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场地的控制测量
- 格式:ppt
- 大小:270.00 KB
- 文档页数:6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C2015年3期 195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控制测量工作肖 倩 王庚飞 李朋伟石家庄安联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000摘要:工程施工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其作用也日益显著,而且随着世界一体化格式的逐渐形成,世界各国的工程施工方法和经验也得以交流。
在工程施工中最主要的就是控制测量工作,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
只有对工程施工过程的工序或者建设活动进行必要的控制测量,才能保证工程施工活动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控制测量 中图分类号:TU19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10(2015)03-0195-011 工程控制测量的相关介绍控制测量(Control Survey )是指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为了进行地形测图或工程测量工作缩畸形的控制测量工作。
其主要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层控制测量等多种形式。
为了方便施工活动的顺利进行,控制测量网一般以建筑物的中轴线为基础进行展开,这样就可以根据不同的施工对象选择不同的施工方案。
例如建筑工程控制网多为方格状,而桥梁设计施工中多采用对称状结构。
同时控制测量的方法也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对策,例如在方格网的构建过程中,应该根据建筑的中轴线放样出方格网的各点,并明确勾勒出坐标,施工时严格按照这些坐标进行施工,这样就能为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打好坚实的基础。
2 工程施工控制测量工作的侧重点2.1 平面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Plane Control Survey )是指测定控制点的平面坐标并进行测量的方式,它主要是将测定控制点的坐标更精确的测量方式。
为了防止失误,提高测图的精度,促进施工活动尽快完工。
平面控制测量工作必须坚持“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工作原则,提高工作的效率。
平面控制测量在控制点的基础上建立多种形式的网络体系,形成平面控制网。
2.2 高程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Vertical Control Survey )是测定控制点高程值的一种技术方法。
控制测量的作用和应用摘要:工程测量中的控制测量在今后的工程中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其在建筑施工中的作用,以及在公路工程控制测量、GPS 施工控制测量和在小型水电站中的控制测量的应用就可以发现其重要意义。
关键词:控制测量测量施工GPS工程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测量日益成为城市工程的主题。
工程测量学是研究是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各阶段中进行测量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工程测量是测绘科学与技术在国民紧急和国防建设中的直接应用,是综合性的应用测绘科学与技术。
工程建设离不开控制测量,控制测量为城市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服务,是实现城市规划、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大型特殊钢结构工程的控制测量中,由于场地条件限制,加上控制网点位相对精度和内部符合精度要求高,使得精密工程控制网与其他控制网相比较具有明显的技术特性。
比如在根据工程特点和需要建立独立坐标系、选择适宜的投影平面、确定工程中央子午线;控制网图形的优化,高精度控制网有时需要附合在低精度控制网上,整个工程各个阶段对测量精度要求不一致;工程控制网还要考虑与城市已有控制系统的衔接等,所以大型特殊钢结构工程的控制测量结合工程特点有一些特殊方法。
建筑施工中的工程测量1.1施工控制测量建筑物平面控制网通常是根据依已经建立的场区平面控制点为起算点,依据建筑物的设计形式和结构特点,布设成建筑方格网、导线网、建筑基线和十字轴线等形式。
对于大型复杂建筑工程,在其周围又存在着复杂的环境,建设工程要求快速建立高精度加密控制网,从而直接满足复杂条件的定位需要,对于传统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扩展程序以及方法不能及时满足施工要求,应利用埋设具有强制对中的控制点,采用高精度加密控制测量,直接进行三维空间定位,这在工程建设中将会越来越广泛,并能确保定位精度和相邻点点位误差达到±3mm 以内。
1.2 场区控制测量在建筑场区的平面控制网测量中,目前控制测量主要手段是导线或边角测量等传统测量方法。
