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浸膏剂
- 格式:pdf
- 大小:101.32 KB
- 文档页数:2
实验二酒剂、酊剂、流浸膏的制备实验二酒剂、酊剂、流浸膏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渗漉法制备流浸膏的方法,制备远志流浸膏。
2.掌握酊剂、糖浆剂的制备方法。
3.了解流浸膏剂的质量要求及质量控制方法。
4.了解含醇量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提要1.含义浸出制剂是指用适当的浸出溶剂和方法从药材(动、植物)中浸出有效成分所制成的供内服或外用的药物制剂。
可采用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制备。
流浸膏剂是指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浸出有效成分,蒸去部分或全部溶剂,调整浓度至规定标准的制剂。
除另有规定外,流浸膏剂每1mL 应相当于原药材1g,即浓度为1:1(mL:g)。
流浸膏剂大多作为半成品,供配制酊剂、合剂、糖浆剂等使用,少数可直接使用。
2.制备方法与工艺流程流浸膏剂多用渗漉法制备,某些以水为溶剂的中药流浸膏也可用煎煮法制备,亦可用浸膏加规定溶剂稀释制成。
渗漉法制取流浸膏剂的工艺流程为:药材粉碎→润湿→装筒→排气→浸渍→渗漉→浓缩→调整含量。
3.影响因素药材粉碎度应适宜,过细易堵塞,过粗浸出效果差、溶剂消耗量大,一般用药材的粗粉为宜。
药粉装渗漉筒前应先用浸提溶剂润湿,使其充分膨胀,以免在筒内膨胀,造成渗漉障碍。
药粉装筒时应均匀、松紧适宜。
药粉装量一般不超过渗漉筒容积的2/3。
添加溶剂时应先打开浸液出口以利排气。
避免粉柱冲动而影响浸出效果。
渗漉前应浸渍24~48小时,使溶剂充分渗透扩散,提高浸出效率。
渗漉的速度应适当,既要使成分充分浸出,又不致于影响生产效率。
4.其他流浸膏至少含20%以上的乙醇,若以水为溶剂的流浸膏,使成品中亦需加20%~25%的乙醇作防腐剂,以利贮存。
成品应检查乙醇含量。
本次实验主要参照200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制备方法,采用渗漉法制备远志流浸膏,并以远志流浸膏为原料配制远志酊和远志糖浆。
三、实验内容1.远志流浸膏(Extractum Polygalae Liquidum)【处方】远志(中粉,Radix polygalae)40g60%乙醇(60%,Alcohol)适量浓氨试液(Ammonia Water)适量全量40mL【制法】取远志粉碎为中粉,按渗漉法,用6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以每分钟1mL~3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初漉液35mL,另器保存,继续收集续漉液120mL,在60℃以下浓缩至稠膏状,加入初漉液,混匀后滴加浓氨试液适量使微显碱性,并有氨臭,用60%乙醇调整体积使成40mL,静置,待澄清,滤过,即得。
流浸膏剂名词解释
流浸膏剂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制剂方式,主要采用中药材粉末和液体进行混合,使其形成半流动的物质。
其特点是药效快,易于储存和使用。
此外,流浸膏剂对
于药材的溶出率较高,能更好地发挥药效。
在制作流浸膏剂时,需要将中药研磨成粉末,再与溶液混合,经浸泡、熬煮、过滤等步骤完成。
使药材的有效成分充分溶解,有利于人体吸收。
流浸膏剂在临床应用中广泛,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例如,治疗感冒、发热、咳嗽、肠胃疾病等。
此外,流浸膏剂也可能是保健品,对抗衰老和增强免疫力等。
流浸膏剂的储存也需要注意方式和方法。
首先,要放在阴暗、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影响。
其次,容器要密封,防止空气中的湿气和灰尘污染。
流浸膏剂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传统医学中一直被广泛使用。
无论是古代的皇宫中,还是现代的药店,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其优异的疗效使其在中医药中占有重要位置。
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流浸膏剂的制作技术也在不断提升,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健康。
酒剂、酊剂、浸膏剂、流浸膏剂酒剂酒剂,又称为酒膏、酒丸、酒浸丸、酒汁丸等,是中药制剂中的一种。
其制法是将药材研碎后,加入适量的蒸馏酒中浸泡一段时间,再将药酒滤干晒干制成固体药剂。
