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历史概述及主要历史遗迹
- 格式:doc
- 大小:77.50 KB
- 文档页数:17
历史文化古城南京简介(完整版)历史文化名城——南京一、城市简介南京,有着6000多年的文明史和2400多年的建城史,素有“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都”的美誉,与北京、西安、洛阳并称为“中国四大古都”,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南京市地处中国长江下游的宁镇丘陵地区,东望大海,西达荆楚,南接皖浙,北联江淮,总面积6597平方公里。
南京现辖11个区(玄武、白下、秦淮、建邺、鼓楼、下关、江宁、浦口、六合、栖霞、雨花台)2个县(高淳、溧水),总人口约770万人。
南京,山环水抱,葱茏毓秀,山水城林融为一体,自然风貌久负盛名。
自然界厚赐于南京龙盘虎踞的山川形胜,历史在此又遗存下灿烂的文化。
先后有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等王朝在这里建都,它曾是“六代帝王国、三吴佳丽城”的金粉之地,史称六朝;此外,南唐、明(洪武)、太平天国,以及国民党政府也曾建都与此,因此,历史上盛称为“六朝胜地、十代都会”至今在南京的地下及地上尚留存着无数的文物及遗迹,是南京历史文化积淀中的重要特色与优势。
南京市博物馆收藏的六朝文物举世闻名。
孙中山先生曾有名言概括南京之美:“此地有高山,有平原,有深水,在世界三大城市中亦诚难觅此佳境”。
位于城东紫金山麓的中山陵、明孝陵,掩映在绿色葱葱的紫金山中,布局宏伟。
太平天国遗址,殿阙巍峨。
数十处南朝陵墓刻,硕大洗练,堪称一代巨制,国之瑰宝。
栖霞寺内舍利塔,造型雄健,比例匀称,装饰华丽,是我国现存石塔中不可多得的佳品。
总统府、雨花台烈士陵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梅园新村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碑是我国过民主革命的历史见证。
玄武湖,三面环水,一面临城,秀峰塔影,碧波荡漾,堪称“金陵明珠”。
莫愁湖,蕴含动人凄丽的传说,湖光倩影,花团锦簇,典雅、幽秀而豁达奔放。
城市精神:开明开放、诚朴诚信、博爱博雅、创业创新城市象征:辟邪市树:雪松市花:梅花市歌:《茉莉花》别称:冶城、越城、石头城、秣陵、金陵、建业、扬州、建邺、建康、秦淮、升州、蒋州、上元、白下、集庆、应天、江宁、天京、龙盘虎踞、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博爱之都、开明之城、钟山风雨帝王城二、环境情况(一)气候南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降水1200毫米,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5.4°C,年极端气温最高39.7°C,最低-13.1°C,年平均降水量1106毫米。
南京八个遗址的介绍资料南京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遗址。
在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留存着许多见证了历史变迁的重要遗址。
本文将介绍南京八个著名的历史遗址,带您领略南京的历史风貌。
一、明孝陵明孝陵位于南京市栖霞区,是明朝第一位皇帝朱棣(太祖)和其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明墓之一。
孝陵占地面积约1260亩,建筑气势宏伟,是中国古代帝陵建筑的代表之一。
游览孝陵,除了可以欣赏到精美的建筑和雕塑,还可以感受到明朝的辉煌与厚重。
二、总统府总统府位于南京市玄武区,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场所之一。
总统府曾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和国民政府的行政办公地点,见证了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进行革命斗争的艰苦历程。
总统府内有许多历史文物和陈列品,通过这里的参观,可以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历史人物。
三、中山陵中山陵位于南京市玄武湖风景名胜区,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重要的纪念建筑之一。
中山陵是为纪念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建造的,也是中华民国时期著名建筑师杨廷宝的代表作之一。
中山陵的建筑风格庄重大气,是典型的中国古代建筑风格与西方古典建筑风格的结合。
登上中山陵,可以俯瞰整个南京城市的美景,同时也可以缅怀先烈,感受中国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四、雨花台雨花台位于南京市栖霞区,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之一。
雨花台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重要战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之一。
在这里,游客可以了解到中国人民抵抗外敌入侵的历史,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英勇精神。
登上雨花台,可以俯瞰整个南京城的美景,同时也可以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
五、明城墙明城墙是南京市内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墙,位于南京市玄武湖中山陵路的东西两侧。
明城墙建于明洪武年间,全长约35.2公里,是当时中国最宏伟的城墙之一。
明城墙保留了古代城市居民的生活习俗和防守设施,是中国古代城墙建筑的典范之一。
途经明城墙,可以感受到古代城市的繁华与历史的沧桑。
南京历史文化概述远古人类的足迹,随着时代推移而遍及今日的南京。
东郊汤山出土了距今约30万~50万年的“南京猿人”完整的头骨化石;溧水县神仙洞发现了距今l万年以前的“溧水人”遗址。
距今6000多年前,南京鼓楼岗西北侧的北阴阳营和玄武湖畔、长江岸边开始出现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村落,聚居着南京的初民。
3000多年前,沿江河地带,已经相当密集地分布着青铜时代的居民聚落,以秦淮河中游的湖熟镇一带较为集中,称为“湖熟文化”。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后,在今中华门西南侧建城,开创了南京的城垣史。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大败越国,于石头山筑城置金陵邑,金陵之称亦因此而得名。
秦汉时期,南京地区随经济发展而建县渐多。
汉末三国鼎立之初,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9月即迁都于此,称作建业,为南京建都之始。
公元317年,晋琅琊王司马睿建立东晋政权,以建康(今南京)为国都,这是南京城市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时期。
此后,南朝宋、齐、梁、陈相继定都建康,史称“六代豪华”,南京由此有“六朝古都”的美称。
公元937年,南京成为南唐的首都,称为江宁府,这是南京城市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期。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建立明朝,以“应天”为“南京”,第一次成为一统天下的全国首都。
