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C(rip协议的配置)
- 格式:docx
- 大小:88.79 KB
- 文档页数:2
H3C路由器配置一、硬件准备1·准备一台 H3C 路由器设备2·确保路由器与 PC 或其他设备之间的连接线正常二、路由器基本配置1·连接路由器与 PC,使用默认用户名和密码登录路由器管理界面2·进行路由器的基本设置,包括配置管理员密码、设置主机名和域名三、接口配置1·配置路由器的各个接口,包括 LAN 口和 WAN 口的 IP 地质、子网掩码和网关2·配置 VLAN 及其接口四、IP 协议配置1·配置静态 IP 或动态获取 IP 的方式2·配置路由器的默认路由3·配置 OSPF 或 RIP 协议4·配置 NAT,实现内网与外网的互通五、安全配置1·配置防火墙规则,限制进出流量2·配置访问控制列表,限制特定 IP 或端口的访问3·配置 VPN 服务,建立安全的远程访问通道六、服务配置1·配置 DHCP 服务,为内网设备提供动态 IP 地质2·配置 DNS 服务,解析域名与 IP 地质的对应关系3·配置 IPsec VPN,建立安全的站点到站点连接七、其他配置1·配置时间和日期2·配置系统日志和警报3·配置 SNMP,实现网络设备的监控和管理4·进行备份和恢复配置八、Dox阅览和审批1·确认文档内容没有遗漏和错误2·进行内部审批流程,确保文档符合要求3·配置和测试文档的实施计划九、附件1·附件A:路由器配置备份文件法律名词及注释:1·路由器:一种网络设备,用于转发数据包,使得不同网络之间可以相互通信。
2·IP 地质: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 的缩写,用于标识网络上的主机或设备。
3·子网掩码:用于确定 IP 地质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用于划分网络。
举例说明rip路由协议的配置过程一、RIP路由协议的配置过程1.首先在RIP路由器上启动RIP协议:在RIP路由器上,输入'router rip'命令来启动RIP协议;2.配置路由器的网络号:在RIP路由器上,输入'network xxx.xxx.xxx.xxx'命令,其中“xxx.xxx.xxx.xxx”是指要使用RIP 协议的网络的网络号;3.设置其他RIP路由器的网络号:在RIP路由器上,输入'network xxx.xxx.xxx.xxx'命令,其中“xxx.xxx.xxx.xxx”是指要使用RIP 协议的其他RIP路由器的网络号;4.指定RIP版本:在RIP路由器上,输入'version x'命令,其中“x”是指要使用的RIP版本(可以是2、1或其他);5.设置路由更新时间间隔:在RIP路由器上,输入'update x'命令,其中“x”是指每隔多长时间发送一次RIP更新报文,x为单位是秒;6.设置路由更新范围:在RIP路由器上,输入'default-metric x'命令,其中'x'是指一个路由的距离,也就是被路由器认定为可达的路由的距离;7.使用认证信息:在RIP路由器上,输入'authentication key (key-id) xxx'命令,其中“key-id”是指认证信息的标识符,“xxx”是指加密的认证信息;8.保存配置:在RIP路由器上,输入'write'命令即可保存这些配置;9.使用指令验证配置:在RIP路由器上,输入'showrunning-config'命令可以查看目前RIP路由器配置的详细信息。
以上就是关于RIP路由协议的配置过程。
在配置RIP路由协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每一步的步骤,以便确保正确的路由配置。
RIP协议及配置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路由信息协议)是使用最广泛的距离向量路由协议,本节阐述了RIP协议的特点以及思科路由器RIP协议的配置。
RIP协议概述Xerox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开发的,是IP所使用的第一个路由协议,现在RIP已经成为从UNIX系统到各种路由器的必备路由协议。
RIP协议有以下特点:(1)RIP是自治系统内部使用的协议即内部网关协议,使用的是距离向量算法。
(2)RIP使用UDP的520端口进行RIP进程之间的通信。
(3)RIP主要有两个版本:RIPv1和RIPv2。
RIPv1协议的具体描述在RFC1058中,RIPv2是对RIPv1协议的改进,其协议的具体描述在RFC1723中。
(4)RIP协议以跳数作为网络度量值。
(5)RIP协议采用广播或组播进行通信,其中RIPv1只支持广播,而RIPv2除支持广播外还支持组播。
(6)RIP协议支持主机被动模式,即RIP协议允许主机只接收和更新路由信息而不发送信息。
(7)RIP协议支持默认路由传播。
(8)RIP协议的网络直径不超过15跳,适合于中小型网络。
16跳时认为网络不可达。
(9)RIPv1是有类路由协议,RIPv2是无类路由协议,即RIPv2的报文中含有掩码信息。
思科路由器RIP协议的配置1.RIP中的定时器(1)更新定时器:用于设置路由信息的更新时间,RIP的默认值是30秒。
(2)失效定时器:如果路由器在实效定时到达后,没有收到某个路由的任何信息,则认为该路由失效,RIP的默认值是180秒。
(3)保持定时器:就是抑制定时器。
在某条路由被告知为不可达时,启动定时器。
RIP默认值是180秒。
(4)清除定时器:当某条路由成为无效路由后,从路由表中删除这条路由所需等待的时间。
RIP默认值是240秒。