一般来说,酒剂的药效成分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而且易于存储、携带和使用。
在中药治疗中,酒剂通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肠燥便秘、食欲不振等疾病。
酊剂酊剂,又称为酊液、浸膏、丸散浸膏等,是指将药材研碎后,加入适量的酒精和水混合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再蒸馏水分,浓缩成稠密的液体药剂。
酊剂多呈棕红色或棕黄色,有明显的酒香气味。
酊剂的主要用途是治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及神经系统等疾病。
在中国传统药物中,许多著名的中成药都采用酊剂作为制剂方式,如桂枝汤、通心络、龙胆泻肝丸等。
浸膏剂浸膏剂是指将药材加工成粉末后,与浸膏基质混合,制成半固体状或坚硬块状的药剂。
浸膏基质通常是糖蜜、蜂蜜、麦芽糖等。
浸膏剂的制作方法较为复杂,但其药效成分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并且味道甜美,易于口服。
浸膏剂主要用于治疗萎缩性疾病、癌症等慢性疾病,也可以用于口服补益剂、滋阴降火剂等。
流浸膏剂流浸膏剂是浸膏剂的一种变种,是将药材加工成粉末后与浸膏基质混合,加入足量的水,加热至沸腾,搅拌至均匀,然后快速冷却成为半固体状或坚硬块状的药剂。
流浸膏剂相比于浸膏剂制作过程更繁琐,并且需求更高的技术水平,但其制成的药剂质量更加优越。
流浸膏剂主要用于治疗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消化道溃疡等慢性疾病。
酒剂、酊剂、浸膏剂、流浸膏剂都是中药中常用的制剂方式,每种制剂均有各自的特点和适应症。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病情和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当的制剂方式,密切关注异常反应,尽可能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流浸膏剂与浸膏剂流浸膏剂、浸膏剂系指饮片用适宜的溶剂提取,蒸去部分或全部溶剂,调整至规定浓度而成的制剂。
除另有规定外,流浸膏剂系指每lml相当于饮片lg;浸膏剂分为稠膏和干膏两种,每lg相当于饮片或天然药物2~5g。
流浸膏剂、浸膏剂在生产与贮藏期间应符合下列有关规定。
一、除另有规定外,流浸膏剂用渗漉法制备,也可用浸膏剂稀释制成;浸膏剂用煎煮法、回流法或渗漉法制备,全部提取液应低温浓缩至稠膏状,加稀释剂或继续浓缩至规定的量。
渗漉法的要点如下:(1)根据饮片的性质可选用圆柱形或圆锥形的渗漉器。
(2)饮片须适当粉碎后,加规定的溶剂均匀湿润,密闭放置一定时间,再装入渗漉器内。
(3)饮片装入渗漉器时应均勻,松紧一致,加入溶剂时应尽量排除饮片间隙中的空气,溶剂应高出药面,浸溃适当时间后进行渗漉。
(4)渗漉速度应符合各品种项下的规定,(5)收集85%饮片量的初漉液另器保存,续漉液经低温浓缩后与初漉液合并,调整至规定量,静置,取上清液分装。
二、流浸膏剂久置若产生沉淀时,在乙醇和有效成分含量符合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情况下,可滤过除去沉淀。
三、除另有规定外,应置遮光容器内密封,流浸青剂应置阴凉处贮存。
检验操作规程- 2 -除另有规定外,流浸膏剂、浸膏剂应进行以下相应检査。
【乙醇量】除另有规定外,含乙醇的流浸膏照乙酵量测定法(附录18)测定,应符合规定。
【甲醇量】除另有规定外,含甲醇的流浸膏照甲醇量检查法(附录30)检查,应符合各品种项下的规定。
【装置】照最低装量检查法(附录45)检查,应符合规定。
【微生物限度】照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附录31)和微生物限度检验操作规程(JSZL02-188-02)检査。
复方益母草流浸膏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15ml,一日2次。
【注意事项】1.孕妇禁用。
2.月经过多者慎服。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孕妇禁用。
【适应症】调经活血,祛瘀生新。
用于月经不调,产后子宫复归不全,恶露不行或过多。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理毒理】1.本品对在体和离体动物子宫有兴奋作用,可使子宫收缩频率加快,强度增加,肌张力上升;2.能减少催产素诱发的大鼠扭体反应次数;3.能缩短小鼠出血及凝血时间;4.对小鼠耳廓微循环有改善作用。
【包装】支装
【类型】处方药
【医保】非
【国家/地区】国产
【剂型】流浸膏剂
【药代动力学】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成份】益母草、熟地黄、当归。
