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乘用车市场状况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51.50 KB
- 文档页数:12
汽车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一、关系营销的主要目标关系营销更为关注的是维系现有顾客,丧失老主顾无异于失去市场、失去利润的来源。
关系营销的重要性就在于争取新顾客的成本大大高于保持老顾客的成本。
有的企业推行“零顾客叛离”计划,目标是让顾客没有离去的机会。
这就要求及时掌握顾客的信息,随时与顾客保持联系,并追踪顾客动态。
因此,仅仅维持较高的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还不够,必须分析顾客产生满意感和忠诚度的根本原因。
由于对企业行为绩效的感知和理解不同,表示满意的顾客,原因可能不同,只有找出顾客满意的真实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维系顾客。
满意的顾客会对产品、品牌乃至公司保持忠诚,忠诚的顾客会重复购买某一产品或服务,不为其他品牌所动摇,不仅会重复购买已买过的产品,而且会购买企业的其他产品。
同时顾客的口头宣传,有助于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此外,满意的顾客还会高度参与和介入企业的营销活动过程,为企业提供广泛的信息、意见和建议。
二、整合营销和整合营销传播(一)整合营销的内涵整合营销强调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以整合企业内外部所有资源为手段,把一切企业活动进行一元化整合重组,使企业在各个环节上达到高度协调一致,从而实现企业目标的一体化营销。
整合既包括企业营销过程、营销方式以及营销管理等方面的整合,也包括对企业内外的商流、物流及信息流的整合。
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当公司所有的部门都能为顾客利益服务时,其结果是整合营销。
”“整合营销包含两方面的含义:首先,各种营销职能(推销人员、广告、产品管理、营销调研等)必须彼此协调……其次,营销必须使公司其他部门接受‘思考顾客'的观念。
”他又说:“整合营销一般包括两大主题,分别是:①许多不同的营销活动都能够传播和交付价值;②在有效协调的情况下,实现各项营销活动的综合效果的最大化。
”营销组合概念强调将市场营销中各种要素组合起来的重要性,营销整合则与之一脉相承,但更为强调各种要素之间的关联性,要求它们成为统一的有机体。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汽车消费需求不断上升。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状况,本报告通过对大量汽车调研数据的分析,旨在为汽车企业、政府部门及投资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数据来源本报告数据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相关统计数据;2.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汽车行业数据;3. 各大汽车企业发布的销售数据;4. 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发布的汽车市场报告;5. 网络公开数据。
三、数据分析1. 市场规模分析(1)总体市场规模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同比增长5.1%和5.3%。
从全球汽车市场来看,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2)细分市场规模从汽车细分市场来看,乘用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2019年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2275.1万辆和2275.5万辆,同比增长3.8%和3.9%。
其中,轿车、SUV和MPV车型分别占比为47.5%、35.2%和17.3%。
2. 市场结构分析(1)品牌结构从品牌结构来看,我国汽车市场呈现出“寡头垄断”格局。
2019年,我国汽车销量排名前十的企业分别为上汽集团、东风汽车、一汽集团、长安汽车、北汽集团、广汽集团、吉利汽车、长城汽车、华晨汽车和比亚迪。
这些企业占据了我国汽车市场的半壁江山。
(2)车型结构从车型结构来看,SUV车型在我国汽车市场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2019年,SUV车型产销量分别为897.5万辆和918.5万辆,同比增长10.5%和11.5%。
与此同时,轿车和MPV车型产销量分别为1012.3万辆和295.5万辆,同比增长2.5%和5.3%。
3. 消费者需求分析(1)消费偏好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消费者在购车时最关注的因素依次为:价格、品牌、外观、配置、油耗和售后服务。
其中,价格和品牌因素占据消费者关注的比重较大。
全球及中国汽车行业发展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1、全球整车行业市场概况汽车工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的现代化产业。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汽车制造已经形成了一条庞大的产业链,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产值最高的重要产业之一,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汽车产业对各国工业结构升级和相关产业发展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具有产业关联度高、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综合性强、零部件数量多、附加值大等特点,同时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
