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统计年鉴2018指标数据:2_17_分地区婚姻情况_2017年_
- 格式:xls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6
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后吃禁果平均年龄未成年篇一在被调查对象中,初次性行为年龄集中在18岁~23岁。
从地域维度来看,来自不同省份人群的第一次性行为年龄略有不同,其中港澳台地区较早,平均发生在19.24岁,北京、广州等发达区域性行为时间也较早。
而山东省、辽宁省、江苏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则都在22岁之后。
从年龄划分,80前人群性行为发生年龄较晚,平均在22.17岁,80后为22.10岁,而90后第一次性行为时间则发生较早,平均是19.78岁,95后则更早,平均在17.71岁。
被调查对象中,本科学历以下发生第一次性行为的年龄较早,均在21岁之前,而大学本科在读和研究生在读者性行为年龄均比毕业生早,分别为19.76岁和21.34岁。
但博士在读生却比博士毕业生略晚,分别为21.65岁和21.27岁。
被调查对象中,不同年代人群的第一次性行为采取避孕措施的比例与年龄呈现负相关,70前人群避孕意识较低,仅20%的人采用避孕措施,85后、90后则在40%左右,而95后却有所下降,有35%的人采取避孕措施,可见较年轻者的避孕意识相对较高。
婚姻:丈夫对婚姻的满意度高于妻子篇二调查显示,被调查者中初婚年龄主要集中在22岁-28岁,男性晚婚(25岁及以后)的人群占63.29%,女性(23岁及以后)晚婚人群占83.07%。
但从不同学历人群的第一次结婚年龄来看,差异却较大:博士和研究生结婚均较晚,都在27岁以后;而大学本科、研究生在读、博士在读学历者则在26岁结婚;初中、小学及其以下、高中学历者结婚相对较早,在23-24岁便都已成家。
总体而言,学历程度较低者结婚年龄较早。
然而,根据调查显示,婚姻生活中丈夫与妻子对婚姻满意度的感受是存在差异的,总的来说丈夫的婚姻满意度高于妻子。
而在有小孩儿的家庭,女性比男人更觉得自己婚姻不幸福,男女幸福满意度差值更高。
婚恋专家认为,婚后的女性要操持家务、带孩子、买菜做饭、照顾老人、也要上班赚钱,自然压力山大。
中国人婚姻状况调查报告一项历时4年,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徐安琪主持的中国婚姻质量调查日前结束。
这项调查采用入户访问的形式,对上海、甘肃、广州和哈尔滨4个地方各800对夫妻进行了问卷调查。
该研究成果日前通过专家鉴定,被认为是近年来国内家庭社会学领域中一项高质量的研究。
人们可以通过对比数据资料,鉴定自己的婚姻质量处于哪种水平。
◆年龄差妻子年龄大于丈夫3岁的占1.8%,大1岁—3岁的占12.2%,夫妻年龄相同或丈夫大于妻子1岁—3岁的最多,达56.8%,丈夫大妻子6岁以上的,也有8.4%。
◆夫妻受教育年数差妻子高于丈夫的只占8.5%;丈夫比妻子多接受教育3年—6年的占24.6%,多6年以上的有7.1%,而上下相差在2年以内的达59.8%。
◆丈夫的收入在夫妻总收入中的比重在24.5的家庭中,丈夫的收入占到了夫妻收入总和的70%以上,而占61%—70%的有19.2%,占51%—60%的有27.2%,也有29.1的丈夫收入与妻子相等或低于妻子。
◆与配偶父母的满意度所有的数据都显示,夫妻任何一方与自己父母的关系都比与配偶父母的关系更融洽些。
而女性自述与公婆相处较满意和很满意的占66.4%,男性对自己与岳父母关系较满意和很满意的达76.6%,可见婆媳关系不如岳婿关系。
◆结识途径父母包办的占14.4%,自己认识或介绍认识的占85.6%。
◆恋爱时间恋爱不到半年结婚的有73%,在认识半年到1年内结婚的占24.2%,恋爱时间在1年至1年半的为18.2%,1年半至2年的占13.9%,在2年以上的有21.9%。
◆择偶选择机会表示“无选择余地”的占14.7%,“选择余地不大”的为30.9%,“有不少机会”的达38.8%,“有很多机会”的占15.6%。
连降5年,中国结婚率创新低,为啥很多农村年轻⼈也不成家了?这两天,2018年中国结婚率的统计报告已经出炉,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2018年全国结婚率为7.2‰,继2013年的拐点出现以后,中国的结婚率已经连续下降5年,去年的结婚率更是创了新低。
