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句式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171.00 KB
- 文档页数:24
文言句式练习11.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B.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刘备,天下枭雄C.《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妪,先大母婢也D.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1.D.“屈平”句为陈述句,其余为判断句。
2.下列句子中与另三句的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句是( )A.予本非文人画士 B.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传曰:‘刑,不上大夫’。
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
”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D.夫病者所见非鬼也2.B.(其余为否定性判断句。
)3.下列句中没有宾语前置现象的一句是( )A.甚矣,汝之不惠 B.古之人不余欺也C.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D.臣实不才,又谁敢怨3.A.(主谓倒装。
)4.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B.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与言皇上无权,君未之信也C.沛公安在大王来何操D.微斯人,吾谁与归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4.D.(“大阉之乱”一句没有宾语前置。
)5.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B.夫晋,何厌之有?/ 子何恃而往?C.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D.子非鱼,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5.A.都是宾语前置,且以“之”“是”为标志;B.宾语“何”前置C.“安在”,即“在安”,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王”句无前置宾语;D.“子”句无前置宾语,“臣”句,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B.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其印为予从辈所得报充里正役C.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D.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6.B.(都表被动。
文言文句式专项练习一、判断下列句子属于哪种文言特殊句式。
A、宾语前置B、判断句C、被动句D、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E定语后置、F、省略句示例:(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宾语前置)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5.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6.輮以为轮()7.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8.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9.不拘于时。
()10.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11.客何为者?()12.大王来何操?()13.沛公安在?()14.籍何以至此?()15.具告以事()16.贪于财货()17.此天子气也。
()18.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19.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0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2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22.欲呼张良与俱去。
()23.毋从俱死也。
()24.奉厄酒为寿。
()2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26.加彘肩上。
()27.置之坐。
()28.若属皆且为所虏()29. 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30.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二.选择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B.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C《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D.石之铿然有声者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2.下列句子中与另三句的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句是() A.不吾知也 B.毋吾以也C.浴乎沂D.古之人不余欺也3.下列句中没有宾语前置现象的一句是()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B.古之人不余欺也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而今安在哉4.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A.君何以知燕王而又何羡乎B.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余是以记之C.沛公安在大王来何操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求人可使报秦者5.不同于其他三句的句子的是()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古之人不余欺也C.点,尔何如?D.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6.下列句中不是被动句的一句是()A.若属皆且为所虏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C.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D.不拘于时,学于余7.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子其他三句的一句是()A.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B.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C.而君幸于赵王D.虽万被戮,岂有悔哉8.下列句子中没有成分省略现象的一项是()A.大王见臣列观 B.使快弹数曲C.臣窃以为其人勇士D.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9.下列句子补充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A.旦日飨士卒,为(他)击破沛公军B.交戟之卫士欲止(之)不内C.激昂(于)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D.吾从(之)而师之10.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A.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B.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C.还军霸上D.竖子不足与谋11.下列句中“为”字用法不表判断的一项是()A.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B.我为赵将C.若属皆且为所虏D.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12.下列句中不是省略句的一句是( )A.欲呼张良与俱去 B.断头置城上C.还军霸上D.大王来何操13.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子其他三句的是()A.良曰:“长于臣。
高考文言文句式练习试题及答案高考文言文句式练习试题及答案一、宾语前置㈠以“之”“是”为标志。
固定句式名手是“何……之有?”“”唯……是……”等。
1.是区区者,何难之有?吾侪愿尽力焉,沿途以行乞所得供先生食。
(2014重庆)译文:这是区区小事,?我们愿意为此尽力,用沿途乞讨得到的钱物,供给先生食用。
2.齐桓公与邦人饮,曰:“叟盍为寡人寿也?”对曰:“野人不知为君王之寿。
