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课件-红星歌 花城版
- 格式:pptx
- 大小:4.48 MB
- 文档页数:40
花城版音乐五下第1课歌曲红星歌-教案一. 教材分析《红星歌》是一首充满革命热情的歌曲,选自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五年级下册。
歌曲以激昂的旋律和简洁有力的歌词展现了红军长征的壮丽画面,表达了人民对红军的热爱和崇敬之情。
歌曲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题鲜明,节奏强烈,展现出红军的英勇和坚韧;第二部分旋律抒情,表达了人民对红军的深情祝福;第三部分再现了第一部分的主题,强调了歌曲的中心思想。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理解和感受简单的音乐情感,具备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不太了解,因此在教学中需要穿插相关的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歌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学唱《红星歌》,感受红军长征的英勇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使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结构和情感变化,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一些生僻字和难唱的旋律。
2.理解歌曲的历史背景和情感内涵。
3.学会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歌曲的历史背景和情感内涵。
2.运用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学生跟随模仿。
3.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4.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听觉材料。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歌曲《红星歌》的乐谱和歌词。
2.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红军长征的历史图片和视频。
3.准备录音机、音响等教学设备。
4.安排课堂上的合唱练习场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红星歌》的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引导学生讨论歌曲的主题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乐谱,让学生观察歌曲的结构和旋律特点。
讲解歌曲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讲解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注意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下册《歌曲《红星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歌曲《红星歌》》选自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下册教材。
本歌曲是一首富有精神的经典歌曲,以歌颂中国共产和人民军队为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高度的艺术价值。
歌曲采用了进行曲的曲式结构,旋律激昂、节奏坚定,易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热情。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历史,还能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集体合作精神。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方面的感知和理解能力较强。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参与、积极互动,对富有感情色彩的歌曲更感兴趣。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历史背景较为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帮助他们更好地感受歌曲所传达的精神。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红星歌》,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学唱、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传承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红星歌》,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较高音区和节奏变化,以及历史背景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欣赏、学唱、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互动。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音乐设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简要介绍歌曲《红星歌》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欣赏:学生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学唱: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4.分组练习:学生分组练习,加强集体合作意识。
5.讨论:学生围绕歌曲的主题和情感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
6.展示:各组学生代表进行演唱展示,评价彼此的演唱效果。
7.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强调歌曲所传达的精神。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歌曲《红星歌》1.主题:歌颂中国共产和人民军队2.曲式结构:进行曲3.旋律特点:激昂、坚定4.节奏特点:规律性强5.情感表达:自豪、骄傲、激昂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音乐素养的提升。
红星歌课件一、引言红星歌,一首富有革命精神的歌曲,自诞生以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了民族独立、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而奋斗。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红星歌的精神,我们特此制作了红星歌课件,旨在通过文字、图片、音频等多种形式,让更多人了解红星歌的历史背景、歌词内涵和现实意义。
二、红星歌的历史背景1.创作背景红星歌创作于1934年,正值我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歌曲由聂耳作曲,邬大为作词,最初名为《工农红军进行曲》。
后来,在红军长征途中,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最终定名为《红星歌》。
2.传播背景红星歌诞生后,迅速在红军中传唱开来,成为鼓舞士气和斗志的战斗歌曲。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时期,红星歌广泛传播,激励着全国人民为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而奋斗。
新中国成立后,红星歌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成为国家重要庆典和纪念活动的必唱歌曲。
三、红星歌的歌词内涵1.歌词原文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2.歌词解析(1)第一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表达了中华民族反抗压迫、追求民族独立的决心。
(2)第二句:“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寓意着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捍卫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
(3)第三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揭示了当时我国面临的严峻形势,激发了民族危机意识。
(4)第四句:“每个人被迫着发出的吼声”,表达了人民对者的愤怒和反抗。
(5)第五句:“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强调了全民族团结一心、共赴国难的重要性。
(6)两句:“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四、红星歌的现实意义1.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红星歌作为一首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革命精神的歌曲,对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花城版)音乐五下第1课歌曲红星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音乐五下第1课歌曲红星歌》是一首富有教育意义的红色歌曲。
歌曲以激昂的旋律、鲜明的节奏,表达了对伟大领袖的崇敬之情,对事业的赞美之情。
歌曲由简单到复杂,旋律易于掌握,适合五年级学生学习。
教材通过歌曲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素养,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对红色歌曲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此外,学生在歌唱技巧方面存在差异,教师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发挥潜能。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红星歌》的旋律,学会演唱。
2.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3.引导学生理解歌曲背后的红色故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红星歌》的旋律、歌词。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阶、节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进入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氛围。
2.运用分组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
3.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思考,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歌曲背后的红色故事,丰富教学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歌曲《红星歌》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唱歌曲: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发音、音准等问题。
3.分组练习: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分组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歌曲讨论:引导学生探讨歌曲中的红色元素,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5.展示环节: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鼓励学生发挥个性特长。
6.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的教育意义。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歌曲背景2. 歌曲旋律3. 红色元素4. 歌唱技巧八. 说教学评价1.对学生的歌唱水平、音乐素养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