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分离法
- 格式:ppt
- 大小:939.50 KB
- 文档页数:32
机械分离通常用等体积当量直径作为颗粒的当量直径体积相同的各种形状的颗粒,球形颗粒的表面积(比表面积)最小,与球形差别愈大,颗粒的表面积愈大。
因此,可用球形度的大小来表示颗粒的形状,对于球体,球形度为1;颗粒与球体的差别愈大,球形度愈小。
形状不规则颗粒可通过颗粒的当量直径和颗粒形状系数来表征。
安息角:将粉尘自然地堆放在水平面上,堆积成圆锥体的锥底角称为粉尘安息角。
安息角也称休止角、堆积角,PTA一般为35°-55°。
将粉尘置于光滑的平板上,使此平板倾斜到粉尘开始滑动时的角度,为粉尘滑动角,一般为30°-40°(PTA 为30°~ 35°)。
粉尘安息角和滑动角是评价粉尘流动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们与粉尘粒径、含水率、尘粒形状、尘粒表面光滑程度、粉尘粘附性等因素有关,是设计除尘器灰斗或料仓锥度、除尘管道或输灰管道斜度的主要依据。
各向同性的床层有一个重要特点:床层横截面上可供流体通过的空隙面积(即自由截面)与床层截面之比在数字上等于空隙率。
粉尘密度有堆积密度和真密度之分。
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粉尘的质量,称为粉尘堆积密度(或称容积密度)。
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粉尘的质量,称为粉尘真密度(或称尘粒密度)。
堆积密度是把粉尘或者粉料自由填充于某一容器中,在刚填充完成后所测得的单位体积质量。
物料的堆积密度可分为松散堆积密度和振实堆积密度。
其中,松散堆积密度包括颗粒内外孔隙及颗粒间空隙的松散颗粒堆积体的平均密度,用处于自然堆积状态的未经振实的颗粒物料的总质量除以堆积物料的总体积求得。
振实堆积密度不包括颗粒内外孔及颗粒间空隙,它是经振实后的颗粒堆积体的平均密度。
堆积密度的单位为:g/cm3 或kg/m3,可见,堆积密度越大的物质颗粒是越大的。
空隙率(ε):单位体积中所含空隙体积公式:Vb:整体体积 Vp :单一颗粒的体积Pp:物料单体一个颗粒的密度 Pb:物料堆积密度E = 空隙体积/整体体积范例:砂的粒子密度为2.6×103Kg/m3,但2.6×103Kg的砂堆积后的体积为2.0 m3,求空隙度?解:粉尘湿润性:粉尘粒子被水(或其它液体)湿润的难易程度称为粉尘湿润性。
机械分离的操作方法有几种机械分离是指通过机械力的作用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分离开来,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化工、制药、食品等。
机械分离的操作方法主要有离心分离、过滤、沉淀、蒸发、脱水、干燥等。
离心分离是机械分离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离心分离利用离心力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分离开来。
该方法适用于具有不同密度的组分,如固体颗粒与液体的分离、液体与液体之间的分离等。
离心分离通过将混合物置于高速旋转的离心机中,利用离心力将固体颗粒或液体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在离心过程中,固体颗粒和液体会按照密度的不同,在离心机的离心管中分层,达到分离的目的。
过滤是机械分离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过滤利用过滤介质将混合物中的固体颗粒分离出来,使液体通过而过滤介质则将固体留在过滤介质上。
过滤通常用于分离固液混合物,如悬浊液、浆料等。
过滤器是过滤操作中常用的设备,过滤器可以根据不同的过滤介质和操作条件进行选择。
常见的过滤器有压力过滤器、真空过滤器、筛分过滤器等。
过滤操作可以用于固液分离、固气分离、液体之间的分离等。
沉淀是机械分离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沉淀是指将固体颗粒或浮游物沉降到液体底部形成沉淀物的过程。
沉淀方法通常适用于混合物中的悬浮液或悬浮颗粒的分离。
常见的沉淀方法有自然沉淀、浓缩沉淀、沉淀剂法等。
自然沉淀是指将混合物静置一段时间,使固体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到液体底部。
浓缩沉淀是通过加入沉淀剂,使混合物中的固体颗粒与沉淀剂结合,从而加速沉淀速度。
沉淀剂常用的有氢氧化钙、硫酸铝、硫化氢等。
蒸发是机械分离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蒸发是指将液体沸腾转化为气体,达到分离目的的过程。
蒸发适用于分离混合物中不同的液态组分。
操作时,将混合物加热至其中某个组分的沸点以上,使其蒸发为气体,然后通过冷凝器将气体转化为液体。
常见的蒸发方式有自发蒸发、真空蒸发、蒸发结晶等。
自发蒸发是指将混合液料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容器中,通过自然蒸发实现分离。
真空蒸发是指在低压条件下进行蒸发操作,可以降低液体的沸点,提高蒸发速率。
机器单采血小板的原理
机器单采血小板的原理主要有两种方式:机械分离法和光学分离法。
1. 机械分离法:
机械分离法是通过离心作用将血液中的红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等不同成分分离。
这种方法利用机器中的离心器将全血分离成不同层次的组分。
短暂的高速旋转使得比重不同的成分分层,然后通过分层剂将血小板分离出来。
由于血小板的比重较高,它们会沉积在更重的凝血层中,然后通过一个吸引装置将血小板吸出。
2. 光学分离法:
光学分离法利用机器中的光学分析仪,通过光学信号的强度和颜色来判断血液中的不同成分。
这种方法依靠血液中不同成分对光的吸收和散射的差异来区分它们。
通过设定合适的光源和光探测器,机器可以将血小板和其他成分分开。