2 施工控制测量(Ⅰ)场区平面控制:第7.2.1条场区的平面控制网,可根据场区地形条件和建筑物、构筑物的布置情况,布设成建筑方格网、导线网、三角网或三边网。
第7.2.2条场区的平面控制网,应根据等级控制点进行定位、定向和起算。
第7.2.3条场区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和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建筑场地大于1K㎡或重要工业区,宜建立相当于一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二、建筑场地小于1K㎡或一般性建筑区,可根据需要建立相当于二、三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三、当原有控制网作为场区控制网时,应进行复测检查。
第7.2.4条建筑方格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7.2.4的规定。
建筑方格网的主要技术要求表7.2.4第7.2.5条建筑方格网的首级控制,可采用轴线法或布网法,其施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轴线法。
1轴线宜位于场地的中央,与主要建筑物平行;长轴线上的定位点,不得少于3个;轴线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5cm;2放样后的主轴线点位,应进行角度观测,检查直线度;测定交角的测角中误差,不应超过2.5″;直线度的限差,应在180°±5″以内;3轴交点,应在长轴线上丈量全长后确定;4短轴线,应根据长轴线定向后测定,其测量精度应与长轴线相同,交角的限差应在90°±5″以内。
二、布网法,宜增测对角线的三边网,其测量精度,不应低于本规范第2.1.8条中四等三边网的规定。
第7.2.6条标桩的埋设深度,应根据地冻线和场地平整的设计标高确定。
第7.2.7条建筑方格网的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角度观测可采用方向观测法,其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7.2.7的规定;角度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表7.2.7-1二、当采用电磁波测距仪测定边长时,应对仪器进行检测,采用仪器的等级及总测回数,应符合表7.2.7-2的规定;采用仪器的等级及总测回数表7.2.7-2三、方格网点平差后,应确定归化数据,并在实地标板上修正至设计位置;四、建筑方格网竣工后,应经过实地复测检查,方能提供给委托单位。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监理控制要点一、施工前的测量准备工作1.建立测量控制点:在施工前,应根据建筑设计图纸确定测量控制点,确定测量点的位置和数量,以便对施工的水平和垂直度进行控制。
2.测量设备的检查与校准:测量设备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以保证测量结果的精确性。
3.建立测量档案:对建筑工程施工的测量数据进行建档,包括施工测量图、测量记录表、测量仪器校准证书等,以备后期的查询和评审。
4.测量工作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测量工作计划,包括工作量安排、人员配置、测量方法和技术标准等,确保施工测量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施工中的测量控制1.建筑物基准测量:在施工开始前,对建筑物的基准进行测量,确定建筑物的基准面和基准点,以保证施工的坐标和标高控制的准确性。
2.建筑物外形测量:对建筑物外形进行测量,包括建筑的长度、宽度、高度、角度等,确保施工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
3.竣工质量验收:在施工结束后,对建筑物的尺寸、形状、位置等进行测量验收,与设计图纸进行对比,确保建筑物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4.水平度和垂直度控制: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对建筑物的水平度和垂直度进行控制,通过测量数据的检查和分析,确保建筑物的平整度和垂直度符合要求。
三、施工后的测量验收1.施工测量数据分析:对施工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包括尺寸误差、形状误差、位置误差等,制定纠正措施,保证施工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施工测量数据报告:对施工测量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编制测量数据报告,包括测量结果、误差分析、纠正措施等,向相关方面进行报告,以便及时纠正和改进。
3.施工测量档案管理:对施工测量的档案进行整理和管理,包括测量数据、测量图纸、测量报告等,确保测量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备后期的查询和评审。
以上是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监理控制的要点,通过合理的施工前准备、施工中的测量控制和施工后的测量验收,可以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工期,并为后期的验收和交付提供有效的依据。
