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统计年鉴2018指标数据:3_43_政府卫生支出比重
- 格式:xls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36
2022年中级统计师《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新版)1、[试题]如果相关系数|r|=1,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
A.正相关B.完全正相关C.完全负相关D.完全正相关或完全负相关【答案】D【解析】r的取值范围在-1~1,即-1≤r≤l。
r>0表明x与y之间存在正线性相关关系;r<0表明x与y之间存在负线性相关关系;r值越接近1(或-1)就越正(或负)相关,越接近O,就越不相关。
r=l或r=-1,即|r|=1表明x与y之间为完全相关关系(实际上就是函数关系)。
2、[多选]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也称会计假设)主要包括()。
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C.会计分期D.权责发生制。
E,货币计量【答案】ABCE【解析】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3、[试题]在统计行政诉讼的双方当事人中,统计行政执法机关是()。
A.原告B.被告C.统计诉讼代理人D.统计诉讼第三人【答案】B【解析】统计行政诉讼中的双方当事人,被告只能是行使统计行政权力、做出引起纠纷的具体行政行为的统计行政执法机关,即国家统计局及其派出的调查队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原告则是认为统计行政执法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4、[试题]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和其他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两部分。
()【答案】A5、[试题]下列各项中,不作为单位从业人员统计的是()。
A.在岗职工B.再就业的离休人员C.在本单位工作的外国或港澳台人员D.离开本单位仍保持劳动关系的人员【答案】D【解析】现行国家劳动统计报表制度规定的单位从业人员是指在各级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及企业、事业单位中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全部人员。
单位从业人员包括在岗职工和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民办教师,以及在单位中工作的外方人员和港澳台方人员、借用的外单位人员、兼职人员、从事第二职业的人员等单位其他从业人员。
机密★启用前2024年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选择性考试思想政治本试卷共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对“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关系认识正确的是()“两个必然”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这就是现在所说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
“两个决不会”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①两者都依据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阐释社会形态的更替问题②两者都论证了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但过程是漫长的③前者揭示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后者揭示其实现的条件性④前者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方式,后者反映社会形态更替的实现方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习近平指出,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该理论的贡献在于()①阐释了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成为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②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③深化了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④拓展了生产力构成的基本要素,催生了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下表显示了中国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相关数据(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23》)。
2022-2023年统计师之初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过关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50题)1、统计人员应当对其搜集、审核、录入的统计资料与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统计资料的()。
A.统一性负责B.完整性负责C.一致性负责D.准确性负责【答案】 C2、指数按照其所表明的经济指标性质不同,可分为()A.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B.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C.拉氏指数和派氏指数D.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答案】 B3、统计人员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对其负责搜集、审核、录入的统计资料与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统计资料的()负责A.真实性C.及时性D.一致性【答案】 D4、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10-2018)》中我国四大直辖市GDP数据是()。
A.面板数据B.顺序数据C.横截面数据D.时间序列数据【答案】 A5、广义的统计法是指()。
A.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C.统计法律法规规章D.统计法律制度【答案】 D6、被面粉厂消耗掉的小麦是()。
A.消费品C.最终产品D.中间产品【答案】 D7、《统计法》中所说的统计调查,主要是指对()。
A.原始统计资料的收集B.加工过的统计资料的收集C.统计调查对象的统计资料的收集D.统计部门的统计资料的收集【答案】 A8、下列变量是定量变量的是()。
A.天气形势B.籍贯C.职业D.天气温度【答案】 D9、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合格成绩单的人员,应当自收到领取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合格成绩单通知之日起()内,向承办机关提出统计从业资格申请,逾期成绩自行作废B.二年C.三年D.五年【答案】 B10、下列调查方式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A.普查B.重点调查C.电话调查D.典型调查【答案】 A11、下列关于样本量错误的说法是()。
A.它表明一个样本所包含的单位数B.样本量的大小会影响抽样效果C.样本量不少于25个样本称为大样本D.样本量的大小与抽样方法有关【答案】 C12、某企业生产环保垃圾袋,包装标准是每包平均装100个垃圾袋。
2023年统计师之中级统计相关知识每日一练试卷B卷含答案单选题(共100题)1、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 )两个方面。
A.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B.会计核算和参与经济决策C.会计核算和预测经济前景D.会计核算和评价经营业绩【答案】 A2、下列理论是用于解释经济周期的根源的是()。
A.乘数一加速数模型B.罗默的两时期模型C.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D.卢卡斯的边干边学理论【答案】 A3、坐标的纵轴代表总需求,横轴代表总产出或国民收入。
45。
线表示了()之间的等量关系。
A.实际产出和均衡产出B.总需求和国民收入C.国民收入和总产出D.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答案】 B4、以下情况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
A.边际消费倾向为0.6B.边际储蓄倾向为0.2C.边际消费倾向为0.1D.边际储蓄倾向为0.5【答案】 B5、引起国际资本流动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A.汇率B.利率C.国际贸易大量顺差D.利用外资策略【答案】 B6、财务报表分析是以财务报表和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专门的方法,计算、分析、评价以下各项,但不包括()。
A.企业的财务状况B.企业的经营成果C.企业的现金流量及其变动D.企业的管理绩效【答案】 D7、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
A.作用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灵活程度不同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答案】 D8、按提供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可以将账户分为()。
A.资产类账户和负债类账户B.成本类账户和损益类账户C.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D.共同类账户和权益类账户【答案】 C9、下面表述中不是资产基本特征的项目是()。
A.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B.资产是企业未来的经济资源C.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D.资产是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产生的结果【答案】 B10、当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失业时,应该首先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A.增加货币发行量B.提高个人所得税C.提高公司所得税D.增加政府消费支出【答案】 D11、个人和企业为应付日常的交易活动所持有的货币数量称为货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