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化学方程式专项训练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33.50 KB
- 文档页数:10
【化学】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练习题(含答案)经典一、中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在270℃时分解:323222NaHCO Na C ΔO H O CO ++↑。
现取3NaHCO 16.8g ,在敞口容器中加热到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减少的质量为( ) A .4.4gB .6.2gC .8.8gD .10.6g【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在敞口容器中加热到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剩余物质为固体碳酸钠。
此题为固体的差量计算,设减少的质量为x 。
323222NaHCO Na CO +H O +CO 1681066216.8g x ↑△固体减少的质量16816.8g =62xx=6.2g2.铝被称为“年轻的金属”,工业上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制取金属铝。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 2O 3通电 4Al +3O 2↑。
请计算生成1.08t 金属铝,理论上需要氧化铝的质量是多少____?【答案】2.04t【解析】【分析】【详解】解:设生成1.08t 金属铝,理论上需要氧化铝的质量为x 2322Al O 4Al +3O 204108x 1.08t↑通电 204x =108 1.08tx=2.04t答:生成1.08t 金属铝,理论上需要氧化铝的质量为2.04t 。
3.我国科学家实现电催化高效分解硫化氢制氢技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 2S 一定条件S ↓ +H 2 .请计算生产 3吨 H 2,理论上需要 H 2S 多少吨?【答案】51吨【解析】【分析】【详解】解:设理论上需要H 2S 的质量为x22S +H 342x3tH S ↓一定条件34x =23tx=51 t答:理论上需要H 2S 51吨。4.某工厂需要16kg 氧气作原料,若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这些氧气,消耗水的质量是_________?(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8kg【解析】【分析】【详解】设消耗水的质量为x2222H O2H +O 3632x 16kg↑↑通电 36x =3216kgx=18kg答:消耗水的质量是18kg 。
第四章化学方程式专项训练【例题精选】:例1下列各式中,正确表示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解析: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首先:要遵循客观事实,要写出正确的化学式。
氯酸钾受热生成气体是氧气,氧气的一个分子中有两个氧原子,其化学式为O2。
A式中写成O3,这是另一种气体(臭氧)的化学式。
其次: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方程式要配平,即使等号两边原子的种类、原子的个数一样。
B式中表示的氧原子个数反应前后不一样多。
第三:完整的方程式要把反应条件在等号上下标出来,把生成物是气体还是沉淀用箭头号标出来。
C式中没有写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点燃做条件,没有标出反应的产物氧气常温下是气体。
答案:D例2对于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A.氢气加氧气点燃等于水B.两个氢气和一个氧气点燃生成两个水C.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点燃生成36份质量的水D.4克氢气和32克氧气点燃生成36克水解析:任何一个化学符号(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都具有宏观、微观、质量三方面的含义。
对于一个化学方程式,宏观上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种类,即氢气和氧气点燃后生成水,要注意宏观物质只有种类可分,无个数而言,不可读为两个氢气和一个氧气点燃生成两个水。
方程式还可表示反应条件,此方程式表示氢气和氧气常温下是不发生这个反应的,必须以点燃为条件。
从质量上看,氢气的式量为2,氧气的式量为32,水的式量为18,利用化学式的个数,找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氢气∶氧气∶水=4∶32∶16由于化学式的式量是相对质量,单位是1,故叙述时只说几份质量即可,一般不用具体单位克、千克表示。
A式中的描述是用数学方法读化学符号。
答案:C例3下列描述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6克碳在5克氧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11克二氧化碳B.6克碳与20克氧气充分反应可生成22克二氧化碳C.3克碳与8克氧气反应生成11克二氧化碳D.8克碳与16克氧气充分反应生成24克二氧化碳解析:判断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应根据方程式计算:(1)写出正确的方程式 C + O2CO2(2)计算各化学式的质量总和12 32 44(3)约简找出最简整数比 3 8 11当反应物与生成物呈现C∶O2∶CO2=3∶8∶11时,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4.4化学方程式第四章生命之源--水九年级化学同步练习(科粤版)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下列关于2CO+O22C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后原子种类减少B.表示一氧化碳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碳C.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1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22.配平化学方程式时,所配化学计量数是否正确的依据是反应前后()A.各元素的种类是否相同B.各物质的状态是否相同C.各化学式前化学计量数之和是否相等D.各元素的原子总数是否相等3.细铁丝在氧气中可剧烈燃烧。
在这个反应中,铁、氧气和生成物的质量比是()A.56:32:72B.56:32:232C.168:64:232D.224:96:320 4.根据化学方程式C+O2CO2,无法获得的信息是()A.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B.参加反应碳和氧气的质量比C.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程度D.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5.下列关于2C+O22C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表示碳加氧气等于一氧化碳B.该反应中,分子、原子的种类均发生了改变C.参加反应的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3:8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一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26.下图中的四位同学对H2+Cl22HCl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B.C.D.7.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mCaO+2SO2+O2═mCaSO4,则m的值是()A.4B.3C.2D.18.在化学方程式:aC2H5OH+bO2mCO2+nH2O各化学计量数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a+b=m+n B.a=2m C.a+2b=2m+n D.n=2b9.现有化学反应:xC2H6+yO2zCO2+wH2O,化学计量数之间关系正确的是()A.2z=x B.3x=2w C.2x=z D.y=2z+w 10.