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句式练习
- 格式:ppt
- 大小:167.00 KB
- 文档页数:37
文言句式练习(一)判断句一、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及其特点。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夫战,勇气也。
3、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4、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5、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6、环滁皆山也。
7、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8、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9、非我也,兵也。
二、选择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B.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刘备天下枭雄C 《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妪,先大母婢也D.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2.下列句子中与另三句的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句是( )A.予本非文人画士 B.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D.夫病者所见非鬼也3.下列句中“为”字用法不表判断的一项是( )A.是为何谷 B.何为以公名 C.以臣为愚 D.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4.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子其他三句的是( )A.管仲贤佐也 B.桓公霸君也 C.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D.此乃臣效命之秋也三、阅读下文,指出划线句子是何种句式。
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1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
”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
”桓公曰:“2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zì)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
少年曰:‘牛不能生马。
’遂持驹去。
3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
”桓公遂归。
明日朝,以告管仲。
管仲正衿再拜曰:“4此夷吾之愚也。
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
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
”孔子曰:“弟子记之,5桓公,霸君也;管仲,贤佐也。
犹有以智为愚者也,况不及桓公、管仲者与。
”(《说苑•政理》)文言句式练习(二)被动句一、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及其特点。
文言文句式专项练习一、判断下列句子属于哪种文言特殊句式。
A、宾语前置B、判断句C、被动句D、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E定语后置、F、省略句示例:(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宾语前置)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5.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6.輮以为轮()7.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8.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9.不拘于时。
()10.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11.客何为者?()12.大王来何操?()13.沛公安在?()14.籍何以至此?()15.具告以事()16.贪于财货()17.此天子气也。
()18.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19.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0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2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22.欲呼张良与俱去。
()23.毋从俱死也。
()24.奉厄酒为寿。
()2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26.加彘肩上。
()27.置之坐。
()28.若属皆且为所虏()29. 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30.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二.选择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B.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C《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D.石之铿然有声者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2.下列句子中与另三句的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句是() A.不吾知也 B.毋吾以也C.浴乎沂D.古之人不余欺也3.下列句中没有宾语前置现象的一句是()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B.古之人不余欺也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而今安在哉4.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A.君何以知燕王而又何羡乎B.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余是以记之C.沛公安在大王来何操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求人可使报秦者5.不同于其他三句的句子的是()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古之人不余欺也C.点,尔何如?D.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6.下列句中不是被动句的一句是()A.若属皆且为所虏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C.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D.不拘于时,学于余7.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子其他三句的一句是()A.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B.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C.而君幸于赵王D.虽万被戮,岂有悔哉8.下列句子中没有成分省略现象的一项是()A.大王见臣列观 B.使快弹数曲C.臣窃以为其人勇士D.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9.下列句子补充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A.旦日飨士卒,为(他)击破沛公军B.交戟之卫士欲止(之)不内C.激昂(于)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D.吾从(之)而师之10.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A.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B.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C.还军霸上D.竖子不足与谋11.下列句中“为”字用法不表判断的一项是()A.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B.我为赵将C.若属皆且为所虏D.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12.下列句中不是省略句的一句是( )A.欲呼张良与俱去 B.断头置城上C.还军霸上D.大王来何操13.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子其他三句的是()A.良曰:“长于臣。
文言句式练习(一)判断句一、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及其特点。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夫战,勇气也。
3、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4、臣乃市井鼓刀屠者.5、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6、环滁皆山也。
7、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8、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9、非我也,兵也。
