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中初三数学-几何复习.资料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74 MB
- 文档页数:12
第一讲 几何的基本概念、表示方法和分类一、命题、公理、定理、定义、证明、反证法、逆命题、逆定理、几何学的含义1、命题:八上P 642、公理:八上P 653、定理:八上P 664、证明:推理的过程叫做证明。
5、定义:说明名词含义的命题叫做定义。
6、逆命题:八上P 887、逆定理:八上P 888、反证法:九下P 809、几何学:九下P 83二、各种具体的几何图形的概念(一)空间图形:由点、线、面、体或若干个点、线、面、体组合而成的图形,叫做空间图形。
形图间空⎪⎪⎪⎪⎩⎪⎪⎪⎪⎨⎧⎩⎨⎧⎩⎨⎧成体:由一个或多个面围曲面平面面:由无数的点组成曲线直线线:面和面相交于线点:线和线相交于点总之,无论是线或是面或是体都是由有无数个点组成的。
(二)点1、点的分类⎪⎪⎪⎪⎪⎪⎪⎪⎪⎪⎪⎩⎪⎪⎪⎪⎪⎪⎪⎪⎪⎪⎪⎨⎧⎪⎪⎪⎪⎩⎪⎪⎪⎪⎨⎧⎪⎪⎪⎪⎪⎪⎩⎪⎪⎪⎪⎪⎪⎨⎧⎩⎨⎧)、对应点:八上转中心:八上旋转对称图形中的(旋)、内心:九下、外心:九下上三角形中的(重心:九)、对称点八上心:八上中心对称中的(对称中轴对称中的对称点:相似三角形:九上全等三角形:八上按性质分位似中心:九上:切点:九下圆心:九下圆垂足:七上多边形的顶点:七下角的顶点:七上射线的端点:七上线段的中点:七上按位置分点73725145698079548571463416044151146148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2、点的表示方法:通常用一个大写字母或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
★练习(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重心和它的外心重合,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什么三角形?(2)已知:点P (﹣3,4),切点Q 和P 关于x 轴对称,则点Q 的坐标是多少?若P 、Q 关于y 轴对称呢?(三)线I 、直线1、直线的表示方法:⎩⎨⎧用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字母来表示用直线上任意两个大写 2、直线的分类⎪⎪⎪⎪⎪⎪⎪⎩⎪⎪⎪⎪⎪⎪⎪⎨⎧⎩⎨⎧⎪⎪⎪⎪⎪⎩⎪⎪⎪⎪⎪⎨⎧⎪⎩⎪⎨⎧6771464646167160P P P P P P P 对称轴:七下下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七按性质分连心线:九下割线:九下切线:九下圆中的平行线:七上垂线:七上按位置分直线 3、定义:七上P 1464、★练习(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进行改正。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期中复习专题《平面解析几何初步》期中复习专题一、知识点梳理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 (1)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两点A (x 1,y 1),B (x 2,y 2),则d (A ,B )= .(2)中点公式: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两点A (x 1,y 1),B (x 2,y 2),点M (x ,y )是线段AB 的中点,则x = ,y = .2.直线的倾斜角(1)定义:x 轴 与直线 的方向所成的角叫做这条直线的倾斜角,规定与x 轴平行或重合的直线的倾斜角为 . (2)倾斜角的范围: . 3.直线的斜率(1)定义:直线y =kx +b 中的 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垂直于x 轴的直线斜率不存在; (2)计算公式:若由A (x 1,y 1),B (x 2,y 2)确定的直线不垂直于x 轴,则k = .若直线的倾斜角为θ (θ≠π2),则k = .4.直线方程的形式及适用条件《平面解析几何初步》期中复习总结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5.6.两个距离公式(1)点P(x0,y0)到直线l:Ax+By+C=0的距离:d=.(2)两平行直线l1:Ax+By+C1=0与l2:Ax+By+C2=0 (C1≠C2)间的距离为d=. 7.圆的定义在平面内,到的距离等于的点的是圆.8.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r>0),其中为圆心,为半径.9.圆的一般方程x2+y2+Dx+Ey+F=0表示圆的充要条件是,其中圆心为,半径r=.10.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点M(x0,y0)(1)点在圆上:;(2)点在圆外:;(3)点在圆内:.1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设直线l:Ax+By+C=0 (A2+B2≠0),圆:(x-a)2+(y-b)2=r2 (r>0),d为圆心(a,b)到直线l的距离,联立直线和圆的方程,消元后得到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为Δ.