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统计年鉴2018指标数据:6_16_分地区农村成情况_2017年_
- 格式:xls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1
有问题到百度搜索“大数据部落”就可以了欢迎登陆官网:/datablog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研究有问题到百度搜索“大数据部落”就可以了欢迎登陆官网:/datablog摘要:近年来,随着我们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开始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多种多样的商品,而且人们在实现物质需求满足的同时,还在不断追求精神需求的满足。
对此,本文先使用R语言对城镇居民人均总消费支出以及恩格尔系数的总体现状进行数据可视化,接着运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不含港澳台)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综合评价。
共提取2个主成分,分别命名为日常必需品消费成分、非日常必需品成分,并将31个省区市主成分综合得分进行排名和聚类分析,结果分为四类。
最终得出相关结论,体现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消费偏好的差异性以及其中的联系。
关键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数据可视化;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有问题到百度搜索“大数据部落”就可以了欢迎登陆官网:/datablog有问题到百度搜索“大数据部落”就可以了欢迎登陆官网:/datablog目录一、引言 (4)1.1研究背景及意义 (4)1.2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4)二、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现状分析 (5)2.1各地区城镇居民人均总消费支出 (5)2.2恩格尔系数分析 (6)三、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统计建模分析 (8)3.1主成分分析 (8)3.1.1计算相关矩阵 (8)3.1.2计算相关矩阵的特征值和主成分负荷 (8)3.1.3确定主成分 (9)3.1.4主成分得分 (9)3.1.5计算主成分C1,C2的系数 (10)3.1.6各省、市、自治区的主成分得分排名 (10)3.1.7主成分作图 (12)3.2聚类分析 (13)3.2.1聚类分析结果分析 (13)四、结论及建议 (16)有问题到百度搜索“大数据部落”就可以了欢迎登陆官网:/datablog附录: (17)―、引言1.1研究背景及意义人均消费支出指居民用于满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费的全部支出,包括购买实物支出和服务性消费支出。
现代营销上旬刊引言在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存在劳动力由经济欠发达区域、农业产业向高经济发展区域、非农产业流动的普遍规律。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再加上人口基数大、城乡收入差距大等多种综合因素,劳动力流动呈现出从农村向中、大城市流动,从内陆向沿海城市流动的基本态势。
我国参保人的养老保险关系与其劳动关系密不可分,其发展转移应与劳动关系同步进行,否则会造成参保人的权益损害。
根据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的流动人口高达2.41亿人,人口的高流动性对养老保险关系的便携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不能随着劳动力的流动得到及时转移,会严重损害投保人的养老保险权益,这会打击广大劳动者参保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所以,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发展历程,从制度进程等多个方面分析我国目前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所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针对性建议。
一、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发展历程及现状1996年,《关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转移问题的通知》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企业职工流动时,其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迁移的具体问题,并明确指出职工在统筹区域内实行流动时,其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可能得到迁移,但不能迁移其基金。
跨统筹区域人员流动时,个人所缴纳的部分可随养老保险关系一起实现划转。
在1997年,国务院首次确立了中国的养老保险模式。
将社会统筹管理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1999年也有相关通知再次进行强调。
2001年,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对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问题进行补充,职工流动也需要按国家规定不间断缴费。
2009年,《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再次强调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在流动就业时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问题,明确提出养老保险基金可在劳动者跨地区流动就业时一起进行转移。
继《暂行办法》之后,中央又出台了相关通知落实政策的实施。
2014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针对城职保和城乡低保两类参保人员的养老保险问题发布了《关于印发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的通知》。
试点论坛shi dian lun tan315浙江省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测度◎沈佳涛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广大农村地区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已然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如何缩小城乡差距,逐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