由此,南京城市发展进入又一高峰期,南京都城为当时世界第一大城。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于此,改名天京。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27年,国民政府定南京为首都。
“金陵自古帝王州”,从中古到近现代,继孙吴之后,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朝、太平天国以及中华民国先后定都南京,共455年,史称“十代故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文化遗产。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成为中央人民政府直辖市。
1952年9月,南京为江苏省省辖市。
1953年1月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成立,南京为江苏省省会。
1994年2月,经国务院同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明确南京的行政级别为副省级。
南京人文地理百科知识南京是中国江苏省的省会,也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城市。
本文将带您了解南京的人文地理知识,从历史、文化、建筑和风景等多个方面展开介绍。
一、历史遗迹1. 南京明城墙:南京曾是中国明朝的首都,在明城墙建设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城防设计和工程技术,至今保存较为完整,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完整程度最高的明代城墙之一。
2. 明孝陵: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及其皇后的陵墓,建于明朝建立后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这是一座规模宏伟的皇家陵墓,包含了宏大的建筑群和精美的石刻,展示了明代建筑风格和艺术水平。
3. 中山陵:中山陵是中国现代史上伟大的国父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位于玄武湖畔。
这座陵墓是一座中西结合的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风格典雅,被誉为现代中国建筑史上的杰作。
二、文化遗产1. 夫子庙:夫子庙座落于秦淮河畔,是一座集文化、观光、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这里有传统的南京建筑风格,保存了大量的古代文物和历史遗迹,是体验南京传统文化的绝佳之地。
2. 南京博物院:南京博物院成立于1933年,是中国最早的博物馆之一。
馆内有丰富的文物收藏,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各个时期和各个领域,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窗口。
3. 南京民俗博物馆:南京民俗博物馆位于秦淮河畔,展示了江苏地区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
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传统的节庆风俗、民间艺术和手工艺制作技艺。
三、建筑风格1. 中山陵:中山陵的建筑群结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和西方现代建筑的元素,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伟大领袖的崇敬之情和对民族复兴的渴望。
2. 南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的大型桥梁,也是中国现代桥梁建设的标志性作品。
它连接了南京市区和北岸新城区,是南京市的一张城市名片。
3. 南京夫子庙:夫子庙是一座传统的南京建筑群,其建筑风格典雅庄重,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糅合了汉、唐、宋、元、明、清等多个时期的建筑元素,向世人展示了南京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
南京六朝古迹景点介绍
南京是六朝古都,这里有着很多的名胜古迹,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南京六朝古迹。
南京六朝古迹,是指南京的六朝时期所留下的古迹。
它们有的已经不复存在,有的则被保存了下来。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南京六朝古迹吧!
1.石头城遗址
石头城遗址是中国古代文明中“以石为城”的典型代表。
它是由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所建,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石头城”。
石头城位于南京市秦淮区龙蟠中路南侧,城墙已被破坏,只剩断壁残垣。
2.牛首山
牛首山是六朝时期皇家园林“梁武帝天监年间(公元502年——508年)建造的”牛首山寺“的所在,牛首山因其形状似牛首而得名。
牛首山是我国佛教名山之一,山上有一座始建于南朝梁代的皇家寺院——牛首寺。
牛首寺内有一座气势雄伟、宏伟壮观的大雄宝殿。
3.夫子庙秦淮风光带
— 1 —
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位于南京市中心,由秦淮河、白马河、贡院河三条河流所形成的“U”形水系上,北起文德桥,南至大桥路,全长约7.5公里,面积约16平方公里。
— 2 —。
南京历史简介南京,古称金陵、建康,是江苏省会、副省级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是四大古都中唯一未做过异族政权首都的古都。
南京早在100-12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活动,35-60万年前已有南京猿人在汤山生活,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
南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72年,当时越王勾践灭吴后,在今天南京、无锡、泰州、武汉、丹江口、鄂州等六地建造了六座城池,其中以南京的城池规模最大,因此南京成为了越国的北部重镇。
此后,南京在历史上多次成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在明朝时期,南京成为了中国的首都,这也是南京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
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南京成为了留都,并保留了完整的明朝皇宫和城墙等建筑。
南京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众多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
其中,越城、石头城、明故宫遗址、中华门城堡等都是南京历史上的重要遗迹。
此外,南京还保留了许多传统的民俗文化和手工艺,如南京云锦、金陵灯会等。
在现代,南京已经成为了华东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是长江经济带重要的节点城市和长三角特大城市。
南京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有着现代化的城市风貌和独特的魅力。
