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பைடு நூலகம்
地理系统是一个非平衡系统
在地理系统中,耗散结构的所谓地理时空有序, 就是地理时空对称的破缺,所谓地理组织和结构 性的产生,实质上是地理对称员的减少。完全的 地理系统就意味着没有任何地理秩序,没有任何 地理结构和信息,这正是孤立的地理系统处在平 衡态的特点。 地理系统内地理力的存在,就意味着“ 非平 衡” , 地理系统维持着这种促使其有序的非平 衡,并在不断打彼内部各头“ 平衡” 的基础上 创造新的非平衡。
学科的研究领域。作为基础学科之一的地理学
应浪而起, 不失时机地把诸如“ 老三论” 、
“ 新三论” 等新理论和新方法引入自身的研
究领域。随着“ 新鲜血液” 的不断注入, 地
理学内部产生了两个基本模式: 地理系统论与
建设地理学。
地理系统论把地球表层及其组成部分的概念系
统化为多因素、多级次、多功能、多过程的相
13
地理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
ds=dis+des
式中d表示地理系统的嫡产生,dis>o,des表示地 理系统与外界交操能量物质和信息引起的滴流, 其值可正可负。当diS<0且∣des∣>dis时,ds<0, 只要系统的负嫡流逐渐增加,总嫡变就逐渐减少, 地理系统就会逐渐地由无序转向有序。
2021
14
2021
2
耗散结构理论
在耗散结构理论中, 普利高津为了说明系统是 如何与外界相互作用进而从无序转变为有序的, 因而引入了熵的概念。 熵在热力学中是指系统有序程度大小的量度,熵 越大,系统的无序程度越高。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 对于一个非平衡的孤立 系统, 它的熵总是自发地趋于极大, 最终达到 一个具有最大熵值的平衡态【一个宏观静止、 分子排列最混乱的状态】。
都不可能产生耗散结构;
二是系统必须处于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在平衡
区或近平衡区都不可能从一种有序走向另一更为
高级的有序;
三是系统中必须有某些非线性动力学过程,如正
负反馈机制等,正是这种非线性相互作用使得系
统内各要素之间产生协同动作和相干效应,从而
使得系统从杂乱无章变为井然有序;
四是系统内部存在着非线性相互作用。在平衡态
2021
3
可以用中国传统的阴阳 学说来描述热力学第二
定律 下面是阴阳的标志
2021
4
以太极图作为一个孤立系统,它的熵总是自发地趋于极大, 这个 熵增的过程使其最终达到一个具有最大熵值的平衡态----阴阳独 旺,从而达到最无序的状态。
2021
5
阴阳失衡的惨烈
2021
6
耗散结构理论
对于一个开放体系来说, 熵的变化可分为两个部分: 一 部分是体系本身由于不可逆过程引起的熵增加, 记为 dis( dis> 0) ; 另一部分是系统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 量引起的熵流, 记为des( des 可正可负) 。整个开放 系统的熵( 即总熵)的变化ds 就可以写成两项之和, 即: ds= des+ dis。 在开放系统中, 如果熵流des 为负值且绝对值又大于熵 增加( dis) 时, 则ds= des+ dis< 0, 这时总熵可以逐 步减少, 使系统由无序趋向新的有序。非平衡的开放系 统可以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获得负熵流来减少总 熵, 从而达到新的有序状态。
2021
15
地理系统是要素间有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系统
地理系统是一个具有整体性和倏忽性等重要特 性的复杂系统, 因此在地理系统中, 作为输出 能显物质的“ 营养源” 的自然地理系统和作 为输入营养的“ 营养汇” 的人文池理系统之 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彼此间存在着极复杂 的非线性相互作用( 反馈、自催化、自组织、 自我复制等) , 同时自然、人文地理系统内部 的各要素间的非线性联系更为密切。
要特性, 耗散结构理论引入“ 地理嫡,剖析地
理系统的这一特性。
如果地理系统内各要素有组合的最大任意性,则
每种组合的概率相等,地理嫡取最大值,这时理
系统最无序,最对称;若组合有最小任意性,则地
理嫡取最小值,地理系统最有序。然而,真实的
地理系统嫡值并非定取最大或最小值,而是表现
出极为复杂的滴变ds:ds=d2i02s1 +des。
2021
16
2021
17
地理系统是一个动态涨落系统
地理系统的时间组织性决定了地理系统是一个 演变着的动态系统, 其演变的重要机制是偶然 性的随机涨落。
2021
7
以月亮阴晴圆缺为例说明耗散结果理论
而此部分 则是引入 负熵流的 过程。由 系统的恢 复可知负 熵流需依 据熵增过 程来判断 如何引入 负熵流。
2021
这一部 分说明 了一个 开放系 统的熵 增的过
程。
8
这是它的动态过程图
2021
9
耗散结构形成与维持基本条件
一是系统必须是开放系统,孤立系统和封闭系统
和近平衡态,涨落是一种破坏稳定有序的干扰,
但在远离平衡态条件下,非线性作用使涨落放大,
达到有序。
2021
10
耗散结构理论
耗散结构的有序表现为宏观上的有序, 是一种处于运动变化中的活结构, 体 系的状态和性能都向着优化方向转变, 因此耗散结构具有广泛应用性。
2021
11
耗散结构理论与地理系统
现代科技革命的巨浪越来越有力地冲击着任何
2021
1
耗散结构理论简介
耗散结构( Diissipative Structure) 理论是20世纪70 年代兴起的一种新的科学方法论 , 它是基于物理中热 力学第二定律发展起来的。1977 年, 比利时著名理学 家普利高津( Prigogine) 因成功地提出了耗散结构理 论而荣获诺贝尔奖。普利高津指出, 一个远离平衡的开 放体系( 不管是力学的、物理的, 还是化学的、生物 的) , 当外界条件达到某一阈值时, 量变可能引起质变, 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能量和分子,会自动出现一 种自组织现象, 组成系统的各子系统会产生一种互相协 调的作用, 从而可能从原来的无序状态变为一种时间、 空间和功能的有序结构。这种非平衡状态下的新的有序 结构就是耗散结构。
互作用为非加法的开放系统, 系统内所有的自
然、人文地理要素间均存在着错综复杂的有机
联系和非线性作用。
2021
12
地理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系统的科学。地理科学研究
地理系统的模型有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开放
系统三类。相比之下开放的地理系统具有“ 活”
性, 更具有普遍意义。开放性是地理系统的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