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统计年鉴2019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
- 格式:xlsx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5
2-1 1978—2018年烟台市生产总值
年经济普查核算结果为基础,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利用经济普查数据修订年度历史数据的方法》,对原历史数据修订后的数据,2004年和2008年数据为经济普查核算结果。
请在使用时以此为准(以下涉及历史数据的各表同此表)。
2、自2013年起,行业划分标准为《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下同)。
3、自2006年起第三产业中的农林牧渔服务业划归第一产业中计算(以下涉及历史数据的各表同此表);自2013年起第一产业中的农林牧渔服务业划归第三产业中计算(以下涉及历史数据的各表同此表);自2013年起第二产业中的开采辅助活动及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划归第三产业中计算(以下涉及历史数据的各表同此表)。
4、根据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对2013年和2014年数据进行修订(以下涉及历史数据的各表同此表)。
5、2016年生产总值为没有调整含研发数据的数。
2021烟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34.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6%(比上年,下同)。
人均GDP达到49012元(按现价汇率折算为7171美元),增长13.1%。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75.55亿元,增长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090.97亿元,增长13.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67.67亿元,增长16.5%。
三次产业结构为8.02:60.89:31.09。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 104.2%,涨幅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8%,消费品价格上涨5.2%。
分类别看,食品类上涨10.3%、烟酒及用品类上涨4%、衣着类下降1.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5%、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上涨2.2%、交通和通讯类用品上涨1.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0.6%、居住类上涨3.6%。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7%,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9%。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4.3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万人,失业职工实现再就业3万人。
大力开展以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为重点的就业援助工作,帮扶“4050”等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8020人,其中全市537户城乡“双零家庭”实现动态消零。
城镇登记失业率3.1%,控制在年度计划指标以内。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有:发展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经济结构性矛盾在新形势下表现更加突出,抗击国际市场风险能力比较脆弱;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增多,经济运行的下行压力明显加大;农民增收、财政增收面临较大困难;节能减排与就业的压力较大。
二、农林牧渔业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97.81亿元,增长3.1%。
其中:农业产值232.46亿元,林业产值11.94亿元,牧业产值90.39亿元,渔业产值149.86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3.1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