南京的旅游资源丰富,既有历史文化遗迹,也有现代化的城市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总之,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代表之一。
对于南京的介绍南京,位于中国东部,是江苏省的省会城市。
作为中国古代的六朝古都之一,南京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这座城市是中国的重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同时也是旅游胜地之一。
本文将深入介绍南京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以及当代发展,以帮助读者对南京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
一、历史与文化南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95年的春秋战国时期。
它曾是多个王朝的首都,包括东晋、南朝宋、南朝齐和南唐等。
特别是在南唐时期,南京成为中国文化的中心,许多文学、艺术和科学的杰出人才汇聚于此。
南京的文化传统和历史遗迹在现代仍然有重要的影响。
二、名胜古迹1. 中山陵中山陵是南京最重要的名胜之一,也是中国著名的陵墓之一。
它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为了纪念他对中国民主革命做出的巨大贡献而兴建的。
中山陵的建筑设计隆重庄严,融合了中西文化元素,是中国近代历史文化的象征之一。
2. 夫子庙夫子庙是南京最古老和最有名的寺庙之一,建于公元1034年。
它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而建造的。
夫子庙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文化遗产,如碑廊、传统的瓷砖雕塑和古代楹联等。
夫子庙是南京重要的文化景点,吸引着许多游客和朝圣者。
3. 玄武湖玄武湖是南京最大的湖泊,被誉为“江南四大名胜”之一。
它拥有美丽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历史文化。
湖边有许多公园和景点,如鸡鸣寺、湖心亭和钟山等。
在玄武湖附近,游客可以欣赏湖光山色,感受南京的宜人氛围。
三、当代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南京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经济中心。
它在科技、教育和文化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南京还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拥有现代化的交通网络和设施。
许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和机构在南京设立了总部或分支机构,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南京的观点与理解作为南京的写手,我对这个城市有着积极的观点和深入的理解。
首先,南京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这使得它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其次,南京的发展与时俱进,以科技和教育为驱动力,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的家乡历史悠久的南京南京,作为中国六朝古都之一、江苏省的省会城市,拥有着久远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座城市有着丰富多样的历史遗迹、人文景观以及传统习俗,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索和领略。
作为南京人,我深深为自己的家乡感到骄傲,以下将为您介绍一下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
1. 城市简介南京,又称为石头城,位于中国东部的长江下游地区。
作为六朝古都,南京曾是多个朝代的首都,包括东吴、东晋以及南朝宋、齐、梁、陈等。
南京有着2600多年的城市历史,是中国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
2. 历史遗迹南京作为古都,遍布着许多历史建筑和遗迹。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紫金山上的明孝陵。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也是中国最大的贵族陵墓之一。
陵墓巍峨宏伟,享有“万里长江第一陵”的美誉。
除了孝陵,南京还有夫子庙、雨花台、明故宫等众多历史名胜。
夫子庙是南京最重要的文化街区之一,是纪念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圣地,也是南京的旅游景点之一。
雨花台是纪念秋瑾等同志的革命纪念地,具有重要的历史纪念意义。
明故宫则是南京明代宫殿的遗址,曾是明朝的皇宫,现在则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公园。
3. 文化名人南京是中国历史上许多文化名人的故乡。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杨洪基。
他是中国现代著名的音乐家,作为一个南京人,他的音乐风格深受故乡的文化底蕴影响,能够唱出南京特有的江南民歌风格,使其音乐具有独特的韵味。
还有徐悲鸿、胡适、郭沫若等众多文化名人也是南京人。
他们为中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南京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4. 传统习俗南京有着丰富多样的传统习俗,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南京年画和南京市花。
南京年画起源于明朝,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南京年画色彩丰富,内容多为寓意吉祥的图案,被视为年节期间的重要装饰品。
南京市花是紫金山杜鹃,它是南京的城市花卉,也是不可或缺的花卉资源。
每年春天,杜鹃花盛开的时候,南京的紫金山都会成为一片花海,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
南京历史文化底蕴南京,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承载着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沉淀与传承。
作为中国古都之一,南京自古就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历史遗迹和文化资源,被誉为中国历史文化的瑰宝之一。
一、古都遗迹南京作为六朝古都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
其中最为闻名的当属明秦淮石刻、中山陵、明城墙等古建筑群。
明秦淮石刻是中国石刻史上的珍贵遗产,陈列着大量明代重要文人的题字,展示了明代石刻艺术的独特风采。
中山陵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重要的见证者,纪念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
明城墙作为古代城防建筑的典范,至今仍然保存完好,成为城市的标志性景点。
二、文化名人南京是众多文化名人的故乡,涌现出了不少文学巨匠、科学家、政治家等杰出人才。
如李白、杜牧、陆游等文学家;徐霞客、顾颉刚等科学家;周恩来、蒋介石等政治家。
他们的诗文文章、学术研究、政治事迹为南京增添了无限的文化魅力,成为后人学习和敬仰的对象。