⼀直以来,结婚成家是每个⼈都绕不开的⼀个话题,可是近⼏年来的统计数据显⽰,中国⼈的婚姻观念似乎已经发⽣了不少变化,除开⼈⼝结构调整的影响之外,造成结婚率连续下降的主要原因还是结婚意愿的下降。
这份报告显⽰,经济越是发达的地区结婚率越低,可实际情况是,除了发达城市,没有结婚的农村年轻⼈也越来越多。
按照以往的观念,农村的年轻⼈⼤多早早的就结婚成家了。
可如今到农村逛⼀圈就会发现,⽆论男⼥,村⾥到了年纪却没有结婚的都⼤有⼈在,虽然家⾥⼈催的急,可是这些⼈却仍然表现得不积极,为啥很多农村年轻⼈都不成家了?对于很多农村⼩伙⼦来说,⽬前⾯临的最⼤难题就是结婚成本太⾼,如今农村男多⼥少的局⾯⼗分明显,光棍数量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之下,男⽅承受的结婚压⼒可谓是与⽇俱增。
除了房⼦和车⼦,很多⼥⽅家庭还会动辄要求⼏⼗万的彩礼,对很多收⼊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简直是天价,再加上年轻⼈在短时间⾥也很难有很强的经济实⼒,所以在结婚成家这件事情上也急不来。
另外,相亲仍然是很多农村光棍脱单的主要途径,可是由于相亲成本太⾼,很多年轻⼈宁愿打光棍也不愿相亲,农村有种说法叫做“成不成,两三瓶”,如今相⼀次亲,见⾯吃饭加上给媒⼈送礼,⼀次的花费就得近千块,即使是这样还有可能屡屡碰壁。
有了⼏次不愉快的经历之后,很多农村光棍反⽽不那么着急结婚了。
⾄于很多农村姑娘,对结婚这件事也越来越不着急了,⼀⽅⾯是因为在男多⼥少的局⾯之下,姑娘们在婚姻⽅⾯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和选择权,很多都不愿意再继续留在农村;另⼀⽅⾯则是因为现在的⼥⽣越来越独⽴,⽐起早早的踏⼊婚姻,⼤部分⼈更看重个⼈独⽴和⾃⼰在年轻时候的发展。
中国婚恋现状白皮书爱情看似泛滥,实属21世纪的第一奢侈品。
剩男比剩女多,传说比传奇多,交易比交流多,情伤比情歌多,情医比情书多,情人比爱人多,色情比爱情多,爱情事故比爱情故事多,蜻蜓点水的爱情比善始善终的爱情多。
我们旁观别人的爱情更美丽,过去的爱情更美好――“在古代,我们不短信,不网聊,不漂洋过海,不被堵在路上。
如果我想你,就翻过两座山,走五里路,去牵你的手。
”过去的爱情里,有专一的深情,有恰如其分的慢和回味,有牺牲精神和爱人如己。
现在,爱情缺少培养的器皿和时间,直接死在欲望的空气里。
人们因爱之名,做着与真爱无关之事,变得不清楚也不在乎:爱谁谁。
无论多少“伪爱情”行走江湖,关于爱情,关于真爱,还是那句话:没有你,我怎能独自温暖?爱情从未消逝,连婚姻证词,民政部都提供了4个版本。
2009年,剩女(用来指代28岁以上未婚女性)越来越多,姐弟恋越来越普遍,离婚率越来越高,80后婚期越来越短,小三越来越强,爱情越来越像借口。
它还遭遇了一个强敌:房子。
剩女爱上小男友长沙相亲,男女比例1比2;天津相亲,男女比例1比3;广州相亲,男女比例1比6;上海相亲,男女比例1比10。
越是大城市,越多大龄剩女。
《2009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称,41.2%未婚女性担心自己嫁不出去,却有超过44.1%坚持不降低标准。
工作机会和受教育机会越来越垂青女人,丘比特却拍拍翅膀飞走了。
不过20岁的蒋方舟已经感到聪明女人的情感困境,大叫着“今年一定要初恋”。
接听情感热线10年的电台DJ 叶纯却不这样相信爱情,她听过太多悲伤女人的烂故事,而之所以能成为东莞1000万打工者的“情医”,皆因她虽无能为力,却不泯同情。
“把爱情当理想,把结婚当事业”成为剩女们的新口号,她们一边在婚恋网站上频繁填写资料,一边在出勤的路上做着一见钟情的美梦。
身边的男同事年逾花甲、已婚有孩、性向不明或幼齿贪玩,婚恋网站上主动上门的多半是骗子或见了你大呼上当的电车男,地铁里奋力挤到你身边的西装友不是示爱而是抢座。
中国婚姻家庭状况调查报告从古至今,婚姻家庭一直是社会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婚姻家庭的状况也在不断变化着。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婚姻家庭状况,本文将通过调查数据来详细分析当前的情况,并提出一些有助于促进婚姻家庭稳定发展的建议。
一、婚姻基本状态1. 结婚率和离婚率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结婚率在过去几年持续下降。