施工测量控制要点
1、检查测量仪器:对施工测量仪器的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钢尺等必须做到及时送计量器检定部门检校是否合格,加强维修保养按规定定期检修。
2、校测水准点:一般建设单位至少要提供二个水准点,监理工程师要求承包商用往返测法测定其高差,若用I等水准仪所测高差平均值与已知高差值小于±0.4n(mm)时(n为站数),可认定所给水准点正确,准予使用。
3、校测红线桩:由城市规划部门测定并批准的规划红线是建筑物定位的依据,在法律上起着建设用地四周边界的作用。
首先要核算设计总平图上各红线桩的座标x、y与其边长和左右尖角是否对应。
4、检查承包单位专业测量人员的岗位证书及审核施工方场地测量控制方案。
5、复核控制桩的校核成果、控制桩的保护措施以及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和临时水准点的测量成果。
施工测量成果报验申请表应符合A5-2表的格式。
建筑施工场地的控制测量1.建筑场地平面控制网的形式有那几种?它们各适用哪些场合? (2)2.建筑基线、建筑方格网如何测设? (2)3.在测设三点“一”字形的建筑基线时,为什么基线点不应少于三个?当三点不在一条直线上时,为什么横向调整量是相同的? (5)4.施工高程控制网应如何布设? (5)5.如图,已知施工坐标原点O的测图坐标为xo=187.500m,y0=112.500,m,建筑基线点Ⅱ的施工坐标为AⅡ=135.000m,BⅡ=100.000m,设两坐标系轴线间的夹角α=16º00′00″,试计算Ⅱ点的测图坐标值。
(6)6.如图,假定“一”字形建筑基线Ⅰ′、Ⅱ′、Ⅲ′三点已测设在地面上,经检测∠Ⅰ′Ⅱ′Ⅲ′=179º59′30″,a=100m,b=150m,试求调整值δ,并说明如何调整才能使三点成一直线。
(7)7.如图,测设出直角∠BOD′后,用经纬仪精确地检测其角值为89º59′30″,并知OD′=150m,问D′点在D′O的垂直方向上改动多少距离才能使∠BOD为90º (8)1.建筑场地平面控制网的形式有那几种?它们各适用哪些场合?施工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平面控制网常采用三角网、导线网、建筑基线或建筑方格网。
高程控制网采用水准网。
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应根据总平面图和施工地区的地形条件确定。
(1)当厂区地势起伏较大,通视条件较好时,采用三角网的形式扩展原有控制网;(2)对于地形平坦而通视又比较困难的地区,例如扩建或改建工程的工业场地,则采用导线网;(3)对于建筑物多为矩形且布置比较规则和密集的工业场地,可以将施工控制网布置成规则的矩形格网,即建筑方格网;(4)对于地面平坦而又简单的小型施工场地,常布置一条或几条建筑基线。
总之,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形式应与设计总平面图的布局相一致。
2.建筑基线、建筑方格网如何测设?(一)建筑基线设计施工场地范围不大时,可在场地上布置一条或几条建筑基线,作为施工场地的控制,这种基线称为“建筑基线”。
建筑施工控制测量-施工高程控制测量
1
场区的高程控制网,应布设成结点水准网、闭合水准环线或附合水准路线,其精度一般不低于四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
对于大中型建筑物施工项目高程测量控制的精度一般不低于三等水准测量精度要
3个。
水准点间距应不大于1km。
距离建筑物、构筑物应大于25m;距离回填土边线应大于15m 2
建筑物高程控制测量主要采用水准测量,水准测量的精度应不低于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
建筑物高程控制的水准点,可设置在建筑物的平面控制网的标桩上或外围的固定地物上,也可单独埋设。
水准的个数不应少于2个。
当场地高程控制点距离施工建筑物小于200m 时,可直接利用。
其密度应尽量满足安置一次仪器就能测设出所需的
水准点标桩不能保存时,应将其高程引测至稳固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上,引测的精度,应不低于四等水准测量。
第二节建筑施工场地的控制测量一、概述由于在勘探设计阶段所建立的控制网,是为测图而建立的,有时并未考虑施工的需要,所以控制点的分布、密度和精度,都难以满足施工测量的要求;另外,在平整场地时,大多控制点被破坏。
因此施工之前,在建筑场地应重新建立专门的施工控制网。
1.施工控制网的分类施工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两种。
(1)施工平面控制网施工平面控制网可以布设成三角网、导线网、建筑方格网和建筑基线四种形式。
①三角网对于地势起伏较大,通视条件较好的施工场地,可采用三角网。
②导线网对于地势平坦,通视又比较困难的施工场地,可采用导线网。
③建筑方格网对于建筑物多为矩形且布置比较规则和密集的施工场地,可采用建筑方格网。
④建筑基线对于地势平坦且又简单的小型施工场地,可采用建筑基线。
(2)施工高程控制网施工高程控制网采用水准网。
2.施工控制网的特点与测图控制网相比,施工控制网具有控制范围小、控制点密度大、精度要求高及使用频繁等特点。
二、施工场地的平面控制测量1.施工坐标系与测量坐标系的坐标换算施工坐标系亦称建筑坐标系,其坐标轴与主要建筑物主轴线平行或垂直,以便用直角坐标法进行建筑物的放样。
施工控制测量的建筑基线和建筑方格网一般采用施工坐标系,而施工坐标系与测量坐标系往往不一致,因此,施工测量前常常需要进行施工坐标系与测量坐标系的坐标换算。