2. RIP配置中的常用命令(1)启用RIP命令Router(config)#router ripRouter(config-router)#(2)启用通告RIP的网段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network(3)在某个接口上启用或禁用水平分割Router(config-if)#ip split-horizon(4)指定RIP邻居路由器Router(config-router)#neighber ipaddress (5)指定RIP版本Router(config-router)#version[1|2](6)指定接口发送RIP保文版本Router(config-if)#ip rip send version <[1] [2]> (7)指定接口接收RIP保文版本Router(config-if)#ip rip receive version <[1] [2]> (8)禁止接口转发路由更新信息Router(config-router)#passive-interface iftype ifnumber (9)修改更新时间Router(config-router)#update-time seconds(10)修改保持时间Router(config-router)#holdown-time seconds(11)关闭自动汇总功能Router(config-router)#no auto-summaryRIP配置示例通过三台路由器互连的网络中,每个路由器的局域网段通过一台交换机连接了两台计算机,通过配置路由器RTA、RTB和RTC的动态路由协议RIP ,使全网可以通讯。
RIP协议配置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一种基于距离向量的动态路由协议,用于在互联网中的各个路由器之间交换路由信息。
本文将介绍如何配置RIP协议,并进行详细的步骤说明。
1. RIP协议概述RIP协议是一种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交换路由表信息来实现路由选择。
RIP使用跳数(hop count)作为度量标准,每经过一个路由器,跳数加一,默认最大跳数为15。
RIP协议具有简单、易于配置和实现的特点,但由于其距离度量方式简单,适用于小型网络环境。
2. RIP协议配置步骤步骤1:进入路由器配置模式首先,需要通过终端或远程连接工具登录到待配置RIP协议的路由器。
然后,进入路由器的配置模式,可以使用以下命令:enableconfigure terminal步骤2:启用RIP协议接下来,需要启用RIP协议,并指定要使用的版本。
RIP协议有两个版本:RIPv1和RIPv2。
RIPv1是最早的版本,不支持无类别域间路由(CIDR)和VLSM (可变长度子网掩码),RIPv2支持这些功能。
要启用RIP协议并选择版本,可以使用以下命令:router ripversion 2步骤3:配置RIP协议的网络在步骤2中,已经启用了RIP协议并选择了版本。
接下来,需要配置RIP协议所应用的网络。
使用以下命令来配置RIP协议的网络:network <网络地址>其中,“”是指要应用RIP协议的网络地址。
步骤4:配置RIP协议的路由器IDRIP协议需要为每个路由器指定一个唯一的路由器ID。
路由器ID可以是路由器的回环接口IP地址,也可以是其他可用的IP地址。
使用以下命令来配置RIP协议的路由器ID:router-id <路由器ID>其中,“”是指要配置的路由器ID。
步骤5:保存配置并退出完成以上配置后,需要保存配置并退出配置模式。
使用以下命令保存配置并退出配置模式:exitwrite3. 验证RIP协议配置完成RIP协议的配置后,可以通过一些命令来验证配置的正确性。
路由器rip协议的配置路由器RIP协议的配置甲方:___________(以下简称甲方)地址: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邮箱: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以下简称乙方)地址: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邮箱:___________甲、乙双方经过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第一条:协议目的本协议旨在规定甲、乙双方在路由器RIP协议的配置方面的权利、义务、履行方式、期限等相关事宜,以确保协议履行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可执行性。
第二条:定义本协议中,以下术语的含义如下:1.路由器RIP协议:指用于路由选择的一种协议。
2.甲方:指协议的发起方,即路由器RIP协议的配置方。
3.乙方:指协议的接受方,在本协议中负责配置路由器RIP协议。
第三条: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按照本协议的约定配置路由器RIP协议,并保证其合法、有效、稳定。
甲方有义务向乙方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和数据,确保协议的顺利实施。
乙方有权拒绝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配置要求,并有权提出修改意见。
乙方有义务恪尽职守,按照协议约定配置路由器RIP协议,并及时汇报运维情况。
第四条:期限本协议自双方签署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_______。
双方在协议期限内可协商续约。
第五条:违约责任1.如出现以下情况,视为违约行为:甲方违反协议约定,提供虚假、不完整的信息或数据;乙方未按照协议约定配置路由器RIP协议或配置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路由器RIP协议。
2.违约方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赔偿因违约造成的全部损失、承担违约金等。
第六条:法律效力和可执行性本协议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约束。
本协议的任何条款如被确认为无效、不可执行或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时,不影响其他条款的效力和可执行性。
第七条:其他事项1.本协议未尽事宜,执行中出现的争议,应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应当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解决。