本文以浙江省11市为研究对象,分析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集聚特征和演化规律,探究影响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因素并尝试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浙江省;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一、研究背景当前我国农村的规划建设及发展路径并没有统一的模式可遵循,应该因地制宜、区别研究对待。
浙江省地区经济近年一直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浙江省6.23万亿元,全国总量中排名第四,平均城镇化率高达67%。
作为全国经济发展最为迅猛的地区之一,其农村地区是全国农村最有前沿性和代表性的区域,浙江省地区已到了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阶段。
因此,剖析浙江省快速城镇化地区城乡发展的特征和问题,探寻其乡村振兴的路径和方法,对于加快本地区的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对当前及以后的城乡规划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均具有借鉴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Isserman(2005)强调在研究和公共政策方面要正确界定农村和城市,以确定政府项目是否惠及农村人口,促进农村地区繁荣。
Yang-Jae(2005)运用因子分析法,选取出25个指标定量评价了城乡融合发展对城市的影响,结论表明城乡融合发展产生了积极效果。
Olfert(2010)认为城乡融合发展需要更有效的农村发展和政策。
Pierantoni(2016)提出了在区域和地方尺度上适当实施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农业实践的战略与行动建议。
Lichter(2017)认为美国大城市和农村社区比以往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三、浙江省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指标建立表1 浙江省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目标层核心层指标层变量城乡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产业经济城乡第一产业占GDP 比重之比X 1城乡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之比X 2城乡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之比X 3城乡GDP 增长率之比X 4城乡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比X 5城乡人均实际利用外资额之比X 6生态宜居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之比X 7建成区绿化覆盖率X 8公路网密度X 9生活污水处理率X 10乡风文明城乡普通中学生均拥有教师之比X 11城乡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量之比X 12城乡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之比X 13城乡每万人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之比X 14城乡每万人拥有医生数之比X 15国际互联网用户数X 16政策管理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X 17城乡登记失业率之比X 18城乡财政人均科技支出之比X 19城乡财政人均教育支出之比X 20生活富裕城乡人均GDP 之比X 21城乡职工人均工资之比X 22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X 23城乡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之比X 24城乡居人均民年末储蓄余额之比X 25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之比X 26本文在理解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内涵的前提下,根据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与可获得性的原则建立了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方法精讲-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全部讲义)第一章数学运算第一节代入排除法【例 1】(2019 江苏)一只密码箱的密码是一个三位数,满足:3 个数字之和为 19,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大 2。
若将百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对调,得到一个新密码,且新密码数比原密码数大 99,则原密码数是:A.397B.586C.675D.964【例 2】(2018 浙江)已知今年小明父母的年龄之和为 76 岁,小明和他弟弟的年龄之和为 18 岁。
三年后,母亲的年龄是小明的三倍,父亲的年龄是小明弟弟的四倍。
问小明今年几岁?A.11B.12C.13D.14【例 3】(2018 联考)某银行推出 3 年期和 5 年期的两种理财产品 A 和B。
小王分别购买这两种产品各 1 万元,结果发现,按单利计算(即利息不产生收益),B 产品平均年收益率比 A 产品多 2 个百分点,期满后,B 产品总收益是 A 产品的2.5 倍。
那么,小王各花 1 万元购买A、B 两种产品的平均年收益分别是:A.700 元和 900 元B.600 元和 900 元C.500 元和 700 元D.400 元和 600 元【例 4】(2019 北京)某工厂有甲、乙、丙 3 条生产线,每小时均生产整数件产品。
其中甲生产线的效率是乙生产线的 3 倍,且每小时比丙生产线多生产 9 件产品。
已知 3 条生产线每小时生产的产品之和不到 100 件且为质数,则乙生产线每小时最多可能生产多少件产品?A.14B.12C.11D.8第二节倍数特性法一、整除型【例 1】(2017 联考)如下图,一个正方体的表面上分别写着连续的 6 个整数,且每两个相对面上的两个数的和都相等,则这 6 个整数的和为:A.53B.52C.51D.50【例 2】(2019 上海)小李第一次买了 A、B、C 三种饮料各若干瓶,共花去了75 元;之后他再次买了这三种饮料若干瓶,共花去了 134 元。
两次购买的每种饮料数量之和相同,那么若三种饮料各买 1 瓶最多需花费多少元?(假设饮料价格都是整数元)A.11B.15C.19D.23二、余数型【例 3】(2019 江苏)某机关事务处集中采购了一批打印纸,分发给各职能部门。
金晟男,耿献辉.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动态演变与结构评价[J].江苏农业科学,2021,49(9):224-230.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21.09.040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动态演变与结构评价金晟男,耿献辉(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摘要:采用2009—2018年的城乡相关数据,从生产发展、人民生活、生态环境等3个角度设计城乡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我国除台湾、香港、澳门、西藏自治区之外的30个省(市、区)城乡协调度的动态演化过程。