如图11-1所示,设xoy 为测量坐标系,x ′o ′y ′为施工坐标系,x o 、y o 为施工坐标系的原点O ′在测量坐标系中的坐标,α为施工坐标系的纵轴o ′x ′在测量坐标系中的坐标方位角。
设已知P 点的施工坐标为(x ′P 、y ′P ),则可按下式将其换算为测量坐标(x P 、y P ):⎩⎨⎧'+'+='-'+=ααααcos sin sin cos P P o P P P o P y x y y y x x x(11-1)如已知P 的测量坐标,则可按下式将其换算为施工坐标:图11-1 施工坐标系与测量坐标系的换算⎩⎨⎧-+--='-+-='ααααcos )(sin )(sin )(cos )(o P o P P o P o P P y y x x y y y x x x(11-2)2.建筑基线建筑基线是建筑场地的施工控制基准线,即在建筑场地布置一条或几条轴线。
施工测量的控制措施施工测量是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
为了确保施工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下面将详细介绍施工测量的控制措施。
1.确定测量控制点:在施工单位测量控制点的选择上,应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的要求,确定好控制点的数量和位置,并标示清楚。
这些控制点一般包括基准点、固定测量点、临时固定点等。
2.确定测量基准:测量工作需要有一个统一的基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施工测量一般采用工程测量基准和控制网作为测量的基础。
在选择测量基准时,需要考虑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并进行必要的校准和检验。
3.使用合适的测量仪器: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是保证测量准确性的关键因素。
根据具体的测量任务,选择适当的仪器和设备进行测量,例如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等。
并确保测量仪器的准确度和灵敏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并经常进行校准和检验。
4.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根据不同的测量任务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
例如,对于大型建筑物的测量,常使用全站仪进行三角测量或交会测量;对于地下管道的测量,常使用导线测量和剖面测量等。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目标和参考点,并采取有效的纠正和校正措施。
5.进行现场控制和监督:施工测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进行现场控制和监督以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施工测量过程中,需要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现场控制和指导,并监督测量工作的实施情况。
同时,将现场测量结果与设计图纸进行对比和校验,及时发现和纠正测量误差。
6.使用辅助工具和技术: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可以使用辅助工具和技术。
例如,在进行高层建筑的垂直和水平测量时,可以使用测量器具和支架;在进行地下管线的测量时,可以使用雷达扫描仪等非接触式测量技术。
这些辅助工具和技术能够提高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7.建立测量档案和质量跟踪系统:为了保证施工测量的可追溯性和质量控制,需要建立测量档案和质量跟踪系统。
一、施工控制网的特点施工控制网与测图控制网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控制点的密度大,精度要求较高,使用频繁,受施工的干扰多,这就要求控制点的位置应分布恰当和稳定,使用起来方便,并能在施工期间保持桩点不被破坏。
因此,控制点的选择、测定及桩点的保护等工作,应与施工方案、现场布置统一考虑确定。
2、在施工控制测量中,局部控制网的精度往往比整体控制网的精度高。
如前所述,某个单元工程的局部控制网的精度可能是整个系统工程中精度最高的部分,因此,也就没有必要将整体控制网都建成与局部同样高的精度。
由此可见,大范围的整体控制网只是给局部控制网传递一个起始点坐标和起始方位角,而局部控制网可以布置成自由网的形式。
二、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建立1、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形式施工平面控制网通常采用的形式有三角网、导线网、建筑基线或建筑方格网。
选择平面控制网的形式,应根据建筑总平面图、建筑场地的大小、地形、施工方案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对于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或丘陵地区,常用三角测量或边角测量方法建立控制网;对于地形平坦而通视比较困难的地区,如扩建或改建的施工场地,或建筑物分布很不规则时,则可采用导线网;对于地面平坦而简单的小型建筑场地,常布置一条或几条建筑基线,组成简单的图形并作为施工放样的依据;而对于地势平坦,建筑物众多且分布比较规则和密集的工业场地,一般采用建筑方格网。