设圆O1:(x-a1)2+(y-b1)2=r21(r1>0),圆O2:(x-a2)2+(y-b2)2=r22(r2>0).二、题型汇总题型一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直线的方程例1 直线的倾斜角、斜率(1)直线x sinα-y+1=0的倾斜角的变化范围是________.(2)若直线l左移3个单位,再上移1个单位时,恰回到原来的位置,则直线的斜率是_____ 例2 根据所给条件求直线的方程:(1)直线过点(-4,0),倾斜角的正弦值为10 10;(2)直线过点(-3,4),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之和为12;(3)直线过点(5,10),且到原点的距离为5.(4)设一直线l经过点(-1,1),此直线被两平行直线l1:x+2y-1=0和l2:x+2y-3=0所截得线段的中点在直线x-y-1=0上.已知直线l过点M(1,1),且与x轴,y轴的正半轴分别相交于A,B两点,O为坐标原点.求:(5)当|OA|+|OB|取得最小值时,直线l的方程;(6)当|MA|2+|MB|2取得最小值时,直线l的方程.题型二两直线的位置关系例1. 经过两条直线l1:x-2y+4=0和l2:x+y-2=0的交点且与直线l3:3x-4y+5=0垂直的直线l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总结:常见的四大直线系方程(1)过定点P(x0,y0)的直线系A(x-x0)+B(y-y0)=0(A2+B2≠0),还可以表示为y-y0=k(x-x0)(斜率不存在时可视为x=x0).(2)与直线Ax+By+C=0平行的直线系方程是Ax+By+m=0(m∈R且m≠C).(3)与直线Ax+By+C=0垂直的直线系方程是Bx-Ay+m=0(m∈R).(4)过直线l1:A1x+B1y+C1=0与l2:A2x+B2y+C2=0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A1x+B1y+C1+λ(A2x+B2y+C2)=0(λ∈R),但不包括l2.题型三 圆的方程 例1 求圆的方程(1)过点A (-2,4),B (3,-1)两点,并且在x 轴上截得的弦长等于6的圆的方程为________; (2)经过点A (-2,-4),且与直线l :x +3y -26=0相切于点B (8,6)的圆的方程为________. 例2 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1. 已知实数x ,y 满足方程x 2+y 2-4x +1=0,则y x 的最大值为________,最小值为________.2. 已知实数x ,y 满足x 2+y 2=4(y ≥0),则m =3x +y 的取值范围是( ) A .(-23,4) B .[-23,4] C .[-4,4] D .[-4,23]3. 设点P 是函数y =-4-x -2的图象上的任意一点,点Q (2a ,a -3)(a ∈R ),则|PQ |的最小值为( )A.855-2B. 5C.5-2D.755-24.已知圆C :(x -3)2+(y -4)2=1和两点A (-m,0),B (m,0)(m >0).若圆C 上存在点P ,使得∠APB =90°,则m 的最大值为( ) A .7 B .6 C .5 D .45. 已知实数x ,y 满足x 2+y 2≤1,则|2x +y -4|+|6-x -3y |的最大值是________. 6.已知实数x ,y 满足x 2+y 2-2y =0. (1)求2x +y 的取值范围;(2)若x +y +c ≥0恒成立,求实数c 的取值范围.总结:(1)常见的最值问题有以下几种类型:①形如μ=y -bx -a形式的最值问题,可转化为动直线斜率的最值问题;②形如t =ax +by 形式的最值问题,可转化为动直线截距的最值问题;③形如(x -a )2+(y -b )2形式的最值问题,可转化为动点到定点;的距离的平方的最值问题. (2)与圆相关的最值,若几何意义明显时,可充分利用几何性质,借助几何直观求解,否则可用代数法转化为函数求最值.例3已知圆x2+y2=4上一定点A(2,0),B(1,1)为圆内一点,P,Q为圆上的动点.(1)求线段AP中点的轨迹方程;(2)若∠PBQ=90°,求线段PQ中点的轨迹方程.例4(课本114页6题)已知直角坐标平面上点Q(2,0)和圆C:x2+y2=1上,动点M到圆的切线长与|MQ|的比值分别为1或2时,求出点M的轨迹方程.总结:与圆有关的轨迹问题的求法求与圆有关的轨迹问题时,根据题设条件的不同常采用以下做法:(1)直接法:直接根据题目提供的条件列出方程;(2)定义法:根据圆、直线等定义列方程;(3)几何法:利用圆与圆的几何性质列方程;(4)代入法(相关点法):找到要求点与已知点的关系代入已知点满足的关系式.(5)参数法:通过引入一个参数,分别表示出与x,y之间的关系,然后消去参数,求出轨迹方程.题型四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例1.直线与圆、圆与圆位置关系1. 已知点P(x0,y0),圆O:x2+y2=r2(r>0),直线l:x0x+y0y=r2,有以下几个结论:①若点P在圆O上,则直线l与圆O相切;②若点P在圆O外,则直线l与圆O相离;③若点P在圆O内,则直线l与圆O相交;④无论点P在何处,直线l与圆O恒相切,其中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___2.