”桓公曰:“盍以叟之寿祝寡人矣!”邦人奉筋再拜曰:“使吾君固寿,金玉之贱,人民是宝。
”(2000年上海卷)译文:要使我们的国君长寿,。
㈡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前置。
前置代词宾语以“之”最为多见,或指事,或代人,均须译出。
3.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2015课程标准乙卷)译文:,我也应当跟太子一起去,求见两位酋长当面谴责我们,或者还有可能把事情办好。
4.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
(2015年湖南卷第9题)译文:假使为了子孙而去做这些事,。
5.有滏阳人焦通……(梁)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
(2015上海卷第18题)译文:有个滏阳人叫焦通……,而将他带到州学,强令他到孔子庙去观摩学习。
㈢疑问句代词宾语前置。
最常见的代词“何”,此外还有“胡”“奚”“焉”“安”“恶”“曷”“乌”等。
6.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2015天津卷第13题)译文:果真(如果确实)得不到宋国,而且做不道义的事情,?7.不能肃淸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2015课程标准卷Ⅱ第7题)译文:(我)不能肃清凶残的逆贼,让王室到了这种地步,我只能抱憾于九泉,!8.又奚为既来而共恶所呼者而迫之耶?(2014江西卷第13题)译文:却一起憎恶那只呼叫它们的鸡并且逼走它呢?9.然则知侯者莫如余先也,而乌得无言乎?(3分)(2015湖北卷第12题)译文:既然这样,那么了解郭侯的人就没有谁比我早的了,?二、定语后置㈠以助词“者”为标志,有时还呈现为“(名)+有……者”的结构。
文言特殊句式一、判断句1、陈胜者,阳城人也。
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粟者,民之所种。
4、和氏璧,天下所供传宝也。
5、刘备天下枭雄。
6、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8、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二、被动句⑴用“于”表示被动关系。
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⑵用“见”来表示被动关系。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⑶用“为”表示被动关系。
为情所困茅屋为秋风所破⑷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5)无标志(意念被动句):文王拘而演《周易》。
而刘夙婴(缨)疾病。
洎牧以谗诛。
练习:请翻译下列被动句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2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还望见谅)3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4惠连幼有奇才,不为父方明所知。
5曹操、刘备、关羽皆为所挫。
6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
三、省略句(一)省主语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
(柳宗元《捕蛇者说》)(二)省谓语动词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三)省修饰语或中心词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修饰语的省略] (《邹忌讽齐王纳谏》)②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
[中心词的省略] (《荀子》)(四)省宾语屠惧,投(之)以骨。
(蒲松龄《狼》(动宾)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介宾)(五)省介词军(于)霸上四、宾语前置例子:莫吾知五、主谓倒置例子:甚矣,汝之不惠六、定语后置例子: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七、状语后置具告【以事】八、固定句式习题: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
叔父炳高尚不仕。
悫年少时,炳问其志。
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炳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
”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与拒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练习(含答案)本文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和需要删除的段落。
但是可以对每段话进行小幅度的改写,使其更加简洁明了。
1、判断句练A、城北徐公是齐国之美丽者。
B、未有不王者。
C、这正是仁术。
D、这是百世之遇。
2、被动句练A、我还记得周公被逮捕的事情。
B、直到被谗言陷害而被杀。
C、因为他对晋国不礼貌,而且对楚国二心。
D、他的智勇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陷入困境。
3、宾语前置句练A、那些能够在市朝中诽谤我的人,他们听到了我的耳语。
B、听到这些道理后,我认为没有人能够超越我。
C、刘邦能够解救他人的困境吗?D、我们怎么知道我的想法是否正确呢?4、定语后置句练A、村里的年轻人养了一只虫子。
B、秦国人是秦国人,不是天下人。
C、这块石头发出了清脆的声音。
D、有些绅士能够坚定不移地保持他们的志向。
5、状语后置句练A、洞庭湖的君王在哪里?B、他以勇气著称于众。
C、这种颜色是从蓝色中提取的。
D、即使用严厉的刑法来惩罚他,他仍然不屈服。
6、省略句练A、现在我们把钟和磬放在水里。
B、我跟着他研究。
C、当刘邦住在山东的时候。
D、人民看不到保护。
7、句式练A、如何能够鼓起勇气?B、否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记录?C、长安君为什么要依靠赵国?D、他失去了六个郡,他的士兵在秦国死亡。
8、句式练A、我们可能无法得到秦国的城市,只会遭受欺骗。
B、既然您已经被记录了,不久后我就能见到您了。
C、虽然他很忠诚,但他却被诽谤。
D、他的兵力被削弱,他失去了六个郡,他的士兵死在秦国。
9、句式练A、一个人的心灵代表着千万人的心灵。
B、这就是为什么这个时代的文化无法传承下去的原因。
C、水是聪明人的乐趣。
D、四面八方的人都来了,必须按照礼节来接待他们。
10、句式练A、其他诸侯不敢救赵国。
B、这个世界有多少人呢?C、他被封在富饶的土地上。
D、有一个客人会吹洞箫。
11、句式练A、后来他的尸体被找到在井里。
B、读这句话时我不知道该怎么读。
C、蜀道很难,难于去往天空。
文言句式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是”字作代词的是哪一句?A. 此非吾所欲也。
B. 吾知所以拒子矣。
C. 是非君子之言也。
D.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2. “吾将上下而求索”中,“上下”一词的意思是:A. 向上下两个方向。
B. 到处,到处寻找。
C. 地位高低。
D. 古代的两个国家。
3.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中,“以”字的用法是:A. 介词,用。
B. 介词,因为。
C. 动词,认为。
D. 连词,和。
4. “吾日三省吾身”中,“日”字的用法是:A. 名词,日子。
B. 名词,每天。
C. 动词,日晒。
D. 形容词,日常的。
5. “何陋之有?”这句话的正确翻译是:A. 有什么简陋的?B. 有什么不好?C. 有什么值得称赞的?D. 有什么值得批评的?二、填空题6. 请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不患人之不己知,________。
”_________,患不知人也。
7. “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出自《论语》,意味着学习不应该停止。
8. “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出自《孟子》,强调了仁义的重要性。
9. “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出自《荀子》,告诫人们要不断学习。
10. “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出自《左传》,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
三、翻译题11. 将下列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2. 将下列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3. 将下列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14. 将下列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15. 将下列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四、简答题16. 请简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含义。