正是由于汽车产业规模效应显著、上下游产业关联度强,寡头垄断的形成是产业成熟的标志。
汽车产业发展至今已经成为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工业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这些国家凭借其先发优势和技术优势,已经形成较高的产业集中度,全球汽车制造市场主要由美国通用、美国福特、德国大众、日本丰田、韩国现代等十几家大型整车制造商主导。
《2020-2026年中国汽车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向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总体减弱,主要经济体增长依然乏力,一些地区政治动荡,同时受世界产销第一大国中国同比较快下降的影响,2019年世界汽车生产比上年有所下降,2019年,全球共生产汽车9178.7万辆,同比下降5.2%。
在汽车细分品种中,乘用车生产同比降幅明显高于全行业,商用车降幅略低,总体表现略好于乘用车。
2019年,乘用车生产6714.9万辆,同比下降6.4%;商用车生产2463.8万辆,同比下降1.9%。
2019年,全球四大地区汽车生产表现不一,其中:亚太地区下降最快,非洲地区唯一增长。
2019年,欧洲地区生产2131.21万辆,同比下降4.3%;美洲地区生产2010.28万辆,同比下降3.6%;亚太地区生产4926.69万辆,同比下降6.4%;非洲地区生产110.51万辆,同比增长0.3%,增幅比上年明显减缓。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欧洲地区中独联体国家表现总体仍然较为出色,除俄罗斯小幅下降外,其他国家均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阿塞拜疆和哈萨克斯坦增速更为明显。
汽车市场调查报告的范文精选(一)一、市场概述•宝马和奥迪两大品牌联合所占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其他品牌受其影响市场关注份额有所减少,奥迪在本月上升较为明显。
•厂商关注度方面,一汽奥迪和华晨宝马仍然是争夺冠军的两大热门厂商,但本月一汽奥迪迅速拉开了与华晨宝马的差距,以较为明显的优势取胜。
•3.0L排量和2.5L排量的中大型车市场关注份额有所回落,本月合计所占市场份额不足五成,宝马5系仍然是最受消费者关注的车系。
•消费者的关注度集中在采用三厢车车体结构和配备了AT(自动变速器)的中大型车身上,在各自的领域均有很高的市场关注份额。
二、研究的基本情况(一)研究目的及内容1、了解消费者对汽车的消费现状及汽车市场的消费特点(1)、通过调研了解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所考虑的因素价格配置颜色等(2)、了解市场上汽车竞争的对手的实力、市场占有率及售后服务情况明确自己在市场中的地位(3)、了解消费者购买汽车时所考虑的宏观环境(经济的发展程度及国家政策)2、研究汽车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动机及其消费行为的特点(1)、了解其购买汽车的目的及了解汽车的途径(2)、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购买能力与收入、教育程度、生活方式以及品牌忠诚度等的关系3、了解消费者对公司生产汽车的接受程度(1)、对公司新产品的接受程度(2)、被访者对汽车方面提出的要求与意见(二)、调研进行情况本次汽车的市场调研历时十五天(2011、5、20——2011、6、5)此次调查的范围是是开发区、市区商贸城和各个驾校、银行被访者定义为已经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具有固定工作,年龄在25-45之间,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人士,以男士为主,此次调研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0份,有效率为90%,调查进行了严格的审核,负荷等程序,保证了有效性。
(三)、被访者情况被访者年龄在25-35之间的约占总量的65%,35-45岁之间的占35%被访者职业以个体工商业和企业的管理人员为主,本次调查对象的家庭平均收入相对较高,3000元的占85%,4000元以上的占15%三.研究报告摘要(一)消费者消费轿车的基本状况分析今年轿车市场销售异常火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轿车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汽车行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更好地把握市场趋势,预测未来发展方向,本报告通过对汽车行业年度大数据的深入分析,旨在为行业从业者、政策制定者以及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决策依据。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各大汽车厂商以及相关市场调研机构。
数据涵盖了汽车产销量、车型分布、市场占有率、消费趋势、政策法规等多个方面。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我们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和统计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汽车行业年度数据分析(一)产销量分析1. 总体产销量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037.3万辆和2,938.1万辆,同比增长4.8%和3.8%。