已知圆C:x2+y2-6x-10y+29=0,过圆心C的直线l交圆C于A、B两点,交y轴于点P,若A恰为PB的中点,则直线l的方程为____________3. 已知圆C1:(x-a)2+(y+2)2=4与圆C2:(x+b)2+(y+2)2=1相切,则(a+b)2=________. 例2切线、弦长、公共弦的求解1. 过点P(1,3)作圆O:x2+y2=1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和B,则(1)弦长|AB|=_______(2)过圆外一点C(3,4)做圆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B,直线AB的方程为__________ 2. 已知点P(0,5)及圆C:x2+y2+4x-12y+24=0.若直线l过P且被圆C截得的线段长为43,求l的方程.3.若圆x2+y2=4与圆x2+y2+2ay-6=0(a>0)的公共弦的长为23,则a=________.总结:切线、弦长、公共弦的求解方法(1)求圆的切线方程可用待定系数法,利用圆心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列出关系式求出切线的斜率即可.(2)几何方法求弦长,利用弦心距,即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弦长的一半及半径构成直角三角形计算.(3)当两圆相交时,两圆方程(x2,y2项系数相同)相减便可得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设圆C1:x2+y2+D1x+E1y+F1=0,①圆C2:x2+y2+D2x+E2y+F2=0,②若两圆相交,则有一条公共弦,其公共弦所在直线方程由①-②所得,即:(D1-D2)x+(E1-E2)y+(F1-F2)=0.例3.已知直线l:y=kx+1,圆C:(x-1)2+(y+1)2=12.(1)试证明:不论k为任何实数,直线l与圆C总有两个交点;(2)求直线l被圆C截得的最短弦长.。
必修2第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知识点总结一、空间几何体1.构成空间几何体的基本元素 (1)几何体:只考虑一个物体占有空间部分的_____和_____,而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这个空间部分叫做一个几何体. (2)构成空间几何体的基本元素是___、___、___. (3)平面及其表示方法①平面的概念:平面是处处平直的面,它是向四面八方无限延展的.(4(5)空间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①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②空间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空间中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______、_______.(6)直线与平面平行、垂直以及平面与平面平行、垂直的定义.①直线与平面平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直线与平面垂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平面与平面平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平面与平面垂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柱、锥、台和球的结构特征(1)多面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多面体的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多面体的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多面体的顶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多面体的对角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多面体的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多面体至少有_____个面.(2)几何体的截面:一个几何体和一个_________相交所得到的平面图形. 例如,在上图中画出了多面体的一个截面________.(3)凸多面体:把一个多面体的任意一个面延展为平面,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这样的多面体就叫做凸多面体.不是凸多面体的多面体叫做凹多面体. (4)旋转体:一个平面图形绕它所在平面内的___________旋转形成的封闭几何体叫做旋转体.这条定直线叫______.概念 图形表示概念 母线母线.母线.图形表示 ①球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球的小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球的大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经线是球面上从北极到南极的____________. ⑤纬线中___________是大圆,_______是小圆.