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黄金时代的著名导演4
- 格式:doc
- 大小:638.00 KB
- 文档页数:9
64CRITICISM ON FILMS电影批评《好莱坞往事》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影片公司出品的犯罪剧情片,由昆汀•塔伦蒂诺执导,莱昂纳德•迪卡普里奥、布拉德•皮特、玛格特•罗比联合主演。
影片的故事背景是1969年——一个对于好莱坞来说传统与变革并存的年代。
彼时,嬉皮士文化正于北美大陆风靡,酒精与反叛开始成为社会年轻一代的文化标签。
与此同时,由于受到电视业崛起和欧洲新电影的冲击,好莱坞电影“山雨欲来风满楼”,正面临着影片内容、制片制度等各方面的范式转变。
影片以电视演员里克•道尔顿以及他的替身搭档克里夫•布斯试图进行职业转型的故事为主线,结合历史上曾名噪一时的“曼森家族杀人案”与诸多体现时代特征的风物,再现了昆汀对于20世纪60年代的好莱坞的想象。
作为昆汀自编自导的第九部长片,《好莱坞往事》闪烁着昆汀对自己此前作品与人生的追忆。
对于许多艺术家来说,在经过一系列的创作之后,他们总会迎来一部将目光指向自身内部的作品。
譬如西奥•安哲罗普洛斯的《永恒与一日》,在这部影片中,导演安哲借用夜间巴士上来往的人们表征出他人生的四大主题——革命、爱情、诗歌与音乐。
自然,《好莱坞往事》的力度与深度均不及前者,但从对于昆汀自身的意义这一角度来说,它与《永恒与一日》对于安哲的意义类似。
在《好莱坞往事》中,昆汀又一次地使用了曾在《无耻混蛋》里出现过的叙事手法,用电影这种充满想象力的艺术形式来弥补残缺与遗憾的现实——假如那场恐怖的谋杀案从不曾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段好莱坞黄金时代的奇妙友谊。
一、“反”好莱坞式叙事尽管以“好莱坞的过往”(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作为影片片名,《好莱坞往事》全片却并没有讲述多少有关好莱坞过往的秘辛传闻。
事实上,它是对于一段历史的复刻,因此,《好莱坞往事》对观众的知识储备有着一定的要求。
如果缺乏对于“曼森家族杀人案”的基本了解,观众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难免会陷入云里雾里的状态,比如李小龙的数次登场。
世界电影史重要知识点大一电影是一种最具娱乐性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为了更好地了解电影历史,理解电影发展的脉络以及影响电影作品的重要因素,我们需要关注一些关键的知识点。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世界电影史的重要知识点,以便帮助你更好地了解电影的丰富多彩。
1. 女性电影之父:阿里斯蒂德·布里列在电影史上,阿里斯蒂德·布里列是第一个将电影摄影技术与叙事结合起来的人。
他在1895年创办了“可口可乐剧院”,并开始将电影作为一种娱乐形式呈现给观众。
布里列以其创新的展示方式和电影镜头的运用而闻名,他的作品对后来的电影制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2. 默片时代:查理·卓别林和巴士特·基顿默片时代是电影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电影无声但依然能够通过画面和表演传达情感和故事。
在这个时期,查理·卓别林以其喜剧演员形象赢得了观众的青睐,他的作品如《大独裁者》和《现代时代》都成为了默片时代的经典之作。
巴士特·基顿则以其精湛的身体表演技巧和喜剧天赋成为了默片时代最好的喜剧演员之一。
3. 黑白电影与彩色电影的转变到了20世纪30年代,电影开始从黑白时代转变为彩色时代。
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得彩色电影成为可能,观众可以更加真实地感受到电影中的色彩和情感。
彩色电影给电影艺术带来了全新的表现方式,使得电影制作更加多样化。
4. 欧洲新浪潮:让-吕克·戈达尔和弗朗索瓦·特吕弗20世纪60年代,欧洲出现了一股名为“新浪潮”的电影运动,该运动革新了电影制作的传统方式。