17. 请简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
18. 请简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寓意。
19. 请简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政治理念。
文言文特殊句式训练教学园地11-05 2326:一、省略句式练习1、医和曰:“上医医国,其次疾。
”2、是知其不可而为之。
3、予将以其道觉之,非予觉之而谁也?4、人皆有兄弟,我独无?5、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
6、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7、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
8、是女子也,不能白事,烦三老为白之。
9、夫樊将军,秦王购之千金。
10、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11、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12、死马且买之,况生马乎?13、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名也。
14、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15、权以视群下,莫不响震失色。
1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宛。
17、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18、(尔)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19、有志者,不随以止也。
20、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心剌谬乎?二、介宾短语后置练习1、虽才高一世而无骄尚之情。
2、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3、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裹以帷幕。
4、王语暴以好乐。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7、(张循宪)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
8、何怪乎遭风雨霜露饥寒顿踣而死者之比比乎?9、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10、绝无有者,则治之如所言。
11、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
12、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13、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14、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15、覆之以掌,虚若无物。
16、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17、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18、皆不可限以时月。
19、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
20、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二、定语后置练习:1、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2、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3、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得平土而居。
4、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5、生长松之千尺,产灵芝而九茎。
6、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7、固国不以山河之险,威天下不以兵戈之利。
8、时大风雪,旌旗裂,人马冻死者相望。
9、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10、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1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文言文句式练习题文言文句式练习题古人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文言文,是我们对古人智慧的一种追寻。
然而,文言文的句式繁多,需要我们不断练习才能灵活运用。
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些文言文句式的练习题,以提高我们的文言文水平。
练习一:请用“不独……而且……”的句式,表达以下句子:1.他不仅聪明,而且勤奋。
2.这本书不仅有趣,而且有教育意义。
3.他不仅外表英俊,而且内心善良。
练习二:请用“虽然……但是……”的句式,表达以下句子:1.虽然天气很冷,但是他还是坚持出门锻炼。
2.虽然他很累,但是他还是坚持完成了任务。
3.虽然她很忙,但是她还是抽出时间来帮助了我。
练习三:请用“不但……而且……”的句式,表达以下句子:1.他不但学习成绩优秀,而且还擅长音乐。
2.这个地方不但景色美丽,而且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
3.这个菜不但味道好,而且还营养丰富。
练习四:请用“以……为……”的句式,表达以下句子:1.以他的能力,完全可以胜任这个工作。
2.以他的经验,他应该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3.以他的性格,他不太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
练习五:请用“不仅……而且……”的句式,表达以下句子:1.他不仅外貌英俊,而且才华出众。
2.这个地方不仅环境优美,而且交通便利。
3.这个公司不仅福利好,而且发展前景广阔。
练习六:请用“虽然……但是……”的句式,表达以下句子:1.虽然他很忙,但是他还是抽出时间来参加了会议。
2.虽然天气很热,但是他还是坚持锻炼身体。
3.虽然他很累,但是他还是坚持完成了任务。
练习七:请用“不但……而且……”的句式,表达以下句子:1.他不但学习成绩优秀,而且还擅长音乐。
2.这个地方不但风景优美,而且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
3.这个菜不但味道好,而且还营养丰富。
通过以上练习题,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句式。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宝贵文化遗产,通过学习和练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智慧和思想。
希望大家能够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文言文水平,为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做出贡献。
高三文言句式专项训练(2012年9月)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置)、省略句。
文言句式练习(一)判断句一、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及其特点。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夫战,勇气也。
3、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4、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5、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6、环滁皆山也。
7、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8、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9、非我也,兵也。
二、阅读下文,把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并指出是何种句式。
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1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
”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
”桓公曰:“2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zì)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
少年曰:‘牛不能生马。