【执行标准】部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九册WS3-B-1791-94。
酊剂与流浸膏剂的制备
【实验目的】
〔1〕掌握酊剂与流浸膏剂的制备方法及操作要点。
〔2〕掌握浸渍法、渗漉法等浸出方法的操作方法及操作考前须知。
【实验原理】
酊剂系指饮片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也可用流浸膏稀释制成。
酊剂可用浸渍法、渗漉法、溶解法和稀释法制备。
流浸膏剂系指饮片用适宜的溶剂提取,蒸去局部溶剂,调整至规定浓度而制成的制剂。
除另有规定外,流浸膏用渗漉法制备,渗漉时应先收集药材量的85% 的初漉液另器保存,续漉液经低温浓缩后与初漉液合并,调整浓度至规定标准,静置,取上清液分装即得。
也可用浸膏剂稀释制成。
【实验材料】
土槿皮、远志、乙醇、氨溶液等。
【实验内容】〔一〕土槿皮酊土槿皮2021乙醇〔80%〕适量,制备量为100ml。
取土槿皮粗粉,置广口瓶中,加80% 乙醇100ml,密闭浸渍3 ~5 日,时常振摇或搅拌,滤过,残渣压榨,滤液与压榨液合并,静置24 小时,滤过,自滤器上添加80% 乙醇使成100ml,搅匀,滤过,即得。
外用,将患处洗净擦干,涂于其上,1 ~2 次/ 日。
〔二〕远志流浸膏远志〔中粉〕100g、浓氨溶液适量、乙醇〔60%〕加至100ml。
取远志,按渗漉法制备。
用60% 乙醇做溶剂,浸渍24 小时,以每分钟 1 ~3ml 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初漉液85ml,另器保存。
继续渗漉,等有效成分完全漉出,收集续漉液,在60℃以下浓缩至稠膏状,参加初漉液,混合后滴加浓氨溶液适量使呈微碱性,并有臭氨味,再加60% 乙醇稀释使成100ml,静置,使澄清,滤过,即得。
口服,1 次05 ~2ml,一日15 ~6ml。
考前须知〔1〕远志含有酸性皂苷和远志酸,在水中渐渐水解而产生沉淀,因此,加适量氨溶液使成微碱性,可以延缓苷的水解,而产生沉淀。
〔2〕装渗漉筒前,应先用溶剂将药粉润湿。
装筒时应注意分次投入,逐层压平,松紧适度,切勿过紧、过松。
投料完毕用滤纸或纱布覆盖,加几粒干净碎石以防止药材松动或浮起。
加溶剂时宜缓慢,并注意使药材间隙不留空气,渗漉速度以 1 ~3ml/min 为宜。
〔3〕药材粉碎程度与浸出效率有密切关系。
对组织疏松的药材,选用其粗粉浸出即可;而质地坚硬的药材,那么可选用中粉或粗粉。
粉末过细可能导致较多量的树胶、鞣质、植物蛋白等黏稠物质浸出,对主药成分的浸出不利,且使浸出液与药渣别离困难,不易滤清,使产品混浊。
〔4〕收集85% 初漉液,另器保存。
因初漉液有效成分含量较高,可防止加热浓缩而导致成分损失和乙醇浓度改变。
〔5〕本品为棕色的液体。
【思考题】1常用的浸出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2比拟浸渍法与渗漉法的异同点。
操作中各应注意哪些问题?3比拟酒剂与酊剂的异同点。
0189 流浸膏剂与浸膏剂
流浸膏剂、浸膏剂系指饮片用适宜的溶剂提取,蒸去部分或全部溶剂,调整 至规定浓度而成的制剂。
除另有规定外,流浸膏剂系指每 1ml 相当于饮片 1g;浸膏剂分为稠膏和干 膏两种,每 1g 相当于饮片或天然药物 2~5g。
流浸膏剂、浸膏剂在生产与贮藏期间应符合下列有关规定。
一、除另有规定外,流浸膏剂用渗漉法制备,也可用浸膏剂稀释制成;浸膏 剂用煎煮法、回流法或渗漉法制备,全部提取液应低温浓缩至稠膏状,加稀释剂 或继续浓缩至规定的量。
渗漉法的要点如下: (1) 根据饮片的性质可选用圆柱形或圆锥形的渗漉器。
(2) 饮片须适当粉碎后,加规定的溶剂均匀湿润,密闭放置一定时间,再 装入渗漉器内; (3) 饮片装入渗漉器时应均匀,松紧一致,加入溶剂时应尽量排除药材间 隙中的空气,溶剂应高出药面,浸渍适当时间后进行渗漉; (4) 渗漉速度应符合各品种项下的规定; (5) 收集 85%饮片量的初漉液另器保存,续漉液经低温浓缩后与初漉液合 并,调整至规定量,静置,取上清液分装。
二、流浸膏剂久置若产生沉淀时,在乙醇和有效成分含量符合各品种项下规 定的情况下,可滤过除去沉淀。
三、除另有规定外,应置遮光容器内密封,流浸膏剂应置阴凉处贮存。
除另有规定外,流浸膏剂、浸膏剂应进行以下相应检查。
【乙醇量】 除另有规定外,含乙醇的流浸膏照乙醇量检查法(通则 0711) 检查,应符合规定。
【甲醇量】 除另有规定外,含乙醇的流浸膏照甲醇量检查法(通则 0871) 检查,应符合规定。
【装量】 照最低装量检查法(通则 0942)检查,应符合规定。
【微生物限度】 照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 微生物计数法 (通则 1105)
和控制菌检查(通则 1106)及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标准(通则 1107)检查, 应符合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