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536.5万辆和536.7万辆,同比增长1.6倍和1.5倍。
2. 车型分布在汽车产销量中,乘用车占比最高,达到80%以上。
其中,轿车和SUV车型销量领先,占比分别为40%和35%。
货车和客车产销量相对较低,占比分别为15%和10%。
(二)市场占有率分析1. 品牌市场占有率在汽车市场占有率方面,国产汽车品牌逐渐崛起,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2022年,我国汽车市场占有率前五的品牌分别为上汽集团、吉利汽车、长安汽车、东风汽车和广汽集团,其中上汽集团市场份额最高,达到15%。
2. 车型市场占有率在车型市场占有率方面,轿车和SUV车型市场占有率最高,分别为40%和35%。
货车和客车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分别为15%和10%。
(三)消费趋势分析1. 新能源汽车消费趋势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政府政策的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持续增长。
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到18.3%,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2. 汽车智能化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汽车智能化成为消费趋势。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购买搭载智能驾驶、智能互联等功能的汽车。
中国汽车行业的PEST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汽车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从工作用车到生活用车,随着生活科技化、快捷化等的发展,汽车普及化的势头也越来越汹涌!下面我将用PEST模型来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
一、Political-legal Factors 政治法律因素所谓政治法律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制度、体制、政治形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
我们可以从以下接个方面来看:1、税收政策对汽车行业的刺激“十二五”期间,将通过综合利用金融、税收、经贸等政策,鼓励引进先进技术设备、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等。
在国家政策上,近年来陆续推出了汽车补贴政策,汽车下乡政策,还有汽车贷款政策,小排量车的减征购置税等,2、产业政策●汽车产业政策重点从生产环节向销售环节转变,以便更好地发挥汽车产业的支柱作用。
●《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有利于抑制能源需求增长过快的势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取消汽车产品进口配额管理,继续降低汽车进口关税●《二手车市场管理办法》:二手车市场经营主体多●《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只要汽车生产商授权,进口车可以和国产车同网销售。
很有利的促进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汽车产业作为一个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国家的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完善的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的出台,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和平台。
二、Economic Factors 经济因素经济环境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制度、经济结构、产业布局、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未来的经济走势等。
●构成经济环境的关键要素包括:国生产总值(GDP)的变化发展趋势、利率水平的高低、财政货币政策的松紧、通货膨胀程度及趋势、失业率水平、居民可支配的收入水平、汇率升降情况、能源供给成本、市场需求情况等。
●自中国加入WTO,国外大的汽车生厂商纷纷进入,形成了九州分天下的局面,2010年我国汽车销售量超过1500万,车辆购置税完成1792亿元,同比增长54.0%,汽车增值税和消费税等各项相关税收也有所增长。
2022年7月我国汽车行业市场分析:总体产销下降由于汽车限购政策的提出以及新能源汽车的消失,传统的汽车行业市场始终不景气,各品牌汽车通过各种优待活动和降价都没能扭转局面。
2022年7月,汽车产销量连续下降趋势,且本月降幅超过预期。
其中环比自4月以来连续4个月下降,同比继5月后连续3个月双双下降。
1-7月,汽车产销增速均低于1%,与前6月相比连续回落。
以下是2022年7月我国汽车行业市场分析:1.总体状况⑴产销量连续下降7月我国汽车产销量环比明显下降,同比亦呈现较快下降。
产销量已连续三个月低于上年同期水平,本月下滑超预期。
依据中汽协会统计,月度产销连续三个月下降最近消失的时间为2022年的11月-2022年1月。
7 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1.80万辆和150.30万辆,比上月分别下降18%和16.6%;与上年同期相比产销量分别下降11.8%和7.1%。
