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框架图

  • 格式:docx
  • 大小:29.90 KB
  • 文档页数:2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第一节组织结构设计与变革

一、组织结构设计

(一)组织理论:广义(全部)和狭义组织理论(影响因素);

(二)组织设计理论的分类:古典、近代、现代;

(三)组织设计理论的分类:静态和动态(人的因素、设计、问题)

(四)组织设计的原则:任务和目标、专业分工和协作、有效管理幅度、集权与分权、稳定性和适应性

二、组织结构模式

(一)组织结构模式:直线制、直线职能制、矩阵制、事业部制、模拟分权制、多维立体组织结构、母、子公司制、总、份公司、企业集团

(二)组织结构模式选择原则:①以工作和任务为中心(明确和稳定):直线、直线职能、矩阵②以成果为中心:事业部制、模拟分权制③以关系为中心(特大型企业)

三、组织结构设计程序

影响因素,选择结构模式;划分部门;部门结构和设置;形成组织结构;调整。

四、组织结构变革

(一)战略与组织结构关系

1. 组织结构服从战略;

2. 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战略,选择不同组织结构。

(二)组织结构变革程序

1. 组织结构诊断:①组织结构调查(工作岗位说明书、组织体系图、管理业务流程图)②组织结构分析(战略目标改变、关键职能、职能性质和类别)③组织决

策分析④组织关系分析

2. 实施结构变革:①征兆②方式③阻力

3. 组织结构评价

(三)组织结构变革注意问题

1. 实际情况选择最优方案;

2. 过渡期:磨合,微调,适应;

3. 认真论证、评估、稳步推进:方案、试点、配套规章制度。

第二节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程序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一)狭义:人员配备、补充、晋升;

(二)广义:狭义+培训、薪酬、职业生涯规划、其他等。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

1. 总体战略;

2. 人力资源管理开展;

3. 协调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各项计划;

4. 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

5. 组织和个人发展目标一致。

三、人力资源规划的环境

(一)外部环境:经济环境、人口环境、科技环境、文化法律环境;

(二)内部环境;行业特征;发展战略;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四、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原则

确保人力资源需求;与内外环境相适应;与战略目标相适应;保持适度流动性。

五、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程序

核心是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和供需综合平衡。

(一)企业战略决策和经营环境信息

(二)现有人力资源状况

(三)需求和供给(内部、外部)影响因素分析、数量质量和结构

(四)制定供求平衡总计划和各项业务计划,提出不平衡的政策措施

(五)人力资源规划的评价和修正

第三节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一、人力资源预测作用

1. 组织:满足组织人力资源的需求;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2. 人力资源管理:依据;员工积极性。

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内容

1.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2. 人力资源存量和增量预测;

3. 人力资源结构预测;

4. 特种人力资源预测。

三、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程序

(一)准备阶段

1. 构建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系统:总体经济发展;人力资源总量和结构;模型与评估;

2. 预测环境与影响因素分析:SWO■分析法;竞争五要素分析法;

3. 岗位分析;

4. 资料采集与初步处理(二)预测阶段

(1)现实人力资源需求量;

(2)未来人员流失状况;

(3)未来人力资源需求量。

(三)编制人力资源需求计划

四、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技术路线与方法

(一)原理:惯性原理;相关性原理;相视性原理

(二)对象指标和依据指标:

(三)定性预测方法:描述法、经验预测法、德尔菲法

(四)定量预测方法:转换比率法、人员比率法、趋势外推法、回归分析法、经济计量模型法、灰色预测模型法、生产模型分析法、马尔科夫分析法、定员定额法、计算机模拟法。

第四节人力资源供给预测与供求平衡

(一)人力资供给预测内容

1. 内部供给预测:自然流失、内部流动、跳槽;

2. 外部供给预测:地域、人口政策和现状、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社会就业一是和择业

心里偏好。

(二)人力资源内部供给预测的方法

1. 人力资源信息库:技能清单、管理才能清单

2. 管理人员接替模型

3. 马尔科夫模型

(三)人力资源供求平衡

人力资源供求平衡;人力资源供小于;人力资源供大于求。应根据具体情况,

使各部门人力资源数量、质量、结构和层次等协调平衡。

1. 供小于求:生产率;平调、培训、延长时间、临时用工。

最有效方法是科学的激励机制、培训提高技能、改进工业设计,提高生产率。

2. 供大于求:机构合并或关闭、减少工作时间、多人分担、退休、辞退。

第二章招聘与配置

第一节素质测评体系的构建

一、素质测评的原理:个体差异(客观)、工作差异(内容和权责)、人岗匹配

(人事相宜)。

二、素质测评的类型:选拔性、开发性、诊断性、考核性、

三、素质测评的主要原则客观和主观、定性与定量、静态与动态、素质与绩效、分项

与综合

四、素质测评的量化形式一次量化和二次量化、类别量化和模糊量化、顺序量化和等距量化及比例量化、当量量化

五、素质测评标准体系

(一)要素:标准(内在规定性)、标度(外在形式)、标记(与标度一起有意义)

(二)构成:横向结构(结构性要素、行为环境要素、工作绩效要素)、纵向结构(测评内容、测评目标、测评指标)。

(三)类型:效标参照性标准体系、常模参照性指标体系

六、素质测评程序:

(一)准备阶段

1. 收集必要的资料;

2. 组织强有力的测评小组;

3. 测评方案的制定;确定对象范围和测评目的、设计和审查指标和标准、

编制与修订参照标准

4. 选择合理的测评方法:效度、实用性、公平程度、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