在化学反应2A+B2=2AB中,A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6gA和8g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的质量是()A.9g B.11g C.12g D.14g11.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是()A.9:8:19B.27:32:102C.27:32:80D.27:24:51 12.下列指定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铁在氧气中燃烧:4Fe+3O22Fe2O3B.铁在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C.镁在空气中燃烧:Mg+O2MgO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2+Cl22HCl13.下列各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A.P+O2↑═PO2B.4Fe+3O22Fe2O3C.CH4+2O2CO2+2H2OD.C+2CuO 2Cu+CO214.在2A+3B=C+2D反应中,36g A与56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g C和一定量的D,若C的化学式量为14,则C和D的化学式量之比为()A.7:1B.7:8C.7:16D.7:3215.在反应2A+3B=2C+D中,当10g A完全反应,生成14g C,又知C与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7:16,则B与D的质量比为()A.5:6B.6:5C.5:4D.4:5二.填空题(共5小题)16.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语言,有各种意义。
第四章 化学方程式(中)(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唐荣德典型例题1.实验室用3.7 g 锌跟足量的盐酸反应,可制氢气和氯化锌各多少克?分析: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是成正比关系,因此,利用正比例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已知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可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解:设制得氢气的质量为x ,制得氯化锌的质量为y ………设未知量,Zn +2HCl = ZnCl 2+H 2↑…………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65 136 2 …………写出有关物质的质量比,3.7 g yx …………写出已知量和未知数 g 7.365=y 136,y =65g 7.3136⨯=7.7g …………列比例式,求解 g 7.365=x 2, x =65g 7.32⨯=0.1 g 答:制得氢气0.1 g ,氯化锌7.7 g ,………写出简要答案。
2.对于反应:X 2+3Y 2=2Z ,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知下列说法一定错误的是( AD )A . 若X 2的式量为m ,Y 2相对分子质量为n ,则Z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3n )B . 若m g X 2和n g Y 2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m +n ) g ZC . 若m g X 2完全反应生成n g Z ,则同时消耗(m -n ) g Y 2D . Z 的化学式为XY 2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B 、C 正确。
由原子守恒,可得出Z 的化学式为XY 3,故D 错。
由题意知,反应物的总质量为m +3n ,而生成物的总质量为2(m +3n ),显然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故A 是错的。
答案:AD 。
3.反应:A +3B =2C ,若7 g A 和一定量B 完全反应生成8.5 g C ,则A 、B 、C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B )A. 14∶3∶7B. 28∶2∶17C. 1∶3∶2D. 无法确定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B 为8.5 g -7 g =1.5 g 。
初中化学专题训练化学方程式综合测试题(含答案)1.(1)露置在空气中已局部变质的氢氧化钠内参加适量的稀硫酸。
(2)已知+3价铁盐与铁粉在溶液中能发生化合反响,生成亚铁盐.现往生锈的铁粉中参加稀盐酸,过一会儿有气泡产生,反响后铁粉有剩余,最终得到一种浅绿色溶液.写出整个试验过程中所发生的有关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3)蓝矾与烧碱溶液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4)“长征三号”火箭用液氢和液氧做燃料,其燃烧反响是。
(5)燃放烟花爆竹时,会产生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化学方程。
2.(1)为适应火车提速,沪宁线上原有的短轨已全部连接为超长轨。
工程技术人员常用点燃铝热剂(铝粉和氧化铁粉末的混合物,能释放大量的热量)的方法来生成熔融状态的铁,从而焊接钢轨间的缝隙。
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其中复原剂是,其根本反响类型是。
(2)钮扣电池是一种常用的微型银锌电池,在电池内装有氧化银和锌等物质。
当电池工作时,主要是锌与氧化银发生置换反响,从而产生电流,此反响的化学方程。
3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目前有一种治理方法是在400℃左右、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用氨气把复原为氮气和水。
4.西汉时期的刘安在《淮南万毕术》中写到“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这句话告知了当时冶炼金属铜的方法,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其根本反响类型是。
5.我国晋代炼丹家、医学家葛洪所著《抱扑子》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这句话所指的是:①红色的硫化汞(即丹砂)在空气中灼烧有汞生成,②汞和硫在一起研磨生成黑色硫化汞,③黑色硫化汞隔绝空气加热变成红色硫化汞晶体。
(1)这句话中所指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2)③所发生的变更是物理变更还是化学变更?为什么。
6.“纳米材料”特指粒径为1——100的颗粒。
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应用几乎涉及现代工业的各个领域。
汽车尾气是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治理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催化转换器”(内含催化剂)。
现有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作的一种催化剂,可使汽车尾气中的和反响,生成可参加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两种无毒气体,其中一种可参加植物的光合作用。
【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含答案)(word)一、中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步骤②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回答下列问题:计算稀盐酸中溶质质量。
【答案】7.3g【解析】【分析】【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可得二氧化碳的质量等于12g+100g+100g-207.6g=4.4g设稀盐酸中溶质质量为x++↑+CaCO2HCl=CaCl CO H O32227344x 4.4g73x=,x=7.3g44 4.4g答:稀盐酸中溶质质量7.3g【点睛】根据质量守恒,求出二氧化碳质量,根据二氧化碳质量求稀盐酸中溶质质量2.某校学习小组测定酸碱中和反应。