二、选择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B.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刘备天下枭雄C 《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妪,先大母婢也D.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2.下列句子中与另三句的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句是( )A.予本非文人画士 B.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D.夫病者所见非鬼也3.下列句中“为”字用法不表判断的一项是()A.是为何谷 B.何为以公名 C.以臣为愚 D.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4.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子其他三句的是()A.管仲贤佐也 B.桓公霸君也 C.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D.此乃臣效命之秋也三、阅读下文,指出划线句子是何种句式。
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1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
"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
”桓公曰:“2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zì)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
’遂持驹去。
3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
”桓公遂归.明日朝,以告管仲。
管仲正衿再拜曰:“4此夷吾之愚也。
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
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
”孔子曰:“弟子记之,5桓公,霸君也;管仲,贤佐也.犹有以智为愚者也,况不及桓公、管仲者与."(《说苑•政理》)文言句式练习(二)被动句一、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及其特点。
高考文言文句式练习试题及答案高考文言文句式练习试题及答案一、宾语前置㈠以“之”“是”为标志。
固定句式名手是“何……之有?”“”唯……是……”等。
1.是区区者,何难之有?吾侪愿尽力焉,沿途以行乞所得供先生食。
(2014重庆)译文:这是区区小事,?我们愿意为此尽力,用沿途乞讨得到的钱物,供给先生食用。
2.齐桓公与邦人饮,曰:“叟盍为寡人寿也?”对曰:“野人不知为君王之寿。
”桓公曰:“盍以叟之寿祝寡人矣!”邦人奉筋再拜曰:“使吾君固寿,金玉之贱,人民是宝。
”(2000年上海卷)译文:要使我们的国君长寿,。
㈡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前置。
前置代词宾语以“之”最为多见,或指事,或代人,均须译出。
3.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2015课程标准乙卷)译文:,我也应当跟太子一起去,求见两位酋长当面谴责我们,或者还有可能把事情办好。
4.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
(2015年湖南卷第9题)译文:假使为了子孙而去做这些事,。
5.有滏阳人焦通……(梁)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
(2015上海卷第18题)译文:有个滏阳人叫焦通……,而将他带到州学,强令他到孔子庙去观摩学习。
㈢疑问句代词宾语前置。
最常见的代词“何”,此外还有“胡”“奚”“焉”“安”“恶”“曷”“乌”等。
6.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2015天津卷第13题)译文:果真(如果确实)得不到宋国,而且做不道义的事情,?7.不能肃淸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2015课程标准卷Ⅱ第7题)译文:(我)不能肃清凶残的逆贼,让王室到了这种地步,我只能抱憾于九泉,!8.又奚为既来而共恶所呼者而迫之耶?(2014江西卷第13题)译文:却一起憎恶那只呼叫它们的鸡并且逼走它呢?9.然则知侯者莫如余先也,而乌得无言乎?(3分)(2015湖北卷第12题)译文:既然这样,那么了解郭侯的人就没有谁比我早的了,?二、定语后置㈠以助词“者”为标志,有时还呈现为“(名)+有……者”的结构。
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题(附答案)1.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XXX言于XXXB.何厌之有C.若亡XXX而有益XXXD.以其无礼于晋答案:A。
改写:哪只狐狸对XXX说过话。
2.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若舍XXX以为东道主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XXX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答案:C。
改写:因为对晋国不尊重,而且对楚国不忠,所以不要放弃郑国。
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彼且恶乎待哉A.田园将XXX不归B.都督XXX之雅望C.背负青天,而XXX夭阏者D.今臣亡国贱俘答案:B。
改写:XXX的声望如何呢?4.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XXX,何厌之有B.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C.悟已往之不谏D.XXX夭阏者答案:D。
改写:没有人可以阻止死亡的到来。
5.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XXX放逐,乃赋《离骚》XXX《报任安书》A.请辞于军XXX《段太尉逸事状》B.XXX何厌之有《左传·郑伯克段于鄢》C.大王来何操司XXX《鸿门宴》D.则告诉不许XXX《陈情表》答案:B。
改写:XXX有什么可以不满的呢?6.根据句式特点,下列各句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1)高余冠之岌岌兮2)背负青天而XXX夭阏者3)之二虫又何知4)句读之不知5)莫之能御也6)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7)蚓无爪牙之利8)然则一羽之不举9)百姓之不见保10)构怨于诸侯11)奚以知其然也12)何厌之有答案:B。
改写:(1)(7)蚯蚓没有爪牙的好处/(2)(3)(4)(5)(8)(11)(12)背负着青天,没有人能阻止它/(6)(9)百姓爱我/(10)责怪诸侯。
7.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微斯人,吾谁与归?A.背负青天,而XXX夭阏者BXXX以知其然也C.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也D.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答案:D。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练习(一)1、选出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无伤也,是乃仁术也D、斯固百世之遇也2、选出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 )A、予犹记周公之被逮B、洎牧以谗诛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D、智勇多困于所溺3、选出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 )A、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B、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C、安在沛公能急人之困也D、何由知吾可也4、选出不属于定语后置句的一项( )A、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B、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C、石之铿然有声者D、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5、选出不属于状语后置句的一项( )A、洞庭君安在哉B、以勇气闻于诸候C、青,取之于蓝D、虽董之以严刑6、选出不属于省略句的一项( )A、今以钟磬置水中B、吾从而师之C、沛公居山东时D、百姓之不见保7、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A、何以能鼓乐也B、不然,籍何以至此C、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D、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8、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A、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B、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D、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9、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A、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B、此世所以不传也C、夫水,智者乐也D、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10、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A、而诸侯敢救赵者B、四海之大,有几人欤C、而封之以膏腴之地D、客有吹洞箫者11、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A、既而得其尸于井B、句读之不知C、蜀道难,难于上青天D、会于西河外渑池12、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A、王语暴以好乐B、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C、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13、选出对下列文言语句归类正确的一项( )①为大梁夷门监者②至于激于义理者不然③保民而王,莫之能御④忌不自信⑤见羽旄之美⑥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⑦未可以为信也⑧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⑨赵氏求救于齐⑩南冥者,天池也A、①⑩/②⑤/③④/⑥⑧⑨/⑦B、①⑦/②⑩/③④/⑤⑥/⑧⑨C、①⑩/②⑧/③④/⑤/⑥⑨/⑦C、①⑦/②⑤/③④/⑥⑧⑨/⑩14、选出对下列文言语句归类正确的一项( )①此乃臣效命之秋也②屈原放逐,乃赋《离骚》③惟兄嫂是依④得双石于潭上⑤居则曰:不吾知也⑥竖子不足与谋⑦数十年,竟为秦所灭⑧予购三百盆,皆病者⑨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⑩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文言文特殊句式训练教学园地11-05 2326:一、省略句式练习1、医和曰:“上医医国,其次疾。