光学分离法具有非接触式、快速、高效的特点,对血液中的成分分离准确度较高。
无论采用哪种原理,机器单采血小板能够在短时间内将血液中的血小板有效分离出来,从而满足一些特定的临床需求,如输注血小板、病毒筛查和血小板功能检测等。
化工原理机械分离习题答案化工原理机械分离习题答案在化工工程中,机械分离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于将物料中的不同组分分离出来。
这种分离方法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化学工程、生物工程等领域。
本文将针对一些常见的机械分离习题进行解答,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1. 问题:一台离心机的转速为1500 rpm,离心机的半径为0.3 m。
求离心加速度是多少?解答:离心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为a = ω^2 * r,其中 a 表示离心加速度,ω 表示角速度,r 表示半径。
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中,得到 a = (1500 rpm)^2 * 0.3 m = 1.41 * 10^5 m/s^2。
2. 问题:一台离心机的离心加速度为1.2 * 10^5 m/s^2,离心机的半径为0.25 m。
求离心机的转速是多少?解答:离心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为a = ω^2 * r,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中,得到1.2 * 10^5 = ω^2 * 0.25,解得ω = 245.1 rpm。
3. 问题:一台离心机的分离因子为1000,离心机的半径为0.4 m。
求离心机的转速是多少?解答:分离因子的计算公式为R = ω^2 * r / g,其中 R 表示分离因子,ω 表示角速度,r 表示半径,g 表示重力加速度。
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中,得到 1000 = ω^2 * 0.4 / 9.8,解得ω = 14.14 rad/s。
将角速度转换为转速,得到 14.14 * 60 / (2π) = 135.4 rpm。
4. 问题:一台离心机的转速为1200 rpm,离心机的半径为0.35 m。
求离心机的分离因子是多少?解答:分离因子的计算公式为R = ω^2 * r / g,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中,得到R = (1200 rpm)^2 * 0.35 / 9.8 = 1.71 * 10^4。
除了以上习题的解答,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探讨机械分离的应用。
机械分离在化工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是固液分离。
分离血管内皮细胞机械分离法分离血管内皮细胞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技术,它对于研究血管生物学以及血管疾病的发生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机械分离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血管内皮细胞的方法,本文将对该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机械分离法是一种通过机械力将血管内皮细胞与其他细胞类型分离的方法。
其主要原理是利用细胞之间的粘附力差异,通过机械力的作用,将血管内皮细胞与其他细胞类型分离开来。
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准备一台显微镜、一支细胞刮刀、一组培养皿、一组培养基和一支移液器。
接下来,取得一段新鲜的血管组织,并将其放入一组培养皿中。
然后,使用显微镜观察血管组织,并找到血管内皮细胞的位置。
在观察过程中,需要注意细胞的形态和位置,以确定分离的目标。
接下来,使用细胞刮刀将血管组织轻轻刮下。
刮取的过程需要细心和耐心,以避免对细胞造成伤害。
一般情况下,刮取的力度要适中,以确保血管内皮细胞能够被分离出来。
刮取完成后,将刮下的细胞放入一组含有培养基的培养皿中。
培养皿中的培养基可以提供细胞所需的营养和环境条件,促进细胞的生长和繁殖。
在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定期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
观察的主要内容包括细胞的形态、数量和增殖能力等。
如果发现细胞出现异常或者细胞数量不足,可以通过添加适当的培养因子来促进细胞的生长和繁殖。
当细胞数量足够多时,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实验。
比如,可以通过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来鉴定血管内皮细胞的纯度和活性,以确保分离得到的细胞具有所需的性质和功能。
总的来说,机械分离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血管内皮细胞的方法。
通过机械力的作用,可以将血管内皮细胞与其他细胞类型分离开来,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细胞材料。
然而,该方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分离效率低、细胞受损等问题,因此在使用该方法时需要注意操作的细节,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