rip协议配置RIP协议配置。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一种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协议,用于在小型网络中实现路由选择。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如何进行RIP协议的配置,以便在网络中实现有效的路由选择和数据传输。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RIP协议的基本原理。
RIP协议使用跳数(hop count)作为路由选择的度量标准,即选择跳数最少的路径作为最佳路径。
当网络中的路由器收到更新信息时,会根据跳数进行路由表的更新,并将更新信息发送给相邻的路由器。
这样,整个网络中的路由表就会不断地更新,以适应网络拓扑的变化。
在进行RIP协议的配置之前,我们需要确保网络中的所有路由器都支持RIP协议,并且处于同一个RIP域中。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在每台路由器上进行如下配置:1. 启用RIP协议,在路由器的配置界面中,输入相应的命令来启用RIP协议。
例如,在Cisco路由器上,可以使用命令“router rip”来启用RIP协议。
2. 配置网络,在启用RIP协议之后,我们需要配置路由器所连接的网络。
通过输入命令“network <network_address>”来告知路由器哪些网络属于RIP域,需要进行路由选择。
3. 设置路由器之间的邻居关系,在RIP协议中,路由器之间需要建立邻居关系,以便进行路由信息的交换。
通过输入命令“neighbor <neighbor_router_address>”来设置邻居路由器的地址。
4. 确认路由信息的交换,在配置完成后,我们需要确认路由器之间是否能够正常地交换路由信息。
可以使用命令“show ip route”来查看路由表的更新情况,以确保路由信息的正确交换和更新。
在进行RIP协议的配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路由器之间的网络连接必须正常,否则无法进行路由信息的交换和更新。
2. 需要确保RIP协议的版本一致,否则可能会导致路由信息的不匹配。
RIP路由协议基本配置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一种距离向量路由协议,被广泛应用于小型网络中。
RIP基于Bellman-Ford算法,使用距离作为路由选择的标准,根据每个路由器所知道的离开该路由器的最小跳数来选择最佳路径。
RIP协议的基本配置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启用RIP协议在进行RIP协议配置之前,首先需要确认路由器上已经启用了RIP协议。
可以使用“show ip protocols”命令查看当前路由器是否启用了RIP协议。
2.配置RIP路由器IDRIP协议中的路由器ID是一个16位的标识符,用于区分不同的路由器。
配置RIP路由器ID可以使用“router rip”命令,然后使用“router-id”命令配置路由器ID。
3.配置RIP网络RIP协议使用网络地址来标识网络,因此需要配置RIP协议所在的网络。
使用“network”命令配置RIP网络。
例如,要将一个网络地址192.168.1.0/24添加到RIP路由表中,则可以使用“network192.168.1.0”命令。
4.配置RIP版本RIP协议有两个版本,RIPv1和RIPv2、RIPv1只支持IPv4,而RIPv2不仅支持IPv4,还支持更多高级功能,如VLSM(可变长度子网掩码)和认证等。
可以使用“version”命令配置RIP版本。
例如,要将RIP版本配置为RIPv2,则可以使用“version 2”命令。
5.配置RIP路由过滤有时,我们需要限制RIP路由的传播,可以使用路由过滤来实现。
可以使用“distribute-list”命令配置RIP路由的传播策略。
例如,要从RIP路由表中排除特定的网络地址,则可以使用“distribute-list out”命令。
6.配置RIP路由的默认跳数RIP协议中,路由的跳数是选择路由的重要指标。
默认情况下,每个RIP路由器在将路由信息传播给邻居时,将跳数加1,直到达到最大跳数。
rip协议配置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一种基于距离向量算法的路由协议,用于在互联网中进行路由选择。
RIP使用跳数作为度量单位,将网络拓扑信息交换给邻居路由器,并根据跳数来选择最佳路径。
RIP协议主要用于小型网络和中等规模的网络,比如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
在RIP网络中,路由器通过交换路由表来了解整个网络,然后根据这些信息来选择最佳路由。
在进行RIP协议的配置之前,首先需要了解RIP协议的工作原理。
RIP协议将路由器之间的信息通过RIP报文进行交换,每隔30秒发送一次完整的路由表。
路由表中包含网络的目的地址、下一跳路由器的IP地址和跳数。
路由器收到新的路由表后,会根据自身的路由表更新信息,并传递给邻居路由器,一直循环下去。
下面是一个RIP协议的配置示例,假设有两个路由器R1和R2,它们之间通过一个交换机连接:1. 首先,在R1路由器上配置RIP协议。
进入路由器的配置模式,并输入以下命令:```R1(config)# router ripR1(config-router)# network 192.168.1.0R1(config-router)# network 192.168.2.0R1(config-router)# version 2```以上命令中,`router rip`表示开始配置RIP协议,`network`后面的参数表示要交换RIP信息的网络,可以配置多个网络,`version 2`表示使用RIP协议的第二个版本。
2. 同样地,在R2路由器上也进行RIP协议配置。
进入路由器的配置模式,并输入以下命令:```R2(config)# router ripR2(config-router)# network 192.168.2.0R2(config-router)# network 192.168.3.0R2(config-router)# version 2```以上命令中,`router rip`表示开始配置RIP协议,`network`后面的参数表示要交换RIP信息的网络,可以配置多个网络,`version 2`表示使用RIP协议的第二个版本。