让-吕克·戈达尔和弗朗索瓦·特吕弗是新浪潮电影中的两个重要导演,他们的作品强调个人独特的视角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对电影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好莱坞黄金时代:查理·卓别林和温斯顿·伍德20世纪40到60年代是好莱坞黄金时代,许多经典电影在这一时期问世。
美国好莱坞的“黄金时代”20世纪初,美国的电影业都集中在纽约,由于东部大财团的垄断,一批中小电影企业家纷纷往西部迁移,在加利福尼亚州这个风景优美的阳光地带建立了世界著名的电影城——好莱坞。
加利福尼亚州的夏日比较长,阳光充足,早期电影大部分采用的是自然光,而纽约的阴天居多,阳光并不充沛。
所以寻找阳光也是电影业西迁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以后的一段时间,由于格里菲斯和卓别林等一些电影艺术大师为美国电影赢得了世界声誉,又由于华尔街的大财团插手电影业,好莱坞电影城迅速兴起。
而所谓的美国好莱坞“黄金时代”就是针对三、四十年代好莱坞所摄制的六、七千部影片和所获得的巨额利润,并因此称霸于世界影坛的事实而言。
在好莱坞的“黄金时代”,好莱坞生产的影片有95%是由八家制片厂摄制的。
这八家制片厂分为“五大三小”,在长期的发展竞争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相互补充的局面。
所谓五大厂主要是指这些制片厂形成了生产、发行、放映的一条龙体系,并控制了绝大多数的影剧院。
在这五大制片厂中规模最大,产量最高,最财大气粗的当属米高梅电影公司。
提到米高梅电影公司乍一听大家可能还有些陌生。
但如果提到在影片片头出现的那只吼叫的雄狮也许无人不晓。
米高梅公司这个雄狮标志一度成为美国的象征。
据说狮子的吼叫声是有讲究的:叫一声的影片一般都是小制作,叫两声的属于一般的制作,叫三声的就是着急打造的大片了。
米高梅以明星公司著称,旗下明星云集,号称“拥有比天上星星还多的电影明星”,克拉克.盖博格丽泰.嘉宝,凯瑟琳.赫本,伊丽莎白.泰勒都服务于此。
在好莱坞的黄金时代,米高梅佳片迭出,曾创造出每周推出一部电影的神话。
〈百老汇的旋律〉、《绿野仙踪》、《魂断蓝桥》、《费城故事》等也是在这一时期拍摄的。
当然最让米高梅引以为豪的还是那部旷世巨作〈乱世佳人〉,在以后的日子里米高梅还创造了历久不衰的银幕经典——007,塑造了不朽的卡通形象——猫和老鼠,发起并成立了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并推出了学院奖——即奥斯卡。
电影发展史的五个阶段
1. 黑白无声时代(1895年-1927年):在这个时期,电影刚刚发展起来,还没有声音或者彩色。
电影主要以纪录片和胶片为主,情节简单,特效落后。
然而,这个时期出现了几位伟大的导演,如乔治·梅里斯和夏普林。
2. 有声电影时代(1927年-1950年代):1927年,电影工业发生了巨大变革,第一部有声电影上映了。
这个时期,电影发展迅猛,有了新的技术,通过声音和音乐,人们可以更好地表达情感和故事情节。
电影不再被视为赚钱的手段,而是被视为艺术形式。
3. 好莱坞黄金时代(1950年代-1960年代):在这个时期,电影进入了黄金时代。
电影变得更加商业化,特别是在好莱坞。
好莱坞电影制作规模不断扩大,野心变得更加大。
4. 新好莱坞时代(1970年代-1990年代):这个时期,电影受到了政治和文化变革的影响。
电影人们开始探索新的主题和表现形式,电影内容更加多元化和艺
术化,同时也出现了新的导演和演员,如斯皮尔伯格、科波拉和汤姆·汉克斯。
5. 数字电影时代(2000年至今):数字技术的出现,为电影创作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现在,电影人可以使用计算机技术来制作特效和动画,电影的制作变得更加容易和便宜。
同时,互联网也改变了电影的传播方式,使得电影更容易地被观众收看。
好莱坞黄金时代的著名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1899年8月13日-1980年4月29日)生平简介:希区柯克1899年8月13日生于伦敦经营蔬菜批发的普通人家。
1920年,进入电影界。
经历了字幕设计,美术导演,编辑等工作后,1926年,导演了他第一部悬疑电影《寄宿人》(这之前也导演过《快乐之园》等两部电影),受到好评,建立了他在英国电影界的地位。
