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大血管外科教案(双语)
- 格式:ppt
- 大小:401.50 KB
- 文档页数:21
血管和心脏教案血管和心脏教案1教学目标:科学学问目标:知道心脏的大小、位置、结构;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探究心跳与哪些因素有关。
科学探究目标:依据现象合理猜测,能够利用简洁的表格、统计等方法整理资料。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培育同学小组合作意识;珍爱生命,并将学到的学问用于生活。
教学材料预备:1、模拟心跳试验材料:橡胶球、塑料瓶、塑料管、红色的水四种材料;2、多媒体课件;3、听诊器、心跳测试记录表、血液循环绘图板、彩色笔。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听诊器,老师问:知道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吗?通过同学的沟通,引入本课讨论主题:心脏和血管〔板书:心脏和血管〕2、同学沟通关于心脏想知道的问题。
依据沟通状况,引入下一环节:熟悉心脏。
【通过让同学思索听诊器的作用,引出心脏,引出本课的讨论主题,这样既直入主题、不铺张时间,又能激发同学的爱好,活跃课堂气氛。
】二、自主探究,熟悉心脏。
1、想一想,猜一猜依据同学已有阅历先让同学猜想位置,在猜想中发觉问题,老师引导同学:摸一摸,你的心脏在哪里?试着说一说它的样子。
课件出示心脏模型、位置。
师生沟通总结:心脏位于人体胸腔中部偏左。
伸出拳头在胸前比划一下自己心脏有多大。
【通过同学猜想,摸一摸,找出心脏的位置,最终出示课件,师生共同总结出心脏的位置、大小、样子。
同学在亲身感受中验证自己的猜测,符合学校生的认知规律。
】2、摸一摸、听一听对比着大屏幕,再找一找自己心脏的位置。
摸摸有什么感觉?同学自己摸摸心脏,感受心跳。
指导正确使用听诊器的方法:将听筒置于耳内,用有膜片的这端放到心脏的位置。
没有轮到你的同学可以把耳朵贴近同伴的左胸心脏的位置,悄悄的感受心脏的声音和节奏。
同学用听诊器听心跳。
同学沟通听到的声音,师生共同总结:有规律的、有节奏的一跳一跳的。
【这个环节设计是想通过听诊器,让同学清楚的听到心跳,在听中感受心脏,同学对这个试验的爱好很深厚,但肯定要给同学讲解听诊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才能让同学更好的试验。
心外科课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习心外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心脏病的诊断、治疗和手术操作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实践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心外科工作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
1. 心脏病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介绍心脏病的分类和临床表现,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心脏病的特点和临床表现。
2. 心脏病的诊断方法。
介绍心脏病的常见诊断方法,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血管造影等,让学生了解不同诊断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3. 心脏病的治疗原则。
介绍心脏病的治疗原则,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让学生了解不同治疗方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4. 心脏手术的操作技巧。
通过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介绍心脏手术的常见操作技巧,让学生了解心脏手术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
通过讲解和演示,介绍心外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
3. 实践操作。
安排学生到临床实习基地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心脏手术的操作技巧。
4. 讨论交流。
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想碰撞。
四、教学评价。
1. 知识与技能的考核。
安排笔试和实操考核,考察学生对心外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2. 过程与方法的评价。
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实践操作情况,评价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估。
通过学生的表现和态度,评价学生对心外科工作的兴趣和热情,以及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资源。
1. 教材。
选用权威的心外科教材,如《心血管外科学》等。
2. 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师讲解和演示心外科知识和技能。
3. 实践操作设备。
提供心脏手术模拟器和其他实践操作设备,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心脏外科教案第次课授课时间:年月日课程名称外科学授课教师授课题目(章、节) 基本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年级专业、层次临床医学本科职称课型(大、小) 大学时 3 外科学(第8版)第29、30章陈孝平. 统编外科学教材. 第8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P300-320,心脏血管外科学,现代心血管病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常见先心病(ASD、VSD、PDA、TOF)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时机;了解风心病的病史特点及手术指征、人工心瓣的基本知识;了解冠心病的手术指征及CA旁路手术的基本知识;了解体外循环基本知识;自学:PS、COA、VSA、CCP;CT;常见CHD、RHD 的病理生理。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常见先心病ASD、VSD、PDA、TOF(70分钟);风心病MS、MI、AS、AI、人工心瓣(30分钟);冠心病及CA旁路手术(10分钟);体外循环(5分钟)。
临床思维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方法;自学:根据教学中的临床思维方式,归纳总结自学疾病;只讲授重点。
教学重点及如何突出重点、难点及如何突破难点:常见先心病(ASD、VSD、PDA、TOF)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时机;风心病MS、MI、AS、AI的病史特点及手术指征、人工心瓣的基本知识;冠心病的手术指征及CA旁路手术的基本知识;体外循环基本知识。
利用拍摄临床的教学资料制作电子课件,理论结合实践启发学生的思维,在经过基础知识(解剖、病理生理)以及超声、影像、内科、儿科等理论课学习的基础上,在内容多、学时短,3个学时内突出先心病、风心病、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时机为重点进行讲解。
要巩固掌握的学习知识,还必须在临床见习和实习中提高。
教研室审阅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基本内容教学手段我国心脏外科的发展史制作多媒体电子心脏外科形成较晚.发展迅速,已成为课件外科专业中的新兴学科。
制作多媒体电子心外手术的发展阶段课件 20世纪40年代后期. 心内闭式手术的发展阶段1954—1956年心内直视手术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