2019年,全国结婚登记人数为600万,相较于2018年减少了2%。
与此相对应,离婚率也呈现上升趋势。
2019年,全国离婚登记人数为400万,较2018年增加了5%。
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晚婚或者不结婚,也有一部分夫妻因为各种原因选择了离婚。
2. 婚龄、婚恋观念和经济压力调查数据显示,当前中国的平均结婚年龄逐渐上升。
很多人选择晚婚或推迟结婚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首先,随着人们婚恋观念的变化,追求个人事业和自由的观念逐渐盛行,年轻人更倾向于建立稳定的经济基础后再考虑结婚。
其次,经济压力也是影响婚姻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
房价高涨和生活成本的压力使得很多年轻人无法承担起婚姻和家庭的责任。
二、家庭结构和子女教育1. 家庭结构多样化现代中国的家庭结构多样化,除了传统的核心家庭外,更多的人选择了单亲家庭、继父母家庭和同性伴侣家庭。
这种多样化的家庭结构给家庭成员带来了不同的责任和挑战,但也逐渐被社会广泛接受和尊重。
2. 子女教育的重视近年来,中国父母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调查数据显示,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他们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社交能力和兴趣发展,致力于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
此外,家长们也越来越注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三、婚姻家庭问题与挑战1. 婚前教育与婚姻稳定调查发现,婚前教育在婚姻的稳定和幸福程度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婚前教育可以帮助夫妻了解婚姻的现实情况和责任,提前沟通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为婚后的生活奠定基础。
因此,推广婚前教育对于维护婚姻稳定非常重要。
一[离婚原因调查]中国离婚原因大调查据中国民政部统计,2012年共有310余万对夫妻离婚,离婚率为3%。
,平均每分钟有6对夫妻劳燕分飞。
2003年离婚数为133余万对,离婚率为1%。
短短十年,国人离婚对数多了近180万对,离婚率翻一番。
对此,《生命时报》特邀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乐国安教授及中国性学会性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回龙观医院性心理障碍研究中心主任邸晓兰,对国人离婚现状进行解读。
离婚特点各不同民政部统计显示,22~35岁人群是离婚主力军;36~50岁婚姻相对平稳,但婚外恋高发;50岁以上人群离婚率上扬。
一头一尾离婚率升高的现象值得关注。
80后一冲动就离。
“婚前温柔可人,婚后脾气暴躁;婚前爱做家务,婚后懒得要命。
”提起刚刚离婚的前妻,27岁的陈瀛耿耿于怀。
这段仅维持半年的婚姻让他很受伤。
“一见钟情,婚了。
一怒之下,离了。
”这是不少80后婚姻的写照。
70后“没出息”被离婚。
“你也是学计算机的,怎么就开不起‘腾讯’那样的公司?”这样的质问对于36岁的吴伟来说,已是家常便饭。
一周前,他看到妻子挽着另一个男人走出小区,更让他心灰意冷,决定离婚。
60后孩子长大就离。
“要不是为了你,我早跟你爸离了。
”这句话,刘阿姨的孩子听了20年。
丈夫爱赌钱,“离婚”无数次出现在她的脑海中。
但她顾忌孩子小,也受不了旁人的眼光,只好凑合过了许多年。
如今,孩子长大成人,她也写好了离婚协议书。
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徐安琪研究员对500位离婚当事人的调查结果显示,主要的离婚原因为一方或双方有婚外恋(占40%以上)、性格不合(占38%)、一方不尽家庭义务(占16%)以及为经济、亲属关系和赌博(分别占一成左右)。
性生活失调、一方出国分别约为3%左右。
(一)婚外情成为离婚的主要原因婚外情、婚外性行为必然会造成对另一方的情感伤害,导致精神痛苦,因此成为夫妻感情的最大杀手。