1934年的《暗杀者之家》,1935年的《三十九夜》在各国都很卖座,让希区柯克享有了国际名声。
1938年,希区柯克的《巴尔干超特急》也成功卖座,引起好莱坞的注目,适逢二战开始,希区柯克举家前往美国,开始了他在好莱坞的工作。
1940年,他的第一部好莱坞作品《蝴蝶梦》便勇夺奥斯卡最佳影片。
紧接着又拍摄了间谍剧的《海外特派员》,心理悬疑片的《断崖》和精神分析片《爱德华大夫》。
1946年,拍摄了这段时期总结性作品《美人计》,也是英格丽·褒曼出演的最后一部希区柯克电影。
她与罗西里尼的“私奔”给希区柯克不小的打击。
1950年代前期,希区柯克在摄影技术上不断试验。
制作了《电话谋杀案》等作品。
其中代表作就是《后窗》了。
从《后窗》开始,1950年代后期,希区柯克在艺术性和娱乐性上同时高要求,拍出了《捉贼记》、《知道太多的人》、《眩晕》、《西北偏北》等一系列优秀作品。
1960年,希区柯克向新的恐怖挑战,拍出了一部让全世界惊悚的《精神病患者》。
诡异的题材,意外的故事发展,低预算的黑白制作,让这部电影成为希区柯克电影生涯的一个里程碑。
随后,1963年的《群鸟》和1964年的《玛尔尼》都是不同的新尝试,开创了恐怖、悬疑电影的新世界。
当时法国新浪潮的导演们都或多或少受到希区柯克的影响。
1972年,在伦敦首映的《狂凶记》让观众看到希区柯克雄风依在,这部电影流畅圆润,是他后期的佳作。
1980年4月29日,希区柯克去世,为后世留下了53部优秀电影作品。
好莱坞百部经典电影第一篇:黄金时代的百部经典电影1. 《公民凯恩》(1941)这部电影被誉为好莱坞的经典之一,由奥逊·威尔斯执导和主演。
它反映了一个热爱权力和金钱的传媒巨头一生的故事,取材于美国报业大亨威廉·兰道夫·赫斯特。
这部电影一开始并没有得到人们的好评,但随后成为奥斯卡最佳电影。
2. 《飞越疯人院》(1975)这部电影讲述了一群在精神病院里的病患者逐渐获得自由和自主的故事。
由杰克·尼科尔森和劳伦斯·哈维瑞执导和主演,获得了一系列的奖项,包括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奖项。
3. 《教父》(1972)这部电影是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执导的一部黑帮电影。
由阿方索·卡隆和马龙·白兰度等知名演员主演。
这部电影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等多个奖项,并被誉为是黑帮电影类的代表作。
4. 《铁达尼号》(1997)这是一部由詹姆斯·卡梅隆执导,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凯特·温斯莱特等知名演员主演的爱情灾难片。
这个电影讲述了一个年轻的乘客和一个画家之间的爱情故事,他们在泰坦尼克号号于1912年铁达尼号船撞击冰山后沉没。
5. 《大白鲨》(1975)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这部惊悚片,讲述了一个海滩城镇上的几名居民,为了捕杀一条令人闻之色变的大白鲨而联合起来的故事。
这部电影获得了三项奥斯卡奖,并被誉为史上最好的惊悚片之一。
6. 《乱世佳人》(1939)这部电影是由弗兰克·洛伊德主演的电影,该电影的故事设定在美国内战之前的南方,讲述了一个名叫斯嘉丽·奥哈拉的年轻女孩的爱情故事。
这部电影赢得了七项奥斯卡,包括最佳女演员等。
7. 《音乐之声》(1965)该电影由罗伯特·怀斯执导,朱莉·安德鲁斯和克里斯托弗·普卢默等主演。
该电影讲述了一个音乐家和一个家庭教师相遇,为一个奥地利贵族家庭的孩子们创作音乐的故事。
墨西哥三杰——为好莱坞注入异域风情墨西哥三杰,也被称为“墨西哥黄金时代三杰”,指的是墨西哥电影黄金时代(1930年代至1960年代)中的三位优秀导演:伊格纳西奥·洛亚萨、华西纳·贝娅和路易斯·布劳涅斯。
这三位导演的作品一方面展现了墨西哥的独特文化和风情,另一方面也受到了好莱坞电影的很大影响,成为了好莱坞与墨西哥电影交流的桥梁,为好莱坞注入了异域风情。
伊格纳西奥·洛亚萨是第一位获得国际声誉的墨西哥导演。
他的作品大部分以农民和工人作为主题,通过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墨西哥传统价值观的探索,展现了墨西哥社会的多样性。
洛亚萨最经典的作品之一是《天使之肌》,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贫穷农民家庭的故事,深入揭示了社会不公和阶级分化的问题。