h3c路由器配置命令h3c路由器是一款比较只能且配置相对复杂的一款设备,很多时候配置h3c路由器都需要用到命令,下面是整理的一些关于h3c路由器配置命令的相关资料,供您参考。
h3c路由器配置命令[Quidway]sysname router_name 命名路由器(或交换机)[Quidway]delete 删除Flash ROM中的配置[Quidway]save 将配置写入Flash ROM[Quidway]interface serial 0 进入接口配置模式[Quidway]quit 退出接口模式到系统视图[Quidway]shutdown/undo shutdown 关闭/重启接口[Quidway]ip address ip_address subnet_mask 为接口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Quidway]display version 显示VRP版本号[Quidway]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 显示系统运行配置信息[Quidway]display interfaces 显示接口配置信息[Quidway]display ip routing 显示路由表[Quidway]ping ip_address 测试网络连通性[Quidway]tracert ip_address 测试数据包从主机到目的地所经过的网关[Quidway]debug all 打开所有调试信息[Quidway]undo debug all 关闭所有调试信息[Quidway]info-center enable 开启调试信息输出功能[Quidway]info-center console dubugging 将调试信息输出到PC[Quidway]info-center monitor dubugging 将调试信息输出到Telnet终端或哑终端换机配置命令举例(大括号{}中的选项为单选项,斜体字部分为参数值[Quidway]super password password 修改特权模式口令[Quidway]sysname switch_name 命名交换机(或路[Quidway]interface ethernet 0/1 进入接口视图[Quidway]quit 退出系统视图[Quidway-Ethernet0/1]duplex {half|full|auto} 配置接口双工工[Quidway-Ethernet0/1]speed {10|100|auto} 配置接口速率[Quidway-Ethernet0/1]flow-control 开启流控制[Quidway-Ethernet0/1]mdi {across|normal|auto} 配置MDI/MDIX[Quidway-Ethernet0/1]shutdown/undo shutdown 关闭/重启端口VLAN基本配置命令(以Quidway S3026为例) [Quidway]vlan 3 创建并进入VLAN配置模式,缺省时系统将所有端口加入VLAN 1,这个端口既不能被创建也不能被删除。
实验报告2.进入PC0/PC1主机进行IP配置3.进入S3560交换机配置3.1划分VLAN10 和VLAN203.2Fa0/10端口绑定VLAN10, Fa0/20端口绑定VLAN20 3.3分别为Vlan10/20配置步骤规划好的ip3.4配置RIP路由协议(router rip 前先执行开启路由: ip routing)输入:router rip(进入路由进程)输入:network 192.168.1.0(宣告直连网段)输入:network 192.168.2.0(宣告直连网段)输入:version 2(启用版本2)输入:no auto-summary(关闭路由汇总)输入:ex(退出)4.进入路由器1配置4.1 配置ip及时钟频率4.2 配置RIP路由协议输入:router rip(进入路由进程)输入:network 192.168.2.0(宣告直连网段)输入:network 192.168.3.0(宣告直连网段)输入:version 2(启用版本2)输入:no auto-summary(关闭路由汇总)输入:ex(退出)5.路由器0同理6.查看路由器0/1, S3560 路由表do show ip route结合实验拓扑图可知它们通过RIP协议相互学习到了地址并存储在路由表内.7.全部配置结束之后,测试PC0中与PC1的互通七、实验结果八、实验总结RIP 特性包括:1.有类, 距离矢量2.跳数为度量值3.不支持可变长子网掩码或不连续子网4.每30秒更新一次5.Rip被封装在UDP分段中,源目的端口号520通过本次实验我掌握了路由器RIP协议的配置方法,以及如何查看通过动态路由协议RIP 学习产生的路由,并熟悉广域网线缆的链接方式。
实验过程中我由于不细心造成几次配置失败,在以后的学习中我将会更加仔细,避免出现类似的低级错误。
这次实验也是收获满满的。
九、教师评阅意见。
目录第1章 RIP配置.......................................................................................................................1-11.1 简介....................................................................................................................................1-11.1.1 RIP工作机制............................................................................................................1-11.1.2 RIP的启动和运行过程.............................................................................................1-31.1.3 RIP的版本................................................................................................................1-31.1.4 