三、美食文化南京作为六大中国美食名城之一,也有着丰富的美食文化。
著名小吃有夫子庙小吃街的鸭血粉丝汤、水煮鱼、杂酱面等;传统饮食有金陵菜、六合炖菜、清真美食等。
这些美食不仅滋味独特,而且传承了南京特有的烹饪技艺和民俗文化,成为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宗教文化南京也是宗教文化荟萃之地,众多宗教在这里传播发展,留下了丰富的宗教文化遗产。
佛教建筑如栖霞寺、灵谷寺,道教建筑如紫金山天王殿、南京牛首山等,基督教建筑如圣救主大教堂等,展示了南京多元宗教文化的风采。
五、现代文化南京作为中国的现代化城市,也拥有独特的现代文化氛围。
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为南京培养了大批人才,文艺团体如南京话剧团、南京艺术学院等也为城市的文化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南京青奥会、金陵体育会等各种文化活动也为南京注入了新的活力和魅力。
综上所述,南京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不仅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更为南京市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南京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底蕴南京,位于中国的江苏省,是一座拥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
作为六朝古都,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遗迹与文化底蕴,成为了令人向往、探索的地方。
自古以来,南京就是中国历史的重要城市之一。
东吴孙权封号吴王后,这里成为了其政权的都城,为吴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这段历史不仅在现今的南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遗迹,也为南京的文化底蕴积淀了深厚的基础。
南京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95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城市之一。
作为六朝时期的都城,南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
其中最著名的无疑是南京市内的紫金山,这座山脉是南京最重要的自然地标之一。
紫金山内有许多古代名胜,如明孝陵、明城墙、夫子庙等。
这些遗迹提醒着我们过去的辉煌和荣耀。
南京还有许多其他的历史遗迹,如明代宁南宫、南京城墙、秦淮河等等。
这些遗迹都有着不同的历史意义和文化背景,是了解南京历史的重要窗口。
通过参观这些遗迹,人们能够深入了解六朝古都的繁荣与辉煌,感受到数百年来的风雨沧桑。
除了历史遗迹外,南京还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于世。
南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文人墨客众多,文化氛围浓厚。
南京曾是明清两朝的文人聚集地,许多文人墨客都在南京留下了许多作品,留下了他们对于南京以及中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这些作品不仅侧面展示了南京丰富的文化底蕴,也为后人提供了深入了解南京历史和文化的机会。
南京还有着丰富多样的民间文化。
传统的南京民间艺术如秦淮河灯船、南京评弹等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这些艺术形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也是南京文化底蕴的体现。
此外,南京还有许多独特传统节日,如南京夜饭、元宵灯会等,这些节日不仅是庆祝活动,更是南京人民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
总体而言,南京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底蕴是南京城市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京不仅有着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还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元素。
这些遗迹和文化传统不仅是南京人民的自豪,也是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索与欣赏的珍宝。
南京历史人文南京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着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
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使得南京成为了中华文明的瑰宝,同时也留下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人文景观。
本文将从南京的历史沿革、文化古迹、名人故居以及传统艺术等多个方面,全面介绍南京的历史人文。
1.历史沿革南京作为我国古代六朝古都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3000多年前,南京便是吴国的都城。
随后的南京历经东吴、刘宋、南朝梁、陈、隋、南唐等朝代,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特别是明朝时期,南京被设为首都,它代表着文化的繁荣与辉煌。
南京历史悠久,每一个历史阶段都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迹,这也成为南京得以保留完整的历史人文的重要原因。
2.文化古迹南京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古迹而闻名于世。
明代的中山陵是明朝第一位皇帝朱棣的陵墓,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中山陵庄严肃穆,建筑壮观,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精神的象征。
夫子庙则是南京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之一,以孔庙、康熙楼、贡院等为主要景点,展现了我国古代教育和文化传统。
此外,南京城墙、秦淮河、朝天宫、明孝陵等历史建筑也是南京历史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3.名人故居南京是许多文人墨客的故乡,孕育了许多文化名人。
这些名人的故居多是古色古香的建筑,保存较为完整。
著名的例子包括明代画家唐寅的故居,这座建筑保存了唐寅的生活痕迹和他的作品;清代文人刘墉的故居则是体现了清代文人生活风貌的独特地方。
这些名人故居不仅体现了南京历史人文的传承,也为人们提供了了解古代文人生活和文化的珍贵机会。
4.传统艺术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南京独特的历史人文也表现在其传统艺术上。
南京京剧是中国四大名剧之一,它独特的演唱方式和戏剧表演形式吸引了无数观众。
在南京的传统工艺中,金陵彩瓷烧制技艺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技艺,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绚丽多彩的色彩而著称。
南京还有许多其他的传统艺术形式,如木版年画、剪纸、刺绣等,这些都体现了南京的历史人文底蕴和民俗风情。