而《藏身之地》则通过一个青年职业摔跤手的经历,展示了墨西哥人的勇敢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华西纳·贝娅则注重通过电影来传递墨西哥的民族精神和文化。
他的作品大多描绘了墨西哥革命和墨西哥人民的艰辛生活,展现了墨西哥人民的抗争精神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贝娅最受人们喜爱的作品之一是《卡特琳娜的困境》,这部电影描绘了一个妇女在男权社会中为自由和尊严奋斗的故事,引发了观众对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的关注和思考。
而《无尽的夜晚》则通过一个困在孤岛上的家庭的故事,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压迫和艰辛。
路易斯·布劳涅斯则以其对墨西哥革命的描绘和对墨西哥文化传统的表现,使他成为墨西哥电影黄金时代最重要的导演之一。
他的作品以其对剧情和角色的深入刻画而闻名,常常以墨西哥社会的阶级、种族和性别等问题为题材,揭示了墨西哥人民的矛盾和冲突。
布劳涅斯最杰出的作品之一是《大地》,这部电影通过一个贫穷农民家庭的生活,展现了墨西哥农民的辛勤劳作和丰收,同时也揭示了他们在土地问题上的斗争和抗争。
而《天使之征》则讲述了一个在墨西哥城里生活的青年的故事,反映了城市贫民窟的现状和城市生活的挑战。
国别电影复习题国别电影复习题在当今电影产业发展迅猛的时代,各个国家都有着独特的电影风格和特色。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仅是娱乐的工具,更是传递文化、思想和情感的媒介。
通过观看不同国家的电影,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
本文将通过一些国别电影复习题,带领读者回顾一些经典的国别电影,以及了解一些有趣的事实。
一、法国电影法国电影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度的情感而闻名于世。
以下是一些关于法国电影的复习题:1. 著名导演让-吕克·戈达尔的代表作品是哪部电影?2. 法国新浪潮运动是在哪个时期兴起的?3. 法国电影《阿黛尔的生活》是由哪位导演执导的?4. 法国电影《天堂电影院》是哪位导演的作品?二、意大利电影意大利电影以其浓厚的艺术氛围和独特的叙事风格而备受赞誉。
以下是一些关于意大利电影的复习题:1. 著名导演费德里科·费里尼的代表作品是哪部电影?2.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是在哪个时期兴起的?3. 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是由哪位导演执导的?4. 意大利电影《神父》是哪位导演的作品?三、日本电影日本电影以其独特的审美和深度的情感而受到全球观众的喜爱。
以下是一些关于日本电影的复习题:1. 著名导演黑泽明的代表作品是哪部电影?2. 日本电影黄金时代是在哪个时期兴起的?3. 日本电影《千与千寻》是由哪位导演执导的?4. 日本电影《东京物语》是哪位导演的作品?四、美国电影美国电影以其商业化和大片制作而闻名于世。
以下是一些关于美国电影的复习题:1. 著名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的代表作品是哪部电影?2. 好莱坞黄金时代是在哪个时期兴起的?3. 美国电影《教父》是由哪位导演执导的?4. 美国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是哪位导演的作品?通过回答以上问题,我们可以复习并了解不同国家电影的代表作品和导演。
同时,这些问题也可以引发我们对电影历史和文化的思考。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仅是娱乐的工具,更是一种传递文化和思想的媒介。
美国好莱坞电影黄金时代好莱坞的电影企业及制片政策位于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郊外的好莱坞,这片依山傍水,景色宜人的地方,最先是由摄影师们在寻找外景地时所发现的。