他们向50g 8%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100g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的pH=7。
请你计算,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答案】3.9%【解析】【分析】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详解】解:设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x。
NaOH+HCl=NaCl+H O24058.5⨯50g8%x4050g8%=58.5xx=5.85g⨯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5.85g100%=3.9% 50g+100g⨯答: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9%。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溶液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难度不算大,但要学会运用化学方程式先求出溶质的质量,再利用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进行解答。
3.有一种自生氧防毒面具,其使用的生氧剂的主要成分是(KO2)。
取100g生氧剂放入质量为20g的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20g水,使生氧剂KO2全部反应,其充分反应后(4KO2+2H2O═4KOH+3O2↑),称得烧杯及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16g,计算(假设杂质不含钾元素且不与稀硫酸反应)(1)100g生氧剂生成氧气的质量_____;(2)KO2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 0.1%)(3)要将烧杯中的溶液完全中和,通过计算,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溶液的质量_____。
初中化学专项训练2019-2020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专项训练测试卷一、选择题1.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够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够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在化学上称为“可逆反应”,可逆符号标记为“”。
事实上,许多化学反应都有明显的可逆性。
如在一定条件下的固定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无色气体A和B,反应中生成红棕色气体C,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容器内气体的压强减小至不变B.反应过程中混合气体的颜色由无色变深C.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D.充分反应后容器内最多含有二种气体2.在化学反应X + 2Y ==== Z中,3g X和足量Y充分反应后生成8g Z,则参加反应的Y 的质量为()A. 2.5 g B. 3 g C. 5 g D. 6 g3.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在270℃时分解:2NaHCO3△Na2CO3 + H2O+ CO2↑。
现取NaHCO316.8g,在敞口容器中加热到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减少的质量为()。
A.4.4g B.6.2g C.8.8g D.10.6g4.加热x克氯酸钾和y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至反应不再发生为止,剩余固体质量为z克,则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A.(x+y—z)克B.(x一z)克C.(x+y)克D.(y—z)克5.只含碳、氢或碳、氢、氧的物质充分燃烧后的产物均为CO2和H2O。
相同分子数目的以下物质分别充分燃烧,所消耗O2的质量相等的是()①C2H5OH ②CH3OH ③CH4④C2H4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6.(6分)煤是“工业的粮食”。
煤燃烧时不仅产生我们所需的能量,同时还会生成大量的污染物。
为减少煤燃烧时对环境的污染,可通过下列途径将煤转化为高热值的清洁燃料:(1)将煤干馏所得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得到水煤气(主要成分是CO和H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利用水煤气的CO和H2在加热和催化剂条件下反应可以制得液体燃料甲醇(CH3OH)。
初中化学专项训练2019-2020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专项训练测试卷一、选择题1.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几次实验的锌用量不同,但硫酸用量相同。
锌用量(X 轴)跟生成氢气的体积(Y 轴)(同温同压下)关系如图。
下列实验结果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线段OA (包括A 点)表示锌和过量的硫酸反应 B .线段OA (不包括A 点)表示锌和过量的硫酸反应 C .线段AB (包括A 点)表示锌过量和硫酸已耗尽 D .线段AB (不包括A 点)表示锌过量和硫酸已耗尽2. (08年汕头)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 ) A .物质的总质量B .元素种类C .原子数目D .分子数目3.“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如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颜色球代表不同种原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和丙中所含元素种类相 B .甲和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相等 C .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D .反应过程中乙、丙的化学计量数均为44.在化学方程式a C 3H 8+bO 2m 点燃CO 2+n H 2O 中,各化学式前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 .n m b +=2B .a n 2=C .n m 34=D .a m =35.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1)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YX(2)A物质属于。
(填物质分类)(3)D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4)分析以上微观过程模拟图,你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
6.当氧气不足时,乙醇(酒精)发生不完全燃烧,可表示:2C2H5OH+5O2点燃2CO2+ 2CO+6H2O,假设得到的燃烧产物CO2、CO、H2O的总质量为25.2g,其中H2O为10.8g,则产物中CO的质量是()A.5.60g B.6.53g C.16.8g D.不能确定7.用I2O5可以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I2O5+5CO I2+5CO2,根据生成CO2的多少,可以判断CO的含量。
初中化学专项训练2019-2020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专项训练测试卷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下列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
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2.(08年褔州市)发射“嫦蛾一号”的火箭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常规推进荆,其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8N2+2 N2O4=3X+2CO2+4H2O,则X的化学式为A.N2B.H2C.O2D.CO3.(08年乐山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火炬“祥云”将于8月3日传递到乐山。