结果显示,虽然全国整体城乡发展水平不高,各省(区、市)间城乡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有差异,但是2009—2018年间城乡协调度均呈现出稳步上升的状态,表明城乡间差异在减小。
其中,城市发展最大的优势是生产发展、人民生活方面,乡村发展最大的优势是生态环境。
最后根据城乡发展的现状,为政策制定者提出建议。
关键词:城乡协调;指标体系;协调度;全国;动态演变;结构评价 中图分类号:F2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1)09-0224-06收稿日期:2020-08-23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编号:K0201900192)。
作者简介:金晟男(1997—),男,浙江衢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涉农产业经济研究。
E-mail:837407538@qq.com。
通信作者:耿献辉,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涉农产业经济研究。
E-mail:gengxh@njau.edu.cn。
在我国,城市和农村这2类异质空间单元既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1]。
在城乡要素配置与要素流动的过程中,由于城市的特有优势和制度优势的存在,导致各种资源向城市聚集,城乡分割的状态由此形成[2]。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下,城乡关系先后经历了城乡分割、城乡对立、城乡互动、以城带乡和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五大阶段[3]。
【第二十一季-数资】2021 国考行测申论模考大赛-适用于 2020 下半年省考第十一季(讲义)资料分析第一篇2018 年,我国摩托车行业产销总体表现较为低迷,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全行业产销摩托车 1557.75 万辆和 1557.05 万辆,比上年下降 9.15%和9.13%。
其中:二轮摩托车产销 1396.67 万辆和 1395.54 万辆,比上年下降 7.47%和 7.5%;三轮摩托车产销 161.08 万辆和 161.51 万辆,比上年下降 21.51%和21.12%。
2018 年,摩托车生产企业产品出口金额为 49.40 亿美元,同比增长 3.52%。
其中:摩托车整车出口 730.92 万辆,同比下降 2.70%;出口金额 41.48 亿美元,同比增长 2.07%。
2018 年,沙滩车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共出口 10.25 万辆,同比增长 14.66%;出口金额 2.58 亿美元,同比增长 33.71%。
摩托车零部件出口金额3.14亿美元,同比增长 22.52%。
111.2018 年我国摩托车行业产销率比上年同期约:A.下降0.02 个千分点B.下降0.22 个千分点C.上升0.02 个千分点D.上升0.22 个千分点112.2018 年全国三轮摩托车销量最低的季度,其三轮摩托车产量为多少万辆?A.35.95B.37.13C.39.28D.39.35113.2018 年下半年全国三轮摩托车产、销量环比增速均高于 10%的月份有几个?A.4B.3C.2D.1114.2018 年平均每辆摩托车整车出口金额同比增加约:A.-0.61%B.-0.65%C.4.64%D.4.90%115.关于我国摩托车行业产销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018 年三轮摩托车产销率大于 1 的月份超过一半B.2018 年三轮摩托车产销量相差最小的月份是 10 月份C.2017 年摩托车零部件出口金额不到 3 亿元D.2018 年平均每辆沙滩车出口单价比摩托车整车出口单价多 4 倍多第二篇116.2019 年 1~2 月,京津冀地区软件产品收入之和约比东北三省多多少倍?A.2.6B.3.1C.3.6D.4.1117.下列图形能够准确反映2019 年1~2 月山东省各项软件业务收入的比重构成的是:A. B.C. D.118.2019 年 1~2 月,上海市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月均约同比减少多少亿元?A.0.4B.0.5C.0.9D.1.0119.2018 年1~2 月,下列地区信息安全收入最大的是:A.天津B.吉林C.浙江D.河南120.关于表中地区 2019 年1~2 月软件业务收入情况,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A.山西信息安全收入比去年翻了近 2 番B.软件产品收入高的地区其信息技术服务收入也高C.软件业务收入最大的直辖市是上海D.江苏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 10%第三篇2018 年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 139538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530 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 83137 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 59.58%,比上年末提高 1.06 个百分点。
【第 13 季-数资】2020 国考行测模考大赛第十三季解析课—数资(讲义)第一篇2018 年我国农民工总量为 28836 万人,比上年增长 0.6%,增速比上年回落1.1 个百分点。
在农民工总量中,在乡内就地就近就业的本地农民工 11570 万人,比上年增长 0.9%;到乡外就业的外出农民工 17266 万人,比上年增长 0.5%。
在外出农民工中,进城农民工 13506 万人,比上年下降 1.5%;到省外就业的农民工 7594 万人,比上年下降 1.1%;在省内就业的农民工 9672 万人,比上年增长 1.7%。
省内就业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的 56%,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 0.7 个百分点。
s111.2017 年我国在乡内就地就近就业的本地农民工约为多少万人?A.10615B.11041C.11467D.11674启智职教的112.2014-2018 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同比增量超过 400 万人的年份有几个?A.4B.3C.2D.1113.2014-2018 年我国农民工年均总量约为多少万人?A.27991B.28050C.28160D.28352114.2018 年,我国 40 岁以上的农民工数量同比增加了约多少万人?A.87B.174C.317D.356115.下列关于我国农民工的情况,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A.2018 年外出农民工中,到省外就业的进城农民工至少有 3834 万人B.2017 年省内就业农民工占农民工总量的比重约为 55.3%C.2014-2018 年,50 岁以上的农民工人数均超过 5000 万D.2014-2018年,31-50 岁的农民工占比逐年下降第二篇116.2019 年 3 月全国函件业务量占邮政寄递服务业务总量的比重约比上年同期:A.下降5 个百分点B.下降3 个百分点C.