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音乐课件-小舞台 点歌台 沪教版(共12张PPT)
- 格式:pptx
- 大小:8.45 MB
- 文档页数:15
沪教版音乐五年级下册《显身手点歌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显身手点歌台》是沪教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欣赏和学唱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素养。
教材中包含了多首歌曲,每首歌曲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到不同的音乐风格,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认知和理解。
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喜欢表现自己,对于新鲜有趣的音乐活动充满好奇。
但同时,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熟练地演唱。
2.培养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的掌握。
2.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让学生跟随学习。
2.互动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探讨。
3.情境教学法: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图片、视频等。
2.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3.音响设备:音响、话筒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首轻松愉快的歌曲,如《小星星》,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和目标。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显身手点歌台》这首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节奏。
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和创作意图。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演唱,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歌曲的美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风格的音乐作品,如民谣、摇滚等,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的重要性和音乐素养的提高。
沪教版音乐五年级下册《显身手点歌台》教案一. 教材分析《显身手点歌台》是沪教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洁,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歌曲内容描绘了一个点歌台的场景,通过歌曲展现了音乐的魅力和快乐。
这首歌曲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让学生在演唱中体验到音乐带来的快乐。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喜欢唱歌、跳舞和演奏乐器。
在学习这首歌曲时,学生可以通过已有的音乐知识来理解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歌词。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的表现力和情感表达还不够熟练,需要在教学中进行指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熟练地演唱《显身手点歌台》。
2.通过演唱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培养学生音乐的表现力和情感表达能力,使他们在演唱中体验到音乐的魅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的掌握。
2.音乐的表现力和情感表达。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用钢琴伴奏,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学习。
2.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情感引导法:教师通过讲解歌曲背景,引导学生体验歌曲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图片、音乐符号等。
2.钢琴:用于伴奏和示范演唱。
3.录音机和音响:用于播放歌曲和录制学生演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首欢快的歌曲,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介绍今天要学习的歌曲《显身手点歌台》。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歌曲的歌词和旋律,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然后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学习。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教师可以挑选几组学生进行表演,给予表扬和鼓励。
4.巩固(10分钟)教师再次播放歌曲,让学生跟唱。
对于唱得好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奖励。
沪教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点歌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点歌台》是沪教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歌曲旋律欢快,歌词富有童趣,通过歌曲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快乐和魅力。
本节课通过学习《点歌台》,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音乐的基本节奏和旋律,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唱歌、跳舞,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的基本节奏和旋律概念较为模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点歌台》的歌词和旋律。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基本节奏和旋律的感知能力。
3.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演唱、节奏感、自信心和良好的音乐表现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点歌台》的歌词和旋律。
2.教学难点:音乐的基本节奏和旋律的感知与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景教学法,创设点歌台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分组教学法,培养学生合作演唱的能力。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歌曲《点歌台》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4.运用示范法,教师亲自演唱歌曲,引导学生模仿和掌握歌曲。
5.运用练习法,让学生反复练习歌曲,提高演唱技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创设点歌台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快乐。
2.新课教授:a.展示歌曲《点歌台》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歌曲内容。
b.教师亲自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
c.分析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引导学生逐步掌握。
3.课堂练习:a.学生分组演唱歌曲,培养合作演唱能力。
b.针对学生的演唱,教师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c.学生自主练习,提高演唱技巧。
4.课堂展示:a.学生分组进行演唱展示,展示学习成果。
b.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和鼓励。
5.总结与拓展:a.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b.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属于自己的点歌台故事。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歌曲《点歌台》的歌词、旋律、节奏等内容,通过板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歌曲。
小学音乐-上海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一课自古英雄出少年第一课时一.教学题目:雨花石二.教材及学情分析:《雨花石》是一首风格浓郁的河北民歌,描写了淳朴的农村孩子勤劳,快乐的学习生活的场景。
歌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有着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
小学二年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一般说来个性强,爱“占尖儿”,不爱学习。
通过本歌的教学,要使学生懂得做一名好儿童,学习相互帮助,学习农村孩子勤劳爱学习的好榜样。
三.教学目标:1、用轻松,愉快昂扬的声音唱出《雨花石》的自豪感。
2、了解共产儿童团曾在革命历史时期发挥的作用,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3.自编动作表演歌曲,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动作的协调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了解歌曲内容,学唱歌曲。
附点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掌握。
五.教学方法:示范法:就是老师直接示范,给学生直观的感受。
听唱法:就是听老师唱,或者其他媒体唱,学生跟着学。
对比法:通过多种形式的对比,让学生自己感悟。
情景法:把乐曲所描写的画面模拟出来。
六.教学过程:(一).练声:1.听音乐律动进教室。
师生问好。
2.基本训练动物练声曲(师)小猫怎样叫(生)miaomiaomiao小鸭怎样叫gagaga火车怎样叫wuwuwu。
(二).新歌教学:(1)听歌曲录音磁带,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旋律:(2)教师出示课本图片,再听歌曲一遍。
(3)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交流:“歌曲的名字叫什么你听到歌里唱了些什么”(4)教师范唱,初步学唱歌曲:(5)教师弹唱带学生试唱。
(6)教师告诉学生歌曲处理的地方:如,唱到第二、三句,情绪要愉快、昂扬。
(7)幼儿跟着歌曲录音一起唱,教师及时纠正不足之处。
(8)教师弹奏学生唱。
八.音乐教学活动:表演活动创编(1)请愿意唱给大家听的学生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并演唱。
(2)教师即兴教动作,学生自己根据动作创编。
2第二课时一.教学题目:歌唱二小放牛郎二.教材及学情分析:《歌唱二小放牛郎》是冼星海创作的一首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儿童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