团结、互助、友爱、勇敢、坚强!大灾之后,“祥云”火炬的传递增添了新的意义。
“祥云”火炬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5O2+X 3CO2+4H2O。
由此可知,“祥云”火炬燃料X的化学式为A.C3H7OH B.CH4C.C2H6D.C3H84.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在270℃时分解:2NaHCO3△Na2CO3 + H2O+ CO2↑。
现取NaHCO316.8g,在敞口容器中加热到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减少的质量为()。
A.4.4g B.6.2g C.8.8g D.10.6g5.化学反应往往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
通过控制或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加快、减缓甚至阻止反应的进行。
下列各图所反映的措施中,能加快其化学反应速率的是()点燃6.贝壳(含CaCO3)煅烧后得CaO,CaO加到海水(含有MgCl2)池中得Mg(OH)2沉淀,Mg(OH)2与盐酸反应得MgCl2溶液。
上述生产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是()A.化合反应B.置换反应C.复分解反应D.分解反应7.(10分)在食盐中加入适量的碘酸钾(KIO3),可有效地防治碘缺乏症,从2001年10月1日起,我国规定每千克食盐中碘酸钾的含量应在0.06~0.08g之间。
某研究小组称取食盐样品100g,加入足量碘化钾发生如下反应: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
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受热分解时没有氧气生成的是( )A .氯化铵B .氯酸钾C .高锰酸钾D .氧化汞2.下列有关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将5 g 铁和5 g 铜混合加热后,物质的总质量为10 g ,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不变,因此元素的化合价也不会改变C .5 g 硫和5 g 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物质量为10 gD .镁条燃烧后质量增加,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3.[2019·眉山]10 g A 和足量B 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8 g C 和4 g D ,则参加反应的A 和B 的质量比为( )A .1∶1B .2∶1C .4∶1D .5∶14.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A .物质的总质量B .元素的种类C .原子数目D .分子数目5.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G -5-1 所示。
图G -5-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此反应吸收热量B .此反应为H 2+Cl 2=====点燃2HClC .此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 .此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6.[2019·达州]某纯净物3 g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 g 二氧化碳和5.4 g 水。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纯净物中含有C 、H 元素,不含O 元素B .该反应中O 2和CO 2的质量比为14∶11C .该反应中O 2和H 2O 的分子数之比为7∶6D .该纯净物中C 、H 原子的个数比为1∶47.[2019·武汉改编]某纯净物X 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 +2O 2=====点燃CO 2+2H 2O 。
下列关于X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X 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 .X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C .X 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D .X 属于化合物8.科学家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可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G -5-2所示。
化学方程式练习题(含答案)经典一、化学方程式选择题1.科学家采用“组分转化”技术,将 CO2和H2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 + 6H2= X + 4H2O中,X的化学式是A.CH4 B.C2H4 C.H2CO3 D.H2C2O4【答案】B【解析】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相等,反应前有2C、4O、12H,反应后(X除外)有4O、8H,所以x中有有2C、4H,X的化学式为C2H4,故选B。
点睛:要顺利解答此题,必须熟练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并会灵活应用,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相等,根据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的差量即可推断出X的化学式。
2.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前后涉及到三种物质B.反应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C.反应后分子数增多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答案】B【解析】【详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A、由图示可知,该反应前后涉及到三种物质,故A正确;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故B不正确;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后分子数增多,故C正确;D、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数目可变可不变。
3.如图表示某个化学反应,据图分析判断,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 .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为2: 7C .图示中x 的数值为4D .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答案】B 【解析】 【分析】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可知,该反应是在一定条件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 4)反应生成了硅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2SiCl +2H Si+4HCl 一定条件,由方程式可知: 【详解】A 、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A 正确;B 、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就是氢气和硅的质量比为:(2×1×2):28=1:7,故B 不正确;C 、由方程式可知,图示中x 的数值为4,故C 正确;D 、由方程式可知,氢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成了+1价,故D 正确。
初中化学专项训练2019-2020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专项训练测试卷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下列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