大约在世纪初,这里便吸引了许多的拍摄者,而后一些为逃避专利公司控制的小公司和独立制片商们纷纷涌来,逐渐形成了一个电影中心。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以后的一段时间,由于格里菲斯和卓别林等一些电影艺术大师们为美国电影赢得了世界声誉,又由于华尔街的大财团插手电影业,好莱坞电影城的迅速兴起,这恰恰适应了美国在这一时期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电影则进一步纳入了经济机制,成为谋取利润的一部分。
资本的雄厚,影片产量的增多,保证了美国电影在世界市场上的倾销,洛杉矶郊外的小村庄最终成为一个庞大的电影城,好莱坞也无形中成为美国电影的代名词。
三、四十年代的好莱坞电影企业共有5个大公司和3个小公司,面五大公司的确割据称雄,各有特色:派拉蒙公司,在阿尔道夫·楚克曲领导下,于本世纪10年代就建立了“一揽子租片”的方法,并在20年代控制了全国1000多家影院。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个导演和作家的公司,它拥有象思斯特·刘别谦、冯·斯登堡、比莱。
怀尔德、西席·地密尔和里奥·哈莱等众多著名的电影制作者。
由于该公司雇用了大量的欧洲导演,因此影片也稍具一定的欧洲味道。
米高梅公司,在路易斯·梅育和欧文。
萨尔堡的控制下,虽然它的年产量和首轮影院等相对低于派拉蒙公司,但它却以明星公司而著称;格列塔·嘉宝、袭蒂·嘉伦、克拉克。
盖博、李昂耐尔·巴里摩和米奇·尼龙等等大明星都在这家公司。
米高梅公司的影片讲究浪漫、热闹和表面的光彩,耗资巨大、气派豪华,《飘》便是这家公司的突出标志。
华纳兄弟公司,比较前两个公司显得有些财力不足,但却不自觉地获得了“真实”的好名声(时常在户外拍摄)。
还有那个有声电影的“发明”,也为他们赢得了声誉。
谨以此文纪念比利怀德诞辰105周年比利怀德是一位伟大的电影人,好莱坞黄金时代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其作为导演、编剧、制片人等,奉献了许多经典作品,在世界电影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本文总结、梳理了怀德十部最优秀、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作品,试图全方位、多角度解读和剖析怀德的电影世界。
10. 《异国鸳鸯》Ninotchka怀德在好莱坞的打拼是从编剧开始的。
在获得导演大权之前,怀德经历了多年为人编写剧本的磨练。
这段时间内,怀德与几位当时知名的电影导演有过合作,如恩斯特刘别谦、霍华德霍克斯等。
而期间合作最成功,日后对怀德影响最大的导演当属喜剧大师刘别谦。
怀德日后导演的作品,超过半数为喜剧,其“恩师”刘别谦应当是对其起到了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而两人最成功的一次合作当属1939年的这部经典浪漫爱情喜剧《异国鸳鸯》。
1939年堪称好莱坞影史上最辉煌的一年,风靡全球的《乱世佳人》让好莱坞开始成为世界电影的核心,但其过于闪亮的光芒也使得同年多部佳作黯然失色,其中就包括这部《异国鸳鸯》。
这是一部精致、优雅、睿智的轻喜剧,剧本考究,台词精妙。
我第一次看这部作品的时候,并不知道是怀德编剧,但台词的风格就让我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本片堪称是刘别谦式优雅喜剧的巅峰作品之一,也称得上是怀德在好莱坞做导演之前,以编剧身份奉献的最佳影片。
9.《七年之痒》The Seven Year Itch也许很多朋友觉得《七年之痒》没有资格入选怀德的十佳影片,但请允许我阐述自己的理由。
我曾与几位西方人聊过比利怀德,说起这位我最喜欢的电影导演,听众基本表示并不熟悉,列举怀德的代表作,当我说出《日落大道》、《热情如火》等名片,依然一脸茫然,而当我说出《七年之痒》的时候,听众则如同拨云见日,纷纷表示看过本片。
再从中国普通观众的角度来讲,知道比利怀德的人恐怕很少,知道《七年之痒》的估计也不多,但玛丽莲梦露,以及那张著名的捂裙子剧照,依然妇孺皆知。
由此可见,《七年之痒》虽称不上怀德最优秀的作品,但基本上可以算作怀德娱乐性最强,知名度最高,流传度最广的一部电影。