总之,施工控制网的形式应与设计总平面图的布局相一致。
采用三角网作为施工控制网时,常布设成两级,一级为基本网,以控制整个场地为主,可按城市测量规范的一级或二级小三角测量技术要求建立;另一级是测设三角网,它直接控制建筑物的轴线及细部位置,在基本网的基础上加密,当场区面积较小时,可采用二级小三角网一次布设。
采用导线网作为施工控制网时,也常布设成两级,一级为基本网,多布设成环形,可按城市测量规范的一级或二级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建立;另一级为测设导线网,用以测设局部建筑物,可按城市二级或三级导线的技术要求建立。
建筑控制测量方案建筑控制测量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进行的一种测量工作,其目的是确保建筑项目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并保证建筑的质量和安全。
建筑控制测量方案是一份详细的计划,包括测量方法、测点选择、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校验、测量结果的处理等内容。
下面将详细介绍建筑控制测量方案的编写内容。
一、测量目标和要求在编写建筑控制测量方案时,首先需要明确测量的目标和要求,包括测量的具体内容、测量的精度和误差要求等。
例如,测量的目标可以包括建筑物的尺寸、倾斜度、水平度等指标,要求的精度可以根据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确定。
二、测量方法和仪器选择根据测量的目标和要求,确定测量的方法和所需的仪器设备。
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综合测量法等。
在选择仪器设备时要考虑测量的精度要求、工作环境条件等因素。
例如,对于测量建筑物尺寸的任务,可以选择使用全站仪或激光测距仪等设备。
三、测点的选择和布设根据测量的目标和要求,确定测点的选择和布设。
测点的选择应考虑到测量的精度要求,避免测点过密或过稀。
测点的布设应尽量均匀分布在建筑物的各个部位,并考虑到施工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四、测量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测量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仪器设备需要进行校验和调试,确保其精度和准确性。
其次,需要编制测量任务书,并安排测量人员和时间。
另外,还需要对测点进行清理和标记,以便于测量的实施。
五、测量的实施在进行测量时,需要按照测量方法和要求进行操作。
在使用仪器设备时,要根据其操作说明进行操作,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要注意保护好仪器设备,避免损坏和丢失。
六、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完成测量后,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首先要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录入,计算出相应的测量结果。
其次,要进行误差分析,判断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要将测量结果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评价建筑项目的合格性和进展情况。
七、测量报告的编写根据测量结果和分析,编写测量报告。
测量报告应详细描述测量的过程和结果,包括测量的方法、仪器设备的使用和校验、测量结果的处理和分析等内容。
控制测量概述控制测量的作用是限制测量误差的传播和积累,保证必要的测量精度,使分区的测图能拼接成整体,整体设计的工程建筑物能分区施工放样。
控制测量贯穿在工程建设的各阶段:在工程勘测的测图阶段,需要进行控制测量;在工程施工阶段,要进行施工控制测量;在工程竣工后的营运阶段,为建筑物变形观测而需要进行的专用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确定控制点的平面位置(X、Y),高程控制测量确定控制点的高程(H)。
平面控制网常规的布设方法有三角网、三边网和导线网。
三角网是测定三角形的所有内角以及少量边,通过计算确定控制点的平面位置。
三边网则是测定三角形的所有边长,各内角是通过计算求得。
导线网是把控制点连成折线多边形,测定各边长和相邻边夹角,计算它们的相对平面位置。
在全国范围内布设的平面控制网,称为国家平面控制网。
国家平面控制网采用逐级控制、分级布设的原则,分一、二、三、四等。
主要由三角测量法布设,在西部困难地区采用导线测量法。
一等三角锁沿经线和纬线布设成纵横交叉的三角锁系,锁长2021250公里,构成许多锁环。
一等三角锁内由近于等边的三角形组成,边长为20210公里。
二等三角测量如图7.1有两种布网形式,一种是由纵横交叉的两条二等基本锁将一等锁环划分成4个大致相等的部分,这4个空白部分用二等补充网填充,称纵横锁系布网方案。
另一种是在一等锁环内布设全面二等三角网,称全面布网方案。
二等基本锁的边长为20215公里,二等网的平均边长为13公里。
一等锁的两端和二等网的中间,都要测定起算边长、天文经纬度和方位角。
所以国家一、二等网合称为天文大地网。
我国天文大地网于1951年开始布设,1961年基本完成,1975年修补测工作全部结束,全网约有5万个大地点。
在城市地区为满足大比例尺测图和城市建设施工的需要,布设城市平面控制网。