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活性炭可以把硬水转化成软水B.过滤操作可以去除水中的不溶物C.锅炉用水硬度高会导致危险D.蒸馏水是净化程度很高的水3.某纯净物X在密闭容器中稍加热就分解为NH3、H2O和CO2,根据这一实验事实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 X由四种元素组成B. X是化合物C. X中有水D. X不稳定4.(08年乐山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火炬“祥云”将于8月3日传递到乐山。
团结、互助、友爱、勇敢、坚强!大灾之后,“祥云”火炬的传递增添了新的意义。
“祥云”火炬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5O2+X 3CO2+4H2O。
由此可知,“祥云”火炬燃料X的化学式为A.C3H7OH B.CH4C.C2H6D.C3H85.将10gA的蒸气与9.6gB的气体混合于密闭容器中点燃充分反应,经分析测定反应后的混合气体中有3.6gA和8.8gC,还有新物质D。
若A、B、C、D(均表示其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为32、32、44、18,则它们之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A+2B点燃2C+D B.A+2B点燃C+2DC.2A+3B点燃2C+3D D.2A+3B点燃2C+4D点燃6.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地面的途中坠毁,举世震惊。
(1)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曾用铝粉和高氯酸铵(NH4ClO4)混合物作为固体燃料。
组成高氯酸铵的元素分别为____________,其质量比是____________。
(2)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失事,并没有阻止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我国“神舟”五号飞船也已成功升空。
目前,我国运送飞船的火箭所用的燃料是偏二甲肼(C2H8N2),火箭发射时该燃料与四氧化二氮气体剧烈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种常见的气体单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式与化合价专题练习1.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A.Al3+——铝离子B.2K——2个钾元素C.F2——个氟原子 D.2SO3——3个二氧化硫分子【答案】A【解析】Al3+表示铝离子;2K表示2个钾原子; F2表示氟气、一个氟分子和—个氟分子由两个氟原子构成;2SO3表示2个二氧化硫分子,。
故选A。
2.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可在燃气泄漏时及时发现,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A. SO2 B. CO C. H2S D. SO3【答案】A【解析】反应前有4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2个硫原子和18个氧原子,反应后有4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14个氧原子和2个X分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的特点可知:2个X分子含有2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即1个X分子含有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
因此X的化学式为SO2。
故选A。
3.下图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B. n=8C. 钠原子在反应中容易失电子D. 钠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故A正确;B、n=11-2-1=8,故B正确;C、钠原子在反应中容易失电子,最外层小于4个电子,易失去,故C正确;D、钠原子三个电子层,钠元素位于第三周期,故D 错误。
点睛∶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其周期数相等,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电子,易失去电子,大于4个电子,易获得电子。
4.制造C919大飞机采用的非金属材料氮化硅(Si3N4) ,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则硅元素的化合价是A. +1B. +2C. +3D. +4【答案】D【解析】氮元素显-3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3x+4×(-3)=0,则x=+4价。
故选D 。
5.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A. H2O——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B. 4H——4个氢元素C. Ca+2——一个钙离子带二个单位正电荷D. 2CO2——两个二氧化碳分子【答案】D【解析】A、1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不含有氢分子,故A 错误;B、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4H表示4个氢原子,故B错误;C、1个钙离子带二个单位正电荷,表示为Ca2+,故C错误;D、2CO2表示两个二氧化碳分子,故D正确。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专题训练附答案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选择题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W、G、H、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物质W G H P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待测26212A.物质H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C.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中,G、P的质量比为5:4D.待测值为132.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为单质B.生成物中C和D的分子个数比为1:1C.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为17:16D.A中氢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163.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B.若A和C都是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C.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D.若取xgA和xg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4.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结论正确的是()A.丁的式量为18g B.生成物都是氧化物C.参与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D.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5.向一定量的锌粉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下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m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则m 不可能表示( )A .溶液总质量B .消耗锌粉的质量C .生成ZnCl 2的质量D .生成H 2的质量 6.对化学反应:M+H 2SO 4=CaSO 4↓+2N 的认识,错误的是( )A .N 中一定含有氢元素B .