南京人文地理百科知识南京,是中国江苏省的省会,也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她拥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独特的地理特点,吸引着众多游客来此一探究竟。
本文将为您介绍南京的人文地理百科知识,带您了解这座城市的丰富内涵。
一、历史文化遗产南京作为中国古代六朝古都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其中最著名的是明故宫,它是明朝朱棣皇帝的宫殿,也是现存建筑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
故宫内有许多著名景点,如午门、太和殿等,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展示了明代宫廷文化的辉煌。
此外,南京还有许多其他古迹值得一提。
比如中山陵,它是中国近代伟大的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也是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夫子庙则是南京历史最悠久的文化区域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商业氛围。
二、独特的地理位置南京位于长江下游平原,东临长江,西负紫金山。
她处于中国的东部地区,拥有重要的交通和经济地位。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南京作为长江的重要节点,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这也为南京带来了丰富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地理特征。
此外,紫金山是南京的重要自然景观,也是江苏省最著名的山脉之一。
山上有丰富的植被和独特的动植物资源,是南京市民休闲和游玩的重要去处。
紫金山还有许多古迹和名胜,如灵谷寺、瞻园等,让游客在自然中感受到历史和文化的魅力。
三、人文名人及文化南京是中国历史上许多文化名人的故乡,这里孕育了众多的文化瑰宝。
例如,南京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木简,见证了中国古代纸张的起源和发展。
南京还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活动中心,在这里涌现了许多才华横溢的文化名人。
宋代文学家杨万里就是南京的骄傲。
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化名人,以其诗歌和绘画而闻名,被誉为“南京八才子”之一。
同时,南京还孕育了许多其他文化名人,如清代文学家纳兰性德、民国时期的散文家郭沫若等等。
四、特色美食和民俗文化南京的人文地理特点也体现在其特色美食和民俗文化中。
南京有许多著名的传统美食,如鸭血粉丝汤、南京盐水鸭、夫子庙炒面等等。
南京的历史文化遗产与古迹游览南京的历史文化遗产与古迹游览南京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众多古迹。
游览南京,不仅可以领略城市的繁华和现代化,更可以深入了解南京的历史与文化。
本文将介绍几个南京的历史文化遗产与古迹,带您领略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1.明城墙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南京明城墙是中国现存明代城墙中保存最完整的一段。
南京明城墙全长约35.2公里,分为城门、角楼、城墙和护城河等组成部分。
游客可以沿着城墙散步,感受古老城市的宏伟建筑和悠久历史。
登上城楼,可以俯瞰南京市区的美丽风光,感受古都的雄浑气势。
2.夫子庙夫子庙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胜区之一,也是南京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
夫子庙内有许多古建筑,包括大成殿、忠烈祠等。
夫子庙街区的繁华商业区,吸引了大量游客和购物者。
此外,夫子庙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资源。
3.中山陵中山陵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孙中山的陵墓,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纪念建筑群之一。
中山陵选址在紫金山之巅,气势宏伟,建筑庄严。
其建筑风格融合了古代中国和西方现代建筑风格,展现了中国革命精神和现代化的理念。
游客在参观中山陵时,感受到了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事业和思想。
4.雨花台雨花台是中国最重要的革命历史纪念地之一,也是南京的标志性景点。
雨花台是以中国近现代史上英雄人物秋瑾命名的,她是中国义勇军的倡导者之一,为中国独立和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雨花台上建有雨花台纪念馆,展示了秋瑾的生平事迹和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历史事件。
此外,从雨花台的山顶还可以远眺南京市区的美丽风景,给游客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以上只是南京历史文化遗产和古迹中的一部分,南京还有很多其他值得一游的景点,如明孝陵、钟山风景区等。
游览南京,可以通过参观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和古迹,了解南京的丰富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
南京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将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为游客带来了独特的旅游体验。
南京城的历史沿革与文化遗产保护南京作为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本文将对南京城的历史沿革及其文化遗产保护进行探讨,以凸显南京作为文化名城的重要性。
一、南京城的历史沿革南京位于中国东部,长江下游,是中国历史上多个朝代的首都。
以下将从三个时期分别介绍南京城的历史沿革。
1. 南京城的建立与六朝时期南京城最早见于《史记》,记载为吴国吴王夫差所建。
然而真正发展壮大的是在东晋时期。
南京因地势险要,交通便利,成为东晋时期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随后,南京成为六朝时期南朝的首都,先后有宋、齐、梁、陈、南梁、南陈等朝代先后建都南京,使南京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发展繁荣。
2. 明代南京城的辉煌明朝时期,南京成为中国的首都,其地位和影响力在世界上得到广泛认可。
明朝的第一位皇帝朱元璋曾在南京建都,并在南京构筑了壮丽的宫殿和城垣。
南京城保留了众多明代建筑群,如明孝陵、明城墙、夫子庙等,这些都是南京城历史沿革中的重要见证。
3. 近现代南京城的变迁在近代,南京曾多次成为中国政治中心。
辛亥革命后,南京成为中华民国的临时首都。
抗日战争期间,南京曾是日本侵华军事占领的重要据点,在此期间发生了南京大屠杀等惨绝人寰的事件。
1949年以后,南京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至此,南京成为现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二、南京城的文化遗产保护南京城的文化遗产保护是南京城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任务之一。