RIP的报文格式........................................................................................................1-41.1.5 TRIP........................................................................................................................1-61.1.6 支持的RIP特性........................................................................................................1-71.1.7 协议规范..................................................................................................................1-71.2 配置RIP的基本功能............................................................................................................1-71.2.1 配置准备..................................................................................................................1-71.2.2 配置RIP的基本功能.................................................................................................1-81.3 配置RIP路由特性.............................................................................................................1-101.3.1 配置接口附加度量值..............................................................................................1-101.3.2 配置RIP-2路由聚合...............................................................................................1-111.3.3 禁止RIP接收主机路由...........................................................................................1-121.3.4 配置RIP发布缺省路由...........................................................................................1-131.3.5 配置RIP对接收/发布的路由进行过滤.....................................................................1-141.3.6 配置RIP协议优先级...............................................................................................1-141.3.7 配置RIP引入外部路由...........................................................................................1-151.4 调整和优化RIP网络..........................................................................................................1-151.4.1 配置RIP定时器......................................................................................................1-151.4.2 配置水平分割和毒性逆转.......................................................................................1-161.4.3 配置最大等价路由条数..........................................................................................1-171.4.4 配置RIP-1报文的零域检查....................................................................................1-171.4.5 配置源地址检查.....................................................................................................1-181.4.6 配置RIP-2报文的认证方式....................................................................................1-181.4.7 配置RIP邻居..........................................................................................................1-191.4.8 配置TRIP...............................................................................................................1-191.4.9 