’遂持驹去。
3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
”桓公遂归。
明日朝,以告管仲。
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之愚也。
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4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
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
”孔子曰:“弟子记之,桓公,霸君也;管仲,贤佐也。
犹有以智为愚者也,况不及桓公、管仲者与。
”(《说苑•政理》)1、是为何谷?2、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3、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4、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
文言句式练习(二)被动句一、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及其特点。
1、不拘于时,学于余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3、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4、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6、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7、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二、翻译:1、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2、阅读下文,把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并指出是何种句式。
1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
卫国之法,窃驾车者罪至刖。
既而弥子之母病,人闻,往夜告之,弥子矫驾君车而出。
文言特殊句式练习题在研究古代文言文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句式,这些句式常常需要我们通过理解古文的语境来解析其含义。
在这里,我将给大家提供一些文言特殊句式的练习题,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些句式的使用。
练习一:倒装句请将以下句子改写为文言文的倒装句。
1.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2. 吾闻太史公既死,追赠之礼优于诸侯王。
3.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练习二:兼语句请将以下句子改写为文言文的兼语句。
1. 我看见他在图书馆里学习。
2. 他告诉我,明天他要去北京出差。
3. 你给我一本书,我给你一支笔。
练习三:比拟句请将以下句子改写为文言文的比拟句。
1. 这个问题就像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2.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3. 这个城市就像一个繁忙的蜂巢。
练习四:排比句请将以下句子改写为文言文的排比句。
1. 我既不聪明,也不勇敢。
2. 他的工作既艰苦,又重要。
3. 你必须既尊重他人,又尊重自己。
练习五:状语从句请将以下句子改写为文言文的状语从句。
1. 因为下雨,所以我没有去公园。
2. 虽然很累,但是我还是坚持完成了任务。
3. 尽管没人支持他,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
练习六:名词性从句请将以下句子改写为文言文的名词性从句。
1. 我知道你是对的。
2. 他不知道他的举动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3. 我相信他会实现自己的承诺。
以上是我为大家准备的文言特殊句式的练习题,通过不断地进行练习,相信大家在理解和应用这些句式时会更加得心应手。
希望大家能够善于运用这些句式,从而写出优美流畅的文言文。
文言句式练习题(10.21)1、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A.月出于东山之上。
B.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2、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固一世之雄也。
C.非我也,岁也。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下列句式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不拘于时,学于余A、申之以孝悌之义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为天下笑者,何也?D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4、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此非曹孟德之诗乎?A、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B、而又何羡乎?而今安在哉?C、吾属今为之虏矣!D、徘徊于斗牛之间5、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 何为其然也?B.吾尝见笑于大方之家C.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D. 沛公安在?6、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A、所谓华阳洞者,以其在华山之阳名之也。
B、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C、金城千里D、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7、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凌万顷之茫然A、铸以为金人十二B、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C、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D、以为桂林、象郡8、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A、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
B、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C、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D、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
9、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B、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C.不能容于远近D.此亡秦之续耳。
10、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11、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而耻学于师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C、渺渺兮于怀D、冉有、季路见于孔子12、从句式角度看,写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不同的是()A、聚之咸阳B、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C、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D、戍卒叫,函谷举。