1-7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61.27万辆和1335.33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0.8%和0.4%。
月度累计增幅连续回落,比上年同期分别回落8.7和7.8个百分点。
⑵乘用车产销再次下降7 月,乘用车产销环比回落,继6月份后再次低于上年水平,且降幅明显。
7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30.13万辆和126.86万辆,产销量比上月分别下降18%和16.1%;与上年同期相比,产销分别下降11.6%和6.6%。
除SUV外,其余车型均低于上年同期,其中轿车下降二成左右。
1-7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162.90万辆和1136.42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和3.4%,增幅分别回落8.2和8.6个百分点。
乘用车四类车型产销状况看,比上年同期,SUV产销连续保持高速增长,分别为46.1%和44.3%;MPV产销增速超过10%,分别为13.8%和12.8%;轿车产销分别下降7.4%和7.6%;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分别下降18.8%和18.7%。
⑶商用车产销同比下降7月,商用车产销比上月下降,且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我国乘用车市场状况分析
5月份乘用车销售点评
销售呈现平淡走势。
5月份生产41.35万辆,销售39.36万辆,销售率逐月有所下滑,5月95.19%,4月96.96%、3月97.26%。
销量较4月份减少7.48万辆,-15.97%。
轿车、SUV和微型客车都为两位数负增长,MPV为零增长。
本世纪6年来,5月车市均平淡,销售都低于4月份,今年没有脱离那个轨迹,长假阻碍应是缘故之一。
同比增长接着回落。
不管是单月,依旧1~5月累计同比,增幅差不多上连续回落。
就轿车增幅而言,1月93.77%、2月75.73%、3月43.25%、4月48.86%、5月34.25%;1~2月85.83%、1~3月66.97%、
1~4月61.27%、1~5月55.09%。
这种回落没有出现大的起伏,讲明我国汽车市场需求的高增长处于平稳回落的态势。
价格连续小幅下降。
5月份乘用车价格连续小幅下降走势,比4月份价格下降0.15%,降幅缩小0.3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降4.38%。
轿车价格连续4个月走低,近趋于稳定,环比与上月持平,比年初价格降幅已达1.25%;运动型乘用车价格受消费税调整因素阻碍,通过前期连续上涨后价格有所回落,环比由上月上涨0.22%转为下降0.95%,比今年年初和去年同期价格分不下降1.24%和4.37%;微型客车价格由降转升,环比上涨0.53%,但低于去年同期水平6.7个百分点。
新车开卖当月差不多热销。
新车、改型车亮相不断,POLO劲情、劲取工厂下线,C301奔腾杭州展出,2.0L桑塔纳3000上市。
5月进入中汽协会统计的新上市车型的销售,神龙公司凯旋1716辆、吉利金刚LG-1/1415辆、东南蓝瑟638辆、江铃陆风风尚153辆。
新车开卖当月多数热销。
2.0L市场冷热不一。
老车型、改型车和新车型扎堆2.0L,是5月份乃至今年以来的一个突出现象。
凯旋、速腾、思域、凯美瑞、马3
有2.0L,帕萨特领驭和桑塔纳3000有2.0L,红旗世纪星、中华和奇瑞东方之子有2.0L,君威、雅阁、远舰、索纳塔有2.0L,新天籁、新马6和新蒙迪欧也有2.0L。
事实上2.0L市场并非差不多上“黄金”。
同一个企业,高尔夫难销以至于停产,眼下速腾走俏;多个排量的同一车型中,2.5L君威、2.4L雅阁、2.3L天籁好销,2.0L均处滞销状态;而索纳塔2.0L好销,2.5和2.7的都难打开局面;同样是奇瑞生产的2.0,东方之子起色难,A520入市业绩显著。
5月份乘用车企业销售排行点评
由于一汽丰田销售是个独立的公司,它总经销从天津、长春和四川三地合资合作企业生产的丰田品牌汽车,尽管1~5月份销量92758辆,笔者没有将它列入累计销售第10名的企业。
自上月起,所有微型客车即交叉型乘用车纳入乘用车统计,使乘用车排名发生变化,上汽通用五菱单月销售进入第2名,1~5月累计销售位仍居第1;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1~5月累计列入第6、哈飞汽车进入第9名。
前5名当月的同比,都高于乘用车总体24.08%的增长;环比除上海大众外,都小于乘用车总体的负增长。
市场平淡之中,上海通用不克荣御、君越和GL8、上海大众途安、一汽-大众速腾、华普汽车、哈飞路宝、华晨骏捷等呈现亮色,销售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上海通用以显著的落差,拉开了与第二名以下企业的距离,以3.64万辆的销售,制造了我国企业“平淡的5月”月销之最,足见其强劲的竞争实力。
上海大众1~5月13.5万辆,较去年同期6.97万辆增长93.84%。
其中普桑和桑塔纳3000增长56.15%,PASSAT4.71万辆是去年同期2.21
万辆的1倍,POLO和GOL更是去年同期的近5倍,途安有明显起色。
照此势头进展,上海大众的重新崛起,应该指日可待。
5月的奇瑞虽较上月销售回落,但同比依旧是个高速增长,当月同比增长56.39%,累计增长88.35%。
QQ——旗云——A5、瑞虎和东方之子,销量比例为“4-4-2”,趋向于合理的结构。
QQ的“大显省手”、旗云的“旗开得省”、东方之子的“芯驰省往”、瑞虎的“能驱能省”,彰显奇瑞“强劲节油”活动主题的效用。
前10家乘用车企业5月份销售23.76万辆、1~5月销售125.84万辆,为乘用车总销量的60%。
其余40多家仅占40%的市场份额,集中度的稳定提高可见一斑。
轿车排量细分点评
1.0~1.6L的市场份额较上月又提升3.69个百分点。
除了1.6L贡献外,1.4L一般型轿车的增长也功不可没,1.3L飞度、1.4L乐骋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