好莱坞黄金时代的著名导演5约翰·休斯顿John Huston(1906年8月5日—1987年8月28日)生平简介:1906年8月5日,具有苏格兰和爱尔兰血统的约翰·休斯顿出生在内华达的一个小镇,据说这个小镇是约翰的祖父在一次牌局中赢来的。
他的父亲就是日后成名的演员沃尔特·休斯顿,母亲是报社记者,经常周游各地寻找素材。
约翰是家里的独生子,3岁时就开始和表演杂耍的父亲登台献艺。
约翰7岁时,父母离婚了,他不得不轮流跟随着父母。
童年时的约翰体弱多病,曾因心脏病和肾病住进疗养院。
不过后来,不可思议的奇迹发生了,14岁的约翰中途辍学,成长为一名天赋异禀的拳击手,拿到加州业余拳击锦标赛轻量级冠军,在2 5场比赛中赢得22场。
18岁时,约翰同中学时的恋人结婚,并开始登上百老汇舞台。
可是天生野性十足的他很快放弃了婚姻和表演生活,去墨西哥另谋出路。
很快,约翰成为骑兵部队中的官员和专业骑手,同时偷偷编写剧本。
为了控制自己的流浪癖,约翰回到美国寻求报导工作,同时为很多报纸、杂志创作短篇小说。
1932年,约翰那颗不羁的心再次蠢蠢欲动,他动身前往伦敦和巴黎学习绘画素描,曾几何时,穷困潦倒的他变成了无家可归的乞讨者。
1933年,约翰再度回到美国,开始出演影片,并充分发挥了编剧才能,为华纳兄弟公司创作了多个剧本。
约翰的真正成功始于19 41年的导演处女作《马耳他之鹰》,该片不仅让亨佛莱·鲍嘉成为了超级巨星,还广受影评人和观众的肯定,即使在65年后,《马耳他之鹰》仍不愧为最伟大的侦探片。
二战期间,约翰以通信兵中尉的身份为美国政府拍摄了多部纪录片,同时他的第二次婚姻也走到终点。
1946年,约翰与出演《乱世佳人》的伊夫林·凯斯成婚,但两人的家庭只维持了很短时间。
同年,他将著名剧作家沙特的剧本《No Exit》搬上百老汇舞台,虽然票房失败,却赢得了纽约戏剧评论奖的最佳外语戏剧奖。
1948年,好莱坞的殊荣再次垂青于约翰,《浴血金沙》让他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和剧本奖,参演本片的约翰的父亲也拿到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
世界电影史复习题答案1. 电影的诞生及早期发展- 电影诞生于何时何地?答:电影诞生于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兄弟在巴黎首次公开放映了电影。
- 早期电影的代表人物有哪些?答:早期电影的代表人物包括卢米埃兄弟、乔治·梅里埃、埃德温·波特等。
2. 好莱坞的黄金时代- 好莱坞黄金时代指的是哪个时期?答:好莱坞黄金时代通常指的是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
- 黄金时代有哪些著名的电影明星?答:黄金时代的著名电影明星包括查理·卓别林、贝蒂·戴维斯、亨弗莱·鲍嘉等。
3.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特点是什么?答: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强调现实主义,注重社会问题,使用非专业演员,以及在真实环境中拍摄。
- 代表导演及作品有哪些?答:代表导演包括罗伯托·罗塞里尼、维托里奥·德·西卡,代表作品有《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和《自行车小偷》。
4. 法国新浪潮- 法国新浪潮的特点是什么?答:法国新浪潮电影强调个人表达,自由拍摄方式,以及对传统叙事结构的挑战。
- 代表导演及作品有哪些?答:代表导演包括让-吕克·戈达尔、弗朗索瓦·特吕弗,代表作品有《四百击》和《精疲力尽》。
5. 新好莱坞电影运动- 新好莱坞电影运动的特点是什么?答:新好莱坞电影运动特点是对好莱坞传统电影的反叛,注重导演的个人风格,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探讨。
- 代表导演及作品有哪些?答:代表导演包括马丁·斯科塞斯、乔治·卢卡斯,代表作品有《出租车司机》和《星球大战》。
6. 亚洲电影的崛起- 亚洲电影在世界电影中的地位是如何提升的?答:亚洲电影通过独特的文化表达、创新的叙事技巧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认可,逐渐提升其地位。
- 亚洲电影的代表导演及作品有哪些?答:亚洲电影的代表导演包括中国的张艺谋、日本的黑泽明,代表作品有《红高粱》和《七武士》。
