本,是否划算還未定論),加上LCP材料原本白色的外觀,正好可以做為LED光反射之用,即基板就具備有高反射率之效能,被認為在LED封裝上具有利基。
所以可以想見環保的訴求,已經逐漸融入各項新產品開發的進程設計中。
而今年的JPCA Show 中日本Primatec公司展出的BIAC RF-Clad(圖五)外,同時展出的還有新日鐵的Expanex L、松電工的FELIOS、Kuraray的Vestar等,都有展出LCP做為軟板基材的樣品。
其中YFLEX公司還以Kuraray的LCP材料製作成LCP軟板(圖六),看來順著這波高頻與環保議題,使得LCP可以奮力一博,找出長久期盼的市場應用機會。
另外,Primatec公司還展出以LCP做為FPC補強板的應用,厚度由1-5mil都有,強調具有柔軟及低反彈力特色,也因為LCP的白色而特別適用時LED封裝的應用領域。
高頻部份因為智慧手機領導品牌-蘋果的iPhone,經拆解分析後,可以在其所使用的16條FPC中找到2條使用LCP軟板,用於做為高速訊號傳輸的Cable,高頻傳輸的導入行動通訊,在智慧手機這一塊以經逐漸發酵。
個人認為,LCP除了需要在成本上與傳統以PI為基材的FPC有競爭外(目前還是LCP較PI 為貴,原因可能在於生產量的問題),下游FPC業者如何由過去已熟悉的PI基材製程,轉換到LCP材料製程,二者在設備及製程技術上的差異,是否可以順利克服?相信是LCP未來應用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
圖五 Japan Gore-Tex的BIAC RF-Clad 圖六 YFLEX的LCP軟板LCP FPC在高頻特性上具有先天優勢,但因其加工時必須使用高溫設備及條件,這與現有FPC主流的低溫快壓製程明顯不同,不僅要更換製程設備,以傳壓設備進行高溫的LCP基材壓合,也同時影響到生產速度。
這個問題已逐漸在各家評估以LCP導入高頻軟板的製程及設計中發生,在實驗驗證階段或許不用考慮,但一旦進入量產階段,勢必成為進入的障礙。
為了解決這個應用障礙,發展可以低溫(<180o C)壓合的高頻接著劑就成了軟板材料開發的重要選項,包括Toyo chemical、Nikkan industry、Doosan Electronic及台灣本土的台虹及亞電等,都以經將低介電特性的高頻接著劑列入軟板材料的發展藍圖中,這也是影響高頻軟板是否能夠快速導入市場的重要因素之一。
圖七及圖八就是日本塗料與接著劑大廠Toyo chemical在今年JPCA show所展出的高頻軟板材料,研發的重點是高頻低介電特性的接著劑,依據展示資料顯示其Dk=2.45,Df=0.019(5 GHz),在Dk部份具有很優異的特性,雖然其Df值還略嫌偏高,若能再持續改善到小於0.01,我想其後勢應用將看好,可將其在高頻的應用領域擴及數位及通訊二者兼顧的產品市場。
其強調的材料特色就是可以在傳統的軟板低溫製程進行加工,當然此高頻膠系亦可以覆蓋膜(Coverlay)及純膠(Bond-ply)方式使用,用於軟板線路保護與多層軟板及軟應複合板上,增加其應用範疇.另外,美國Du Pont也在幾年前推出非LCP的高頻FPC材料,它是用Teflon(PTFE,鐵氟龍)來做為FPC基板的接著材料,利用Tefon優異的材料電氣特性來達成高頻訊號傳輸的目的,這是以PI+Teflon+Cu結構所組成的FPC FCCL材料。
但其同樣面臨LCP FPC的問題,需要一個低溫製程覆蓋膜來與其搭配,克服高溫製程帶來的量產性及製程設備更換的議題。
圖七 Toyo chemical發展中的低溫製程高頻軟板材料結構(來源:2013 JPCA show)圖八 Toyo chemical展出的低溫製程高頻軟板材料樣品(來源:2013 JPCA show)軟板的阻抗匹配隨著應用終端產品高速高頻化與電子訊號要更精準,加上資通訊行動電子產品需要更高的解析需求及更高的通訊訊號品質,此時訊號線與負載原件間的阻抗匹配成為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