⑥两点的球面距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投影:光是直线传播的,一个不透明的物体在光的照射下,在物体后面的屏幕上会留下这个物体的影子,这种现象叫做投影.其中的光线叫做________.留下物体影子的屏幕叫做_________. ①投影分为两种: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②中心投影: 一个_________把一个图形照射到一个平面上,这个图形的影子就是它在这个平面上的中心投影. ③平行投影:一束_________照射下形成的投影叫平行投影.④平行投影分为正投影和斜投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正投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斜投影. ⑤中心投影的特点:( ) 中心投影的投射线由_________出发;( ) 中心投影_________物体的真实大小;( ) 空间图形经过中心投影后,直线变成________,但平行线可能变成了_____________; ( ) 中心投影后的图形与原图相比虽然改变较多,但______强,看起来与__________一致,最像原来的物体,在绘画时,经常使用.⑥平行投影的性质:当图形中的直线或线段不平行于投射线时,( )直线或线段的平行投影仍是_______________. ( )平行直线的平行投影是__________.()平行于投射面的线段,它的投影与这条线段____________.()与投射面平行的平面图形,它的投影与这个图形__________.()在同一直线或平行直线上,两条线段平行投影的比等于_______.(2)直观图:把空间图形(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统称)画在平面内,使得既富有立体感,又能表达出主要部分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的图形叫做直观图.①在立体几何中,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是在_____投影下画出的空间图形.②在立体几何中,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③斜二测画法口诀:平行依旧垂改斜,横等纵半竖不变,眼见为实遮为虚,空间观感好体现.4.三视图:将空间图形向三个_________的平面作__投影,然后把这三个投影按主视图在___,左视图在___,俯视图在主视图_____的布局放在一个平面内,这样构成的图形叫空间图形的三视图.①三视图的特点:()主、俯视图_____;主、左视图_____;俯、左视图______.() 画三视图时,能看见的轮廓和棱用____,看不见的轮廓和棱用_____.5.棱柱、棱锥、棱台和球的表面积(底面积+侧面积)与体积如果、分别表示上、下底面的周长,表示高,表示斜高,表示母线长,、分别表示上、下底面的半径,、图形语言平行公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3.等角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角定理推论1: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并且方向相反,那么这两个角_____.等角定理推论2: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一边方向相同,另一边方向相反,那么这两个角____.等角定理推论3:如果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那么这两组直线所成的________相等.4.空间四边形①定义:______连接不共面的四点A,B,C,D所构成的图形,叫做空间四边形.②空间四边形的顶点:四个点中的各个点.③空间四边形的边:所连接的相邻顶点间的线段.即_________.④空间四边形的对角线:连接不相邻的顶点的对角线. 即_______.⑤空间四边形的表示:用表示顶点的四个字母表示.即_________.5.二面角(1)半平面:平面内的一条直线把平面分为两部分,其中的每一部分都叫做半平面.(2)二面角:___________________,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__,每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__.如图,棱为,两个面分别为,,记作______. (3)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___上任一点为端点,在两个面内分别作____的两条射线,这_____所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4)二面角的范围:______.(5)直二面角:_____________.6.空间中线线垂直与面面垂直的定义①线线垂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面面垂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