相对分子质量:M >NC .M 可能是CaOD .N 可能是HNO 37.偏二甲肼(C 2H 8N 2)与N 2O 4反应能放出巨大的能量,化学方程式为C 2H 8N 2+2N 2O 4═2X↑+3N 2↑+4H 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X 的化学式为COC .偏二甲肼中氮的质量分数最大D .生成N 2和H 2O 的质量比14:18.已知2A +3B==C +3D ,用足量的A 和49 g 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7 g C 和1 g D ,若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16B .27C .44D .569.取NaCl 、NaOH 、Na 2CO 3固体混合物28.6g 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至充分反应后,共生成二氧化碳气体4.4g ,将溶液蒸干,得无水固体33.4g ,则原混合物中氯化钠质量为 A .8.4gB .10.0gC .11.7gD .13.6g10.现有10.6g 碳酸钠和8.4g 碳酸氢钠,分别与过量盐酸反应,其中( ) A .碳酸钠消耗的氯化氢多 B .碳酸氢钠生成的二氧化碳少 C .碳酸氢钠消耗的氯化氢多 D .碳酸氢钠生成的二氧化碳多11.物质X 在9.6g 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X+3O 2RO 2+2SO 2,测得RO 2和SO 2的质量分别为4.4g 和12.8g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参加反应的X 的质量为B .X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C .X 中含有R 元素、S 元素和O 元素D .产物为气态时都是空气污染物12.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FeCl 2读作氯化亚铁;SO 2读作二氧化硫B .3H 只有微观意义;C 60表示60个碳原子 C .NH 4NO 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不相同D .22Mg+O2MgO 点燃,可读作每48份质量的铁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80份质量的氧化镁13.深圳进行机动车限牌,汽车尾气污染得到控制。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训练题含答案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选择题1.深圳进行机动车限牌,汽车尾气污染得到控制。
如图是汽车处理尾气反应的微观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数目都发生了变化B .反应的生成物质量之比是7:11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CO+NON +CO催化剂D .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增加了生成物的质量2.现有下列四组物质:①乙炔(C 2H 2)和苯(C 6H 6);②乙烷(C 2H 6)和乙醇(C 2H 6O);③丁烷(C 4H 10)和乙醚(C 4H 10O);④甲苯(C 7H 8)和甘油(C 3H 8O 3)。
当总质量一定时,各组中的两种物质无论按何种质量比混合,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均相同。
符合该条件的共有 A .1组B .2组C .3组D .4组3.25℃时,某气态碳氢化合物与氧气混合后装入密闭容器中,经充分反应后,又恢复25℃,此时容器内气体分子是反应前的一半。
再经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后,容器内几乎成真空。
此碳氢化合物可能是( ) A .CH 4 B .C 2H 6 C .C 2H 2 D .C 3H 84.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aA+bB ═cC+dD 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计量数a 与b 之和一定等于c 与d 之和 B .若A 和C 都是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C .反应物A 和B 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 和D 的质量比 D .若取xgA 和xgB 反应,生成C 和D 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5.科学家最新发现,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为超级储能装置,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B .反应中 X 、Z 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3:7C .反应中 Y 和 W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5D .参加反应的 Y 中氮元素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 Z 的质量6.如图所示:在密闭容器中充入CO 和2CO 的混合物10g ,测得其中氧元素含量为64%,再向密闭容器中通入足量的氧气,通电使电火花塞点火让其中的一氧化碳完全燃烧成二氧化碳。
化学练习(个别选择题可能有两个答案)1.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为了测定某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群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10 g 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90 g,充分反应后,称得反应剩余物为97.14 g 。
(假设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g。
(2)计算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已知R2(SO4)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2,则R(NO3)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96B、240C、185D、2133、由Na2S、Na2SO3和Na2SO4组成的混合物中,测得氧元素含量为22%,则其中含硫元素约为()A、32%B、46%C、78%D、无法确定4、当CO和CO2所含氧元素质量相同时,它们的质量比是()A、7∶11B、14∶11C、1∶2D、11∶145、在反应A+B==C+D中,已知25g A与10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 C。
当反应有6g D生成时,参加反应的A是A、10 gB、5 gC、20gD、25g6、H2、O2和N2的混合气体20g点燃,完全反应后生成18g水,则剩余的气体可能是()①H2、O2和N2的混合气体②O2和N2的混合气体③H2和N2的混合气体④3g N2A、①B、②③C、②D、④7、、有一种液态有毒物质,化学式为CS2,试回答:(1)CS2的名称是;(2)碳和硫的质量比是;(3)CS2中硫的质量分数是;(4) g 的CS2里含有6 g 碳。
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前往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他们取了若干块矿石样品,对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采用了以下的办法:取用8g这种石灰石样品,把4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
序号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加入稀盐酸质量(g) 10 10 1010剩余固体质量(g) 5.5 m 1.21.2请计算:(1)8g的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质多少克?(2)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上表中的m的数值应为多少?9、“药金”的外观和金(Au)相似,常被误认为黄金。