配置RIP和MIB绑定................................................................................................1-211.4.10 配置RIP报文的发送速率......................................................................................1-211.5 RIP显示和维护.................................................................................................................1-221.6 RIP典型配置举例(路由应用)........................................................................................1-221.6.1 配置RIP的版本......................................................................................................1-221.6.2 配置RIP引入外部路由...........................................................................................1-241.6.3 配置RIP接口附加度量值........................................................................................1-271.7 RIP典型配置举例(交换应用)........................................................................................1-291.7.1 配置RIP的版本......................................................................................................1-291.7.2 配置RIP引入外部路由...........................................................................................1-311.7.3 配置RIP接口附加度量值........................................................................................1-34 1.8 常见配置错误举例............................................................................................................1-361.8.1 收不到邻居的RIP更新报文....................................................................................1-361.8.2 RIP网络发生路由振荡...........................................................................................1-36本文中标有“请以实际情况为准”的描述,表示各型号对于此特性的支持情况可能不同,本节将对此进行说明。
rip协议配置实验报告RIP协议配置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配置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协议,实现路由器之间的路由信息交换,以及实现网络中路由的动态更新和维护。
实验环境:1. 路由器:使用三台路由器进行实验,分别为R1、R2和R3。
2. 网络拓扑:将三台路由器连接成一个环形网络拓扑。
实验步骤:1. 配置路由器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
2. 启用RIP协议,并配置RIP协议的相关参数,包括路由器ID、网络地址以及版本等。
3. 验证RIP协议的配置是否生效,通过查看路由表和RIP协议的邻居表来确认路由信息是否正确地交换和更新。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配置,我们成功地实现了RIP协议的配置,并且可以在路由器之间正确地交换和更新路由信息。
通过查看路由表和邻居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路由器之间的邻居关系以及路由信息的动态更新情况。
实验总结:RIP协议是一种简单的路由协议,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了RIP协议的基本配置和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在网络中实现路由信息的动态更新和维护。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RIP协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在实际网络中的应用和故障排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配置上的问题,比如路由器之间无法正确地交换路由信息,或者出现了路由信息的错误更新。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通过仔细检查配置、查看日志和调试信息等方法,最终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确保了RIP协议的正常工作。
未来展望: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和探索各种路由协议的配置和工作原理,不断提升自己的网络技术水平,为构建和维护复杂网络提供更加可靠和高效的解决方案。
同时,我们也将不断总结和分享自己的经验,促进网络技术的交流和发展。