以下将从保护意义、保护措施和保护成果三个方面介绍南京城文化遗产保护的情况。
1. 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南京城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对于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南京城的文化遗产是南京人民的精神财富,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保护南京城的文化遗产,有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者。
2. 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南京城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注重综合治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南京历史与文化概述南京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在长时间的积淀中形成了独特的历史与文化传统。
下面是南京历史与文化概述。
南京历史悠久,有着3000多年的文明史。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这个地区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春秋时期,南京是鄂、楚、吴、越等诸侯国的边界之地。
公元229年,吴国孙权在这里建立吴都,并将其称为建业,成为东吴的都城。
此后几百年间,南京成为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明朝初年,朱元璋迁都南京,建立了永乐大典等重要的历史遗迹。
南京城曾多次被外敌入侵,特别是在明朝末年和清朝时期,南京成为了重要战略据点。
南京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粤、闽、赣、湘、皖等多个民系文化交汇的地带。
南京是六朝古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昌盛时期,这里涌现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如谢灵运、陶渊明等。
南京还有许多历史文化名胜,如夫子庙、总统府、中山陵、明城墙等。
这些建筑物和遗址见证了南京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南京的传统文化以文学、戏曲和美食为主要表现形式。
南京人文雅爱文化,南京话以其独特的音调和语调而闻名。
南京的传统戏曲有南京大戏和维扬大戏等,这些戏曲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表演风格,深受观众喜爱。
南京的美食也有着独特的风味,著名的菜肴有汤包、盐水鸭和夫子庙小吃等,这些美食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味吸引了许多游客。
南京还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见证者和参与者。
南京曾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重要战场和政治中心。
1912年,中华民国的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并将南京定为首都。
此后的十余年间,南京成为了政治、军事和文化的中心之一、然而,南京也目睹了中国近代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1937年,南京成为日军侵略的目标,日本侵略者对南京进行了长达六个星期的大屠杀,给南京和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伤痛。
南京大屠杀成为了中国近代历史的永久记忆,也是中国国民抗战和和平反侵略斗争的象征。
总之,南京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六朝古都南京介绍词南京,位于中国东部,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古都之一。
作为六朝时期的首都,南京拥有丰富的历史和人文遗产。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下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
南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29年,当时是东吴国的首都。
在六朝时期,南京先后成为东晋、东吴、刘宋、南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首都,因此得名“六朝古都”。
这段历史使得南京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南京的古建筑是其最具特色的标志之一。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明代的明孝陵、明城墙和明城砖。
明孝陵是明朝的皇家陵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皇家陵墓之一。
明城墙是南京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环绕着整个城市,是明代修建的最大城墙之一。
明城砖则是明代修建城墙所使用的砖块,至今仍可在南京古城的一些角落中见到。
除了古建筑外,南京的文化景观也是其特色之一。
夫子庙是南京最著名的文化景点之一,是中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夫子庙内保存着许多历代名人的文物和碑刻,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宝库。
另外,南京还有中山陵、总统府等重要景点,展示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和变迁。
南京的美食也是其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之一。
南京菜以鲜美可口、独具特色而闻名,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烹饪技巧。
著名的南京菜包括鸭血粉丝汤、盐水鸭、夫子庙大排档等,每一道菜都带有浓厚的南京特色。
南京还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
南京人热爱艺术,尤其是戏曲和书法。
南京的戏曲风格独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南京的书法也是中国书法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被誉为“独秀南京”。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还是中国的科教中心之一。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世界知名的高校均位于南京,吸引了大量的学子和学者前来求学和研究。
南京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美食吸引了无数的游客。
作为六朝古都,南京承载着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也是中国现代历史的见证。
无论是历史爱好者还是美食爱好者,南京都是一个不容错过的目的地。