第四章化学方程式过关练习答案一、硅、二氧化与硅酸1.F 2、氢氟酸、强碱2.Si+2NaOH+H 2O=Na 2SiO 3+2H 2↑ 3.Si+4HF=SiF 4+H 2↑4.SiO 2+2NaOH=Na 2SiO 3+H 2O; SiO 2+2OH -= SiO 32-+H 2O5.SiO 2+4HF=SiF 4↑+2H 2O 6.SiO 2+CaO CaSiO 37.SiO 2+2C Si+2CO ↑ 8.H 2SiO3 SiO 2+H 2O9.Na 2SiO 3+2HCl=H 2SiO 3↓+2NaClNa 2SiO 3+CO 2+H 2O=H 2SiO 3↓+Na 2CO 310.Na 2CO 3+SiO 2Na 2SiO 3+CO 2↑ CaCO 3+SiO 2CaSiO 3+CO 2↑二、氯气及其化合物11.2Na+ Cl 22NaCl; 2Fe+3Cl 22FeCl 3; Cu+Cl 2CuCl 2 12.H 2+ Cl 22HCl13.Cl 2+H 2O=HCl+HClO; Cl 2+H 2O=H ++Cl -+HClO14.2HClO 2HCl+O 2↑15.Cl 2+2NaOH=NaCl+NaClO+H 2O; Cl 2+2OH -=Cl -+ClO -+H 2O 16.2Cl 2+2Ca(OH)2=CaCl 2+Ca(ClO)2+2H 2O17.Ca(ClO)2+2HCl=CaCl 2+2HClOCa(ClO)2+ CO 2+ H 2O=CaCO 3↓+2HClO18.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MnO 2+4H ++2Cl -Mn 2++Cl 2↑+2H 2O19.Cl 2+2NaBr=2NaCl+Br 2; Cl 2+2Br -=2Cl -+Br 2 === 光照 === 高温 === 高温 === 高温 === 高温 === 点燃 === 点燃 === 点燃 === 点燃20.Cl 2+2NaI=2NaCl+I 2; Cl 2+2I -=2Cl -+I 221.Br 2+2NaI=2NaBr+I 2; Br 2+2I -=2Br -+I 2三、硫和氮的氧化物22.S+O 2SO 2 23.SO 2+H 2O H 2SO 3;24.SO 2 + 2NaOH = Na 2SO 3 + H 2O25.①SO 2+Ca(OH)2 = CaSO 3↓+H 2O ②CaSO 3+ SO 2+H 2O = Ca(HSO 3)2 总反应:2SO 2+Ca(OH)2 = Ca(HSO 3)226.SO 2+Cl 2+2H 2O = H 2SO 4+2HCl SO 2+Cl 2+2H 2O = 4H ++SO 42-+2Cl -27. SO 2+2H 2S = 3S+2H 2O 28. CaO+SO 2 = CaSO 3 29.2SO 2+O 2 2SO 3; 30.SO 3+H 2O = H 2SO 4 31.SO 3+CaO=CaSO 4 32.SO 3+Ca(OH)2=CaSO 4+H 2O33.N 2+O 放电2NO; 34.2NO+O 2 = 2NO 2;35. 3NO 2+H 2O=2HNO 3+NO 36.4NO+3O 2+2H 2O = 4HNO 3 37.4NO 2+O 2+2H 2O = 4HNO 338.CaO+SO 2 = CaSO 3; 2CaSO 3+O 2 = 2CaSO 4四、氨、硝酸和硫酸39.NH 3+H 2O NH 3·H 2ONH 4++OH -或NH 3+H 2O NH 4++OH - 40.4NH 3+5O 2 4NO+6H 2O41.NH 3+HCl=NH 4Cl; 2NH 3+H 2SO 4=(NH 4)2SO 4; NH 3+H +=NH 4+42.NH 4Cl NH 3↑+HCl ↑; NH 4HCO 3NH 3↑+H 2O ↑+CO 2↑ === 点燃 ===== 催化剂 △ 催化剂△43.(NH 4)2SO 4+2NaOH Na 2SO 4+2NH 3↑+2H 2O; NH 4++OH -NH 3↑+H 2O 44.2NH 4Cl+Ca(OH)2CaCl 2+2H 2O+2NH 3↑(不能写离方)45.NH 3·H 2O NH 3↑+H 2O46.N 2+3H 2 2NH 3 47.4HNO Δ或光照 4NO 2↑+O 2↑+2H 2O48.Cu+4HNO 3(浓)=Cu(NO 3)2+2NO 2↑+2H 2O;Cu+4H ++2NO 3-=Cu 2++2NO 2↑+2H 2O 49.3Cu+8HNO 3(稀)=3Cu(NO 3)2+2NO ↑+4H 2O; 3Cu+8H ++2NO 3-= 3Cu 2++2NO ↑+4H 2O50.C+4HNO 3(浓)CO 2↑+4NO 2↑+2H 2O51.Cu +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52.C +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 催化剂 高温、高压。
第四章化学方程式专项训练【例题精选】:例1下列各式中,正确表示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解析: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首先:要遵循客观事实,要写出正确的化学式。
氯酸钾受热生成气体是氧气,氧气的一个分子中有两个氧原子,其化学式为O2。
A式中写成O3,这是另一种气体(臭氧)的化学式。
其次: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方程式要配平,即使等号两边原子的种类、原子的个数一样。
B式中表示的氧原子个数反应前后不一样多。
第三:完整的方程式要把反应条件在等号上下标出来,把生成物是气体还是沉淀用箭头号标出来。
C式中没有写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点燃做条件,没有标出反应的产物氧气常温下是气体。
答案:D例2对于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A.氢气加氧气点燃等于水B.两个氢气和一个氧气点燃生成两个水C.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点燃生成36份质量的水D.4克氢气和32克氧气点燃生成36克水解析:任何一个化学符号(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都具有宏观、微观、质量三方面的含义。
对于一个化学方程式,宏观上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种类,即氢气和氧气点燃后生成水,要注意宏观物质只有种类可分,无个数而言,不可读为两个氢气和一个氧气点燃生成两个水。
方程式还可表示反应条件,此方程式表示氢气和氧气常温下是不发生这个反应的,必须以点燃为条件。
从质量上看,氢气的式量为2,氧气的式量为32,水的式量为18,利用化学式的个数,找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氢气∶氧气∶水=4∶32∶16由于化学式的式量是相对质量,单位是1,故叙述时只说几份质量即可,一般不用具体单位克、千克表示。
A式中的描述是用数学方法读化学符号。
答案:C例3下列描述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6克碳在5克氧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11克二氧化碳B.6克碳与20克氧气充分反应可生成22克二氧化碳C.3克碳与8克氧气反应生成11克二氧化碳D.8克碳与16克氧气充分反应生成24克二氧化碳解析:判断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应根据方程式计算:(1)写出正确的方程式 C + O2CO2(2)计算各化学式的质量总和12 32 44(3)约简找出最简整数比 3 8 11当反应物与生成物呈现C∶O2∶CO2=3∶8∶11时,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有些描述表面上看,给的质量不符合质量关系,那就要看是否有物质过量。
如B描述中6克碳充分反应中需16克氧气,题目给20克氧气,将有4克剩余,生成22克二氧化碳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B、C例4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中只有水和二氧化碳,则该物质的组成是A.一定有氧元素B.一定有碳元素C.一定有碳、氢元素,可能有氧元素D.一定有碳、氢元素,没有氧元素解析:某物质可用符号A来表示,依题意可写A+O2H2O+C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生成物中共存在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因此反应物中也一定有这三种元素,其中氧元素可能由氧气提供,也可能部分由氧气提供,则该物质中必然有碳、氢元素,氧元素可能存在。
答案:C例5将2.3克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可得到4.4克二氧化碳和2.7克水,则该物质中A.一定有碳、氢、氧三种元素B.一定有碳、氢元素,可能有氧元素C.一定有碳、氢元素,没有氧元素D.无法判断解析:这是一道利用计算确定物质组成的题,该物质可用A表示,该反应可−H2O + CO2。