绝大部分婚外情直接导致了离婚的结果。
中国各省份结婚大数据分析、结婚登记TOP5地区、离婚登记TOP5地区及结婚率逐年下降的主要原因分析对比历年数据,2019年是近十年来,结婚数量首次低于千万对。
2019年全国婚姻登记机关共办理结婚登记947.1万对,离婚登记415.4万对。
《2020-2026年中国婚庆行业产业运营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数据显示:结婚登记TOP5地区:河南省(76.4万对)、广东省(67.5万对)、四川省(61.5万对)、江苏省(56.9万对)以及安徽省(54.2万对)。
离婚登记TOP5地区:河南省(31.2万对)、四川省(27.9万对)、江苏省(26.1万对)、山东省(23.7万对)以及广东省(22.2万对)。
对比2018年的数据,我们不难发现,结婚登记TOP5地区依旧被河南、广东、四川、江苏、安徽5省占据,但是结婚人数普遍成下降趋势。
离婚登记TOP5地区则发生了轻微的变化:广东成功跻身“top5”,四川“反超”江苏成第二离婚大省,此外,各省的离婚登记人数基本呈上升趋势。
此外,从各个片区情况而言:东北片区辖内为:辽宁省、黑龙江省以及吉林省。
结婚登记方面,辽宁省以25.6万对占据第一;离婚登记方面,黑龙江省则以17.0万对占据第一。
华东片区辖内为:江苏省、安徽省、山东省、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以及上海市。
江苏省无论是结婚登记还是离婚人数都占据榜首,分别为56.9万对新人登记结婚,26.0万对夫妇离婚。
安徽省、山东省分别位列结婚登记的TOP2、TOP3。
华北片区辖内为: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北京市以及天津市。
河北省以结婚登记42.1万对和离婚登记21.8万对,“勇夺双冠”。
华中片区辖内为:河南、湖北以及湖南3省。
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无论是结婚登记还是离婚登记均位列第一。
湖北、湖南也都为华中片区贡献巨大。
华南片区辖内为: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海南省。
华南片区,广东省以67.5万对新人登记结婚、22.2万对夫妇离婚占据榜首。
中国婚姻家庭状况调查报告篇一:婚姻家庭状况调查报告中国婚姻家庭状况调查报告我国城乡家庭婚姻关系稳定,离婚率较低,现代文明的婚姻观念占主导地位。
本次调查对象中,初婚者占%,再婚者占%,离婚者占%,丧偶者占%,初婚者的高比例和离婚者的低比率说明我国城乡居民婚姻稳定性较高。
在择偶方面,城乡居民都基本上走出了父母之命的传统,而是以当事人自己的意见为主,且以对方的人品为择偶的首要标准。
家庭内部夫妻权力虽有差距,但趋于平等。
家庭事务决定方面,夫妻共同决定已成为城乡家庭的主要选择。
在夫妻共同决定这一大的背景下,家庭中权力的分配基本上是熟悉者有较大的决定权。
丈夫在购买大件物品时的决定权为%,妻子为%;在家庭日常开支方面丈夫的决定权为%,妻子为%。
这种差异一般并不表示夫妻之间的不平等。
当然,从总体上看,男性在家庭重要事务决定方面的权力大于女性,城市家庭女性对于家庭事务的决定权大大高于农村女性。
家务分工仍保留着较多的传统格局,女性承担了更多的家务。
夫妻间性生活严肃,对不合法的两性关系持拒斥态度。
调查显示,城乡居民对夫妻性生活认为非常重要和很重要的占46%左右,婚前性行为的发生率不超过7%,有87%的人对婚外性行为持排斥态度,女性和年龄越高的人对于婚外性行为的评价更趋向于批判态度。
此外,城乡家庭对“试婚”、“非婚同居”、“网恋”均持拒斥态度(比例分别为%、70%和%)。
婚外恋虽不普遍但较为严重,多数人对婚外恋持理性态度。
调查显示,有3/4的被调查者对婚外恋持否定态度,有约3/4的人认为婚外恋并不多见,但也有%的人认为婚外恋较多和很多。
在一向被认为是婚外恋高发地带的城市,认为周围婚外恋很多和较多的占%,有%的被调查者认为这种现象较少和很少。
在对待婚外恋问题上,多数人持较为理性的态度,主张挽救危局,这种现实的、较为宽容的观点,可能与近年来社会对这一现象的讨论和引导有关。
尽管近年来,人们对离婚的态度已趋向宽容,但当人们面对离婚这一并不轻松的话题时,仍然表现出了较为矛盾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