城市平面控制网在国家控制网的控制下布设,按城市范围大小布设不同等级的平面控制网,分为二、三、四等三角网,一、二级及图根小三角网或三、四等,一、二、三级和图根导线网。
建筑工程施工进场测量一、进场测量的概念进场测量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对施工场地和相关工程参数进行测量和记录的工作。
进场测量是建筑工程施工前的必要步骤,它是确定建筑工程施工起点的重要手段,也是建筑工程质量保障的重要环节。
进场测量主要包括对地形、地貌、土壤等自然环境进行测量,对设计图纸和方案进行测量,对工程施工的必要参数进行测量等内容。
二、进场测量的作用1. 充分了解施工场地和相关参数,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提供准确数据支持。
2. 为设计和方案的实施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确保设计和施工的一致性。
3. 为施工工程的排布、建筑高度、地基处理等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保障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4. 为施工工程的成本预算和控制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降低工程的成本。
5. 为后续的施工工作提供技术和管理支持,为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三、进场测量的方法在进行进场测量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1. 针对地形和地貌的测量:采用测量仪器和设备,进行地形、地貌、地貌等自然环境的测量。
2. 针对设计图纸和方案的测量:根据设计图纸和方案,进行地基标高、建筑高度、工程位置等参数的测量。
3. 针对工程施工的必要参数的测量:根据工程需要,进行相关参数的测量,如施工面积、施工高度、地基情况等。
四、进场测量的注意事项1. 在进行进场测量时,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 进场测量需要做好测量记录,及时、准确地对测量数据进行记录和整理,以便后续的施工工作进行。
3.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问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确保测量工作的安全进行。
4. 进场测量需要与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等相关人员密切合作,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保障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
总之,建筑工程施工进场测量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环节,它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成本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进行进场测量时,需要充分了解施工场地和相关参数,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注意事项,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第十章 施工场地的控制测量一、填空题1.建筑场地的平面控制,主要有 、 等形式;高程控制在一般情况下,采用 等水准测量方法。
2.建筑基线常采用的形式有 、 、 、 等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1.下述的说明( )正确。
A .建筑基线是土木工程建筑中具有准确长度直线段。
B .建筑基线是对建筑工程产生控制作用的直线段。
C .建筑基线是具有准确长度并对建筑工程产生控制作用的直线段。
2.下述的说明( )正确。
A .建筑方格网是一种基于建筑基线形成的方格形建筑控制网。
B .建筑方格网是由方格组成的网形。
C .建筑方格网是由建筑物点位形成的直线段构成的方格网。
3.下列叙述中不是建筑基线的常用形式的是( )。
A .三点一字形B .四点十字形C .三点L 形三、简答题1.建筑基线有哪些常见的布设形式?基线点最少不得少于几个?2.建筑场地平面控制网常用的布网形式有哪两种,各自适用于什么工程中?3.试述建筑基线、建筑方格网的概念。
4.建筑方格网如何设计?5.建筑基线设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6.绘图说明如何根据附近已有的测量控制点测设三点“一”字形建筑基线?四、计算题1.写出施工坐标与测图坐标相互换算的公式。
如图,已知施工坐标系原点O '的测图坐标为:o x ' =1000.000m ,o y '=900.000m ,两坐标纵轴之间的夹角α=2200000''',控制点A 在测图坐标为X A =2112.000m ,Y A =2609.000m ,试计算A 点的施工坐标A A 和B A 。
2.假设测设一字形的建筑基线C B A '''三点已测设于地面,经检查C B A ''=17902495''',已知B A ''=200m ,C B ''=120m ,试求各点移动量值,并绘图说明如何改正使三点成一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