h3c-RIP命令源于官网03-RIP命令目录1RIP配置命令............................................................. ............................................................... . (2)1.1RIP配置命令............................................................. .. (2)1RIP配置命令在以下路由协议的介绍中所指的路由器及路由器图标,代表了一般意义下的路由设备,为提高可读性,在手册的描述中将不另行说明。
1.1RIP配置命令1.1.1checkzero【命令】checkzeroundocheckzero【视图】RIP视图【缺省级别】2:系统级【参数】无【描述】checkzero命令用来使能对RIP-1报文的零域进行检查的功能。
undocheckzero命令用来关闭零域检查功能。
缺省情况下,对RIP-1报文的零域进行检查的功能处于使能状态。
使能零域检查功能后,零域中包含非零位的RIP-1报文将被拒绝处理。
如果用户能确保所有报文都是可信任的,则可以不进行该项检查,以节省CPU处理时间。
【举例】#关闭进程号为100的RIP进程对RIP-1报文的零域检查功能。
ytem-view[Syname]rip100[Syname-rip-100]undocheckzero1.1.2defaultcot(RIPview)【命令】defaultcotvalueundodefaultcot【视图】RIP视图【缺省级别】2:系统级【参数】value:引入路由的缺省度量值,取值范围为0~16。
【描述】defaultcot命令用来配置引入路由的缺省度量值。
undodefaultcot命令用来恢复缺省情况。
缺省情况下,引入路由的缺省度量值为0。
拓扑图:RTA RT Serial 1/0:192.168.1.1/24Serial 1/0192.168.1.2/24Lookback0 192.168.0.1/2Lookback0192.168.2.1/24首先配置RTA:[RTA]interface LoopBack 0[RTA-LoopBack0]ip address 192.168.0.1 32[RTA-LoopBack0]quit[RTA]interface Serial 1/0[RTA-Serial1/0]ip address 192.168.1.1 24[RTA-Serial1/0]quit[RTA]rip[RTA-rip-1]version 2[RTA-rip-1]undo summary[RTA-rip-1]network 192.168.0.0[RTA-rip-1]network 192.168.1.0[RTA-rip-1]quit[RTA]interface Serial 1/0[RTA-Serial1/0]rip authentication-mode m[RTA-Serial1/0]rip authentication-mode md5 ?rfc2082 RFC 2082 MD5 authentication packet format typerfc2453 RFC 2453 MD5 authentication packet format type[RTA-Serial1/0]rip authentication-mode md5 rfc24[RTA-Serial1/0]rip authentication-mode md5 rfc2453 ?STRING<1-16>/<24> Plain text<1-16>/cipher<24> text password string[RTA-Serial1/0]rip authentication-mode md5 rfc2453 abcdef接着配置RTB:[RTB]interface LoopBack 0[RTB-LoopBack0]ip address 192.168.2.1 32[RTB-LoopBack0]quit[RTB]interface Serial 1/0[RTB-Serial1/0]ip address 192.168.1.2 24[RTB-Serial1/0]%Oct 11 13:18:55:297 2011 RTB IFNET/4/UPDOWN:Protocol PPP IPCP on the interface Serial0/2/0 is UP[RTB-Serial1/0]quit[RTB]rip[RTB-rip-1]version 2[RTB-rip-1]undo summary[RTB-rip-1]network 192.168.2.0[RTB-rip-1]network 192.168.1.0[RTB-rip-1]quit[RTA]interface Serial 1/0[RTA-Serial1/0]rip authentication-mode md5 rfc2453 abcdef查看:查看RTA rip基本配置状态:[RTA]display ripPublic VPN-instance name :RIP process : 1RIP version : 2Preference : 100Checkzero : EnabledDefault-cost : 0Summary : DisabledHostroutes : EnabledMaximum number of balanced paths : 6Update time : 30 sec(s) Timeout time : 180 sec(s) Suppress time : 120 sec(s) Garbage-collect time : 120 sec(s) TRIP retransmit time : 5 sec(s)TRIP response packets retransmit count : 36Silent interfaces : NoneDefault routes : DisabledVerify-source : EnabledNetworks :192.168.0.0 192.168.1.0Configured peers : NoneTriggered updates sent : 1Number of routes changes : 1Number of replies to queries : 0查看RTA路由表项:[RTA]display ip