文言句式专项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B.臣乃市井鼓刀屠者C.六国破来,非兵不利,战不善D.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2.下列句子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A.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B.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C.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D.不能容于远近3.下列各句中是定语后置现象的一项是()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子何恃而往?C.欲与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D.刘备,天下枭雄4.下列句子中,没有状语后置的一项是()A.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B.一旦山陵崩,信陵君何以自托于赵C.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D.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5.下列句子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A.神仙之说,所谓画蛇添足B.夫天者,人之始也C.然是说也,余常疑之D.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6.下列句子中,没有宾语前置的一项是()A.子非鱼,安知我不知鱼之乐B.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C.古之人不余欺也D.夫晋,何厌之有?7.下列句子中,没有成分省略现象的一项是()A.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B.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C.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D.燕赵之君,始有远略8.下列各组句子,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A.①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② 《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B.①甚矣,汝之不惠②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①身死人手,为天下笑②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D.①大王来何操?②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9.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A.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B.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C.虞兮虞兮奈若何?D.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10.下列句子中,没有成分省略现象的一项是()A.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D.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11.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A.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B.人非生而知之者C.竖子不足与谋D.翩翩两骑来是谁12.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例句: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A.以勇气闻于诸侯B.求人可使报秦者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D.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13.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古之人不余欺也A.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B.君何以知燕王?C.重为乡党所笑D.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14.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亚父者,范增也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B.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C.夫战,勇气也D.洎牧以谗诛日削月割,以趋于亡15.下列句子中,不同于其余三项的是()A.余是以记之B.知人者智,自知者明C.大王来何操?D.又试之鸡,果如成言16.找出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A. 神仙之说,所谓为蛇画足B. 蔺相如者,赵人也C. 然是说也,余犹疑之D. 其人勇士17.找出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A.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B.庭中始为篱C.灭六国者六国也D.汝是大家子18.找出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A.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B.且相如素贱人C.臣本布衣D.我无尔诈,尔无我虞19.找出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A.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B.秦人不暇自哀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王见之曰:“牛何之?”20.找出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A.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B.且焉置土石?C.余是以记之D.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21.下列各组句子,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A.①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②虽董之以严刑B.①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②申之以孝悌之义C.①唯弈秋之为听②忌不自信D.①臆!微斯人吾谁与归?②方其系燕父子以组22.找出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A.①请其矢,盛以锦囊②何陋之有?B.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②不然,籍何以至此?C.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②能谤讥于市朝D.①予犹记周公之被逮②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二、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
第三讲:文言文特殊句式一·判断句练习一、翻译以下句子,指出判断句类型。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2·,虎狼之国,不可信。
3·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柳敬亭者,扬之XX人。
6·人非生而知之者。
7·X豫州王室之胄。
8·非死那么徙尔。
9·梁文即楚将项燕。
10·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11·环村居者皆猎户。
12·予本非文人画士。
13·不者,假设属皆且为所虏。
14·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
15·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
16·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17·夫鲁,齐晋之唇。
18·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19·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20·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21·且相如素贱人。
22·臣本布衣。
2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4·此为何假设人也。
25·视之,非字而画。
26·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
27·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
28·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9·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版本。
30·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练习二:在下面文段中找出判断句,并翻译它。
1、X式字巨卿,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X劭为友。
劭字元伯。
二人并告归乡里。