”2、是知其不可而为之。
3、予将以其道觉之,非予觉之而谁也?4、人皆有兄弟,我独无?5、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
6、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7、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
8、是女子也,不能白事,烦三老为白之。
9、夫樊将军,秦王购之千金。
10、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11、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12、死马且买之,况生马乎?13、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名也。
14、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15、权以视群下,莫不响震失色。
1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宛。
17、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18、(尔)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19、有志者,不随以止也。
20、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心剌谬乎?二、介宾短语后置练习1、虽才高一世而无骄尚之情。
2、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3、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裹以帷幕。
4、王语暴以好乐。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7、(张循宪)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
8、何怪乎遭风雨霜露饥寒顿踣而死者之比比乎?9、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10、绝无有者,则治之如所言。
11、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
12、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13、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14、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15、覆之以掌,虚若无物。
16、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17、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18、皆不可限以时月。
19、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
20、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二、定语后置练习:1、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2、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3、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得平土而居。
4、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5、生长松之千尺,产灵芝而九茎。
6、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7、固国不以山河之险,威天下不以兵戈之利。
8、时大风雪,旌旗裂,人马冻死者相望。
9、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10、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1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练习 (一)1、选出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无伤也,就是乃仁术也D、斯固百世之遇也2、选出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 )A、予犹记周公之被逮B、洎牧以谗诛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D、智勇多困于所溺3、选出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 )A、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B、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C、安在沛公能急人之困也D、何由知吾可也4、选出不属于定语后置句的一项( )A、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B、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C、石之铿然有声者D、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5、选出不属于状语后置句的一项( )A、洞庭君安在哉B、以勇气闻于诸候C、青,取之于蓝D、虽董之以严刑6、选出不属于省略句的一项( )A、今以钟磬置水中B、吾从而师之C、沛公居山东时D、百姓之不见保7、选出句式与其她三句不同的一项( ) A、何以能鼓乐也 B、不然,籍何以至此C、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D、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8、选出句式与其她三句不同的一项( )A、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B、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D、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9、选出句式与其她三句不同的一项( )A、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B、此世所以不传也C、夫水,智者乐也D、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10、选出句式与其她三句不同的一项( )A、而诸侯敢救赵者B、四海之大,有几人欤C、而封之以膏腴之地D、客有吹洞箫者11、选出句式与其她三句不同的一项( )A、既而得其尸于井B、句读之不知C、蜀道难,难于上青天D、会于西河外渑池12、选出句式与其她三句不同的一项( )A、王语暴以好乐B、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C、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13、选出对下列文言语句归类正确的一项( )①为大梁夷门监者②至于激于义理者不然③保民而王,莫之能御④忌不自信⑤见羽旄之美⑥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⑦未可以为信也⑧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⑨赵氏求救于齐⑩南冥者,天池也A、①⑩/②⑤/③④/⑥⑧⑨/⑦B、①⑦/②⑩/③④/⑤⑥/⑧⑨C、①⑩/②⑧/③④/⑤/⑥⑨/⑦ C、①⑦/②⑤/③④/⑥⑧⑨/⑩14、选出对下列文言语句归类正确的一项( )①此乃臣效命之秋也②屈原放逐,乃赋《离骚》③惟兄嫂就是依④得双石于潭上⑤居则曰:不吾知也⑥竖子不足与谋⑦数十年,竟为秦所灭⑧予购三百盆,皆病者⑨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⑩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练习(一)1、选出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无伤也,是乃仁术也D、斯固百世之遇也2、选出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 )A、予犹记周公之被逮B、洎牧以谗诛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D、智勇多困于所溺3、选出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 )A、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B、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C、安在沛公能急人之困也D、何由知吾可也4、选出不属于定语后置句的一项( )A、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B、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C、石之铿然有声者D、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5、选出不属于状语后置句的一项( )A、洞庭君安在哉B、以勇气闻于诸候C、青,取之于蓝D、虽董之以严刑6、选出不属于省略句的一项( )A、今以钟磬置水中B、吾从而师之C、沛公居山东时D、百姓之不见保7、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A、何以能鼓乐也B、不然,籍何以至此C、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D、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8、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A、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B、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D、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9、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A、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B、此世所以不传也C、夫水,智者乐也D、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10、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A、而诸侯敢救赵者B、四海之大,有几人欤C、而封之以膏腴之地D、客有吹洞箫者11、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A、既而得其尸于井B、句读之不知C、蜀道难,难于上青天D、会于西河外渑池12、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A、王语暴以好乐B、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C、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13、选出对下列文言语句归类正确的一项( )①为大梁夷门监者②至于激于义理者不然③保民而王,莫之能御④忌不自信⑤见羽旄之美⑥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⑦未可以为信也⑧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⑨赵氏求救于齐⑩南冥者,天池也A、①⑩/②⑤/③④/⑥⑧⑨/⑦B、①⑦/②⑩/③④/⑤⑥/⑧⑨C、①⑩/②⑧/③④/⑤/⑥⑨/⑦C、①⑦/②⑤/③④/⑥⑧⑨/⑩14、选出对下列文言语句归类正确的一项( )①此乃臣效命之秋也②屈原放逐,乃赋《离骚》③惟兄嫂是依④得双石于潭上⑤居则曰:不吾知也⑥竖子不足与谋⑦数十年,竟为秦所灭⑧予购三百盆,皆病者⑨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⑩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高三文言句式专项训练(2012年9月)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置)、省略句。
文言句式练习(一)判断句一、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及其特点。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夫战,勇气也。
3、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4、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5、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6、环滁皆山也。
7、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8、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9、非我也,兵也。
二、阅读下文,把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并指出是何种句式。
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1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
”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
”桓公曰:“2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zì)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
少年曰:‘牛不能生马。
’遂持驹去。
3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
”桓公遂归。
明日朝,以告管仲。
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之愚也。
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4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
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
”孔子曰:“弟子记之,桓公,霸君也;管仲,贤佐也。
犹有以智为愚者也,况不及桓公、管仲者与。
”(《说苑•政理》)1、是为何谷?2、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3、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4、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
文言句式练习(二)被动句一、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及其特点。
1、不拘于时,学于余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3、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4、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6、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7、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二、翻译:1、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2、阅读下文,把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并指出是何种句式。
1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
卫国之法,窃驾车者罪至刖。
既而弥子之母病,人闻,往夜告之,弥子矫驾君车而出。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训练一、主谓倒装(谓语放在主语前)1、甚矣,汝之不惠。
你不聪明到了极点。
2、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我壮丽的少年中国啊,与天一样永不老去。
3、悲哉世也。
这个世道真可悲。
4、如鸣佩环。
如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碰击的悦耳声。
二、宾语前置(宾语放在动词前)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2、何以战?依靠什么去迎战?3、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这样的人,我将和谁在一起呢?4、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然而,居住在城的人并不知道郊外已有春天了。
5、何用识夫婿。
凭借什么特征便是我的夫君呢?三、介宾短语后置(介宾短语本应放在谓语前作状语)1、祭以尉首。
(以尉首祭)用将尉的首级祭天、祭神。
2、咨臣以当世之事(以当世之事咨臣)把当今天下大事拿来咨询我。
3、战于长勺(与长勺战)。
在长勺迎战齐军。
4、叫嚣乎东西。
(乎东西叫嚣)从东到西喧闹骚扰声不断。
5、借(于)旁近与之。
在旁边邻居家借来给他。
四、定语后置。
定语本应放在名词中心语的前面,为了强调定语所表达的容,临时置后。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的马料。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在高高的朝廷上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
3、遂率子荷担者三夫。
于是就率领三个能挑担子的子。
4、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餅。
羊子曾在路上行走,捡拾到别人丢失的一块金子。
文言文被动句。
1、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周处年轻的时候,粗暴强悍,争强好胜,被乡里人认为是祸害。
2、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
羊子被妻子的话感动了,又回去修完了自己的学业。
3、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只见它一吐舌头,两只小虫就被它吞吃掉了。
4、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天帝被他们的诚心所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山。