前往南京,你将能够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领略到中国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
南京简介及历史概况介绍南京,简称宁,江苏省省会,副省级城市,是全省政治、经济、科教和文化中心。
作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南京素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美誉。
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厚重,各类遗存众多,历史名人辈出,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35万~60多万年前起就有猿人在南京地域生活,汤山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了南京猿人化石。
在市中心的鼓楼岗北阴阳营、江宁区陶吴乡咎庙等地,发现200多处6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出土大量的陶器和石、骨制成的生活用具。
秦始皇南巡时改金陵邑为秣陵县,并以金陵地区起,筑建穿越今江苏东南和浙江东北部的驰道。
公元229年,吴大帝孙权在此建都,改秣陵为建业。
吴都城以今太平路一带为中轴线,南拥秦淮,北倚后湖,周长20里19步(折合今8.5公里左右)。
孙权在这里建造了巨大的海船,高达5层,4樯4帆。
公元230年,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等率兵万人,航行到夷洲(今台湾),又派将航行去辽东、高句丽(高丽,都城在今吉林集安县一带,公元427年迁平壤)。
此后,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均相继在此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
六朝建康都城文化璀璨,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昭明太子的《文选》、范晔的《后汉书》、裴松之的《三国志注》、沈约的《宋书》和萧子显的《南齐书》等都在中国文学及史学宝库中光彩夺目。
都城金迷纸醉,畸形发展,居民28万户左右,城中僧尼多时达10余万,佛寺穷极宏丽。
唐朝杜牧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咏叹。
隋唐两代金陵处于建都于北方朝廷的刻意压抑、贬低和经济、文化不断发展强大的矛盾之中。
政区建制在唐代有130年降为润州属县,但仍不失为东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李白、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大诗人都在这里生活、游览过。
隋唐之后五代时的中国,诸雄相争,战乱不断。
而南唐国建都金陵府,偏安江南,自杨吴始,70多年境内没有发生大的战争。
秦淮河两岸集市兴隆,商贾云集。
南京历史文化概述远古人类的足迹,随着时代推移而遍及今日的南京。
东郊汤山出土了距今约30万~50万年的“南京猿人”完整的头骨化石;溧水县神仙洞发现了距今l万年以前的“溧水人”遗址。
距今6000多年前,南京鼓楼岗西北侧的北阴阳营和玄武湖畔、长江岸边开始出现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村落,聚居着南京的初民。
3000多年前,沿江河地带,已经相当密集地分布着青铜时代的居民聚落,以秦淮河中游的湖熟镇一带较为集中,称为“湖熟文化”。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后,在今中华门西南侧建城,开创了南京的城垣史。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大败越国,于石头山筑城置金陵邑,金陵之称亦因此而得名。
秦汉时期,南京地区随经济发展而建县渐多。
汉末三国鼎立之初,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9月即迁都于此,称作建业,为南京建都之始。
公元317年,晋琅琊王司马睿建立东晋政权,以建康(今南京)为国都,这是南京城市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时期。
此后,南朝宋、齐、梁、陈相继定都建康,史称“六代豪华”,南京由此有“六朝古都”的美称。
公元937年,南京成为南唐的首都,称为江宁府,这是南京城市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期。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建立明朝,以“应天”为“南京”,第一次成为一统天下的全国首都。
由此,南京城市发展进入又一高峰期,南京都城为当时世界第一大城。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于此,改名天京。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27年,国民政府定南京为首都。
“金陵自古帝王州”,从中古到近现代,继孙吴之后,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朝、太平天国以及中华民国先后定都南京,共455年,史称“十代故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文化遗产。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成为中央人民政府直辖市。
1952年9月,南京为江苏省省辖市。
1953年1月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成立,南京为江苏省省会。
1994年2月,经国务院同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明确南京的行政级别为副省级。
南京是中国六大古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众多,文化积淀深厚,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南京自2470年前建城起,历经朝代更替,曲折坎坷,仅城市名称就有过金陵、秣陵、扬州、丹阳、江乘、湖熟、建业、建康、江宁、升州、白下、上元、集庆、应天、天京等40多次更改,建置演变频繁为国内罕见。
其间既有过令人仰止的辉煌,也有过任人宰割的衰败。
境内文物古迹众多。
越城、金陵邑遗址、六朝陵墓石刻、南唐二陵、明代城墙等大批历史遗迹,显示出强烈的古都特色。
城市风景秀美。
东南山峦起伏,西北江水环绕,城内绿树成荫,四十八景风光迷人,民俗风情引人入胜,已成为国家优秀园林城市、旅游城市。
历史人物众多。
春秋时代的吴王孙寿梦、越王句践、西汉开国大将韩信、三国吴主孙权、南唐后主李煜、南宋名将岳飞、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太平天国首领洪秀全、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等都曾在南京印下深深的历史痕迹。
李白的诗歌、李煜的词曲、王安石的美文,吴敬梓的小说等为古城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产。
南京地处辽阔的长江下游平原,濒江近海,"黄金水道"穿城而过,南京港作为天然良港已成为远东内河第一大港,城市发展也定位于江滨港口城市,目前已成为中国东部地区以电子、汽车、化工为主导产业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重要的交通枢纽和通讯中心。
南京主要历史遗迹明孝陵——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陵地明孝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地。