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
〞乃共克期日。
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
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
〞母曰:“假设然,当为尔酝酒。
〞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2、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
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
文言句式练习1.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B.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刘备天下枭雄C.《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妪,先大母婢也D.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2.下列句子中与另三句的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句是( )A.予本非文人画士B.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D.夫病者所见非鬼也3.下列句中没有宾语前置现象的一句是( )A.甚矣,汝之不惠B.古之人不余欺也C.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D.臣实不才,又谁敢怨4.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B.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与言皇上无权,君未之信也C.沛公安在大王来何操D.微斯人,吾谁与归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5.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B.夫晋,何厌之有子何恃而往C.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D.子非鱼,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臣实不才,又谁敢怨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B.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其印为予从辈所得报充里正役C.生孩六月,慈父见背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D.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7.下列句中不是被动句的一句是()A.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B.毋宁毙于虞人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8.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A.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B.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D.兵挫地削,亡其六郡9.下列句子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卿欲何言②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③吾属今为之虏矣④不然,籍何以至此⑤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⑦子何恃而往⑧傅说举于版筑之间A.①④/②③⑥/⑤⑦⑧ B.①④⑦/②③/⑤⑥⑧C.①④②③⑥/⑤⑦⑧ D.①④⑦/②⑥/③⑤⑧10.下列句子中没有成分省略现象的一项是( )A.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B.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C.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D.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11.下列句子补充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A.今予家(居)是溪,而名莫能定B.尉剑挺,广起,夺(剑)而杀尉C.激昂(于)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D.戊申晦,五鼓,(余)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12.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 )A.沛公谓张良曰:“( )度我至军中,公乃人。
”B.(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C.公曰:“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其不善者而改之13.下列句中“为”字用法不表判断的一项是( )A.是为何谷 B.何为以公名C.以臣为愚 D.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14.下列句中省略宾语的一句是( )A.见一老公而问之曰 B.遂持驹去C.齐桓公出猎 D.明日朝,以告管仲15.下列各组句子全是否定句中宾语前置的一组是( )A.乃人见,曰:“何以战?”将子无怒,秋以为期B.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我无尔诈,尔无我虞C.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D.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当臣之临河持竿,心无杂虑,唯鱼之念16.下列句子中“见”不表被动的一句是( )A.欲与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B.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C.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D.人皆以见侮为辱,故斗也17.下列省略句补充的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良曰:“(我)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B.今少卿乃教(我)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刺谬乎C.军中无以为乐。
请以剑舞(之)D.死马且买之(于)五百金,况生马乎18.下面句子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A.人为临淄市掾,不见知 B.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C.乐毅畏诛而不敢归 D.身死国灭,为天下笑19.下面句子没有成分省略现象的一句是( )A.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 B.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C.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D.城中相与推田单,立以为将军20.下列句子中都省略了介词“于”的一组是( )A.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B.沛公欲王关中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C.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D.遂与秦王会渑池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1.D.(“屈平”句为陈述句,其余为判断句。
)2.B.(其余为否定性判断句。
)3.A.(主谓倒装。
)4.D.(“大阉之乱”一句没有宾语前置。
)5.A.(都是宾语前置,且以“之”“是”为标志;B“何C“安在”,即“在安”,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王”句无前置宾语;D“子”句无前置宾语,“臣”句,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6.B.(都表被动。
)7.C.(“于”表动作涉及的对象,不表被动。
)8.A.(其余被动句。
)9.D.(①④⑦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②⑥判断句;③⑤⑧被动句,“举”,被推举。
)10.C.(A“日三四里”省略谓语动词“行”;B三处省略主语;D省略“鸣”的宾语“之”,代指钟磬。
) 11.A.(“家是溪”即“家于是溪”,“家”名词作动词,安家;“是溪”表处所:中间省略介词。