routing-tableRouting Tables: PublicDestinations : 7 Routes : 7Destination/Mask Proto Pre Cost NextHop Interface127.0.0.0/8 Direct 0 0 127.0.0.1 InLoop0 127.0.0.1/32 Direct 0 0 127.0.0.1 InLoop0 192.168.0.1/32 Direct 0 0 127.0.0.1 InLoop0 192.168.1.0/24 Direct 0 0 192.168.1.1 S0/2/0192.168.1.1/32 Direct 0 0 127.0.0.1 InLoop0 192.168.1.2/32 Direct 0 0 192.168.1.2 S0/2/0 192.168.2.1/32 RIP 100 1 192.168.1.2 S0/2/0查看RTB rip基本配置状态:[RTB]display ripPublic VPN-instance name :RIP process : 1RIP version : 2Preference : 100Checkzero : EnabledDefault-cost : 0Summary : DisabledHostroutes : EnabledMaximum number of balanced paths : 6Update time : 30 sec(s) Timeout time : 180 sec(s) Suppress time : 120 sec(s) Garbage-collect time : 120 sec(s) TRIP retransmit time : 5 sec(s)TRIP response packets retransmit count : 36Silent interfaces : NoneDefault routes : DisabledVerify-source : EnabledNetworks :192.168.2.0 192.168.1.0Configured peers : NoneTriggered updates sent : 0Number of routes changes : 1Number of replies to queries : 0查看RTB路由表项:[RTB]display ip routing-tableRouting Tables: PublicDestinations : 7 Routes : 7Destination/Mask Proto Pre Cost NextHop Interface127.0.0.0/8 Direct 0 0 127.0.0.1 InLoop0 127.0.0.1/32 Direct 0 0 127.0.0.1 InLoop0 192.168.0.1/32 RIP 100 1 192.168.1.1 S0/2/0 192.168.1.0/24 Direct 0 0 192.168.1.2 S0/2/0 192.168.1.1/32 Direct 0 0 192.168.1.1 S0/2/0 192.168.1.2/32 Direct 0 0 127.0.0.1 InLoop0 192.168.2.1/32 Direct 0 0 127.0.0.1 InLoop0。
RIP协议配置命令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一种基于距离矢量算法的路由协议,用于在局域网或广域网中实现路由信息的交换与更新。
本文将介绍RIP协议的配置命令,帮助用户正确地配置RIP协议。
RIP协议的配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路由器接口配置、路由器RIP进程配置、路由器路由表配置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方面的配置命令。
一、路由器接口配置在配置RIP协议之前,需要先配置路由器的接口。
接口配置命令如下所示:interface <接口名称>ip address <IP地址> <子网掩码>no shutdown其中,<接口名称>为路由器接口的名称,如GigabitEthernet0/0/0;<IP地址>为接口的IP地址;<子网掩码>为接口的子网掩码。
使用以上命令可以为路由器的接口配置IP地址,并打开接口。
二、路由器RIP进程配置配置RIP协议之前,需要先开启RIP进程。
RIP进程配置命令如下所示:router ripversion 2network <网络地址>其中,version 2表示使用RIP版本2,<网络地址>是指需要进行路由的网络地址。
可以使用多个network命令配置多个网络地址。
三、路由器路由表配置配置RIP协议后,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查看路由器的路由表:show ip route该命令可以显示当前路由器的所有路由信息,包括目的网络、下一跳地址、跳数等。
四、其他配置命令除了上述基本配置命令外,还可以使用一些其他命令进一步配置RIP协议。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命令示例:•清除路由表:clear ip route•路由过滤:distribute-list <访问列表> in/out <接口名称>•路由器静态路由:ip route <目的网络> <子网掩码> <下一跳地址>五、命令示例下面是一段示例配置命令,用于配置RIP协议: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0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no shutdownrouter ripversion 2network 192.168.1.0show ip route以上命令完成了以下配置: - 配置了接口GigabitEthernet0/0/0的IP地址为192.168.1.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 开启了RIP进程,并配置了需要进行路由的网络地址为192.168.1.0; - 查看了路由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