位于南京市东郊中山门外紫金山南独龙阜玩珠峰下。
占地面积170万平方米。
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至洪武十六年(1383)完成主要工程,整个陵园建筑直到永乐十一年(1413)才告结束。
朱元璋1368年登基称帝,1398年逝世葬于此。
由于朱元璋妻马皇后先葬于此,因皇后谥"孝慈",故名"孝陵"。
明孝陵是南京地区一座建筑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
原有红墙周长22.5公里。
自下马坊至宝顶,绵延十数里,布局宏伟,规制严谨。
自前至后有下马坊、神烈山碑、崇祯时期立"禁约碑"、大金门、碑亭、渡嵛桥、神道石刻、棂星门、金水桥、文武方门、殿门、孝陵殿、宝城明楼、崇丘。
所有建筑仅存砖石部分,木结构均烧毁。
神道两侧现存石兽6种24尊、翁仲8尊。
碑亭俗称"四方城",亭内的"神功圣德碑"系朱棣为其父朱元璋所立,通高8.84米,宽2.24米,厚0.83米,立于永乐十一年(1413)。
孝陵殿现存须弥座3层,巨型柱础56个。
现有建筑为清同治年间所建。
明楼的城基东西长60米,南北宽34.22米。
最后为崇丘,北面围以砖墙成圆形,丘上和周围山上,万木葱郁,鸟鸣花香。
陵址及规制皆由朱元璋自定,其藏而不露、含蓄蕴藉的风格对其后的明、清时期帝陵的兴建产生了颇深的影响。
阳山碑材阳山碑材,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南京城东约25公里处江宁县汤山镇西北的阳山。
此处为古代采石场。
永乐三年(1405)明成祖为其父朱元璋建孝陵碑,在阳山开凿了巨石作碑材,因体积太大无法运输而弃之山间。
碑材分碑额、碑身、碑座三块。
碑座位于最南端,三面均已凿成,高13米,长30.4米,厚13米。
碑额与碑座相距百米,椭圆形,其侧面有14个凸出的石芽,备雕龙首、龙爪之用,高10.7米,长20.3,厚8.4米。
碑身体积最大,像一堵横卧的巨形石壁,表面凿刻平整,离地留有三处,连接碑身作为支撑,东端连接山体,还未凿开,碑身长49.4米,宽10.7米,厚4.4米。
碑材总高约73米。
三块石材表层留有累累人工钎痕。
鼓楼鼓楼,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南京城中心的鼓楼岗。
建于海拔40米的高岗上,占地面积9100平方米。
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
建筑分两层,下层为台座,砖石砌筑,城阙状,东西长44.4米,南北宽22.60米,高8.9米。
南北两面各有拱门贯穿前后,中门券高6.5米,宽6.35米;左右二门各券高5.28米,宽4.70米。
两边拱门内又各有二藏兵洞,能驻百人,当时御鼓官率兵居此镇守。
东西两端各筑青石台梯40级,直达台面,梯孔之上建歇山顶梯宇一座,以防雨水下注台梯,台座横向正中和偏前各开漏窗两口,以供巷道、台梯通风采光。
上层为楼,与台座等大,分为中殿与东西两殿,滴水直落台座之外。
登楼远眺,全城景色尽收眼底。
原殿内设大鼓2面、小鼓24面、云板1面、牙杖4根、点钟1只、铜壶滴漏1架、三眼画角24板等,用于昼夜报时用,后又为迎王选妃送诏书之用,后均散失。
清初,此楼坍塌,残存台座。
康熙二十四年(1685),于台座上建楼、立碑,改称"碑楼"或"畅观楼"。
晚清时维修改建,改建的楼中为大殿,周边有柱础回廊。
大殿为二层,屋顶为歇山顶重檐四落水木结构。
重檐翘角下雕有凤立于花丛山石上、双狮戏球等吉祥物和套叠彩绘图案。
1933年以鼓楼为主体建立鼓楼公园,占地3万多平方米。
明故宫遗迹明故宫遗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南京市区中山东路东段。
明故宫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
建筑规制与现存的北京故宫相似,规模宏伟,一派皇家威仪。
东起东华门,西至西华门,南达洪武门,北抵玄武门,南北纵距2.5公里,东西横距2公里,占地5平方公里。
坐北向南,分内宫城和外皇城。
曾作为明初洪武、建文、永乐三代皇宫,达54年之久。
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南京明故宫仍留原有建制。
清为驻防城,咸丰三年(1853)原有建筑毁于兵火。
现存地面文物有午朝门、东安门、西华门(三门墩台)、内外五龙桥、石壁、碑刻、石柱础等。
在原三大殿遗址范围内的地下,埋有300余个大小石柱础。
现以午朝门为主体进行修整,并拟辟为公园向游人开放。
南京人化石地点汤山葫芦洞古人类化石地点(南京人化石地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南京城东约30公里处江宁县汤山镇雷公山葫芦洞。
1993年江宁县在对雷公山溶洞进行旅游开发挖掘时,于洞中发现猿人头骨化石2具、牙齿化石1枚和一些动物化石。
南京市博物馆与北京大学考古系合作进行了科学发掘。
研究与鉴定结果表明,南京人生活的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中期,距今35万年左右,在体质发展阶段上应属于人类演化的直立人阶段。
南京人在我国古人类演化序列中的位置,应在北京人时期偏晚的阶段,而早于安徽和县人。
南京直立人的出土是我国古人类及旧石器时代考古领域的重要发现,具有重大意义。
南京城墙南京城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京城墙建于元至正廿六年(1366),完工于明洪武十九年(1386),历经21年。
原建的宫城、皇城已毁,现存都城城垣和外郭城。
原城垣全长34.36公里,高14~21米,宽7~14米,开门13座。
现存城垣21.35公里,其中较完整的有19公里,城门4座,水门1座。
明南京城墙在建筑设计时就一改以往都城墙取方矩之古制,而因地制宜,依山傍水,蜿蜒起伏,呈不规则多边形,"据岗垄之脊,控河湖之势",极有利于军事防御。
砌筑城墙的砖块是由相当于现今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5个省的28府、118县、工部及三卫、三镇制造。
为了确保城砖的质量,砖上刻有负责官员和烧窑、制砖人的姓名。
现存几座城门,以正南门即中华门最为雄伟坚固。
南京城墙的建造集我国古代城墙建筑技术之大成,是研究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和建筑科学技术的珍贵实物。
定林寺塔定林寺塔,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南京城南约15公里处江宁县方山北麓。
占地面积10平方米。
定林寺与塔同建于南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
现寺已毁塔犹存。
塔于明、清时期曾大修过。
塔为八面七级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塔顶已残,现高约12米。
塔身各面均用砖砌成仿木结构的柱坊、斗拱、门框与佛龛,二层以上每层围有叠涩砖出跳的腰檐、平座,檐角以石做角梁。
塔现向北倾斜,其原因初探为塔基坐落于火山喷岩之上,由于岩石缓慢密集运动导致。
现塔基已处于稳定状态。
夫子庙遗迹夫子庙遗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南京市区秦淮河畔贡院西街。
宋仁宗景元年(1034),建文宣王庙,俗称夫子庙,为建康府学。
宋乾道四年(1168)在夫子庙东侧建乡试场所贡院。
两处历代均有修整、扩建。
贡院至清同治年间扩建后,考棚号舍有2万余间,居全国各省之冠。
明清期间夫子庙地区为文人墨客聚集地,故商业十分繁荣。
现存夫子庙主体建筑大部分为1984年逐步修复的,只有100米长的照壁为明代遗物,且为全国保存最大的照壁。
泮池边的石栏、大殿后的明伦堂、贡院的明远楼为清代建筑。
贡院内保存的明、清时期碑刻22通,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南唐二陵在江宁区东善乡祖堂山南麓的“太子墩”,距中华门23公里。
为南唐烈祖李升与皇后宋氏合葬的钦陵和中主李璟与皇后钟氏合葬的顺陵。
钦陵偏西9°,顺陵偏东5°,两陵相距50米,均从北朝南。