上升5 个百分点D.上升3 个百分点117.2019 年1-2 月,全国邮政寄递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速约为:A.1.8%B.5.2%C.12.6%D.16.4%118.以下哪项最能准确描述 2019 年前三个月全国快递业务中,三个不同地区快递业务量的比例关系?A. B.C. D.119.2019 年1-3 月,全国平均每件快递业务收入同比增速约为:A.-0.9%B.-1.1%C.0.9%D.1.1%120.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A.2018 年 1-2 月全国包裹业务量低于 400 万件B.2019 年 3 月全国平均每件邮政寄递服务业务收入不足每件快递业务收入的 1/6C.2019 年1-3 月全国订销报纸累计数比订销杂志累计数多 20 多倍D.2019 年3 月全国各类邮政寄递服务业务量同比均有所下降第三篇2019 年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 3885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3%;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约占全部发电量的 23.2%,同比上升 1.2 个百分点。
2018年中国城镇化率、城市数量及人口、面积情况统计分析智研咨询 2019-04-28 13:40:13目前,全球发达国家城镇化率在80%左右,与发达经济体相比,我国仍有较大差距。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进程,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改革开放,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经历了40年的高速发展,截止2018年底我国城市化水平为59.58%。
但是,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并没有结束,如果以发达国家的80%城市化率作为参照,那么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还要提高20.42%。
中国城镇化率发展历程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截止2018年末,中国各省域的城镇化率可以分成四个层次(指中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如下图所示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从城乡结构看,2018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8313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90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6401万人,减少1260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59.58%,比2017年的58.52%提高1.06个百分点。
城镇化率提升将带来技术进步和效率改进,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强劲增长,也更容易实现包容和普惠的经济增长。
要借鉴国际经验,走一条能带来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化、人均收入提高的持续城镇化道路。
2005-2018年我国城镇化率走势图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结合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战略,近年来我国传统的省域经济和行政区经济逐步向城市群经济过渡,城市的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市群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截止至2017年末我国城市数量达661个。
2008-2017年我国城市个数走势图资料来源:住建部截至2017年末,我国城市数量已经达到661个,其中地级市294个,县级市363个。
孙露晏: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与对策1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1.1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新型职业农民是新型农民和职业农民的有机结合。
新型农民相对于传统农民而言,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生产收入与劳动技能;职业农民相对于身份农民而言,农民是一种职业,而不是被动接受的一种身份。
综上,新型职业农民是以农业为职业,拥有较高的文化水平、生产收入与劳动技能的现代农业从业者。
1.2农村劳动力现状1.2.1农村人口数量庞大,但占比不断下降根据我国统计年鉴数据,1978年我国农村人口为7901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82%。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工业化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
我国乡村人口从2005年至今不断减少。
城镇人口比例则从2005年42.99%一直增长到59.58%,增速较快。
但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水平还不高,农业人口占比还较大。
1.2.2农民工总量继续增加,农村劳动力呈现老龄化、妇女化趋势2018年农民工总量为28836万人,比上年增加184万人,增长0.6%。
同时农村劳动力呈现出明显的老龄化、妇女化趋势。
根据2018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51.5%,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老一代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48.5%。
在新生代农民工中,“80后”占50.4%;“90后”占43.2%;“00后”占6.4%。
可见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老龄化趋势相当明显。
受老年人和妇女群体的知识落后、劳动技能不足的制约,谁来种地、如何种地成为未来农村和农业发展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
1.2.3农民素质得到提高但仍然偏低农民文化程度是衡量农民素质的重要标准。
根据2018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数据(具体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未上过学的及小学文化程度比例逐年下降,初中文化程度的群体在逐渐增加,但增速缓慢,在各种受教育程度中稳居榜首,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例相较于2016年上涨0.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