) 12.D.(省略谓语动词,其余省略主语。
)13. B.(介词,“为何”;其余表判断。
)14.D.(省略介词宾语:以告,以之告。
)15.B16.B.(“见德”之“见”,动作涉及的对象;ACD的“见”都表被动。
)17. B.(A应为:沛公,C应是“以剑舞为乐”;D应是“为”)18. B(“见丁宁”即“叮咛我”,ACD为被动句)19.C.(“出与(之)战”,B“以(之)为然”,D“城中(齐人)相与”“立(之)以(之)为”)20.A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B.臣乃市井鼓刀屠者C.六国破来,非兵不利,战不善D.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2.下列句子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A.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B.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C.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D.不能容于远近3.下列各句中是定语后置现象的一项是()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子何恃而往?C.欲与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D.刘备,天下枭雄4.下列句子中,没有状语后置的一项是()A.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B.一旦山陵崩,信陵君何以自托于赵C.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D.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5.下列句子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A.神仙之说,所谓画蛇添足B.夫天者,人之始也C.然是说也,余常疑之D.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6.下列句子中,没有宾语前置的一项是()A.子非鱼,安知我不知鱼之乐B.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C.古之人不余欺也D.夫晋,何厌之有?7.下列句子中,没有成分省略现象的一项是()A.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B.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C.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D.燕赵之君,始有远略8.下列各组句子,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A.①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② 《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B.①甚矣,汝之不惠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①身死人手,为天下笑②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D.①大王来何操?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9.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A.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B.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C.虞兮虞兮奈若何?D.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10.下列句子中,没有成分省略现象的一项是()A.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D.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11.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A.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B.人非生而知之者C.竖子不足与谋D.翩翩两骑来是谁12.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例句: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A.以勇气闻于诸侯B.求人可使报秦者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D.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13.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古之人不余欺也A.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B.君何以知燕王?C.重为乡党所笑D.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14.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亚父者,范增也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B.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C.夫战,勇气也D.洎牧以谗诛日削月割,以趋于亡15.下列句子中,不同于其余三项的是()A.余是以记之B.知人者智,自知者明C.大王来何操?D.又试之鸡,果如成言16.找出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A. 神仙之说,所谓为蛇画足B. 蔺相如者,赵人也C. 然是说也,余犹疑之D. 其人勇士17.找出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A.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B.庭中始为篱C.灭六国者六国也D.汝是大家子18.找出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A.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B.且相如素贱人C.臣本布衣D.我无尔诈,尔无我虞19.找出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A.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B.秦人不暇自哀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王见之曰:“牛何之?”20.找出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A.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B.且焉置土石?C.余是以记之D.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21.下列各组句子,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A.①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②虽董之以严刑B.①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②申之以孝悌之义C.①唯弈秋之为听②忌不自信D.①臆!微斯人吾谁与归?②方其系燕父子以组22.找出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A.①请其矢,盛以锦囊②何陋之有?B.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②不然,籍何以至此?C.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②能谤讥于市朝D.①予犹记周公之被逮②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二、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1)乌在其为明也?……客有任目而恶镜者,曰:(2)“是好苦我。
吾自有目,乌用镜为?”久之,视世所称美人,鲜当意者,而不知己面之黑子,(3)泰然谓美莫己若。
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夫!(1)(2)(3)2.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
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则天问狄公曰:“(1)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对曰:(2)“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