世界电影史上最具影响力的25位大导演第1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1899年-1980年),原籍英国,世界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导演之一,尤其擅长拍摄惊悚悬疑片。
在长达六十年的电影艺术生涯里,希区柯克总共拍摄了超过五十部的电影作品。
希区·柯克是一位对人类精神世界高度关怀的艺术家,他一生导演监制了59部电影,绝大多数以人的紧张、焦虑、窥探、恐惧等为叙事主题,设置悬念,故事情节惊险曲折,引人入胜,令人拍案叫绝。
他那种远见卓识的创作风格和创新的摄影技巧令许多现代制片人倾倒,竞相学习甚至模仿他。
他的多部片子都成了经典的代表,为许多后辈导演模仿学习。
代表作品:《后窗》《惊魂记》《西北偏北》《蝴蝶梦》《列车上的陌生人》主要成就:奥斯卡欧文·撒尔伯格纪念奖美国导演协会终身成就奖美国电影艺术学院终身成就奖第3 黑泽明主要作品:罗生门主要获奖: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奥斯卡金像奖终身成就奖戛纳金棕榈奖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金狮奖第4 费里尼费德里科·费里尼,(1820-1993),意大利电影史上最伟大的电影大师,拍摄多部伟大电影,如《道路》、《卡比莉亚之夜》、《甜蜜生活》、《八部半》、《罗马风情画》、《阿玛珂德》等。
他的电影多次获得各种电影节大奖,并获得5次奥斯卡金奖。
“费里尼色彩”是费里尼电影的一大特色,更代表了他在电影叙事方法上的创新,以及对现代主义电影的一大贡献。
简单的说“费里尼色彩”就是:自传因素,表现切身体验、叙述个人经历。
费里尼的影片很多都没有一个完整的情节结构,将人的情绪、心理活动、无疑是的冲动等视为更重要的表现方面。
而在这些场面背后,明显的透漏出他的道德批判力。
代表作《道路》《八部半》《甜蜜的生活》等。
主要获奖:获得5次奥斯卡金奖,及戛纳金棕榈奖、威尼斯银狮奖等。
第5 布努埃尔路易斯.布努埃尔,(1900--1983)。
西班牙著名电影导演。
20世纪最伟大的电影大师之一。
好莱坞黄金时代的著名导演
威廉·惠勒William Wyler(1902年7月1日—1981年7月27日)
生平简介:
威廉·惠勒是美国好莱坞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都非常活跃的大导演,出生在法国的阿尔萨斯,1922年在法国巴黎国立音乐学院学习的时候,碰见了美国明星制的创建人卡文·莱默尔,莱默尔刚好是美国环球影业公司
老板的亲戚,所以莱默尔就极力地怂恿和推荐威廉·惠勒到美国环球影业工作,他也觉得美国新大陆意味着机会和成功,于是,威廉·惠勒很快就来到了美国。
在环球制片公司担任了一些电影制作过程中的副手之后,1925年他开始担任导演,这个时候,有声电影时代很快就要来临了,正是默片时代的尾声。
他一开始导演的大都是西部片,代表作是1929年导演的《地狱英雄》。
没有过多久,在整个三十年代,他进入了自己电影生涯的辉煌时期。
三十年代是美国经济衰退时期,有过一个大萧条,但是给大众营造梦想的好莱坞的制片业,却并没有衰落,相反却十分繁荣。
这个时候,他主要是根据一些文学名作改编拍摄成电影,1937年,他根据海尔曼的话剧,改编拍摄了影片《死角》,获得了观众的好评。
同一年,他拍摄的电影《红衫泪痕》,影片讲述了美国南北战争前夕,一个美国南方姑娘的生活悲剧。
主演贝蒂·戴维斯因为在影片中的出色表演,而获得了第11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1939年他根据英国女作家勃朗特的小说《呼啸山庄》改编拍摄了同名电影,主演是英国杰出的演员劳伦·奥立佛,影片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1941年他执导了电影《小狐狸》,1942年执导的影片《忠勇之家》,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六项大奖,这个时候美国因为珍珠港事件,已经对日本和德国宣战,影片的诞生真是恰逢其时。
它讲述了在1 939年德国疯狂轰炸英国时期,一个在后方支持英国对德国作战的家庭女主人的生活,塑造了一个高尚勇敢的英国妇女形象。
这部影片在二战期