5、若为佣耕,何富贵也?你被人雇佣耕地,有什么富贵可言呢?6、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举用。
(三)文言文判断句。
1、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第三讲:文言文特殊句式一·判断句练习一、翻译以下句子,指出判断句类型。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2·,虎狼之国,不可信。
3·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柳敬亭者,扬之XX人。
6·人非生而知之者。
7·X豫州王室之胄。
8·非死那么徙尔。
9·梁文即楚将项燕。
10·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11·环村居者皆猎户。
12·予本非文人画士。
13·不者,假设属皆且为所虏。
14·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
15·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
16·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17·夫鲁,齐晋之唇。
18·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19·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20·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21·且相如素贱人。
22·臣本布衣。
2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4·此为何假设人也。
25·视之,非字而画。
26·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
27·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
28·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9·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版本。
30·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练习二:在下面文段中找出判断句,并翻译它。
1、X式字巨卿,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X劭为友。
劭字元伯。
二人并告归乡里。
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
〞乃共克期日。
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
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
〞母曰:“假设然,当为尔酝酒。
〞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2、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
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
高三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题近年来,随着高考文言文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文言文的学习也成为了学生备战高考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中,文言文的特殊句式是高考考察的热点之一。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高三文言文的特殊句式,本文将结合实际例句进行练习,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高考。
练习一:比拟句例句:君子之交淡如水。
分析:比拟句是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比较,形成明确的对比关系。
在这个例句中,通过将君子之交与水进行比较,表达了君子之交淡泊、清澈的特点。
请同学们思考并造句:1. 口若悬河2. 笑容如花3. 笑逐颜开练习二:设问句例句:余何尝不念古人之得一以治天下者乎?分析:设问句是用疑问的态度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充满感慨的情绪。
在这个例句中,通过问句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古人治理天下的方法的思考和敬重。
请同学们思考并造句:1. 岂不惜身2. 安得如此3. 宁可相忍练习三:反问句例句:岂有此理!分析:反问句是以疑问的方式来表示否定或反驳对方的说法。
在这个例句中,通过反问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某种说法的不满和不认同。
请同学们思考并造句:1. 豪华如此,难道没有代价吗?2. 你难道不知道这是违法的吗?3. 你以为这样就能随意做吗?练习四:排比句例句: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是以不为愚。
分析:排比句是通过列举相似或对偶的事物,以强调其中的特点或并列对比的关系。
在这个例句中,通过排比的形式,表达了君子不善言辞但乐于实践的特点。
请同学们思考并造句:1. 修身以为本,齐家以治国,治国以平天下。
2.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扬汤止沸,莫若厉害。
3. 春去秋来,花开花谢,岁月如梭。
总结:通过以上的练习,我们可以看出,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在表达方式上与现代汉语有所差异。
通过熟练地掌握比拟句、设问句、反问句和排比句等特殊句式的用法,同学们可以在高考中更准确地理解和分析文言文的句子,从而提升解题能力和文言文水平。
因此,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同学们务必加强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学习和练习,提高对古代文化的理解,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中语文强化专项文言文句式高中语文强化专项文言文句式1。
选出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C)A.何以知之?B.未之有也。
C。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D.唯才是举。
2。
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A)A.同舍生皆被绮绣B。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C。
忠而被谤D。
受制于人3.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B)A.行将为人所并B.旦日飨xiǎng士卒,为击破沛公军C.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D。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4。
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C)A。
豫州今欲何至?B。
童子何知?C.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D。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E.臣实不才,又敢谁怨?5.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C)A。
城中皆不之觉B.时人莫之许也C。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D.未之多见也6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B)A。
子何恃而往?B。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唯才是举.D。
尔何知?7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C)A。
之二虫又何知?B.卿欲何言?C。
安得广厦千万间D.与言皇上无权,君未之信.8.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句式完全一致的一句是(A)A。
君何以知燕王?B.夫子何哂shěn由也?C.夫晋,何厌之有?D.何故而至此?9。
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B) A。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B。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10。
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D)A.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
B.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C。
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D.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11.下列句子属于状语后置的是(BCEFG)A.太尉自州以状白府。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
公幸教晞以道。
D。
于其身,则耻师焉.E.得复见将军于此。
F。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G。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12.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A.亚父者,范增也。
(判断句)B。
沛公军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