利用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的事实,可确定A中写成A +O2−→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关键是有无氧元素。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4.4克+2.7克-2.3克=4.8克,再根据化学式的计算判断生成物中一共存在多少克氧元素,若与氧气的质量相等,说明A物质中没有氧元素,若大于氧气质量,说明有部分氧元素由此物质提供,计算如下:设生成4.4克二氧化碳中含有氧元素质量为xCO2——2O44 324.4克x44443244324432...克克克==⨯=xx设生成2.7克水中氧元素质量为yH 2O ——O18 162.7克 y 18271627161824...克克克==⨯=yy生成物中氧元素总质量=3.2克+2.4克=5.6克∵5.6>4.8 答案:A例6 将A 、B 、C 三种物质各10克混和后放入试管中加热,发生如下反应:A+2B −→−C+2D 。
至反应不再发生时,测得剩余物中有3克A ,22克C ,其中B 无剩余,则生成物D 的质量为A .2.5克B .5克C .6克D .12克解析:该题是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宏观物质质量的习题,要明确与反应式中各物质的系数无关。
起始时A 、B 、C 各10克。
并非都是反应的。
反应后A 剩余3克,说明参加反应的有7克;B 无剩余,说明参加反应的B 为10克;C 为22克,说明生成了12克C ,由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一定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
故D 的质量=7+10-12=5(克)答案:B例7 在反应4A+3B −→−2D 中,已知A 的式量为27,D 的式量为102,则B 的式量为A .75B .24C .32D .8解析:这是一道利用化学方程式,从微观角度计算式量的题,明确计算过程与系数有关。
4A + 3B −→−2D4×27 3x 2×102=108 =2043x=204-108=96x=32答案:C例8 判断化学方程式4x + 5B 2 === 4AB 2 + 2C 2B 中,x 的化学式为A .A 2C 2B .AC C .A 2BD .CA解析:此题从微观角度判断物质的化学式要注意化学式的个数。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个数也没有增减,此方程式生成物中A 原子个数为4,B 原子个数为10,C 原子个数为4,反应物中5B 2恰好提供10个B 原子,故4个A 原子,4个C 原子均由2个x 分子提供,一个x 分子由两个A 原子两个C 原子构成。
答案:A例9 将m 个A 2分子与n 个AB 2分子放入集气瓶内密闭加热,使之充分反应后,集气瓶内A 与B 原子的个数比为A .无法判断B .2m n 2n +C .32D .m n解析:此题不是判断生成物化学式,因此与反应中谁过量无关,由于在密闭容器,反应物的原子个数就是生成物原子的个数,因此m 个A 2分子共2m 个A 原子,n 个AB 2分子共n 个A 原子2n 个B 原子,故原子个数比A ∶B=(2m+n)∶2n答案:B例10 已知氢气与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H 2+O 22H 2O ,现将10克氧气与氢气的混合气体点燃,一共生成9克水,那么原混合气体中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A .1∶9B .1∶4C .1∶5D .2∶1解析:原混合气体共10克,若恰好完全反应,则应生成10克水,现生成9克水,说明有1克气体过量,此气体可能是氢气,也可能是氧气。
根据生成9克水的客观事实,可求出原气体中氢气与氧气的最小质量:设生成9克水最少需氢气和氧气的质量分别为x 、y2H 2 + O 22H 2O4 32 36x y 9克 4369x =克x y y =⨯===⨯=4936132369329368克克克克克 判断:若最少提供1克氢气,氧气为9克,若最少需8克氧气,氢气为2克。
答案:A、B。
【专项训练】:一、选择:1、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其本质原因是A.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B.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C.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D.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2、任意取一些红磷,使之在一盛有氧气的密闭玻璃瓶中燃烧,其结果必然是A.氧气耗尽,使反应停止,红磷有余B.红磷完全燃烧,毫无剩余C.发出强烈的白光,瓶内充满白色气体D.生成物是白色固体,红磷是否完全燃烧不能判断3、用白磷在锥形瓶中燃烧做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若锥形瓶口的胶塞没有塞紧,会使实验的结果可能为A.锥形瓶等整体的质量变轻B.锥形瓶等整体的质量变重C.锥形瓶等整体的质量不变D.白磷不能够很好地燃烧4、在化学反应前后,下列诸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物质状态⑥原子种类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④⑤D.①③⑥5、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中各物质间的质量比为A.1∶1 B.3∶1∶2∶3C.3∶80∶56∶27 D.1∶80∶28∶96、在下列反应2AB+B2 == C中,C的化学式为A.AB2B.A2B C.A2B4D.A4B27、在化学反应A+B==C+2D中,若5克A和3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克C 和若干克D,则生成C与D的质量比为A.1∶3 B.3∶1 C.2∶3 D.3∶28、有下列反应:A+2B==C+D,5.6克A与7.3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7克C,现要得到0.4克D,则所需A的质量为A.5.6克B.11.2克C.14.6克D.无法计算9、在的反应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硫的质量小于二氧化硫的质量②硫的质量等于二氧化硫的质量③硫的质量等于氧气的质量④氧气和硫的质量都等于二氧化硫的质量A.只有①B.②④C.①③D.只有④10、质量相同的碳、硫、磷分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最多的是A.碳B.硫C.磷D.一样多11、3克红磷在3克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质量A.6克B.大于6克C.小于6克D.无法判断12、氢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共20克,在密闭的容器内点燃充分反应,将生成的水除去后,剩余2克气体,则该气体是A.一定是氢气B.一定是氧气C.一定是氢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D.可能是纯氢气,或者是纯氧气13、下列化学方程式错误的是14、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H2 + CuO Cu+H2OB.CH4 + 2O2CO2 + 2H2OC.2NaOH + CuSO4 === Cu(OH)2↓+ Na2SO4D.2H2O 2H2↑ + O2↑15、某学生在做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若将8克氧化铜完全还原成铜,实际上消耗氢气的质量是A.0.2克B.大于0.2克C.小于0.2克D.0.1克16、将x克某二价金属M放入足量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a克氢气,则M的原子量为A.axB.2xaC.xa2D.xa17、相同质量的钠、镁、铝分别跟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比是A.1∶2∶3 B.3∶2∶1 C.123∶112∶19D.23∶12∶918、一定质量的钠、镁、铝分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当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时,参加反应的钠、镁、铝的原子个数比是A.1∶1∶1 B.1∶2∶3 C.3∶2∶1 D.6∶3∶2二、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