间,起到了很好的鼓舞士气的作用,当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就写信给制作这部影片的米高梅公司的老板路易斯·梅耶,说这部影片“是最好的战时动员,抵得上100艘战舰”。
而拍摄完这部影片之后,威廉·惠勒立即以空军少校的身份参加二战、奔赴前线了。
在奥斯卡的颁奖仪式上,是威廉·惠勒的妻子代替他领奖,她告诉大家,这个时候,威廉·惠勒正在德国的上空,冒着敌人的炮火,拍摄着一部空战纪录片。
二战结束以后,威廉·惠勒回到好莱坞继续拍摄电影,1946年,他导演的影片《黄金时代》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8项大奖。
这部影片讲述二战结束以后,三个士兵回到家乡,重新寻找生活的意义的故事,因为触及了美国的当代现实,反映了重大的社会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欢迎和共鸣。
但是很快,美国“非美活动委员会”开始在美国文化艺术界进行清洗,在1947年,把威廉·惠勒也列入了黑名单,认为他同情共产主义和共产党。
威廉·惠勒是当时著名的“十君子”之一,他对他们的指控进行了批驳,认为他们这是对宪法的破坏和侵害。
最后,他遭到了暂时停止导演电影的处理。
由于当时美国“麦卡锡主义”十分猖獗,所以好莱坞电影在政治运动和电视冲击的双重夹击下,开始衰落了。
危机往往造就英雄,威廉·惠勒是振兴好莱坞的重要人物,1953年,他执导了影片《罗马假日》,发掘出了杰出的演员奥黛丽·赫本,这个天使般的女人从此大放光彩,让世界观众为之倾倒,新一代明星诞生了。
这部人所共知的影片讲述的是一个英国公主,在罗马度假时,和一个美国记
者相识的感伤恋爱的故事。
男主演是派克,女主演奥黛丽·赫本因为本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而这个时期,是好莱坞面对电视的挑战最为严峻的时期。
1959年威廉·惠勒导演的巨片《宾虚》,一举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等11项大奖,创造了奥斯卡影片中的获奖纪记录,至今没有别的影片能够打破这个记录,也使好莱坞找到了对抗电视的法宝,重新使观众涌向电影院。
这部影片是一部史诗,他讲述了古代罗马一个犹太青年最后战胜敌人、成为一个英雄的故事,场面宏大,情节曲折,给好莱坞重新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宾虚》是威廉·惠勒达到的一个高峰,也是美国电影的一个高峰。
之后,威廉。
惠勒拍摄的重要影片有1965年的《收藏家》,1968年的《滑稽女郎》和1970年执导的《琼斯的解放》,1965年他获得了美国电影科学与艺术学院颁发的撒尔伯格纪念奖,1976年又获得了这个学院颁发的终身成就奖。
威廉·惠勒塑造了14个获得了奥斯卡表演奖的电影明星,他本人也三次获得了奥斯卡的最佳导演奖,他执导的《黄金时代》、《罗马假日》和《宾虚》都已经是电影史上的经典。
他以追求完美著称,经常反复拍摄,有一个“拍99次的惠勒”的称号。
威廉〃惠勒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巨匠,共导演69部影片,曾12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提名,3次获奖,3部影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
他
将12位演员送上了奥斯卡影帝、影后的宝座。
1965年他获得了美国电影科学与艺术学院颁发的撒尔伯格纪念奖,1976年又获得了这个学院颁发的终身成就奖。
曾获荣誉:
第十五届奥斯卡金像奖(1942)
最佳影片:《忠勇之家》(威廉·惠勒)
最佳导演:威廉·惠勒(《忠勇之家》)
第十九届奥斯卡金像奖(1946)
最佳影片:《黄金时代》(威廉·惠勒)
最佳导演:威廉·惠勒(《黄金时代》)
第三十二届奥斯卡金像奖(1959)
最佳影片:《宾虚》(威廉·惠勒)
最佳导演:威廉·惠勒(《宾虚》)
代表作品:
忠勇之家Mrs. Miniver (1942)
黄金时代The Best Years of OurLives (1946)
罗马假日Roman Holiday (1953)
宾虚Ben-Hur (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